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八中2016中考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汇总

重庆八中2016中考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汇总

重庆八中2016中考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及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

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黑。1.制陶可视为一项最早的化工生产活动。下列制造陶器过程中发生

了化学变化的是()

A.开采陶土 B.筛选陶土 C.塑造成型 D.烧制陶器

2.肥皂水呈弱碱性,则肥皂水的pH可能是()

A.9.5 B.7.0 C.5.6 D.1.2

3.蔗糖颗粒加入水中最终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4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O

.氧化钠的化学式为个质子.钠原子核内有C11 DNa2.

5.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研究青蒿素(化学式CHO)治疗疟疾的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51522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含有11个氢分子 D.由42个原子构成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下列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A.铁导热性良好,可制铁锅 B.氢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石墨质软,可作电极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时正极得到氢气 B.饱和石灰水属于浓溶液

C.“汽水”应低温高压保存 D.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8.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塑料的使用易导致“白色污

染”

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D.羊毛与涤纶可用灼烧法鉴别

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的化学性质由Y原子保持

B.反应前后X、Y的原子个数不变

C.丙属于化合物

D.甲、乙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10.“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垄断食盐销售而得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盐矿都是“盐巴”的重要来源

B.因人体代谢原因,每天需补充大量“盐巴”

C.熬制“盐巴”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D.“盐巴”可制取纯碱、烧碱等多种化工产品

11.2015年3月,首批石墨烯手机在渝发布。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

碳原子构成的材料。下列对该材料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式可表示为C B.具有可燃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D.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12.汉代方士发明了原始火柴——“法烛”,它用送木条上涂硫磺制成,用于引燃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送木条是易燃物,硫磺是阻燃物 B.“法烛”燃烧会产生刺鼻气

C.硫磺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D.吹灭“法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3.实验室加热已预先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的朝向可以是(其他支出装置已略去). B.①③A.①②③

D.①② C.②③③①②9Mn+4AlOO。对该反应说法错14.工业

炼锰的反应为:8Al+3Mn高温3432误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铝发生了还原反应B .可用于工业生产,

说明锰的市场价值高于铝C .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 15.下列实验目的能达到的是().用氯化钡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 B N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和CO22-2 SO4溶液中的少量C.用水鉴别D.用铁除去ZnCl NONHNaCl和243 CuCl2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

实验操作中量的关系是(

A B C D A.一定量稀硫酸加水稀释

B.一定量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缓慢加入稀硫酸

D.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分)20个小题,共计5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17.(3分)用化学用于填空:

(1)铁离子____________;

(2)小苏打的化学式__________;

(3)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学家__________。

18.(4分)化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低碳”倡导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但并不能实现“低碳”,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净水方法有:①过滤、②吸附、③蒸馏、④沉淀、⑤加絮凝剂、⑥消毒,自来水厂一般选用的净水方法的先后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水垢中的氢氧化镁是由溶解在水中的MgCO在煮沸时与水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物质。

(1)我国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前列,右图是铈(Ce)在元素周期表

;________中的信息示意图,铈原子的质子数是

)为比较铈、锌的金属活动性,仅用以下试剂实验一定可行的是(2_______

.铈、锌、硫酸铜.铈、硫酸锌溶液B.铈、锌、稀硫酸 CA 溶液过)(3往充分反应后,AgNO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3.

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

(4)防止金属锈蚀可节约金属资源,若发现锈蚀要立即清理并保护。稀盐酸可用来除铁锈,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问题。根据图像回答下列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1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某固体,(2)小梁同学欲用加热浓缩、(填‘甲'或‘乙');

则该物质有可能是______水中充分溶解,所得甲甲、乙加入到100g (3)70℃时,分别将50g ,以下对于这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A B.甲溶液蒸发20g水,可变成饱和溶液.两种溶液降温到60℃时,均变成饱和溶液C ℃时,溶液质量不相等55D.两种溶液降温到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的反应条件已—FA5.21(分)下图(资料:是一种难溶性的蓝色固体。F常温下为液体,A略去。已知.

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1)A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另一个F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3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分)个小题,共11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下图是几种常见操作。(1.(5分)22

________ C.气硫酸 B.氧验满浓稀A.释.收集COD2 ______________;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①仪器a的名称是;②实验C 。③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利用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2

A B C D E F

①实验室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①的原理得到干燥的氧气,发生、净化、收集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23.(6分)某初三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I.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关闭,打开K、K,向乙中加水至浸没312下端导管口,用热毛巾捂住甲瓶外壁,若观察到

用同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左侧气密性良好;样方法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II.向甲中加入石灰石,乙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连接装置。,用注射器向甲中注入稀盐酸,直至页液面浸没下端导.打开KIII1管口。。.通过K上方导管收集气体(收集装置略去)IV1 K,关闭,最终观察到乙中溶液变浑浊,停止实验。V.打开K、K123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为程式方生甲中发的反应)(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液体变浑浊的方程式。,还有别的溶质吗?小________)反应结束后,乙中溶质一定有2(.组同学对此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没有别的溶质猜想二.还有氯化钙

猜想三.还有氯化氢、氯化钙猜想四.还有碳酸钠

其中,猜想________不成立

为证明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碳酸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D.二氧化碳、稀盐酸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

24.(7分)元明粉(NaSO)常用于配制印染织物的促染剂,其溶质

42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范围。

(1)元明粉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配制10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促染剂,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钠溶液和水的质量。

(3)将某促染剂逐渐滴入100.00g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质量为6.99g,滤液为193.01g。通过计算

判断该促染剂浓度是否达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