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 金属的性质 精讲讲义

高一化学 金属的性质 精讲讲义

高一化学 金属的性质 精讲讲义
高一化学 金属的性质 精讲讲义

高一化学 金属的性质 精讲讲义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内容 授课日期及时段
学生姓名: 学科教师:
金属的性质 年月
教学内容
第 1 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一、金属的重要反应规律及其应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O2、Cl2、S 等活泼非金属均可把金属氧化,得到金属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对于变价元素 Fe、Cu,当氧
点燃
化剂为 Cl2 时,生成相应的高价化合物;当氧化剂为 S 时,生成相应的低价化合物。如 2Fe+3Cl2
2FeCl3,Cu+Cl2
点燃


CuCl2,Fe+S FeS,2Cu+S Cu2S。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多样性 (1)活泼金属(如 Na)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加热或点燃所得的产物一般更复杂。 4Na+O2===2Na2O(常温)
△ 2Na+O2 Na2O2
(2)较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一般都能剧烈反应,常温下一般也能反应,但具体情况存在差异。 ①Mg 和 Al 在加热时均能剧烈反应(Al 在纯 O2 中),常温下因能形成致密氧化膜而阻止内层金属继续反应,所以 Mg、 Al 虽然较活泼,但常温下在空气中能够稳定 存在。
2M g+O2===2MgO
4Al+3O2===2Al2O3
②铁丝在纯 O2 中剧烈燃烧生成 Fe3O4;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形成的氧化膜(生锈)不致密而能持续反应。
点燃
3Fe+2O2
Fe3O4
1

4Fe+3O2===2Fe2O3 (3)不活泼的金属(如 Au、Pt)一般不与 O2 反应。
二、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具 有还原性,能与非金属(O2、Cl2、S 等)反应:
典例 1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C.切开的钠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 Na2O2 D.火灾现场有钠存放时,必须用干燥沙土灭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钠的性质和存在,结合钠的性质可以掌握钠的 保存和处理方式。A. 钠容易和氧气
或水反应,所以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正确;B. 钠的颜色反应为黄色,所以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 正确;C. 切开的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表面逐渐变暗,故错误;D. 因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氢气,氢气容易燃烧,且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用水或 干冰灭火器,所以火灾现场有钠存放时,必须用干燥沙土灭火,故正确。故选 C。
典例 2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3 g 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
3.5 g 固体,由此可判断出产物是
A.Na2O
B.Na2O2
C.Na2O 和 Na2O2 的混合物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设金属钠氧化产物中氧化钠为 x mol,过氧化钠为 y mol,则:
4Na + O2===2Na2O
2Na + O2===Na2O2
2

2x mol
x mol
2y mol
y mol
则 2x+2y=2.3÷23,62x+78y=3.5
解得:x=0.025,y=0.025,所以 Na2O 和 Na2O2 均存在。
【K 技巧】本题考查了钠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判断,根据已知方程 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求算。需要注
意的是该题也可以利用极值法判断,即假设全部转化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分别得出固体的质量,然后与 3.5 g 进行对比即可。 典例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铝的燃烧”,做了如下实验: (1) 甲 同 学 用 坩 埚 钳 夹 持 一 小 块 铝 箔 (厚 约 0.1 mm) , 在 酒 精 灯 上 加 热 至 熔 化 , 轻 轻 晃 动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用坩埚钳夹持 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与甲仍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积极改进实验,终于观察到铝在空气中燃烧,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善于思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使他领会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他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丙同学的启发,他又提出了铝燃烧的另一实验方案,结果实验成功,你 认为该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可燃物燃烧的现象。
【答案】(1)铝箔熔化,失去了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构成铝表面氧化膜的 Al2O3 熔点高,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滴落 (2)除去氧化膜的铝在空气中又很快地 生成一层新的 Al2O3 保护膜 (3)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增大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从而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将铝箔卷曲,尖端夹一根火柴,将火柴引燃后,把火柴和铝箔一起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即可观察到 耀眼的白光(提高反应温度) (5)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的温度) 【解析】本题主要是围绕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被氧化,而生成的 Al2O3 又有保护内层铝的作用;铝和 Al2O3 的熔点高低及燃烧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典例 4 (1)如图 1 所示,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某同学用如图 2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 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 5
空气体积的 1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5
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答案】(1)钠表面变暗,气球膨胀 4Na+O2===2Na2O
点燃
(2)①2Na+O2
Na2O2 ②abcd
【解析】(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Na2O,使钠表面变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
(2)a 项,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容器内空气体积的 1 ,结果偏低,合理;b 项, 5
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 合理;c 项,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 理;d 项,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 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 成结果偏高。
第 2 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一、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4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二、 钠与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酸溶液反应 (1)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中的 H+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2)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2.钠与碱溶液反应 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3.钠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然后 NaOH 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钠 与水的反应)。例如: Na 与 CuSO4 溶 液 的 反 应 : 2Na+2H2O===2NaOH+H2↑ , 2NaOH+CuSO4===Cu(OH)2↓+Na2SO4 , 总 反 应 式 为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Na 与 K2SO4 溶液的反应:2Na +2H2O===2NaOH+H2↑(仅此一步反应)。
三、金属的置换反应规律
1.金属与水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钠之前的金属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镁、铝能与沸水反应;而铝之后、 氢之前的金属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不溶性氧化物和氢气;氢之后的金属不能与水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 H 之前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置换出 H2,排在 H 之后的金属与酸不反应。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如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且金属颗粒大小相同时,剧烈程度 Mg>Al>Fe。
5

3.金属与盐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 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Fe+CuSO4===FeSO4+Cu。但是能与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 Na)在与盐溶液反应时,不能置换出相应的金属单质,应先 考虑与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 NaOH 能否与盐发生反应。
四、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典例 1 (天津市红桥区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①~④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其 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成小球
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钠四处游动,嘶嘶作响
产生了氢气
A.①②③ 【答案】D
④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生成了碱性物质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解析】①钠的密度小于水,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正确;②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且钠的熔点 较低,所以钠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推动钠小球四处游动,生成氢氧化钠溶于水, 正确;③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会发生嘶嘶响声,但现象不能说产生了氢气,错误;④钠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溶液显碱性,所以反应 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正确;答案选 D。 典例 2 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 H2 的反应:①Zn+盐酸,② 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 H2,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Na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 H2 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 Na 的用量
太少,Na 与 H2O 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 0.97 g·cm?3、0.80 g·cm?3、1.00 g·cm?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改进 后的实验中 H2 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2H2O===2NaOH+H2↑ (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 H2 与 O2 的混合气体点燃而爆炸 (3)钠比水轻,比煤油重,落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钠与 H2O 反应产生的 H2 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 止;当钠表面的 H2 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 Na 与 H2O 的反应速率 【解析】Na 与 H2O 反应的产物是 NaOH 和 H2,反应速率很快,并放出大量的热,Na 的用量多容易发生 爆炸。由于 ρ(煤油)<ρ(钠)<ρ(水),故钠块放入后将落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钠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 氢气推动钠块上浮,当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煤油与水的界面上与 H2O 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 象,减慢了 Na 与 H2O 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典例 3 (贵州 省六盘水盘县四中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 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7

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B.二者质量之比为 3∶2 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 2∶3 D.二者消耗 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体积相等。由于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根据方程式 Mg+2H+===Mg2++H2↑、2Al+6H+===2Al3++3H2↑可知,镁和铝的物 质的量之比是 3:2,A 正确;B、镁和 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2,质量之比是 3×24:2×27=4:3,B 错误;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 24 g/mol∶ 27g/mol=8∶9,C 错误;D、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硫酸是相等的,D 错误;答案选 A。
第 3 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一、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深度理解
1.反应原理 ①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Al 是还原剂,HCl 是氧化剂。 ②铝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a.2Al+6H2O===2Al(OH)3+3H2↑; b.Al(OH)3+NaOH===NaAlO2+2H2O; 总反应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Al 是还原剂,H2O 是氧化剂。 2.“量”的关系 ①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②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H2 的体积比为 1∶1。 ③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H2 的体积比为 1∶3。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方法
1.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书写格式规范化: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表达格式的规范化:各物理量、物质的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
8

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 (2)单位运用对应化:一般来说,在一个题目中如果都用统一的单位,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 不一致,若 换算成同一个单位,有时显得很繁琐,这时只要做到两个量的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 (3)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含义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质量,“N”表示微 粒数目,而“n”表示物质的量。 2.常用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 比例关系式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关系式法抓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 减少计算误差,是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之一。关系式法有如下两种类型: ①纵向关系式 经过多步的连续反应,即后一反应的反应物为前一反应的生成物,采用“加合”,将多步运算转化为一步计算 ②横向关系式 几种不同物质中含相同的量,根据该量将几种不同物质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运算。有多个平行的化学反应即多个反应 的生成物有一种相同,根据这一相同的生成物,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 ,依此关系式进行计算可简化运算过程。 (2)守恒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称为守恒法。仔细挖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 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①质量守恒法 宏观特征: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微观特征: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②电荷守恒法 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但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 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 总数相同且电性相同。 ③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 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 。 (3)差量法(差值法) 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但有的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的同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
9

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 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典例 1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 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 B.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 C.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 D.右边球上出现红色,左边溶液的碱性增强
【答案】B
【解析】左边 Al 球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 H2,但没有白色沉淀生成,A 项错误;铁球与 CuSO4 反应,
在铁球表面生成红色 Cu,由于右 边烧杯总质量不变,左边总质量减小,所以杠杆右边下沉,B 项正确, C 项错误;由于 NaOH 消耗,左边碱性减弱,D 项错误。
典例 2 向含有 1 mol KAl(SO4)2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 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 1.5 mol
B.当
SO
2 4
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
C.当向溶液中加入
1.5
mol
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3++3
SO
2 4
+3Ba2++6OH?
===2Al(OH)3↓+3BaSO4↓ 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答案】D
【解析】1 mol KAl(SO4)2 溶液中含 1 mol Al3+、2 mol
SO
2 4
,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有
Al(OH)3

BaSO4
沉淀,当加入
1.5
mol
氢氧化钡时,Al3+沉淀完全,SO
2 4
有剩余;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Al(OH)3
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剩余的
SO
2 4
继续沉淀,至
SO
2 4
沉淀完全,铝元素全部以偏铝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
典例 3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将一定质量的 Mg 和 Al 混合物投入到
10

200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B.最初 20 mLNaOH 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C.NaOH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1 D.Mg 和 Al 的总质量为 9 g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Al(OH)3 的物质的量为(0.35?0.15) mol=0.2 mol,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 0.15 mol, 根据元素守恒,合金中 n(Al)=0.2 mol,n(Mg)=0.15 mol,合金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2×3+0.15×2)/2 mol=0.45 mol,氢气的体积为 0.45×22.4 L=10.08 L,故 A 说法错误;B、0~20 mL 没有沉 淀产生,发生的反应是 H++OH?===H2O,因此最初 20 mL NaOH 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故 B 说法 正确;C、200~240 mL 发生的反应 Al(OH)3+OH?===AlO2?+2H2O,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即 c(NaOH)=0.2/40×10?3 mol·L?1=5 mol·L?1 , 故 C 说 法 正 确 ; D 、 根 据 A 选 项 分 析 , 合 金 的 质 量 为 (0.2×27+0.15×24) g=9 g,故 D 说法正确。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 1 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和分离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依据
原理
结论
热稳定性
2NaHCO3 Na2CO3+CO2↑+H2O; Na2CO3 受热不分解
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 NaHCO3,无变化 的是 Na2CO3
与 CaCl2、BaCl2 CO32 +Ca2+===CaCO3↓, CO32 +Ba2+=== 有沉淀生成的是 Na2CO3,无变化的是
11

的反应
BaCO3↓; HCO3 与 Ca2+、Ba2+不反应 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剧 Na2CO3+2HCl===2NaCl+H2O+CO2↑;
烈程度
NaHCO3+HCl===NaCl+H2O+CO2↑
盐酸逐滴加入时
CO32
+H+===
HCO
3

的现象
HCO
3
+H+===CO2↑+H2O
2.分离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 NaHCO3,相对不剧 烈的是 Na2CO3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 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 才产生气体的是 Na2CO3
混合物
除杂方法及试剂
Na2CO3 固体(NaHCO3) NaHCO3 溶液(Na2CO3) Na2CO3 溶液(NaHCO3)
二、Na2O2 与 CO2、H2O 反应中的关系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热 通入足量 CO2 气体 加入适量 NaOH 溶液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 CO2 还是 H2O,通过足量的 Na2O2 时,放出 O2 的物质 的量与 CO2 或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2。 (2)固体质量关系
①2Na2O2 + 2CO2===2Na2CO3+O2 2×78 g 2 mol 2×106 g
Δm(固体) 56 g (2 mol CO 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 CO2 等物质的量的 CO 的质量。
②2Na2O2 + 2H2O===4NaOH+O2↑ Δm(固体)
2×78 g 2 mol 4×40 g
4 g (2 mol H2 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 H2O 等物质的量的 H2 的质量。
(3)电子转移关系
在 Na2O2 与 CO2 或 H2O 的反应中,Na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 1 mol O2 都转移 2 mol 电子。
典例 1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CO2 气体使 Na2O2 固体变白,CO2 气体被还原 B.除去 NaHCO3 固体中的 Na2CO3,可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12

C.Na2O2 吸收 CO2 产生 O2,所以 Na2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D.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答案】C
【解析】A、CO2 与 Na2O2 固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钠,其中 Na2O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二氧化碳 中没有变价元素,所以没有被氧化或被还原,故 A 错误;B、Na2CO3 的热稳定性强于 NaHCO3,NaHCO3 和 Na2CO3 混合固体加热至恒重,最终只剩 Na2CO3 固体,达不到实验目的,故 B 错误;C、Na2O2 吸收 CO2 产生 O2,所以 Na2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 C 正确;D、该选项中的离子反应没有配平,将其 配平后为 2Na+2H2O===2Na++2OH?+H2↑,故 D 错误;故选 C。 典例 2 关于 Na2CO3 和 NaHCO3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两者的溶液中加入 BaCl2 均生成白色沉淀 B.向两者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 现象完全相同 C.Na2CO3 和 NaHCO3 两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观察不到任何实验现象
【答案】C
【解析】A 项,NaHCO3 与 BaCl2 不反应;B 项,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体,NaHCO3 溶液
中滴加盐酸,开始就产生气体;D 项,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反应生成的 NaHCO3 会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原因有三:①生成的 NaHCO3 相对于 Na2CO3 来说溶解度更小;②反应后生成的 NaHCO3 质量大于 Na2CO3 的质量(溶质质量增加);③反应中要消耗一部分水(溶剂减少)。综合以上三点, 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O2+H2O===2NaHCO3↓,因此可观 察到有晶体析出。
典例 3 (贵州省六盘水盘县四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溶液中,必须通过焰色反应才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2CO3、KCl
B.NaCl、KCl
C.CaCl2、NaCl
D.K2CO3、CaCl2
【答案】B
【解析】必须通过焰色反应才能鉴别,则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为不同活泼金属离子,以此来解答。A.利 用盐酸可检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钾不反应,A 错误;B.阴离子相同,只能利用焰色反 应检验,B 正确;C.阴离子相同,但可利用碳酸钾或碳酸钠检验,其中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氯
13

化钠不反应,C 错误;D.利用盐酸可检验,碳酸钾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钙不反应,D 错误;答案 选 B。
第 2 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Al3+、 AlO2 和 Al(OH)3 间的相互转化及量的关系
1.Al3+、 AlO2 和 Al(OH)3 间的相互转化
(1)Al3+―→Al(OH)3 ①可溶性铝盐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Al3++3OH? (少 量)===Al(OH)3↓。
②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
NH
4

(2)Al(OH)3―→Al3+ Al(OH)3 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Al3++3H2O。
(3)Al3+―→
AlO
2
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3++4OH?(过量)=== AlO2 + 2 H2O。 (4)AlO-2 ―→Al3+ 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AlO2 +4H+===Al3++2H2O。
(5) AlO2 ―→Al(OH)3
①偏铝酸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lO2 +H+(少量)+H2O===Al(OH)3↓。
②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 CO2: AlO2 +CO2(过量)+2H2O===Al(OH)3↓+ AlO2 。
(6)Al(OH)3―→
AlO
2
Al(OH)3
溶于强碱溶液:Al(OH)3+OH?===
AlO
2
+2H2O。
2.Al3+、 AlO2 和 Al(OH)3 间转化的图像分析
(1)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Al3++3OH?===Al(OH)3↓;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足量,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
AlO
2
+2H2O,最终得到的溶液是
NaAlO2、NaCl
混合溶液。可用图像表示如下:
14

(2)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2 +H++H2O===Al(O H)3↓;继续加入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Al(OH)3+3H+===Al3++3H2O,最终得到的溶液是 AlCl3、NaCl 混合溶液。 可用图像表示如下:
(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持续不断地通入 CO2,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
+CO2+2H2O===Al(OH)3↓+
HCO
3
,最终得到的溶液
NaHCO3
溶液。
(4)向 AlCl3、MgCl2 的酸性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H++OH?===H2O、Mg2++2OH?===Mg(OH)2↓、AlCl3+3OH?===Al(OH)3↓、Al(OH)3+OH?=== AlO2 +2H2O。
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到沉淀最大值,继续滴加 NaOH,沉淀部分溶解,最后剩余的为氢氧化镁沉淀,消失的
是氢氧化铝沉淀。
典例 1 以 Al2O3 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 A.将 Al2O3 溶于水 B.将 Al2O3 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 Al2O3 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 D.将 Al2O3 先溶于 NaOH 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
15

【答案】C
【解析】Al2O3 不溶于水,A 不能制 Al(OH)3,B、C、D 中方法均能制得 Al(OH)3,但 B 中加 NaOH、D 中加盐酸的量不好控制,过量后均能使 Al(OH)3 溶解,而 C 中氨水不能使 Al(OH)3 溶解,是制 Al(OH)3 的 最好方法。 典例 2 A、B、C、D、E 五种化合物,均含 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A 为澄清溶液,C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E 则易溶于水,若取 A 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AlO2 Al(OH)3 Al2O3 AlCl3 NaAlO2
(2)
AlO
2
+CO2+2H2O===Al(OH)3↓+
HCO
3
Al(OH)3+3H+===Al3++3H2O
Al2O3+2OH?===2
AlO
2
+H2O
【解析】从物质 B 作为突破口,B 既能与 NaOH 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能受热分解,B 为 Al(OH)3、 C 为 Al2O3、则 D 为 AlCl3、E 为 NaAlO2、A 与过量 CO2 反应生成 B,且焰色反应为紫色,A 为 KAlO2。 典例 3 如图所示为一定量 AlCl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产生 Al(OH)3 白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NaOH 的物质的 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时已参加反应的 AlCl3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AB 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 B 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 0.1 mol NH4Al(SO4)2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5 mol·L?1 NaOH 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
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答案】(1)13
(2)Al(OH)3+OH?===
AlO
2
+2H2O
(3)生成白色沉淀
(4) 【解析】(1)A 点沉淀达到最大,OA 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两者物质的量之
比为
1∶3;(2)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因此
AB
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OH?===
AlO
2
+2H2O;(3)B
中溶质为
NaAlO2,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
AlO
2
+CO2+3H2O===2Al(OH)3↓+
CO
2 3
,因此
有白色沉淀产生;(4)Al3+得
OH?的能力强于
NH
4
,因此先发生
Al3++OH?===Al(OH)3↓,生成最大沉淀时,
消耗
NaOH
的体积为
60
mL,然后发生
NH
4
+OH?===NH3·H2O,此时沉淀的质量不变,此阶段消耗的
NaOH
17

的体积为
20
mL,最后发生的是
Al(OH)3+OH?===
AlO
2
+2H2O,此时消耗的
NaOH
的体积为
20
mL,因
此图像如答案所示。
第 3 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取
1.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物质类别是不溶性碱,其主要化学性质为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取方法是相应盐和碱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时,常得到红褐色沉淀是因为 Fe(OH)2 极易被空气 中的 O2 氧化成 Fe(OH)3,所以为了防止 NaOH 溶液加入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有 NaOH 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到 FeSO4 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
二、Fe3+、Fe2+的检验
Fe2+
Fe3+
(1)观察法
浅绿色
棕黄色
(2)加碱法(NaOH)
①现象:白色沉淀 迅速 灰绿色 最终
红褐色沉淀 ② 反 应 : Fe2++2OH?===Fe(OH)2↓( 白 色 ) 、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①现象: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Fe3++3OH?=== Fe(OH)3↓(红褐 色)
①现象:加入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 ①现象: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
(3)加盐法(SCN?)
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②反应: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红色)
三、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铁三角”
红色 ②反应:Fe3++3SCN?===Fe(SCN)3(红 色)
从 Fe、Fe2+和 F e3+的结构可知:Fe 只有还原性,Fe3+通常只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上述微粒通
过跟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不同价态铁的相互转化,我们把这个相互转化设计成三角
形,常称为铁三角。
18

(1)Fe3+的形成 由于 Fe3+的氧化性较强,要想生成 Fe3+,需要强氧化剂,通常有:Cl2、Br2、HNO3、浓 H2SO4、KMnO4(H+)。
与 Cl2 反应:2Fe2+ +Cl2===2Fe3++2Cl?、2Fe+3Cl2
2FeCl3;

KMnO4
反应:5Fe2++
MnO
4
+8H+===5Fe3++Mn2++4H2O。
0
(2) Fe 的形成
单质 Fe 的还原性较强,要想生成单质 Fe,得需强还原剂,通常有:Al、Zn、CO、H2。
Fe2++Zn===Fe+Zn2+;
FeO+Al(CO、H2) 高温 Fe+Al2O3(CO2、H2O) ;
Fe2O3+Al(CO、H2) 高温 Fe+Al2O3(CO2、H2O)。
(3)Fe2+的形成 Fe2+的氧化性、还原性都不强,所以,从 Fe→Fe2+,弱氧化剂即可,通常有:S、H+、Cu2+、Fe3+;从 Fe3+→Fe2+,能

Fe3+氧化的还原剂有:Fe、Cu、I?、S2?、HS?、SO2、
SO
2 3

0
A. Fe →Fe2+:
Fe+2H+===Fe2++H2↑;
Fe+Cu2+===Fe2++Cu(湿法炼铜); △
Fe+S FeS。
B.Fe3+→Fe2+: 2Fe3++Fe===3Fe2+(据此反应,用 Fe 可除去 Fe2+溶液中的 Fe3+;在 FeSO4 溶液中,常放少量铁粉,就是为了防止 FeSO4 被氧化); 2Fe3++Cu===2Fe2++Cu2+(据此反应,可用 FeCl3 溶液腐蚀 Cu 来制线路板:把一铜板粘在塑料板上,用油漆画出线路图 ,然后浸在 FeCl3 溶液中,Cu 被 FeCl3 腐蚀,而用漆画过的线条留了下来,这就成了线路)。
典例 1 (2017?2018 学年上海杨浦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铁与下列物质反应的产物,能使 KSCN 溶液显红色的

A.氯气
B.硫磺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19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较小。能使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的产物含有铁离子。
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正确;B.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错误;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 铁,故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错误。故选 A。
典例 2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 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 果不可能出现的是烧杯中
A.有铁无铜
B.有铜无铁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答案】A
【解析】A、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Fe 和 Cu,Fe 还原性强于 Cu,所以 Fe 先与 FeCl3 反应,若 Fe 反应完全,
Cu 再与 FeCl3 反应,所以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故 A 错误;B、当 Fe 反应完全,FeCl3 少量,铜会有 剩余,则可能出现有铜无铁的情形,故 B 正确;C、若 FeCl3 量少,Fe 也有可能有剩余,而此时 Cu 没有 发生反应,则烧杯中铁、铜都有,故 C 正确;D、若 FeCl3 量多,加入的铁和铜全部参加反应,都不会有 剩余,故 D 正确。故选 A。
典例 3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试剂:铁粉、锌粉、0.1 mol·L?1 FeCl3 溶液、0.1 mol·L?1 FeCl2 溶液、KSCN 溶液、 新制氯水,探究 Fe2+、Fe3+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利用实验结论解决一些问题。 ①用所给试剂写出体现 Fe2+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探究 Fe3+具 取少量 0.1 mol·L?1 FeCl3 溶液,往溶液中 加入铁粉后,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 有氧化性 加入足量铁粉,再加入少量 KSCN 溶液 加入 KSCN 溶液后,溶液________ ③该兴趣小组为说明“Fe2+具有氧化性”,提出了向 FeCl2 溶液中加入锌粉,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案,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
Fe3+、Mn2+、H+、
MnO
4
、H2O
和一种未知离子
X,已知
MnO
4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则 X 离子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 5 mol·L?1 的盐酸 140 mL 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 0.56 L 氯气(标准状况)
反应,使 Fe2+全部转化为 Fe3+,则此氧化物为________。
20

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白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说明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定,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差不多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看、实验等方法猎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适应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摸索、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味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把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定。 教学方法 问题情形→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预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伙儿观看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观看]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钠和铝与氧气的反应;知道铝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金属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钠与氧气反应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归纳比较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坩埚、三角架、泥三角、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铝箔、砂纸。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巩固练习 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5.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 7.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8.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9.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酸盐+H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FeCl2+H2↑(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Fe+H2SO4FeSO4+H2↑(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注意: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Cu+FeSO4(铁表面被红色物质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2Ag+Cu(NO3)2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Fe+2AgNO32Ag+Fe(NO3)2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现象的分析: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 BCB + AC 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如 Fe+CuSO4Cu+FeSO4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 H2+CuOCu+H2O C+2CuO2Cu+CO2↑ 五、金属活动顺序表 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即左边),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即越靠近左 边,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阳离子越稳定;越靠近右边,金属单质越稳定,对应阳离子越活泼。)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以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1)浓硫酸、硝酸除外,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2)铁和酸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理 解为弱肉强食,弱的占位置(离子或化合物的位置)占不稳,被强的赶走;强的占位置占 得稳,弱的不能将它赶走!】 注意:(1)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先和水反应。如2Na+2H2O2NaOH+H2↑ (2)变价金属Fe、Cu、Hg发生这种置换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金属化学性质的中考考点知识: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弱肉强食,能反应的是强的把弱的赶走,与酸反应越剧 烈,说明活动性越强;不能反应的是弱的赶不走强的。 例: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 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 Z> Y C、Z> X>Y D、Y>Z >X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训练上课讲义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训练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排在__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排在______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利用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把方程式补充完整: (1)Ag+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Cu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u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u+AgN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一.金属的基本性质 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何乐群)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 Fe Zn 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课前预习 1.完成家庭小实验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 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Mg Al Fe Cu Au 2. 铝的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 3.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写出铁、镁、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换反应:。 二、自主体验 活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1.在一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条,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 察现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 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 稀盐酸稀硫酸 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想想四支试管控制的条件有什么异同比一比,盐酸与稀硫酸的现象一样吗? 小结与交流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置换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我学会了控制变量,即: 三、自我检测 1、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高一化学:金属的性质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提高】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 B.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则钠离子被还原成钠原子 C.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D.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 C.钠与充足的氧气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钠 D.在实验室里,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小 B.钠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卤代物溶液里还原出来 D.1个钠离子和1个水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5、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A.金属钠B.NaOH C.NaCl D.Na2CO3 6、关于钠离子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较活泼,必须保存在煤油中B.是钠原子的还原产物 C.比水重,一般存在于溶液的下部D.无色 7、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只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钠B.硫粉C.烧碱D.食盐 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错误的是() A.Na投入CuSO4溶液:2Na+Cu2+2Na++Cu B.CaCO3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H2SO4稀溶液与Na反应:2Na+2H2O= 2Na++2OH-+H2↑ D.FeCl3溶液中加入一小块Na: 2H2O+2Na = 2Na++2OH-+H2↑ Fe3++3OH-=Fe(OH)3↓ 9、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质量是10.8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H2 0.2g,则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4.6g B.6.2g C.7.8g D.9.2g 10、取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足量下列物质中,放出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将Na投入NH4Cl溶液中B.将Na投入食盐水中 C.将Na投入水中D.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 11、把11.5克钠投入过量水m1g中得到a溶液,把12克镁投入过量盐酸m2g中得到b溶液,若m1=m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1.下列对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B .纯铁是黑色的 C .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D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2.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的是 ( ) A .铁片 B .铜片 C .铝片 D .石灰片 3.下列对铁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铁容易传热导电 B .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 .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4.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 .铝不易被氧化 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 .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5.某金属单质R ,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 可能( ) A .Fe B .Mg C .Ag D .Cu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所属反应类型: (1)铝与稀盐酸反应 ,属于 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 反应。 (3)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制得氧化铝和铁 ,属于 反应。 7.锌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较 (填“活泼”或“不活泼”)能与 、 、 等几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锌与以上几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某不纯锌块6.5克,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0.18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Mg B.Al C.Fe D.Cu 9.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 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 4+2 MgTi +2 MgCl 2。该反应属于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无法确定 10. 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 .硫酸铜溶液 B .水 C .稀硫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11.不法分子贩卖的假银圆大多是锌的某些合金。鉴别真假银圆时,可以将其浸入 ( )

金属的化学性质 钠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钠)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生 2.学科:化学 3.课时:第1课时 4.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和技能,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本章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一学生对化学实验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实验现象,可能还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5.教学准备: 学生:(1)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2)完成P42思考与交流。预习实验3-1,3-2,3-3。 教师:(1)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 (2)准备实验3-1,3-2,3-3中的实验用品:钠、酚酞溶液、盛有水的小烧杯、玻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火柴、蒸发皿、三脚架; (3)试做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钠)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钠、铝与氧气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铁与水的反应);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以铁、铝、钠等金属为代表,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既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的应用,又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教学中采用系统地学习某种金属的方法,改变了教材中的顺序,将有关钠的内容放在一起学习。第一课时学习钠的性质,第二课时学习铝的性质,进而将金属钠、镁、铝、铁、铜的性质进行比较,使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比较深刻、系统的认识。 2.教学目标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初三科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

学子教育集团实效理科讲义专用材料 年级:初三科目:科学8 月4 日第10 次课教师:张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提示: 有些金属在空气中能燃烧(如镁);有些金属在纯氧中能燃烧(如铁);有些金属不能燃烧(如铜)。金属跟酸反应时,有的能发生反应(如铝),有的却不能反应(如铜)。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例1、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例2、不法商贩常在黄金中混熔较多的铜,冒充纯金制品进行诈骗。小李要检验金制品中是否混有铜,他的检验步骤是: (1)在酒精灯上灼烧金制品; (2)将灼烧后的金制品在稀硫酸中浸一段时间。如果金制品中混有铜,应观察到的现象 是;在稀硫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针对性练习 1、辉铜矿冶铜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O2==2Cu+SO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3、往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关系,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A:?溶液中的水 B:?生成的铜 C:?生成的氯化锌 D:?参加反应的氯化铜 4、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 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 5、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0.1克,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Mg B:?Al C:?Zn D:?Cu 6、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该反应的基本类 型为?反应。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3.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4.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教会思路: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1.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Zn >Fe >Cu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常温下很容易反应,铜铁常温下反应很慢,金在高温下也不反应。 结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活动性:Mg、Al>Fe、Cu>Au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 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 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 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师: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讲义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 1、结构:原子易失电子 → 强还原性 2、物理性质:银白、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3、化学性质: ⑴ 钠与氧气(或其它非金属)反应 ① 常温: ② 点燃: ③ 与氯气: ④ 与硫: ⑵ 钠与水反应 ⑶ 钠与酸反应 ⑷ 钠与盐反应 ①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② 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二、 铝 1、结构:原子易失电子 → 表现还原性 (金属性弱于钠,表现出两性) 2、物理性质:银白(铝粉俗称”银粉”)、质软、熔点较高、易导电 3、化学性质: ⑴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⑵ 与酸反应 ⑶ 与强碱反应 ⑷ 与盐反应 2Na + Cl 2 ===== 2NaCl 点燃 2Na + S===== Na 2S (条件也可以研磨) △ 思考: 物质燃烧出 4Na + O 2 ===== 2Na 2O (白色固体) 2Na + O 2 ===== Na 2O 2 (淡黄色固体;火焰黄色) 点燃 2Na + 2H 2O ===== 2NaOH+H 2↑ 思考: 浮、游、熔、 响、旋、红? 2Na + 2HCl ===== 2NaCl + H 2↑ 反应速率更快,并伴有爆鸣声,按先酸后水反应,因为酸中氢离子浓度更大。 2Na + 2H 2O + CuSO 4 === Cu(OH)2↓+ Na 2SO 4 + H 2↑ 6Na + 6H 2O + 2FeCl 3=== 2Fe(OH)3↓+ 6NaCl + 3H 2↑ 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后再与盐溶液反应。前边 写的是合成反应。而在 熔融状态下钠与盐直 接发生置换反应。 2Al + 3CuSO 4 === Al 2(SO 4)3 + 3Cu 4Al + 3O 2 ===== 2Al 2O 3 (白色固体) 2Al + 3Cl 2 ===== 2AlCl 3 2Al + 3S ===== Al 2S 3 点燃 △ △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3H 2↑ (还原剂) (介质) (氧化剂) 反应原理: 2Al + 6H 2O ===== 2Al(OH)3 + 3H 2↑ 2Al(OH)3 + 2NaOH ===== 2NaAlO 2 + 4H 2O 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 3H 2↑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蔡富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3.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4.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回顾与总结――→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回归问题。 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试管(9支)、镊子、砂纸

等,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播放一段视频)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和外观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就可以鉴别黄金的真假。 知识回顾:回忆上册所学知识,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2.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导入: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2、你知道它们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吗? (学生看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讨论1:(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为什么我们用的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保护膜擦掉,使铝再次发生氧化。 讨论2: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化学原理。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镁、铝。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铁在点燃时也能够和氧气反应,铜在加热下能与氧气反应。 3.金即使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金属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练习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 △ △ △ 点燃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物质 Na Al Fe 保存 煤油(或石蜡油)中 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 直接在试剂瓶中 化性 常温下氧化成Na 2O : 4Na + O 2 = 2Na 2O 点燃生成Na 2O 2 2Na + O 2 == Na 2O 2 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 4Al + 3O 2 = 2Al 2O 3 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 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 4Al +3O 2 ===== 2Al 2O 3 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 铁锈:主要成分Fe 2O 3 纯氧中点燃生成: 3Fe+2O 2 =====Fe 3O 4 与 O 2 与Cl 2 2Na+Cl 2==2NaCl 2Al+3Cl 2 ===== 2AlCl 3 2Fe+3Cl 2 2FeCl 3 与S 常温下即可反应: 2Na + S = Na 2 S 加热时才能反应: 2Al + 3S == Al 2S 3 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 Fe + S == FeS 与水 常温与冷水剧烈反应: 2Na+2H 2O=2NaOH+H 2↑ 去膜后与热水反应: 2Al+6H 2O====2Al(OH)3↓+3H 2↑ 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 3Fe+4H 2O(g)====== Fe 3O 4+4H 2 与 酸 溶 液 2Na+2HCl=2NaCl+H 2↑ 2Al+6HCl==2AlCl 3+ 3H 2↑ Fe+2HCl=FeCl 2+H 2↑ 与 碱 溶 液 ----------------------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 与 盐 溶 液 与硫酸铜溶液: 2Na+2H 2O+CuSO 4= Cu(OH)2+Na 2SO 4+ H 2↑ 与氯化铁溶液: 6Na+6H 2O+2FeCl 3= 2Fe(OH)3+6NaCl+ 3H 2↑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与 氧 化 物 ---------------------- 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 --------------------- 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 Na 2O Na 2O 2 Al 2O 3 Fe 2O 3 性质 碱性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颜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赤红色固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016.10.20) 一、金属单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Cl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O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S:分别写出Na、Al、Fe、Cu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Na与O2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g与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Fe与Br2、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水反应: 分别写出Na、Mg、F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Na、Mg、Al、Fe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与强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Al、Fe(少量、过量)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写出Cu与稀HNO3、浓HNO3、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常温下,Al、Fe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 分别写出Na、Mg、Al、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特殊反应 ①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l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金属的冶炼 分别写出Na、Mg、Al、Fe的工业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二、金属氧化物 1.与水 ①分别写出K2O、CaO、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2O3、FeO、Fe2O3、Fe3O4、CuO (填“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直接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 2.与酸: 分别写出Na2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分别写出Na2O2与水、盐酸、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Al2O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分别写出FeO溶于稀硝酸,Fe2O3溶于HI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讲义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重点及难点:1.掌握钠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及性质 2.掌握“铁三角”、“铝三角”的相互转化及定量关系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或“游离”)态形式存在;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是,其次是; 金属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是: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与非金属反应(举例写出反应式,下同);与酸反应;与盐反应。注意: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或“少”),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或“失去”),所以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或“还原”,下同)性,作为剂。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钠的物理性质:钠是色,很(“软”或“硬”),密度比水(“大”或“小”,下同)比煤油,熔点较(“高”或“低”)。 ②与氧气反应: Na + O2 = ; Na + O2(火焰呈色) ③钠的保存:钠保存在中;原因是; 取用钠的方法是。 (2)其它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在空气中会在其表面生成疏松的氧化物,而镁和铝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因而镁和铝具有性。 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位于氢前的金属遇酸时,能置换酸中的氢。 (2)钠与水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注意:①钠着火燃烧时,不得用水和CO2灭火,应用扑灭。②钠遇水溶液,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溶质反应。 (3)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思考:等质量的铝与足量酸或强碱反应,产生的H2(“前者多”、“后者多”或“一样多”)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钠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