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

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功能

一、什么是逻辑学

(一)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1、思维:即思维主体运用符号系统、遵循相应的程序,对思维客体的反映及其结果。

2、思维的类型

传统的思维二分法: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形象、联想和想象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新的思维二分法: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

非逻辑思维:除逻辑思维之外的各种思维方式的总称。如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前逻辑思维(原始思维)、反逻辑思维,等等。

3、思维与语言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载体(物质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实质内容(内在题材)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规则

1、思维形式与思维形式的结构

思维形式: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包括概念、判断(命题)、推理。

思维形式的结构:亦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形式本身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2、思维形式的结构包含:

逻辑常项:在相同的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不变部分,它决定着该类思维形式的逻辑性质与逻辑特征。

逻辑变项:某一思维形式中因具体内容不同而可以互相替换的部分。

例如:

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②所有出现尸斑的尸体都是死后2-4小时的尸体;

③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动物。

逻辑常项:所有…都是…

逻辑变项:“金属”、“导电体”、“出现尸斑的尸体”、“死后2-4小时的尸体”、“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的动物”。

共同的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又如:①如果死者背上有自己无法形成的致命伤,那么,死者是被人杀害的。

②如果数x能被8整除,那么,数x能被4整除。

逻辑常项:如果……,那么……。

逻辑变项:

共同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

再如: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水银是金属

所以,水银是导电体

②所有出现尸斑的尸体都是死亡后2-4小时的尸体

本案死者的尸体是出现尸斑的尸体

所以,本案死者的尸体是死亡2-4小时的尸体。

二、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1、工具性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表达都要借助于逻辑。逻辑学既是表述和论证的工具,也是认识的工具。

2、普效性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学提供带有普遍有效性的知识。

在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属于基础科学。

3、全人类性

逻辑学无民族性、本身没有阶级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

三、逻辑学的功能

1、一般作用:

⑴由自发的逻辑思维提高到自觉的逻辑思维;

⑵不仅有理论指导功能,而且也具有方法论意义;

⑶逻辑学提供一种批判工具,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有力武器。

⑷逻辑学是预防逻辑错误以及揭露和驳斥诡辩的有力工具

2、特别作用:对法律工作者而言的特殊意义

⑴立法工作离不开逻辑学的指导

⑵司法工作离不开逻辑学的运用

狭义的司法工作,仅指审判工作;广义的司法工作,包括侦查、庭审、法庭辩论、仲裁、公证、非诉讼法律事务以及行政执法等各个方面适用法律的工作。

法律适用过程中,事实的认定、证据的运用,法律的寻找、解释与选择,裁判结论的得出,法律文书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逻辑参与其中。

⑶法律研究、法制宣传、法律教学等工作需要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方法

3、逻辑的局限性

第二章

概念论

—关于概念分析的逻辑知识

?第一节概念(concept) 及其特征

?一、概念与法律概念

?(一)概念:就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

?1、对象与属性:

?对象(object):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即各种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

?属性(attribute):对象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关系。

?2、共有属性与特有属性

?共有属性(common attribute):一对象与他对象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非本质属性”。

?特有属性(distinctive attribute):一对象独有而他对象不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本质属性”。

?例如:

人具有以下一些属性:

a. 有四肢、有耳朵、有眼睛;

b. 有语言、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其中a.是人的一般属性;b.是人的特有属性。

又如,“用来书写或画画的工具”是笔的特有属性。

?(二)概念的表达式—语词与词项

?1、语词与词项:

?语词(word):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

?词项(term):在判断(命题、语句)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成分的概念。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

区别:

第一,概念具有全民性,语词具有民族性。

第二,任何概念都通过语词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概念语词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①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义词)

②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多义词)

?(三)法律概念及其特征

?1、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

?⑴法律概念(legal concept):法律规范中出现的、用以指称那些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事件或行为的概念,亦称“法律专门术语”。

?⑵法学概念(concepts of the science of law):法学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法学专门术语。

?⑶法律的概念(the concept of law):关于“法是什么”的问题。

?2、法律概念的特征

?⑴法律概念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

?例如:

?各国法律关于“成年人”这一法律概念不同规定,如我国、日本等国。

?⑵法律概念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例如:

?情节恶劣、数额巨大、重大事由……

二、概念内涵及其类型

?(一)概念内涵及其表达式

?1、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intension):亦称概念“所谓”,即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的特有属性。

? 2.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概念所反映的那些对象的一组特有属性。

?概念的内涵,法学上通称为“构成要件”。

?3、概念内涵的表达式:

?A=(T+B)

?其中:

?A: 任一概念

?T: A的“特有属性”,即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组)

?B: A的“共有属性”,即A所隶属的那类对象(A的属概念)

?例:

?①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

?②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知悉(T1),能为权利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参见1997年《刑法》第219条第3款)

?③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T2),过失(T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T4)的事故(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

?(二)概念内涵的分类

?1、认识性内涵与规定性内涵

?⑴认识性内涵

?认识性内涵是通过对象间的比较而确立的内涵,它是人们认识的成果。

?认识性内涵的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

?例如:

?①前述关于“笔”的内涵

?②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外被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能飞翔的(T3)+脊椎动物(B)。

?⑵规定性内涵

?规定性内涵就是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规定方式所确立的内涵。

?规定性内涵的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例如:

?①前述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

?②私法(民商法)上的“善意”≠“善良心肠”,而是=“不知情”。

?2、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

?(根据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类)

?⑴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涵(或交集型内涵)

?T=(T1 ∧T2 ∧….. ∧Tn)

?如前述“鸟”、“商业秘密”的内涵。

?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外被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能飞翔的(T3)+脊椎动物(B)

?A=(T1 ∧T2 ∧ T3 )+B

?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知悉(T1),能为权利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

?A=(T1 ∧T2 ∧ T3 ∧ T4 )+B

?⑵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涵

?(或并集型内涵)

?T=(T1∨T2 ∨….. ∨ Tn)

?如:

?前述“笔”的内涵。

?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

?A=(T1 T2)+B

三、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

?(一)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概念反映的对象的总和。

?概念外延,法学上通称为“适用范围”。

?例如:

?“笔”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样的笔,如毛笔、铅笔、钢笔、圆珠笔……

?(二)归类活动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1、归类与司法归类

?⑴归类:确定某一具体对象是否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思维活动。

?例如:

?将“电笔”排除在“笔”的外延之外,而将“眉笔”归属于“笔”的外延之中。

?归类活动在司法中的应用,就是司法归类。

?⑵司法归类

?司法归类:将确认案件事实归属于某一特定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实则确定某一事件或行为是否属于某个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围。

?司法归类,法学方法论中通称为“归摄”或“涵摄”。

?例如:

?若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这一事实进行司法归类,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犯罪行为或合法行为。

2、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所谓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就是一概念外延与另一概念外延之间的“灰色区域”。

?其实质在于:客观对象中存在有难以界定的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

?由于存在着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因而就导致了归类时的复杂和困难。

?例如:

?“某甲拾得某乙的遗忘物,数额巨大,拒不返还”这一行为,在司法归类时,乙有可能归属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也有可能归属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条第2款)。

第二节概念的分类

?一、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空概念

(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多少来分类)

1、单独概念:是指外延仅有一个对象的概念。

单独概念没有量词,因此单独概念没有全称和特称。

如:中国、长江、周恩来、布什、《阿Q正传》的作者……

从语词角度看:专有名词、摹状词

*摹状词:是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某事物的语词,或是那些包含了数目序列、包含了最高程度限制词、包含了“这个”、“那个”等指示词的语词。

如,中国第一部宪法、世界最高峰等。

2、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其外延对象,可能是可数的,也可能是不可数的。

从语词角度看是通名,如:普通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

如:人、商品、学生、法律、大桥……

?3、空概念,亦称虚概念: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外延没有任何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空类或空集。

?例如:

?上帝、孙悟空、燃素、飞马、神仙……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一)集合体与类:

?1、集合体:由许许多多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整体)。

?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森林与树木

?2、类: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汇集。

?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如,法律与婚姻法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法规汇编、联合国、人口、森林、丛书、群岛、舰队、犯罪集团、审判委员会……

?非集合概念:反映类(即非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树、书、岛、军舰、犯罪分子、人、书、审判委员会委员、团伙诈骗案件……(三)同一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

任一概念,要么属于集合概念,要么属于非集合概念。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语词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这就是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

例如:

①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②王浩是沈阳师范大学学生。

再如:

①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②人是有理性的。

又如:

①法学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合同法是法学著作,

③所以,合同法学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练习

?指出下列划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①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

?②人定胜天。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④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⑥书不可不读。

?⑦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⑧我们应当爱护图书馆的书。

?⑨书,犹药也,多读,可以医愚。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

正概念:正义战争、红色、金属元素

负概念:非正义战争、非红色、非金属元素

?负概念=(否定词+正概念)

否定词:非、无、未、不……

?3、论域

?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就是论域,亦即“议论的范围”。

?例如:

?“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论域:车辆

?“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论域:学生(或“人”)

?负概念外延大小,取决于其论域的大小

?(四)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概念外延对象是否为可独立存在的实体来分类)

?1、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区分可列表如下:

?实体概念

?概念

?性质概念

?属性概念

?关系概念

(五)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

(根据概念表达式的结构形式不同来分类)

?1、简单概念:对其不能再加以分解的概念,其语言表达式是单字,或,意义不可再分的词组或短语。

?例如:

?书、英雄、书记员、联合国……

?2、复合概念:由两个或多个概念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概念。

?复合概念按其逻辑关系不同,可分为两类:

?⑴合取式(并且型)复合概念

?A=(A1 ∧ A2 ∧……∧ An)

?例如:

?红旗、白马、外科医生、女法官……

?⑵析取式(或者型)复合概念

?A=(A1 ∨A2 ∨……∨ An)

?例如:

?男女老少、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

?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欧拉与欧拉图

?欧拉(L.Euler,1707-1783),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1761年,欧拉首创圆圈图形表示概念的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史称欧拉图或欧拉图解(Euler’s diagram).

?

非A

?根据两个概念外延间有无重合部分,和重合部分的多少,两个概念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有五种: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欧拉图:

一、全同关系

?1、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的S都是P,并且所有的P都是S。

4、例如:

S:鲁迅

P :《阿Q正传》的作者

S :长江

P: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

二、交叉关系

1、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含义:

既有些S是P,有些P是S,

有些S不是P,并且有些P不是S。

4、例如:

①S学生、P团员

②S妇女、P 党员

三、种属关系与属种关系

?1、若S的全部外延与P的部分外延相同,则S真包含于P,或称,P真包含S。此时,S是种概念,P是属概念。

?种属关系与属种关系,合称从属关系。

?2、欧拉图

?

?

?

?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S是P,但有P不是S

?4、例如

?S:大学生

?P: 学生

?

?以上全同、交叉、从属(种属和属种)关系,合称为相容关系。

?若至少有一个对象既属于S概念的外延又属于P概念的外延,则S、P两概念间具有相容关系,S、P互为相容概念。

?相容关系,若用集合术语表示,即“若S交P非空,则S与P相容”。其公式为:?S ∩P≠Φ

?

四、全异关系

(一)基本理论

?1、界定

?若S的全部外延与P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由S与P全异,S、P互为全异概念。

?全异关系,亦即不相容关系

?其实质是:S ∩P=Φ

?2、欧拉图

?

?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S不是P

?且

?所有P不是S

4、例如

S:成年人

P:未成年人

(二)矛盾关系

?1、界定

?S、P全异,若S、P两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其共同属概念C的外延,则S与P互为予盾概念。

?2、欧拉图

?

?

?

?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S、P全异,且,S+P=C

4、例如:

S:未成年人

P:成年人

C:人

(三)反对关系

?1、界定:

?若S、P两概念外延之和小于其共同属概念C的外延,则S、P互为反对概念。

?2、欧拉图

?

?

?

?

?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S、P全异,且,S+P

4、例如:

S:青年人

P:老年人

C:人

第四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限制与概括的逻辑基础

?——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外延愈小;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外延愈大。

二、限制与概括

1、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内涵以缩小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的推演过程。

如:战争——正义战争——抗日战争

2、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的推演过程。

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阶级

概念的限制要注意两点:

(1)概念的限制是由一个属概念过渡到一个种概念,原概念和限制后的概念之间具有属种关系。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是概念的限制。

例如:由“思想家——伟大的思想家”不是概念的限制。(2)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如:思想家——当代思想家——马克思,到马克思这里就不能再进行限制了。

概念的概括要注意两点:

(1)概念的概括是由一个种概念过渡到一个属概念,原概念和概括后的概念之间具有属种关系。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能叫概念的限制。

例如:“勇敢的人——勇敢”不是概念的概括。

(2)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如:大学生——人——动物——生物——物质,

到物质这里就不能再进行概括了。

第四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一、哪些概念需要明确?

?概念的确定性有四种表现形式:

?1、内涵清晰、外延封闭

?2、内涵清晰、外延开放

?3、内涵不清晰、外延封闭

?4、内涵不清晰、外延开放

法律逻辑学1

文法教研室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的前件p是假的,而后件q 是真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2.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 才q”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3.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 4.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5.在三段论第三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主项。其具体规则为: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结论必须是。 6.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是假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7.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的前件p和后件q都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8.根据差等关系,SIP真,则SAP 。 9.在三段论第二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项。其具体规则为:大前提必须是;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与“共青团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2.“党员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3.在审判工作中参照典型案例量刑,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4.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5.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判断进行换质位法直接推理,其结论是()。 A、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不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6.“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人民”这两个判断中的“人民”()。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7.下列各组概念按箭头所示方向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法官→青年法官→女青年法官 B、女青年法官→青年法官→法官 C、法官→青年→党员 D、党员→青年→法官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法律逻辑学[1]

是非判断题 1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2 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3 概念的概括就是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的逻辑方法。() 4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单纯的概念。() 5 “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这一语境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集合概念。() 6 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与否由量项决定,谓项周延与否是联项决定。 7 只要逻辑形式有效,结论就必然真实。() 8 通过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SOP 可简单换位为POS 2 综合分析题 指出下列推理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写出它的推理形式毛病分析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需说明理由。 1、并非所有的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所有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2、精神上缺陷的人不能做证人,所以,有的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是能做证人的。 3 、本案被告人李X 不能从轻处罚,因为,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而李X 不是犯罪以后自由的。 是非判断题 1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错) 2 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对) 3 概念的概括就是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的逻辑方法。(对) 4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单纯的概念。(对,单纯?估计是“单独”) 5 “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这一语境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集合概念。(对) 6 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与否由量项决定,谓项周延与否是联项决定。(对) 7 只要逻辑形式有效,结论就必然真实。(错) 8 通过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SOP 可简单换位为POS (错) 2 综合分析题指出下列推理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写出它的推理形式毛病分析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需说明理由。 1、并非所有的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所有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形式为对当关系推理,无效,由 E 命题假不能退出 A 命题真。 2、精神上缺陷的人不能做证人,所以,有的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是能做证人的。 命题变形推理,有效。换质位推理:sap--se(非p)--(非p)es--(非p) a (非s)-- (非s) I (非p )。

法律逻辑学复习重点

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 在法治社会中,违反逻辑的法律必将导致法律体系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律应更集中体现人类的理性,体现理性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是人类理性最重要的支柱性学科之一。 2、逻辑也要借助于法律的推动得以发展。 逻辑的诞生,除了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产生的推动力外,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造就的辩论风气(如议会辩论、法庭辩论等),特别是辩论中对谬误的驳斥和对有效论证的追求,为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引论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 第三章命题(一) ——简单命题 第四章命题(二) ——复合命题 第五章规范命题及推理(自学) 第六章演绎推理(一) ——简单命题推理 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复合命题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九章类比推理 第十章假说与侦查假说(自学) 第十一章论证(自学) 第十二章逻辑学基本规律(自学)

第一章引论 本章要求: 明确法律逻辑学的定义、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第一节逻辑学及法律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1、“逻辑”一词的来源 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它导源于希腊文λoyos(逻各斯)。 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把“逻各斯”看作是“顷刻也不能离开的那个东西”,“是指导一切的东西”。古罗马更多的用“论辩术”(dialectica)表示逻辑科学。 日本学者把“逻辑”思想译为“论理学”。中国学者把研究论辩的学问(逻辑)称为“名学”、“辩学”、“理则学”等;17世纪明末李之藻与葡萄牙传教士合作,将葡萄牙大学逻辑讲义《亚里士多德论辩学概论》译为《名理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思想家严复把“Logic”音译为“逻辑”,但他把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的《逻辑体系:归纳与演绎》译为《穆勒名学》,仍用“名学”代替“逻辑”命名其书籍。孙中山先生把logic意译为理则学,即“思想之门径,诸学之规则”。20世纪30-40年代,“逻辑”的译名才逐渐被我国逻辑学界接受并使用。 2、“逻辑”的一般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 一般指如下四种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3)指人们思维的规律、规则; (4)指一门研究特定对象的科学, 即逻辑学。 二、逻辑学及法律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一)逻辑学的产生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2000多年历史;源于当时论辩风气的盛行和科学的发展。三个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 1、中国 春秋战国时代逻辑思想大为发展。出现了:惠施、公孙龙、墨子、韩非子、荀况等逻辑学家。以《墨经》对逻辑学的贡献最为卓著。 墨子:(公元前479-前381年) 2、印度 印度逻辑学称为“因明”。主要著作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 3、古希腊 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对逻辑做了最全面的研究——最有建树的是亚里士多德,其著作《工具论》。被尊称为“逻辑学之父”。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 A.反证法——间接证明 B.定义项——定义 C.山脉——山 D.大项——三段论 2.“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D)。 A.企业 B.动产 C.土地 D.财产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D)。 A.负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集合概念 4."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A.正确的划分 B.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错误的划分 D.分类 5."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B)。 A.集合概念 B.普遍概念 C.单独概念 D.负概念 6.“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7.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C)。 A.全异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8.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A.划分 B.定义 C.分类

D.限制 9.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 A.矛盾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反对关系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A.逻辑常项 B.语言表达形式 C.变项 D.思维的内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定义是(D)。 A.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C.正确的定义 D.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B)。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C.负概念 D.正概念

法律逻辑学试题与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C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C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 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只有当前件 (真)而后件(假)_时, 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 ,它都是真的 . 3,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排中排 ). 4, 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一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 , 邻近属概念是 ( 法律 ). 二 , 单项选择题 1, " 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定义过宽 (2) 定义过窄 (3) 定义用否定联项 (4) 以比喻代定义 2, 下列判断形式中 ,主, 谓项都周延的是 (2 ) (1) 所有的 S 是 P (2) 所有 S 不是 P ⑶有S 是P ⑷有S 不是P 3, "p T q"负判断是(4) (1) P A g (2) p V q ⑶p V g (4) _p 真且q 假 ________ p t 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 可能非 P (3) 必然非 P 5," 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2) 可能 P (4) 不可能非 P 就是说 , 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 ." 这段议论 (1 ) (1)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3)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2)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4)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2 ) 8, "p V g"的等值判断(3 ) (1) p t g (2) p V g (3) p A g (4) p t g 9, 当:"所有S 是P"与"有的S 是P"均是假时,则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 反对关系 (2) 差等关系 (3)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10, 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 A q (2) p V q (3) p t q (4) p A q 三 , 问答题 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 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 普通逻辑所说的 "同一思维过程 ", 是指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 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 "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 :A 是 A. "A" 表示任何一个思想 , 它可以是概念 , 也可以是判断 .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 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 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 .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 . 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 , 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 ,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 提,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6," 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1) 反对关系 (3) 差等关系 7, "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 (2)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大项不当周延 (3) 中项不周延 (2) 不项不当周延 (4) 两否定推结论

法律逻辑学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B

《法律逻辑学》复习纲要B 一、单项选择题 1.“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2.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错误的是()。 A、把“北京市”限制为“西城区” B、把“书籍”限制为“《法律逻辑学》” C、把“黄山”限制为“风景秀丽的黄山” D、把“数学家”限制为“陈景润” 3.属于联言判断的语言表述形式中合主联谓式的是()。 A、刑法和民法都是法律专业应该学习的课程 B、小张和小王都是法律专业毕业生,并且都是律师 C、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 D、马寅初和孙爷芳都是经济学家 4.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由“允许非P”可以推出()。 A、禁止P B、允许P C、必须非P D、不必须P 5.若两个直言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命题对当关系是()。 A、差等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下反对关系 6.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7.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D、违反排中律 8.“P∧q”的等值判断是()。 A、P→q B、P∨q C、P∧q D、P←q 9.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 “甲与乙是同案犯”这一判断是()。 A、性质判断 B、联言判断 C、选言判断 D、关系判断 11.当“SAP”与“SI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关系 12.“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这个定义是()。 A、语词定义 B、发生定义 C、功用定义 D、关系定义

法律逻辑学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多选题(36分) 1、如果A与B是单独概念,则A与B之间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从属关系 学生回答是:BD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这一命题具有相同形式的有。 A、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B、只要寒潮一来,气温就会下降。 C、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D、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生回答是:ABC 3、下面关于同项的A、E、l、O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有.()A、A与E为反对关系;B、非A与0是等值关系;C、1与E为矛盾关系;D、A与1为全容关系。 学生回答是:ABCD 4、下面关于法律规则的分解与合并,说法正确的有. A、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合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B、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析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C、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析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析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D、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合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合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学生回答是:BC 5、下面关于法律三段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有的法律演绎推理都是法律三段论;B、所有的法律三段论都是法律演绎推理;C、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D、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核心。 学生回答是:BD 6、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但是有的原因没有结果。 以下哪项为真,则该命题为假?() A、有的结果没有原因; B、所有原因有结果; C、有的结果没有原因,或者所有原因都有结果; D、有的原因有结果。 学生回答是:ABC 7、“X能波2整除”和“X能被4整除”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D、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B )。(1.00分)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1.00分) 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C )。(1.00分) A. 全异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同一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1.00分) A. 划分 B. 定义 C. 分类 D. 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A )。(1.00分)

A. 矛盾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差等关系 D. 反对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1.00分) A. 反证法——间接证明 B. 定义项——定义 C. 山脉——山 D. 大项——三段论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D )。(1.00分) A. 企业 B. 动产 C. 土地 D. 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D )。(1.00分) A. 负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1.00分) A. 正确的划分 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 错误的划分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法律逻辑学 (第二版)主编陈金钊熊明辉知识点

法律逻辑学 (第二版) 主编陈金钊 熊明辉 目录 第一章法治与法律逻辑 第二章法律思维、语言与逻辑 第三章概念与法律概念 第四章判断与法律判断 第五章推理与法律推理 第六章论证与法律论证 第七章大前提的建构(一):法律发现 第八章大前提的建构(二):法律解释 第九章小前提的建构:法律事实的认定 第十章法律论证评价与谬误 第十一章道义逻辑 第一章法治与法律逻辑 第一节法律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法律逻辑简史 逻辑学通常被认为产生于古希腊,其始祖就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古希腊,逻辑学的产生被认为有两大动因:一是公共演讲,二是法庭辩论。由此可见,逻辑学一开始就与法律是分不开的,法律与逻辑之关联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我国法律逻辑简史 第一阶段是传统逻辑研究方法阶段。 第二阶段是现代逻辑研究方法阶段。 第三阶段是法理学研究方法阶段。 第四阶段是非形式逻辑研究方法。 第一章法治与法律逻辑 三、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在古希腊时代,逻辑学是应民主和法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找到一种评判决断的理性工具。自从亚里士多德确定了逻辑学在理性评判中的不可替代地位之后,逻辑学就成为维护与实现法治的基础性工具。如前所述,弗劳斯已把法律与逻辑看成是最亲密的朋友,而霍姆斯曾指出:“法律人的训练主要是逻辑训练,司法裁决的语言主要是逻辑语言。” 第一章法治与法律逻辑 四、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看,法律逻辑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从微观的甚至是核心的内容来看,法律逻辑学主要是研究法律推理与论证方法的学问。五、法律逻辑的特征与功能 (一)逻辑学角度的特征 1.法律逻辑首先必须是逻辑。 2.法律逻辑是一门应用逻辑。 3.法律逻辑是一种语用逻辑。 第一章法治与法律逻辑 (二)法学角度的特征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最新河南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法学专科法律逻辑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5春开始河南电大把《法律逻辑学》纳入“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选题: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 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 是(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 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 逻辑方法是(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 断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反证法——间接证 明)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 人”这一概念属于(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错 误的划分)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逻辑常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犯了"以比喻代 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单独概念) 13.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 然的) 1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以比喻代定义) 15.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有B 不是A"均真,则A与B(交叉关系) 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那么对于教 唆犯,可以从轻处罚”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7.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前提与结论间的形 式联系) 18.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概 括和限制都错) 19.“这个抢劫犯一定是李鹏”是(必然肯定判断) 20.“甲某可能不是盗窃犯”是(可能否定判断) 21.求同法的特点是(去异求同) 22."重工业是生产重工业产品的工业"这一定义是(犯 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3.如果(A与B交叉),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 不是B 2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来考虑概 念所属种类,"无产阶级"是(正概念) 25."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 这一判断可以理解为(有 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 26.“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是一个(选言判断) 27."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 感情破裂是共同的,可以推知,双方感情破裂是要 求离婚的主要目的。"这段话运用的是(求同法)28.“他不但口才好,而且充当辩护人辩护得也好”是 一个(联言判断) 29.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是(没有前件,就没有后 件) 30.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和"小王是中国人"中," 中国人"(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31.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如果在猩 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208小时 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212小时 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要219 小时内才能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猩猩蝇成 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寻求因果联系的方 法是(共变法) 32.甲说:“根据该被告犯罪的情况,不应从重处罚。” 乙说: “那就应从轻处罚。”甲说: “也不应从轻处罚。” 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甲说的话(不违反逻辑规律)33."我既肯定有人不是好的,又肯定所有人是好的"犯 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3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 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35.某甲说:“要说必然会胜诉是不对的,谁能担保必然 会胜诉呢?要说可能不会胜诉也是不对的,怎么可 能不会胜诉呢?”。从逻辑基本规律分析,某甲说的 话(违反排中律) 36..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州市放 映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800万 元。这一次滨州市又引进《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 放映10天,1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 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上述推断最可能隐含以下哪项 假设(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 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

《法律逻辑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法学理论学时:___32____ 实践学时:__ 4_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开课意义】 法律逻辑学是培养法学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法学与逻辑学存在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如法律的制定或执行、法律的研究和运用,无不广泛地涉及逻辑问题;因此,学习法律逻辑对从事法学或法律工作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本科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必修课程。 【目的与任务】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应用性质的形式逻辑分支学科。法律逻辑的工具性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特别强调掌握、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法律逻辑学是培养法学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使学生掌握法律逻辑思维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素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逻辑学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并熟练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词项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及逻辑基本规律等内容。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特殊的法律逻辑问题,并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法律逻辑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因此,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尤其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4 二、大纲本文(小四宋体加粗)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搞清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 (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2)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指研究思维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 (4)指某种特殊的观点、方法 2.法律逻辑学特点 (1)介绍一般的逻辑理论 (2)介绍和研究涉法思维活动中特殊的形式与规律的逻辑理论 3.法律逻辑学的意义 (1)是推进法律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2)有助于提高立法工作的水平 (3)有助于提高法学研究和依法办案的能力 4.什么是命题 命题是表达思维对象的情况并具有真假之分的语句 5.命题的逻辑特征 (1)命题总是对思维对象的情况有所断定 (2)命题最基本的逻辑特征有真假之分 6.命题与语句的关系 (1)命题与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命题要通过语句来表达,语句是命题的表现形式(2)命题与语句又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a.命题与语句因其各自的特点不同,分别成为不同学科的科研对象 b.并非任何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 c.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d.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7.复合命题可分为? 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 8.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就是反映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它是以主谓式语句表达的命题。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 9.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1)全称命题的主项周延 (2)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3)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4)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10.换位法 通过交换直言命题主、谓项的位置而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的推理,称为换位法 11.换位法必遵守的规则 (1)只改变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不改变命题的质 (2)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12.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包含一个共同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法律逻辑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3、定义都由(被定义项)、(定义项) 和定义联项 三部分组成。4、划分都由(母项)、(子项)和划分的根据(或标准)三部分组成。5、模态命题是指包含有各种(各种模态词)的命题6、模态命题就是断定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定义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2.划分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3、选言推理: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选言命题有相容与不相容之分,相应地,选言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两种4、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 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5.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很特殊的情况发生,比如地理环境中发生了什么异常使得兔子必以撞树为快.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划分的概念和应当遵循的规则P27-29 2、简述定义的概念和 应当遵循的规则P22-25 3、简述三段论的格与式P90-92 五、论述题(20分)试述三段论的规则和谬误 三段论谬误是存在形式上的,所以称之为形式谬误。(与第四章的非形式谬误相对照)规则1.避免四项. 结论只断定了两项,主项(小项)和谓项(大项)。这两项要分别与中项联系,结论才能是合理的。这三 项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三段论就都是无效的。这种谬误通常称为四项谬误。这种谬误常源于语词歧义, 中项的语词发生歧义。与大项联系的是一种意思,而与小项联系的则是另外一种意思。 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甲与乙是同案犯”。这属于关系判断中何关系?(1)①对称2、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特称判断,则其小前提应是??(3)③MAS 3、“你有义务作证,因为你知道案情”。这段话作为三段论,省略了?(4 )④大前提4、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 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是?(3 )③PAM5、中项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皆作为谓项。这是三段论的??(2 )②第二格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2、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3、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4、充足理由律可以表述为:(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5、科学假设的的建立一般要经过初建阶段、推演阶段和验证阶段三个阶段。 6、论证一般是由论题、论据、论证联项三个要素组成。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8,"p∨g"的等值判断(3 ) (1) p→g (2) p∨g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