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_十三五_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_韦志扬

广西_十三五_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_韦志扬

广西_十三五_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_韦志扬
广西_十三五_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_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45卷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

WEIZhi-yang1,MENGFu-gui2,LISi-yuan2,KONGLing-zi1,LIXiao-hong1,

LANZong-bao1,RUANXiao-jing1,LUJie-si1,LUOLi1,QINZe-lin1*

(1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Nanning 530007,China ;2

Gu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ning 530012,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halleng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Guangxi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ath was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make decisions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Method 】Based on the summa -rization of achievements ,experienc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 ,the development path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 was put forward.【Result 】The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ich wer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special project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grass -root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ablishment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 -tem ,optim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vironment.However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ed ,including imper -fec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lack of sustainable growth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lag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development ,shortage of high-leve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for rural man -agement mechanism.【Suggestion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technolog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modern breeding innov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in Guangxi.Furthermore ,the suggestions included breeding of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body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re -收稿日期:2014-02-25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软13180008)作者简介:*为通讯作者,覃泽林(1968-),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E-mail :alinqin@https://www.doczj.com/doc/d84210773.html, 。

韦志扬(1967-),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E-mail :wzy@https://www.doczj.com/doc/d84210773.html,

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韦志扬1,蒙福贵2,李思源2,孔令孜1,李小红1,兰宗宝1,阮晓静1,

陆杰思1,罗丽1,覃泽林1*

(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南宁

530007;2广西科学技术厅,南宁530012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主要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挑战;发展路径;广西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4)05-0898-08

DOI :10.3969/j :issn.2095-1191.2014.5.898

南方农业学报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14,

45(5):898-905ISSN 2095-1191;CODEN NNXAAB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d84210773.html,

5期0引言

【研究意义】分析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与做法、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建议,对加快推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王济民和肖红波(2011)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对科技的战略需求,提出农业科技发展重点。刘贵锋等(2011)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韦志扬等(2011)在分析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张平军(2012)对当代世界各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认为农业设施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李荣光和任文菡(2012)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基本经验,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课题组(2012)分析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动向与特点。赵其国和黄季焜(2012)认为至2020年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将体现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动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农业信息化和精准农业科技。吴永章等(2013)分析了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应重视的发展原则、思路和措施。董玥等(2013)总结了“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韦志扬等(2013)在调查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与重点任务。李凤菊等(2013)在深入分析天津市设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取得成效、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强化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与培训体系等建议。余春友(2014)分析了当前国内基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包括增加财政投入、紧密联系市场、获取技术支持、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等改善对策。【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尚无针对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的研究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

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

策参考。

1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截至2013年12月,广西已认定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酶解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0个,累计认定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个、国家农业产业工程院1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个、农业良种培育中心1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200个,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1.2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2011~2013年,广西获得农业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36项,总经费13536万元;共组织实施各级农业农村科技项目3618项,总经费63578万元。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主研发的农作物新品种332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两个(超级稻1个)、林木品种两个、畜禽品种1个。获农业科技成果登记42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广西科学技术奖120项、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广西累计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775个,引进、示范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566项,研发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数414个(项),农业良种平均覆盖率达92.2%,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88.5%。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向种养业相结合发展,实现了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协调发展转变: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向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转变;林业结构由单一树种种植向经济和生态并重建设转变;畜牧业结构由单一生猪养殖向家禽和草食牲畜养殖协调发展转变;渔业由以捕捞为主向以养殖为主转变。形成了桂林、南宁、来宾食用菌产业带,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主要糖料蔗产业带,桂东南、桂西、桂中木薯优势产业带,桂北、桂中柑橘产业带,左右江和桂东南香蕉产业带,桂南、桂东南荔枝产业带,桂北、桂中、桂东南较大规模优质稻生产区,桂南、桂中和桂东优质花生生产区,桂北双低油菜生产区,桂西北和桂中杂交油葵生产区,桂东瘦肉型猪和

inforc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special project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hancement of grass-roo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im -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in achievement ;experience ;existing problem ;challenge ;devel -opment path ;Guangxi

韦志扬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899

··

南方农业学报45卷

三黄鸡产业带,桂西肉牛产业带,桂南高效水产品和水禽产业带。培育形成蔗糖、畜禽、速丰林3个千亿元产业,粮食、蔬菜、水果等3个500亿元产业,以及蚕茧、草食动物、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奶水牛、优势水产品、油茶、花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9个百亿元产业。1.3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2011~2013年,广西科技厅累计安排科技经费6425万元,支持148个单位实施“粮食、畜禽安全生产、桑蚕茧丝绸、罗非鱼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4个自治区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累计示范农业优良新品种233个,集成示范高效种养技术174项,共建立高效种养科技示范基地7万ha。粮食专项先后培育出水稻不育系9个、恢复系6个、玉米自交系3个,育成水稻优良新品种18个、玉米新品种11个,累计示范推广53.33多万ha。桑蚕茧丝绸专项累计育成桑树新品种两个,引进技术1项,开发家纺、丝绸新产品13个,申请专利3项,编制技术标准7项。畜禽专项建立养猪示范基地27个、养鸡示范基地11个、奶水牛养殖小区43个,开展健康养殖示范肉猪97.3万头、种猪8.63万头、肉鸡11890万羽、种鸡106万套、奶水牛10180头,成功研制猪、鸡、奶水牛重要疫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35项、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卡)16种。罗非鱼专项已构建美国尼罗罗非鱼等4种罗非鱼的核心群,累计生产杂交配套系优质苗种2820万尾,探索出适合广西不同区域的生态混养、鱼虾混养、鱼菜共生等健康养殖模式,成功研发罗非鱼加工食品10多种。

1.4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1.4.1全区市(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率大幅提升至2013年,全区共有4个设区市、75个县(市、区)通过考核,有3个设区市、23个县(市、区)获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有104人获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广西区科技厅连续4次获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优秀组织单位。

1.4.2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建设明显加快2013年,围绕家禽、生猪、对虾、蔬菜、芒果、龙眼、核桃、柿子等农业产业,认定了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20个,认定总数达75个。围绕科技示范县建设,结合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的实施,近3年先后安排课题86项,经费6060万元,支持55个示范县开展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引进、示范应用新品种91个,新技术83项,建立示范基地4.53万ha;建立集约化奶水牛养殖规模小区43个,配种站71个,示范养殖奶水牛1.65万头;建成广西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55个,支持发展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有力促进了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1.4.3扎实推进基层科技能力建设2013年,安排科技经费200万元支持建设科技进步示范县10个;安排1500万元实施县(市)科技管理和服务支撑能力提升专项,支持55个县(市、区)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条件和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截至2013年,累计安排自治区本级科技经费5450万元支持101个市、县(市、区)的科技能力建设,其中支持地级市6个、县(市、区)95个,支持面占全区112个县(市、区)的85%。

1.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

2011~2013年,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46项,资助资金3280万元。2013年,广西区立项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48个,安排科技经费1000万元,支持开展生物种业、食品与农产品加工、新型农药与肥料、农机装备、生物能源、先进种养殖技术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国家农转项目实施监理14项、验收16项,这些项目共建立中试线14条、生产线15条、农业示范基地126个,转化农业新产品新品种21个、新技术19项、新工艺9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8亿元、税收2000万元、利润4800万元;培训人员4万人次,新增就业人员9600人,带动70万农民致富。1.6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1.6.1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效2013年安排广西区科技经费500万元,支持48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市、区)、乡(镇)、村屯、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建成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3年12月,全区共有各级农村科技特派员4461名,其中自治区认定个人农村科技特派员491名、法人农村科技特派员10个,各市(县、区)选派科技特派员3970名,全区已有80%的县(市、区)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与服务工作,累计服务企业650家、农民131万人。各级科技特派员已累计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950个、新技术1041项,培训农民11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1万份,创办领办协办企业168家,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497个,会员总数达

2.38万人,带动11.54万户农民增收。

1.6.2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完善了集农村科技信息资讯中心、视频中心、呼叫中心和远程培训中心为一体的广西区级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桂林、崇左、河池、来宾4个区域分中心和9个县级服务中心、17个乡(镇)服务站、14个村级服务点,培训信息员513人次。广西区级呼叫中心966118科技服务热线覆盖全广西,参与服务专家200人次,服务用户6800户次;各级科技信息服务站累计为群众收集、发布农村科技信息5186条,开展技术培训1万多人次。

1.6.3星火农村科技培训取得新成效全区共有9个地级市、56个县开展电视科技培训,开设统一电视栏目“农村科技新视界”,全年各地累计播放科技培训节目约1.4万期次,节目覆盖10249个行政村,覆盖人口3030万人,各地电视科技培训品牌初步形成,科技部

900··

5期韦志扬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门和有关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科技工作显效度得到显著提高。

1.6.4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2011~ 2013年,支持自治区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村97个,2013年安排广西区科技经费300万元支持2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设,已添置科技信息服务设备一批、科技书籍5643册、科技光盘925张,引进、推广农业优新品种、先进适用技术43项,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4015人次,建立种养科技示范基地21个(共281.87ha),辐射带动1138.13ha。1.7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3年,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施行,建设创新型广西“2+66”政策文件进一步落实,科技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科技宣传进一步加强。科普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第20~22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十月科普大行动”等系列专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2主要经验与做法

2.1坚持突出围绕现代农业、粮食安全和特色优势产业需求统筹安排科技项目

针对广西实际策划设计、统筹布局和安排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农村科技项目,突出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突出中试,突出试验示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通过项目促进育成一批新品种,研发一批新设备,建设一批示范基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广西“三农”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2坚持突出农业科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一批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推广平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并不断提高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等模式的服务功能,提升其服务能力。

2.3坚持突出协同创新

强化资源集成、人才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品种集成、模式集成、机制集成,强化联合攻关,强化技术突破,强化整体推进。坚持突出农村科技项目牵头单位实施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强化绩效管理,强化监督。

2.4坚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生产一线倾斜强化科技项目资金、信息向基层和产业流动集聚,强化科技项目落县、落企;强化产学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农科教结合,注重提升基层科技管理

能力和服务水平。

2.5坚持突出滚动支持机制与奖励机制相结合项目采取定两年或三年滚动支持及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市(县)利用电视频道开展星火科技培训,创新农村科技管理模式。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一是科研机构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目前,广西区直属农业科研单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交叉重复等问题,部分人、财、物管理分离,不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及加强对科研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二是科研机构布局不合理。地市县级农业科技机构基本按行政区划分,并非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来划分,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存在研究内容基本相同的多家市(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三是科研机构内部活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机制、科技人员激励和考评机制、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等不完善,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实行绩效工资后,科研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

3.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广西总体农业创新能力仍较弱。据统计,广西平均每年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专利和新品种近500项,但有效成果总量不足,呈现单项技术多,综合性成果少;增加产量技术多,增加农民收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的技术少;低水平重复技术多,具有重大突破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少;传统技术多,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少;同单位、同行业成果多,跨行业的重大研究成果少的问题。

3.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

近年来,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较快增长,但科研与经济脱节、立项与生产实际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多,而从事成果转化的人员较少且能力弱,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重科研、轻推广现象较严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辐射渠道不畅,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先进实用技术不能有效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4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转化率在80%以上),60%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

3.4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但仍然不足

广西农业科技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广西区本级科技3项经费增长幅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科

901

··

南方农业学报45卷

技投入总量、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全区所有行业科研投入平均水平。广西农业科技的投入仍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农业科研经费所占比重较低。3.5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

一是科技服务能力仍较弱。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与农民对科技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乡(镇)农业技术部门普遍存在工作经费少、服务设施陈旧老化、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二是科技推广机构缺乏整体性。在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又分为农、林、牧、渔等多个独立的体系,分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机构互相独立、合作少,导致整个体系综合能力不强,协作性差。三是忽视推广模式的创新。在推广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推广数量,忽视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有效衔接,尚未形成以满足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机制。四是农业科技法制服务滞后。目前,对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等过程中出现的不法行为难以查处,无法保障农民利益,推进法制服务显得尤为紧迫。五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滞后。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并未实现“村村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尚未实现全覆盖,仍有相当部分地区的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当前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3.6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据统计,广西农业科技人员约有3万人,平均每县约275人,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平均只有1名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中部发达省(区、市)。广西现有农业科技人员中,博士约仅占3%,硕士约占1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与发达地区(省、区)、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广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农业科技人才总量,还是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均不足,缺乏承担战略性重大项目的能力。此外,科研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备人才紧缺。

3.7农村经营机制体制面临着来自工业化、城镇化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很多地方出现农忙季节缺少劳动力、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的现象,小农户的经营模式与承接现代农业科技和技术转移的矛盾越来越凸显。

4面临的挑战

4.1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广西人均耕地少,水资源利用率低。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矛盾将逐渐加剧。《广西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要求,到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50亿kg。要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说,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必须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广西正处在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生物技术、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业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贡献。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拓展科技转化渠道和增收空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4.3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据统计,广西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特别是旱涝灾害、病虫鼠害、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农业生产也普遍存在连作产量递减,农田面源污染,土壤毒化,土传病害严重,耕作制度变化导致的病虫害增加,畜禽传染病增加、传播速度加快,工矿企业对土地、水和空气的点源污染,农村生活环境劣化,生产体系脆弱等问题。为有效缓解对农业资源的过度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广西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4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强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灾害频繁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如低温阴雨、风雹、高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可能性较大,各种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气候变化对农林业影响评估、预测方法及农林生态系统适应机制研究,增强农业抗灾害风险能力,确保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

4.5提升农业竞争力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广西农业产业技术层次总体不高,产业技术密集度低,劳动力密集度高,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未完全体现,导致农产品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从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着手,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升广西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增强农业竞争优势。

5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选择

5.1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1.1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甘蔗、木薯、桑蚕、水果、生物质能源、中药材、畜牧、水产、速生丰产林、亚热带生物资源利用、作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资源环境、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农业研究领域建设一批自治区级

902··

5期韦志扬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重点实验室和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橘、葡萄、罗汉果、林业、罗非鱼、奶水牛等农业产业,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工程院;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围绕生物质能源、农产品加工、粮食综合利用、蔗糖综合利用、农业农村信息化、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等建设一批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桂东南、桂中、桂西、桂北、百色、贺州、北部湾等7个生态区域研究中心;以各县农科所为建设主体,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建立一批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在农用机械制造、饲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制糖业、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蔬菜和水果罐头制造、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制造、营养食品制造、变性淀粉、酒精制造、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加强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设施条件与能力建设。改善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试验设备设施和装备水平,优化学科和人员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3)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人才队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人才小高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的工作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人才队伍。(4)建立技术转移咨询机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等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基础条件优势,建立技术转移咨询机制,提高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成功率。

5.1.2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1)培育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围绕甘蔗、木薯、罗非鱼、粮食、桑蚕、香蕉、柑桔、葡萄、油茶、奶水牛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全区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实力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加强企业创新设施条件与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实验室、技术开发机构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和科技投入机制。(3)加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培育和重大产品开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力度,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标准、产品标准和工艺流程,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4)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实际操作”等方式,为企业培养科技、管理人才。组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5)优化企业融资发展环境。创

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农业科技贷款助贷服务平台,引导银行增加对农业科技项目贷款;建立财政科技资金与创业投资联动支持龙头企业的机制,吸引创业投资机构投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5.1.3完善优势特色种养技术创新示范体系(1)强化良种繁育基地、良种培育中心、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蚕桑、水果、经济林等经济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等,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中心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2)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建设。在广西每个地级市各建设1~2个公共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3)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完善国家级百色农业科技园区、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桂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功能,扩大辐射;鼓励贵港、桂林、玉林和梧州市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一批自治级农业科技园区。(4)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若干个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5)深化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在已建成15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围绕粮食、桑蚕茧丝、甘蔗、木薯、蔬菜、柑桔、芒果、中药、油茶、茶叶、罗汉果、松脂、橡胶、家禽、生猪、奶水牛、罗非鱼、海水养殖、粮油食品加工等特色农业领域,新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培育壮大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围绕广西优质稻、葡萄、柑橘、油茶、松脂、八角、速生丰产林、畜牧、水产、水果等农业特色优势领域,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7)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支持南宁、桂林、玉林、百色等农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建设区域性技术转移机构;鼓励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在农业园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建立以农业企业技术需求为主导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积极推动自治区农业技术转移机构升级为国家级农业技术转移机构。(8)加快建设自治区级和地市级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5.1.4建设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1)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形式多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2)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和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提高对广大农

903

··

南方农业学报45卷

民的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3)建立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以“农技110”、“金农工程”、“三网通”、“广西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完善远程服务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4)健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5.2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围绕粮食、甘蔗、桑蚕、木薯、香蕉、柑桔、葡萄、油茶、罗非鱼、奶水牛等十大产业,科学设置一批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技术扩散辐射能力。

5.3建立现代育种创新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甘蔗机收、玉米机收、花生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5.4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逐步建成以专业农民、家庭农场生产为基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服务为骨架,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对农业种、养、销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的培训。逐步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5.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5.5.1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重点加强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海洋农业与资源开发、淡水生物资源培育与利用、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农业生物制品、食品产业与质量安全、农村与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装备与农用物资、农林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5.5.2加强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开发,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5.5.3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广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害防治、节水农业、中低产田改良、生物质能源、面源污染防控、新型缓控释肥料、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农产品产后处理和精深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退化环境修复、农业农村信息化、区域现代农业、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5.5.4加强种业科技创新重点加强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及创新利用研究,常规作物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以及应用技术开发;开展分子育种、航天育种、辐射育种研究;加强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研发与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培育;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5.5.5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应用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城镇化发展评价与动态监测技术、城镇化空间布局与村镇规划技术、绿色低碳重点城镇规划建设与实施评价、特色村镇建设与认定、村镇特色景观要素评价、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规划方法、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估和督导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5.6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围绕广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组织实施高效动植物育种创新、高效优质安全种养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粮食安全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生物质能源植物新品种培育与能源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海洋生物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精准农业与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农业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生态农业与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构建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重大专项。

5.7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

实施基层科技管理服务条件完善建设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行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服务行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行动、科技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基层科技能力。

5.8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农业科技分类评价制度,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机

904··

5期韦志扬等: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制,健全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完善农业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机制、资源节约利用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5.9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引进,重点引进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参与国际高新农业科技项目的攻关,积极争取国际农业科技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高级复合型国际人才,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家到国外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创办加工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体系。强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加强国内区部合作、区省合作、区高校院所合作与交流。着力推进与珠三角地区及桂台农业合作,提高农业开放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董玥,王辉,吕立涛,孙大为,周攀.2013.科技带动农业发展——

—关于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J].辽宁农业科学,(3):59-60.

Dong Y,Wang H,LYU L T,Sun D W,Zhou P.2013.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ading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iaoning[J].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3):59-6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课题组.2012.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动向与特点[J].发展研究,(6):7-9.

Research Group of Targets and Tasks of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New Period,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2012.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Development Research,(6):7-9.

李凤菊,宋治文,王晓蓉,王丽娟.2013.天津市设施农业科技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1):35-37.

Li F J,Song Z W,Wang X R,Wang L J.2013.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facil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ianjin City[J].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5-37.

李荣光,任文菡.2012.国外农业科技发展与推广的经验启示[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6):90-94.

Li R G,Ren W H.2012.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road[J].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6):90-94.

刘贵锋,赵建武,杨伟,李文清.2011.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39(6):502-504.

Liu G F,Zhao J W,Yang W,Li W Q.2011.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rowth in Shanxi Province[J].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39(6):502-504.

王济民,肖红波.2011.“十二五”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发展重点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学,44(11):2398-2402.

Wang J M,Xiao H B.2011.Strategic demands,development empha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n the12th-five-year period[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44(11):2398-2402.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杨景峰.2011.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构想[J].西南农业学报,24(4):1592-1597.

Wei Z Y,Lu Y M,Wei C L,Qin Z L,Yu P F,Yang J F.2011.

Strategic Visu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4(4):1592-1597.

韦志扬,秦嫒媛,韦昌联,孔令孜,梁毅劼,阮晓静,郭宇,徐有海,覃泽林.2013.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44(2):360-365.

Wei Z Y,Qin Y Y,Wei C L,Kong L Z,Liang Y J,Ruan X J,Guo Y,Xu Y H,Qin Z L.2013.Framework and key tasks of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 Guangxi[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44(2):360-365.

吴永章,童晓,高育清.2013.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52(20):5067-5070. Wu Y Z,Tong X,Gao Y Q.2013.Researches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J].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52(20):5067-5070.

余春友.2014.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改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1):316,319.

Yu C Y.2014.Current statu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16,319.

张平军.2012.当代世界的农业科技发展与未来走向[J].农业科技与信息,(12):3-5.

Zhang P J.2012.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world and its tendency in future[J].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2):3-5.

赵其国,黄季焜.2012.农业科技发展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J].生态环境学报,21(3):397-403.

Zhao Q G,Huang J K.2012.Development trend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trategic choices for2020Year [J].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21(3):397-403.

(责任编辑汪羽宁)

905

··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任职条件 我校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只设置研究员职务,在生产、开发、实验、研究部门(不含基建工程系列)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已担任五年以上高级工程师职务,符合研究员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经任期考核合格,可申报研究员职务。 研究员的任职条件 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及时掌握本学科实验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论文5篇(至少有3篇为第一作者),其中1篇(须为第一作者)为C类以上论文,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一、负责开发新实验、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项目2项或负责重大改革实验项目1项或撰写公开出版本专业确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实验教材1本(承担20万字以上)。 二、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护、开发与利用上,经学校认定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获国家级奖1项或获得部省级二等以上奖励1项。 四、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第一发明人)。 五、负责1项A类课题,或承担2项(其中1项为项目负责人)B类课题,或承担3项(其中1项为负责人)C类课题,或累计横向课题经费200万元以上. 六、转让科技成果学校获利50万元以上或其他科技创收学校累计获利100万元以上。

工程技术系列各级职务任职条件 第一条技术员的任职条件 一、中等专业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成人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工作满2年,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并履行技术员职责。 二、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导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二条助理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硕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大学本科毕业,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大学专科毕业,担任技术员职务满二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担任技术员职务满4年,经任期考核合格。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满两年;成人教育大专毕业,任技术员职务满两年;成人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任技术员职务满四年,经任期考核合格。 二、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三条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并履行工程师职责;获得硕士学位,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2年;大学本、专科毕业,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4年。 二、比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符合按工作性质划分所属部门的任职条件要求。 较好地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与本门业务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使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仪器设备。能够开发仪器设备功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能进行仪器设备的维修排除故障,能独立承担较复杂的实验技术项目的研究,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并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⒈完成1门课程的实验准备、组织或指导工作3届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验3届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2届研究生论文实验的准备和测试工作,参加编写1门课程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教学参考资料或翻译较复杂的进口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1份。 ⒉参加在研项目1项或科研成果有1项通过鉴定或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 ⒊参加教改项目或获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第四条高级工程师的任职条件 一、获博士学位,担任工程师职务满2年,经任期考核合格;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草案1.21

广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草案 2015年12月

广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草案 目录 目录........................................................................ I 前言 (1) 1 现状及“十二五”规划情况 (4) 1.1 基本情况 (4) 1.1.1 行政区划和人口构成 (4) 1.1.2 生活垃圾服务范围及清运量 (4) 1.1.3 餐厨垃圾服务范围及清运量 (6) 1.1.4 农村人口及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8) 1.2 现状及“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8) 1.2.1 规划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 (8) 1.2.2 规划任务及实际完成情况 (9) 1.2.3 保障措施 (22) 1.3 收费、运行及监管情况 (22) 1.3.1 收费 (22) 1.3.2 运行 (22) 1.3.3 监管情况 (22) 1.4 总结 (23) 1.5 “十三五”面临形势 (24) 1.5.1 经济发展加速转型 (24) 1.5.2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25) 1.5.3 提高处理技术水平 (25) 1.5.4 加大运营投入,提供运管水平 (25) 2 “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25) 2.1 指导思想及原则 (26) 2.1.1 指导思想 (26) 2.1.2 总体思路 (26) 2.1.3 规划原则 (26) 2.1.4 范围 (27) 2.2 目标 (27) 3 “十三五”需求分析 (27) 3.1 人口 (28) 3.1.1 规划范围 (28) 3.1.2 人口预测 (28) 3.2 生活垃圾产生情况 (28) 3.2.1 生活垃圾成份构成 (28) 3.2.2 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 (29) 3.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及设施需求预测 (31) 3.4 餐厨垃圾清运量预测 (41) 4 “十三五”规划任务 (42) 4.1 处理设施能力建设 (43) 4.1.1 “十三五”规划能力建设 (43) 4.1.2 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及处理方式选择 (44) 4.1.3 建设投资 (45) 4.2 收转运体系建设 (46) 4.3 存量治理 (46) 4.4 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47) 4.4.2 技术及产品 (48) 4.4.3 管理措施 (48) 4.4.4 地方政策 (48) 4.5 垃圾分类 (48) 4.6 监管能力 (48) 4.6.1 能力建设 (48) 5 “十三五”规划实施计划 (49) 5.1 实施范围、内容 (49) 5.1.1 实施范围 (49) 5.1.2 建设内容 (49) 5.2 进度计划 (50) 5.3 年度安排 (50) 5.4 项目职责 (51) 5.5 考核指标 (51) 6 “十三五”规划保障措施 (51) 6.1 政策机制保障 (52) 6.2 资金保障 (52)

最新-2019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02019 精

2019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篇一: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附件12019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二○一四年十一月目录申报须知1第一部分面上项目4第二部分青年基金项目5第三部份第四部份第五部份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回国基金项目6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创新研究团队项目9重点项目12重大项目16申报须知一、项目申请注意事项1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人务必认真学习、理解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确保申请人及项目参与人员的资质符合本申报指南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 2除申报指南另有规定外,各类别项目对申请人的资质要求以《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为准。 32019年度(以下简称“本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广西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包括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回国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团队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二、项目申请有关规定1有逾期未结题项目的负责人,不能作为广西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和参与人。 2申请人同一年度可申请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中的1项和其他广西基金项目的中1项,但同一年度最多只批准主持1个项目。 3正在主持2项(含2项)以上广西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本年度项目。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作为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在研(包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其他申请人申请(包括作为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在研(包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合1计限为5项。 5正在主持广西基金重点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广西基金重点项目。 6正在主持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或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负责人,须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后方可申请本年度项目。 7凡获得广西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获资助以来没有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不能申报本年度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重大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超过万亿元,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增至10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提升,“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高铁经济圈和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

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设计纲要全文

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主席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CN人才小编特整理出关于2016年甘肃省最新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最终还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通过。本报今日将为您详细解读《建议》确定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五大理念 《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我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统筹用好内外市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八大目标 《建议》明确,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

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关于印发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为推动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广西“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体系的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2月8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石油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 重大战略举措。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指导文件的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0〕4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桂政发〔2011〕1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5〕5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01号)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十三五”规划 二〇一七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3) 一、广西概况 (3)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就 (5)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 (7)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 (12)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总体目标 (17) 第三章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 (20) 一、建设内容 (20) 二、工程技术要求 (22) 第四章分区建设重点和任务安排 (25) 一、分区建设重点及建成要求 (25) 二、重大工程及建设区域 (30) 三、任务安排 (39) 第五章资金筹措 (47) 一、资金估算与来源 (47) 二、资金筹措 (48)

第六章效益分析 (51) 一、经济效益 (51) 二、社会效益 (52) 三、生态效益 (53) 第七章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 (55) 一、严格建设监管 (55) 二、规范竣工验收 (56) 三、加强后续管护 (57) 第八章保障措施 (59) 一、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协调指导 (59) 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59) 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60) 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金整合 (60) 五、严格项目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61) 六、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62) 附件:环境影响评价 (63) 附图: (68)

前言 农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直接生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依托,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及多次政府重要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其中下达给广西的建设任务是2725万亩,为落实这一任务,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总结“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土地整治、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相关涉农的专项规划,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建设区域划分、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要求,统筹安排“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相关部门及各市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提出了加强工程监管和后期管护的机制和措施,初步估算了建设总投资,提出了筹集资金的渠道,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确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2012版)

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2012版) 一级学科名称类 别 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综合类A1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A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大学 高技术通讯(中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吉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学报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大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工程图学学报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 数学 A1 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会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A2 数学年刊 教育部主办(复旦大学承办) 应用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会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数学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系统科学与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物理 学 A1 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 A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天津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农业科研

天津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农业科研 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条为适应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农业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结合我市农业科研工作实际,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评审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在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农业信息等相关领域从事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研究员、副研究员)、中级(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的评价。 第四条基本条件 (一)申报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任现职期间,历年业绩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第五条学历和资历条件 (一)申报研究员任职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员任职资格并担任该职务五年以上。

(二)申报副研究员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并担任该职务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并担任该职务五年以上。 (三)申报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 2.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3.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初级任职资格并担任该职务四年以上。 第六条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申报研究员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全面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的能力,并根据学科发展趋势提出本学科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2.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

广西汽车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 (2) 一、发展成就 (2) (一)产业持续发展形成新常态 (2) (二)产业支柱地位稳健提升 (4) (三)重点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4) (四)整合资源成立广西汽车集团,引导示范作用显著.. 5 (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创新驱动发展欣欣向荣 (6) (六)自主品牌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 (7) (七)实施产业出口战略,海外业务日益壮大 (8) 二、主要问题 (9) (一)整车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9 (二)零部件自主技术较为稀缺,配套能力滞后 (9) (三)新能源汽车缺少核心技术,应用环境尚不成熟 (10)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环境 (10) 一、国际环境 (10) 二、国内环境 (12) 三、区内环境 (15) 第三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7) 一、总体思路 (17) 二、发展目标 (19) 第四章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20)

一、发展重点 (20) (一)整车领域 (20) (二)零部件领域 (21) (三)新能源汽车领域 (22) (四)公共平台领域 (22) 二、产业布局 (23) 第五章主要任务 (25) 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5) 二、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6) 三、提升零部件核心技术,提高区内配套比重 (27) 四、做大做强企业集团,以点带面集群发展 (27) 五、促进出口导向战略,打造国际化出口基地 (28) 第六章政策措施 (29) 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29)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9 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完善汽车工业园区 (30) 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延伸汽车产业链条 (31) 五、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扶持自主品牌 (31) 六、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汽车相关产业 (32) 七、强化机制体制改革,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33) 八、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 (34) 广西汽车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36)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坚守耕地红线 《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 《建议》提出: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建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建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

广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doc

广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一、“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回顾 (2)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8) 二、“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形势 (9)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目标要求 (11) 四、重点任务 (13) (一)积极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 (13) (二)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快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14) (三)集中连片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15) (四)积极探索和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设 (16) (五)完善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17) (六)大力推进绿色建材,深入墙体材料革新 (17) (七)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 (18) (八)进一步发挥建设科技引领作用 (18) 五、保障措施 (19)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19)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考核 (19) (三)强化激励机制,增强市场动力 (20) (四)强化技术支撑,加强能力建设 (21) (五)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专业培训 (22)

前言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能耗和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低碳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我区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整个广西绿色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有关规定,回顾总结我区“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评估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十三五”规划,确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期为2016—2020年。

十三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表(名单)

十三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表(名单) 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国家战略意图的反映。记者从5日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的纲要草案全文中摘取了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 它们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广西常用树种

以下摘自《广西常见植物名录》先写几种 一、乔木 (一)观花乔木(38种) 1、木棉Bombaxmalabaricum DC 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冠层伞形,花期2-4月,花橙红或橙黄色,杯状,明艳悦目;树干通直,层次分明,高大雄伟。 原产中国华南、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性喜暖热气候,喜光、耐旱,深根性,生长快。是我区崇左市市花,适宜桂南、桂中等地栽培。 2、美丽异木棉(美人树)Cnorisiaspecios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夏天至秋天开花,花淡紫红色,花姿美艳,树干绿色,枝叶青翠。 原产巴西、阿根廷。性喜高温,多湿,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略耐旱瘠,忌积水,对土质要求不苛,。近年来南宁等地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3、青皮木棉(爪哇木棉)Ceibapentandr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秋季开花,花淡红色或黄白色,幼干绿色,主干挺直,树姿挺拔。 原产亚洲热带,喜暖热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喜光,生长快,现世界热带地区普遍种植,印尼最多,我区南部有少量栽培,不耐寒,南宁近年来引进栽培的青皮木棉都不同程度受到冻害。 4、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 苏木科半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3-4月,花桃红色,美似樱花,艳丽迷人。 原产中国华南及印度,喜光,耐旱,抗污染,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全区各地都有栽培。 5、洋蹄甲Bauhinia prupurea l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9-11月,花淡紫红色;树冠开展,枝低垂,树姿美丽。 原产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我国华南也有分布。喜暖热气候,耐干旱、生长快。 6、红花洋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伞形,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花紫红色,花姿如卡特兰般浓艳瑰丽,满树红花,灿烂夺目,十分美丽,是洋紫荆和洋蹄甲杂交种,不结籽,性喜高温,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 7、凤凰木Delonixregia 苏木科落叶大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7月,花鲜红或橙黄色,花大色艳,极为美丽。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各地。性喜高温,喜光,为热带树种,不耐寒,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快。 8、黄槐Cassia surattensisBurm.f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圆球形,花期4-12月,花鲜黄色,开花时满树金黄,极其美观。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大洋洲。性喜高温,喜光,耐旱,生长快,适宜桂南地区种植。 9、粉花山扁豆Cassia grandisl.f. 苏木科落叶中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6月,花粉红色,芬香美艳。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云南南部有栽培。性喜高温,喜光,南宁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10、腊肠树Cassia fistula

1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申报基本条件

附件1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申报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学风端正,恪守科研诚信,有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 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四、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各级别职称评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助理研究员 1.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能够独立撰写研究报告或发表研究论文。(论文或著作的收录日期截止到2019年6月31日) 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参与取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或参与撰写省级(行业)以上技术标准,并颁布实施。 从事科技咨询的人员,形成一定水平的技术咨询报告并被采纳,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3.能够指导初级研究人员开展工作。

4.相关专业国家认可的硕士研究生,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满2年;或者在研究实习员岗位任职满4年。(年限计算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 (二)副研究员 1.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研究工作积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 2.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发表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或著作不少于3篇(部),含1篇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论文或著作的收录日期截止到2019年6月31日) 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人员,作为前三名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或作为前三名完成人撰写省级(行业)以上技术标准,并颁布实施。 从事科技咨询的人员,作为前三名完成人撰写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被省级以上宏观决策部门采纳。 3.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4.具有指导、培养中级及以下研究人员或研究生的能力。 5.相关专业国家认可的博士研究生,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满3年;或在助理研究员岗位任职满5年。(年限计算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 (三)研究员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精选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 文)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目录 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四章发展理念 第五章发展主线 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规划时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 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三五”规划的全 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6--2020年。关于十三五的规划还没有正式出台,要等到 十二五末才能进行规划。 十三五规划:启动规划 2014年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徐绍史要求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 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 民意愿。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已站在新的 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徐绍史表示,中长期规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规划编制 方法和程序、规划内容和表现形式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规划更加适 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我国有望进高收入国家行列 今日上午,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新闻发布 会上表示,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我国可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作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 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至今已到“十三五”。 针对京津冀发展规划,徐林透露,目前正在和京津冀的三地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会按期出台。 关注25个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将公开遴选 据了解,国家规划编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今年重点抓好前期研究、起草基 本思路、启动相关规划编制、推动规划立法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介绍,就今年的工作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做深做实前期研究;二是起草形成基本思路;三是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四是积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 马上为您解读,详细请看下文。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 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尤为重要,国家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十 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指导思想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今年以来,中央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从3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到5月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此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被业界认为是指导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件。《意见》通篇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次提及“绿色”一词: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 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等,而“绿色化”也是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

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实现政策落地做好铺垫,为即将开启的“十三五”打开环保新局面。与以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一方面,人们愈发关注环境问题、生态保护。另一方面,“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何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协调成为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