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3-历史地理学考试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3-历史地理学考试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3-历史地理学考试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3-历史地理学考试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713-历史地理学”考试大纲

本《历史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历史地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地理学是普通大学历史学系本科学生的基本课程之一,在地理学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也是部分高校地理系的选修课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由于其学科性质是地理学性质,而内容主要是历史时期的内容,所以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学基础、中国古代史基础和较为扎实的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历史地理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随着环境史研究的兴起,环境史、历史环境演变、历史环境重建等内容,也成为这一学科关注的重要内容,要求考生在这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史基础问题、自然地理学基础问题以及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历史地理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1.基本概念

2.基本理论

3.基本知识

(二)中国历史地理

1.基本概念

2.基本理论

3.基本知识

(三)自然地理

1.基本概念

2.基本知识

3.基本理论

四、掌握重点

(一)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

(二)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制度与事件

(三)主要历史文化和代表人物

(四)历史文献的标点、翻译和理解

(五)历史自然地理变迁的表现

(六)历史人文地理及其演变

(七)气候、水文、地貌、土壤

(八)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九)自然地理环境、土地类型、人地关系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张岂之:《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编制日期:2018年7月12日

713-普通生物学A-华东师范大学

713 普通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形成层(2017年) 2.胚囊(2017年) 3.书腮(2017年) 4.外始式(2017年) 5.中性学说(2017年) 6.内共生学说(2017年) 7.~ 2017年) 8.光敏色素( 9.单子叶植物(2017年) 10.植物性神经(2017年) 10.干细胞(2017年) 11.吞噬作用(2017年) 二、问答题(每题10分) 1.举例说明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种子(2017年) 2.什么是种群的遗传结构通过种群的遗传结构能看出哪些 指标(2017年) 3.【 (2017年) 4.举例说明动物行为的遗传进化及意义。 5.水果的食用部位:苹果、核桃、西瓜、橘子、荔枝。 (2017年)

6.哪些动物有肺阐明其来源和功能上的异同。(2017年) 7.灌木为什么修剪后生长的更加茂盛,用顶端优势原理来 解释原因。(2017年) 8.蓝藻在自然界的作用(2017年) 9.举例说明植物叶的变态。(2017年) 三、实验设计题(共34分) 1.水煮肉片中有哪些植物分别属于哪个科选定一个分 类系统将其所属科进行排序。(14分)(2017年) 2.— 3.设计一个在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里能完成的生物学 科学实验,并说明其理论依据,可行性以及采取的 实验方案。(20分)(2017年) 二、问答题 1.生态学着名的期刊、文章、书籍、着名的生态学家。(2016年) 2.某些物种名的拉丁文翻译。(2016年) 3.岛屿生物理论在动物保护上的应用价值。(2016年) ! 4.反馈机制如何维持体温稳定和体内水盐平衡。(2016年) 5.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影响。(2016年)

陕西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 傅钢善(最完整版)期末复习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按章节)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何克抗1999)。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信息素养: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点】 教育技术是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资源和过程。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教育技术发源于美国。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个部分。其内容均涉及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简答】 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它们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不同观点之间的共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工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的认识?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章教与学的理论 【名词解释】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2013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春秋三传、梁园文学群体、江西诗派、神韵说、四大谴责小说 二、作品分析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三、简单 1、分析南北朝民歌的不同艺术特色 2、十年动乱长安生活对杜甫诗风的影响 四、论述 论述《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的内涵意蕴及发展演变 2012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75分) 一、名词解释 楚辞昭明文选 郊寒岛瘦花间词人 铁崖体格调说 二、简答 1.《孟子》艺术特色 2.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 3.《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2011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75分):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四家诗、玄言诗、吴中四杰、永嘉四灵、台阁体、神韵说 二、简答题(15分*3=45分) 1、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 2、试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3、简述《金瓶梅》在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艺术特色。2010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诸宫调边塞诗派花间派春秋三传建安风骨 二、简答(15分*3=45分) 1、陶渊明诗艺术特征 2、元杂剧兴盛原因 3、周邦彦词艺术特征 4、分析杜甫《登高》 2009年陕西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5) 1.四家诗 2.公安派、边塞诗派 3.竹林七贤 4.程甲本 5.一人永占 二、简答 1.崔莺莺和杜丽娘思想、形象等各方面的对比 2.柳永对词的贡献 三、论述(20) 《史记》的艺术特色 2006 年陕师大文学试题 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5*10=50) 赋比兴搜神记 永明体初唐四杰

江西诗派元丰类稿 南戏常州词派 桐城派后七子(四省六部制??) 论述(20*5=100) 1.《离骚》的艺术特征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及对后世影响 3.严羽《沧浪诗话》中高适、岑参,二者“高岑诗悲壮”,请结合两人生平、创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4.苏轼“以诗为词” 5.“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与传统有什么不同?以及对中国小说史的影响 2004 年陕师大文学试题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诗六义初唐四杰 四大谴责小说永明体 词牌花间派 中兴四大诗人诸宫调 常州词派后七子 二论述 1 离骚的艺术特征 2 试论建安时期的时代特征何建安诗人的总体艺术特征 3 杜甫是怎样在诗中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的、 4 分析辛弃疾在词境开拓上的贡献,举例说明。 5 试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贵州师范大学考研大纲71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贵州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初试) (科目:71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把握,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知识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三、考试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静止及时间空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方法论意义。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内涵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阶级的产生和本质;社会革命的实质、根源、作用;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 2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 家乡的地形、土壤、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望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再如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可以拿夏天升国旗时已艳阳高照,而冬季却夜色未消来对比例证。 3 解析热点问题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的剖析从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状况。

(完整版)陕西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据库原理

第 1 页 ( 共 7 页 ) 陕西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计算机科学学院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库原理(1) 一、单项选择题(将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数据库(DB ),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 ( A )。 A 、DBS 包括D B 和DBMS B 、DBMS 包括DB 和DBS C 、DB 包括DBS 和DBMS D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3)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 )。 A 、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 、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 、与行的次序无关 D 、与列的次序无关 (4)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 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 关系中的外码是( A )。 A 、患者编号 B 、患者姓名 C 、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 、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5)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D )。 A 、并、交、差、笛卡尔积、除 B 、并、交、选择、投影、连接 C 、并、差、笛卡尔积、选择、连接 D 、并、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 (6)SQL 语言是( B )的语言,容易学习 。 A 、过程化 B 、非过程化 C 、格式化 D 、导航式 (7)在SQL 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B )。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生入学复试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二○○三年硕士生入学复试试题 招生专业:世界史 研究方向: 美国史、俄国史 考试科目:世界史 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研究方向选答下列二组试题中的一组。 一、美国史(每题25分) 1、试述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2、19世纪美国历史发展有何特点? 3、试评福兰克林·罗斯福 4、谈谈你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 二、俄国史(每题25分) 1、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2、试评彼得一世的改革及其后果。 3、简述俄国沙皇制度的演变。 4、如何认识俄国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 2010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题目(世界史) 标签:考研复试教育分类:历史定格 满分150分,每题25分 世界通史 1、试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试述俄国近代史上两次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3、试述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史学理论 4、为什么称希罗多德为“西方史学之父”? 5、什么是史料批判?史料批判有哪些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6、怎样理解“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011.昨天找去年的复试题找不到参考,明年可能有人也像我一样,要个参考。所以我努力记下了题目。现就上题,废话不多说。 1,简述东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仍然坚持1000多年才灭亡的原因。 2,简述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简述反法西斯同意展现建立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史料批判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在历史研究中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历史学观念的影响。 6,如何理解一切真正历史都是当代史。 2012年复试笔试题 1、论史学比较之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2、"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3、论述新航路的开辟 4、比较英法(德意日)的资产阶级革命 5、论罗斯福新政 那个第四个是因为记不清楚到底是那几个国家了,反正就这个意思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9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9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龙山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大约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解析: 3.【安阳殷墟】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山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武汉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王宫的遗址。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总面积约24平方千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区,已发现53座建筑基址。这些宫殿是王都内规格最高和最为华贵的建筑物,其中有的是商王及王室贵族起居、议政和举行典礼的场所,有的是官署机构的所在,有的是用于祭祀祖先神灵的宗庙。作为王室档案记录的殷墟甲骨文,也大都出土于宫殿区。) 解析: 4.【敬天保民】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统治者提出的统治思想。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基本上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统治思想,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但是前有商之代夏,后来又有周之代商,这样的历史事实,又使他们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敬天保民思想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解析: 5.【管仲改革】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齐桓公任用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为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管理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事制度改革、“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改革。管仲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使齐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 解析: 6.【内圣外王】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

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展示

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展示 文学理论真题 余味,审美意象,心理学批评,沧浪诗话,虚静,发愤著书 简述审美理想的特点 简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含义 简述 简述 论述陆机文赋的应和悲雅艳的内涵和意义、 论述文学情感的意义和价 艺术学综合真题 填空 《焚书》作者 《琵琶行》作者 《儒林外史》作者 《静静的顿河》作者 文字复兴三杰中,除了达芬奇和拉斐尔,还有 《汉宫秋》作者 《奥赛罗》作者 歌剧《猫》的作曲者 名词简释 印象主义 王昆 视觉系 微电影 春晚 简答题 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论述题 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关系 谈谈“经典”和“流行” 新闻传播史论真题 1.廉价报刊 2.新新闻学 3.成舍我 4.媒体公信力 5.《循环日报》 1.简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与特点 2.略述媒介素养及其内涵 3.简述CNN及其特点 4.评价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1.五四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2.两个舆论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广告学真题

名词解释 1IMC的5R 2接触点管理 3广而告之 4品牌资产 5东芝广告事件 简答题 1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2消费者洞察和大数据的关系 3为什么要进行广告效果的测定 论述题 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及移动数字媒体对其影响 2品牌神话因新媒体冲击而消失了从品牌的价值论述这种观点 3互联网营销”不要脸””无节操”才能成功。对这种观点怎么看?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中传传播学硕士就业,中传传播学考研辅导,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传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传播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中传传播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传播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传播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关部门、信息传播部门、传媒产业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等。 三、中传传播学考研各细分专业介绍 传播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以及2015年各方向招生人数如下: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15年招10人); 应用传播学方向(15年招3人);

陕西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期末考试题目英语一

陕西师范大学 2012级免费师范教育硕士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一、本试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二、做选择题时,将所选答案书写在答题纸对应题号后的() 三、中英文尽可能做到字迹清晰、书写工整、疏密相间均匀、字体大小适当。 四、英文作文必须逐行书写不得隔行或跳行。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0%)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1.My job varies between the extremely tedious and the annoyingly busy. ______ I think I am happier during the real busy times: no time to think about how bored I am. A. On balance B. In addition C. Furthermore D. Aside from 2.We are all in favor of your proposal that the meeting ______. A. is called off B. should call off C. is to be called off D. be called off 3.______, I walked my dear father. A. Exhausted and hungry B. Having been exhausted and hungry C. Being exhausted and hungry D. To be exhausted and hungry 4.I stood still, trying to ______ a plausible excuse. A. create B. produce C. invent D. design 5. A new technique ______ out, the output as a whole increased by 15 percent. A. working B. having worked C. having been worked D to have been worked 6.She thinks it?s time we ______ free school meals. A. did for B. did with C. did without D. did away with 7.He never regretted paying 300 Yuan for the bookcase. As a matter of fact he would

中国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中国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60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后备人才。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熟悉 本学科、专业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 4.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 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东北区域史 4.中国历史地理学 5.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个人研究计划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 1.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或独撰论文1篇以上(含1篇)。 2.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 3. 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审核批准,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生、跨门类及同等学力学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凡报考本学科的学生,在确定录取后,由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供一份经典文献目录,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至少两本)。在第二学期的期末,学生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计1学分。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在配合导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3.根据专业和培养计划需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在必要情况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或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部分课程,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 中国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128000MX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60 3 Ⅱ128OOOMX002 基础外国语80 4 Ⅰ、Ⅱ 学科基础课164002MX001 史学理论与方法60 3 Ⅰ 必修,总计9 学分。164002MX101 中国史前沿问题60 3 Ⅰ 164002MX102 中国历史文献研读60 3 Ⅰ 专业主干课164002MX401 中国古代史专题60 3 Ⅰ 164002MX402 中国近代史专题60 3 Ⅰ 学生须在导 师指导下至 少选择3门, 计9学分的课 程。多选课程 可计入发展 方向课课程 学分。164002MX403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60 3 Ⅰ 164002MX404 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专题60 3 Ⅰ 164002MX405 中国东北地方史60 3 Ⅰ 164002MX406 中国历史地理学专题60 3 Ⅰ 164002MX407 中国思想史专题60 3 Ⅱ 164002MX408 中国古代原典导读60 3 Ⅱ 164002MX409 中国近现代文献导读与检索60 3 Ⅰ 164002MX410 先秦史专题40 2 Ⅱ 164002MX411 先秦诸子研究40 2 Ⅱ 164002MX701 秦汉史专题40 2 Ⅱ

陕师史地考研历年真题(2001-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甲骨文与金文《水经注》均田制城邦区田法 五服制代田法杨守敬府兵制租庸调制 二问答题 1、秦皇、汉武在加强中央集权上的异同? 2、隋朝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的异同? 3、隋朝初年对西北边疆的经略措施? 4、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 梅雨潮汐气旋径流 锋面雨江汉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南阳盆地 二问答题 1、西北环境特点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气候的影响? 3、福建的微地貌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甲骨文与金文分封制齐桓晋文之事裴秀 孝文帝改革《水经注》茶马互市行省制 二问答题 1、隋元大运河异同及其形成原因? 2、清朝如何经略西部边疆,近代列强如何侵略西部边疆?

3、秦皇汉武对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及发展的贡献? 4、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内及其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理》 1、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与山脉分布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其排列特点》? 2、我国水系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我国土壤及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4、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龙山文化《春秋》五胡十六国侨籍郡县 文成公主一条鞭法九品中正制改土归流 二问答题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四大发明的时间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边疆用兵策略及意义? 5、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 《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 全新世第四纪大运河梅雨青藏高原季风 二问答题 1、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中国的地形特征?

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考博专业简章

根据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通知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再行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2022陕西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简章

根据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事项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1

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1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64.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旧石器时代】兰州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办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考古学把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距今300万年至10余万年;中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至4~5万年;晚期大约距今4~5万年至1万年。) 解析: 3.【绝地天通】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史传说中颛顼实行的宗教改革。颛顼又称高阳氏,据载颛顼命“南正”之官“司天以属神”,“火正”之官“司地以属民”,表明当时已开始设置分别主掌祭祀和民政的专职人员。颛顼的这些改革后来被称为“绝地天通”。颛顼的一些改革是当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反映。) 解析: 4.【宣王中兴】湘潭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宣王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安定社会秩序,进而对周边的民族展开斗争。自西周中叶以来,西北地区的戎、狄、猃狁诸族逐渐强盛,因其临近西周王畿,故已成为周室的主要威胁。宣王多次对上述诸侯进行征伐,俘获甚众;对东南淮夷、南方楚国作战,也数次获胜。为巩固战果,宣王还续行分封,在邻地边区又建立了一批诸侯国。宣王在位46年,到其后期“中兴局面”已近于终止,国势又走向衰退。) 解析: 5.【三家分晋】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解析: 6.【上计制度】南开大学2015年中国历史真题;南开大学2016年中国历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

16秋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是()。 . 5亿 . 6亿 . 5.5亿 . 5.8亿 标准答案: 2. ()根据土壤的生产能力,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十八个类别,每类又分为五种,共达九十种。 . 《管子·地员篇》 . 《农书》 . 《农政全书》 . 《齐民要术》 标准答案: 3. 《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记述了全国土壤的分类状况,其中()土为黄壤,肥力上上,为第一级。 . 兖州 . 青州 . 扬州 . 雍州 标准答案: 4. 九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 洛阳 . 长安 . 北京 . 南京 标准答案: 5.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我国只有()西南部一地有大象,成为野象的唯一生存地。 . 贵州 . 云南 . 广西 . 广东 标准答案: 6. 我国是一个森林分布较广的国家,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左右。 . 12﹪ . 13﹪ . 14﹪ . 15﹪ 标准答案: 7. 西晋时期,人才的重心转移到了()。 . 司州 . 荆州 . 兖州 . 徐州

标准答案: 8. 中国历史上最久的地方行政区划是()。 . 郡 . 州 . 县 . 省 标准答案: 9. 汉唐时期的内河航运以()为主干线。 . 长江 . 黄河 . 珠江 . 灵渠 标准答案: 10.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到达()。 . 苏州 . 杭州 . 广州 . 浙江 标准答案: 11. 我国干旱与饥饿的发生,以秦岭—()为界,北方以春、夏为主;南方以夏、秋、冬为主。 . 黄河 . 淮河 . 长江 . 京杭大运河 标准答案: 12. 在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始于()时期的郡县制。 . 西周 . 秦 . 汉 . 春秋战国 标准答案: 13. ()以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才出现有大象。 . 夏 . 商 . 西周 . 春秋 标准答案: 14. 扬一益二是指今天的扬州和()。 . 成都 . 苏州 . 杭州 . 南京 标准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命制期末考试试题卷的

附件: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命制期末考试试题卷的 规格及字体要求 ?我校期末考试实行试题、试卷合一,请命题教师按照以下要求命制试题卷: ①为方便教师录入试题,我们设定了固定模板:页纸竖排格式(可在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下载),教师可使用此模板打印试题,该模板中的红字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 般页即可够用,若不够用,可复制模板,但一次至少复制个。第页和第页左侧有 3.5cm的密项,第页和第页右侧有 3.5cm的密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②每页左右(含密项)页边距为 3.5cm,上、下页边距为 3.0cm ; ③每道大题前须有得分”与评卷人”栏目; ④每门科目底下须有题号”、分数”、总分”等项目的表格,表格的长短依据题号”多少确 疋; ⑤每道题应留够适当的答题空间,以便学生答题; ⑥纸张为克复印纸。 ?具体格式与字体如下图所示: 陕西师范大学学年学期期末考试一三号宋体居中学院级专业一一三号宋体居中 科目一小二黑体居中 题号 -一-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答卷注意事项:一一五号黑体 .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本卷共小题,总分为分。 附件:陕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卷审核表 (—学年第学期) 科目:专业:年级: 试卷类型:(....)命题教师: 审核内容优良合不格合格 备注 得分评卷人 黑 八()

注:?在审核结论相应的内打。 .本表签字后在各院(系)存档。 附件:陕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卷交接单(—学年第学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