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止血带消毒登记表

检验科止血带消毒登记表

检验科止血带消毒登记表

检验科止血带消毒登记表(消毒方法1:200 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

检验科消毒记录表+

检验科消毒记录表年月 说明:一、分工1、护理员:负责每日消毒地面及清洗可重复使用的耐用消耗品并按规定清毒。每日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氯消净拖地一次。2、工作人员:每日以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氯消净抹拭工作台面一次,台面受污染时及时消毒(200mg/L氯消净擦拭),并按规定浸泡消毒所用消耗品,工作结束后交护理员清洗;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二、具体操作1.玻璃制品:(1)血常规涂片:浸泡于水中煮沸30分钟,然后以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干净后过两次蒸馏水,沥干,1600C干烤30分钟以上。(2)玻璃试管,其它用途的玻片:用完后浸泡于200mg/L氯消净中2小时,以水清洗后再用洗衣粉刷洗干净,最后过两次蒸馏水,沥干,1600C干烤30分钟以上。(3)培养皿:先高压蒸气灭菌15-30分钟,然后用洗衣粉

清洗干净,以蒸馏水过二次,沥干1600C干烤30分钟以上。2.聚乙烯塑料类:需重复使用的试剂杯,样品杯,反应杯,用后浸于200mg/L氯消净中2小时,以水部干净,再重新用200mg/L氯消净中30分钟以上,以水清洗干净,过二次蒸馏水后沥干,烤箱370C蒸干。3.一次使用之采血管及其它污染品,由护理员密封,送处理站焚烧。4.工作人员手消毒:工作完毕,以0.5%碘伏擦拭或于0.2%过氧乙酸或1000mg/L氯消净中浸泡3分钟,再用肥皂洗手。附:0.2%过氧乙酸:20%过氯乙酸10ml+990 ml水;1000mg/L氯消净:1包(20g/包)+水2400 ml;2000mg/L氯消净:2包(20g/包)+水24000 ml;以上清毒液每日一换。

实验室消毒规程

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器材、检验单、废弃标本及相矢人员的消毒。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二.消毒原则: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 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循环风动态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拖鞋每天用含有效漠或有效氯250mg/L的二漠海因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1次。所以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min- 2min。结核病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4h,工作衣若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或从事烈性菌标本检验后,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三?检验单的消毒: 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距检验单面不高于缓慢移 动,照射3s-5s,必须两面照射;也可用经卫生部批准的专用甲醛消毒器

薰蒸消毒。 四.空气的消毒: 对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 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抱子菌、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五?器材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 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1.金属器材 ①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灼烧,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②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2%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2.玻璃器材 ①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染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OO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再清洗干净、烘干。也可浸入洗涤剂或肥皂液中煮沸15min- 30min,反复洗刷,沥干,37C-60C烘干; ②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蒸汽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再刷洗;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46-31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 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职责 1.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1.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2、具体要求 2.1 实验室清洁消毒 2.1.1 消毒液配制 2.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2.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2.1.2紫外消毒 2.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30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2.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2.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 2.1. 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2.1. 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30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2.1. 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30分钟。 2.1. 3.4 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30分钟。 2.1. 3.5 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2.1. 3.6 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检验科消毒记录表.doc

检验科消毒记录表年月 日台面、废液、其他空气 备注日台面、废液、其他空气 备注 期次氯酸钠,灭菌 签名 期次氯酸钠,灭菌 签名紫外线紫外线 1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17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2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18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3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19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4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0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5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1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6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2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7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3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8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4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9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5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0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6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1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7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2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8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3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29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4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30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5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31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16 消毒□是□否消毒□是□否消毒□是□否 说明:一、分工 1 、护理员:负责每日消毒地面及清洗可重复使用的耐用消耗品并按规定清毒。每日用%过氧乙酸或1000mg/L 氯消净拖地一次。2、工%1000mg/L200mg/L 结束后交护理员清洗;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30~ 60 分钟。二、具体操作 1 .玻璃制品:( 1)血常规涂片:浸泡于水中煮沸30 分钟,然后以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干净后过两次蒸馏水,沥干,1600C 干烤 30 分钟以上。( 2)玻璃试管,其它用途的玻片:用完后浸泡于200mg/L 氯消净中 2 小时,以水清洗后再用洗衣粉刷洗干净,最后过两次蒸馏水,沥干,1600C 干烤 30 分钟以上。( 3)培养皿:先高压蒸气灭菌15-30 分钟,然后用洗衣粉清洗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