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 精

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 精

抗日战争

一、填空题

抗战期间形成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军队:战场抗战

2、共产党军队:战场抗战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政府所在地

1、国民党:

2、共产党: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组织的著名会战抗战期间著名战役

1、1937年8-11月: 1、1937年9月,取得的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2、1937年9-11月: 2、1938年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

3、1938年1-5月: 3、1938年,武汉保卫战期间击毙日军3000余人的战役:

4、1938年6-10月: 4、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八路军发起的战役:

5、1941年12月: 5、1941年12月,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的战役:

综合归纳

1.近代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2.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年月日,

3.全民族抗战开始标志:年月日,

4.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8月15日,;9月2日,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正式形成是。

6.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二、选择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2..“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可能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

A.香港 B.重庆 C.瑞金 D.沈阳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⑤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4.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是()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④③

6.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A.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D. 国共签订《双十协定》7.2013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

①抗击八国联军②创建黄埔军校③进行北伐战争④坚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最终奋斗目标 B.赞同国民党统治政策

C.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9.“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

A.1915年

B.1920

C.1930

D.1933

10.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权

C.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1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3.“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4.2014年我国政府以国家层面设立每年的“I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纪念日。与它们相关的事件

是()

A.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 五四运动、红军长征

C.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

D. 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5.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你分析一下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结合

B.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矛盾

C.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存在矛盾

D. 中华民族的英勇反抗与斗争

16.“这是14.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18.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2分)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分)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救亡领袖”图二“彭大将军”图三“穷途末路”

(1)图一的人物被周恩来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

(2)图二中的“彭大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指挥了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

(3)请你思考分析图一和图二两幅图反映的史实与图三情景之间的关系.

(4)通过学习以上图片内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