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上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上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上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上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

地下室墙柱钢筋技术交底.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交底卡 GD2301003□□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佳兆业壹号花园工程工程部位 交底部位墙柱钢筋日期 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钢筋下料完成。 1.2在进行钢筋施工前,必须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与设计图纸及加工料单是否相同。 1.3检查钢筋垫块、定位梯子筋和火烧丝是否符合要求。 2、材料准备:钢筋半成品、20#~22#火烧丝、钢筋钩子、力矩扳手、撬棍、扳子、钢筋运输车、粉 笔(石笔)、墨斗、钢卷尺、钢丝刷、各种型号水泥砂浆垫块等。 3、作业条件: 3.1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已完成,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按照施工图纸,在底板、梁上 将轴线、墙线、暗柱、柱、洞口线、墙身控制线、标高控制线弹好,并预检合格。 3.2钢筋出厂合格证齐全,复试合格。钢筋无老锈及油污。 3.3钢筋外表面有铁锈时需在绑扎以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严禁使用。 3.4完成钢筋加工工作,加工成型钢筋的规格、数量、几何尺寸经预检合格。 3.5在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强度后,上人将墙、柱根部施工缝接茬(包括最上层的浮浆、松散石子、软弱层砼)剔除干净,露出坚实的基层;墙、柱立筋上的水泥浆用钢丝刷彻底清刷,露出钢筋本色, 对已有锈蚀的钢筋进行除锈。 3.6按要求搭好操作脚手架,通过验收。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缝清理验收→将成型的钢筋运至工作面→修整预甩钢筋→搭设操作脚手架→连接暗柱钢筋吊垂 直→绑竖向钢筋→绑水平钢筋→绑拉筋及定位筋→洞口加筋→水电管道预埋→安装保护层垫块→安装 洞口模板、做模板支撑并进行自检、交接检→监理验收→进入下一道工序 2、钢筋的连接:墙体钢筋接头连接形式:剪力墙暗柱范围的纵筋、直径d≥16时的墙体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的连接方式,其余为搭接绑扎的连接形式,搭接长度参照11G101图集。 3、墙水平筋的起步筋距地面为50mm,暗柱箍筋起步筋距地面为30mm。 4、墙体钢筋位置: 外墙墙体钢筋为双排钢筋网片,竖筋在外侧,水平筋在内侧。内墙竖向筋在内侧,水平筋在外侧。(见图一所示) 5、钢筋调整 对浇筑完的底板面混凝土经放线,检查墙、柱竖筋位置,发现有移位的钢筋立即调至正确位置,宽∶ 高按1∶6调整。 专业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1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2)

3#仓库地圈梁及构造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配送仓库5804㎡(长192m*宽30m*高10m),单层钢结构。根据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后方配套区第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号:BWS-2-09].3#仓库承台及承台梁上不砌筑砖墙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构 造柱及圈梁,构造柱截面形式为矩形截面(240*240 mm),高度为850mm,构造柱共74个,横向64个,纵向10个。构造柱起自承台梁底(承台梁底标高为-2.20m),构造柱与承台梁连接处设6Φ8的箍筋,每边加密设置三根,在承台梁与构造柱之间设2Φ16的吊筋加密,所有构造柱承台梁和地圈梁跨中连接。 地圈梁底标高在砖墙顶部(绝对标高-0.75m处),圈梁贯通整个仓库,圈梁高400mm尺寸为240*400mm,圈梁顶标高为-0.35m,底标高为-0.75m。地圈梁与构造柱和力柱相连接,构造柱、地圈梁砼强度等级为C30。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为技术交底做好准备。准备施工测量仪器、工具。 2、测量准备 由于地圈梁与构造柱的要求不高,故只需用水准仪控制地圈梁的底标高和顶标高,用现有的X1水准点就能满足测量要求。 3、试验准备

钢筋等原材料进场后,试验室进行检验,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劳动力准备 组建钢筋加工班组、木工组和混凝土班组,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技能考核。 三、施工人员及机械安排 1、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项目部管理人员一览表 2、班组人员安排 本工程预计安排钢筋加工班组、木工班组和混凝土班组。

3、机械设备安排 四、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工艺 构造柱:预插钢筋→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 地圈梁: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模板→浇筑砼→拆除模板→养护 2、各施工工艺要点 (一)钢筋工程 因砌筑砖墙后才能进行构造柱、地圈梁施工,因构造柱需要预埋钢筋,构造柱先进行施工。 1)、钢筋预埋 构造柱的底部钢筋与承台梁一同施工,,在承台梁进行混凝土浇

二次结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表C2-1 资料编号 工程名称 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小营车辆段上盖职工周转房项目 (一期) 交底日期 2020/4/1 施工单位 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二次结构钢筋 交底提要 二次结构(构造柱、门窗过梁、圈梁、板带、抱框柱)钢筋绑扎 交底内容:(第1页/共9页)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交底内容: 一、 施工准备 1、 材料及机具准备 1.1 ?12三级钢筋,?6钢筋,22号(火烧丝)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1.5cm 厚。 1.3 钢筋钩子、小撬棍、粉笔、钢尺。 2 作业准备 2.1 已弹好标高控制线及构造柱外皮控制线。 2.2 植筋拉拔合格,梁模板已支设完毕,并已通过检查。 3技术准备 3.1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及混凝土带。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1)砌体墙的端部(无混凝土墙、柱时)及转角、丁字接头处; (2)当墙长超过5m 时,应在墙体中间设置构造柱; (3)墙体较长时每隔3.0~3.5m 设构造柱; (4)外墙的阳角(包括悬挑结构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5)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抗裂构造柱,间距≤3m ; (6)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构造柱断面:墙厚x200,配筋412,¢6@200,上下端搭接区域600范围内不少于4个箍筋。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钢筋搭接50d 。 (7)墙体的门、窗、洞口应做抱框,门窗洞等洞口大于等于1500mm 小于2100mm 时,洞两边设不到顶抱框,大于2100mm 时抱框立柱伸到本层顶。抱框根部加2Φ12钢筋伸到楼地面及相关构件砼内;见下图:

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JSQB03-21223-2002 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标准 编制人:尹维元 审核人:劳国成 批准人:李广荣 2002-11-28发布 2002-12-28实施

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JSQB03-21223-2002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圈梁的钢筋绑扎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于进口钢材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1.2 钢筋绑扎用铁丝可采用0.9~1.2mm铁丝或镀锌铁丝,长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2.2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尺子、粉笔、钢丝刷子及运输机具 2.3作业条件 2.3.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处理。 2.3.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3.3熟悉图纸,明确构造柱、圈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定圈梁钢筋的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并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2.3.4模板已支设或部分支设,其尺寸及牢固情况符合钢筋绑扎要求;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已清除干净。 2.3.5在模板上已弹好水平标高线。 2.3.6检查构造柱基础及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数量、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操作工艺 3.1构造柱钢筋绑扎 3.1.1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 一般采取先砌外墙后绑构造柱钢筋,亦可采取预制好的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后再砌墙体。 3.1.3 绑扎时应先将每根柱所有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接长构造柱钢筋,划上箍筋间距,逐个绑扎。注意在箍筋搭接处,要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绑扎。 3.1.4 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应绑扎连接,使形成一框架体系,在柱脚、

二次结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交底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机具准备 1.1 12、圆6钢筋,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1.5cm厚。 1.3 钢筋钩子、小撬棍、粉笔、钢尺。 2 作业准备 2.1 已弹好标高控制线及构造柱外皮控制线。 2.2 植筋拉拔合格,梁模板已支设完毕,并已通过检查。 3技术准备 3.1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及混凝土带。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1)砌体墙的端部(无混凝土墙、柱时)及转角、丁字接头处; (2)宽度≥2m的洞口的两侧; (3)当墙长超过5m时,应在墙体中间设置构造柱; (4)墙体较长时每隔3.0~3.5m设构造柱; (5)外墙的阳角(包括悬挑结构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6)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抗裂构造柱,间距≤3m; (7)其他设计及规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构造柱断面:墙厚x200,配筋4 12(10),¢6200,上下端400长度围,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或基础上下各500,留出钢筋长度不小于700,钢筋搭接770。 (9)砌体填充墙构造柱一般设置在转角、纵横墙体交叉处,每隔3500mm-4000mm 设置一道砼构造柱,条窗下构造柱小于2000mm设置一道。 (10)墙体的门、窗、洞口应做抱框,门窗洞等洞口大于等于1500mm小于2100mm 时,洞两边设不到顶抱框,大于2100mm时抱框立柱伸到本层顶。抱框根部加2Φ12钢筋伸到楼地面及相关构件砼;见下图:

(11)墙体中应留好预埋拉筋,同时留出马牙槎;见下图: 7、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在构造柱处留出马牙槎,再浇构造柱混凝土。 8、填充墙砌至板、梁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至少14天)后再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用砌块敲紧填实。 9、楼梯间疏散通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墙柱及构造柱的拉结钢筋应通长布置且应以钢丝网砂浆抹面层做加强处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处,尚应采用¢4200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10、过梁、圈梁、配筋带的设置:每层墙高的中部设封闭的圈梁或配筋带。 (1)圈梁位置:a)自由端的墙体顶面;b)高度超过3米的墙体。 (2)配筋带位置:高度小于3米的外墙中部每层都设(碰到门窗以窗台配筋带搭接代替)。

构造柱及圈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 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 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表C2-4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4 技术交底记录

目 交底部位页数共页 6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列出本工程的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长度、接头百分比及接头错开要求和保护层厚度一览表。 四、操作工艺流程 (一) 工艺流程: 1 基础底板双层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弹插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水电工序插入 设置垫块放置马凳绑底板上部钢筋设置定位框 插墙、柱预埋钢筋基础底板钢筋验收 2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在底板上弹墙体竖向钢筋位置线、墙体外皮线和模板控制线调整纵向钢筋位置 接长竖向钢筋加竖向梯子筋设置墙柱钢筋上口水平梯子筋绑扎暗柱钢筋 绑墙体水平钢筋设置拉钩和垫块墙体钢筋验收 3框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在底板上弹框柱竖向钢筋位置线和模板控制线调整纵向钢筋位置 套箍筋接竖向钢筋绑扎框柱箍筋设置拉钩

表C2-4 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部位页数共页 4框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画箍筋间距梁模上口铺横杆 腰杆上放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主梁上层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扎 5板筋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底筋间距线→绑板下受力筋→水电工施工→绑负弯矩钢筋→验收 (二)绑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 2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如果底板有集水坑、设备基坑或柱下坑,在铺底板下层钢筋前,先铺集水坑、设备基坑和柱下坑的下层钢筋)。 3根据“七不准绑”的原则对钢筋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 4检查底板下层钢筋施工合格后,放置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或大理石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 5底板如有基础梁,可事先预制或现场就地绑扎.对于短的基础梁、门洞口下地梁,可采用事先预制,施工时吊装就位即可,对于长的、大的基础梁采用现场绑扎。 6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

圈梁,构造柱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

建筑构造教学案例二构造柱和圈梁的构造

教学案例 课题:构造柱的构造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 使用预制板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先砌好四面墙,然后把预制板两端伸出的钢筋搭在墙上,接着在楼板上再砌墙,然后再搭一层预制板……当遭受较强地震、两堵墙以不同频率摇晃起来时,预制板便会猛地从当初固定较弱的一端甩开,砸向下层楼板,最终使房屋由上而下整体倒塌。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废墟中大量的预制楼板随处可见,而这些使用预制楼板的混合结构房屋在地震中是为脆弱的,许多人正是被它们夺去了生命。 经过灾难,我们还用预制板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展示圈梁和构造柱实物图片 抗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对于砌体结构,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一种措施是使用现浇板,另一种措施就是使用“构造柱”和“圈梁”。对于混合结构来说,无论使用预制板还是现浇板,圈梁和构造柱都是其最主要的抗震结构,而在现浇板中,钢筋混凝土的圈梁与板融为一体,整体性则更加牢固。“构造柱”和“圈梁”是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国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一大发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 讲授新课: 一、构造柱 (一)定义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应在房屋的砌体内的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必须与各层圈梁紧密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做到裂而不倒。构造柱的下端应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二)构造柱的设置位置 展示构造柱的实物图片,配合PPT讲解展示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构造柱的实物图片。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抗震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置在

二次结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机具准备 1.1 12、圆6钢筋,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1.2钢筋保护层垫块1.5cm厚。 1.3钢筋钩子、小撬棍、粉笔、钢尺。 2作业准备 2.1已弹好标高控制线及构造柱外皮控制线。 2.2植筋拉拔合格,梁模板已支设完毕,并已通过检查。 3技术准备 3.1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及混凝土带。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1)砌体墙的端部(无混凝土墙、柱时)及转角、丁字接头处; (2)宽度》2m的洞口的两侧; (3)当墙长超过5m时,应在墙体中间设置构造柱; (4)墙体较长时每隔3.0~3.5m设构造柱; (5)外墙的阳角(包括悬挑结构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 (6)支承在悬臂梁和 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抗裂构造柱,间距w 3m (7)其他设计及规范 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构造柱断面:墙厚X200,配筋4 12(10),?@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 入梁板或基础内上下各500,留出钢筋长度不小于700,钢筋搭接770。 (9) 砌体填充墙构造柱一般设置在转角、纵横墙体交叉处,每隔3500mm-4000mm 设 置一道砼构造柱,条窗下构造柱小于 2000mn设置一道。 (10) 墙体的门、窗、洞口应做抱框,门窗洞等洞口大于等于1500mmJ、于2100mm 时,洞两边设不到顶抱框,大于 2100mm寸抱框立柱伸到本层顶。抱框根部加 2①12钢筋伸到楼地面及相关构件砼内;见下图:

3^10〕 ■V ■■■> ■:24〔 —? —— Q6@300 亍 加气礎埴体配 笳带 / * Q f ?? ?,-■■■ ■? /7/\7I h d/ (11) 墙体中应留好预埋拉筋,同时留出马牙槎;见下图: 7、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在构造柱处留出马牙槎,再浇构造柱混凝土。 8填充墙砌至板、梁附近后,应待砌体沉实(至少14天)后再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用砌块敲紧填实。 9、楼梯间疏散通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墙柱及构造柱的拉结钢筋应通长布置且应以钢丝网砂浆抹面层做加强处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处,尚应采用C 4@200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10、过梁、圈梁、配筋带的设置:每层墙高的中部设封闭的圈梁或配筋带。 (1)圈梁位置:a)自由端的墙体顶面;b)高度超过3米的墙体。 (2)配筋带位置:高度小于3米的外墙中部每层都设(碰到门窗以窗台配筋带搭 接代替)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技术交底记录

2.6.2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边50mm 处。

2.6.3 、在主、次梁箍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用短钢筋不小于钢筋直径)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6.4 、梁筋的连接:梁的受力主筋采用直螺纹接头,抗扭筋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符合规范的规定。 2.6.5 、板钢筋端部锚固于梁内,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见下图。 2.6.6 、当绑扎板上负弯矩筋时,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 2.6.7 、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 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5d ( d 为受力钢筋直径)。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2.6.8 、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 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 跨度范围内搭接。 2.6.9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板的下铁短向钢筋在下,长向筋在上,上铁则相反。 三、质量要求 3.1 、钢筋表面无裂纹、颗粒、及片状老锈,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灰浆。 3.2 、钢筋绑扎要求牢固,无漏扣、松扣现象。 3.3 、所有工序开始施工前必须先进样板施工,用样板引路的方法,只有先通过样板验收,才能进行正式施工。 3.4 、箍筋间距绑扎尺测检验,连续三档偏差控制在± 20mm 以内。 3.5 、箍筋的135 0C 弯钩平直长度必须为等号平行,且其端头必须平直。 3.6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5.1 、暗柱和剪力墙钢筋位移:原因是振捣砼时碰到钢筋。在浇筑砼前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并用固定长梯或水平钢筋箍筋加以固定,并在浇完砼时立即修正钢筋的位置。 5.2 、箍筋搭接处未完成135 度,平直长度不足10d ,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认真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1、植筋工程 因框架柱、屋面梁板施工完毕并拆模后再进行构造柱、圈梁施工,且为了保证构造柱子钢筋位置正确性,因此构造柱钢筋与屋面梁连接、圈梁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钻孔植筋法。 (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1)施工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注胶→固定钢筋→维持固化(凝胶)→抽样检测。 ①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②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 ③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大小酌情选用钻头。孔深为12d(d为钢筋

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④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⑤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 ⑥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孔洞体积的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将准备好的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水平锚筋,注意外口流淌复补。将钢筋外露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在粘结剂未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⑦质量检测:胶固化时间达到后,即可进行现场抗拔实验。同种规格钢筋做一组试验,每组测试3根,由监理方(建设方)进行现场随机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1、植筋工程 因框架柱、屋面梁板施工完毕并拆模后再进行构造柱、圈梁施工,且为了保证构造柱子钢筋位置正确性,因此构造柱钢筋与屋面梁连接、圈梁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钻孔植筋法。 (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1)施工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注胶→固定钢筋→维持固化(凝胶)→抽样检测。 ①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②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 ③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大小酌情选用钻头。孔深为12d(d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④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 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 圈梁的构造 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 构造柱 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构造 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构造柱的配筋 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植筋深度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钢筋绑扎工程技术交底

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交底内容 (四)楼梯钢筋绑扎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四、操作工艺 (一)柱钢筋绑扎 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 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 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 板成90°。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 计无要求时,应按表2-13采用。 表2-13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HPB235级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级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RRB400级—55d 40d 3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第一步接头距 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2-15。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2-16。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17。

构造柱及圈梁配筋计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 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 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

墙柱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材料要求 各种成型钢筋,套筒,20#~22#火烧丝。 二、主要工具 钢筋钩、钢筋扳子、小撬棍、脚手架、钢丝刷、粉笔。 三、作业条件 1、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钢筋表面无铁锈、无油污等。 2、施工作业面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的散石子、浮浆等清理干净。 3、竖向钢筋偏离严格按照1:6原则调整完毕,钢筋表面附着的水泥浆等清理干净。 4、弹好墙身、洞口及模板50控制线,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5、根据钢筋料表各种规格的钢筋加工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同意使用。 四、施工工艺 墙体边线、50控制线验收后→绑扎柱、暗柱立筋及箍筋→绑扎竖向筋及梯子筋→绑扎横向筋→门窗洞口加强筋→墙体定位筋→验收 1、弹好墙体边线及控制线,经验收合格后,绑扎柱、暗柱立筋及箍筋。 2、柱、暗柱钢筋绑扎: 1)套柱箍筋: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待柱子钢筋连接完毕并做好连接验收后,即进行箍筋绑扎。 2)墙体柱钢筋直径小于Φ20(不含Φ20)采用绑扎连接,墙体柱钢筋直径大于Φ20(含Φ20)采用辊轧直螺纹连接。 3)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采用机械连接时,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间距为35d。钢筋预留筋高出楼板≥H /6, n ≥h 且≥500mm。采用绑扎搭接时相邻纵向钢筋搭接中心间距为。 c 4)柱筋在距顶板50mm处加套柱定距框。 5)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弯钩与模板成90°6)柱子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型;在搭接长 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朝向柱中心。 7)柱钢筋型号及箍筋型号间距见下表: 8)。 3、墙体钢筋绑扎: 1)每道墙先立2-4根竖筋,并用粉笔画好水平钢筋分档线,然后绑扎钢筋。水平筋绑在竖向筋外(除外墙),绑扎时先绑水平筋,再绑竖向筋。 2)每道墙要放置梯子筋,梯子筋比墙体钢筋要大一个规格,代替该位置原墙体钢筋每隔2米设置一道,梯子筋的的两纵向钢筋的距离为墙体水平钢筋的距离,梯子筋上游三根支棍(上、中、下三根),梯棍长度为墙身厚度减2mm,梯棍两头磨平磨光,并刷两边防锈漆,在梯子筋端头刷两遍防锈漆。 3)墙体钢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扎丝朝向墙体内侧,顺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