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打印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打印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打印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打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它们之间的关系:1km=1000m, (1m=10dm,1dm=10cm,1cm=10mm)

1m=1000mm

1mm=1000μm

1μm =1000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观察: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

①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②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③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4、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

它们之间的关系:1h =60 min, 1min=60s

5、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尽量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

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不是误差,错误能够避免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8、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9、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S/t S=Vt t=S/V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它们之间的关系:1m/s =3.6 km/h

例:轿车速度V=20 m/s,它表示:轿车在1s内行驶的路程是20 m

10、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1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1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S/t

注:求解平均速度时,要注意是求哪段路程内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4、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6、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7、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可以利用回声测距)

8、骨传声--固体传声(助听器、耳机)

9、声音的三大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定义: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

单位:赫兹 HZ

超声波:频率 > 20000HZ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次声波:频率 < 20HZ

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

②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与响度、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③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传递信息--- B超、倒车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10、声音的利用

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洁机、超声波除结石

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11、噪声

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2、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的单位:分贝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过90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50 dB

13、控制噪声的途径:

①防止噪声产生

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0C (国际单位:开尔文K)

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0C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C ,它们之间分成100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10C

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4、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5、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先观察: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测量人体的温度的工具:体温计

7、人体的正常体温:370C

8、物态变化图

9、固体分为:晶体、非晶体

10、晶体、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11、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12、晶体熔化曲线图的理解:

①B点开始熔化,C点完全熔化,BC叫熔化过程

②AB呈固态,BC呈固液共存态,CD呈液态

③该物质(是晶体,因为有固定的熔点)的熔点是480C

1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14、液态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15、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16、常见现象:

液化-----雾、露、“汽”、“烟”

凝华-----霜、雪、“冰花”

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可以解释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现象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4、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空气中略小,可近似认为相等)C=3×108m/s

5、光的反射规律:(口诀: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00

6、光在反射时(折射时)光路可逆

7、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物、像左右相反

②物、像大小相等

③物、像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④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⑤所成像是虚像

9、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折射角 > 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 入射角

(总之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00

10、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为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1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①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加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

②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验钞、紫外线消毒灭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起会聚作用

1、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起发散作用

2

3、凸透镜成像规律

口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到

4、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5、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

物镜---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显微镜

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望远镜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的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天平

4、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游码归零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④左物右砝(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⑤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左端)对应的质量

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6、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7、ρ=m/v m=ρv v=m/ρ

8、1g/cm3=103 kg/m3

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举例: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相同)

10、ρ水=103kg/m3,它表示:1m3的水的质量是103kg

11、测密度的原理:ρ=m/v

12、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

①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倒一部分盐水入量筒,读出量筒里盐水的体积v

③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

则ρ盐水=(m1-m2)/v

第七章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2、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向的改变)

4、力的三要素: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注”: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分别在这两个物体上)

7、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8、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

9、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10、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1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观察:①单位②零刻度线③量程④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指针要对零、来回拉动几次、指针与面板尽量减少摩擦

1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4、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5、G=mg m=G/g g=G/m

16、g=9.8 N/kg ,它表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17、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18、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第八章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①因为物体不受力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它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到的;

②当物体不受力时,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则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即惯性)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4、对惯性的理解: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不管是运动快还是运动慢)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只能用“具有”、“由于”这类词语去描述它;

③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5、几个力平衡的概念: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彼此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注:①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即相当于不受力)

②平衡状态仅仅指两种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二力平衡的概念: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7、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个条件)

8、二力平衡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①相同点:这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②不同点:二力平衡这一对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对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

9、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

力;

10、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注:对静摩擦力的理解:

①产生静摩擦力时物体虽然静止,但它有运动的趋势

②因为物体静止,所以总有一个力跟静摩擦力是二力平衡(若找不到,则不受静摩擦力)

1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当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2、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3、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使接触面彼此隔开(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加润滑油)④变滑动为滚动

第九章压力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P=F/S F=PS S=F/P

4、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

1Pa=1N/㎡它表示的物理意义:1㎡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6、液体由于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7、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在同一深度,液体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越深,压强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8、P=ρ液gh(h 表示深度:从液面往下计算)(注意: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10、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液面高度相同

11、气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所以也能产生压强

1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3、托里拆利实验表明:标准大气压强能支撑住760mm高的水银柱(试管是否倾斜、试管粗细不同“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但试管里不能混入空气,否则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

14、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的值的仪器

15、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16、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需要用高压锅:气压高,水的沸点升高

17、流体:能够流动的液体和气体

1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里,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第十章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2、求解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称量法:F浮=G-F(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示数)

②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2 – F1(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减去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③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ρ液gV排

注: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V物

物体部分浸没时V排=V浸

④物体的浮沉条件:(或后面的条件仅限实心物体)

上浮:F浮>G物(上浮的结果是漂浮:F浮=G物) 或ρ液>ρ物

悬浮:F浮=G物或ρ液=ρ物

下沉:F浮

3、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采用空心

②潜水艇:改变自重

③气球、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合于气体: F浮=ρ气gV排)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注意:距离是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FS

3、功的国际单位:焦耳、焦、J

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4、功率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5、功率的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3W)

6、能量(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7、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8、势能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9、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0、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相关名词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注:力臂的实质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

注: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5、滑轮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6、滑轮组:使用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注:如果不考虑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力,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7、机械效率: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公式:η=W有/ W总(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Gh ,W总=FS ,S=nh ,n表示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8、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省力就要费距离;费力就要省距离)

第十三章内能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10-10m为单位来量度)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5、内能

影响因素:温度、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热传递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8、C水=4.2×103J/(kg·0C) 它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10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Q吸=Cm(t-t0)

9、公式Q放=Cm(t0-t)

Q=CmΔ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热机: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等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

3、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①汽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火花塞,而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②汽油机吸气冲程时吸入的

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而柴油机吸气冲程时吸入的只是空气。

6J/ kg

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8、热机效率低的原因:燃料燃烧不充分;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能量直接散失掉

9、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从而导致“得失电子”;所以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量(简称电荷):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库、C

6、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e =1.6×10-19 C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7、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8、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导电原因: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9、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

10、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1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13、电路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14、电路的三种情况: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15、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3 mA 1 mA=103μA

16、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0-- 0.6A量程的分度值:0.02A;0--3A量程的分度值:0.1A

17、电流表的使用:①串联②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选择合适的量程④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级

18、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伏、V

常用单位:千伏KV 毫伏mV

换算关系:1KV=103V 1V=103mV

记住: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工具

0—3V量程的分度值:0.1V;0—15V量程的分度值:0.5V

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并联②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选择合适的量程④可以把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级,就是测电源电压

4、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5、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的国际单位:欧姆、欧、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МΩ

换算关系:1МΩ=103KΩ 1KΩ=103Ω

6、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粗细)、温度等

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7、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

滑动变阻器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流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①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I R

I=U/R

R=U/I

注意:对变形公式R=U/I 的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等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3、伏安法测电阻:

①原理:R=U/I

②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③电路图:

串联:R=R1+R2

4、电阻串、并联规律:并联:1/R=1/R1+1/R2

第十八章电功率

国际单位:焦耳、J

单位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度”

1、电能换算关系:1 KW·h=3.6×106 J

测量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2、电功:电流做的功

W=UIt

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3、电功率:定义:电功与时间之比

W=Pt

公式P=W/t

t=W/P

4、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①原理:P=UI

②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③电路图:

6、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

7、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

两根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用电器、导线等组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2、试电笔结构:笔尖、电阻(约一百万欧)、氖管、弹簧、金属笔卡或金属帽

用法:使用时,手指按住金属笔卡或金属帽,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尖)

3、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②电路发生短路

作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5、保险丝材料: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注意:选用合适规格的保险丝,不能用铜丝或者铁丝代替

(现在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了,而用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

6、电压越高越危险

低压触电:人体接触火线、零线触电

7、常见触电类型人体接触火线、大地触电

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8、安全用电原则: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②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③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第二十章电与磁

1、磁性: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①两个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

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磁场

①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②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③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6、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的描述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带箭头(表示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3)特点:

①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北出南入)

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③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磁性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

④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是一些闭合曲线,在空间不能断裂,任意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

7、地磁场

①概念: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②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差点相反;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的)

8、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丹麦,奥斯特)

9、通电螺旋管

①磁场跟条形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相似

②通电螺旋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10、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四指指向螺旋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那端,就是螺旋管的N极。

11、电磁铁

①定义:电磁铁是一个内部有铁芯的螺旋管

②特点: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无点流通过时物无磁性

12、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转换法):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1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电流大小,有无铁芯,线圈匝数

结论①:在电磁铁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结论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有无铁芯有关,有铁芯的磁性越强。

结论③: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14、电磁铁的优点

①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有无来控制

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来控制

③电磁铁的磁性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选矿机,电铃,电磁自动门等。

15、电磁继电器

①定义: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低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②结构: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静触点,动触点)组成。

③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是电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16、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17、电动机

①基本结构:转子(线圈),定子(磁体)、电刷,换向器

电刷的作用:与半环接触,使电源和线圈组成闭合电路

换向器的作用:使线圈一转过平衡位置就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②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跟电流(电流越大,受力越大)有关。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跟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受力越大)有关。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跟线圈的匝数(匝数越大,受力越大)有关

③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扬声器

①结构:线圈(电磁铁部分)、永久性磁体(原来的磁场)锥型纸盆(震动从而产生声音)。②工作原理:扬声

器是吧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档线圈中由电流时线圈收到磁体的作用而运动,当线圈通过相反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向相反反方向运动,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唠会震动,扬声器就发出声音。、

19、电磁感应现象:

①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第一个发现的。

②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

叫感应电流。

③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0、发电机:

①结构: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与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电动机的换向器。

②原理: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工作的。

③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直流电和交流电

①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

②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叫交流电。

③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跟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速度、线圈匝数(导体的长度)有关、

④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为50Hz,(即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50次),每秒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2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

①结构:发动机无电源,电动机有电源。

②工作原理:交流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制成的

③能量转化:交流发电机是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3、话筒

①结构:膜片、线圈、永久磁体

②作用:把振动的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③原理:振动声音的运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这样线圈中就产生了变化的电流。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着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V表示体积,体积V的单位是米3;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

最新整理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培训资料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 1.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公式:t s v =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②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 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 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2.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103m ,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 3.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 ,1 min=60 s 。 (2)测量工具是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梳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合1224 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 m/s. 4.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5.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6.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7.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声光热力部分 1. 物理研究的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2.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单位是米. 3.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 ,速度的 主单位是米/秒. 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传声. 7.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 质制成的. 8.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 另一种是国际单位, 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 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9.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 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 13.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 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 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15.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16.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17.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18.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x108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 20.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 所成的像是虚像。 2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如近视镜. 23.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5.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6.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测量工具是天平. 27.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28.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米3, 计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 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29.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0. 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docx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牛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f 重力势能:动能一弹性 势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切物体的分子都永 丕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 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5.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 大。 6.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 是等效的。 8.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 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 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 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13.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 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C),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 水的比热是:C=4.2X 103焦耳/(千克?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 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 × 103 焦耳。 16. 热量的计算: ①C吸=cm(t-t o)=cm?t 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热学图像 一、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二、沸腾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三、比热容 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 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 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 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 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如果要 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电学图像 1.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2.有两只定值电阻R A和R 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则()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流是R B的2倍 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压是R B的2倍 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3.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左下图所示,R A=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电源电压是V。B图像说明:。 4.小刚用如右上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5V不变,当滑片P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W,此时,电阻R1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J.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人教版初二物理所有概念及知识点总结免费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 “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 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 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免费下载】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含变形及关键知识点归纳暨中考必备资料。1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含变形)及关键知识点归纳 中考必备资料第一、物体的运动v= s=vt t= t s v s 第二、物质的属性ρ= m=ρV V=V m ρm Q=cmΔt c= m= Δt= Δt=t-t 0(Δt= t 0-t )t m Q ?t c Q ?cm Q G=mg m= g G 第三、压强浮力p=(固体及通用公式) F=pS S=S F p F p=ρgh (液体气体内部压强) ρ= h=gh p g p ρF 浮=ρ液V 排g V 排= ρ液=g F 液浮ρg V F 排浮F 浮=G (悬浮、漂浮) F 浮>G (上浮) F 浮

第四、杠杆平衡F 1l 1=F 2l 2 = =21F F 12l l 21l l 12F F 第五、滑轮F 拉=G 物(或F 拉=(G 物 +G 轮))(动滑轮)2 121第六、功、功率、机械效率W=Fs F= s=s W F W P= W=Pt t=t W P W P===F =Fv F= v=t W t Fs t s v P F P η=×100%总有用W W 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s Gh Fnh Gh nF G 第七、电路串联—电压:U 总=U 1+U 2 并联—电压:U 总=U 1=U 2= 电流:I 干=I 支1+I 支221U U 21R R 电流:I =I 1=I 2 = 21支支I I 12R R 电阻:R 总=R 1+R 2 电阻:21111R R R +=总21111R R R +=总欧姆定律:R= U=IR I=I U R U 电功: W=UIt U= I= t=It W Ut W UI W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复习

第一章简单的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 标准的物体叫 。 3、 参照物的选择:⑴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以简便为准。 (如大地,地面) ⑵选择的参照 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⑶⑷⑸ 4、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的 ______________ 。 运动的种类:⑴匀速直线运动:①定义:运动的 ____________ 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② 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③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 ______ 的物理量; ③ 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单位: a 国际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交通运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换算关系:1m/s= _______ km/h_ ⑥6m/s 的物理意义: _ ; ⑵变速运动:(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等于 v=S 总/t 总,而不能用 v=(v I +V 2)/2 。 ⑴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⑵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____ ,常用的 千米( )、分米( _____ )、厘米( ______ )、毫米( ______ )、微米( _____ )、 纳米( )。 ⑶换算: 1km= ___________ m ; 1m= __ mm= ____ 卩 m= nm 。 ⑷使用刻度尺的规则:①"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_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__ 。 ② "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③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___________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 "记"测量值是由 _____ 和 ______ 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___________ 、 、 _______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_______________ 值,最末一位是 __________ 值。 ⑸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 用平移法测 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 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⑹误差与错误:①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 _____ 的, 长 度 时 间 测

初中物理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初中物理透镜及透镜相 关概念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名 称 概念说明 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 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下图甲所示,中间 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下图乙所示,边缘厚、中问薄的透 镜叫凹透镜按其厚薄的形 状可分为两 类:凸透镜和 凹透镜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每个透镜都有 一条主光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 做透镜的 光心,如上图所示 用字母“O” 表示,可以认 为薄透镜的光 心就在透镜的 中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 凸透镜的焦点,如下图甲所示。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 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 凸透镜两侧各 有一焦点,且 对称,用字母

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如下图乙所示 “F”表示 焦 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如上图甲所示 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 凸透镜两侧焦 距相等,用字 母“f” 表示?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凸 透 镜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基本规律、概念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 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成像规律 物距:u>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f

初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完整版

初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 念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 一、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四)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课程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科学探究纳人“课程内容”。本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索。本标准对这些要素分别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物理学的内涵,本标准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为“课程内容”中“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对全体初中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内容提出了要求。每个一级主题含有若干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又含有若干三级主题。这些三级主题综合融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为进一步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在科学内容中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它们不是硬性要求的内容,而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内容中三级主题的具体含义。本标准还提出了实施建议,以便教师进一步参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质量m千克kgm=ρ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Ω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 比热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初中物理概念题大全(含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1m/s= 3.6 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 和距离有关。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

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 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7.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8.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1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做成的。温度计的℃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它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规定为100℃.。 20.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等示数稳定再读数。 2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叫熔点。 2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无固定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改变。 2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汽化要吸热。24.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在确定温度、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冰箱的冷藏室里汽化、吸热,在冷凝室里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 25.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式,液化要放

初中物理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精品史上最全)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 1=I 2 (2)、U=U 1+U 2 (3)R=R 1+R 2 6、并联电路 (1)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2)电压U(V)U=U1=U2=…… (3)电阻R(Ω) = + +…… 7、电功W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8、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9、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f: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t≥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g/cm3. 7、水的沸点:100℃ 8、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9、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0、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1、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2、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3、家庭电路电压:220V 14、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二.知识点 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8.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