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四章 啤酒发酵
第四章 啤酒发酵
格式:ppt
大小:889.50 KB
文档页数:60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60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啤酒酵母与野生酵母的主要区别
区别内容 细胞形态 抗热性能 孢子形成 培养酵母 圆形或卵圆形 在水中 53℃,10min 死亡 较难形成 但可从细胞形态区别 对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果糖等 糖类发酵 对选 择性 培养 基的 生长 情况 1.含放线菌酮(Actidione) 的培养基 2.以赖氨酸为唯一碳源的培 养基 3.含结晶紫(Crystal violet)的培养基 免疫荧光试验 可以区别 结晶紫含量达 20mg/kg 不能生长 酵母属的野生酵母可以生长 长 不能生长 非酵母属的野生酵母可以生长 均能发酵,能全部或部分发酵棉子糖 放线菌酮含量达 O.2mg/kg 即不能生 绝大多数野生酵母不能全部发酵左述 的糖类 非酵母属的野生酵母可耐此酮 野生酵母 有圆形、椭圆形、柠檬形等多种形态 能耐比培养酵母较高的温度 较易形成。有的野生酵母不形成孢子,
14
2.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4)汉生罐旺盛期培养 当汉生罐培养液进入旺 盛期时,一边搅拌,一边将85%左右的酵母培养 液移植到已灭菌的一级酵母扩大培养罐,最后逐 级扩大到一定数量,供现场发酵使用。 (5)汉生罐留种再扩培 在汉生罐留下的约15% 左右的酵母培养液中,加入灭菌冷却后的麦汁, 待起发后,准备下次扩大培养用。保存种酵母的 室温一般控制在2~3℃,罐内保持正压(0.02~ 0.03MPa),以防空气进入污染。
19
(2)各种啤酒发酵度的区分
表 5-5 啤酒酵母类别 外观发酵度/% 低发酵度酵母 中发酵度酵母 高发酵度酵母 68~74 75~82 82 以上 淡色啤酒高、中、低发酵度区分 淡 色 啤 酒 真正发酵度/% 55~59 60~66 66 以上
20
§4-2、啤酒发酵机理
一、主要物质变化 1、糖的变化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可发酵糖约有96%发酵 为乙醇和CO2,是代谢的主产物;2.0%~ 2.5%转化为其他发酵副产物;1.5%~2.0%作 为碳骨架合成新酵母细胞。发酵副产物主要有: 甘油、高级醇、羰基化合物、有机酸、酯类、 硫化合物等。
第四章
§4-1
啤酒发酵
啤酒酵母
1
一、啤酒酵母的类型和种类
发酵类型:
上面酵母 下面酵母 凝聚性酵母 粉状酵母。
凝聚性:
2
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主要区别
表 5-1
区别内容 细胞形态 发酵温度 对棉子糖发酵 对蜜二糖发酵 37℃培养 利用酒精生长
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的区别
上面酵母 下面酵母 多呈卵圆形,细胞较分散 发酵终了, 大部分酵母凝集而沉淀器底 5~12℃
26
(4)硫化物 挥发性硫化物对啤酒风味有重大影响,这些 成分主要有硫化氢、二甲基硫、甲基和乙基硫 醇、二氧化硫等。其中硫化氢、二甲基硫对啤 酒风味的影响最大。啤酒中的挥发性硫化氢大 都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啤酒中的硫化氢应 控制在0~10μg/L的范围内;啤酒中二甲基硫 浓度超过100μg/L时,啤酒就会出现硫磺臭味。 (5)乙醛 乙醛是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醛类,乙醛是酵母代谢的中间产物。当啤酒 中乙醛浓度在10mg/L以上时,则有不成熟的 口感、腐败性气味;当乙醛浓度超过25mg/L, 则有强烈的刺激性辛辣感。成熟啤酒的乙醛正 常含量一般<10mg/L。
17
3.啤酒酵母的质量检验
(1)形态检验 液态培养中的优良健壮的酵母细胞应具有均匀的形 状和大小,平滑而薄的细胞壁,细胞质透明均一;年 幼少壮的细胞内部充满细胞质;老熟的细胞出现液泡, 内贮细胞液,呈灰色,折光性强;衰老细胞中液泡多, 内容物多颗粒,折光性较强。 生产上使用的酵母一般死亡率应在3%以下,新 培养的酵母死亡率应在1%以下。镜检中,不应有杂 菌污染。
7
2.主要的生理特性要求
(1)凝聚性 凝聚性不同,酵母的沉降速度不同,发 酵度也有差异。 (2)发酵度 反应酵母对麦芽汁中各种糖的利用情况, 正常的啤酒酵母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 麦芽三糖等。一般啤酒酵母的真正发酵度应为50%~ 68%左右。 (3)死灭温度 是指一定时间内使酵母死灭的最低温 度,可作为鉴别菌株的内容之一。一般啤酒酵母的死灭 温度在52~53℃,若死灭温度增高,则说明酵母变异 或污染野生酵母。 (4)产孢能力 一般啤酒酵母生产菌种都不能产生 孢子或产孢能力极弱,而某些野生酵母能很好产孢。根 据此特性,可判别啤酒酵母是否混入野生酵母。
24
影响双乙酰生成的因素
①菌种 还原能力:强壮>幼、衰老、营养不 良、代数多者。 ②麦汁成分中AA的种类和含量:α-氨基N降 低,α-乙酰乳酸生成,双乙酰降低。 ③巴氏灭菌前α-乙酰乳酸的含量:升高,则高 温杀菌时,双乙酰升高 ④染菌 增加 ⑤酵母自溶 增加
25
双乙酰的控制与消除方法
28
二、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
1.麦汁成分 α氨基氮、还原糖、锌等。 2.发酵温度——变温发酵,指主发酵阶段的最高温 度。一般低温发酵。上面:18~22℃,下面:7~ 15℃。 低温发酵的原因: 下面发酵的类型:低温发酵(接种6~7.5℃,发酵 7~9℃);中温发酵(接种8~9℃,发酵10~ 12℃);高温发酵(接种9~10℃,发酵13~15℃)。 淡爽型啤酒多采用较高温度发酵。 3.罐压 升高,发酵降低 4.pH
12
2.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卡氏罐培养结束后,酵母进入现场扩大培 养。啤酒厂一般都用汉生罐、酵母罐等设备来 进行生产现场扩大培养。 (1)麦汁杀菌 取麦汁200~300L加入杀菌罐, 通入蒸汽,在0.08~0.10MPa汽压下保温灭菌 60min,然后在夹套和蛇管中通入冰水冷却, 并以无菌压缩空气保压。待麦汁冷却至10~ 12℃时,先从麦汁杀菌罐出口排出部分沉淀物, 再用无菌压缩空气将麦汁压入汉生罐内。
11
(5)实验室扩大培养的技术要求
①应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对培养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②每次扩大稀释的倍数约为10~20倍; ③每次移植接种后,要镜检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 ④随着每阶段的扩大培养,培养温度要逐步降低,以 使酵母逐步适应低温发酵; ⑤每个扩大培养阶段,均应做平行培养:试管4~5个, 巴氏瓶2~3个,卡氏罐2个,然后选优进行扩大培养。
15
2.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在下次再扩培时,汉生罐的留种酵母 最好按上述培养过程先培养一次后再移植, 使酵母恢复活性。 汉生罐保存的种酵母,应每月换一次 麦汁,并检查酵母是否正常,是否有污染、 变异等不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此种酵母 可连续使用半年左右。
16
(6)生产现场扩大培养的注意点
生产现场扩大培养一般一步步接近生产现场工艺 ①每一步扩大后的残留液都应进行有无污染、变 异的检查; ②每扩大一次,温度都应有所降低,但降温幅 度不宜太大; ③每次扩大培养的倍数约为5~10倍。
21
2、含氮物质的变化
在正常的发酵过程中,麦汁中含氮物约下降1/3, 主要是约50%的氨基酸和低分子肽为酵母所同化。 酵母分泌出的含氮物的量较少,约为酵母同化氮的 1/3。 啤酒中残存含氮物质对啤酒的风味有重要影响。 含氮物质高(>450 mg/L)的啤酒显得浓醇,含 氮量为300~400 mg/L的啤酒显得爽口,含氮物 质量<300 mg/L的啤酒则显得寡淡。
多呈圆形,多数细胞集结在一起 15~25℃ 能发酵 1/3 果糖部分 缺乏蜜二糖酶,不能发酵蜜胞悬浮在液面
能将棉子糖分解蜜二糖和果糖, 只 能全部发酵棉子糖 含有蜜二糖酶,能发酵蜜二糖 不能生长 不能
3
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的区别
表 5-2 区别内容 发酵时情况 发酵终了 发酵液澄清情况 发酵度 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的区别 凝集酵母 酵母易于凝集沉淀(下面酵母)或凝集 后浮于液面(上面酵母) 很快凝集, 沉淀密致, 或于液面形成密 致的厚层 较快 较低 长时间地悬浮在发酵液中, 很难沉淀 不易 较高 粉状酵母 不易凝集
4
我国几乎全部采用下面酵母发酵啤酒。
5
二、啤酒酵母的主要特性要求
对啤酒酵母的基本要求是:发酵力高,凝 聚力强、沉降缓慢而彻底,繁殖能力适当,生 理性能稳定,酿制出的啤酒风味好。
6
•啤酒酵母的主要特性要求
1.细胞和菌落形态 不同菌株的啤酒酵母其形态不同。优良健壮 的啤酒酵母细胞,具有均匀的形状和大小,平 滑而薄的细胞膜,细胞质透明均一。 啤酒酵母在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乳 白色至微黄褐色,表面光滑但无光泽,边缘整 齐或呈波状。
23
(3)连二酮 连二酮是双乙酰和2,3-戊二酮的总称,其 中对啤酒风味起主要作用的是双乙酰。 双乙酰被认为是衡量啤酒成熟与否的决定性 的指标,双乙酰的味阈值为0.1~0.15 mg/L, 在啤酒中超过阈值会出现馊饭味。 淡爽型成熟啤酒,双乙酰含量以控制在 0.1mg/L以下为宜;高档成熟啤酒最好控制在 0.05mg/L以下。
9
三、啤酒酵母扩大培养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是指从斜面种子 到生产所用的种子的培养过程,这一过 程又分为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和生产现 场扩大培养阶段。
10
1.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
(1)斜面试管 一般为工厂自己保藏的纯粹原菌或由科 研机构和菌种保藏单位提供。 (2)富氏瓶(或试管)培养 富氏瓶或试管装入 10mL优级麦汁,灭菌、冷却备用。接入纯种酵母在25~ 27℃保温箱中培养2~3天,每天定时摇动。平行培养2~4 瓶,供扩大时选择。 (3)巴氏瓶培养 取500~1000mL的巴氏瓶(也可用 大三角瓶或平底烧瓶),加入250~500mL优级麦汁,加 热煮沸30min,冷却备用。在无菌室中将富氏瓶中的酵母 液接入,在20℃保温箱中培养2~3天。 (4)卡氏罐培养 卡氏罐容量一般为10~20L,放入 约半量的优级麦汁,加热灭菌30min后,在麦汁中加入1L 无菌水,补充水分的蒸发,冷却备用。再在卡氏罐中接入 1~2个巴氏瓶的酵母液,摇动均匀后,置于15~20℃下保 温3~5天,即可进行扩大培养,或可供1000L麦汁发酵用。
①菌种 双乙酰产量低者;提高接种量,还原期 ≥7×106个/100ml。 ②麦汁成分 α-氨基N:180~200mg/L,并有适宜 的Val含量。溶解O26~9mg/L,锌0.15~0.20mg/L。 ③酿造用水:残余碱度<1.78mmol。 ④还原温度: 适当提高。 ⑤控制酵母增殖 ⑥外加α-乙酰乳酸脱羧酶 使发酵液中的α-乙酰乳 酸→乙偶姻
13
2.生产现场扩大培养阶段
(2)汉生罐空罐灭菌 在麦汁杀菌的同时, 用高压蒸汽对汉生罐进行空罐灭菌1h,再通无 菌压缩空气保压,并在夹套内通冷却水冷却备 用。 (3)汉生罐初期培养 将卡氏罐内酵母培 养液以无菌压缩空气压入汉生罐,通无菌空气 5~10min。然后加入杀菌冷却后的麦汁,再通 无菌空气10min,保持品温10~13℃,室温维 持13℃。培养36~48h左右,在此期间,每隔 数小时通风10min。
27
4、苦味物质 发酵过程中,麦汁中近1/3的苦味物质损失 掉。主要原因是由酵母细胞的吸附、发酵时间 增长等原因造成的。 5、pH值的变化 麦汁发酵后,pH值降低很快。下面发酵啤酒, 发酵终了时,pH值一般为4.2~4.4。pH值下 降主要是由于有机酸的形成,同时也由于磷酸 盐缓冲溶液的减少。
18
(2)发酵度检验
在正常情况下,外观发酵度一般为75%~87%,真正发酵度 为60%~70%,外观发酵度一般比真正发酵度约高20%,可按 下式粗略换算:wr=wa×0.819。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区分可按表 5-5来划分。
P – P1 F真(%) =----------- ×100 P 式中:P—发酵前麦汁浓度(%); P1—发酵后,蒸馏酒精后的发酵液浓度(%); F真—真正发酵度(%)。 P – P2 F外(%) = ----------- ×100 P 式中:P—发酵前麦汁浓度(%); P2—发酵后,直接用糖度计测的发酵液浓度(也称外观浓 度)(%); F外—外观发酵度(%)。
22
3、其他发酵产物
(1)高级醇类 高级醇(俗称杂醇油)是啤酒发酵代谢产物的主要 成分,对啤酒风味有重大影响,超过一定含量时有明 显的杂醇味。对于一般的啤酒,多量的高级醇是不受 欢迎的。啤酒中的绝大多数高级醇是在主发酵期间酵 母繁殖过程中形成的。 (2)酯类 啤酒中的酯含量很少,但对啤酒风味影响很大,啤 酒含有适量的酯,香味丰满协调,但酯含量过高,会 使啤酒有不愉快的香味或异香味。酯类大都在主发酵 期间形成。
文档推荐
第四篇 第五章发酵过程泡沫的形成与控制
页数:7
啤酒酿造工艺学(啤酒发酵)
页数:2
第五章 啤酒发酵
页数:6
啤酒发酵工艺
页数:16
啤酒酿造工艺学(啤酒发酵)
页数:88
发酵工程 第五章 种子制备
页数:57
第五章啤酒发酵.pptx
页数:66
5第五章 发酵设备
页数:29
第五章啤酒发酵
页数:11
第五章啤酒发酵
页数:65
最新文档
遵义师范汇川分院
流年摆渡,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2014年春新版人教版新目标教材解析八上U7知识点整理(含单词,短语,句子和语法)
【免费下载】 调查旅行社主要业务部门
网上银行的安全与风险防控
读稻草人有感
会计学原理(全套课件)
2019届 二轮复习 实验与探究 (A)作业(江苏专用)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四年级美术 巧折巧剪教案 浙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