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十大差别.

揭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十大差别.

揭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十大差别.
揭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十大差别.

“男女有别”是句老话,在生活中,男人女人似乎永远存在于地球的两极,有不同的兴趣、脾气,喜爱不同风格的电影、不同口味的食物。其实,男女差别远不止于此。日前,新西兰“百科排名网”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不管从健康状况、衰老速度、最佳生育年龄,还是对疼痛的感受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异。这项研究首次从科学角度证实了男女之间的不同,对于将来的保健方向和方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以下我们就请专家们分别支招,告诉大家在健康上如何应对。

一、女人六大系统更脆弱男女不仅胸部和生殖系统有差异,大脑、心脏、肠胃、皮肤等诸多器官都不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性别差异”项目负责人玛丽安莱卡托博士指出,在很多疾病上,男女的表现都不一样。免疫系统疾病。女性的免疫系统大起大落,她们虽然比男人更长寿,却更容易患上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皮病等疑难病症。心脏系统疾病。女性第一次患心脏病的年龄要比男人晚10年,可一旦患上,特别是心血管性心脏病,往往是致命的。运动系统疾病。女人的韧带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得多,伤后也更难恢复。研究显示,韧带在月经期间及月经结束后一周最为脆弱。北京体育大**动医学系教授陆一帆建议,女性此时应少做踢毽子等要求反应快、准确性高的运动,以及跳舞、打球等需左右挪移的运动,还要尽量避免提重物。神经系统疾病。女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进入更年期后,女人患痴呆的可能比同龄男性更大。因此,停经后的女人,不妨采取口服雌激素等激素替代疗法,并常喝豆浆、吃豆制品,弥补雌激素的不足。消化系统疾病。男女唾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同,即使吃同样食物,女人要花更多时间去消化,患慢性便秘的可能是男人的3倍,患肠道疾病的可能是男人2倍。因此,女性晚饭最好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并把晚饭时间提前半小时至1个小时。骨骼系统疾病。女性比男性晚年更容易发生骨骼严重萎缩。所以,女性应把补钙作为毕生的营养功课,平时多吃奶、鸡蛋、豆制品等高钙食物,上午10时至11时多晒太阳,常做跳绳、跑步等承重运动,刺激骨质代谢,达到补钙功效。患病后,女人吃的药比男人多,占总体用药量的2/3。药物对女性产生副作用的概率比男性高一倍。使用***时,女性醒来的时间比男性平均早7分钟。

二、男人智商高,女人语言好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重100克、多出4%的脑细胞,所以他们的平均智商比女性高3―4分。但女性的脑神经更为稠密,在语言上更胜一筹,口吃的男人比女人多。男女的记忆也大不相同,女人善于记细节,男人善于记大局。记路时,女性一般会依据地标性建筑来确定位置。而男性更擅长凭公里数记忆。

三、男人是真正的“一心一意”女人比男人爱看小说,会跟着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英国心理学家西蒙伯龙科恩表示,女性拥有“情感化”大脑,男性拥有“机械化”大脑。这就注定女性经常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处境,而男性表现就比较冷酷,不太能理解人。女人能一心多用,男人只能一心一意。女人做事也不耽误与人聊天,而男性与人对话时必须集中精力。

四、慢性疼痛,七成是女性如果身边的女朋友因划伤手指而尖叫,千万别嘲笑她娇气。因为女性每平方厘米皮肤上有34个神经纤维,而男性只有17个。所以,女性比男性对疼痛更敏感,尤其容易患上偏头痛、颈部及肩部的慢性病。约有7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是女性。

五、女人大脑衰老快,男人皱纹长得晚更年期后,女性大脑的衰老比男性更为明显,随着年龄增长,会比男性更早进入痴呆状态。除了容易谢顶外,男性普遍比女性衰老得慢,尤其是皮肤,比女性长皱纹更晚。六、女人嗅觉好,男人视力好在气味上,女性的感知能力比男性强,能辨别出微小的味道差异;在视觉上,男性夜间视力比女性强,而且更能辨别方向,女性则可以更好地感知颜色。男性色盲要比女性多,主要为红绿色盲。七、女人缺钙,男人缺锌虽然夫妻二人每天同桌吃饭,营养需求却各不相同。女性最易缺乏钙和铁,男人则容易缺锌。大连营养学会理事、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部主任营养师王兴国表示,年龄在19―5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大约需要补18毫克铁;相比之下,男性平均每天补8毫克就够了。50岁以前的女性每天大约需要补充800毫克钙,50岁以后则需要1000毫克或更多。相比之下,男性虽然也需要补钙,但得骨质疏松的几率比女性要小得多。男性应多吃海产品、猪肝、牛肉、紫菜、芝麻等富含锌的食物。

八、男人30岁以后生孩子最好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表明,男性精子质量在30岁时达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因此,男人在30―35岁生育最好。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则是24―29岁。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已经完全成熟,骨盆和肌**性较好,卵细胞质量最高,妊娠并发症少,分娩会更顺利。

九、男人最不喜欢问路女人做决定的速度比男人快;男人喜欢冲锋式的工作,间隔休息,女人则喜欢以同一个节奏工作;女人到家门口才掏出开门的钥匙,而男人早就掏了出来;女人去商店之前,会列出一个购买清单,男人只有在冰箱里空无一物时才会想起去购物;当迷路时,女人会很快停下来问路,男人则会到处乱转,不惜跑冤枉路。

十、男人常说结果,女人爱讲过程男女间沟通的最大不同是,男人习惯先讲“结果”,很快抓住重点,马上解决;女人则习惯强调“过程”,凡事从头说起,最后才归纳出事情的结果及原因。对此,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建议,妻子跟丈夫诉苦时,不妨先提重点,然后分享过程,这样才不会让对方因抓不到问题的重点而不耐烦;丈夫也要知道,对妻子而言,唠叨是种情绪纾解过程,你要做的只是倾听,即使再不耐烦,也请不要着急打断她,急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揭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十大差别】来自网友投稿,[思想汇报-瀚海资料

库]https://www.doczj.com/doc/d38515312.html,只是一个交流平台,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admin@https://www.doczj.com/doc/d38515312.html,我们会尽快处理。

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后,仍能随遇而安。情绪稳定,不受天气、 地理条件影响,也很少受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心理强度。情绪变化不强烈,能冷静地寻找原因,抗精神压力的能力强,属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一类。 三、心理耐受力。有些精神压力不是突然而来,迅速而去的,它们缠缠绵绵,伴随着人的工作与生活长时间存在。能坦然面对这种境况的人,心理耐受力较好。 四、心理自控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活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只是这种能力有个体差异。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自控力是较强的。 五、自信心。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支柱。当一个人面临生活事件和工作任务时,首先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想一想自己有无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客观要求。真正的自信心有赖于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六、心理活动的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有自身的节律。比如意识状态便有明显的节律,觉醒——睡眠周期便是意识的节律性表现。这种周期被破坏,便会产生所谓的失眠。 七、意识水平的高低。指观察水平而言,观察力中,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情绪、思维、个性特点及行为表现的体验和察觉,通常也称为自觉性。对环境的观察力包括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发展以及细小差异的察觉。正常的意识活动是保证心理健康的敏感指标。 八、社会交往状况。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它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九、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已以其现实性和逻辑性为标志。不良的思维品质,多表现为空泛性和反逻辑性。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不具备现实性,不合逻辑性,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处处碰壁,并由此造成种种不愉快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十、心理受创伤后的康复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蒙受精神创伤后,可以很快恢复常态,不留严重后遗症。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小孩和老人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 条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 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 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 排行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世界最着名99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2009-02-16 22:59 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着名的前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而是指该学者在2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 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 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 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着名的心理学家。 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 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 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

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即使采用了上述多种衡量标准来综合评价心理学家,也难免有一些着名人物被遗漏。正如调查研究的主持人西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主任S.J.Haggbloom所指出的:艾宾浩斯(Hermann Fbbinghaus)――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个人,就未被列入。因此研究者只列出了该评比结果中的前99名,而将第100名空了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他们认为重要的而被漏掉的其他着名的心理学家补充进来。 这样一个排名对于20世纪心理学的历史性研究、对于当代的心理学教学以及对着名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都是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99位当选的心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的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及其各分支领域的着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可以看到,这些学者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些学者仍然在为心理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 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变化时,能随遇而安。情绪稳定,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也很少受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心理健康评估的指标 心理活动的强度对同样一种精神刺激,比如考试成绩不好,入学考试落榜等,不同人反应不同。一种人情绪低落或怨天忧人,或自责自卑;另一种人则不然,情绪变化不强烈,能冷静地寻找原因。后一种人的心理活动强度高,抗精神压力的能力强,属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一类。 心理的耐受力有些精神压力不是突然而来,迅速而去,它们缠缠绵绵,长久地伴随着人的工作与生活。俗称这类压力为慢性刺激,如慢性疾病、身体残疾、家境贫困、生活艰难等。能在这种逆境中成长的人,属心理耐受力较好的人。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活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有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只是这种能力有个差异。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自控力是较强的。 自信心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支柱。当一个人面临生活事件和工作任务时,首先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想一想自己有无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客观要求。真正的自信心有赖于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心理活动的节律性意识水平的高低是指观察力水平而言。观察力中,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情绪、思绪、个性特点及行为表现的体验即时察觉,通常也称为自觉性。对环境的观察力包括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发展以及细小差异的察觉。正常的意识活动水平是心理保障的敏感指标,如在疲劳时,意识活动水平就会变得迟钝,自觉性和对环境的反应都会下降,这是机休提示要适当休息。 社会交往状况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依其现实性和逻辑性为标志。不良的思维品质,多表现为空泛性和反逻辑性。比如,一个人认为“所有的人都很喜欢他”,显然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他认为“所有的人必须拥护我的意见”,那么这种想法便是反逻辑的,同时也是不现实的。一个人如果其思维活动不具备现实性,不合逻辑性,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处处碰壁,并由此造成种种不愉快的情绪,影响心身健康。 心理创伤后的康复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蒙受精神创伤后,可以很快地恢复常态,不留严重后遗症,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有“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果。心理创伤不能迅速康复,一方面必将对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表明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除此之外还可以总结为“六大维度”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 人的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包括情绪的形成原因、持续时间、长期稳定状况等各个方面。 一、情绪有适当的形成原因: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情绪的产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如:高兴是因为有喜事;悲哀是

遇到不愉快或不幸事件;愤怒是挫折引起的等。二、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而转移:通常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人的情绪反应也相应逐渐消失。例如,生活中不小心把东西丢了,当时当时会非常生气,事情过后,慢慢也就自己调节过来。如果长期生气,这就是情绪不健全的表现。 三、情绪持续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常期不稳定,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四、心情愉快平静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注意自我调节。 适当体育运动的好处: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的指导方针,许多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建议我们每个星期3—5次等量的体育运动,每次30—60分钟。等量的运动,既可以提高心肺的健康,降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疾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大脑的精神健康。

国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植物的灵魂:体育。动物的灵魂:智育。理性的灵魂:德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 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试误说,用笼子里的猫吃鱼的试验,猫乱踩踏板吃到鱼到踩踏板形成熟练化的动作,得出结论:学习就是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准备律指出学习动机的作用,外面放的鱼与饿了三天的猫。) 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他的记忆研究开拓了高级心理过程实验研究的新领域。提 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的工作为后来的记忆研究开辟了道路。 (用数量关系研究心理学,他的一切研究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哪怕是研究对象也是自己。他没有学生,因为没有心理学基础,后来还被大学开除了) 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 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从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从而开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后又提出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用来说明人类的语言功能。 (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生理学家,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认为心理学家不科学。)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 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曾经是杜威的学生与陶行知是师兄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很调皮,在教会学校毕业。成名后在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后来由于丑闻被大学和学术界开除了,最后他从商又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他是一个最早用媒体做广告的人。在20世纪100位心理学家中名列第17位,他认为学习就是外在的刺激导致的条件反射结果) 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 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杜威,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编写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

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 儿童心理健康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可以指导家长更优质的培养孩子。下面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及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 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其标准大致有如下几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言行等方面。有的幼儿喜欢在入睡时由母亲抚着、有的偏爱吃某类零食等,这也属于成长过程的正常现象,并非心理疾玻良好的个性具有一定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无怪癖、无恶俗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保持平和、乐观、谦让、乐于助人等正常人格。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具体说来,他们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应有如下表现: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 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正常的心理素质无过分畏惧、惊恐、焦虑表现,喜怒哀乐表诸于色,活泼大方尊重他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反之,常常表现出过度恐惧、多动态症、强迫症、狐独症、忧郁症以及偏执倾向等,说明孩子的心理素质并非良好。 2、求知欲较强 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正常的智力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便属正常,这可从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测定。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会显得好奇兴奋、念念不忘。如果一个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显得漠然冷淡,那么孩子的心理便有问题。 3、能合群 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网络上可以检索出许多版本的标准,我这里介绍的是心理咨询师教程中提出的10条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心理自控力。 7.心理康复能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记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环。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提出了很多标准,比较著名的有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学家提出的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比较认同的是郭念锋教授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这十个标准可以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环。 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

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文革”期间,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心理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强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强一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业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

世界十大著名心理测试

世界十大著名心理测试 一、房树人测验:帮你解读内心深处的秘密 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 Buck的“画树测验”。John Buck于1948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1970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1、房树人测验适用范围: 1.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 1.2、它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以此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 1.3、它还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 1.4、此外还可用于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之一。 1.5、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2、房树人测验方法:

2.1、测试前的准备:准备测验纸、A4纸,没有橡皮胶的铅笔一枝(2B)。 2.2、要求: 画好的线条不可用橡皮胶擦掉,但可以重画; 画完一部份或整幅图画后,不得重画;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必须有房子、树、人; 画人的时侯,不可以画火柴人; 画图时不可用尺子; 构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 3、房树人测验结果分析: 3.1、屋树人图在白纸中的位置分析: 居中:受测者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 偏左:受测者留恋过去; 偏右:受测者憧憬未来;

偏上:受测者喜欢幻想; 偏下:受测者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 画在角落:受测者可能有病理性疾病。 3.2、房屋形象分析: 房屋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表示渴望归属的地方。房屋形象一般代表作画者的家,或理想之家,也代表身体、精神家园。 画楼房:智商较高;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房子侧面画楼梯:想回避和间接性接触; 画烟囱:向上的直烟暗示受测者需要出气筒;向上的烟代表受测者内心的压力;一般人画的烟方向会向右,如果向左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3.3、树木形象分析: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1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 1. 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能力强的人通常具有成熟的个性。对变动的环境(还包括工作、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因为当人没有预料、没有经历过、无法控制时,就无法适应,出现焦躁不安、血压变化、心悸失眠,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易失眠、怕见生人、不能出差等。 2. 耐受力--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强弱类型及活动特点、气质类型对个体的耐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特别是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和评价水平、生活经历中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力和生活信念则更重要,它具有决定性意义。 3. 控制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人的情感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动机的趋向与取舍、思维的方向和过程等,可以受人的意识控制和调节,即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实现的。心理控制和调节的水平,与自我控制能力有关,控制力水平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受大脑皮层制约,意识是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制约着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对情绪的健康能力就会下降,变得反应迟钝或容易激动。当一个人心身十分健康时,心理就稳定正常,思维敏捷流畅,逻辑严谨,情感表达恰如其分,仪态雍容大度,

举止得体,词令通畅,应对如流,随遇而安,需要易获得满足。4. 意识水平。一般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某种严重精神病的先兆,如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问题,注意力涣散等。程度严重,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进而明显地影响了观察力和记忆力,因为观察水平、记忆水平与注意力成正比。但注意力过分集中,如整天注意力都集中于一件无关的事情,则往往是强迫症的表现。 5. 社交能力—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社会交往被剥夺,往往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社交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往来,把自己隔离起来并变得冷漠无情时,往往是他的人格特征偏离正常或心境欠佳,考虑他是否出现心理障碍;或过分和无选择的泛交,十分热情和兴奋,要考虑他是否属于狂躁状态。 6. 康复力---在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如一个性格活泼的人受到打击后变得呆板麻木;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变得谨小慎微;一个有独立性的人变得唯唯诺诺。这就是如躯体疾病,有人患病能很快治好不留后遗症;有人虽能治好但容易复发;因而康复力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7. 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道德是人类情感超越生物本能需要的满足的最高层的情感。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也许利他行为会造成行为者肉体痛苦或其他心理痛苦。道德愉快是一个人与社会矛盾的统一的实现,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实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学会一个受益终身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学会一个受益终身 2018-03-14 08:00 ____________ 1、飞轮效应 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时总是异常艰难?面对工作,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还会焦虑和神经衰弱?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症”,也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 这不无道理,“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这是在为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而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彼此支撑,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写作文,最难的是开头;造房子,最难的是打地基;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过了心理的难关,之后的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有人不信,说“反正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可若是开头不奋力一搏,连看到中间的机会都没有。 相信“飞轮效应”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在一开始,和自己的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2、蘑菇效应 踏出“舒适圈”很难。 很多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打杂跑腿,端茶送水,还会受到很多指责,批评,甚至代人受过,或者干脆被无视,任其自生自灭。 指导和提携,似乎总是落不到自己头上。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被放置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而“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达尔文曾经说过:要想改变环境,必须先适应环境。 当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时,当一个人明明心胸拥有无限蓝图,却只能在职场生涯的刚开始做着无聊的工作时。“前途茫然”的感觉,会持续着整个蘑菇时期——直到长得够高够壮,才会被人重视。 2009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了一场观众看不出“破绽”的演出。名不见经传的演员Rachele被临时通知顶替生病的主角凯瑟琳,演唱高难度的《木偶之歌》。 正在逛街的她,只有不到四小时的准备时间。当晚,因为平日扎实的功力积淀,Rachele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甚至刷新了高音记录。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都包括了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动机等几个维度,而每个维度实际上又包括了几项具体内容。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就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青少年正处

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感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在看待学生早恋的问题上,应该是积极而开放的,应把避免严重行为后果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恋爱本身看作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种处理方式: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心理健康八条指标

心理健康八条指标 中国大陆的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八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

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就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就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就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就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就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就是要有效率,也不仅就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就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就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与愉快的气质"。 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她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与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就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就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与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就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与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与谐 其表现:一就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就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就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就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的适应与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就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即《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该报告写道: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弱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违法犯罪均源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因此只要这些劣迹少年身上的潜在因素得不到改变,他们迟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通过调查分

析,这种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少文化、缺知识、不知礼、不懂法;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哥们义气”重如生命,为“朋友”交情不惜两肋插刀;自作聪明,我行我素,显赫逞能,亡命称霸;伦理错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荣辱不清。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总经理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与上述例子相反,良好的习惯也常常助人成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1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

心理健康的七大标准

七大标准--测试学生心理健康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五大症状--现学生心理问题 1.焦虑 2.冷漠 3.狭隘 4.狂妄自大 5.自卑 四大途径和方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1.我们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 2.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注意:①学习负担适量;②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③注意保护大脑;④保持健康的情绪;⑤学会去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⑥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⑦学会自我娱乐,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多种业余爱好, 3.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宣传教育工作,选修有关维护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试方法。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勤工俭学、社会公益活动等,与社会早日接触,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体验人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多条热线--助学生走出阴霾 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室(0537)4454329(每天14:30——21:00)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 1、认识协调,智力正常 2、情绪积极稳定,情感丰富深刻 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4、个性完整统一,积极和谐 5、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 6、善与人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7、社会适应良好,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8、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 9、无心因性生理异常现象 10、发挥潜能,追求成功 出自《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把握》何光耀 二、 柯尔曼:人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恰当, 他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标准 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注意集中 度,统一的人格,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度,适度的反应能力,心理特点 与实际年龄相符,自我认知,创造性,成就感。 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曼(Mittelman) 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1 条标准 :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 2、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 3、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 6、有自知之明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11、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 五、 罗杰斯认为机能健全者有如下五个特征: 对经验的开放性、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与他人和睦相处 六、 (ArleneEisenbe,Howar-dEisen,1979)所描绘的成熟人的特A·艾森柏格和H·艾森伯格 征( 即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我感 ; 独立和自治 ; 相互依存 ; 适应性和灵活性 ; 接受和应付现实的能力 ; 现实检验 , 而非迷信权威或者随大流 ; 接受别人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 有目标 ; 适度的延迟满足 ; 果断执行 ; 积极回应他人 ; 对别人的移情 ; 交流的能力 ; 给予他人的能力 ; 爱和被爱的能力 ; 控制情感的能力 七、 泰勒和布朗 (1988) 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