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薯类作物

薯类作物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

作物病虫害最新用药指南 各种作物遇到病虫害,该用什么药?有时候,农民朋友不太知道,今天就将一些作物病虫害的用药名单给大家汇总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小麦病虫害 1.播种秋苗期:防控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 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锈病等,可对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硅噻菌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等。 2.返青拔节期:重点防控纹枯病、条锈病等病虫,兼顾白粉病、蚜虫、麦蜘蛛、茎基腐病等。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用 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喷雾。 3.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控赤霉病、吸浆虫,兼顾白粉病、条锈病等。选择氰烯菌酯、戊 唑醇、高氯等。 4.灌浆成熟期:重点控制麦穗蚜,兼顾锈病、白粉病、黏虫。选用氟环唑、噻虫嗪等高 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并与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用,防病治虫,防早衰 防干热风,一喷多效。 赤霉病:对高感品种,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 2 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 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一次防治后隔5- 7 天再喷

药1-2 次,确保控制效果。在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抗药性的长江中下游、江淮 等麦区,停止使用多菌灵,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咪鲜胺、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等单剂及丙硫唑·戊唑醇、井冈·腊芽菌等复配制剂。 条锈病: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粉唑醇、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 白粉病:病害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 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 7-10 天再喷 1 次。 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 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喷雾防治。 茎基腐病、根腐病:采用戊唑醇、咯菌腈、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茎基腐病在 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 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 吸浆虫: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喷雾防治。 重发区间隔 3 天再施 1 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 喷雾防治。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辛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 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 用。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噻 呋酰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丙硫唑·戊唑醇、丙硫 菌唑、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 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腐殖酸型或氨基酸型叶面肥、芸苔素内酯、氨基 寡糖素等。

薯类病害简介

薯类病害简介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和马铃薯。全世界已报道甘薯病害50多种,我国已发现近30种。发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软腐病等。甘薯黑斑病于1937年从日本传入我国东北后,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在甘薯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甘薯瘟于1940年在我国广东信宜县首次发现,随后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传播危害。甘薯根腐病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曾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猖獗危害。到20世纪80年代甘薯瘟、甘薯根腐病通过利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和加强检疫的综合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损失。近年来,某些甘薯产区,甘薯线虫病猖獗危害,多数地区濒临绝产。 我国甘薯产区按自然区域划分为5个薯区,各区病害发生不太一致。北方春薯区。以黑斑病、茎线虫病和软腐病为主,蔓割病和皱缩花叶病也有发生。黄淮流域春、夏薯区。以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和软腐病发生危害较重,根结线虫病、蔓割病、紫纹羽病、镰刀菌干腐病、皱缩花叶病毒病等在局部地区也有发生。长江流域夏薯区。以黑斑病、干腐病为主,甘薯瘟、蔓割病、紫纹羽病、镰刀菌干腐病、皱缩花叶病毒病在局部地区有所发生。南方夏、秋薯区。以甘薯瘟、疮痂病和黑斑病为主,蔓割病、丛枝病、根结线虫病、皱缩花叶病毒病、紫纹羽病等在局部地区发生。南方秋、冬薯区。以甘薯瘟危害最重,疮痂病、丛枝病、紫纹羽病、黑斑病等病害也有发生。 全世界已报道的马铃薯病害有近百种,在我国危害较重,造成损失较大的有15种。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大致可分为4类,各种植区病害的种类和分布有所不同。一季作区。包括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主要病害有晚疫病、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黑胫病、环腐病和丝核菌病等。四季作区。包括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细菌性青枯病、疮痂病、早疫病等。冬作区。包括华南诸省,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细菌性青枯病,晚疫病偶有发生。多种种植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西南诸省,主要病害为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癌肿病和粉痂病等。我国由于马铃薯病害的危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70%以上。

农作物分类表(中图法)

农作物分类表(中图法)

农作物分类表(中图法) S5农作物 S51禾谷类作物 S52豆类作物 S53薯类作物 S54饲料作物、牧草 S55绿肥作物 S56经济作物 S58野生植物 S59热带、亚热带作物S63蔬菜园艺 S631根菜类(直根类)S632薯芋类(块茎类)S633葱蒜类 S634白菜类 S635甘蓝类 S636绿叶菜类 S637芥菜类 S641茄果类 S642瓜类 S643豆荚类 S644多年生菜类 S645水生菜类

S646菌类(食用菌) S647野生蔬菜 S649其他蔬菜 S65瓜果园艺 S66果树园艺 S661仁果类 S662核果类 S663浆果类 S664坚果类(壳果类) S665杂果类 S666柑桔类 S667热带及亚热带果类 S668多年生草本果类 S68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S681一、二年生花卉类 S682多年生花卉类 S685观花树木类 S686观果树木类 S687观叶树木类 S688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S51禾谷类作物 S511稻

S512麦 S513玉米(玉蜀黍) S514高粱 S515粟(谷子、小米) S516黍、稷(糜子、黍子、粘糜子)S517荞麦 S519其他 豆类作物 S521小豆(赤豆) S522绿豆 S529其他 薯类作物 S531甘薯(红薯) S532马铃薯(土豆) S533木薯(树薯) S539其他 S54饲料作物、牧草 S541多年生豆科牧草 S541+.2三叶草 S541+.3紫云英

S541+.4驴食豆(红豆草)S541+.5胡枝子 S541+.6五叶草(百脉根)S541+.9其他 S542一年生豆科牧草 S542+.1鸡眼草 S542+.2猪屎豆 S542+.3巢菜(野豌豆)S542+.4天蓝苜蓿 S542+.9其他 S543多年生禾本科牧草S543+.1猫尾草(梯牧草)S543+.2鹅观草 S543+.3鸭茅(鸡脚草)S543+.4红顶草(小糠草)S543+.5狐茅(牛尾草)S543+.6黑麦草 S543+.7燕麦草 S543+.8雀麦草 S543+.9其他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管理,推进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山东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市场主体(以下简称“市场主体”),是指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经市场管理机构注册,从事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关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评价,是指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标准,采用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的活动。 第四条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遵循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主体申报、公开透明的原则,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

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收集、信用状况评定、评价结果公开与应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是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指导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决策重大事项,组织审定并发布相关制度和标准。 第七条领导小组下设信用评价办公室(以下简称“信评办”),信评办是开展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的执行机构,牵头制定相关制度和标准,协调和监督信用评价工作,公布并推广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 (一)建设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征集信用信息,形成信用评价机制,对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使用; (二)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库,依法管理、使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三)成立信用评审专家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

蜜薯的营养价值

蜜薯的营养价值 与普通的红薯不同,蜜薯是一种甜味更家的地瓜,而且蜜薯的营养价值也与普通的地瓜不同。蜜薯在补气和血方面的具有较大的作用,所以每天吃一些蜜薯可以让脸色看起来更加的红润,让人更显年轻。另外,蜜薯还有很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感冒提高身体健康指数的作用。 蜜薯的功效与作用 1、补气和血:常吃蜜薯,皮肤会逐渐变得润泽,气色会变得红润。其补气血的作用可以跟大枣相提并论,且不容易生湿热。 2、提高免疫力:比一般蔬菜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可以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3、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的人可以常吃煮红薯来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而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可以吃烤红薯来缓解不适并加强肠道功能。 4、净化血液:蜜薯中丰富的叶绿素可以帮助排出毒素从而起到净化血液的功效。 5、预防高血压:蜜薯中含有丰富的钾,有助于控制血压。 6、改善更年期症状:通过蜜薯中含有的植固醇起到类似于荷尔蒙的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7、外用(消炎去毒):将生蜜薯捣碎敷在热毒疮的周围,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促进皮肤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蜜薯的营养价值

1、蜜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女性排毒养颜。蜜薯虽然味道甘甜,但热量很低,同等质量的蜜薯和大米,蜜薯的热量只有大米的1/3,低脂肪低热量使其成为健美人士、减肥人士的理想之选。 2、蜜薯所含的膳食纤维和粘液蛋白等成份也可以润滑关节、润肠通便、防癌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3、蜜薯中富含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100g蜜薯含有125个单位的维生素A,可以有效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并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4、蜜薯中含有较多的叶黄素。叶黄素有“植物黄体素”之称,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 这样看来,蜜薯中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也带来了许多神奇的功效。大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蜜薯,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又健康。

薯类生长环境

薯类生长环境 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薯类作物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受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影响,现在的各种栽培类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别。 温度,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在15~30℃之间,温度越高生长越快,以25℃为最适温度,超过35℃则生长缓慢,低于15℃则生长停滞,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马铃薯块茎通过休眠后,气温超过5℃即可萌发,10cm深处地温稳定在7℃时可播种,10~13℃时出苗快,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1℃,块茎膨大的最适土温为15~18℃,降到-1℃时块茎即受冻害。 水分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腾系数约为300~500,低于一般早田作物。马铃薯植株正常发育的土壤湿度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开花到成熟期需水最多,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65%。 土壤甘薯具有耐疗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广的特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研究证明,与块根膨大有直接关系的是土壤的物理因素,其中以土壤的透气性最重要。甘薯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格,pH在3.5~8.5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5~7较适宜。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在砂壤土中栽培的淀粉含量比在粘土中高,腐烂病害较轻,且结薯多,块茎大。土壤以pH5.5~6.5为宜。

养分甘薯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2:1:4。氮肥有利于培育壮苗,促进栽后早发苗、早结薯、早膨大,但氮素过多,特别是在茎叶生长盛期,易导致茎叶徒长、叶面积过大,下层叶片黄化死亡,消耗大量养分,块根产量低。增施磷肥可使块根变长、甜度增加,提高品质,增强耐贮藏性。钾在甘薯生长中需要量最大,且有重要作用,它可促进氮素吸收,加快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运转,提高光合能力,加快块根中形成层的活动,有利于块根膨大。马铃薯是高产块茎作物,需肥多,吸钾量大。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与甘薯同,结薯期吸肥量最大,占总吸肥量的一半以上。

豆类食品介绍

健康美味“豆”生活 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可见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论宝宝还是成人,每天豆制品的摄取是很有必要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健康的豆类家族吧。 豆类的营养价值 豆类所含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其营养价值接近于动物性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其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于人体的需要,是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豆类所含的脂肪以大豆为最高,可达18%,因而可作食用油的原料,其他豆类含脂肪较少。豆类含糖量以蚕豆、赤豆、绿豆、豌豆含量较高,为50%~60%, 大豆含糖量较少,约为25%左右。因此,豆类供给的热量也相当高。豆类中维生素以B 族维生素最多,比谷类含量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豆类富含 钙、磷、铁、钾、镁等无机盐,是膳食中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 每100克豆类、花生、芝麻的营养成分表 食物名称 蛋白质/ 克 脂肪/克 碳水化合物/克 热量/千焦 粗纤维/克 钙/微克 磷/微克 铁/微克 胡萝卜/微克 硫胺素/微克 核黄素/微克 黄 豆 36.3 18.4 25.3 1724 4.8 367 571 11.0 0.4 0.79 0.25 青 豆 37.3 18.3 29.6 1808 3.4 240 530 5.4 0.36 0.66 0.24 黑 豆 49.8 12.1 18.9 1607 6.8 250 450 15.5 0.4 0.51 0.19 豌 豆 24.6 10.0 57 1402 10.7 84 400 5.7 0.04 1.02 0.12 蚕 豆 28.2 0.8 48.6 1314 14.7 71 340 7 -- 0.39 0.27 红 豆 22 20 55.5 1373 8.2 100 456 7.6 -- 0.33 0.11 豆类的营养 大豆 大 豆的品种很多,根据皮色可分为黄豆、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为主。大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食物,其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牛奶和鸡蛋的蛋白质相似。大 豆富含蛋白质,约 40%左右,为大米蛋白质含量的6 倍,大豆也是一种油料植物,油脂中85%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最为丰富,而且油脂不含胆固醇,其中所含的亚麻油酸、亚麻油烯酸、皂草甙等均可减少体 内胆固醇的含量。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 21世纪以来,山东省农产品对外贸易持续快速的增长,出口总额一直居全国首位,期间虽出现波动,但出口规模始终处于领跑地位。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这一系列问题采取对应的对策这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今农产品市场的一些问题,像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质量的安全、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为了确保出口优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如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等措施。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continued rapid growth, total exports has been ranked first in the country, while during the volatility, but the export scale is always in the lead position. Through the present status in recent years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ake correspond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we can see some problems now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s the export market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quality safety, brand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xport advantage, need to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deal with, such as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 the product of Added valu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export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other measures. Keywords: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叶绿素形成不均匀,叶片上出现深绿与淡绿相互间杂的现象称为花叶,有的褪绿部分形成环纹状或水纹状,也是病毒病害的一种症状类型,如月季花叶病和郁金香碎色病,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小麦同时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时,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偶尔也侵害叶片和茎秆,在其上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2、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

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有种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3、辣椒枯萎病 发病症状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水浸状腐烂,叶片迅速凋萎并脱落;有时症状只一侧发展,后期全株枯死。根系发病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暗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辣椒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ium f.sp vasinfectum)。病原菌在土中越冬,营腐生生活。通过灌溉水传播或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原菌发育适宜温度24-28℃。

2021年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 ___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公安、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商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 质量 ___公共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技术推广、日常巡查等工作,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 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保障工作经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县级以上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能力和执法队伍建设,推行综合执法。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 核内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监督管理责任。 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鼓励和扶持措施,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

各种作物病害一览表

果树病害 梨树病害 1、果实病害 梨黑星病、梨炭疽病、梨轮纹病、梨疫霉病、梨红粉病、梨黑斑病、梨叶斑病、梨侧腐病、梨叶疫病、梨软腐病、梨霉污病、梨蝇粪病、梨褐腐病、梨柄基腐病、梨烂果病、梨牛眼烂果病、梨青霉病、梨锈环病、梨石痘病、梨同心环纹病、梨裂果病、梨锈斑病、梨黑皮病、梨红顶病、梨釉皮果病、梨心腐病、梨顶腐病、梨黑心病 2、枝干病害 梨树腐烂病、梨树轮纹病、梨于枯病、洋梨干枯病、梨树木腐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梨锈水病、梨红癌病、梨疤状溃疡病、梨干腐病、梨树衰退病、梨疱溃疡病、梨树疫病、梨火疫病、日本菟丝子 3、根部病害 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根朽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 4、叶部病害 梨锈病、梨白粉病、梨褐斑病、梨灰斑病、梨斑纹病、梨细菌性花腐病、梨环纹花叶病、梨脉黄化病、梨红色斑驳病、梨叶斑点病、梨萎缩病、梨叶灼病 苹果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黑星病、苹果干腐病、苹果煤污病、苹果蝇粪病、苹果疫腐病、苹果黑痘病、苹果黑点病、苹果X斑点病、苹果褐腐病、苹果白腐病、苹果黑腐病、苹果菌核病、苹果干眼烂果病 2、叶部病害 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苹果环纹叶枯病、苹果褐斑病、苹果轮纹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灰斑病、苹果圆斑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银叶病 3、枝干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烂皮病、苹果树干腐病、苹果树枝溃疡病、苹果树疫腐病、苹果树赤衣病、苹果树泡性溃疡病、苹果星盘孢枝腐病、苹果炭疽溃疡病、苹果干枯病、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苹果树枝枯病、苹果树木腐病、苹果树地衣病、日本兔丝子、槲寄生 4、根部病害 苹果树白纹羽病、苹果树根朽病、苹果树紫纹羽病、苹果树根腐烂病、苹果树白绢病、苹果白根腐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苹果苗立枯病 二、细菌性病害 苹果根癌病、苹果毛根病、苹果泡斑病、苹果疮皮病、苹果火疫病 三、病毒类病害 1、果实病害 苹果锈果病、苹果锈环斑病、苹果星裂果病、苹果环斑果病、苹果柚果病、苹果小果病、苹果粗皮果病、苹果绿皱果病、苹果疤皮病 2、叶部病害 苹果花叶病、苹果半边黄花叶病、苹果褪绿叶斑病、苹果皱叶病 3、枝干病害

薯类栽培要点

薯类栽培要点 轮作和间作马铃薯在逐年或逐季增施有机肥和土壤病虫害不重的情况下,可以连作2~3年(二季作物为4~6季),4年以上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加重而减产,因而仍需轮作换崔,轮作时忌与茄科及甘薯、甜菜等喜钾作物接茬,轮作期至少应在2年以上。甘薯、马铃薯等都可以和粮棉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主要与玉米、马铃薯(或甘薯)间套种,间作方式一般为2:2方式。 整地薯类作物的块根、块茎或球茎均在地下部生长膨大,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因此要求耕层深厚,通气良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深耕。深度以25~30cm为宜并结合施用有机肥;②改土。砂土地掺粘土,粘土地掺砂土,以协调土壤中水、气等的关系; ③起垄栽培。在甘薯栽培中,为了局部加厚松土层,有利于排水,保证土壤通气性良好,一般进行起垄栽培,起垄栽培可增产7%~9%。但是盐碱地、砂土地不宜起垄。 播种或栽秧薯类作物中,甘薯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也有利用薯块直播的,通常称之为“窝瓜下蛋”,但用种量大,病虫传播危害严重,目前除个别地区外,都采用育苗移栽。马铃薯一般采用直接播种薯块的方式,也有地区为了节约马铃薯用种量,而采用芽栽法。甘薯无明显的成熟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早栽的生长期较长,积温较多,且早栽块根膨大较早,能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薯块较大,产量较高。春甘薯的栽插适期,以5~10cm地温稳定在15℃,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宜;夏甘薯更应抢时间早栽。甘薯的栽插

方式有小垄单行、大垄双行、堆栽等。栽秧方法有直栽或斜栽法、水平浅栽法、船底式栽法等。栽秧密度春甘薯一般每hm26~7.5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5cm左右;夏甘薯一般每h㎡7.5~9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0cm。 马铃薯可以用整薯或切块栽种,整薯栽种芽眼多,每穴茎数和所结块茎数也多,产量一般较高,但用种量大;切块栽种能节约用种,并有打破块茎休眠的作用,每块可20g左右,切块在播前1~2天进行,切成立体三角形,每块1~2个芽眼。当10cm地温稳定在5~7℃时即可播种。栽培方法,一般先开深10cm的沟,再施种肥和防虫农药,然后下种覆土成垄。栽种密度每hm267.5~8.25万株,纯作一般采用行距60cm。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详述(doc 12页)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详述(doc 12页)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2011年5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条例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卫生、商务、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监督,健全乡镇或者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大全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大全 细菌性病害名录大全 粮食作物细菌病害: 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 4、玉米茎腐病; 5、小麦黑颖病; 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果树细菌病害: 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 2、*沙田柚溃疡病; 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 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 5、苹果根癌病; 6、菠萝心腐病; 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 8、核桃黑斑病; 9、猕猴桃溃疡病; 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 瓜菜类细菌病害: 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 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 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 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 *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 6、*姜瘟病(姜腐败病、姜腐烂病) 7、*瓜类青枯病 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9、萝卜黑腐病; 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 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 13、芹菜软腐病; 14、魔芋软腐病; 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 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

薯类作物的要点

薯类作物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薯类作物共同的特点是:地下部具有特别膨大的块根、块茎或球茎等。这些营养器官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储藏有大量的有机营养可供繁殖,同时也是我们所要收获的部分。 生产概述 我国重要的薯类作物中栽培种有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木薯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薯、马铃薯、山药、芋头主要分布在温带或热带地区,栽培较为广泛。本节主要介绍甘薯和马铃薯的生产情况。 甘薯的栽培面积就世界来说,是亚洲最大。在亚洲,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而且分布较广,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马铃薯在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中,总产和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我国的马铃薯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 薯类作物食用部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粮食作物。甘薯不仅是粮食作物,它的块根、茎叶及加工后的副产品(粉渣、糖渣、酒精等)通过青贮或加工成发酵饲料,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可以延长饲料供应期,晒干的甘薯茎叶也是农村广泛应用的饲料。甘薯也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可制淀粉、酒精、葡萄糖等,同时还可制粉丝、粉皮、罐头、甘薯脯等。 马铃薯在我国属于粮菜兼用的作物,具有早熟、丰产的特点,又

兼用途多,分布广,在我国薯类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高寒山区人民的主食。马铃薯的块茎含有28%~29%的淀粉及2%~4%的蛋白质,其维生素B,C的含量高于所有禾谷类作物。由于马铃薯的薯肉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因此所含营养成分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马铃薯块茎和茎叶也是良好的饲料。在工业上它可以制作淀粉、糊精、酒精、葡萄糖等产品。 总之,薯类作物的块根、块茎和球茎是人们喜爱的粮食或蔬菜,薯类作物的生产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薯类又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文档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文档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 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 document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文 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公众身 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渔业行政 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公安、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商务、工商行 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技术推广、日常巡查等工作,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工作经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县级以上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能力和执法队伍建设,推行综合执法。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监督管理责任。 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鼓励和扶持措施,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

薯类的营养与健康

薯类的营养与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杜松明 我们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对0到6个月的婴儿外任何一种天然的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我们要提倡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有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我们人类的食物通常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须脂肪酸。 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发生,从而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包括有十条,其中第二条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为了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委员会又对1997年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以直观的形式告诉居民每天应该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的数量以及适宜的身体活动。膳食宝塔一共分为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该吃的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间的定位以及应占的比重。其中谷类食物在最低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克到400克,蔬菜和水果占第二层每天应该吃300克到500克和200克到4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品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50克到225克左右。奶类和豆类食品在第四层每天应该吃相当于鲜奶300克的奶类及 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到50克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应该超过25克或30克,食盐不应该超过6克。新的膳食宝塔中还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 我们刚才说了在膳食宝塔的第一层指的是薯类,膳食宝塔的第一层指的是谷类、薯类和杂豆类。薯类主要包括有红薯、马铃薯等,可以代替部分粮食,谷类薯类、杂豆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类、薯类和杂豆食物的选择应该多样化注重粗细搭配适量选择一些全谷类食物,其他谷类杂豆及薯类。 先了解薯类的营养,薯类又称根茎类食物,常见的薯类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芋薯,其中甘薯又称为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等,马铃薯 又称为土豆、洋芋、木薯又称为树薯、木蕃薯,最后一种是芋薯,包括有芋头、山药。 薯类有哪些营养特点?更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钾等矿物质,薯类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多糖为主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以作为人体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薯类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也有重要的。 具体的来说薯类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维护健康,第二保持肠道正常的功能,第三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第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薯类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饱腹感,所以在吃薯类的时候就可以相应的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取,就有利于减肥,薯类中的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能够吸水膨胀使肠内的内容物体积增大从而促进肠道蠕

《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瓦维络夫(1935年)将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分为() A 8个 B 3个 C 13个 D 12个 2.以下为日照长度变长时开花的作物是() A 水稻 B xx C 大麦 D 烟草 3.薯芋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 A 籽实 B 生殖器官 C 营养器官 D 种子 4.种子萌发过程中,无活力的死种子也能完成的过程是() A 萌动 B 萌发 C 出苗 D 吸胀 5.干燥环境下形成的绿豆种子,其休眠的原因是() A 胚的后熟 B 硬实 C 发芽的抑制物质 D 种子小 6.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根冠比是() A 土壤水分充足 B 干旱 C 增施氮肥 D 剪根 7.xx的需水临界期为() A 拔节至孕穗 B 孕穗至开花 C 开花至乳熟 D 乳熟至完熟8.以下属喜氮作物的是() A 棉花 B 大豆 C 小麦 D 油菜 9.油菜的收获指数大致为() A、0.15 B、0.28

C、0.47 D、0.66 10.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表示()。 A、一年xx B、xxxx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11.四川等区域稻田的最主要轮作方式是() A 冬季作物年间轮换,夏季连作水稻 B 夏季水旱轮作 C 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均轮换 D 冬季和夏季均不轮换 12.作为播种材料的种子,一般发芽率不低于() A 60% B 70% C 90% D 100% 13.水稻群体叶面积系数在以下哪个生育时期最大() A 拔节期 B 抽穗期 C 成熟期 D 移栽期 14.属于自花授粉的作物有() A 水稻 B xx C 棉花 D 高粱 15.以下器官是“库”的为() A 功能期内的叶 B 开花前作物的茎鞘 C 根系 D 开花后作物的茎鞘 16.作物群体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部位为() A 近地面层 B 中层 C 上层 D 顶层 17.以下属喜磷作物的是()

植物保护—作物病害教案

“作物主要病害”教案 作物主要病害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作物主要病害是植物保护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为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薯类等作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防治农作物病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危害与分布,掌握主要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原理、方法,研究进展及动向;具备识别主要病害的基本知识,掌握诊断病害的常规技能和技术,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农作物病害问题的能力。 时间安排: 作物主要病害为选讲单元,建议课堂系统讲授10学时左右。 第一次课(2学时) 本次课讲授:稻瘟病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所讲授植物病害发生危害概况,重点掌握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治理策略及具体内容。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熟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综合防治相关技术手段,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设计: 引入稻瘟病识别要点-分析发病规律-设计防治方法- —目标检测——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一)水稻主要病害 概述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将近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水稻病害的危害一直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如不进行有效地防治,年均损失产量300亿公斤,即使在现行防治条件下,年均损失可能达200亿公斤。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在四川省,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粒黑粉病、烂秧等。 (一) 稻瘟病

作物分类

作物的分类 人类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下,形成众多的类型和品种。通常采用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依此分类可将作物分成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一)粮食作物 也称食用作物,其中包含三大类。 1.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 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包括皮大麦和裸大麦)、燕麦(包括皮燕麦和裸燕麦)、黑麦、稻、玉米、谷子、高粱、黍、稷、稗、龙爪稷、蜡烛稗、薏苡等,也叫禾谷类作物。荞麦属蓼科,其谷粒可供食用,习惯上也将其列入此类。 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常见的作物有大豆、豌豆、绿豆、小豆、蚕豆、豇豆、菜豆、小扁豆、蔓豆、鹰嘴豆等。 3.薯芋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获)、芋、菊芋、蕉藕等。 (二)经济作物 也称工业原料作物,其中包含四大类。 4.纤维作物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大麻、亚麻、洋麻、黄麻、茼麻、苎麻等;叶纤维,如龙舌兰麻、蕉麻、菠萝麻等。 5.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和甜菜,此外还有甜叶菊、芦粟等。 7.其他作物(有些是嗜好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此外还有挥发性油料作物,如香茅草等。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 8.饲料及绿肥作物 豆科中常见的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田菁、柽麻、三叶草、沙打旺等;禾本科中常见的有苏丹草、黑麦草、雀麦草等;其他如红萍、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等。 (四)药用作物 9.药用作物种类颇多,栽培上常见的有人参、枸杞、黄芪、沙参、颠茄等。 由于保健事业的发展,对中草药的需求日增,野生草药供不应求,人工栽培有发展趋势,有可能成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