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

快乐的午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教材第14~15页)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2. 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进而深入理解“多”“少”的相对性。

重点: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难点: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课件,花片(红色、黄色都有)。

师:同学们快看,今天的小松鼠家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回答:

?小松鼠家要准备吃饭了,已经摆好了盘子、勺子和杯子。

?有6只小松鼠在准备吃饭。

?桌子上摆着7个杯子、5个勺子和6个盘子。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发现了不少信息。可是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合适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快乐的午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小松鼠家热闹的午餐场景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够吗”,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一起探究新知识,投入课堂教学。

1. 认识“一样多”。

出示课件。(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盘子的比较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把餐桌上的盘子分给了小松鼠,快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小松鼠和盘子一样多,盘子够了。

师:你们仔细想想,老师是怎样分的?

生:每只小松鼠一个盘子。

师:像老师这样一只小松鼠对应一个盘子,然后再作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如果答不出“一一对应容易比出谁多谁少”,教师要指出图中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告诉学生;如果学生能说出这样容易看出谁多谁少,教师就可以适当告诉学生这样一一对应地作比较,可避免重复数或漏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 认识“谁比谁多(少)”。

出示课件。(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图。)

师:看!同学们,老师把餐桌上的勺子和小松鼠也像刚才一样,一个对应一个地摆了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够吗?

生:勺子少了1个,不够了。

师:这时候我们就说,勺子比小松鼠少1个,不够了。那杯子呢?

生:杯子多了1个,够了。

师:杯子多了,我们就说杯子比小松鼠多了1个,够了。

3. 认识“最多”“最少”。

出示课件。(教材第14页最下面的图)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餐桌上的餐具都摆在了一起,你们仔细看看,能正好配成套吗?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生: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体会“一一对应”作比较的优点,教会学生作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最多”“最少”的理解。

4. 小游戏:同桌两人,一人说要求,一人摆花片。要求可以是摆出的红色花片比黄色花片多。

学生做游戏,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游戏,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渗透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玩中“消化”所学知识,寓学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物体多少的,今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很多问题。同学们在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注意要把话说完整。

快乐的午餐

一样多多了1个, 少了1个。

A类

按要求画一画。

画□,□和一样多。画○,○比少1个。

(考查知识点:认识“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能力要求:能够比较事物的多少。)

B 类

比一比,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考查知识点:认识“最多”“最少”;能力要求:能够比较出谁最多、谁最少。)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

B 类: √ ? 教材习题

教材第15页“练一练”: 1.

3. 最多的是足球(画“ ”);最少的是篮球(画“○”)。 最多的是三角形(画“ ”);最少的是正方形(画“○”)。

4. 采了6个或者7个蘑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