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学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总结

最新学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总结

学校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总结

我校把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贯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始终,突出“四个精准”,“五个到位”全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1.精准引导,戴上“心理口罩”。学校及时发出一封公开信,倡导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保持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全校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宣传矩阵,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防控知识,着力讲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准推送心理调适系列科普及心理文章,为广大师生戴上“心理口罩”。

2.精准摸排,构筑“心理防线”。学校充分发挥“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的信息联动,开放线上心理测试平台,对学生心理需求进行调研,对疫情严重地区学生逐一了解情况,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班主任、校医等专人加强与重点疫情防控地区有来往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3.精准帮扶,开好“心理处方”。学校通过微信Q Q、腾讯会议等平台为产生焦虑、压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每班定期召开班会,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重点帮助,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给予跟踪心理帮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将不同时期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进行微信推文予以解答和疏导。

4.精准疏导,做好心理主题教育。

学校组织开展线上“用‘心’战‘疫’”主题班会,同学们分享、讨论个人学习心得和心情小故事,传递积极力量;定期收看省市县电台关于疫情的心理疏导讲座,尤其是先电台播放的心理咨询师张建辉老师的讲座,及大地缓解了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并且开展“逆境携行,你我同心”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与挫折,及时调整负面情绪,相互给予关爱支持。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为抗“疫”加油。

中小学校被隔离学生心理辅导制度

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减轻学生因病毒被隔离所导致的心理伤害,消除隔离学生的恐慌心理,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隔离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工作宗旨: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心理辅导小组,使之成为沟通隔离学生思想的窗口。通过对被隔离学生心理的调节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隔离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辅导领导小组:

组长:张国成副组长:朱桂丽

组员:周莲、田海龙、陶春、陈天喜、沙洪美、符艳丽、李双谷、赵庆、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隔离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 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疫情心理辅导、防疫心理知识普及、隔离心理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隔离学生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隔离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工作。

4. 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措施。

5.协调合作原则。

实施隔离学生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领导、老师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

就被隔离观察者而言,其既不同于确诊患者已进入紧急治疗的阶段,又不同于普通学生有相对自主和安全的状态。在被动监测、社交限制、环境封闭、患病暗示、诊断模糊和信息缺失的状态下,其心理可能平静不以为然、也可能内心焦虑崩溃,引发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言行。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干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开设防疫心理健康教育课。

防疫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更生动、更活泼,学生的情感有所体验,行为得到矫正、强化。要充分利用电视、视频

等手段,把对隔离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在隔离室中播放有助于身心放松的音乐,使学生在愉快、放松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加强协调合作

加强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家长的联系,了解、反馈隔离学生平时的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心理教师了解隔离学生思想状况,为其提供帮助。3、告知后续安排,增加可控制感

一旦要求进入隔离观察,学生容易激活心理应激状态,感觉震惊、惶恐、失控、无助甚至绝望。此阶段应尽可能按照标准流程,准确告诉学生后续流程和需要配合的细节,家长应尽量保持稳定状态,避免近期作重大决定,增强被隔离学生内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4、引导学生接纳负面状态,进行压力宣泄

在隔离初期,难免出现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应留出时间进行沟通,沟通可采用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尤其要真诚倾听与共情,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话题以对方感兴趣的为主,多以开放

式的提问,注意话题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宣泄内心的压力,获得心理的支持。

5、适度交流关怀,避免冷热不均

需要注意沟通频率,组织心理教师进行定期交流,防止刚开始沟通次数过于聚焦和紧张,后期次数减少后造成学生心理的落差与失落。沟通中不要因为心理教师自身工作超负荷或者其他情绪影响,表情冷漠、态度生硬,导致被隔离学生出现被孤立、被抛弃、甚至责备自己增加麻烦的内疚感。另外,在其面前交流要坦然,避免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容易引发其敏感多疑,不利于内心平衡。

6、保持平和乐观,积极言语暗示

在观察期间,注意保持常态的交流,不刻意地攀谈,避免触发其他事件的情绪形成交叉影响,也给被隔离学生自我整理内心的空间。注意多向隔离学生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比如“今天全国防控过程中新增出院人数、攀枝花疫情防控中积极向上的信息等”。

7、增强认同完善,消除不良认知

在心理干预和互动交流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曾经应对挑战并成功的回忆,告诉他这次也一定会成功,提升隔离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和人生的完善感。同时,注意识别处理不合理信念,如“连防护都做不好,我真是个失败、无能的人”“被隔离就是终极宣判,学习、生活、人生全都没了”等糟糕至极的思维。8、微空间也丰富,主动充实时光

隔离观察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力所能及的组织被隔离学生,聚焦当下时光,作一些记录日记、趣味游戏、音乐放松、体育微运动及其他活动,主动转移注意力,丰富隔离的时光。

隔离不是别离,科学的心理关怀,让21中小师生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心桥畅通无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