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参考3

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参考3

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参考3
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参考3

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风险点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以下简称“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安全生产领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全面排查辨识、科学评估,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第三条风险分级管控坚持“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自辨自控、差异化、动态化管理。

第四条本指南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国家另有规定的,或者已有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相关规定的行业领域,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组织与分工

第五条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政府安委会)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全省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纳入省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第六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驻川有关单位(以下简称“省级有关部门”)负责组织本行业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和指导性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风险辨识的责任主体、范围、风险点具体分级标准、各类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

(二)组织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工作;

(三)负责对本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重点对本行业领域重大级安全风险点的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责任主体落实管控责任、措施。

第七条各市(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部署要求,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负责汇总、编制辖区内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审核、校正并统筹确定本辖区内风险点等级;

(二)根据风险分级结果,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组织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管控措施;

(三)组织绘制本辖区风险点“红橙黄蓝”四色电子分布图,标注位置分布、风险类别、风险特征、管控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基础信息;

(四)重点对本辖区内较大级以上安全风险点的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责任主体落实管控责任、措施;负责对辖区内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各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风险点的辨识和管控,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收集、填报辖区内城市(城镇)安全风险点数据信息,审核、校正、汇总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点数据信息;

(二)组织技术力量对辖区内城市(城镇)安全风险点进行科学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确定其风险等级;

(三)负责督促辖区内所有风险点的责任主体落实相应的管控责任和措施,切实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存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依法落实行政执法措施;

(四)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公告警示、预警信息。

第九条乡、镇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等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协助开展辖区内风险点数据采集、调查、建档等工作,将风险点的管控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建档工作,编制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和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并上报所在地县(市、区)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十一条工会依法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编制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和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应当吸纳工会的合理化意见。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

第十二条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类风险点的过程。风险辨识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对风险点进行辨识,系统掌握风险点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

县(市、区)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城市安全风险的辨识(参考方法见附件2)。

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结合行业标准和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编制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手册(工贸行业领域企业应参照《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编制),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第十三条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两部分。风险评估可采用定性、定量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计算和描述。评估结果按照附件3中表3-1和表3-2提供的度量标准进行描述。

第十四条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分级建议采取风险矩阵法(见附件3中表3-3),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原则上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第十五条鉴于风险点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的差异化,各地、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科学选择方式方法进行辨识、评估和分级。

第十六条风险点的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结果均需建档,做到“一企一册”、“一源一档”。

第十七条建立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和上报机制。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汇总编制辖区内本行业领域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格式见附件4),实现各类风险点“一张表”并上报同级政府,同时将较大级及以上安全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审核汇总上报市级政府相关部门;市(州)政府相关部门对下级部门报送的较大级及以上安全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同级政府,同时将重大级安全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审核汇总上报省政府相关部门;省政府相关部门对下级部门报送的重大级安全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汇总后报省政府安办。

生产经营单位与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上下级之间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保持管控清单在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

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见附件5。

第十八条鉴于风险点的动态变化性,属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定期参考以下情况对风险点进行动态复查、监测、评估、分级。

(一)风险点自身发生变化;

(二)风险点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三)同类型风险点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

(四)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

(五)其他实际情况。

第四章风险管控

第十九条风险点所属企业或者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要根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管控责任和措施清单:企业将每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单位将每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部门、岗位、人员;对每个风险点制定和采取具体严密的安全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物理工程、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自动化控制、应急管理等,并严格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风险点所属企业或者单位要将所有安全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形成“一企一册”,经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和企业盖章后,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二十条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管控。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采取制度、标准、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依法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风险管控。

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点实行差异化管控,加大重大级安全风险点监督管理频率和力度。对重大、较大风险级安全风险点每年定期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第二十一条完善风险源头管控措施。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标准,建立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的产生。针对辨识管控中发现的风险点管理法规标准缺陷,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研究制定,运用法治手段从严管控风险点。加强风险点安防技术保障,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精准、高效建设生命防护工程。

第二十二条实行安全风险整体管控。市(州)、县(市、区)两级政府和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风险点辨识管控情况,编制行业性、地区性的风险管控报告(可参考附件6)。

第五章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三条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托全省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风险点辨识、分级信息数据库,绘制省、市(州)、县(市、区)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动态管控各类风险点。

第二十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应实现的基本目标包括:

(一)实现风险点的清单化、动态化管理,保证风险点清单信息的准确性、风险级别可调整性和风险可预警性;

(二)建成分地区、分行业领域、分种类的多图层地图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一定地理范围均可查询、显示和管理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空间分布图;

(三)实现风险点数据库与其他相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交互功能。自行开发建设信息系统的地区和部门、单位要与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关联或者交互。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县(市、区)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本指南,制定完善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工作标准。

第二十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涉及的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二十七条本指南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

风险点分类参考目录

1.单位类:包括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使用除外)、电梯、起重机械(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使用除外)、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危险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等;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电磁及物理有害因素:电离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磁场、激光、微波、紫外辐射等;

以及危险温度(高温、低温);自燃性物质;电危害;机械风险(不包括特种设备);机动车辆;物料堆码;高空落物;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噪声;振动等。

2.场所类:城市综合体、客运车站、地铁站、渡口、码头、民用机场、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寺庙、教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3.部位类: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余泥渣土(建筑垃

圾)受纳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站、危房危楼、老旧房屋、烂尾楼、人防工程,以及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内涝灾害等重点区域和部位。

4.活动类: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文艺演出、演唱会、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

5.建设项目类: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空间等大型建设项目;

6.设施设备类:轨道交通、电力设施、隧道桥梁(含高架桥)、管线管廊(燃气、石油、天然气、水、电等)、通信、建筑用升降机、游乐设施、煤气瓶、玻璃幕墙、户外广告牌、城市旧挡土墙等重点设备设施;商船、游船、渡船、渔业船舶、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列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校车、教练车等重点交通运输设备设施。

7.其他类:上述分类中未能涉及但确实存在风险的其他风险点。

附件2

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一、风险辩识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系统分析法、场景分析法、历史个例排序、综合推断法等

二、风险评估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及几种方法的组合:

1.定性方法

检查表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等。

2.半定量方法

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事件树、故障树、历史演变法等。

3.定量方法

概率法、指数法、灰色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信息扩散法等。

附件3

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结果的表达

表3-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表3-2 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

表3-3 风险分级(风险矩阵)

注:分级结果为无颜色区域的风险点不列入清单管理。附件4

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样本)

附件6

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编制指南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的基本要求有:结构完整、数据可靠、方法合理、内容详实、结论清晰、措施可行。有条件的地区或部门可组织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的基本框架需包含:封面(注明编制单位名称)、目录、摘要、正文和附件等五个部分内容。其中,正文内容应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依据。

1.1.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1.2.区域或行业基础性资料;

2.区域或行业领域概况。

3.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流程。

4.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具体内容。

4.1.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数量和清单的确定,具体清单可以作为附件;

4.2.每一种类中的每一级别风险点管控措施及管控责任单位的确定;

5.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结论。

5.1.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的汇总、统计与分析;

5.2.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5.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

6.其他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 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 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 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 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 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 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 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 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 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 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 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 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 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 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 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 负责“两个体系” 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3.2.9 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 3.2.10 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 3.2.11 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 3.2.12 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 3.2.13 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2.14 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 车间职责 3.3.1 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3.2 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 3.3.3 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3.4 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3.5 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 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汇编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全面辨识、评估、管控矿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矿长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副矿长、安全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运 输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副总工 程师、采掘副总工程师 成员:各职能科室科长、各生产队组长 (二)安全科为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 (三)领导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 专业学习资料

全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o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工作小组负责领导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和保障,督促各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定、行业标准等,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矿长职责 1. 矿长是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2. 每年底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下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列出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在划定为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 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山西省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 2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市局)

****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 (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20**年**月**日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和内容(一)培训 对全员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作用,相关概念,建设流程,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考核等。 (三)风险点确定 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臵、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注: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臵、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臵、作业场所等。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四)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注:设备设施危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对于复杂的工艺也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也可采用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五)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 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 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隐蔽性、随机性交叉

2020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

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段长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厂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厂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6月1日)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60-201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公司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具体实施工作,部署落实“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审核、评估、汇总各部门提报的风险点辨识和分级管控措施内容。安全科负责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综合监督、协调、管理及考核相关工作,并及时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动态。 组长: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的资料,需要的话求球:324319245。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

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 副组长:汪树岐 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

淄博市淄川宏盛化工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淄博市淄川宏盛化工厂 2016.8.18

目录 第一部分:风险评价范围与评价方法 (3) 1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 2 风险评价的目的 (3) 3风险评价范围 (4) 4风险评价的依据 (4) 5风险评价的要求 (5) 6风险评价方法 (5) 7、评价过程 (6) 8、风险信息的更新 (6) 9、风险评价时机 (6) 10、评价准则 (6) 11、评价结果:主要危害因素、风险及控制措施 (10) 12.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评审结论 (11) 第二部分:风险分析评价 (12) 1.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2) 1.1主要危险物质性质 (12) 1.2危险有害物质的分布 (12) 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 1.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布 (12) 附件:相关记录表格 (14)

第一部分:风险评价范围与评价方法 1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博山恒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风险管理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同时公司也应督促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环境影响的确定;全员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1.1风险评价组织的组成成员 组长:李慎宏 副组长:王荣国 成员:李群、李勇、曹艳玲、胡桂杰 1.2风险评价组织的职责 (1)负责对法律、法规的识别及评价。 (2)对从事作业的环境进行现场评价。 (3)对从事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4)对危害的控制措施进行确认。 (5)对作业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 (6)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危害告知。 2 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风险评价,分析加油站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和产生条件。对加油站作业过程、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达到风险预先管控的目的。 具体如下: (1)通过事前危害识别,使从业人员认识到作业中的危害。 (2)通过分析、评价、制定控制措施,实现事故预防,能减少事故发生和危害。 (3)对作业环境进行确认,确保作业人员与作业场所的安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01059

江西科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5.3风险控制 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适用于指导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3.引用文件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政府令第303 号)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4.术语与定义 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手册

鹤壁黎阳中学长丰大道校区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实施措施 编制: 批准: 新乡市正方圆建筑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日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和内容 (一)培训 对全员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作用,相关概念,建设流程,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作考核等。 (三)风险点确定 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注: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等。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四)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 (注:设备设施危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危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对于复杂的工艺也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也可采用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五)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注:企业可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危险指数方法(RR)等方法。)(六)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来降低风险至可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通用资料整理

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

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2. 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3. 定义关键词表,按关键词,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可能产生的偏差。 4. 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后果。 5. 制定对策。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产及工艺作业线、化工工艺装置等评估。 四、预先危险分析(PHA)法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职责 3.1.1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3.2.1安环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负责“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18年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常规每年至少一次,此外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一次。 4 依据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长令第二号)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6 工作程序 6.1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 6.2编制风险源统计表及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 6.3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管控。 6.4根据风险管控准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合理取值,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X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4安全风险评估 5.4.1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5.4.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4.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推动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高度关注重大风险,采取工程、技术、管理措施有效管控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特制定《xxxx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xx]11号);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xx] 5号)(试行); 3、《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xx]25号)。 三、术语定义 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2.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3.重大安全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 第 2 页共 2 页

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4.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或系统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应包括:⑴工程控制;⑵行政管理控制;⑶个体防护控制;⑷应急救援控制。 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9.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能造成突发性破坏、对环境能造成慢性破坏的因素。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第 2 页共 2 页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和寿光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寿光市安委会和侯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公司实际,为了有效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合于公司所有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现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小组及工作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检查、推进和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推进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 组长:车间主任 组员:车间岗位人员 小组下设“双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李松涛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工作职责: 3.1 总经理:许明然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公司双体系建设全面部署,组织编写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与推行工作;,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双体系建设;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成立体系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工作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为实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试行)》(××应急规〔2019〕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全市各级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类活动组织者(以下统称各类单位),按照风险可控为目标,依靠科技和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开展安全生产基础调查、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和分类、风险评价和分级、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预警、风险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与评价等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全市统一执行风险点危险源分类目录、风险等级(一共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第四条风险管控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控”的原则,构建政府领导、部门防控、企业负责、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 1 -

风险等级越高,相关单位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各级负有相关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是全市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机构,推动全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全市风险点危险源目录; (二)负责统筹协调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三)构建全市安全生产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制定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第六条各县(市、区)、经济功能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本规定,负责发布本行政区域安全风险管控报告,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抽查、督查,督促本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主管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七条市一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主管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和标准,统筹、指导、督促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第八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主管行业领域内风险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 2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辨识、管控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生产、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生产建设单位)。各生产、建设单位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各生产建设单位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第五条工作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二)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三)安全负责人、安监部门具体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监督、管理、考核。 (四)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五)区队(车间)负责人具体负责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 第六条综合辨识 (一)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每季度抽调安全、技术、生产、机电等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本单位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施工场所、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二)由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各专业系统每月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