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杨惠南

一、成唯识论的过未无体论

大乘佛法站在法空的立场,连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时间的流转,也在否定之列。最早期的大乘学者--龙树,把时间的流转化归於有为法的变化之上;所以,他说:「若离於去者(运动者),去法(运动这一现象)不可得。」(1)又说:「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2)明显地,龙树之所以认为时间的空幻,是因为他认为时间是依靠万物的运转而施设的;而万物是空幻不实的,因此,依靠万物而施设的时间,也就成了空幻不实的存在了。

中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瑜伽师地论》,和龙树相同,也把时间建立在万物的相续活动上,因此,时间也必定是虚幻的;

如说:

问,何以分位建立时间?此复几种?答,依行相续不断分位建立时。此复三种,谓去、来、今。(3)

论文中的「行」,即三法印「诸行无常」中的「行」,泛指一切世间的事物(有为法)。「依行相续不断分位建立时」,这明显地说到:时间是依照有为法的相续不断而建立起来的。既然这样,时间必是虚幻不实的。

比《瑜伽师地论》稍後的《成唯识论》,把时间建立在种熏的理论之上,但却有主张「现在实有」的倾向。例如,《成唯识论》卷三说:

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前因灭位,後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如是因果相续如流,何假去来方成非断。....应信大乘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观现在法有引後用,假立常果,对说现因;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4) ──────────────

1.中论卷一(观去来品第二);大正藏卷30, p. 4.

2.中论卷三(观时品第十九);大正藏卷30, p. 26.

3.瑜伽师地论卷56;大正藏卷30, p. 607.按,这段论文是解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中的第五颂第三句的「恒转如暴流」,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把它判为「解本识因果法喻门」(5)。这是用相续不断的暴流以及低昂时等的杆秤,来比喻阿赖耶识当中的种子,与其现行果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显然,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必预设过去及未来的时间,只有现在的一刹那。有关这点,窥基的《述记》说得更清楚:

谓大乘中唯有现法。观此现法有能引生当来之用。当果虽无,而现在法上有引彼用。用者功能,行者寻见现法之上有此功用,观此法果,遂心变作未来之相。此似未来,实是现在。即假说此所变未来名为当果。对此假当有之果,而说现在法为因。此未来果,即观现法功能而假变也。(6)

这是窥基对《成唯识论》中「观现在法....对说现因」一句的注解,明显地说到时间只有现在没有未来,因为,所谓的未来,不过是现在法能引生「当果」的意思,而当果是不存在的。类似地,窥基注解了论文中的另外一句「观现在法....对说现果」:观此现法有酬前之相,即熟变相等。观此所从生处,而心变为过去,实非过去,而是现在,假说所变为现法因。对些假曾有过去因,因说现在为果。(7)

这也明白说到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因为所谓过去,是相对於现在法之因而假说的。

因此,在种熏的理论上,《成唯识论》建立起唯有现在,没有过去、未来的时间观。这种「过、未无体论」,其实不是唯识学者所首倡的,早在部派时代,大众部即高唱这种唯有现在的时间观了。(8)

──────────────

4.大正藏卷31, pp. 12-13.

5.成唯识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337.

6.同前书卷三;大正藏卷43, p.339.

7.同前.

二、成唯识论的俱时因果论

《成唯识论》的过未无体论既然是建立在种熏的理论之上,我人就必须进一步对这种理论做较详细的考查。

说到种熏的理论,《成唯识论》卷二分成种子六义、所熏四义、以及能熏四义等三方面来说明。在种子六义乙段中,论文用六义来说明种子所必备的六种必要条件(9)。六义是: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以及引自果。其中,刹那灭是

说种子是刹那生灭的有为法,而不是常住不变的无为法。恒随转,是说种子可以生种子,直到解脱成佛(转依)为止。性决定,是说善业所熏成的种子,必然引生善果;反之,恶业所熏成的种子,必然引生恶果。待众缘,是说刚刚熏成的种子不会马上现行,必须等待适当的机缘,才会现行。引自果,是说一颗种子只能引生一果,不能引生其他的果法(10)。而什麽叫做「果俱有」呢?按照论文的解释是:

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此遮前後及定相离。现种异类,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後相违,必不俱有。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但应说与果俱有。(11)

这是把种子分成两大类,一类仍叫「种子」,第二类则名为「种类」。种子是相对於现行果法而言,其关系是没有前後的同时因果。而种类则指阿赖耶识当中「待众缘」的种子,当它们还没现行时,仍然刹那生灭,引生下一刹那的自类种子;这种种生种的因果关系,则是有前後的异时因果。除了同时、异时的区别之外,依照论文看来,这两类种子还有异类、自类之分。所以《述记》说:

依生现行果之种子名为俱有,不依引生自类名种。何故尔耶?能熏生故,望异类故、果现起故、相易知故。种望於种非能熏生,非异类故,非现起故,非易知也,此中不说。故《摄论》第二云:「不生现行各为种类,生现行时名为种子。」(12) 这是列举四种理由,说明种子与种类的不同。其中第二个理由就是「异类」与「非异类」(自类)的不同。有关这点,《成唯识论》卷二还说:

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种子前後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此二於果是因缘性,除此余法皆非因缘,设名因缘应知假说。(13)

这是利用阿达磨中的名词,来说明种子与种类的不同。种生现、现熏种是俱有因、士用果之间的关系;种生种则是同类因、等流果之间的关系。依《俱舍论》,这虽没有明显地把这两类因果建立在时间的同时与异时上,但由论文「士用果与因俱生」乙词,可以看出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俱时因果。(14)有关这两类种子、两种因果的理论,《成唯识论》卷四还引述《瑜伽师地论》中的一段论文说明,这是值得注意的:

──────────────

8.世友的异部宗轮论曾说大众部、一部部、说出世部、胤部等主张「过去、未来非实有体」(详大正藏卷49, p.16.)。而阿达磨大婆沙论卷13说:「谓或有说过去、未来无实体性,现在是有而是无为。」(大正藏卷27, p.65)这也麽该是指大众部的时间观,因为大众部列有九种无为法,其中第八种是「缘起性支」(详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卷49, p.15),它包括了时间。(参见演培法师之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pp. 130-133.)

9.六义是「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而不是「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亦即,如果是种子,则必须具足六义,反之不必然。而六义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以从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卷三的一句话看出来:「又说种子具有六义,非显具六即是种子。」(大正藏卷43, p.311.)

10.详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卷31, p.9.

11.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卷31;p.9.

12.成唯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310.)。此中,述记所引摄大乘论论文,遍查原论皆不得。这应该出自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卷31, p.389f)。然,无性的注释也不曾把这两类种子分别取名为「种子」与「种类」,仅仅指出了这两类种子的分别。考成唯识论论文,也没有为这两类种子取名。因此,把这两类种子取名为「种子」与「种类」,就文献看来,应始自窥基的著作。

13.大正藏卷31, p.10.

14.阿达磨俱舍论卷六说:「俱有、相应得士用果。」这是说,由俱有因或相应因而得到的果法,都叫做士用果。(相应因是指心、心所之间同时生起的因果关系。)接著,论文又说:「有说,余因亦有此果,唯除异熟。由士用果与因俱生或无间生,异熟不尔。」这是说,不但俱有因、相应因可以得到士用果,就是能作因、同类因和遍行因也可以得到士用果。所以,六因当中只有异熟因不能得到士用果。理由是:俱有、相应二因都可以与其士用果同时生起;能作、同类和遍行三因,可以无间引生其士用果;而异熟因却不能与其果法同时生起,也不能无间引生果法。从俱舍论的这段说明,可推知俱有因与其士用果之间是俱时因果。所以,成唯识论把种与现、现与种之间的俱时因果,看做是阿达磨中的俱有因与士用果之间的关系。参见大正藏卷29, pp.30-36.

然种自类因果不俱,种现相生决定俱有。故《瑜伽》说:「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後念自性为因,是因缘义。」自性言显种子自类,前为後因。他性言显种与现行互为因义。(15)

这是引述《瑜伽》卷五的一段话,再次证明种子与种类的不同。考《瑜伽》卷五的原文是:

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休性为因,亦与後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後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16)

这是《瑜伽》所说「七种因相」当中的第二、第三种。《成唯识论》把其中的「与他性为因」配种子六义中的「果俱有」义,说种现、现种之间是同时因果;而把「与後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配六义中的「恒随转」义,说种子自类相生是异时因果。如此,种子只成了五义,另外的「恒随转」成了种类才具有。这与无著之《摄大乘论》的原义是相违背的(17),也与《瑜伽》的本义不合。所以今人印顺说:

一般学者,把种子六义,与《瑜伽》七义作综合的观察,因此说:与後念自性为因的,是种子的自类前後相生;与他性为因的,是种子的同时生起现行。其实《瑜伽》的本义并不如此,它是从诸法的前後相生与俱有因说的。种子本来具足六义,因为唯识学者将种生现与种生种二类,配合俱有义及恒随转义,所以就不具六义了。(18)

另外,《成唯识论》在介绍了种子六义之後,又分别介绍了所熏四义与能熏四义。由於这能所八义中对本主题的了解不太重要,兹略。

三、成唯识论所破斥的异时因果论

《成唯识论》站在俱时因果的立场,目然对那些主张异时因果的学派施以无情的批评。这些批评,依窥基的述记,最主要的是针对经量部、上座(19)、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以上皆小乘部派),以及唯识学者胜军论师的学说。说一切有部和正量部都是主张「三世实有」的部派,有部更以「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的主张而闻名(20)。

这当然是主张过未无体的《成唯识论》所要破斥的对象。经量部及上座(室利逻多)虽主张过未无体,但却又主张刹那相续的异时因果,与《成唯识论》那种刹那俱时的因果理论相违背,所以也在破斥的对象之列。而胜军的理论也与上座(室利逻多)的说法相似,主张一刹那中有二时的廷续(详下),与《成唯识论》那种一刹那中唯有一时的说法不同,所以也在破斥之列。本文为了不使问题太过复杂起见,仅说明胜军的主张与上座的主张。之所以说明胜军的主张,是因为它是唯识学者的不同意见;之所以说明上座的主张,是因为它与胜军的相似处,这有助於我人了解胜军的说法。

──────────────

15.大正藏卷31, p.19.

16.大正藏卷30, p.302.

17.摄大乘论卷上(玄奘译)曾以偈颂形式,列举了种子有刹那灭乃至引自果等六义。因此,成唯识论所说到的种子六义,应来自摄论。其实,不但是种子六义,能熏、所熏各四义,也是来自摄论。详大正藏卷31, p.135.

18.摄大乘论讲记pp.96-97.

《成唯识论述记》有两处提到了胜军和上座的思想,其一是在注解种子六义中的「果俱有」义时;它说:

有说,种生现行之时,必前後念,非此刹那。如何解此?彼师意说,如上座部[应是上座利逻多;详注(19)]心有二时,即因在生、果在灭,故同在现在,亦不相违。此即胜军假明上座,非实用之。(21)

这是说,上座主张「现在」有二时,因在前一时,果在後一时,因与果虽不同时,却同在「现在」。明显地,上座主张「现在」是有前後延续性的,因此,因与果也必然是异时的关系。如果把这种理论应用在种熏上面,那麽,种生现和现熏种也都变成了前後异时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成唯识论》所说的俱时因果了。而胜军的理论与上座的说法大同小异,所以说「假明上座,非实用之」。

──────────────

19.此中所说的上座部,应是「上座--室利逻多」之误。按,上座部(`aryasthavira-nikaya`)乃主张「三世实有」的部派,与其子系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等相同。而「上座」(sthavira),译为胜受或执胜,乃经量部一代大师室利逻多(`Srirata`)的尊称。室利逻多主张过未无体、异时因果等,这都不是上座部所能同意的。所以,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pp.338-341)中所说的「上座部」,应是「上座--室利逻多」之误。(有关室利逻多的生平、学说,请参见印顺之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11章第4节。)

20.有关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的主张,请参阅大婆沙论卷39、76、77等(大正藏卷27, pp.199ff、393ff、396ff)。

21.成唯识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309.从这段引文我人可以看出,「现在」一词在学派中的用法是有歧义的。上座所了解的「现在」有前後异时的延续性;而《成唯识论》所了解的「现在」,却像电光石火一般,没有前後的延续性。(22) 那麽,胜军的理论是怎样的呢?《成唯识论》卷三有底下这样的一段描写:

有余部说,虽无去来而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法极迅速者,犹有初後生灭二时;生时酬因,灭时引果。时虽有二而体是一。前因正灭,後果正生,体相虽殊,而俱是有。(23)

这和前引《述记》的论文大同小异。《述记》卷三说「有余部」是指上座部(应是上座室利逻多),又说:「此中亦同胜军论师种子等法前果後因俱时而生。」(24)这明显地说到上座与胜军都主张「现在」一词是有前後二时的延续性。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胜军的主张,让我人再来看看《述记》另一段对上座思想的描写:

上座等云,色法迟钝有三相,用时经一世。谓生、住、灭,更无异时。心法迅速但有二时,谓生及灭。此二相即法辨,离法无别体。然俱现在,彼无过未故。(25)

从这段引文,我人可以了解,上座室利逻多把万法分成色、心两类。第一类是色法,由於它们的变化较迟钝,所以有生、住、灭三相的前後次第,当然,这三相都是同时存在於「现在」,「更无异时」。第二类是心法,由於它们的迅速变化,所以只有生、灭二相,它们也同时俱存於「现在」。另外,这三相或二相都和万法同体,不可分割,也就是说,能相的三有为相(或二有为相)与所相的色法(或心法),是非一非异,不可分离的;所以引文说:「此二相(或三相)即法辨,离法无别体。」撇开能相与所相的非一非异不谈,这段引文最值得注意的是:「现在」

──────────────

22.所以无性在其摄大乘论释卷二说:「虽复俱有,然非一二三刹那住,犹如电光。」(大正藏卷31, p.389)这是无性注解种子六义中「果俱有」的一段话。

23.大正藏卷31, p.13.

24.成唯识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339.

25.同上, p.340.

这一概念具有前後的延续性。就色法来说,它有三相的次第延续;就心法而言,则有二相的前後变化。──「现在」,并不如《成唯识论》所说的那样,仅仅像电光石火一般的短暂。像这样,「现在」具有三相或二相的说法,与胜军是很相似的。《述记》这样描写胜军的理论:

彼谓因果恐有断过,被他如先有因时无果等难已复以大乘,假说现在之三相,後果方生。恐因果断故。(26)

显然,胜军也和上座一样,主张「现在」有生、住、异(灭)三相的次第延续。而胜军之所以这样主张,是为了避免「有因时无果」的责难,是为了避免「因果断」的缘故。

以上是《成唯识论》及《述记》所介绍的两种异时因果论。那麽,《成唯识论》和《述记》又如何破斥上座和胜军的这两种异时因果论呢?《成唯识论》的破斥是:

彼有虚言,都无实义。何容一念而有二时?生灭相违,宁同现在?灭若现在,生应未来;有故名生,既是现在,无故名灭,宁非过去!灭若非无,生应非有。生既现有,灭应现无。又二相违,如何体一?非苦乐等见有是事。生灭若一,时应无二。生灭若异,宁说体同!故生灭时俱现在有同依一体,理必不成。(27)

依《述记》说,除了第一句总破之外,剩下的可以分成七段,其中最後一段是总结;所以中间有六段,分破上座的异时因果论。第一段,我人可以称之为「一念二时难」;第二段可名为「生灭同时难」。第三段,从「灭若现在」一直到「宁非过去」,是叙述唯识的正义,大意是:生与灭是不可能同在「现在」的,其中一个如果在现在,另一个一定在过去或在未来。其次,「灭若非无....灭应现无」是第四段,也是叙述唯识正义,大意是:生与灭是互相违背的两个现象,有灭就没有生,有生就没有灭。第五段是「又二相违....见有是事」,是以苦乐不能同体作比喻,说明生灭也同样不能同体。第六段是「生灭若一....宁说体同」,这是用两难式(dilemma),也就是穷举证法(proof bycases),说明上座的错误,大意是:如果生与灭是同──────────────

26.成唯识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 339.

27.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卷31, p.13.体的,那麽时间也就没有前後二时之分;如果生与灭是异体的,那麽,当生属於现在时,灭就应该属於过去,二者也不可能是同时的。

我人必须指出的是,成唯识论以六段来破斥上座的异时因果论,并没有成功;因为这六段说明,有些并不提出理由,只宣说唯识正义,例如第三、第四段;有些是误会了上座的词意,例如第一段「一念二时难」,上座并不曾主张一念有二时,只主张「现在」有二时──这是误把「现在」看做是「一念」。而第二段「生灭同时难」,理由是生与灭性质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同存於现在;但上座也可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地说:因与果性质完全不同(有《瑜伽》卷五「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为证),因此,种现、现种不能是俱时因果。因此,第二段文并不是成功的评破。

比较算得上成功的是第五、第六两段,它们都与生灭是否同体这个问题有关。考上座原义,「生灭同体」的意思是:「能相的生灭二相,与所相的法体,是非一非异,不可分割的」(详前文所引《述记》文)。因此,所谓「生灭同体」并不是说生即灭、灭即生。上座的意思是:生可以不是灭,灭可以不是生,但二者却都必须同时(其实是前後刹那)存在於某一法体之上。如果上座的原义的确这样,那麽,《成唯识论》显然误解了它,因为第五、第六两段,都把问题摆在「生即灭、灭即生」这一意义之上。所以,第五、第六两段,也不是成功的评破。

《成唯识论》以六段论文来评破上座的异时因果论,已如上述,都没有成功。那麽,它又如何评破胜军的异时因果论呢?答案是:没有评破。不过,窥基的《述记》卷三却说,评破了上座就等於评破了胜军,还说,胜军的理论另外还犯了「二趣并生过」:

又有二趣并生过故。前人等趣,至异之时,後天等趣,已至生故。彼言,以是次生时胜,前法变异无多力能,但名一趣,随所当生,彼得趣名,非於前趣,故无此过者,不然!阿赖耶识分二趣故。(28)

这段引文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前两句,正说胜军的异时因果论触犯了二趣并生过。第二段从「彼言」开始,一直到「故无此过者」为止,叙述胜军的反驳。最後一句则是窥基的再次反驳。

──────────────

28.成唯识论述记卷三;大正藏卷43, p.340.

按,胜军的主张是「现在之三相,用不同时起」(详前文所引《述记》文),也就是说,前因必须历经生、住二时,到了异时後果方才生起。就拿有情从人趣化生到天趣的情形来说,人趣的最後心(阿赖耶识)必经历生、住二时,在第三异时才生起天趣的初心(阿赖耶识)。因此,就第三「异」时,人趣的後心和天趣的初心是并生的;这是《述记》所说的「二趣并生过」和「阿赖耶识分二趣过」。事实上这种评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为,既然二趣之心不能并生,为什麽种现、现种就可以并生呢?如果说二趣是「异类」,所以二趣之心不能并生,那麽,种现之间也是「异类」呀,应该也不能并生才对。(有关种现是异类,《成唯识论》在种子六义中的「果俱有」义当中说到了,而且论文和《述记》都引述《瑜伽》卷五的「无常法与他性为因」,来证明种现的异类俱时因果;详前文。)

总之,《成唯识论》及述记是主张俱时因果的,因此对胜军等学者的异时因果论曾给予无情的评破,然而却没有成功。

四、成唯识论俱时因果说的困难

《成唯识论》(及《述记》),不但没有成功地评破异时因果说,而且连它自己所主张的俱时因果论,也是困难重重的。据我人的研究,俱时因果的种熏说,会导至种识差别论和本识非无记论;这两种结论都不是主张种识非一非异和主张本识无覆无记的《成唯识论》所能同意的。

我人之所以得到这两个结论,乃是基於一个自明的命题,那就是:变化必须在时间的延续当中才能进行。如果这个命题是对的,那麽,《成唯识论》的俱时因果说,必定会导出上面所说的两种困难。底下是详细的论证:

首先,我人要指出的是:如果种现、现种之间的关系是俱时因果的话,那麽,流转、还灭的业力论即无法建立起来,因为世间是静止不动的。种现、现种之间的关系既然是俱时因果,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时间的前後延续,那麽,当旧种子生起现行再回熏而成新种子时,旧种与新种之间必定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因为它们实在「没有时间」产生变化。因此,当新种子再度生起新现行时,新现行也与旧现行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这样,此刻我人所看、所听、所嗅的世界,与百万年前或亿万年後的世界完全没有两样;事实上,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幕幕景色相同、人物相同、故事也相同,却又刹那生起、刹那谢落的影片。这样,地狱众生永远是地狱众生,五地菩萨永远是五地菩萨;做生意的永远做生意,举起一只手的永远举起一只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业力论,又如何才能建立起来呢?

《成唯识论》的拥护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因此必须赋给旧种子某种形式的力量,使它在现行、回熏当中,生起本质上的变化,以便熏成不同本质的新种子。然而,这种力量的来源在那里呢?这不外来自本识或本识所变的外在世界。

如果是来自本识所变的外在世界,也就是来自种子所生起的现行果法的话,那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种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乃佛菩萨或其他有情,透过现行果法(亦即外在世界的一花一草)而赋予的;也就是说,这种力量来自他力。这种可能就有情的「共业」来说,也许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此时的现行果法到底是共业所生,理应彼此相互交涉、相互影响。但是,这种可能如果摆在「别业」来看,那就难以会通了,因为「他力」之说,到底是违背「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则的。

因此,如果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来自於外在世界,那只有第二个可能,那就是:这种力量不是其他有情所赋予,而是纯粹由自种子所生起的自现行法所赋予的。但是,新的困难又产生了。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既然来自於自种子所生起的自现行法,那麽,这力量一定是来自於自种子;但是,这自种子的力量又来自何方呢?答案不外是说:来自旧现行果法。如此继续追问,即成无穷之过。所以,把那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说成是来自於自现行法,也是不通的。

至此,我人已得到一个结论:促使旧种与新种之间产生本质变化的力量,不可能来自外在的世界。

新旧种之间产生本质变化的力量,既然不是来自外在的世界,那麽一定是来自内在的本识(七转识也可算做外在的世界,故不论)。此时,我们第一个碰上的问题是:这力量有可能来自本识中的种子吗?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问题:其一是这力量有可能来自这一颗种子本身吗?另一是,这力量有可能来自其他的种子吗?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力量如果来自於这颗种子本身,那麽,这颗种子的力量又从那里来呢?答案必然是说从旧现行来。如此,我人已在前文说过,这会产生无穷之过。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甲种子的力量如果来自乙种子,那麽乙种子的力量又来自那那里?答案不外是来自旧现行或来自丙种子。这样追问下去,也同样会引生无穷之过。

所以,如果促使种子产生变化的力量来自本识,那麽,一定不是来自本识当中的种子,而是来自贮存种子的本识本身。这种

结论明显地蕴含著本识与种子是不同的两种存在──这是「种识差别论」。

种识差别论,在玄奘师资当中有很明显的倾向。例如,玄奘所译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二,对於种子六义中「引自果」义的解释是:「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29)这明显地说:阿赖耶识与阿赖耶识的种子并不相同。但是,真谛的译本只说:「是自种子能引生自果,若阿黎耶识能引生阿黎耶识果。」(30)这并没有说阿黎耶识的种子引生阿黎耶识。同样地,达麽笈多的译本,也只说到「如阿黎耶识还引生阿黎耶识」(31)。这可见玄奘译本中的「种子」二字,是玄奘站在种识差别论的立场,而擅自加入的。

其後,窥基的述记处处说到阿赖耶识有种子赖耶及现行赖耶两种,这是玄奘之种识差别论的更进一步。最明显的是在本识的四分说之上。例如,《述记》卷一在注释论文「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乙句时,曾转述护法的主张说:

护法等云,谓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此说识体是依他性,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32)这是说,每一识(包括阿赖耶识)都有自证、相、见三分,自证分是识的主体,相分与见分都由自证分(当中的种子)所变现出来。而且,自证分是种子的贮藏处(所熏处)(33),而变现出来的相分当中除了有根身与器世间

──────────────

29.大正藏卷 31, p.329

30.同上, p.166.

31.同上, p.277.

32.大正藏卷 43, p.241.

33.述记卷二以为本识的自证分才是受熏持种的地方;如说:「此种虽依异熟识体,即是依於自体分也。亦非见分,见分一向缘前境故。此言种子依识自体,自体即是所受熏处,不可见分初受余熏种後便依自体分住。」(大正藏卷 43,p.303.)可见受熏持种的是阿赖耶识的自证分。

之外,还有种子(34)。这明显地把阿赖耶识(的主体)──自证分与其所缘(所认识)的对象──相分中的种子(及有根身、器世间),硬生生地区分开来;其种识差别论的倾向,昭然若揭。

种识差别论,如上所说,是玄奘师资所愿意承认的;但是,当它与俱时因果的种熏说相结合的时候,却可以导出一些玄奘师资所不愿意接受的结论,──那就是阿赖耶识不是无覆无记的。底下是详细的论证:

首先,既然改变种子本质的力量不是来自现行,也不是来自种子,而是来自能够贮藏种子的本识自身,那麽,本识必定蕴藏著一股力量,能使有情解脱成佛。这股力量从里来呢?不是佛菩萨或其他有情,透过外在的现行果法所给予的,因为那是违背「自作自受」这一因果法则的他力主张;这点已在前文破斥过了。其次,这股促使有情解脱的力量,也不是来自种子(例如唯识经论所说的「无漏种子」);因为,既不预设时间的延续性,这些种子尽管蕴藏著这股力量,也「没有时间」起本质上的变化而成熟。所以,这股力量一定来自阿赖耶识自身。这麽一来,阿赖耶识岂不是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岂不成了「解性黎耶」或「如来藏」了吗(35)?诚然,有些唯识学者会把阿赖耶识看做是至善(而非无记)的如来藏,但这在像玄奘、窥基这样的学者看来,似乎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种识差别论所衍生出来的第一个困难是:阿赖耶识不是无记性的,而是

──────────────

34.例如述记卷二说:「以现行(阿赖耶)识执持诸法自他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识)。」(大正藏卷 43, p.302.)又说:「种子非是识实性故,故为相分。」(同上 .303.)这明显地把种子看做是阿赖耶识(的见分)所执持、认识(所缘)的对象。另外,成唯识论卷二把种子看做是阿赖耶识的两种执受之一(另一是有根身),而述记卷三解释「执受」一词时说:「执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名为执受;领为境也。」(大正藏卷 43, p.315.)这更可看出种子是阿赖耶识所执持、领受的对象。──阿赖耶识是主,种子是客;阿赖耶识是能认识的心,种子则是所认识的境。这明显的是种识差别论者的主张。

35.「解性黎耶」一词出自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释卷一(世观释本),原文是:「此阿黎耶识界,以解为性。」(大正藏卷 31,p.156.)真谛译本又引述了两段经文,说明阿黎耶识就是如来藏(同上, p.157.)。按,世亲的佛性论卷二(显体分第三、如来藏品第二),也曾说到如来藏及佛性;但他以水的无关净、秽做喻,说明佛性(如来藏)的本来清净,仍与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相同。也就是说,说佛性本来清净与说佛性无覆无记是没有两样的,二者都是中性的。所以,世亲虽用佛性(如来藏)之名,其实那不过是阿赖耶识的别称罢了。(参见大正藏卷 31, p.795-796.)然而,真谛的「解性黎耶」却有所不同,真谛所了解的阿黎耶识并不是中性的(不是无记性的),因为它有「解性」,是至善的精神体;这二者间的差别不可不注意。

含有至善的如来藏性;已如上述。它所衍生出来的第二个困难是:阿赖耶识含有至恶的「性恶」(如天台宗所说);这同样地也说明阿赖耶识不是无记性的。

阿赖耶识含有性恶与含有性善的推论,是完全一样的。首先,促使种子起本质上之变化的力量,既然不在现行也不在种子,那麽,它必定是在阿赖耶识自身。其次,如果这种变化不是往解脱成佛之道变化,而是往流转生死、甚至堕入地狱的方向变化,那麽,试问这种堕落的力量从那里来?答案是很确定的:从阿赖耶识自身而来。这力量既然从阿赖耶自身来,那麽,阿赖耶不得不蕴含著本质上的恶──性恶;这和天台宗智的「性恶说」是很相近的,但却是主张本识无记的《成唯识论》所无法同意的。

智者的性恶说,是站在「阐提不断性善」这一命题的相反立场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最大恶极的一阐提既然仍可成佛、不断佛性,那麽,至善至尊的佛陀为什麽非要断除其本性之恶呢?他说,善有修善和性善,阐提断除了後天累积的修善,但其本具的性善却依然存在,这是他还能成佛的原因;相反地,恶也有修恶与性恶,佛陀断除了後天习成的修恶,而其本性之恶却永远无法断除,这是他还能倒驾慈航、普度众生的原因。智在其《观音玄义》中,对这性善、性恶之说,有很详细的问答说明;如说: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答,....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於恶。以达恶故,於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36) ──────────────

36.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 34, pp.882-883.像智这样,把阿赖耶识看做既具性善又具性恶的心体,在理论上并没有什麽不可以;但是,这样一来,阿赖耶识就失去了它那「无覆无记」的本性,这是《成唯识论》的拥护者所万万不能同意的。然而,如果一方面坚持种识差别论,一方面又主张俱时因果,这种既善且恶的本识论,却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种识差别论即使排除了俱时因果的预设,仍然是与无著、世亲的原义相违背的,甚至也与《成唯识论》不相协论。无著的《摄大乘论》卷上说本识与种子是:「非彼种子有别实物此於此中住,亦非不异。」(37)《成唯识论》卷二说种识之间的关系是:「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38)这两段引文都说本识与种子是非一非异,并没有像玄奘师资那样地偏向种识差别论。而世亲的《摄论释》卷三,对前引摄论的「不一不异」乙文,有底下的注释:若有异者,彼诸种子应分分别,阿赖耶识刹那灭义亦不应成。有别异故,由善、不善熏习力故,种子应成善、不善性;然许无记。若不异者,云何有多?此不应理。是故二说俱有过失。非彼种子有别实物於此中住,亦非不异。(39) 这明白地说到,如果主张种识差别论,那麽:种子就失去其统一性,而成一分一分的散失状态,而无法摄持住;而且,阿赖耶识就失去了刹那性,成为常住不变的无为法;甚至原本属於无记性的各类种子,也成了有善有恶的种子了。所以,种子与本识非要「不异」不可。(40)

窥基等人之所以主张种识差别论,已如上述,原因在他们主张种子属於本识的相分,而本识的自体分(自证分)则是受熏持种之处。依今人霍韬晦

──────────────

37.大正藏卷 31, p.134.

38.同上, p.8.

39.同上, p.328.

40.对於世亲的这段注释,今人印顺曾有底下的说明,很可帮助我人进一步了解世亲的本意:「世亲释论曾这样说:『若有异者....阿赖耶识刹那灭义亦不应成』,这是很可留意的!为什麽本识与种子差别,本识就不成其为刹那灭呢?有漏习气是刹那,楞伽曾明白说到,本识离却杂染种子,就转依为法身,是真实常住,也是本论与庄严论说过的。赖耶,在本论中,虽都在与染种融合上讲,是刹那生灭;但它的真相,就是离染种而显现其实本来清净的真心。真谛称之为不生灭的解性黎耶,并非刹那生灭。本论在建立杂染因果时,是避免涉及本识常住的,但与成唯识论,连转依的本识,还是有为生灭不同。」(印顺之摄大乘论讲记 pp.80-81.)氏的研究,这种误解源自玄奘对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的误译与误解。玄奘所译之《唯识三十颂》第三颂第一、二句是:「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41)并在《成唯识论》卷二的论文里注释说:「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谓不可知执受、处、了。了谓了别,即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处谓处所,即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执受及处,俱是所缘。」(42)这明显地把不可知的对象分成三大类,亦即:执受、处,以及了。前二是本识之所缘(所认识)的对象;而「了」则是本识的行相。(依玄奘看来,「行相」是一种取境的活动。)其中所缘中的执受,还包括了种子与有根身;换句话说,种子是本识所认识的对象。

在玄奘这样把种子视为本识所缘的注释下,窥基之所以进一步说「种子属於本识的相分所摄」(详前文),也就变得可以理解

了;而种识差别论,不过是这种说法的更进一步罢了。所以霍氏评论说:

窥基强调执受是指「一切有漏善等诸法种子」,即此种子,便是阿赖耶识的所缘(参看《述记》卷三,页二0至二二)。所以若顺窥基思路,很容易便会产生阿赖耶识转化为一切种子的观念(传统唯识家即以赖耶缘种子、有根身、器世间等三境作释,又说赖耶见分可以亲取前二者而不须别变影像而缘之。此即无异将赖耶与种子从一能所的关系上分隔,各为一独立之存在,失世亲转化义)。(43)

霍氏还说,《唯识三十颂》第三颂第一、二句应只有两种不可知,那就是:执受及处了(他把「处了」译成「处表别」,并有详细的注释)。其中的「执受」是指本识所转化出来的有情自体,而「处了」(处表别)则指本识所转化出来的器世间;这二者对本识的认知作用而言,都是「不可知的」(没有明晰的觉受)。他说:玄奘把不可知译成执受、处、了三处,那是错译了;而窥基却根据错译,进一步开展出种识差别论来。(44)

五、结论

──────────────

41.详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卷 31, p.7.

42.大正藏卷 31, p.10.

43.霍韬晦之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 p.44.

44.同上, pp.42-49.

俱时因果的种熏说,既然会导出种识差别乃至本识既善且恶的结论,那麽,我人就有必要检讨这种俱时因果论的是否必要了。

自先,我人已在前文说过,《成唯识论》对於胜军等人的异时因果论,并没有成功地破斥。因此,到目前为止,异时因果论已处於较优的态势。其次,就胜军等人看来,无著和世亲所说的「果俱有」义(种子六义之一)和「俱生俱灭」义,并不一定非要解释蚱俱时因果不可。《述记》卷四曾叙述难陀、胜子──另外两个异时因果论者的主张如下:

言果俱有者,此前後俱也。俱生俱灭者,二法(指因与果)俱有生有灭也,非谓因果同一时生同一时灭。(45)

这明显地以异时因果论的立场,来说明「果俱有」义和「俱生俱灭」义。原来,难陀和胜子也有文证,他们引了《大乘阿达磨集论》卷二的一句话──「无种已生」(46),来证明他们的异时因果论的正确。难陀和胜子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阿罗汉快要入无余涅盘的时候,其五蕴的种子已经灭去,而其五蕴(即五蕴种子的现行果法)却依然存於现在,所以叫做「无种已生」(五蕴种已没有了而现行五蕴却仍然存在)。这可见种子与现行之间不是俱时因果,而是异时因果。(47)

不但《成唯识论》(及述记)没有成功地评破异时因果论,而且,《瑜伽师地论》也有很多段落,证明它有异时因果论的倾向;例如,卷52有一段描写种现关系的论文说:

复次,种子云何?非析诸行别有实物名为种子,亦非余处。然即诸行如是种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为种子,亦名为果。当知此中果与种子不相杂乱。何以故?若望过去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来诸行即此名种子。如是,若时望彼名为种子,非於尔时即名为果;若时望彼

──────────────

45.大正藏卷 43, p.380;按,此段引文是窥基注释成唯识论卷四所说的一段话:「有作是说,要种灭已现果方生,无种已生,集论说故,种与芽等不俱有故。」(大正藏卷 31,p.19.)其中,集论的引文「无种已生」,详下文。

46.无种已生,是集论所说的二十四种已生当中的第十三个已生。详大正藏卷 31, p.668.

47.以上详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四(大正藏卷 43, p.380.)又,有关「无种已生」乙句,护法却不像难陀、胜子这样地解释;护法并依自己的解释,来批驳难陀、胜子的异时因果论。然而,集论原文仅此一句,也没有说明,虽不能说难陀等的解释一定对,但也不能说护法的解释一定对。所以,护法的批驳等於没有论证,只提出他不同的主张罢了。详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四;大正藏卷 43,p.380.

名果,非於尔时即名种子。是故当知,种子与果不相杂乱。(48)

我人应特别注意「如是」以後的两句,这两句论文,不是很明显地暗示种子与现行(果)之间的异时关系吗?因此,既然俱时因果论会导出唯识学者所不能接受的结论,而异时因果论又有明显的文证,那麽,成唯识论的拥护者,为什麽还不放弃他们那种俱时因果的主张呢?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吴修政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 因果关系作为侵权法的构成要件之一,一直是侵权法领域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起步较晚且受前苏联必然因果关系理论的影响,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发展缓慢。近些年来,学界开始摒弃固有因果关系理论的束缚,吸收借鉴大陆法系相当因果关系学说、法规目的说以及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两分法、可预见性理论等因果关系理论学说,结合中国法制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使得中国的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因果关系并非一个简单的抽象的的理论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热衷于探索因果关系中一些模糊不清的公式或者标注,必须从侵权行为法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既要从理论上实现因果关系概念界定的合理,又要使因果关系与个别案件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关键词] 因果关系两分法;相当因果关系;法律政策;可预见性 一、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原因和结果的相对性,即事物是普遍

联系的,原因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即两者均存在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果多因等复杂现象。 二者的差异性体现在:1.哲学上考察因果关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现象把握因果关系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法律上考察因果关系的目的在于解决责任上的承担问题(解释性探查和规则性探查);2.诉讼的目的不在于还原客观真实,而在于实现法律真实。诉讼中无论损害的真实原因能否被发现,都必须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认定。而哲学上研究因果关系的最终目的却是发现绝对真理,而且过程永无止境。 (二)侵权法上的原因与结果 理论界在研究因果关系的过程中似乎对结果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争议:结果即是受害人遭受的人身或财产方面的不利益。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原因的研究上,英国哲学家穆勒提出一个关系概念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事件间的恒常顺序,由此产生了下面的推论:1.断定一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也就间接断定若干个同类事件永远会伴随着发生若干个另一类事件。2.并非哪一种单一事件引起了其他事件;相反,这种恒常顺序的引起者是多个条件的复合体,其中可能包括事件,也包括持续状态和消极条件。3.同一结果在不同的场合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原因 。穆勒的理论第一次将科学考察中对类型化事件的原因探查转移到了对社会生活中个别事件的探查,迈出了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从公式化到“实用”主义的第一步。 在穆勒研究的基础上,哈特和奥诺尔提出了常识因果关系理论。

因果关系

德国法和美国法上对于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理论学说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乃是侵权损害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果关系这一命题在古罗马时代事实上已经提出,但由于社会生活结构相对简单、侵权形式相对单一,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较为直白。 事实上,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逆向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具有逆反性的特点;同时,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在现实的司法审判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内,这就使主观与客观这一对哲学上的经典矛盾在侵权法中因果关系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果关系问题,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其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且是一个民法命题;其不仅是一个法哲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民法哲学问题;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于它的研究不仅要深谙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法学理论,而且要求占有丰富翔实的足以说明民法因果关系原理的典型案例;不仅要求了解现今世界主要法系国家各种各样的因果关系学说,而且要求掌握我国目前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不仅要求融会贯通相关的哲学观点,而且要求领会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的特有精髓。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是对人身或财产的侵害,须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而对于侵权责任的成立要件世界各国理论和学说各异。 在大陆法系的法国,主张过错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三个要件。在德国,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四个要件。 在英美法系,尽管没有成文的侵权行为法典,但学说与司法实践均将因果关系作为侵权责任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有学者认为因果关系甚至是确定侵权责任唯一的条件。 在台湾,胡长清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类共七个要件。其中,主观要件包括意思能力和过错;客观要件包括自己的行为、权利的侵害、损害的发生、因果关系和违法。史尚宽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归责性之意态、违法性之行为以及因果律。王泽鉴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侵害权利、造成损害和因果关系。在大陆,张新宝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四: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杨立新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王利明先生认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归责原则的不同而不同,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中,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在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中,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梁慧星先生认为,无论依过错责任、或者是依无过错责任原则,均须确定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二、德国法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将侵权行为法上之因果关系区分为属于责任成立构成要件部分的“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属于法律效果部分的“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此系德国法上之通说,亦系德国法上对因果关系学说之至伟贡献。 责任构成因果关系,系指可归责的“行为”与权利受到“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其所欲断定的是是否因原因事实(加害行为)而发生;而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系指受侵害的权利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所欲认定的不是损害与原因事实的因果关系,而是“损害”与“权利”受侵害间的因果关系,即受侵害的多权利哪些应归属于加害人负赔偿责任的问题。 尽管大陆法系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但是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持一元论立场,坚持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在法理逻辑上的和谐统一。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各国学说纷纭,对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择其要者,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上) 李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一、引言 日本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多种复杂的侵权行为案件,如大量的工厂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损等等,导致了因果关系判断上的日趋复杂。因此,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研究一般分为责任论和损害论两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研究无不涉及因果关系理论。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日本侵权行为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已颇具成果,而这些成果有的在司法实务上已得到采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侵权案件剧增,责任判断趋于复杂。在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受前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持必然因果关系说。虽然已有学者对必然因果关系说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进行了分析与批判,甚至司法实务有时已不再采纳必然因果关系说,但新的理论并未定型,司法实务除必然因果关系说之外也未公开表明其他因果关系之理论根据。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司法实务的需要,无法适应各种新型侵权行为的出现。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日本侵权行为法之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法律依据、法解释背景和学说内容作一简要综述,以助于我国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研究。 二、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形成过程 (一)关于民法第709条的解释 日本民法典债权篇第709条作为对侵权行为的原则性规定,构成日本侵权行为法的核心。第709条(侵权行为的要件)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负因此而产生损害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对侵权行为设定了统一的法律要件。从条文上看,颇近似于法国民法典的第1382条。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人员负赔偿的责任”,这一规定也属一般法上的统一的侵权行为规定。相比之下,德国民法典则分别对“侵害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及其他权利”(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违反保护规定”(同条第2款)和“故意违反良俗”(第826条)三类侵权行为分别作出了规定。 关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第709条,日本学界几一般采二元构成说,即指作为客观要件的违法性(侵权损害事实)和作为丰观要件的有责性(责任能力、故意、过朱)。(1)所谓违法性,指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信用等权利或法益受到侵害的状态,该状态是由于人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致。所谓有责性,近来的学说、案例对故

试论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求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刑法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图从理论上找到可供司法机关据以办案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可惜,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仍然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笔者试对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刑法因果关系应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在理论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我国有“必然说”和必然偶然“两分说”之争。“必然说”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能成为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危害社会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引起某种或某些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认为这些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联系,即使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联系,那也不是刑法中的原因,而只能是条件,条件不能成为刑法中的原因。“必然说”强调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合乎规律性。应当承认,“必然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认为刑法上的原因只能是必然原因,作为原因的行为,只是对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危害行为;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也只能是危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结果。这势必将那些仅对结果的产生起了非决定作用的行为,一律不作为刑法上的原因,缺乏理论依据。第二,在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如果认为数个原因都对结果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就会产生困难,特别是在多个行为人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要确定每个行为都必须是对结果产生起了决定作用,可能更加困难。第三,“必然说”主张,必然原因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但条件又不能当原因,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果起作用的“条件”正好是危害行为时,就无法使其承担责任。“两分说”认为刑法上存在必然与偶然两种因果关系,不同意刑法中只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两分说”针对“必然说”适用面过窄之不足,提出将偶然因果关系也归入刑法因果关系之中,其结论也符合刑事案件的一些实际情况。不过,该学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偶然因果关系的解释有些过窄,受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影响过深等。对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进行偶然与必然的区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把因果关系说成是必然的和偶然,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对于偶然因果关系作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偶然因果关系概念比较含混,何种联系属于刑法上偶然的因果关系?是否所有存在条件联系的事物关系都可能被认定为偶然因果关系?是否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必须被归责?笔者认为,将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和偶然,并没有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理由是:1、从哲学概念上来讲,不能混淆因果性与必然性。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否则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争于无形中变成了不同的哲学观之争,使因果关系研究误入歧途。因果关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而不是“同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也是有区别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是必然性趋势的具体化;原因引起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不能仅仅看到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看不到偶然联系。2、从结果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同。偶然性是指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所产生的现象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或然结果。事物外部、不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产生了某现象,就是偶然性;没有产生另现象时,就是必然性。3、从原因的角度看,必然性与偶然性也是不同的。必然性是指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4、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必要划分偶然必然因果关系。如果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好文)

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摘要」我国目前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仍非常滞后,尚未形成任何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因此,对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果关系问题是民事侵权案件构成要件之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而且在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尽管各国法学家对因果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至今仍无一方案能妥善解决问题。秉承现代民法精神的各国侵权行为法无不承认因果关系是使人对某种损害结果或不法事态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而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法官的眼球。但令人遗憾的是,因果关系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世界两大法系代表理论之比较,我国目前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其发展、因果关系的证明,融会相关哲学观点论述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侵权法,因果关系,证明,认定 现代侵权法以自己责任为一般原则,该原则的核心为行为人对且仅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负责,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以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乃是侵权损害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逆向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具有逆反性的特点;同时此类因果关系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内,这就使主观与客观这一对哲学矛盾在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上尤为突出。 一、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他们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责任构成因果关系性质上讨论的是侵权责任的构成问题,而对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则属于损害赔偿责任范围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其中最为通行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我国现代民法及司法实践中也倾向于此种说法。 相当因果关系说为1888年德国富莱堡大学教授Johamn .Von.Kries 提出的,后成为权威性学说性。所谓相当因果关系是由“条件关系”及“相当性”构成,即某一原因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结果时,还不能断定有因果关系,须依一般观念,在同一条件存在就能发生同一结果时,才能认定该条件与该结果间有因果关系,也即在“条件说”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当性”对条件说进行必要的限制。诚如王伯琦所言:“无此行为,必不生此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以生此损害,则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虽必无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中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 判断相当性的标准有三种学说:一、主观说,此说主张应以行为人行为时所认识或所能认识的事实为标准,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

论因果关系

论因果关系 摘要: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总结,使因果关系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原因与结果本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但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哲学中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较深入的比较了哲学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就二者的统一性和区别做出了概括。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和认识二者,避免将法律因果关系等同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忽略学科的特殊性,做出错误的判断。 关键词:哲学因果关系怀疑论习惯性联想 法律因果关系因果链条统一性

正文: 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人类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从概念来源上考究,史料考察表明,因果关系概念并不是由某一位先哲的个人思想所提出的,它也不是一种导出的规律或者派生的法则,而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个关于事物联系和生灭变化的基本法则,并在历史和实践中长期受应用与检验进而不断完善,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 原因与结果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从中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各相关具体学科则从自身的角度对因果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法律因果关系即为其中之一。 一、哲学因果关系的认识 18世纪英国经验哲学家大卫·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独树一帜,对其后的因果关系研究影响深远。他在谈到习惯对人的影响时,强调“因果法则”的重要性,举了台球桌上两球相撞的例子。将台球桌上的一个黑球推向一个静止的白球,使两球发生碰撞,结果是白球开始滚动。观察到这样的情形,我们通常会说黑球的碰撞是白球开始滚动的原因。但是休谟却指出,他所经验到的唯一事件是白球开始滚过台面,他并没有经验到它滚动的实际原因。也就是说,他只经验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另一件事情跟着发生,但他并没有经验到第一件事情是第二件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质疑,为什么不是在黑球滚动到几乎要接近白球的时候,白球主动发生运动呢?休谟的因果理论一方面提出,任何两个特定现象的因果连接总是需要基于一般的因果规律;另一方面,在经验世界的范围内并不存在一般的因果规律,存在的知识心灵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恒常结合。 休谟提出了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习惯性联想。他是这样描述因果信念的心理过程的:人们多次经验到甲事件随着乙事件的发生而发生,这种被知觉到的事件的固定的结合,在我们心中造成了两种知觉的联合,当这种知觉的联合非常强有力,以至于使我们“下定决心”要从对乙事件的知觉过渡到甲事件的思考、期待,这是习惯作用的结果。这种习惯也是一种心理信念。当我们观察到乙事件后,我们就会联想、推断出与乙事件恒常结合出现的甲事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因果信念。乙事件发生后,我们的知觉就会过渡到对甲事件的思考、期待中,达到这种程度以后,我们就在这两种事件间建立了一种必然联系。休谟以其对因果关系决定论的批判,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怀疑论的道路。 继休谟之后,诸多哲学家关于因果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论述。对康德来说,一个原因概念乃是一个变化概念,这个变化是遵循规律或法则而发生的,它是为规律所支配的事物的序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力图在思辨哲学的范围内突破因果关系的机械性质,把机械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理解为形式上的因果关系,把辩证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解为规定的因果关系。恩格斯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用实践观点论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观。以上所评析的几种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因果观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当代认识论的观点也基本以其为原型。 二、法律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之区别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doc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 第三章、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检讨 第一节、英美法系因果关系之结构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程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Cause in Fact),二为法律上的原因(Legal Cause),也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其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也是分为两个步骤的,事实因果关系由陪审团认定,而法律因果关系由法官认定。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客观事实问题,即从客观事实的联系上分析归纳出导致损害结果的原因范围。一般而言,所有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原因力的事实,都可以称为该结果事实上的原因。但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是反映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上的联系,并不直接印象侵权责任。行为人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除须具备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须具备法律上的原因。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法律上原因”这一术语并未被英美法院广泛接受,习惯上仍然称为“近因”(proximate cause)。[35] 近因(proximate cause),与远因(remote cause)相对,法谚“只看近因,不看远因”就是通常所说的近因原则。但是,这里的“近”和“远”怎么界定?是以时间的先后来划分,还是以效力的主次来划分?

《布莱克法学词典》认为:“这里所谓的最近,不必是实践或空间上的最近,而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最近。损害的近因是主因或动因或有效原因。”而美国著名的侵权法教授Prosser则认为,Proximate一词,系谓时间与空间上最近。而1918年英国上议院在Ley land shipping Co.Ltd.V.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一案中作出的判决认为近因是指效力上占主导地位(dominant efficacy)的原因。 以近因作为因果关系判定的标准首见于美国法院1866年在著名的纽约火灾案的判决,该案建立了这样一项法律原则,即如果被告因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大片建筑焚毁,该被告仅对所引燃的首幢建筑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6] 即在认定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时,首先必须明确侵权人之侵害行为即应由其负责人的事件是否在事实上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后再对事实上构成损害原因的侵害行为或应由侵权者负责的事件是否成为侵权人对由此引起的损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上原因作出判断。如侵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问题就此终结。否则,则再进一步确定此种客观因果关系能不能作为决定侵权责任之因果关系。 [37] 第二节、学说之列举与检讨 按照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认定的两分法的

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世界两大法系因果关系学说之比较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口木为代表,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 1.条件说 奥地利刑法学家格拉塞于1858年提出条件说,该说认为引起损害发生的条件都是损害结果的原因。“条件说”对受害人的保护是最为有利的,但其带有明显的结果归责原则的烙印,因为每个损害结果的发生都会有和很多因素有关,可以称之为条件的行为会因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而漫无边际,无限扩人了归责的范围。 2.原因说 该说不承认条件和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仅承认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原因说”相对于“条件说”而言走向另一个极端,责任,使受害人的损失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得补偿。该说认为条件不是原因,必然会主观地缩小了责任的客观基础,反而会不适当开脱一些应该负责任的行为人的补偿。 3.相当因果关系说 该说认为某一事实仅于现实情况发生某种结果时,尚不能认为有因果关系,必须在一般情况,依社会的一般观察,亦认为能发生同一结果的时候,才能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说”扩人了因果关系的范围,使行为人难以被不适当地免除责任,从而在许多情况下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相当因果关系说”也有自身的缺陷。这一学说强调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可能性的联系,而不是必然性的联系,使因果关系的链条拉得过长。 4.必然因果关系说 这种学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联系。为正确地确定责任,应当区别原因和条件,原因是必然引起结果发生的因素,而条件仅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原因则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了现实性如果把条件当作原因,就使根木不应当负民事责任的人也要负民事责任,同时,若把原因当作条件,就会使木来应该负民事责任的人逃脱了责任。 5.法规目的说 该说认为,因果关系之有无,惟依法律和契约规则之意旨与目的为标准,如果损害超出了所违反规则的保护目的范围,就不存在任何赔偿责任。因为这种损害超出了有关规则的保护宗旨,且损害的发生也不是基于非法的方式为了避免责任的泛滥及由此导致的对行动白由的限制,法规目的及政策的衡量在有些情形是必不可少的。 (二)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 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二为法律上的原因,也称为近因。在认定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时,一般首先由原告证明事实上因果关系存在,如果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不存在,显然不构成侵权行为,案件到此即以原告的败诉结束;若原告可以证明加害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那么在此前提下,由法官判断在法律上是否有充分理由使加害人对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因果关系判断并非仅仅是事实上的判断,还包含法律的政策立场等价值因素。 1.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指撇开其他一切因素的考虑,单纯从事实真相的角度去考察加害人的行为或其物件与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是否存在因果联系。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客观事实问题并不直接影响侵权责任,在认定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时,应明确侵权行为是否在事实上与

试论述因果关系的认定

试论述因果关系的认定: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就是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要件。它指的是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 (一)大陆法系因果关系学说:大陆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 他们将因果关系区分为责任构成因果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责任构成因果关系性质上讨论的是侵权责任的构成问题,而对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则属于损害赔偿责任范围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判定,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义务射程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等,其中最为通行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始于1988 年, 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Von Kries 教授主张判断事件与损害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二项要件: ( 1 ) 该事件为损害发生的不可欠缺的条件; ( 2 ) 该事件实质上增加损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此说认为,如要判断某项事实具备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则必须在通常情形下, 依照社会一般认识认为有发生该结果的可能, 那些依照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看来是偶然的条件行为则不是法律的原因 (二)英美法系因果关系学说:英美法系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两分法的思维程序。英美法把因果关系区分为两类,一为事实上的原因,二为法律上的原因。事实因果关系由陪审团认定,而法律因果关系由法官认定。行为人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须具备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以及法律上的原因。 1.事实上原因的认定:(1)必要条件理论;(2)实质要素理论;3)充分条件之必要因素理论 2.法律上原因之认定:1)直接结果理论;2)可预见性理论;(3)相当因果关系说;(4)风险理论 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其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并无统一的科学标准,尤其对于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各种规则、标准之间时有冲突甚至前后矛盾。

试论侵权行为中的因果关系

[论文摘要]民法中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许多学者提出了:此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是因果关系中的原因的观点。对此,笔者存在不同看法。本文试结合此因果关系所涵盖的原因,针对学术讨论中两种对立的学说,从因果关系的确定、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因果关系的证明与推定多个角度,结合许多司法实际,阐明了采取因果关系的推定方法的自己的司法理念。[关键词] 侵权行为因果关系分析一、什么是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民法中的因果关系包括了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和合同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此类因果关系是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类型,但又不同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两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是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是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我不同意此种看法,其原因在于:侵权案件错综复杂,作为损害事实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原因很难用“违法”的概念来概括。从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以违法行为作为损害发生的原因也是不妥当的。一方面,以违法行为作为原因,容易使因果关系成为违法行为概念的一部分,其结果会使法官仅注意引起损害发生的原因是否违法的问题,而将一些很难确定为违法的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从因果关系中舍弃,显然不得于正确确定责任。另一方面,出于损害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假如把一切造成损害发生的行为,都作为违法行为对待,必然不适当扩大了违法行为的概念,并以违法行为概念代替了过错的概念。还要看到,以违法行为作为损害发生的原因,不利于正确免除行人为的责任。因为如果损害的原因是违法的,就不能免除行为人的责任,即使在行为人对损害绔果作用轻微,行为人主观上过错程度较低,或从公平考虑需要免除行为人的责任等情况下,也不能作出免责的决定,显然是不妥当的。还有一种意见是“加害人的行为与受害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对他人行为造成的损害或者物所致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的,他人的行为或物之危险的实现应当是损害发生的原因。”具体定义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意见认为因果关系只是确定责任的一个条件,查找因果关系的目的不在于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而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对这个定义具体分析如下:(一)因果关系的原因主要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在通常情况下,积极作为状态是容易确定的,而消极的不作为却难以确定。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特定的法律义务而不履行其义务,并致他人损害。不作为并非指行为人什么也没做,而是以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且侵害他人权利为特征的。这种义务通常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职务上和业务上以及合同关系的要求。例如某个成年人带邻居家的一个未成年人去游泳,该未成年人被水淹时,成年人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则应负不作为的责任。因为该成年人在此情况下基于临时的监护关系负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不作为的行为人不仅在主观上具有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状态,而且客观上违背了其应尽的义务造成损害后果,不作为的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empirenews.page--](二)因果关系的原因还包括引起损害发生的物件在被告所有、占有的物件致人损害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因果关系呢?按照拉伦茨的看法,被告须对动物的行为,建筑物的倒塌或危险品的逃逸负责,但如果把因果关系视为物件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则受害人举证责任就比较简单了。所有人和占有人对其物件致人损害,理所当然应负责任。对于受害人来说,只需证明所有人和占有人的物件与其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就够了,至于这个物件在致人损害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外来原因,那是一个过错的确定问题,应由加害人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三)因果关系是指行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果关系都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确定因果关系是从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出发,去查找损害发生的原因,因此具有逆反性的特点。还应看到,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认定以客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损害结果、行为和物件,特定环境等诸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判断,从

哲学选择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 近代唯物主义 D 宗教哲学 (A) 2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 多元论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D) 3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 B 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 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 D 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B) 4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 唯心主义 B 经验主义 C 不可知论 D 二元论 (C) 5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 C 可知论观点 D 不可知论的观点 (C)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B 中世纪经院哲学 C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 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C)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D)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论时间——因果逻辑

论时间——因果逻辑 论文作者武宏志/刘春杰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论文单位呼和浩特,点击次数134,论文页数71-76页1997年1997 月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d410277122.html,/paper_125228461/ [内容摘要]时间——因果逻辑是现代逻辑中时间逻辑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因果关系的逻辑问题。在“时间与因果解释”中,阐述了因果关系的时间条件、顺序、间隔;在“因果过程的时间模型”中,阐述了原因的时间模型与结果的 时间模型。 [关键词]时间原因结果逻辑 *** 今天,我们使用的时间概念有多种类型。但在社会研究中,现实的时间才是社会研究方法论所关注的、起基础作用的时间。现实时间的概念本质上也就是伽里略、牛顿以来由物理学家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科学观念。现实时间及其基本性质对于科学研究探讨因果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研究方法论中,时间顺序、时间间隔不仅是时间——因果逻辑的核心构件,而且在研究策略、研究设计、研究操作等方法论的各个层面上都有重要影响。 一、时间与因果解释 (一)因果关系的时间必要条件。社会学研究通过探索因果关系进而对社会问题和人们的行为作出解释。因果观念有两个基本假定:事出有因;在相同条件下,同因同果。和其他研究者一样,社会研究者也是通过结果探寻原因, 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社会研究中的变量是指可随时间、空间的不同,或因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特性。年龄、性别、种族、阶级出身方面的差异是变量;智力、国籍、收入,甚至幽默感的区别也是变量;自杀率、离婚率、入学率的不同也是变量。导致结果产生的变量是自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因变量。当一种变量影响到一种变量时,就会产生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的抽象概括可得出一般规律。一般规律是对特定变量间经常存在的关系的总结,它适用于考 虑到的全部变量而不是其中的某个具体变量。 从探讨变量的相互作用到得出因果推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遇到的是两个变量的高度相关。相关给我 们提供了探究因果联系的线索,但它不能证明其中的一个变 量必定是因,另一个必定是果,甚至不能证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要确定相关的两个变量有因果联系,社会研究者要运用控制手段,使得其它因素对两个变量之间联系 的产生发挥的影响消除掉。 即使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但两个变量谁是自变量,谁又是因变量,还不知道。人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知识总汇,通过进一步分析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然而,有时这种分析依然不能解决问题。这就把我们引到时间——因果逻辑上来了。考虑到时间这个变量,因果 关系就可以逐步得出。 因果关系总是由原因到结果,它的这种方向性,首先表现在因果关系的时间性上。结果不能先于原因,它总是跟随原因,这叫“原因的超前性”或“居先性”,利用它,我们可以否定某些东西作为原因的资格。假设x为原因、事件,y为相应的结果,x影响y的过程为因果过程,那么,因果关系的时间必要条件是: 1.在时间上,y在x之后出现,根据时间的基本性质,因而就产生了x~y时间顺序和

解析法律论证中的因果关系研究中

法律论证中的因果关系研究中 最后,我们在面临多个异常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原因是否需要考量法律的目的呢?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甲违反运输合同让乙在错误的地方下车,乙在此地遇到丙抢劫并杀害。可以说乙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这看似是一种巧合。从刑法因果关系而言,丙的行为无疑是造成乙死亡的直接原因,因为丙的行为作为异常条件之介入改变了乙的正常生命状态;但是甲的行为却不足以改变这种状态,因此要求丙承担刑事责任是妥当的。从民事角度而言,虽然丙因其行为需要承担责任,但是甲的违约行为在法律上往往也被认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即使从因果联系看丙的行为比甲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更为直接的关系。这时我们是否在考量法律的目的呢?回答应该的肯定的,因为刑事法律是为了惩罚犯罪人的行为,而民事法律则更多地考虑公平等方面目的。这就导致在法律论证中,我们的因果观必然需要整合法律目的,以作为法律因果论证的一个方面。 上述分析仅理清了事实认定中的因果关系,如果要对行为人处以法律责任,还需要确认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应当注意行为——结果因果关系和责任关系是存在区别的。之所以要进行区分,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的认定,我们是借助对人的行为之介入的异常条件分析进行的,而责任关系往往是一种法律上的预设,我们假设一个造成损害的行为要在法律上承担责任。重要的是,有时对一种间接行为也规定需要负担相应的责任,这绝对不是因果关系所能够涵盖的。比如雇主对雇员的责任负责。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责任关系是一种设定关系,不仅在这种关系的成立方面,而且在这种关系的承担方面都是如此。第二,由于后果可能发生变化,损害的因果关系亦随之变化,这时责任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就发生了。既可能产生像以下这种情况:甲重伤了乙,乙在通过数月的医治后不幸身亡,甲的行为之后果到底是什么呢?重伤抑或死亡?也可能产生以下这种情况:甲欲毒杀乙,在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但是毒药是一种连老鼠都杀不死的伪劣产品;丙好心为乙添加某种补药,不料两种药起化学反应后产生一种致命毒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一)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一) 关键词: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比较 内容提要: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的条件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对于案件处理都有其独特意义,但也有不足,所以客观归责理论得以产生。客观归责理论将实行行为概念形式化;试图弱化甚至消灭传统因果关系论的影响力,将因果关系降为纯粹自然的联系;放弃对行为和后果之间的相当性判断,因而也有不合理之处。如果对实行行为作实质评价;对因果关系不是仅仅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还从论理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对相当性是否存在作审慎判断,就基本上可以得出客观归责理论不需要的结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论的意义在于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负责,但又要排除各种形式的株连。在司法实践中,要将所发生的结果归咎于行为人,就必须要求行为人的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否则这种归责就违背了罪责自负的要求。 在刑事审判中,凡是因果关系需要判断的犯罪,都要求法官在判决书中有所表述,否则刑事判决难以令人信服。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不足。这与刑事审判一直以来不注重说理有关,更与刑法学中因果关系理论不发达有关。所以,厘清因果关系理论的脉络,并对其与客观归责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刑法学的重要课题。 条件说的合理性与缺陷

(一)中国刑法学的传统观念及其缺陷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之间。必然因果关系说认为,只有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据,并合乎规律地产生了结果时,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也只有这一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偶然因果关系说则认为,当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偶然地介入了其他因素,并由于这一介入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结果发生时,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就是偶然的因果关系,介入因素与结果之间是必然因果关系。无论是必然因果关系还是偶然因果关系,都属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同结果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当然属于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是必然因果关系说所提出的所谓行为之中存在着结果产生的根据,这一结论的判定是极其困难的,缺乏实用价值,司法活动过程中很难在行为之中先在地寻找事物发展的根据并据此认定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另外,必然因果关系说不当地限制了因果关系的范围,因而必然不正确地限定刑事责任的范围。(注:高铭暄等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在相对的意义上,偶然因果关系说弥补了必然因果关系说的缺陷。偶然因果关系与条件说十分接近。但是,即使承认偶然因果关系说,也还有很多不明确的问题:偶然因果关系如果只影响量刑,其在刑法上

郑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多选题库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起义是(BCD)B、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A、理论脱离实际C、教条主义D、唯理论 5、价值的特性有(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6、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ABCD)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D)B、历史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 8、资本积累阐明了(ABCD) A、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 B、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本质 D、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CD)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的民主 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谓“真正的哲学”(ABD)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B.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D.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一生主要完成的重大理论发现是(BC)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的哲学。(BC)B.费尔巴哈C.黑格尔 4.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 最大的是……的哲学。(CD)C.黑格尔D.费尔巴哈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BCD)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