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制造流程及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64
PCB工艺流程及建厂要求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和支持电子组件,实现电路功能。
以下是PCB工艺流程及建厂要求的详细说明:1.设计和原材料准备:首先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包括线路布局和元件放置。
然后准备原材料,包括铜箔、基板材料、印刷油墨和化学品等。
2.制备基材:将基板材料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钻孔等加工,制备成所需的基板。
3.铜箔覆盖:将铜箔通过化学腐蚀或压铜工艺覆盖在基板上,形成所需的电路线路。
4.图形形成:通过光刻、蚀刻等工艺,将电路线路的图形形成在铜箔上。
5.沈铜和蚀刻:沉积一层铜在光刻后的图形上,以增加线路的粗度,然后通过蚀刻将多余的铜去除,形成所需的线路。
6.钻孔和插装:在电路板上钻孔并插入元件,以便将电路线路和元件进行连接。
7.印刷和固化:将印刷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工艺进行涂布,并通过加热固化,形成保护涂层和字样。
8.焊接和组装:对插装元件进行焊接,以实现电路的完整性和连接性。
然后进行组装,将电路板与其他组件和外壳进行连接。
9.检测和测试:对电路板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功能正常。
10.包装和交付:对成品电路板进行包装,并交付给客户或原厂商。
建厂要求:1.厂房设施:建立一个适当的厂房,面积要足够以容纳各种生产设备、工作区域以及仓储区域。
厂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温湿度控制和防尘措施。
2.生产设备:配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切割、钻孔、蚀刻、印刷、焊接和测试等设备,以满足生产需要。
3.工艺流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工艺控制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包括质量控制和生产计划等。
4.员工培训: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5.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测和纠正预防措施等,以确保生产的电路板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6.环境保护: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合法合规地处理废水、废气和废物等,确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PCB制造各工艺流程详解1.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PCB制造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版图设计。
初步确定电路的整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并将其转化为电路原理图。
然后,根据原理图设计PCB版图,确定各个元件的位置、布局、连接线路等。
2.元件采购与预处理在制造之前,需要采购元件并进行预处理。
元件的选择应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和元件的性能特点进行,可以通过下单、议价等方式采购。
预处理包括清洗、修整等,确保元件的质量和可用性。
3.PCB制版PCB制版是将PCB电路设计转化为实体的过程。
首先,将设计好的PCB版图按照比例放大到实际大小,并在光板上通过紫外线曝光将图形转移到光敏胶上。
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光敏胶上的图形转移到铜层上。
最后,通过蚀刻和清洗等步骤去除不需要的铜层,形成电路板的导电部分。
4.元件贴装元件贴装是将预处理过的元件按照设计好的位置进行安装的过程。
首先将PCB放置在贴装机上,然后自动或手动将元件精确定位到指定的位置。
贴装完成后,通过焊接技术将元件固定在PCB上。
5.焊接焊接是将元件与PCB电路板连接的过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插针焊接、表面焊接和波峰焊接等。
插针焊接是将元件引脚插入PCB的插孔中,并通过加热使焊点形成连接。
表面焊接是将元件的焊脚与PCB表面的焊盘直接连接,通过加热和焊料实现焊接。
波峰焊接是将PCB放置在流动的焊料波中,通过焊料的表面张力使焊点形成连接。
6.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对PCB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PCB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镀金、镀锡和喷涂等。
镀金是在PCB表面覆盖一层金属,提高导电性。
镀锡是在PCB表面覆盖一层锡,增加耐腐蚀性。
喷涂是在PCB表面喷涂一层保护层,防止腐蚀和污染。
7.调试与测试8.包装与出货最后,将经过调试和测试的PCB进行包装和出货。
包装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常用的包装方式有盒装、袋装和盘装等。
出货时要确保包装的完好性,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PCB制作流程范文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印刷电路板的缩写,是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PCB制作流程是指将电路图设计文件制作成实际可用的印刷电路板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PCB制作的流程。
第一步:设计电路图(Schematic Design)PCB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是电子产品中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图,用于指导后续PCB制作工作。
在设计电路图时,设计师需要根据所需功能、元器件的特性和基板的布局等因素,绘制电路图,并确定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第二步:制作原理图(Schematic Capture)制作原理图是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在电脑上使用相关设计软件将电路图进行绘制。
制作原理图时,需要在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对其进行参数设置,使得原理图能够准确地反映电路图的设计意图。
第三步:布局设计(PCB Layout)布局设计是将制作好的原理图转换为PCB板的布线图。
在布局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原理图中元器件的连接关系、信号传输距离等因素,合理地布置元器件和连接线路,以使得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保证。
在布局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所需的元器件进行选择和采购。
在选择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参数和特性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并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供应可靠性和成本控制。
第五步:印刷电路板制造(PCB Fabrication)印刷电路板制造是将布局设计好的电路板进行制作的过程。
制造PCB 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切割铜箔法、蚀刻法和电镀法。
制造PCB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图形转移、设备调试和加工工艺控制等步骤,以确保PCB制作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元器件安装是将制作好的PCB板与所需的元器件进行焊接和装配的过程。
元器件安装有手工安装和自动化安装两种方式。
手工安装适用于一些小批量、高精度的产品;自动化安装适用于大批量和高速率的产品。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质量检查和连接功性能测试。
PCB线路板制造包装流程分解概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线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PCB制造的流程包括设计、制版、生产、检测和包装等环节。
本篇文章将对PCB的制造和包装流程进行分析和说明。
PCB制造流程PCB设计PCB设计是PCB线路板制造的第一步,包括电路原理图的绘制、PCB布线和布局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电路设计人员会根据电路需求和外形尺寸的要求设计出PCB的布局和原理图,然后分别进行PCB布局和布线。
制版PCB制版是PCB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是将设计好的PCB图形转化为实际的PCB线路板图形。
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光绘,二是蚀刻。
光绘是通过使用光刻机将PCB电路图形转换到光刻膜上,制作光掩膜。
随后,在内层基材上涂上光刻胶,将光刻膜置于光刻机上进行曝光,光照后的部分就成为了PCB线路的成形图形。
蚀刻是将光刻后的基材放入蚀刻液中,去除未被光照部分,保留出PCB线路板的实际形状和电路连接。
这个环节可以进行多次,从而孔径,焊盘等制程得以的完成。
生产制造第三步是将以上步骤完成的内层板,通过层压、钻孔、铜盘等成品的制造环节,每一个工序都会影响到PCB板的制作成本,且每一个厂家的工艺流程也千差万别,但总的流程大致一样。
层压是通过建立起CCL铜箔的等厚整片,内层板相互叠压,形成内含芯片的板,这样可以避免双面管腔引起的信号反射和阻抗变化等问题。
这个步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PCB板的性能。
钻孔是在成型德板上进行钻孔,以插座,端子或借助于走线孔在PCB板上钻洞。
铜盘是为了剥离铜箔,从而形成电路的孔内连接。
这个步骤通过花式有工艺的IPC- 6012进行描述。
PCB线路板制造的第四个步骤是对PCB板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检测印刷包括PCB线路板的印刷、设备检测、X射线检测、AOI(自动光学检测)和功能性测试等环节。
检测印刷是PCB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保证PCB板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因品质问题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
PCB生产流程1. 简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导电、支持和连接电子组件。
PCB生产流程是制造PCB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PCB生产流程。
2. 设计阶段PCB设计是整个生产流程的第一步,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器件选择和电路设计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器件,并进行电路设计。
在选择器件时,需考虑功能、性能、成本和供应等因素。
2.2. 布局设计将器件布局在PCB上,并考虑布线、散热和EMI(电磁干扰)等因素。
在布局设计中,需要遵循电气和物理规则。
2.3. 线路走线根据电路图,进行线路走线设计。
在走线时,需要考虑信号完整性、功率分配和EMI等因素。
3. 制造阶段制造阶段是将PCB设计文件转化为实际PCB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制板图设计将PCB设计文件转换为制板图,包括PCB的布局、走线和器件安装位置等信息。
制板图将用于制造PCB的加工过程。
3.2. 印制板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印制板材料。
常见的印制板材料包括FR-4、CEM-1和铝基板等。
3.3. 制定工艺参数根据制造要求,制定PCB的加工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包括板厚、孔径、线宽线距、焊盘和阻抗等。
3.4. 钻孔根据制板图中的孔径信息,在PCB上钻孔。
钻孔是制造PCB的重要工艺步骤,影响PCB的质量和性能。
3.5. 蚀刻使用化学方法将不需要的铜层从PCB上腐蚀掉,形成所需的电路图案。
蚀刻是制造PCB的核心步骤之一。
3.6. 钻插件在蚀刻后,使用钻孔机将PCB上的孔径扩大,以便安装器件。
钻插件步骤还包括涂焊膏和贴焊网等操作。
3.7. 焊接将器件焊接到PCB上,形成完整的电路连接。
焊接可以采用手工焊接、波峰焊接或表面贴装技术。
3.8. 表面处理对焊接完成的PCB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电气性能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热浸锡、喷镍金和喷镀锡等。
PCB设计制造流程简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局部,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器件。
PCB设计制造流程是指从PCB 设计到最终PCB板的制造过程,包括原理图设计、布局设计、电气规那么检查、生成PCB文件、PCB制造及组装等步骤。
本文将介绍PCB 设计制造流程的详细步骤以及常用的工具。
原理图设计在PCB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是指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将电路元器件按照电气连接关系进行图形化表示的过程。
在原理图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原理图设计工具,如Altium Designer、Eagle等。
原理图设计包括元器件的选择、电路连接的绘制和电路的分层等。
布局设计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后,需要进行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是指将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具体位置进行布置的过程。
布局设计的目标是根据电路的要求,优化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线,以提高电路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尺寸、散热要求、信号传输路径等因素。
常用的布局设计工具有Altium Designer、PADS等。
电气规那么检查完成布局设计后,需要进行电气规那么检查。
电气规那么检查是指对电路布局进行电气连接和规那么检查的过程。
电气规那么检查能够帮助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例如未连接的电路、重复的电路、短路等。
常用的电气规那么检查工具有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
生成PCB文件在完成原理图设计、布局设计和电气规那么检查之后,需要生成PCB文件。
PCB文件是制造PCB板的源文件,包括PCB的层次结构、元器件布局、走线和焊盘等信息。
生成PCB文件的过程需要选择适宜的PCB设计工具,并进行适当的设置和导出。
常用的PCB设计工具可输出标准的Gerber文件,用于PCB制造。
PCB制造PCB制造是指将PCB设计文件转化为实际的PCB板的过程。
PCB 制造过程包括制造PCB板、打孔、涂铜、蚀刻、酸洗、锡膏覆盖等步骤。
PCB制造详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制造是电子行业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PCB是电子元器件之间互相连接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的制造包括从原始材料到最终成品的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PCB制造的过程及其各个环节。
第一步:设计与原材料选择PCB的制造首先需要进行设计,确定电路板上各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这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使用特定的设计软件完成。
完成设计后,需要根据PCB板上电子元器件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
例如,基板材料可以是FR4(玻璃纤维)、铝基板或陶瓷基板,其中FR4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第二步:印制电路板层压印制电路板层压是PCB制造的核心步骤之一,主要用于制造多层板。
这一步骤是将各层电路板粘合起来,形成一个电路板。
这通常需要使用高温、高压的机器,也需要使用有机化学材料,如粘接剂和助焊剂。
该过程通常有许多次重复,以确保每层都按照设计来排列。
第三步:划线及钻孔在印制电路板层压后,需要划线来定义电路板的轮廓。
这可以通过机械和激光划线完成。
在完成划线后,需要在PCB板上钻出各种连接孔。
这些孔可以是用于走线的通孔或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焊盘圆孔。
第四步:镀金电子元器件通常需要焊接在PCB板上。
为此,需要在焊盘上镀上金属,通常是镀金。
这可以防止氧化和腐蚀,确保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五步:沉铜沉铜可以在电路板制造的任何阶段进行。
这是PCB制造的另一个核心步骤,用于在电路板上形成导电路径。
当铜被沉积在电路板的表面时,可以使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式,沉积在电路板上形成所需的电路路径。
这可以使用电镀或电解铜等方法完成。
第六步:覆铜钻孔在电路板层压完成后,需要进行覆铜钻孔。
这是在PCB上预先钻入连接孔,以便在后期连接不同电子元器件。
该步骤通常需要使用微型化的钻头进行钻孔,并在钻过程中使电路板的层与层之间不受破坏。
第七步:阻焊覆盖为了保护PCB电路板不受外部损害,需要进行覆盖阻焊。
PCB板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详解1. 设计:PCB板的设计是整个制作流程的第一步。
设计师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布线设计,确定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2. 确定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PCB板的基板材料。
常用的基板材料有FR-4玻璃纤维胶片、铝基板、陶瓷基板等。
3. 印制电路:在基板上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印制到基板表面。
这一步通常使用光刻技术,将电路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然后在化学溶液中去除未曝光的部分。
4. 镀金属化:PCB板上的电路图案通常需要镀上一层金属,以增加导电性。
通常使用的金属化方法包括电镀、喷镀等。
5. 安装元件:在PCB板上进行元件的安装,通常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或插件式焊接技术。
6. 焊接:通过波峰焊接、回流焊接或手工焊接等方法,将元件与PCB板焊接在一起。
7. 清洗和检验:清洗焊接后的PCB板,去除残留的焊膏和污垢。
然后进行电测试和可视检查,确保PCB板的质量。
8. 包装:对已经检验合格的PCB板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存储。
PCB板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是复杂而精细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CB板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多样化的电子产品需求。
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是一种用于支撑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导电板。
PCB板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
生产PCB板的工艺和制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PCB板的设计是整个制作流程的第一步。
设计师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布线设计,确定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电路的复杂度、电路板的尺寸以及元件的布局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确定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PCB板的基板材料。
常用的基板材料有FR-4玻璃纤维胶片、铝基板、陶瓷基板等。
PCB制造流程及说明(外观检查,防焊,金手指喷锡,表面处理等)作者:来源:更新日期:2007-6-11 15:32:03464411.1前言一般pcb制作会在两个步骤完成后做全检的作业:一是线路完成(内层与外层)后二是成品,本章针对线路完成后的检查来介绍.11.2检查方式11.2.1电测11.2.2目检以放大镜附圆形灯管来检视线路品质以及对位准确度,若是外层尚须检视孔及镀层品质,通常会在备有10倍目镜做进一步确认,这是很传统的作业模式,所以人力的须求相当大.但目前高密度设计的板子几乎无法在用肉眼检查,所以下面所介绍的 AOI会被大量的使用.11.2.3 AOI —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自动光学检验因线路密度逐渐的提高,要求规格也愈趋严苛,因此目视加上放大灯镜已不足以过滤所有的缺点,因而有AOI的应用。
11.2.3.1应用范围A. 板子型态—信号层,电源层,钻孔后(即内外层皆可)•—底片,干膜,铜层.(工作片,干膜显像后,线路完成后)B. 目前 AOI 的应用大部分还集中在内层线路完成后的检测,但更大的一个取代人力的制程是绿漆后已作焊垫表面加工 (surface finish) 的板子 .尤其如 BGA, 板尺寸小 , 线又细 ,数量大 ,单人力的须求就非常惊人 .可是应用于这领域者仍有待技术上的突破 .11.2.3.2 原理一般业界所使用的 "自动光学检验 CCD 及 Laser 两种;前者主要是利用卤素灯通光线,针对板面未黑化的铜面,利用其反光效果,进行断、短路或碟陷的判读。
应用于黑化前的内层或线漆前的外层。
后者 Laser AOI 主要是针对板面的基材部份,利用对基材(成铜面 ) 反射后产荧光 (Fluorescences) 在强弱上的不同,而加以判读。
早期的 Laser AOI 对"双功能 "所产生的荧光不很强,常需加入少许 "荧光剂 "以增强其效果,减少错误警讯当基板薄于 6mil 时,雷射光常会穿透板材到达板子对另一面的铜线带来误判。
PCB的生产流程简介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件的基础材料。
它起着支撑和传导作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要介绍PCB的生产流程。
一、PCB设计在PCB制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电路板的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电子设备的需求和功能要求,使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设计。
通过设计软件,我们可以确定电路板的尺寸、层数和线路连接方式。
二、电路板原材料准备在PCB制造过程中,需要准备各种原材料,包括基材、铜箔、耐火材料和覆盖层。
其中,基材是支持电路板结构的主要材料,可以选择有机基材(如FR-4)或无机基材(如陶瓷);铜箔是用于导电的材料,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选择;耐火材料用于板材层之间的隔热和阻燃,通常是一种玻璃纤维材料;覆盖层用于保护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
三、电路板层压电路板层压是将多层电路板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首先,将准备好的基材和覆铜箔放在一起,形成厚度适当的层,在层与层之间放置耐火材料。
然后,将堆叠好的板材放入预热机中进行预热,使板材中的树脂熔化。
最后,将板材放入层压机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使树脂熔化并与铜箔粘合在一起。
四、电路板图形化在电路板层压之后,需要通过图形化的过程来形成电路板的形状和尺寸。
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电路板的切割和切割。
首先,将层压好的电路板放入机器中,通过数控机床或激光切割机来切割和切割板材。
完成后,通过机器来修整和打磨电路板的边缘。
五、电路板开孔电路板开孔是为了在板上安装电子元件和连接器。
通过机器或激光,将电路板上需要开孔的位置进行加工。
开孔过程可以分为铣削孔和钻孔两种方式。
铣削孔适用于较大直径的孔,而钻孔则适用于较小孔径。
六、电路板表面处理电路板的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电路板的焊接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热浸金和喷锡。
热浸金是将电路板浸入一种金属液体中,使金属与电路板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金属保护层。
PCB制造流程及说明 一. PCB演变 1.1 PCB扮演的角色 PCB的功能为提供完成第一层级构装的组件与其它必须的电子电路零件接 合的基地以组成一个具特定功能的模块或成品所以PCB在整个电子产 品中扮演了整合连结总其成所有功能的角色也因此时常电子产品功能故 障时最先被质疑往往就是PCB图1.1是电子构装层级区分示意 1.2 PCB的演变 1.早于1903年Mr. Albert Hanson首创利用"线路"(Circuit)观念应用于电话交换机系统它是用金属箔予以切割成线路导体将之黏着于石蜡纸上上面同样贴上一层石蜡纸成了现今PCB的机构雏型见图1.2 2. 至1936年Dr Paul Eisner真正发明了PCB的制作技术也发表多项专利而今日之print-etch (photo image transfer)的技术就是沿袭其发明而来的 1.3 PCB种类及制法 在材料层次制程上的多样化以适 合 不同的电子产品及其特殊需求 以下就归纳一些通用的区别办法来简单介绍PCB的分类以及它的制造方 法 1.3.1 PCB种类 A. 以材质分 a. 有机材质 酚醛树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PolyamideBT/Epoxy等皆属之 b. 无机材质 铝Copper Inver-copperceramic等皆属之主要取其散热功能 B. 以成品软硬区分 a. 硬板 Rigid PCB b.软板 Flexible PCB 见图1.3 c.软硬板 Rigid-Flex PCB 见图1.4 C. 以结构分 a.单面板 见图1.5 b.双面板 见图1.6 c.多层板 见图1.7 D. 依用途分通信/耗用性电子/军用/计算机/半导体/电测板,见图1.8 BGA. 另有一种射出成型的立体PCB因使用少不在此介绍 1.3.2制造方法介绍 A. 减除法其流程见图1.9 B. 加成法又可分半加成与全加成法见图1.10 1.11 C. 尚有其它因应IC封装的变革延伸而出的一些先进制程本光盘仅提及但不详加介绍因有许多尚属机密也不易取得或者成熟度尚不够 本光盘以传统负片多层板的制程为主轴深入浅出的介绍各个制程再辅以先进技术的观念来探讨未来的PCB走势 二.制前准备
2.1.前言 台湾PCB产业属性几乎是以也就是受客户委托制作空板Bare Board而已不像美国很多PCB Shop
是包括了线路设计空板制作以及装配(Assembly)的Turn-Key业务以前只要客户提供的原始数据如Drawing, Artwork, Specification再以手动翻片排版打带等作业即可进行制作但近年由于电子产品日趋轻薄短小PCB的制造面临了几个挑战:1薄板2高密度3高性能4高速 ( 5 ) 产品周期缩短6降低成本等以往以灯桌笔刀贴图及照 相机做为制前工具现在己被计算机工作软件及激光绘图机所取代过去以手工排版或者还需要Micro-Modifier来修正尺寸等费时耗工的作业今天只要在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工作人员取得客户的设计资料可能几小时内就可以依设计规则或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自动排版并变化不同的生产条件同时可以output 如钻孔成型测试治具等资料 2.2.相关名词的定义与解说 A Gerber file 这是一个从PCB CAD软件输出的数据文件做为光绘图语言1960年代一家名叫Gerber Scientific现在叫Gerber System专业做绘图机的美国公司所发展出的格式尔后二十年行销于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几乎所有CAD系统的发展也都依此格式作其Output Data直接输入绘图机就可绘出Drawing或Film因此Gerber Format成了电子业界的公认标准 B. RS-274D 是Gerber Format的正式名称正确称呼是EIA STANDARD RS-274D(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主要两大组成1.Function Code如G codes, D codes, M codes 等2.Coordinate data定义图像imaging C. RS-274X 是RS-274D的延伸版本除RS-274D之Code 以外包括RS-274X Parameters或称整个extended Gerber format它以两个字母为组合定义了绘图过程的一些特性 D. IPC-350 IPC-350是IPC发展出来的一套neutral format,可以很容易由PCB CAD/CAM产生,然后依此系统,PCB SHOP 再产生NC Drill Program,Netlist,并可直接输入Laser Plotter绘制底片. E. Laser Plotter 见图2.1,输入Gerber format或IPC 350 format以绘制Artwork F. Aperture List and D-Codes 见表 2.1 及图2.2,举一简单实例来说明两者关系, Aperture的定义亦见图2.1 2.3.制前设计流程
2.3.1客户必须提供的数据 电子厂或装配工厂委托PCB SHOP生产空板Bare Board时必须提供下列数据以供制作见表料号数据表-供制前设计使用. 上表数据是必备项目有时客户会提供一片样品, 一份零件图一份保证书保证制程中使用之原物料耗料等不含某些有毒物质等这些额外数据厂商须自行判断其重要性以免误了商机 2.3.2 .资料审查 面对这么多的数据制前设计工程师接下来所要进行的工作程序与重点如下所述 A. 审查客户的产品规格是否厂内制程能力可及审查项目见承接料号制程能力检查表. B.原物料需求BOM-Bill of Material 根据上述资料审查分析后由BOM的展开来决定原物料的厂牌种类及规格主要的原物料包括了基板Laminate胶片Prepreg铜箔Copper foil防焊油墨Solder Mask文字油墨Legend等另外客户对于Finish的规定,将影响流程的选择,当然会有不同的物料需求与规格例如软硬金喷钖OSP等 表归纳客户规范中可能影响原物料选择的因素 C. 上述乃属新数据的审查, 审查完毕进行样品的制作.若是旧资料,则须Check有无户ECO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再进行审查. D.排版 排版的尺寸选择将影响该料号的获利率因为基板是主要原料成本排版最佳化可减少板材浪费而适当排版可提高生产力并降低不良率 有些工厂认为固定某些工作尺寸可以符合最大生产力但原物料成本增加很多.下列是一些考虑的方向 一般制作成本直间接原物料约占总成本30~60%包含了基板胶片铜箔防焊干膜钻头重金属铜钖铅化学耗品等而这些原物料的耗用直接和排版尺寸恰当与否有关系大部份电子厂做线路Layout时会做连片设计以使装配时能有最高的生产力因此PCB工厂之制前设计人员应和客户密切沟通以使连片Layout的尺寸能在排版成工作PANEL时可有最佳的利用率要计算最恰当的排版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a.基材裁切最少刀数与最大使用率裁切方式与磨边处理须考虑进去 b.铜箔胶片与干膜的使用尺寸与工作PANEL的尺寸须搭配良好以免浪费 c.连片时piece间最小尺寸以及板边留做工具或对位系统的最小尺寸 d.各制程可能的最大尺寸限制或有效工作区尺寸. e.不同产品结构有不同制作流程及不同的排版限制例如金手指板其排版间距须较大且有方向的考量其测试治具或测试次序规定也不一样 较大工作尺寸可以符合较大生产力但原物料成本增加很多,而且设备制程能力亦需提升如何取得一个平衡点设计的准则与工程师的经验是相当重要的
2.3.3 着手设计 所有数据检核齐全后开始分工设计 A. 流程的决定(Flow Chart) 由数据审查的分析确认后设计工程师就要决定最适切的流程步骤 传统多层板的制作流程可分作两个部分:内层制作和外层制作.以下图标几种代 表性流程供参考.见图2.3 与 图2.4 B. CAD/CAM作业 a. 将Gerber Data 输入所使用的CAM系统此时须将apertures和shapes定义好目前己有很多PCB CAM系统可接受IPC-350的格式部份CAM系统可产生外型NC Routing 档不过一般PCB Layout设计软件并不会产生此文件 有部份专业软件或独立或配合NC Router,可设定参数直接输出程序. Shapes 种类有圆正方长方,亦有较复杂形状如内层之thermal pad等着手设计时Aperture code和shapes的关连要先定义清楚否则无法进行后面一系列的设计 b. 设计时的Check list 依据check list审查后当可知道该制作料号可能的良率以及成本的预估 c. Working Panel排版注意事项 PCB Layout工程师在设计时为协助提醒或注意某些事项会做一些辅助的记号做参考所以必须在进入排版前将之去除下表列举数个项目及其影响 排版的尺寸选择将影响该料号的获利率因为基板是主要原料成本排版最佳化可减少板材浪费而适当排版可提高生产力并降低不良率 有些工厂认为固定某些工作尺寸可以符合最大生产力但原物料成本增加很多.下列是一些考虑的方向 一般制作成本直间接原物料约占总成本30~60%包含了基板胶片铜箔防焊干膜钻头重金属铜钖铅金化学耗品等而这些原物料的耗用直接和排版尺寸恰当与否有关系大部份电子厂做线路Layout时会做连片设计以使装配时能有最高的生产力因此PCB工厂之制前设计人员应和客户密切沟通以使连片Layout的尺寸能在排版成工作PANEL时可有最佳的利用率要计算最恰当的排版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基材裁切最少刀数与最大使用率裁切方式与磨边处理须考虑进去 2.铜箔胶片与干膜的使用尺寸与工作PANEL的尺寸须搭配良好以免浪费 3.连片时piece间最小尺寸以及板边留做工具或对位系统的最小尺寸 4.各制程可能的最大尺寸限制或有效工作区尺寸. 5不同产品结构有不同制作流程及不同的排版限制例如金手指板其排版间距须较大且有方向的考量其测试治具或测试次序规定也不一样
较大工作尺寸可以符合较大生产力但原物料成本增加很多,而且设备制程能力亦需提升如何取得一个平衡点设计的准则与工程师的经验是相当重要的 进行working Panel的排版过程中尚须考虑下列事项以使制程顺畅表排版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