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IS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sis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学校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为有效管理学校的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建立和完善SI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SIS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内容要点与实施步骤。
一、SIS管理制度的作用SIS管理制度是指明学校SIS管理和使用的相关规定和行为准则,对于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SIS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学校信息管理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SIS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协作效果。
此外,SIS管理制度还可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保护学生和教师信息的隐私与安全。
二、SIS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点1. SIS权限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权限管理制度,明确不同角色的权限范围和使用规定。
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管理人员等各个角色在系统中的权限与操作限制等。
2.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学校应建立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确保SIS系统中的数据准确无误、及时更新。
同时,还需制定数据备份与恢复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等突发情况。
3. 信息安全与保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系统登录与操作的安全控制、信息备份与恢复、防火墙和系统漏洞的防范等。
4. SIS培训与技术支持学校应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帮助教师和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SIS系统的操作技巧,减少因系统使用不熟悉而造成的错误和延误。
5. 监督与评估机制学校应建立定期的SIS系统使用情况监督与评估机制,对系统运行状况、数据准确性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SIS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的框架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SIS管理制度的框架,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2. 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在框架的基础上,工作小组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细则,包括权限管理、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信息安全与保密等方面的内容。
sis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主题:SIS技术研究报告一、引言SIS(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技术。
它通过整合和优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研究报告将着重探讨SIS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二、SIS技术原理1. 信息整合:SIS技术通过整合组织内外部的各种信息来源,包括传感器、数据库、社交媒体等,实现信息的高效收集和整合处理。
2. 数据分析:SIS技术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3. 知识管理:SIS技术通过建立知识库和知识管理平台,将经验和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工具和参考资料,提升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4. 绩效评估:SIS技术通过制定和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s),对组织的目标实施和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支持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
三、SIS技术应用1. 环境保护:SI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识别污染源和风险,提供预警和预测,帮助组织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2. 能源管理:SIS技术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能源使用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3. 供应链管理:SIS技术可以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识别瓶颈和风险,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4. 社会责任:SIS技术可以帮助组织践行社会责任,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和评估,促进组织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和共赢。
四、SIS技术前景SIS技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资源的关注度增加,组织对SIS技术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
未来,SIS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为组织提供更加精准和实时的信息支持。
五、结论SIS技术是一种在信息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整合和优化信息资源,帮助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sis系统简介sis系统是一个基于网页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学校管理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si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提供使用指南和系统架构。
功能si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学生管理•添加学生信息:可以添加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查看学生信息:可以查看学生的详细信息,包括课程成绩、选修课程、学分等。
•修改学生信息:可以修改学生的基本信息和选修课程。
•删除学生信息:可以删除学生及其相关信息。
教师管理•添加教师信息:可以添加教师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查看教师信息:可以查看教师的详细信息,包括所教授的课程、学分等。
•修改教师信息:可以修改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所教授的课程。
•删除教师信息:可以删除教师及其所教授的课程等相关信息。
课程管理•添加课程信息:可以添加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课程名称、学分、教师等。
•查看课程信息:可以查看课程的详细信息,包括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等。
•修改课程信息:可以修改课程的基本信息和选修该课程的学生。
•删除课程信息:可以删除课程及其相关信息。
成绩管理•录入学生成绩:可以录入学生在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查看学生成绩:可以查看学生的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
•统计成绩分布:可以统计每门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并生成成绩报表。
使用指南以下是sis系统的使用指南,包括系统登录、功能操作等。
系统登录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登录sis系统:1.打开sis系统的登录页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点击登录按钮。
功能操作学生管理•添加学生信息:–点击学生管理菜单。
–点击添加学生按钮。
–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
–点击保存按钮。
•查看学生信息:–点击学生管理菜单。
–在学生列表中选择要查看的学生。
–点击查看按钮。
•修改学生信息:–点击学生管理菜单。
–在学生列表中选择要修改的学生。
–点击编辑按钮。
–修改学生的基本信息。
–点击保存按钮。
•删除学生信息:–点击学生管理菜单。
问题重述病毒传播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一再的病毒流行使得这一领域长期以来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对病毒传播过程的描述各种模型中,“易感-感染-易感”(SIS )模型是研究者经常的选择。
关于SIS 模型,可以简单的描述为:一个易感的个体在和一个具有传染性的个体的接触中,在单位时间以一定的概率(β)被感染,同时,已感染的个体以概率(γ)被治愈又重新成为健康(易感)的个体。
实际中大量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图)进行描述,比如在传染病问题的描述中,个体(人、动物、计算机等)可以看作网络的节点,当个体之间有可以导致病毒传播的接触时在两个个体之间连边。
比如,对于接触性传染病,个体存在两种状态,健康的(易感的)和已感染的;将这些个体作为网络的节点,由于两个个体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因此可在两者之间进行连边。
一个个体所接触的其它个体数量称为该节点的度(边数)。
所谓二部网络(图),是网络中的节点可分成两类(比如男性和女性,雄性和雌性等),边仅仅存在于两类节点之间。
在经典的传染病学模型中,总是假定病毒赖以传播的网络具有匀质性,即网络中节点有基本相同的度,但一些研究表明,这一假设远远背离实际情况。
因此,发现实际网络的一些特性,并研究这样的网络上的病毒传播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题我们主要研究二部网络上的病毒传播问题,根据附件提供的一个二部网络(由10000个A 类节点和10000个B 类节点构成)的节点度的数据,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附件”提供的数据data.xls ,选择适当的坐标,作出节点连接度和其出现频率的图形,观察这种类型的连接度数据大致服从什么分布?2.生成上述网络,可以采用如下的机制:先生成一个小型的二部图,随后在A 类中加入一个新节点并向B 类中的节点连边,该边指向B 类中i 号节点的概率正比于i 号节点当前的连接度,而后在B 类中产生新节点,以同样的方式向A 类连边,当这两个步骤进行足够多次之后即可得到满足数据文件特点的网络。
DCS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是可控制的。
)SIS安全仪表系统(压缩机、汽轮机高速转到的设备,如轴位移,轴振动。
ESD是SIS系统的一部分。
ESD是事先设置好的程序,不用人为的操作。
)ESD——紧急停车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按照安全独立原则要求,独立于DCS 集散控制系统,其安全级别高于DCS。
在正常情况下,ESD 系统是处于静态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作为安全保护系统,凌驾于生产过程控制之上,实时在线监测装置的安全性。
只有当生产装置出现紧急情况时,不需要经过DCS系统,而直接由ESD发出保护联锁信号,对现场设备进行安全保护,避免危险扩散造成巨大损失。
该动则动,不该动则不动,这是ESD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
为何要独立设置ESD系统呢?当然一般安全联锁保护功能也可由DCS来实现。
但是对于较大规模的紧急停车系统应按照安全独立原则与DCS分开设置,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降低控制功能和安全功能同时失效的概率,当维护DCS部分故障时也不会危及安全保护系统;(2)对于大型装置或旋转机械设备而言,紧急停车系统响应速度越快越好。
而DCS处理大量过程监测信息,因此其响应速度难以作得很快;(3)DCS系统是过程控制系统,是动态的,需要人工频繁的干预,这有可能引起人为误动作;而ESD是静态的,不需要人为干预,这样设置ESD可以避免人为误动作。
SIS(SIS,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安全仪表系统,主要用于汽轮机,压缩机等高速运转设备,对轴承的转速,震动,位移,温度等进行检测,对设备进行保护,原来设计多为模块组合,相当于与智能仪表的组合体。
SIS是安全仪表系统,ESD是紧急停车系统,ESD属于SIS的一部分。
SIS包括现场仪表、逻辑解决器、执行机构三部分,这三个部分都要是安全设计的,常规的ESD系统只是SIS的逻辑解决器这部分,当然也要是安全设计的。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用PLC应用于专用设备时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但PLC相对一般嵌入式控制器而方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稳定性。
SIS:战略信息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在一些企业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
此时,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从战略上应用信息技术,战略信息系统(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的概念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和重视,得到广泛的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战略信息系统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信息系统”,一个是“战略”。
“信息系统”是指,战略信息系统是以建立各种信息系统的方式来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信息系统可以是事务处理系统(TP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也可以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各种形式。
而“战略”则是指,这些信息系统的功能、作用是战略性的,它能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能够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形成协同效应。
1988年,查尔斯.惠兹曼(Charles.Wiseman)为战略信息系统下了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一个成功的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1。
Laudon 和 Laudon 所下的定义更加具体:“战略信息系统是通过生成新产品和服务,改变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或者通过改变公司内部的运作方式,以使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
1992年,Liang 和Tang提出,一个战略信息系统必须至少具备三个特点:第一,系统连接多个实体,能给这些实体带来直接效益,并促进竞争。
“连接多个实体”的特征将战略信息系统限定为特定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如企业间信息系统(IOS);第二,系统能带来明显的效益,这种效益并不一定是战略性的;第三,系统能影响企业间的竞争,可能会给行业以及产业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安全仪表(SIS)系统设计原则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工艺生产过程发生危险故障时将其自动或手动带回到预先设计的安全状态,以确保工艺装置的生产的安全,避免重大人身伤害及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在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IEC 61508,IEC 61511提供了极好的国际通用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在安全仪表系统回路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下列几点原则。
1、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原则为了保证工艺装置的生产安全,安全仪表系统必须具备与工艺过程相适应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的可靠度。
对此,IEC 61508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规定。
对于安全仪表系统,可靠性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安全仪表系统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另一个是安全仪表系统对工艺过程认知和联锁保护的可靠性,还应有对工艺过程测量,判断和联锁执行的高可靠性。
评估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主要参数就是PFDavg(probability of failure on demand 平均危险故障率),按其从高到低依次分为1~4级。
在石化行业中一般涉及到的只有1,2,3级,因为SIL4级投资大,系统复杂,一般只用于核电行业。
2、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设计的可用性原则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SIS 安全仪表系统(ESD紧急停车系统)应具有硬件和软件自诊断和测试功能。
安全仪表系统应为每个输入工艺联锁信号设置维护旁路开关,方便进行在线测试和维护同时减少因安全仪表系统系统维护造成的停车。
需要注意的是用于三选二表决方案的冗余检测元件不需要旁路,手动停车输入也不需要旁路。
同时严禁对安全仪表系统输出信号设立旁路开关,以防止误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
如果SIL计算表明测试周期小于工艺停车周期,而对执行机构进行在线测试时无法确保不影响工艺而导致误停车,则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应当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提高冗余配置以延长测试周期或采用部分行程测试法,对事故状态关闭的阀门增加手动旁通阀,对事故状态开启的阀门增加手动截止阀等措施,以允许在线测试安全仪表系统阀门。
浅析SIS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特点
SIS的全称是安全仪表系统,它对参禅装置或设备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紧急措施,并对继续恶化的状态进行及时响应,使其进入一个预定义的安全停车工况,从而使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证生产设备、环境和人员安全。
目前,SI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化等流程工业领域,是工厂企业自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先来看一下SIS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摘自GB/T50770-2013):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的仪表系统。
过程风险/process risk
因非正常事件引起过程条件改变而产生的风险。
安全生命周期/safety lifecycle
从工程方案设计开始到所有安全仪表功能停止使用的全部时间。
安全仪表功能/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
为了防止、减少危险事件发生或保持过程安全状态,用测量仪表、逻辑控制器、最终援建以及相关软件等实现的安全保护功能或安全控制功能。
安全完整性/safety integrity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安全仪表系统完成安全仪表功能的平均概率。
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安全功能的等级,安全完整性等级由低到高为SIL1~SIL4。
危险失效/dangerous failure
可能导致安全仪表系统处于潜在危险或丧失功能的失效。
测量仪表/sensor
SIS的组成部分,用于测量过程变量的设备。
逻辑控制器/logic solver
SIS的组成部分,用于测量过程变量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