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核算案例

成本核算案例

成本核算案例
成本核算案例

第一讲导论

导入案例:

Wal-Mart:“抠门”的世界500强

业绩表现:

2001-2005《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首!2006被挤出第一宝座,2007、2008第一!2009第三,2010第一!2011第一!

2012第三,2013第二,2014第一!

政策背景

2013.9,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本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小企业参照执行本制度。

执行该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成本的涵义

会计学上,成本一般指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

这个目的即为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体现耗费与补偿的统一。

成本分类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划分:

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

思考:某制造企业全年产出1万件产品,有关耗费如下:生产用材料50万元,生产工人薪酬30万元,车间一般性耗费20万元,厂部一般性耗费60万元。

问题1:如果当年没有销售,经营利润是多少?

问题2:如果当年全部售出,收入300万元,经营利润是多少?

2.成本按习性划分: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产品成本的基本内容

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制造企业产品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燃料与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可适当增设或合并成本项目。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遵循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等规章制度。

成本核算应当与成本管理工作相结合。

做好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正确划分有关成本费用的界限。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定期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账户

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辅助车间

2.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3.废品损失

4.停工损失

----------------------------------------------

引申:基于成本管理,除了上述功能法分类,建议兼顾要素、作业等明细账户。

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程序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合理划分成本项目,据以设置分类账和进行明细核算。2.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

3.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与完工产品成本结转。

核算程序示例

资料:某制造企业设有一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另设有一个供电车间,其费用全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2014年6月份,有关耗费如下:

(1)基本车间领用材料2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40元,共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各20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千克,供电车间领用100千克。

分配率=(2400×40)/(200×6+200×4)=48

甲产品分配材料费用=200×6×48=57600(元);

乙产品分配材料费用=200×4×48=38400(元);

(2)基本车间生产工人薪酬1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供电车间工人薪酬4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28000元,生产工人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4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6000小时。

分配率=150000/(4000+16000)=7.5

甲产品分配薪酬=7.5×4000=30000(元)

乙产品分配薪酬=7.5×16000=120000(元)

(3)基本车间设备折旧费32000元,供电车间设备折旧费1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设备折旧费4000元。

(4)以现款支付其他费用支出如下:基本车间一般经费23700元,供电车间一般经费12000元。

(5)本月份供电车间供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45000度(列入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5000度,其生产费用月末直接分配给供电对象。

假定当月要素费用投入已经记录和分配完毕。此时可以汇总得到辅助生产成本和

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下面进行辅助成本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合计=4000+40000+11000+12000=67000

分配率=67000/(45000+5000)=1.34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分配电费=60300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电费=6700

下面进行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合计=2000(材料)+30000(人工)+32000(折旧)+23700(办公费)+60300(辅助)=148000(元)。

分配率=14800/(4000+16000)=7.4

甲产品分配=7.4*4000=29600(1分)

乙产品分配=7.4*16000=118400

(6)甲产品月初没有在产品,本月投产甲产品全部完工入库。

本月份甲产品全部生产成本都属于完工产品成本。

甲产成品成本=57600+30000+29600=117200

(7)乙产品月初在产品20件,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3400元,直接人工16000元,制造费用7600元。本月投产200件,原材料于开工时一次投料。月末完工产品18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率为50%。

下面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乙产品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总成本=3400+38400=41800元

分配率(单位材料成本)=41800/(180+40)=19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190*180=34200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190*40=7600

直接人工总成本=16000+120000=136000

分配率(单位人工成本)=136000/(180+40*0.5)=680

完工产品人工成本=680*180=122400

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680*20=13600

制造费用总额=7600+118400=126000

分配率(单位制造费用)=126000/(180+40*0.5)=63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630*180=113400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30*20=12600

完工乙产品总成本=34200+122400+113400=270000

单位乙产品成本=270000/180=1500=190+680+630

月末乙在产品总成本=7600+13600+12600=33800

第二讲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引子

要素费用是企业在某一期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耗费,是从企业生产“投入”的角度来定义的。

传统教科书一般把费用要素看作是费用按照其经济内容(或者性质)不同而划分的各个类别。而把成本项目看作是按照经济用途划分的类别。“新制度”刻意淡化了这个区别,而把成本项目泛指对归属于成本的一般项目。原材料、燃料、动力、薪酬、折旧费、办公费、利息支出等都是费用要素。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的内容与成本构成

材料核算内容:

原料与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等。有时候,属于存货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也可以视同材料加以核算。

材料成本构成(归集):

外购材料成本通常包括买价、运杂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包括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自制材料仿照产品成本进行费用归集、分配与结转。

示例

某制造企业购买材料1000kg,买价10元/kg,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运输费800元(准予抵扣7%的进项税额),装卸费包装费等杂费636元,入库前的挑选费500元,运输途中短缺12kg,列入定额损耗。试问,该批材料的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分别是多少?

总成本=1000*10+800*0.93+636+500=11880

单位成本=11880/990=12

(二)材料日常核算方法

*材料日常核算方法有两种: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以外购材料为例:

(1)取得材料:如料到单到,可直接计入“原材料”。如果料到单未到,一般在月末暂估价入账,下月初冲回。如果单到料未到,一般先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等料到入库时再转入“原材料”。

(2)发出材料(包括材料费用分配):新制度规定,制造企业发出的材料成本,可以根据实物流转方式、管理要求、实物性质等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

示例

某月初库存1000kg,单价10元;

3日,购进1500kg,单价12元;

8日,生产领用1200kg,成本?

12日,购进1600kg,单价15元;

20日,生产领用1500kg,成本?

28日,购进800kg,单价16元。

思考:本月生产领料2700kg的成本是多少?

2、计划成本法

科目设置:

以材料采购为例,有关科目如下

(1)“材料采购”科目

反映所购买的材料的实际成本。

(2)“原材料”科目

反映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反映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核算环节:

(1)采购材料,首先反映其实际采购成本。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时,首先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金额)

(3)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借or贷:材料成本差异

贷or借:材料采购

(4)发出材料(生产领料等),首先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

借:生产成本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5)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发生成本差异)÷(月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配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注:若为节约差,分录反写,或用红字表示。

示例

某制造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20元/kg。假定一月初原材料无库存,一月份购入原材料1000kg,买价196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元(可抵扣),另支付其他采购费用218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kg,材料验收入库。

一月份生产领料800kg。

二月份购入原材料1500kg,实际采购成本为31310元,二月份生产领用原材料1200kg。

要求:核算一、二月份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

解析:一月份,购料实际成本21780元,借记“材料采购”21780元,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400元,贷记“银行存款”等25180元。入库借记“原材料”19800元,贷记“材料采购”21780元,二者差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1980元。一月份生产领料,结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即借记“生产成本”16000元,贷记“原材料”16000元,同时按比例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计1600元,即借记“生产成本”1600元,贷记“材料成本差异”1600元。

一月末,“原材料”余额3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借余380元。

二月份,购料成本31310元,有30000元计入“原材料”账户,另1310元计入“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二月份材料总计划成本(不考虑发出)为33800元,材料成本差异总额1690,据此,二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690/33800=0.05.生产领料,首先按计划成本24000元计入“生产成本”,随后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计入生产成本,金额为24000*0.05=1200元,从而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新制度规定: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进行直接材料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耗用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分配原则:制造企业发生的直接材料,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否则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分配标准如产量、重量、体积、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等。

举例:某制造企业某月投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8000元,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计入甲乙产品,其中甲产品产量500件,单件消耗定额4kg/件,乙产品80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3kg/件。

解析:待分配的材料费用=88000元

定额消耗量总量=500*4+800*3=4400kg

分配率=88000/4400=20元/kg

甲产品分配直接材料成本=2000*20=40000元

乙产品分配直接材料成本=2400*20=48000元

二、人工成本的核算与分配

人工成本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根据2014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短期薪酬具体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短期带薪缺勤;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8)非货币性福利;

(9)其他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分配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制度规定,制造企业发生的直接人工,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否则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举例:某制造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某月份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及其他薪酬为180万元,会计上选择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分配计入各产品,A、B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分别为20000与25000小时。

解答:分配率=180万/(20000+25000)=40元/时

A产品分配直接人工=40*20000=80万元

B产品分配直接人工=40*25000=100万元

非货币性福利举例:公司年终将2000件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其中发放给一线工人1600件,车间管理人员100件,厂部管理人员300件。该产品单位成本为210元,公允市价(等于计税价格)30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计酬702000) 职工薪酬计2000*300*1.17=702000

直接人工=1600*300*1.17=561600

制造费用=100*300*1.17=35100

管理费用=300*300*1.17=105300

借:应付职工薪酬702000

贷:主管业务收入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2000

借:生产成本561600

制造费用35100

管理费用105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702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420000

贷:库存商品420000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三、燃料、动力费用分配

制度规定,外购燃料和动力的,应当根据实际耗用数量或者合理的分配标准对其归集分配。生产部门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部门间接用于生产(如照明、取暖)的燃料和动力,计入制造费用。制造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燃料和动力的,参照辅助生产成本核算。

制造企业一般应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金额较小的,也可将生产耗用的直接燃料、动力列入“制造费用”项目。

四、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后续支出

1.折旧范围

2.折旧期间

3.折旧方法

4.会计处理(折旧费用分配)

5.后续支出

折旧费用分配

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制造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

经营性租赁租出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研发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研发支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不论是大修理还是中小修理,通常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确实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改良、装修等支出,计入固定资产。

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一般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逐期分摊,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第三讲部门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引子

这里所谓的部门费用是指按照部门进行归集的费用,主要是指以辅助生产部门为对象归集的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制造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

一、辅助生产成本

制度规定,制造企业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应

当参照生产成本项目归集,并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劳务、作业成本,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劳务、作业不多的,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辅助生产部门,实务中常用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或标准)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

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部门所归集汇总的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之外的受益对象。

基本做法:

分配率=某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费用总额

该车间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总量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耗用的产品服务数量×分配率

某制造企业下设两个辅助生产部门即供水车间与供电车间,当月供水车间归集费用40800元(不含电费),供水总量17000吨;供电车间供电总量110000度,归集费用39600元(不含水费)。

*直接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不多的情况。

2.交互分配法

首先针对辅助生产部门相互提供产品劳务而在它们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其次,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成本总额对辅助生产部门之外的其他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基本做法:

1*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交互分配(对“内”分配)

某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率=该辅助生产成本/该辅助生产部门产品总量

2*对辅助生产部门之外的受益对象分配(对“外”分配)

某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率=(原有待分配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转入成本-交互分配转出成本)/对“外”提供产品总量

某制造企业下设两辅助生产部门即供水车间与供电车间,当月供水车间归集费用40800元(不含电费),供水总量17000吨;供电车间供电总量110000度,归集费用39600元(不含水费)。受益对象如下:

3.计划分配法

或称内部结算价格法。

辅助生产成本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单价对各受益对象进行进行分配,按计划分配后的差额,金额不大的,一般列入管理费用。

适用于计划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

一制造企业下设两个辅助生产部门即供水车间与供电车间,当月供水车间归集费用40800元(不含电费),供水总量17000吨;供电车间供电总量110000度,归集费用39600元(不含水费)。假设计划水价2.5元/吨,计划单价0.35元/度。

4.代数分配法

对辅助生产部门的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进行求解,然后按照该实际单位成本对收益对象进行费用分配。

以上例为例。假设供水车间每供一吨水的实际单位成本为x,供电车间每供一度电的实际单位成本为y。可以建立如下联立方程:

17000x=40800+10000y

110000y=39600+1000x

具体求解结果略。

二、制造费用

制度规定,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小示例:A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定额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定额工时1000小时,该企业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36000元。可以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计算A企业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计划分配率法示例

实务中常用做法:在同一会计年度内,每个月均按照设定的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予以分配,年终,将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之间的差额再分配转入最后月份产品成本。

示例:基本车间2014年A产品的计划产量为9000件,单件定额工时为2小时,B产品的全年计划产量为6000件,单件定额工时为5小时。全年制造费用预算为240000元。假设一月份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900件,B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0件,实际制造费用为10760元。截至到11月末,A产品的累计产量达到8400件,B产品的累计产量达到5200件,截止11月末制造费用的累计发生额为186000元。12月份,A产品实际产量为700件,B产品的实际产量为600件,当月实际制造费用发生额为38200元。

年度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240000/(9000*2+6000*5)=5

一月份A产品分配制造费用=5×(900×2)=90000

一月份B产品分配制造费用=5×(800×5)=20000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90000

—B产品20000

贷:制造费用110000

2-11月份略。12月份,首先扔先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即

12月份A产品分配制造费用=5×(700×2)=7000

12月份B产品分配制造费用=5×(600×5)=15000

全年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186000+38200=224200

A产品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分配额:9100×2×5=91000

B产品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分配额:5800×5×5=145000

分配差额=224200-(91000+145000)=-11800

差额分配率=-11800/(91000+145000)=-0.05

A产品分配差额=-0.05×91000=-4550

B产品分配差额=-0.05×145000=-7250

制度关于制造费用分配的其他规定

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第四讲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

基本模型: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成本

=完工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注:在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不加说明一般取狭义理解。

主要思路:

(1)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同步计算,按比例分配

(2)首先估算月末在产品成本,而后计算完工成本

(3)首先计算完工产品,而后计算在产品成本

常用计算(分配)方法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按固定金额计价

约当产量法

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按照定额成本计价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原材料扣除法)

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

–指根据加工程度或投料程度将在产品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约当产量法

–将期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折算为约当产量,然后把本月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约当产量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

工序;

成本项目:

材料费用考虑投料程度;

加工费用考虑加工程度。

不分工序示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表所示,完工产品32件,期末在产品16件。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单

分工序举例: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三个工序生产,假设材料于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个工序材料定额消耗量、定额工时以及本月在产品的数量如下表所示示。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B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产量与约当产量表

成本计算单

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按照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根据分配标准的不同又可以具体分为定额消耗量分配率法、定额费用分配率法以及混合分配率法。

示例:某企业生产C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费用资料如表8-4所示,已知完工产品直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为16000千克,期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为4000千克。完工产品定额工时为11000小时,期末在产品定额工时为2000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以产品的各项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依据计算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然后用全部生产成本扣除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完工产品成本。

示例:某企业生产D产品,期初在产品和本期生产费用资料如表8-5所示,已知D产品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为每件10千克,定额单位成本为每千克8元,每小时直接工资率2.2元,每小时制造费用率1.6元,单件定额工时30小时。期末在产品为120件。月末在产品完工率按50%计算。

要求: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D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品种法的特点:

(1)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即按品种开设成本核算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归集费用进行具体明细核算。

(2)通常按月定期(而不是按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

(3)在月末,可以考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则需采用适当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品种法下的成本核算程序:

(1)确定具体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账内分别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要素费用分配;

(3)辅助生产成本分配;

(4)基本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分配;

(5)分配并结转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并将完工产品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转出,计入“库存商品”等账户等。

二、分批法

分批法(jobordersystem),或称订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即按不同批别或订单归集费用,计算各不同批别的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9)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一般按照每批或每件产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如:

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船舶、重型机械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的生产;

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

客户特殊定制的产品生产等。

分批法的核算要领:

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件别)、订单(客户订单或内部任务)作为核算对象,按批次开设明细账,账内分别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月末通常无所谓完工与在产品成本分配问题,对于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分次交货的,可以按计划或定额估算完工部分的成本,整批任务完工后再按照该批产品总量结算出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批次,间接费用可以累积暂存于相关账户中,直到完工时再将其分配给完工批次,而未完工批次仍暂不分配,相关间接费用继续累积滚存。(教科书称之为累计分配间接费用法或简化的分批法)

三、分步法

分步法的含义:以产品的各主要生产步骤作为核算对象,据以归集费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解释:分步法的核算对象是各步骤半成品与最后步骤的产成品。

适用范围: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一般按照每种(批)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解释:

–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比如:冶金、纺织、造纸、化工、水泥等。

–规模较大、大量大批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比如汽车、家电。

分步法的类型:

(1)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 综合结转分步法

? 分项结转分步法

(2)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1.逐步结转分步法

(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成品成本及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也称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2)各步骤半成品成本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

(3)计算程序按照生产步骤的顺序计算。

(4)在产品指狭义在产品。

(5)对于耗用自制半成品成本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可分为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2.平行结转分步法

(1)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费用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法,或非累积分步法。

(2)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成品在各步骤的费用份额。这将意味着每一步骤成本需要在最终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一同结转,只在产成品验收入库时结转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4)月末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转出,将这些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5)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种类繁多,但不具有独立经济意义或很少对外销售的企业。

这里主要讲述:

*分类法

*定额法

*标准成本法

一、分类法

分类法:将产品分成若干类别,以不同类别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计算各类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将类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制度规定:

产品规格繁多的,可以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1)利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生产出来的规格、型号不一的产品。如食品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饼干、糕点等;电子器件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器件。

(2)联产品生产。如石化企业用原油加工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3)主副产品生产。如钢铁公司炼铁的同时生产出高炉煤气,面粉厂生产面粉的同时生产出麸皮等。

(4)主要产品之外的多种零星产品,出于简化核算而分类核算。

分类法的核算要点:

(1)划分产品类别;

(2)按类别归集费用,计算相关各类产品成本;

(3)类内各种完工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

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法:

系数分配法;

实物量分配法;

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等。

系数法基本原理:

选取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系数为1;确定分配标准(实物量、价值量或标准消耗量);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相比,分别得出相应的分配系数。

系数有单项系数和综合系数之分。

1.定额成本

单位产品定额成本

直接材料定额成本=材料消耗量定额×材料计划单价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工时定额×小时人工成本标准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工时定额×小时制造费用标准

定额成本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成本

强调:定额成本要根据现行(最新执行)消耗定额进行计算。

产品定额成本计算示例

2.定额差异

定额差异是指产品实际成本与按实际产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的总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

(1)直接材料定额差异:

两种模式:

①直接材料定额差异=(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计划单价

②直接材料定额差异=实际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单价

(2)直接人工定额差异=实际人工成本-定额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定额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定额制造费用

例:企业投产甲产品200件,单位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kg,材料计划单价为5元,本月实际投入原材料2040kg,生产中不存在月初月末材料结余。

解析:不考虑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脱离定额差异为:(2040-200×10)×5=200元。

假如该例中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则材料成本价格差异为2040×5×1%=102元,包含材料成本价格差异的定额差异为2040×5×(1+1%)-200×10×5=302元

又如:企业生产投入板材1000kg,切割出毛坯130个,每个毛坯的材料消耗定额为8kg,板材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0元。

解析:不考虑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定额差异:

1000×30-130×8×30=-1200元。

3.定额变动(差异)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数值上表现为旧定额减去新定额的差额。

主要成因: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企业对定额进行修订。定额本身的调整所致,一般与节约或超支无关。

例:6月份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10kg,材料计划单价为8元,原材料于开工时一次投入。6月末,在产品为200件,材料定额成本为16000元,定额差异(不含价格差异)为8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7月份,材料定额修订为9kg/

件,7月份投产600件,实际投料5500kg,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5%。7月末产品全部完工。

思考:7月份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是多少?其中,定额成本、定额变动、定额差异与材料成本(价格)差异分别是多少?

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16000+800+(16000+800)×2%=17136

本月投入材料实际成本=5500×8×(1+1.5%)=44660

本月完工产品实际成本=17136+44660=61796

其中:定额成本=800×9×8=57600

定额差异=800+(5500-600×9)×8=1600

材料成本差异=(16000+800)×2%+5500×8×1.5%=996

定额变动(差异)=200×10×8-200×9×8=1600

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计算:

实际成本=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材料成本价格差异

原则上,无论是完工产品还是在产品,其实际成本都应反映为实际成本,即均由定额成本与相关差异构成其实际成本。

如果某项差异较小,可以考虑将其全部计入完工产品,如果差异较大,则按照定额成本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标准成本法

实行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意义

预先制定标准成本,作为努力目标和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进行成本事前控制。

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加强成本事中控制。

月末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揭示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评估业绩,并制定有效措施,实现成本事后控制。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内容:

(1)制定成本标准,作为成本控制尺度与绩效评价的依据。

(2)根据实际产出,计算标准成本。

(3)根据实际耗费资料,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4)计算成本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

(5)记录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6)编报成本分析与控制报告。

成本标准的制定方法

–工程技术测算法

–历史成本推测法

–预测法

–期望法

标准成本计算模型

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

可以细分为: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

基本模型:

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其中: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单价

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数量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消耗量-标准消耗量)×材料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实际价格-材料标准价格)×实际购入量

(输入法)

或者

=(材料实际价格-材料标准价格)×实际消耗量

(输出法)

差异成因分析: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分析:生产技术上的产品设计变更;制造方法改变;机器设备性能;材料本身问题;工人操作和技术水平;加工搬运中损坏等。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分析:市场价格;采购地点;运输方式;运输途中的损耗等

资料:某企业本月投产甲产品8000件,领用A种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千克4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千克,标准价格为每千克45元。要求:计算甲产品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32000×40-8000×3×45=200000

其中:

材料数量差异=(32000-8000×3)×45=360000

材料价格差异=(40-45)×32000=-160000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人工与实际人工的差额,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其中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资料: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工时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工资110000元。该产品工时标准为每件1.5小时,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10.8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直接人工差异

解答:

直接人工差异=110000-8000×1.5×10.80=-19600

其中: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0-8000×1.5)×10.80

=-21600

工资率差异=(110000÷10000-10.80)×10000

=2000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

机器设备、材料质量和制造方法改变以及设计不当等客观原因;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等主观原因.

工资率差异分析:

工资调整、工资计算方法的改变和工人级别结构的变化,以及奖金和工资性质津贴的变动.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该差异一般分解为效率差异与耗费差异两部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资料:某企业本月投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0元。实际工时为10000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标准费用分配率为每小时3.6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

解答: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0000-8000×1.5×3.60

=-3200

其中: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000-8000×1.5)×3.60=-720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000-10000×3.60

=4000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可以划分为三差异: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生产能力利用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资料:某企业本月甲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187200元。本月实际投产8000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190000元。实际工时为10000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要求: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标准费用分配率=187200/(10400×1.5)=12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90000-8000×1.5×12=46000

其中:

效率差异=(10000-8000×1.5)×12=-24000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400×1.5-10000)×12=67200

耗费差异=190000-10400×1.5×12=2800

透过财务报表获取财务智慧

授课内容:

1、财务管理的本质以及财务人员的职能

2、你对财务指标的管理学含义知多少

3、如何透过财务报表获取财务智慧

财务管理的本质以及财务人员的职能

今天我们讲财务管理问题,大家可能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说熟悉,因为财务简单来讲就是研究如何挣钱和钱如何花钱的问题,这大家都感兴趣,每到月底或年底,都会着急问问会计:我们挣了多少钱?欠银行多少钱没还?等等。但说陌生,是说大家总觉得财务问题是财务会计人员考虑的问题,每年度、每年度只要让会计把报表做出来,让领导签个字就行了。就这点,难道你随便签个字就万事大吉了吗?这其实涉及到如何看待财务人员的职能的问题。

多年来,我一直在北大教授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但一直站在如何做好一个会计,或财务总监来教授有关知识的,后来发现虽然企业财务与企业管理联系紧密,但它们却是企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这样说?

会计在我们的企业中实际上就扮演了一个验尸官的角色,验尸官大家都能听懂吧,就是死掉了以后出个验尸报告,就是那个财务报告。同样的,我们很多的会计出的那报告对管理并没有什么用,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的会计做帐的标准是按照会计制度来的,而会计制度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国家的征税制度,它是为了国家对一个企业掌握你缴纳税收的真实情况提供一个标准,会计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国家税务总局派驻在你们公司的驻点人员,所以,他对企业的运行管理就像一个皮和毛,粘不到一起的。

大家对财务或财务人员了解吗?招聘什么样的会计才合适?

某公司要招聘一个财务总监,于是来了三个人应聘。该公司经理亲自来面试者三个人。他出了一道题让者三个人回答:

2+2=?

第一个人想都没想直接回答说:等于4

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多数的时候等于四,但有的时候等于三,也有的时候等于五。

第三个人很神秘地凑到经理面前说:您想让他等于几就等于几?

大家想想,招聘经理最后会录用谁来做财务总监?

现实中财会人员和领导者的思维错位

财会人员缺少的是:

1、财务的战略高度;

2、财务的经营视角;

3、财务的管理心法;

领导者缺少的是:

管理的财务价值判断;

管理的财务思维;

管理的财务掌控技巧;

财务管理的本质

财务管理不仅是记账、统计,以及编制会计报表,这些只是会计的基础性工作,一种技法;

财务管理上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的预测,财务具有与生俱来的前瞻性,这是财务的本质,一种心法,更是一种财务智慧的体现。

财务人员的新职能

决策支持、

商业洞察、

价值管理、

价值创造。

阿里巴巴马云与其CFO蔡崇信

联想柳传志与其CFO马雪征

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的位置

“辅佐”老板进行战略决策和管理工作

参加本次课程的预期收益

改变一些观念和惯性思维;

学习一些新知识和新说法;

掌握一些财务管理的心法。

本课程的目的

让大家对财务:

有个感知,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得你在管理企业时有个清晰的发展目标;

有个理念,使你拥有一些信手拈来就可使用的财务理念,让财务理念成为你今后管理行动的自觉;

有个工具,使你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操作工具,管理企业有的放矢,运筹帷幄。

你对财务指标的管理学含义知多少?

【课前问题】:你能真正了解哪些财务指标?

你身价过亿,就一定拥有过亿的资产吗?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如何理解家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如何核算?如何达到核算的目的?业界及管理者们众说不一,见仁见智。有人说,除了赚钱就是本钱,本钱就是成本;有人说“肉烂了总会在锅里”,无需在成本核算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只需用自已的 人管好仓库、现金、门卫就行了;有人则视成本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之一。无论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持何种态度,都不无道理,都与自身环境、管理基础、发展愿景以及管理者自身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少人说,家具制造业的竟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是否如此严重,同仁们最清楚,但竟争的确加剧。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款式、品质和营销手法的同质化,家具业的竟争最主要的表现为价格的竟争,价格的竟争其实就是成本的竟争。然而,不少企业在竟争面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感觉迷茫和困惑,对成本的理解和核算往往步入以下误区: 其一,重营销、重生产、重研发,忽视财务及成本 核算的重要地位。 其二,把成本核算简单化,仿佛成本核算只是财务 部门的事,成本核算不准主要是会计未算准。而财务部门

一般大都做事后核算,忽视其整体管理职能,忽视其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和贯彻。 其三,不少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成本核算,并无专职的核算管理人员,产品定价随意性,一般参照同款式而定,或者按估算的材料成本系数倒算。在这种成本意识的指导下,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水平差,其成本就象橡皮一样,可长可短,无准确可靠的量化指标。 事实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控制的基础。无准确、及时、可靠、可比的核算资料,就难以知道成本高低、失控的真实原因,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持续改善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成本核算对家具制造企业的重要性非同小可。针对目前不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首先,应清晰认识理会成本核算的概念、实质和目的。成本核算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其实质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指标的形式反映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达到成本分析、预测和控制的最终目的。第二,应正确认识成本的分类方法。成本的分类方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

【案例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案例 【案例1】小李刚大学毕业,就到某家啤酒生产企业从事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小李通过一段时间得学习,归结出该公司啤酒生产过程为: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工序、糖化工序、发酵工序、包装工序四个工序。从而就可以完成整个得生产流程。根据掌握得资料,小李认为该啤酒生产企业就是典型得分步骤生产,因此将其成本核算方法设计为分步成本计算法。这种分析设计就是否科学合理?就是否还有其她反嘎可供选择?实际核算工作中又应怎样去实施呢? 【案例2】某汽车生产企业就是新成立得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低排量得小汽车,汽车得所有零部件都就是由自己生产,而且使每一种零部件都就是在一个独立得生产车间生产。所产零部件大多就是企业自己使用,也有部分对外出售;各零部件生产车间生产完成后都移交进入半成品库,最后由装配部门从半成品库领取组装成产品对外出售。根据该企业生产特点,可以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请说明理由。 【案例3】品种法下得成本计算 一、[资料]海西集团下属得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得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0×7年8月 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得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料得比例进行分配。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负担得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得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得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得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得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得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得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得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二、[品种法得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与成本计算单 按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0、表911)与成本计算单(见表921、表922),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2、表913)与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914),其她与成本计算无关得费用明细账,如管理费用明细账等,此略。 2.要素费用得分配 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发生得原始凭证与其她有关资料,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分配各项要素费用。 (1)分配材料费用。其中: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甲、乙两种产

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及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以补 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 1、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 2、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 3、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 4、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 5、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案例 - 练习!10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案例 - 练习!10 第2章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示范案例 2.1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及企业物流成本表填写 例一、甲公司是一个小麦加工为主的中外合资面粉生产企业。截至2006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6186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562万元。内部设有会计部,兼做信息工作,、人事部、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仓储部和销售部7个部门~共有员工145人~其中采购人员5人~生产人员60人~营销人员20人~其余为管理人员。该公司有一个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仓库~用于储存小麦、面粉等存货~而运输业务和装卸搬运业务均由外部人员承包~公司支付运费和装卸搬运费。 本案例以甲公司2006年12月有关成本费用资料为依据~计算2006年12月的物流成本。甲公司的成本费用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其他业务成本~其中营业外支出2006年12月无发生额。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获取甲公司2006年12月相关成本费用发生额及明细资料并逐项分析哪些与物流成本相关。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1、表2. 2、表2. 3、表2.4和表2.5。 表2.1 2006年12月管理费用明细及物流成本相关性分析表 是否与物流管理费用发生额备注成本相关明细项目 (元) 工资 94044.09 是含物流信息人员工资 折旧费 36049.57 是含物流信息设施折旧 办公费 2566.24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 差旅费 12267.10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 工会经费 5176.08 否

董事会费 45000.00 否 坏账损失 2147087.44 否 应酬费 24777.00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 税金 71351.83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职工福利费15996.30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职工培训费 631.00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劳动保险费 39102.00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待业保险费 3908.68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劳动保护费 1028.34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邮电费 426.81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 汽车 19241.31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诉讼费3683.00 否 低值易耗品摊销 129.00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 其他 65749.45 否 住房公积金 17203.40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环境保护费 2940.56 否 修理费 5915.00 否主要为人事部、会计部、总经理办公室费用统筹医疗金17827.50 是含物流人员费用照明电费 25182.68 是含仓库电费合计 2657284.38 表2.2 2006年12月制造费用明细及物流成本相关性分析表 是否与物流制造费用发生额备注成本相关明细项目 (元) 折旧费 58654.90 是含车间包装设备折旧费修理费 61841.90 是含车间包装设备修理费 水费 10345.81 否主要为车间制造耗用水费差旅费 5813.30 否主要为车间人员支出费用邮电费 1510.00 否主要为车间人员支出费用保险费 21684.00 是含库存和包装设备保险费用劳动保护费 3358.50 是含包装工人费用职工福利费1025.95 是含包装工人费用试验检验费 2906.42 否主要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费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实例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实例 华天公司xx年12月,生产A、B两种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按其用途归集。 A、B两种产品生产费用计算表 产品名称完工产 品数量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A产品100台19 600 13 680 B产品150台42 400 4 560 合计62 000 18 240 14 952 95 192 (1)设按A、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分摊制造费用。 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4 952/(12 000+4 000)=0.934 5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2 000×

0.9345=11 214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 000×0.934 5=3 738元 经过分配,可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1 214 -B产品 3 738 贷:制造费用 14 952 (2)登记A、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 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产品品种或类别:A产品单位:元 年凭 证号码摘 要 借方(成本项目) 贷方借 或 贷 余 月日直接 材料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生 产 耗 19600 19600 借 1

材 料 分 13680 13680 借 3配 工 资 及 福 利 费 11214 11214 借 4分 配 制 造 费 用 44494 平 -结 转 完 工 产

生 产 成 本 本 期 发 生 额 和 余 额 19600 13680 11214 44494 44494 平 - 生产 成本明细分类账 产品品种或类别:B产品 单位:元 年凭 证号摘 要 借方(成 本项目)贷 方 借 或 余 额 月日直直制合

案例7: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成本案例七: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本月生产数量。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元;供电车间负担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外部加工费48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1 360元,材料市内运输费2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14 7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负担的办公费1 000元,水费2 000元,差旅费1 400元,设计制图费2 600元;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500元,外部修理费1 800元;机修车间负担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的办公费3 000元,水费1 200元,招待费200元,市话费600元。 (5)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2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 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 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 000元。 (6)根据“待摊费用”账户记录,本月应分摊财产保险费3 195元,其中供电车间负担800元,机修车间负担600元,基本生产车间负担1 195元,厂部管理部门负担600元。 9.2.3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按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0、表9-11)和成本计算单(见表9-21、表9-22),按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见表9-12、表9-13)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9-14),其他与成本计算无关的费用明细账,如管理费用明细账等,此略。 2.要素费用的分配 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分配各项要素费用。 (1)分配材料费用。其中: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分配。分配结果,见表9-4、表9-5。 表9-4 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 表9-5 材料费用分配表 根据材料费用汇总表,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826 000 ——乙产品616 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 000

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1、猪场生产情况该猪场建于1997年,常年存栏基础母猪约500头,猪只常年 存栏量为2500~3000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育肥猪3 600头左右,仔猪4400头左右。2002年12月25日,猪场存栏量为2 813头,其中繁殖母猪492头,后备母猪56头,种公猪30头,育肥猪1120头,哺乳仔猪585头,保育猪530头。 2003年全年出售育肥猪3 671头、仔猪4 280头、淘汰种猪98头,销售收入分别为245.89万元、103.72万元、10.15万元,合计销售收入为359Y6万元。2003年12月25日,猪场存栏量为2 731头,其中繁殖母猪501头,后备母猪50头,种公猪30头,育肥猪980头,哺乳仔猪560头,保育猪610头。 2、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猪的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 成本。所谓直接生产成本就是直接用于猪生产的费用,主要包括饲料成本、防疫费、药费、饲养员工资等;间接生产成本是指间接用于猪生产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贷款利息、供热费、电费、设备维修费、工具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计算仔猪与育肥猪的生产成本时,只计算其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年终一次性进入总的生产成本。 3、仔猪的成本核算及其毛利的计算3.1 仔猪的成本核算3.1.1 饲料成本该 猪场2003年用于种公猪、后备母猪、繁殖母猪、仔猪的饲料数量及金额总计分别为784.86吨和101.60万元。3.1.2 医药防疫费猪场全年用于种公猪、后备母猪、繁殖母猪、仔猪的防疫费合计3.64万元,药费合计2.94万元。3.1.3 饲养员工资饲养员工资实行分环节承包,共有饲养员11人,按转出仔猪的头数计算工资,全年支出工资总额为9.36万元。2003年仔猪的直接生产成本合计117.54万元。全年出售仔猪4 280头,转入育肥舍仔猪3 750头,合计8 030头,则平均每头仔猪的直接生产成本为146.38元。3.2 仔猪毛利的计算2003年销售仔猪4 280头,收入103.72万元。 全年转入育肥舍仔猪3 750。头,每头按200元(参考市场价格制定的猪场内部价格)转入育肥舍,共75万元。则仔猪的毛利为61.18(103.72+75-117.54)万元,平均每头仔猪的毛利为76.19元。 4、育肥猪的成本核算及其毛利的计算4.1 育肥猪的成本核算4.1.1 饲料成 本该猪场2003年用于育肥猪的饲料数量及金额总计分别为943.80吨和116.29万元。4.1.2 医药防疫在仔猪阶段所有免疫程序已完成,育肥阶段不需要再注射疫苗,所以育肥猪不发生防疫费用,全年药费为0.59万元。4.1.3 饲养员工资饲养员工资实行承包制,按出栏头数计算工资,全年支出工资总额为2.20万元。4.1.4 仔猪成本转入仔猪成本为75万元。 2003年育肥猪的直接生产成本合计为194.08万元。全年出栏育肥猪3 671头,则平均每头育肥猪的直接生产成本为528.68元。 4.2 育肥猪毛利的计算全年出售育肥猪3 671头,收人为245.89万元。则育肥猪的毛利为51.81(245.89-194.08)万元,平均每头育肥猪的毛利为141.13元。 5、盈亏分析猪场全年的盈亏额等于仔猪与育肥猪的毛利及其它收入之和减去

成本计算案例

【案例1】某公司生产甲乙两个产品,采用品种法进项核算,成本核算项目设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初无在产品,原材料一次投入。 (1)领料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领用A材料100000元,按照领用材料重量分配(甲产品600千克,乙产品400千克) 分配原材料: (2)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工人工资50000,按照生产工时分配(甲产品600小时,乙产品400小时) 分配人工费: (3)本月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按照生产工时分配(甲产品600小时,乙产品400小时) (4)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60000、直接人工30000、制造费用18000)◆假若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计算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固定成本直接材料20000,直接人工5000,制造费用800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当月领用直接材料2000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本月共生产甲产品100件,其中完工60件,剩余40件完工50%。) ◆假若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本月甲产品在产品40件,单位定额成本直接材料300,直接人工200,制造费用150。)

【案例2】某企业2013年12月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内进行,原材料在第一车间投入,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完成为产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 资料一:有关产成品定额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 请根据上述资料完成甲产品成本计算表的填写:

[参考实用]成本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课程案例资料 案例一 大学生吴晓东20XX年7月毕业应聘到北方机械公司当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成本科刘科长向小吴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东方机械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 1.产品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大型重型机械,用于矿山等企业,是国内矿山机械的龙头企业。2.车间设置情况 东方机械公司设有7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劳务。 3.成本核算的现状 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6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 答:采用两极核算体制。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实行统一核算和分散核算相结合。由于本公司规模较大,生产车间较多,为了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采用两级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这样,可以有效地组织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如果采取一级成本核算体制的话,则会使成本管理工作高度集中于公司,不利于提高各个生产车间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

工作效率。 2.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厂部应设置的成本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成本核算、工资成本核算、费用核算、产品成本核算等岗位。其中材料核算岗位承担由公司负责的一些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通过将各仓库交来的各车间领用材料的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将其分配给由各车间、部门负担。同时,应与材料供应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材料的采购、发放等工作;工资成本核算岗位主要负责计算每位职工的应付工资金额,并按工资费用的发生地点和用途,分配于不同的车间和部门。这些工资费用主要是由公司计算并支付的。而对于实行经济责任制情况下由各车间负责分配的诸如奖金等,则应由各车间、部门自行核算;费用核算岗位应要负责核算公司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以及各车间发生的一些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其日常的审核任务较重;产品成本核算岗位主要是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包括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产品成本核算在成本会计各岗位中是最重要的,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 车间应设置成本核算员,负责归集本车间所发生的一些费用,并进行分配。于月末时将本车间有关的成本费用账簿转交给公司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 3.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总账和明细账? 对于明细账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的车间、部门采取不同的设置方法。 在公司方面,应设置的账簿主要有 明细账 “公司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公司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公司制造费用明细账” “公司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2014年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讲解与案例分析-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成本动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 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3.月末,企业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无余额。(√)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所确定的产品生产成本。(√) 6.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构成产品成本的活劳动的消耗。(√) 7.成本核算制度以“制造业”为蓝本,明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总体要求和一般原则。(√) 8.《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9.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 10.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以国民经济分类标准(10个)为基础,并结合财政部以往发布的行业会计制度(1个)和核算办法涉及的行业,划分了行业类别。(×) 11.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12.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发电、采煤企业)。在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中(纺织、冶炼、汽车制造),如果企业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13.制造企业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14.多层次,是指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合出产品维度、工序维度、车间班组维度、生产设备维度、客户订单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和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 15.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等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1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1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李明军2013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该纺 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外,还有若干为 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 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纺纱和织 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各 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 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 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 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另外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 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有关资料如下: 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 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 成品。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 表1 第一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产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00000 75000 69000 744000本月生产费用1500000 144000 1080001752000生产费用累计 半成品成本 200 半成品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402000 54 000 63 000 519000

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及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及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以补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 1、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 2、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 3、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 4、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 5、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含制造费用)

1 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分步法)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含制造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 × ×公司是一个重化工公司,公司按生产产品类别分甲车间和乙车间,其中甲车间是 将原料 A 电解后生成 X 单元,X 单元再生产产品 B 和 C 单体(其中 B 占 X 单元总成本 53%、 C 单体占 X 单元总成本 47%),C 单体经过冷冻后生成液态 C 产品,C 单体经过氢化反应 后生成 D 产品。乙车间是以原料 H 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甲车间产品 D 等辅助材料,经聚 合反应后生成单体 J ,单体 J 经过干燥包装后成为产品 J 。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是电解设备和聚合反应釜,公司生产成本主要发生在电解环节和聚 合反应过程,原料 A 电解总成本称为 X 单元总成本。 期末在产品系聚合反应釜中的聚合物,其他生产环节没有在产品。 ( 二)05 年度公司全年生产成本资料 甲车间: 2 2 2 2 005 年度总成本 220,622,652.52 元 134,003.36 吨 11,879.24 吨 005 年度 B 产品产量 005 年度 C 产品产量 005 年度 D 产品产量 60,275.15 吨 乙车间: 年初在产品 1,212,371.13 元 628,484,773.53 元 1,351,442.91 元 140,575.05 吨 2 005 年度总成本 年末在产品 2 005 年度 J 产品产量 主要工序成产成本明细详见底稿。 二、审计目标 ( ( ( 一)确定生产成本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生产成本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生产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 一)执行编制或获取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表,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 是否相符程序 1 、向客户索要审计期间每月的生产成本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底稿索引 A12-12-1/2); 、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符, 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2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中指出,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 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少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怎样运用呢? 某商品流通企业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购进洗衣粉 2 000箱,每箱40元,计货款80 000元,增值税13 600元,运费1 00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财会部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托收凭证、专用发票、运费凭证,审核无误后,当即承付货款。仓储部门已将商品验收入库。账务处理如下: 一、增设“进货费用”账户,将进货费用按商品类别进行归集,期末在已销商品和结存商品之间进行分摊 借: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80 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70.00 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 930.00 贷:银行存款94 600.00 会计期末,假定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为526 000元,本月增加624 000元,期末余额为470 000元,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为37 096元,本月增加42 584元,按商品存销比例分摊进货费用: 进货费用分摊率=(该类商品期初结存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本期增加进货费用 ÷(该类商品期初余额+该类商品本期增加额 =(37 096+42 584/(526 000+624 000×100%=6.9% 该类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期末余额×分摊率=470 000×6.9%=32

成本核算与管理成本会计案例库

1.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案例 【情境与背景】 武小波于2012年8月从某财经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东方机械厂当成本会计核算员。财务部成本会计科李科长向武小波介绍了该厂的基本情况:该厂主要生产用于矿山企业的大型重型机械,全厂设有8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件和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8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该厂规模较大,但为了集中控制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的需要,现在实行的是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但有人建议该厂应该实行车间和厂部两级成本核算体制。李科长让小武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成本核算和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一级核算体制还是两级核算体制? (2)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3)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核算的总账和明细账? (4)对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 依据及相关法规: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 【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成本会计的任务,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但是,有许多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并没有认真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2.生产费用分配案例 【情境与背景】 某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其中甲、乙产品为盈利产品,丙产品为亏损产品。然而,经过预测分析,丙产品虽然亏损但不应停产,因为丙产品曾经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所占销售比重较大,对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有很大的分摊和支撑作用。经过该厂新来的财务主管赵辛的调查发现,该厂的制造费用是采用平均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中去的,但是,根据受益原则,由各种产品引起的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并不相同。例如,用于生产丙产品的机器设备有90%已提足折旧,因此丙产品应分摊的折旧费用比较少,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的机器设备大多为新购置的,分摊的折旧费用较多。而当企业采用平均的方法分摊时,无疑会加大丙产品的费用负担,其他类似的费用如生产用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生产检验费等,都使丙产品多摊销了很多费用,这是很不合理的,也是导致丙产品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赵辛将这一做法的不合理之处向主管领导做了汇报和说明,但该领导认为,这样分摊费用一是可以简化核算,二是可以使新产品和乙的毛利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竞争的水平,所以最好还是维持现行做法。赵辛还发现企业不仅在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划分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且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上,也因为简化核算而采用了不合理的方法。该厂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之间变化也较大,各种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原材料费用大多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但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不尽相同。而该厂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上所采用的方法是:所有费用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 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 依据及相关法规:生产费用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的这种做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那么为了正确地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正确地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成本计划或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必须将应计入本月产品

变动成本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案例分析比较.doc

变动成本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案例分析比较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因为对成本的核算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方法 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两个具体案例出发,通过 对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加以引申结合运用。 一、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部分而不包括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包括间接成本,所以也称之为“直接成本法”。所有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从营业收入中扣除,冲减当期的利润额。因为固定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与产品的实际生产 无直接联系,而与时间联系较密切。 (二)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其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中既包括变动部分又包括固定部分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也就是说,产品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间接成本,所以完全成本法又被称为“吸收成本法”或“归纳成本计算法”。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都是产品生产必须要支出的费用,所以不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 来处理,而要把当期发生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去。 案例 1:某企业本月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下: 本月投产 100 件产品,领用原材料10,000 元;生产工人工资 10,000 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 7,000 元;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9,000 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 1,000 元,固定销售费用1,000 元。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80 件,期末在产产品 20 件,完工程度50% 。本月对外销售产品50 件,单位售价800 元。(假设期初存货为)案例 2 :

案例一 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有关资料如下: 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 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是按照产品生产步骤的先后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各个步骤半产品成本,直到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半产品成本=生产费用累计-在产品定额成本半成品单位成本= 半成品成本÷产量 表1-1 第一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产量直接材 料直接人 工 制造费 用 成本合 计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600000 75000 69000 744000 本月生产费用1500000 144000 108000 1752000 生产费用累计2100000 219000 177000 2496000 半成品成本200 1698000 165000 114000 1977000 半成品单位成本8490 825 570 9885 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402000 54000 63000 519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