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概念汇总(人教)

七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概念汇总(人教)

七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概念汇总(人教)
七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概念汇总(人教)

七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概念汇总(人教)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2)

1.1正数和负数 (2)

1.2有理数 (2)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3)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4)

1.5有理数的乘方 (4)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5)

2.1整式 (5)

2.2整式的加减 (6)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7)

3.1从算式到方程 (7)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9)

4.2直线、射线、线段 (9)

4.3角 (10)

第一章有理数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1.1正数和负数

●定义:

1)正数:比0大的数。正数用正号“”

2)负数:比0小的数。负数用负号“-”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

1)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什么是相反:如:上下,左右,高低等)

2)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

3)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1.2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零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

正分数有理数零

分数负整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数轴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

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如: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注:“只有”指的是除了符号不同外完全相同。(如: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称为相反数。是错的)“两个数”是指相反数一定是成对出现。(如:-8是相反数。是错的)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到原点两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既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代数定义:若a b=0,则a、b互为相反数;若b

a

=-1,则a、b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和“相反数”在概念上的区别:

互为相反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有两个含义,是减号和负号)

相反数意义: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例如-3,可以读作:三的相反数;)

注:

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这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就可以了,若原数带有符号(不论正负),则应先添括号。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商为-1(0除外)

●绝对值

定义: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用“| |”来表示。|b-a|或|a-b|表示数轴上表示a的点和表示b的点的距离。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为唯一的非负数

a (a>0)

用公式表示为:|a|=0 (a=0)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

–a (a<0)

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如:a、-a的绝对值等于|a|,a≠0)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 |b|=0,则|a|=0,且|b|=0.

●倒数

a

(a≠0))

注: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和-1,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如:求分数的倒数(可约分的要约分):a

b的倒数是a

b;求整数倒数:a的倒数是1 a;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8)(-3)= -(8 3)= -11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如:(-8) 3= -(8-3)= -5 ;8 (-3)=5

4)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5)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如:8 (-8)=0

有理数加法口诀速记法: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0”正好。

注:“同号”是指相同的符号、-;“大小”是指加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可以表示成:a-b=a (-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

1)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0不

能做除数)

1.5有理数的乘方

●定义: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中,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幂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近似数

1、科学计数法

定义:

1)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

是正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

2、有效数字的定义:

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3、近似数的定义: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2.1整式

●整式的定义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所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式

整式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常数项

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如:3x的系数是3;

1)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字母因数,是正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是负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如系数为1,

系数为-1。

2) 如果只是一个数字,系数是本身。如5的系数还是5。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如:6xy2中字母x的次数是1,字母y的次数是2,则6xy2的次数为1 2=3。

●多项式的项、常数项、次数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常数项;

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如:多项式6y2 2x 5有三项,分别是6y2、2x、5,其中5是常数项,6y2 2x 5是二次三项式

2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同类项的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如:4y与5y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合并同类项步骤:

1) 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 每一项都要带上符合果。

3) 运用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把同类项合并(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找:同类项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 图解:合并同类项的步骤移:带符号

并: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为便于多项式的运算,将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某一字母指数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若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如:x2-x 1注:交换位置时,每一项都要带上符合,第一项前没有符合需要添加“”

●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2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去括号,然后在合并同类项。如2x-(6x-1)=2x-6x 1=-4x 1 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把每一个整式用括起来在加减号连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3.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ax 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注: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抓住三点:

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的次数都是1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 b , 那么a ±c = b ±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如果 a = b ,那么ac = bc ;如果a = b (c ≠0),那么a c = b

c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左边(右边)移到右边(左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方程的解:使用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用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 ≠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 = b

a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 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速度距离

时间=

; 2)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

工效=

3) 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

全体=

4) 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 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101

,利润=售价-成本, %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6) 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2,C 长方形=2(a b),S 长方形=ab , C 正方形=4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a ,

7) S 正方形=a2,S 环形=π(R2-r2),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3,V 圆柱=πR2h ,V 圆锥=31

πR2h.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4.1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即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

立体图形: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

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

三视图:左视图(从右面看),主(正)视图(从正面看),俯视图(从上面看)。

展开图:一些立体图形由一些平面图形围城的,将他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这样的平面图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4.2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

1)概念: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的一条笔直的线。如代数中的数轴,就是一条直线(它只规定了原点、方向

和长度单位)。

2)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可以简单地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在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他们的交点。(两

条直线相只有一个交点)

4)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5)线段公理:联电动所有连接中,线段最短(两点间,线段最短)。

6)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射线

1)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无法测量长度。

线段

1)概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2)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https://www.doczj.com/doc/d410700549.html,/doc/831c1bc4f43ba231ab39401c08ddc2496f66e30a3)特点: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可以度量,可以较长短。

4)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表示方法

两个大写字母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A B A B A B

直线AB或者直线BA 射线AB 线段AB

一个小写字母

m l a 直线m 射线l 线段a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接的地方是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体、面、线、点都是几何图形。

4.3角

●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

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角度制及换算

2)角度制的换算:

1°=60′ 1′=60″1周角=360° 1平角=180°1直角=90°

3)换算方法:

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转化时必须逐级进行,

“越级”转化容易出错。

●角的大小的比较:

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

2)度量法。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6、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性质:同角的补角相等。

小学数学概念公式单位换算大全

小学数学概念公式单位换算大全大全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 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初中数学概念及定义总结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总结及常用公式 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 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互余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雨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 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 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等于60°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 等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 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定理1 关于某条之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若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7.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 b2= 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四边形定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9.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 - 2)·180° 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 角和等于360° 10.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 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5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1.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推论直角 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2.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3.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 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4.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 2 关于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完整版)x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 长度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 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市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大月(31天)有:18 月 小月(30天)的有:49 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2S÷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2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h=S÷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a=S÷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a=2S÷(a+b)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详细版)

2020 年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详细版) 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 )×5 =2×5+4× 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 、分数: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 、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 18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大全 1.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旋转角,转动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 2.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3.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对称中心,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4.中心对称性质:①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5.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B点坐标为(-x,-y)。 四、圆 18.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断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圆也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9.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是直径,直径是最长的弦。 20.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弧分三种:①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②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③圆的直径所对的每一条弧,叫半圆。 21.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等圆。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同圆或等圆半径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2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不是直径的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3.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 24.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①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多边形的外接圆。 26.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27.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8.如果圆O半径为r,点P到圆心距离为d,则: 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 29.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0.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完整版)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小学数学公式定义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8、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13.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5.圆的面积:S 圆=πr 2 半圆面积:=半圆S πr 2 2 16.圆的周长 :C 圆=πd =2πr 半圆周长:2r πr +=半圆C 17.圆环的面积:圆环S =22πr -πR )(22r -πR = 18.扇形面积:2πr 360 n (n 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19.扇形周长:d n +πd 360(n 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9)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小学数学概念大全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 S=ch=?dh = 2 ????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咼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二、算术方面。 一、 图形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 三角形的高= 面积X 2宁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X 2宁高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X 2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 边 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 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底乂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 高十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0 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 高 长方体 (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 棱长X 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 宽+长X 高+宽X 高) 正方体的表 面积=棱长X 棱长X 6 圆的周长=直径X ?? 面积=半径X 半径X ?? 公式 S= a X h * 2 公式 h=S X 2* a 公式 a=S X 2 * h 公式C=4a 公式 C=(a+b) X 2 公式S= a X a 公式S= a X b 公式S= a X h 公式 S=(a+b)h * 2 公式V=abh 公式V=abh 公式 V=aaa=s 3 X 2 公式 S 表=(a X b+a X h+b X h ) X 2 公式S 表=a x a x 6 公式 C =n d = 2 ???? 公式S = ????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X 咼* 3 公式 V=Sh 十3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女口:(2+4)X 5 = 2X 5+4X 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 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x的算式并计算。 10.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11. 整数:零和自然数叫做整数。(这里仅对小学范围内而言) 1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正整数与负整数的分界线。自然数也是整数。 13.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 3. 141414…1414或3.33333… 14.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 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n =3.1415926546… 15.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n =3.14159265462616 16. 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偶数中除了 .............. ... 吋為HVr彳…...... ........... 2以外的数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

初中数学概念、公式归纳汇总

初中数学概念、公式归纳汇总

初中数学概念、公式归纳汇总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小学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小学数学阶段所有的图形计算公式概念大全2017年版,推荐文档

二、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1 公里=1 千米=1000 米=10000 分米=100000 厘米=1000000 毫米1 公里=1 千米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2)面积单位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3)体积单位 1 立方千米=1000000 立方米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1000 立方毫米 (4)容量单位 ( 1 升=1 立方分米=1000 毫升 1 升=1000 毫升 1 立方分米=1 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 (5)质量单位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 千克=1000 克=1 公斤= 2 市斤 1 千克= 2 市斤(斤)=500 克

1 市斤=10 两=500 克 1 两=50 克 (6)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7)时间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 2 月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 小月(30 天)的有:4\6\9\11 月 平年2 月28 天,闰年2 月29 天平 年全年365 天,闰年全年366 天1 日=24 小时=1440 分=86400 秒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注: 在不同单位数学计算中,需要先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 例如: (1)7 千克560 克=()千克 解: 方法一 7 千克560 克=7 千克+560 克=?千克 7 千克=7000 克 7 千克560 克 =7 千克+560 克 =7000 克+560 克 =7560 克 =7.56 千克 方法二 7 千克560 克=7 千克+560 克=?千克 560 克=0.56 千克 7千克560 克

初中数学公式概念汇总

初中数学公式概念汇总 一.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 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第二章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 1 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 11 两种解法的分析、对比 12 未知数和方程 用字母x、y、…等,表示所要求的数量,这些字母称为“未知数”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书的字母联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在一个方程中,所含未知数,又成为元; 被“+”、“-”号隔开的每一部分称为一项在一项中,数字或表示已知数的字母因数叫做未知数的系数 某一项所含有的未知数的指数和,成为这一项的次数 不含未知数的项,成为常数项当常数不为零时,它的次数是0,因此常数项也称为零次项 1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根据 未知数应取的值是指:把所列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这个值以后,就使方程变成一个恒等式 能是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根据是“运算通性”及“等式性质” 可以“由表及里”地去掉括号,并将“含有相同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次数也相同”的各项结合起来,合并在一起——这叫做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一边的任一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叫做移项简单说就是“移项变号” 把方程两边各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系数的倒数),就得到未知数应取的值 综上所述,得到解方程的方法、步骤:去括号、移项变号、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a!=0)、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x=b/a(a!=0) 2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0,a、b是常数)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 去分母(或化为整系数); 2 去括号; 3移项变号; 4 合并同类项,化为ax=-b(a!=0)的形式; 5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x=-b/a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一元二次方程) 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三):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 1 平方与平方根 11 面积与平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公式概念大全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直径=半径×2=周长÷3.14 圆的半径=直径÷2 =周长÷3.14÷2 圆的周长=3.14×直径=2×3.14×半径 圆的面积=3.14×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 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 平均数=总数÷个数 总数=平均数×个数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现价=原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原价=现价÷打折对应的分数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单位转换,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 比例尺知识经常要把千米和厘米转换,千米和厘米转换5个0的关系。 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数学公式汇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

七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汇总

一、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 正分数有理数0 分数负整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 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 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 是0。 a (a>0), 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a=0) –a(a<0) 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b|=0,则|a|=0,且|b|=0. 相关结论: (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1 a.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 =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 8月小月(30天)的有:4 9 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

初中数学基本概念整理

初中数学课本基本概念整理 七上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数轴: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午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幂:乘方的结果。 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 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以及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样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统称。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幕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个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结果仍相等。 七下: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