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西)

心理起源说:孟禄(心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自发、广泛、无阶级性;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单一,方法简单)

古代社会的教育(学校产生;生产劳动分离;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职性刻板性象征性)

奴隶社会教育: 夏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雅典(商、政)斯巴达(军、武)古印度:宗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

封建社会教育:宋代后四书(中学论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西方:教会学校(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骑士学校

近现代教育(国家加强干预;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起源于德国);教育世俗化;重视立法)

教育学的发展的萌芽阶段:

乐正克【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的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培养)是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专著,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专著,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孔子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的开创者,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

苏格拉底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产婆术”(问答法)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来规范,康德来讲授)

培根是科学归纳第一人,他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夸美纽斯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誉为“教育学之父”,【大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品德可以相结合),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其主要观点为: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1.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2.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形成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4.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作品(教育无目的论),他的观点: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掌握直接经验1.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2.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3.主张在做中学4.学校即社会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代表作【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环境对人产生影响,主张绅士教育

斯宾塞1.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2.课程作为专业术语 3.教育预备生活说

裴赛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师从杜威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提出集体主义教育思想,【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贡献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姆有掌握,纳来结构,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斯基)

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教育规模速度;决定教育体制结构;决定教育内容手段。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最基本的途径);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的目的的性质。而教育培养政治人才;促进民主;制造舆论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而教育起到传递保存文化(时间上)、传播文化(空间上)、更新创造文化(创新)、选择提升文化(选取)的作用

校园文化有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硬件设施)、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核心]、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

教育与人的发展:5个规律,2个动因,4个因素

5个规律:个体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个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内发论:孟子“性善论”;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顿“优生学”;弗洛伊德人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

外铄论: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婴儿”(外婆荀找洛华生)

4个因素:遗传(种瓜得瓜、龙生龙)环境(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橘生淮南、逢生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出淤泥而不染)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制度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实体化教育,相对稳定)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不应限于学校围墙内,如各种机构)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制(英国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两轨)单轨制(美国无特权小学到大学相互衔接)分支制(苏联我国上下级学校间相互衔接,职业技术学校横向互相联系)

旧中国的学制:壬颁布,癸实施,子资本,长期戌美国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以日为蓝本只颁布没实行)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并推行了(继承了日本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学堂改学校,有资本主义性质

“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广义:人们对教育者的期望,狭义: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作用:它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社会本位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合格公民的和社会成员)

代表人物: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个人本位轮(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注重个人价值,培养自然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幼儿园之父)、斐斯泰洛奇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 3.历史法(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4.实验法(探究因果) 5.行动研究法(教师行动研究,教育行动过程中的,教研)

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见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的类型:(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划分)分科课程(单学科)、综合课程(几个科目内容有关联的综合在一起)与活动课程(儿童中心/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杜威)

(二)(从学生学习/实施要求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区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老师,主导价值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从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显性课程(公开课程直接明显的课程)、隐性课程(自发课程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连带学习、附属学习)

(五)(从课程任务划分)基础性课程(最基本能力如读写算)、拓展型课程(拓宽眼界)、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六)(从内在属性划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即学科课程,以单独科目授课,传授学科知识)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儿童兴趣为主)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需要为中心,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

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三种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内容包括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三)教材我国中小学教课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有重复的知识)和直线式编写(无重复内容)两种基本方式

课程评价主要模式:(目标模式只关注计划、预期;目的游离模式关注实际、非预期)

1.目标评价模式是由“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斯科利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

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影响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的模式:1.目标模式(拉尔夫·泰勒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3.情景模式

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形势教育重能力轻知识,实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都是学习书本知识,掌握间接经验)

2.认识的交往性(老师和学生要互动)

3.认识的教育性(除了掌握知识之外,品德能得到培养)

4.认识的引导性(有老师领导的认识)

5.认识的简捷性

直接经验是靠动手操作来获得,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师与学生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中心

备课需做工作:1.钻研教材(备教材) 2.了解学生(备学生)3.设计教法(备教法)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测验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的方法

检测的质量指标:

1.信度(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多次施测后所得到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效度(测量的正确性,有效程度),即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其要测量东西的程度

3.难度难度值=(答对人数)除以(总人数)

4.区分度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高能力者得高分)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手段:实物/模像/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孔子不愤不启;学记道而弗牵;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坏教师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三)巩固性原则(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四)循序渐进原则(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不修)

(五)因材施教原则(个体差异)(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八)量力性原则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法

1.讲授法(主体是教师)

2.讨论(学生)

3.谈话法(师生共同进行)

4.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做学生看)2.参观法(实地)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学生做老师看)

2.练习法(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实际操作)

3.实习作业法(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践活动法(跟课堂所学无关)

(四)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五)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发现法是布鲁纳倡导的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夸美纽斯【大学论】首次论述班级授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提高教学效率)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学生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一定限制;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编在一个班级经济落后)

克伯屈创立了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获得知识和能力)

伯克赫斯特提出道尔顿制(老师不上课讲材料,为学生指定参考书作业,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问问老师,完成一定阶段学习汇报情况接受考察)

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20min

教学评价的种类:

(一)根据实施功能(时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教学开始前进行,目的为了测试已有知识水平)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教学)

3.总结性评价(教学结束后进行,为了检查结果)

(二)根据运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比排名,人才选拔)

2.绝对性评价(过线即可,拿证)

3.个体内差异评价(现在和过去比)

注意是一种伴随的状态,不是个单独的认识过程,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我在听课,妈妈推门而入,我转头看向她)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听视频课学习的状态)有意后注意(对一件事高度熟练后,键盘手机使用多后可以盲打)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广度,数量,一目十行) 2.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时间)3.注意的转移(做完一件事,把注意力转向新的事) 4.注意的分配(可以同时做几件事,彼此互不干扰,看电视吃瓜子,不同于注意分散会造成干扰) 5.注意的起伏(预备声和枪声不能间隔太长时间)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色香味触是什么样的)知觉是物体的本质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阙限(从无到有,刚有的那个值,对应的能力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阙限(从有到有区别,中间经过的值,感受到有区别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例子:闭着眼睛伸出手,拿一张纸置于手上,有重量绝对阙限为1;再放一张没觉得增重再放一张感觉到了重量的增加,那差别阙限为2

暗适应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明适应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根据转入后的状态分辨是什么适应)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绿叶衬红花)继时对比(吃完药吃糖糖更甜了)

感觉后像:正后像(灯灭了眼睛里还有亮灯泡的形状)负后像(灯灭黑灯泡)

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听觉更加灵敏)联觉(看到红色觉得温暖)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事物)2.知觉的选择性(重点知识用红笔划出来)3.知觉的整体性(马路对面开来一辆车过来,不会认为是有个轮子过来)4.知觉的恒常性(事物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还记得高中的公式定理)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1.瞬时记忆(时间极短0.25-1秒,容量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易衰退)2.短时记忆(时间短不超过一分钟一般30秒,容量有限5-9个组块,意识清晰等)3.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

记忆品质:1.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2.持久性(保持时间长短,忘记的快慢)3.准确性(正确精确记忆,准备与否)4.准备性(123综合,提取记忆速度的快慢)

陈述性记忆(是什么类,类似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怎么办类,类似动作记忆)

记忆的过程:

1.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识记方法来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与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先快后慢;遗忘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后面所学知识对前面所学知识造成的影响)(早中晚中早晚学习效果最好,因为早上缺少前摄抑制,晚上缺少后摄抑制)压抑说(紧张而造成的遗忘)提取失败说(话到嘴边却想不起来,也叫舌尖现象)

3.回忆或再认(没出现还能想起叫回忆,再出现还能认出叫再认)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儿童边数手指头变算数) 2.具体形象思维(用几个苹果代替表示几个数字) 3.抽象逻辑思维(公式定理符号)

(二)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直觉思维(突然想到,第六感) 2.分析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一题一解) 2.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四)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1.再造性思维(无创新) 2.创造性思维(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数量的多少) 2.变通性 3.独创性(新奇性)

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看小说的人)创造想象(写小说的人)

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定式(心理倾向,环境不变产生积极影响,变了则消极影响,如一个桌子锯掉一个角有几个角) 4.功能固着(长期对某物的功能用途的固定看法) 5.原型启发(鸟飞翔发明飞机) 6.动机的强度

学习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知识学习的种类:

1.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1.符号学习(最简单)

2.概念学习(一个概念,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3.命题学习(若干概念,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关系分:1.下位学习(水果—梨)2.上位学习(梨—水果)

3.组合学习(梨—苹果)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了解动作要领)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

桑代克(猫)实验观点“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被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学习定律:1.准备率(不搞突然袭击) 2.练习率(多练习多做题) 3.效果率(正负反馈意见,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巴甫洛夫(狗)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物理性刺激引起,声光电,听到打雷害怕)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中介,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刺激泛化(被大狗咬了,小狗也怕)刺激分化(能分清楚,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

斯金纳(白鼠)强化分为正强化(给你你想要的,实施奖励)负强化(拿走你不想要的,撤销惩罚),两者都是增加行为。惩罚(给你你不想要的)消退(什么都没有,不给也不拿,学生上课做鬼脸,无人理睬,扮鬼脸行为逐渐减少)

班拉拉(玩具娃娃)人类学习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 1.直接强化(表现出我想要的行为而受的强化) 2.代替性强化(榜样的力量) 3.自我强化(自己对自己的奖励或惩罚)

苛勒黑猩猩实验提出完形—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布鲁纳的理论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罗马人)

构建主义:1.构建主义知识观(知识具有动态性) 2.构建主义学生观(学生已有的经验,生长出新的经验) 3.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同化(原有的认知来认识新的)和顺应(不能把新认识纳入原有知识中去(知道水果,有天拿黄瓜出来,要再去认识黄瓜)

认知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动作认识世界,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自己知道/喜欢的别人都应该知道/喜欢;没有守恒概念;思维不可逆知道2+3=5但不知3+2=?)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与第二阶段相反)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到目标水平间的差异),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喜者见喜,忧者见忧)2.激情(爆发,短暂的,范进中举)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

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成就感)3.美感(用一定审美标准判断事物)

气质类型:1.胆汁质(兴奋型)2.多血质(活泼型)3.黏液质(安静型)4.抑郁质

性格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

性格结构特征:1.态度(核心)2.意志3.情绪4.理智

认知风格:1.场独立型(独立自主的决定)和场依存型(不能独立自主做决定,依赖别人)2.冲动型(抢答,错误率高)和沉思型(反应慢,正确率高)

弗洛伊德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控制冲动)超我追求完美,“道德原则”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1.强化法2.系统脱敏法(逐步去慢慢的)3.消退法(不予理睬)4.认知疗法5.理性-情绪疗法(建立合理的观念)6.来访者中心疗法

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基础2.道德情感(内心体验)3.道德意志(克服困难)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品德形成的过程:1.依从(从众和服从(自不自愿),盲目性被动性)2.认同(试图与榜样一致)3.内化(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1.自我中心阶段(无律期)2.权威阶段(他律期,后果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自律期)4.公正阶段

柯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一)前习俗水平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为了避免惩罚) 2.相对功利趋向阶段(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二)习俗水平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人际关系的和谐) 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尊重法律的权威)(三)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法律是大家商定的) 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救人高于一切)

中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学校德育应由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中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三方合力)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7.依靠(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德育方法:1.说服法(摆事实讲道理)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潜移默化的薰陶)4.实践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不是夸美纽斯),凝聚力的大小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起的松散群体阶段(班级成员互相不认识,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开始熟悉,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有共同奋斗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群体功能:1.归属功能(免除孤独与怯懦,感到温暖) 2.认同功能(群体倡导的价值观的认同感) 3.支持功能(肯定与鼓励) 4.塑造功能(加入大家庭后变得越来越完美)

非正式群体对学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 1.行为主义取向(老师强化适宜行为根除不宜行为) 2.人本主义取向 3.教师效能取向(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

课堂气氛:积极(恬静活跃)消极(心不在焉)对抗(失控)

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老师在就听话,老师不在不听)2.集体促成的纪律(大家都不说话,我也不说话)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

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特长

小组活动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2.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4………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脑力体力的付出)和创造性(因材施教,方法的不断更新,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解决)2.连续性(工作无明显时间界限)和广延性(空间上的,劳动没严格的场所)3.主体性和示范性(榜样,为人师表)4.长期性和间接性5.个体性和群体性

人格魅力是老师最主要的教师威信首要的沟通技巧是倾听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印象形成效应:1.社会刻板印象(固定刻板的看法)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爱屋及乌)3.首因效应(第一印象)4.近因效应(新近影响更大)5.投射效应(自己的特性投射他人身上)

教师成长的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人际关系)2.关注情境阶段(提高学习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因材施教,是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的重要标志)

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和论述题

简述成熟势力说理论 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简述华生行为主义学说。1.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及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简述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观点。 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2.本我是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处于“潜意识”状态,遵循快乐的原则。 3.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及压抑,遵循现实的原则。 4.超我是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以社会道德标准或理想来控制行动,遵循道德的原则。 5.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愧(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青春期(12~18岁)6.成年早期(18~25岁)7.成年期(25~65岁)8.成熟期(65岁以上) 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四个阶段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每个儿童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教育可以影响发展的速度,但绝不能超越某一阶段。 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不可逆性和只重状态”的特点。 3.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简述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去自我中心。 4.具体逻辑思维。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和答案

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与职员笔试 《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般类)》模拟试卷 答题注意:1、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评分; 2、本科目不发草稿纸,需要运算的可在本试卷上进行; 3、考后试卷和答题卡必须交回,严禁带走或撕毁;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本部分共15题,每题0.6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 3 5 7 9 () A. 7 B. 8 C. 11 D. 未给出 解答:正确答案为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出C。 请开始答题: 1. -2,1,7,16,( ),43。 A.25 B.28 C.31 D.35 2. 1,2,6,24,( )。 A.48 B.96 C.120 D.144 3. 34,36,35,35,( ),34,37,( )。 A.36,33 B.33,36 C.37,34 D.34,37 4.. 32,27,23,20,18,( )。 A.14 B.15 C.16 D.17 5. 2,6,12,20,30,( )。 A.38 B.42 C.48 D.56 二、数学运算:请根据题意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 343.73 B. 343.83 C. 344.73 D. 344.82 解答: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 12.5×0.76×0.4×8×2.5的值是( )。 A.7.6 B.8 C.76 D.80 7. 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著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著作 教育基础 一、孟子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起源 二、关于教育起源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叶澜等人。 教育学发展萌芽 中国 三、《学记》——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1.相传作者为乐正克。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提出教学相长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 6.“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孔子——《论语》 1.注重后天培养——有教无类。 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纲领和科目) 3.“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习、行 5.庶、富、教——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五、墨翟 1.教育思想以“兼爱”“非攻”为主。 2.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用技术的传习。 六、道家——老庄学派 主张一切顺其自然。

西方 七、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术或产婆术 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定义。 第三步:助产术 八、柏拉图——《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九、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2.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注:以上三人为师承关系,世称“古希腊三哲” 十、昆体良(古罗马) 1.《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古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教育学创立阶段(略。书P24) 教育学发展阶段 十一、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十二、凯洛夫——《教育学》 1.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之前提过劳动起源说 十三、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 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十四、杨贤江(化名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十五、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1.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十六、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学过程》 1.强调学科结构 2.倡导发现教学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教育知识与能力》读书心得 唱迈晨妈妈 开篇语 最近学习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教育知识与能力》,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我了解了教育的思想、方式和原理。如教学相长、启发式教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记忆能力的培养等,使我受益匪浅。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区别对待孩子,因材施教的去教育。根据气质类型表我发现,唱迈晨属于抑郁质的孩子,就是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弱,有较高的感受性,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而且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型。了解到了她的气质类型,与之相对的教育事项就清晰多了。对抑郁质的孩子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善于思考的优势。鼓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见解。家校都要多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绝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和指责他们。要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场合和范围内,鼓励其参加活动的勇气,使其在交往活动中树立自信心、消除胆怯害羞的心理,防止其疑虑、孤独等消极品质的发展。 心语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对受教育者具有导向和强大的激励作用。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很

多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记得去年,她在家找不到一本书了,急得她直哭,是我一点点启发她回忆才找到了书。她丢三落四的毛病已经形成,要改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此我的办法是所有东西自己管理,随用随放,对于长不用的物品就记录在名单上贴在书柜中。她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在寒假这几天我对她实施了几套教育方案比较管用,比如她厌学,我就对她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让她明白学习的需要和目的是什么,以及努力才能成功的归因观和自我成功的体验。我发现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每日不断地对她循循教导及心理辅导疏通。由于她的坚持性和懒惰性太差,对她进行数学练习会有反感不配合行为,我就对她实行强化刺激。现在家里墙上贴着两张红榜,分别是她和妹妹的奖惩表,各自上面有不同需求的规则,谁做到了就会给谁盖小红花作为正强化刺激,反之不愿意学习或者错题多了就给一个负强化刺激----干家务活或者取消看动画片等。她很喜欢这种奖励方式,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红花她很高兴也很积极地去做。对于数学公式或者死记硬背的东西她不知道怎么背下来,我就让她学习了记忆的能力培养,防止她遗忘。背诵课文不能选择机械式背诵,这样枯燥易忘。首先是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增加学习主动性,然后是理解原文再进行深度精细加工,或者合理使用记忆术提高记忆能力,最后是勤奋练习加深所学。 反思 唱迈晨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给她讲过的错题下次遇到还会再错!

教师资格证全国卷《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汇总一、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主张思想: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二)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主张思想: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 (三)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主张思想: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意教育对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的自我实现。 (四)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主张思想:其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论。 二、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基本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的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优点:这些主张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缺点:较多的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和学生克伯屈 基本观点: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缺点: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

真题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

2012年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第一套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代号涂黑) 1.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A.促进公益事业发展B.精简机构和人员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创新体制和机制 2.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下列关于教育经费的使用,不合理的做法是()。 A.增强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的经费投入 B.购置现代化教育设备,兴建学校标志性建筑 C.把更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 D.加强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 4.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下

列属于融资支持的是()。 A.对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和社会保险补贴 B.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C.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 D.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5.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 A.减免税收B.增加出口 C.对外投资D.扩大内需 6.甲某是A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在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司法机关以其涉嫌犯罪而对其施行逮捕,该逮捕决定许可机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C.A省人大代表团D.最高人民检察院 7.下列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混淆行为”的是()。A.甲商场在促销中的所有奖券刮奖区内印刷都是“谢谢惠顾” B.乙企业生产的保健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作药品疗效的不实说明C.“冰雪矿泉水厂”是一知名企业,丙企业擅自用“冰雪”商标生产矿泉水 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印刷在所有产品包装上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特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刷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 A.社会流动性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再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折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恒常性 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广东省汕尾市《综合知识和基本能力》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

广东省汕尾市《综合知识和基本能力》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A、公开财产 B、公共财物 C、国有财物 D、国有财产 【参考答案】D 2. 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参考答案】D 3. 行政许可申请人以欺骗、贿赂取得行政许可且申请的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的期限是()。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参考答案】C 4. 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 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 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 【参考答案】C 5.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参考答案】C 6. 受撤职处分的公务员有哪些法律后果()。 A、受处分时间为十八个月 B、不一定降低级别 C、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D、不再承担其它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C

7.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国家政权 C、人的意志 D、哲学 【参考答案】B 8.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 周岁 B、16 周岁 C、18 周岁 D、20 周岁 【参考答案】B 9.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 周岁 B、16 周岁 C、18 周岁 D、20 周岁 【参考答案】B 10. 1933 年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领导人是()。 A、冯玉祥、张学良、宋哲元 B、冯玉祥、阎锡山、方振武 C、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

综合知识和能力测试真题

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考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下列关于出口退税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 B.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 C.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的货物 D.必须是生产企业的自产货物 3.下列关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B.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C.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D.科学发展的最根本基础是发展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体系() A.既包括消费品市场,又包括生产资料市场

B.既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又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C.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又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D.只包括有形市场,不包括无形市场 5.下列不属于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的是() A.社会科学院 B.博物馆 C.学校 D.图书馆 6.下列不属于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标题 B.文头 C.正文 D.主题词 7.法的适用是指() A.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D.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8.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哪两个步骤走?() A.第一步,打败日本侵略者;第二步,推翻蒋介石反动集团统治 B.第一步,建立新中国;第二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D.第一步,建立新中国;第二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9.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网络IP 、子网掩码、路由器、DNS基础知识总结! 网络的基本概念 ?客户端:应用C/S(客户端/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 ?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服务、数据、资源的机器 ?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索取数据 ?响应:服务器对客户端请求作出反应,一般是返回给客户端数据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网络中每一个资源都对应唯一的地址——URL IP 、子网掩码、路由器、DNS IP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每个机器都有一个编码,如MAC 上就有一个叫MAC地址的东西)的差异。是32位二进制数据,通常以十进制表示,并以“.”分隔。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地址,用来标识网络中一个个主机,在本地局域网上是惟一的。 IP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有唯一性,即每台机器的IP地址在全世界是唯一的。这里指的是网络上的真实IP它是通过本机IP地

址和子网掩码的"与"运算然后再通过各种处理算出来的(要遵守TCP协议还要加报文及端口什么的,我没有细追究,现在还用不上,反正暂时知道被处理过的就行了),顺便教大家查自己真实IP的方法: 子网掩码 要想理解什么是子网掩码,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构成。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假设IP地址为“,“1”有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0”有8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 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

知识与能力哪者重要辩论赛

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对方一辩精彩的陈词,但有几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我方认为大学学习实践能力更重要。 接下来先明确几个概念,大学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人格、能力的过程,是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而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力、策划力、执行力、表达力等各方面,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系统化的知识,就大学学习而言,就是我们所学专业及其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具有方向性、系统性、固定性的特点。我们的比较标准就是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具备时,看谁更有利于大学生今后个人发展,谁更能满足社会需求。以从下我方将从这三方面论证大学学习实践能力更重要。 第一,大学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学习的重心所在。相较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思维能力、、、、、等处于人一生中最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实践能力可以事半功倍。同时,大学也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习上的自主,时间上的充裕,更适应于培养实践能力。现在高校中为大学生提供师资、设备、环境,其目的也都是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啊。 第二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依赖于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大学,我们通过实验、实习、调研等实践活动来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可以说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实践能力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另外,判断人才的标准不在于其所学专业知识的多少,而是其能否利用所学知识结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能力。专业知识确实可以指导一部分实践活动,但实践能力才是更重要 第三,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方面,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其正确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建立健全人格。另一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使其在今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从而成为优秀人才,我们说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我国需要“复合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1 教育概述 1.1.1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社会属性 永恒性(有人就有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历史性: ①相对独立性②教育具有继承性③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④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1.2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分化平等性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夏朝——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学) 西周——学在官府、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隋唐——科举制度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朱熹的《四书集注》),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①公立教育的崛起②教育世俗化③义务教育的普及(德国)④教育法制化 现代: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实现民主化③教育多元化④教育终身化⑤教育全民化⑥教育技术现代化 1.2 教育学的概述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孔子:《论语》仁、礼、因材施教 2、孟子:性善论,明人伦 3、荀子:性恶论

4、墨翟:尚力(注重劳动人民的地位)尚贤(统治者应当是有贤能的人)实用技术 5、《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体现原则:预防性、长善救失、及时实施、启发诱 导、循序渐进、藏息相辅(劳逸结合)、学习观摩。 二、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 1、昆体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西方最高的教育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 教育》 2、古希腊三贤①苏格拉底:雄辩,问答法,产婆术(通过问答方式给学生以启发)②柏拉图:《理想国》寓 学习于游侠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一、教育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提出“泛智”教育, 班级授课制。 2、卢梭:《爱弥儿》“性善论” 3、康德:《康德论教育》将教育学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 5、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 6、斯宾塞:《教育论》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旧三 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2、杜威:使用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2、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深刻分析教师作用 3、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4、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二、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教学法” 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教学论”五条发展性教学原则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倡导“范例教学” 4、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发展学生潜力 1.3 教育目的 1.3.1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侠义: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广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 1.3.2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 观点:个人发展的需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代表人物: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马斯洛、孟子 二、社会本位论 观点:个人依赖社会,满足社会需要 代表人物:凯兴斯泰勒、孔德、涂尔干、荀子

广东省广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参考答案】D 2. 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A、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B、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 C、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 D、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 【参考答案】ABCD 3. 主送机关是()。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 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参考答案】B 4.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D 5. 关于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正确的说法是()。 A 凡是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行政许可 B 行政机关具有的行政许可权应当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C 受委托组织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可以再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许可 D 行政机关可以将自己的行政许可权委托给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使。 【参考答案】B 6.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参考答案】B

7. 未来五年,广东省将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高速公路大通道,形成“十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骨干网,通车里程超过()万公里。 A、1 B、1.5 C、2 D、2.5 【参考答案】A 8. 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D、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C 9. 按照《教师资格条例》,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 30 日内作出决定。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20 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张某向北京市教育局申请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适用《教师资格条例》,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 30 日内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