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360度绩效评估是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通过这种理想的绩效评估,被评估者不仅可以从自己、上司、部属、同事甚至顾客处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MBWA)

走动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简称MBWA)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它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具体说来,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是“工具”,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是“资源”,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你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难怪有学者提出:重视人的资源性的管理,并且认为21世纪的管理哲学是“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

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有着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现代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他们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侧重于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所以说,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不单完成企业的生产、销售目标,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根据管理沟通理论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本文划分了三个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的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在行为科学理论中的发展、以信息革命和网络技术为背景的现代沟通理论。

一、萌芽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科学管理”的出现而初显

在科学管理理论及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对初始下行沟通的研究,对沟通理论的聚集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人物有泰勒、埃莫森、韦伯等。此时阶段的沟通实践和研究集中在非个人性沟通-组织沟通,并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

为基本特征。

泰勒职能工长制的初始下行沟通:1895—1912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中包括实行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向工人发布命令。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工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多头领导,容

易引起混乱,所以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从管理沟通理论的角度看,泰勒关注到管理中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对下沟通,即确保命令下达的准确性以及其实施的效率。1910年,亨利.劳仑斯.甘特Henry L.Gantt认为应该通过奖金制度把原来的工长的“监工”身份变成一位工人的老师和工人工作的帮助者。甘特发展了泰勒职能工长制探索的下行沟通,并在早期下行沟通的实践中初次注意到人的因素。

埃莫森直线组织的下行沟通:1910~1915年,哈林顿.埃莫森Harrington Emerson在其著作《组织中的个性》(1915年)中提出在企业中应借鉴普鲁士军队总参谋的组织形式,采用直线和参谋组织。在每个企业中设一位“参谋长”,下设4个主要的参谋小组,参谋人员在认真研究研究各项问题的基础上,向直线管理人员提供意见,直线组织的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和发布命令。这样既能发挥专业知识的长处,又不破坏统一指挥的原则。埃莫森再次从组织角度,探索了自上而下沟通的原则。

韦伯的行政组织沟通:1905年行政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指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组织中的沟通也是严格以理性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的。

法约尔的等级链沟通和跳板沟通:1916年,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ro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并提出了著名的“等级链和跳板”原则,这一原则是从整个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法约尔认为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方法首先要遵循“等级链”的原则,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沟通以等级链的方式进行,有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同级之间可以采用“跳板”进行横向沟通。法约尔对于促进管理沟通特别是组织沟通的研究起了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思想可以认为是组织沟通理论的雏形。

二、发展阶段:管理沟通理论伴随“行为科学”的盛行而发展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行为科学理论逐渐产生。行为科学采用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把组织中的人不是单纯地作为“经济人”,而是作为“社会人”来研究,并集中在非正式群体规范以及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上。此阶段对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管理沟通理论研究以横向沟通和人际沟通为特征,同时注重了非正式组织沟通和文化沟通。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明茨伯格等。

梅奥的人际关系沟通:1924—1932年,梅奥George E.Mayo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这一项由国家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计划,最初是要研究企业中工作环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试验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的促成了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梅奥认为组织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团体并受其影响,由此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中,指出人所追求的不单纯是金钱收入,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需求。人际关系的这一系列观点其实正是体现了管理沟通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包括上下沟通和人际之间的沟通,其中非正式组织理念的提出拓宽了后人对于组织沟通领域的研究范围。可以说人际关系论的创立是管理沟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管理沟通

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学者认为是梅奥首次正式提出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沟通:1938年,社会系统学派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出版了《经理人员职能》一书,详细地论述了其组织理论。他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巴纳德指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大小或级别高低,都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个人协作意愿和组织共同目标只能通过信息沟通才能将两者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动态的过程。没有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组织就无法了解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及其强度,就无法统一和协调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合理的行动。因此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为了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巴纳德列了以下应该遵守的沟通原则:信息的沟通渠道要被组织成员所了解;每个组织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沟通线路;必须依照正式的路线沟通信息,不要在沟通过程中跳过某些层次,以免产生矛盾和误解;信息沟通的路线必须尽可能直接而便捷;作为信息沟通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组织工作期间信息沟通的路线不能中断;信息沟通应该有权威性。巴纳德在分析正式组织在组织与个人关系的沟通时还注意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沟通:1957年,行为科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Gregor提出“X理论-Y理论”,同时强调了参与式和协商式的管理,让职工参与决策,给职工某些发言权,并为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重要的机会。1966年美国行为科学家麦克利兰Daved C.Mcc|elland 在其所著《促使取得成就的事物》一书中提出人的三类基本激励需要,其中包括社交需要,指出极需社交需要的人常从友爱中得到快乐,并因被某个社会团体拒绝而痛苦。他们关系保持融洽的社会关系、亲密无间、互相谅解、助人为乐。具有较高的社交需要的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就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明茨伯格的领导行为沟通:1973年,领导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行为科学家明茨伯格H.Mintzberg指出“管理工作有10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3成。”明茨伯格首先创立了经理角色理论,指出“爱用口头交谈方式”和“重视同外界和下属的信息联系”为经理角色六个特点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经理们爱用口头交谈方式,他们用在口头交谈的时间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经理的生产性输出基本上能够用他们口头传递的信息量来衡量。口头交谈(包括电话交谈)除了传递的字句里所包含的信息以外,还能通过音调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来传递信息。此外,经理非常重视同外界和下属的信息联系,即重视同各方面沟通。经理同三个方面维持信息联系:即上级(总经理的上级是董事会)、外界(指经理所管理单位以外的人们)和下属。经理实际上处于下属和其他人之间,用各种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经理同外界有一个信息联系网络,以便从外界获得信息。

1974年,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也指出管理包括“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进行信息联系”、管理者共同的管理职责包括“加强组织内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德鲁克认为经理的效果取决于他的听和读的能力,取决于他的说和写的能力;经理需要把他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并找出别人在想什么的技巧。

企业文化理论的沟通: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企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T.莫尔、L.刘易斯、E.谢恩等人指出企业文化

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员工沟通,使企业员工同心协力,自觉地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团结在本企业的周围;企业文化还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企业与社会和谐统一。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通过公共关系与外界公众进行的双向的沟通,以及企业人员与外界的交界把企业的价值体系推广到外界去。

三、飞跃阶段:管理沟通理论凭借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而飞跃

20世纪中叶,支持管理沟通的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此阶段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理论基础的发展对管理沟通理论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和英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给现代沟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支持和动力,推动现代沟通理论正在进行革命性飞跃。此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就是以国际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

西蒙决策理论的沟通:1945—1963年,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西蒙Herbert Simon出版了《管理行为》、《公共管理》、《人的模型》等著作,特别强调信息联系的作用,提出“没有沟通,管理过程就不会影响个人的决定。”西蒙指出信息联系是一种双向过程,它包括从组织的各个部分向决策中心的传递,也包括从决策中心向各个部分的传递。信息传递途径又可分为两种:正式。正式渠道,包括等级路线(直线信息联系)和职能线路(水平或参谋信息联系),如通知、指示、会议传达布置和各种交流,以及情报组织搜集;非正式渠道,是正式的信息联系的补充,但却有其特殊的机能。事实上,决策时利用的情报大部分是由非正式信息联系传递的。西蒙等人对非正式渠道更加重视,加权力机构放到次要的地位。西蒙认为,在信息沟通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的设计、传递和接受)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为克服这些障碍因素,西蒙主张在组织中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以收集、传递和贮存各种情报。同时,西蒙还特别重视利用会议作为信息沟通的手段。

彼得斯的感情沟通: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Thomas J.Peters出版了《追求卓越》、《志在成功》、《振兴于混乱之上一管理革命的手册》等著作,在世界管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彼得斯提出管理的8条原则,有着深刻的管理思想的改变,有异于科学管理思想中纯理性的管理模式,提出了管理界到处充满着的感情用事的人,他们是通过直觉来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用直觉和简单的决策规则进行思维。因此彼得斯接下来提出的5条调动人的潜力的途径就包括了所有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来自他人的赞扬感到快慰;以及大多处人在寻求安全感时,好像特别乐于服从权威,而另一些人在利用他人向他们提供有意义的生活时,又特别乐于行使权力。这两种途径都是彼得斯思想中,人际沟通所需要遵循的沟通原则。

德鲁克的知识型沟通:1988年,“管理学之父”、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型组织的出现》的论文,指出在经历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命令-支配型组织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将进人新的形态: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表明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管理的时代。在知识管理下。沟通方式由纵向沟通转向横向沟通。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系统,而不是一个管理链,从而要求各方面的互动和联结。从总体上讲,知识管理有四个基本职能:外化、内化、中介和认知过程。其中外化是从组织外部广阔的知识海洋

中捕捉对本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进行集成以利于传播。内化是通过过滤来发现企业知识库中与知识寻求者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呈现给知识需求者,它能帮助研究者就某一问题或感兴趣的观点进行沟通,并将提取的知识与最适合的方式进行重新布局或呈现,以节约知识使用者时间,提高知识使用效率。中介将知识寻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通过追溯个体的经历与兴趣,把需要研究某一课题的人同在这一领域中有经验的人联系起来。德鲁克认为,知识管理由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使用知识三个系统组织,构成了知识资源在企业中流转的全过程。企业传递知识有两种基本方法:编码法和人员法。编码法指的是企业将所需要的知识编辑存储在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中,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方便地接触和使用其中的信息;人员法指的是在一些知识与特定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组织中,知识传递的主要方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注意力应该主要集中在对知识沟通进行鼓励并为它创造条件上,而不是企图对这些知识进行编篆和存储。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沟通:1990年彼德.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指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并详细论述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通过五项修炼,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进而形成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圣吉提出任何一个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都必须进行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圣吉认为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是有别于讨论的深度会谈。深度会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开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深度会谈的方式是充分地发展了团队学习的所有特性,将团队学习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圣吉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7C,其中包括与沟通密切相关的亲密合作关系、彼此联系的网络、集体共享的观念。集体性学习把个人和团体所共有的学习汇总起来,是个人和团体集体决定组织行为的意志方法。在集体学习中,包含了超越境界的探索、为理解各种观点和课题的对话、朝着共同理解的方向互动前进。这种的精神模型可以通过坦率而自由的讨论来建立。

萨维奇的知识网络沟通:1991年,查尔斯.M.萨维奇出版了《第五代管理》,提出突破工业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和例行和谐,实现“知识网络化”管理。对企业的科学管理不单是重新设计企业的具体管理流程,而是使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企业文化都要完成适应网络化管理需要的整合。查尔斯提出适应企业虚拟扩张的需要,应建立网络化时代的新管理观,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了其虚拟的章鱼型企业组织构架。适应这种需要,企业的管理方式也正从封闭的、实物的、静态的管理向开放的虚拟的管理方式转变。受其影响,企业沟通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将成为第五代管理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五代管理中虚拟企业是建立在企业与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深度沟通的基础上的。互联网在空间上缩短了信息沟通的距离,也节约了信息交互的时间,但上网也需要成本(时间和金钱),顾客们是否愿意拿出自己有限的闲暇来和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而且他们更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确切的需要是什么。这难免使这种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沟通受到影响。

从泰勒科学管理初始探索下行沟通开始,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以研究“单一的任务沟通”

为主,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等一系列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思想随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也遇到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信息网络技术在沟通中的应用,学习型组织及知识型企业的建立等等。伴随现代管理理论呈现出的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等总体趋势,管理沟通理论也出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沟通趋势、管理更加柔性化的文化管理沟通趋势、知识管理沟通趋势、网络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管理沟通的国际化趋势。在这些新的趋势下,管理沟通理论研究的发展将会迈向新的台阶。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

1. 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除 2. 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3. ()是和威胁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惩罚权 4. 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是() A)指导计划法 B)滚动计划法 C)网络计划技术 D)战略计划法 5. 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

A)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6. 扁平结构是相对于直式结构而言的,扁平结构相对于直式结构来说,具有如下优点:( ) A)人员少,费用少 B)信息传递速度快 C)有利于下属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D)以上都是 7. “明确而不含糊,能使员工明确组织期望他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描述的是:有效目标应该是() A)具体的 B)可衡量的 C)能实现的 D)相关联的 8. 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9.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事先控制 B)即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10. 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括:①预算数字;②评估备选方案;③拟定辅助计划;④确定前提条件;⑤确定目标等。你认为()是正确的计划步骤 A)⑤③①④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⑤①④ 11. 多数人干活都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只有金钱与地位鼓励他们去工作,这种观点源于() A)“复杂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12. 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的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13.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等不同方面 A)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B)销售、研发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号:105213011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四大模块的基本内容;掌握决策的制定、计划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及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依据员工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组织激励,如何识别领导者风格与组织情境相匹配,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及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从换位思考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转变中形成全局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导入,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主动追求管理智慧,积极投身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去。 三、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管理学现实案例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对课程重点、难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学导论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名课程类 别参考学 分 起止 周 班 号 专业教师姓 名 教师职 称 上课时 间 备 注 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周二5-7 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证专题一:资 产定价理论 2.0 00 金融学杨云红副教授 金融学专题研讨 2.0 1-11 00 金融学刘玉珍教授周五2-4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贾春新教授周三5-7 公司财务案例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周一2-4 金融学概论 3.0 1-16 00 金融学张圣平副教授周二5-7 实证金融 2.0 1-11 00 金融学张峥副教授周四2-4 固定收入证券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姚长辉教授周三2-4 高级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周四5-7 信用风险管理任选 2.0 1-11 00 金融学王志诚副教授周一5-7 货币金融理论 2.0 1-11 00 金融学周五2-4 职业发展任选 1.0 1-6 00 金融学周三2-4 投资银行任选 3.0 1-11 00 金融学周四2-4 商务英语专业必 修# 2.0 1-11 07 金融学 周一 5-7 商务英语专业必 修# 2.0 1-11 08 金融学 周一 5-7 统计学研究专题之一任选 2.0 1-11 00 统计学周三2-4 数据挖掘及应用 3.0 1-16 00 统计学张俊妮副教授周五2-4 决策模拟理论与方法任选 2.0 1-11 00 管理科学与 工程 任菲讲师 周一 5-7 规划论 2.0 1-11 00 管理科学与周五

工程2-4 决策分析 2.0 1-16 00 管理科学与 工程 雷明教授 周二 2-4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 1-11 00 管理科学与 工程 周三 5-7 会计研究方法论 2.0 1-11 00 会计学周二2-4 会计学前沿问题研讨 2.0 1-11 00 会计学周四2-4 实验设计与分析任选# 2.0 1-11 00 企业管理徐菁讲师周五2-4 组织管理前沿专题 2.0 1-11 00 企业管理王辉教授周四2-4 多元变量分析与结构方程任选# 2.0 1-11 00 企业管理周三2-4 组织行为专题 2.0 1-11 00 企业管理马力讲师周四5-7 人力资源管理 2.0 1-11 00 企业管理孔繁敏副教授周一2-4 组织行为学 2.0 1-11 00 企业管理任润讲师周二5-7 管理研究方法(1)专业必 修# 3.0 1-16 00 企业管理李博柏副教授 周一 2-4 市场营销专题专业必 修# 2.0 1-11 00 企业管理涂平教授 周一 5-7 国际经营研究专业必 修# 3.0 1-16 00 企业管理武常岐教授 周二 2-4 数据运算和处理专业必 修# 2.0 1-11 00 企业管理马力讲师 周三 5-7 消费者行为(I)专业必 修# 2.0 1-11 00 企业管理徐菁讲师 周一 5-7 战略管理I - 经典理论回顾专业必 修# 3.0 1-16 00 企业管理谢绚丽讲师 周二 5-7 战略管理3:理论视角的应用与拓展专业必 修# 3.0 1-16 00 企业管理周长辉教授 周一 5-7 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任选* 2.0 00 工商管理硕士 公司财务专题任选* 2.0 00 工商管理硕士 公司治理任选* 2.0 00 工商管理硕

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管理的核心是( D ) 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2.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 )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政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B )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 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 A.直线制 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E.矩阵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 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 ) 3.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 ) 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 √ ) 5.冲突对组织都是有害的,冲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冲突. (×) 6.管理的效益原理认为:管理工作都应该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 ( √ ) 7.最小后悔值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就是机会损失值. ( √ ) 8.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公平感觉取决于其每次的投入与报酬之间是否对等. (×) 9.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10. “胡萝卜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条。( √ ) 三、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D ) A.自然属性 B.艺术性 C. 科学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2.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ABEF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领导 F.控制 3.管理的主要技能包括( ACD ) A.人际 B.诊断 C.概念 D.技术

管理学课程报告

现代管理学导论课程报告 专业班级: 电信1104班 学号: xxxxxxxxxx 姓名: xxxxxx 任课教师: 孙林辉 2014年04月16日

【一】案例分析:古兴集团管理问题研究 (一)公司发展概况 古兴集团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创业15年来,已发展成为一家以铜冶炼加工为主体,多行业并存,集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在岗职工3500余人,资产总值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亿。公司形成了10万吨冶炼、10万吨电解铜、10万吨铜加工材的生产能力。产品有电解铜、各类铜及铜合金板、带、管、棒、线材系列。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元亿元,利润亿元。公司铜冶炼加工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4位,是铜加工行业中最具竞争实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已通过ISO9000认证,铜锭取得了进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免检资格,公司成为上海金交所的会员单位并取得两个席位。公司复合铜带材生产和毛细管材生产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绝对领先地位。集团公司下属的独资或控股子公司13家,其中9家为境内企业,4家为境外企业。 最近古兴集团刚投资2亿元将一家全面亏损的国有铜加工企业的一条板带连铸连轧生产线购入,在生产线购入三个月内就产出第一批优质铍青铜带,并直接出口美国,效益十分可观。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前景一片光明,公司正在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已成功地兼并了几家关联企业,按计划将在5年内成为中国同业的霸主。对此,年届不惑的荣董事长充满信心。 然而,深谋远虑的荣董事长并非盲目乐观之人。他隐约感到公司似乎已处在某种生死攸关的嬗变阶段,许多问题操作起来都已不如以前那么得心应手,第六感告诉他,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大。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他请来了新近才担任公司高级人事顾问的李教授。 两个星期后,通过与公司所有上层管理成员的深入接触,以及一系列规范化的调查分析,李教授所带的研究小组基本理清了公司的管理状况以及荣董事长所讲的潜在的危机。 (二)荣董事长其人 李教授按着360°大回转的思路从不同视角调查后综合列出了荣董事长的基本秉性特征: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犀利的眼光、坚毅的个性、充沛的精力,以及敢于冒险的果断精神融为一体。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除了工作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个人嗜好,精力十分充沛,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几个主要生产车间去看看,喜欢现场办公,也常常现场处分员工。公司上下都熟悉他那身灰色工作服,也有点惧怕他。荣董事长十分健谈,如果不是什么事情迫使他停下来的话,他可以连续不断地对你说上几个小时。任何一次会议,只要有荣董事长在,他总是自始至终的发言人,人家的讲话总被他打断。专家们反映:以前荣董事长不能静下来听他们陈述意见,但荣董事长又不太喜欢看书面报告,对此十分苦恼。好在荣董事长思维

2016年管理学试卷与答案汇编

第1页(共8页) 2016年**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 201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方框内) 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 欧文 B 法约尔 C 泰勒 D 斯密 2、亚当斯密认为工人是( )。 A 社会人 B 经济人 C 理性人 D 复杂人 3、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的是( )。 A 功利观 B 权利观 C 公平观 D 综合观 4、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层次是( )。 A 惯例 B 前惯例 C 后惯例 D 原则 5、企业为了创造价值,通常将其母国所开发出的具有差别化的产品转移到国外市场,这属于( )。 A 多国本土化战略 B 全球化战略 C 国际战略 D 跨国战略 6、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当地反应化得压力高时,跨国企业应该采取的战略是( )。 A 国际模式 B 跨国模式 C 多国模式 D 全球模式 7、旨在解决信息的实用性问题的信息加工过程是(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得分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A 激活 B 筛选 C 鉴别 D调研 8、ERP系统的核心所在是()。 A 物流管理模块 B 财务管理模块 C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D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9、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术决策的目标是()。 A长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短期目标 D部门目标 10、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集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解决思路,这种方法属于 ( )。 A 名义小组技术 B 头脑风暴法 C 德尔菲技术 D 定量技术 11、落实最终产品的出产进度的计划是 ( )。 A 资源需求计划 B主生产计划 C 物料需求计划 D 零部件需求计划 12、闭环MRP的组成中,不包括()。 A能力需求计划 B营销计划 C 采购作业计划 D资源需求计划 13、企业增加新的但是与原来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这种战略是()。 A 混合多元化 B 横向多元化 C 后向一体化 D 同心多元化 14、企业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这是()。 A 产品开发 B 市场渗透 C 同心多元化 D 市场开发 15、矩阵式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A分权不充分 B 对项目经理要求高 C 组织稳定性差 D多头领导16、规模的扩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包括()。 A分权化 B规范化 C复杂性提高 D集权化加强 17、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第一步是()。 第2页(共8页)

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集锦

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集锦 心得一:管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管理学》这门课是我在本期修的。我学习,是因为,我认为我将来就是一个企业家或是一个公司老板,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然而,间接面对的就是“管理”曾听说过“天时不如地种,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侧面说明了管理的重要,因为,要留住人才,关键总在于管理。因此,我修了这门课。 我先说明,我写的算不上什么“体会”只能算是“心得”罢了,所谓“心得”即心里所得到的,就这一点,我想每个人只要接触了什么,也都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点儿心得,因此,我写的是我自己的心得。 第一:了解了这门学科的组成:《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古代以及现代的经典《管理学》原理,这一章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经典的管理榜样,首先,管理的最重要原则——以人为本。这和现代的管理理念一致,到处都是听说的“以人为本”,因此,在这里我才真正的在书接触到了这个观念。 其次,管理中的“人际技能”,这又映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一个立足社会的基本点。

再次,分工与协作,分工要求各尽其职,协作便又是现在热炒的“团队精神”。 老师在总结这一章时,提出了以下一些令人受益匪浅的五点意见: 1、自我超越(pemonalmastey)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gmentalmodls) 3、建立共同的愿意(buildingsharedvision) 4、团体学习(teamleaning) 5、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 第二:了解了这门课的一些基本思想。首先是“道德与社会责任”我想无论是那门课,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这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道德与责任”便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能够得以生存的关键。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也被提到了。其次,全球化管理,这一点,是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人员考评对管理人员有何积极影响?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性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来自于工厂与工人共同达到富 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立各种明确 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革。包 括: 要求工人树立对工作、对同事、对雇主负责任的观念; 管理人员(领工、监工、企业主、董事会)改变对同事、工人以及对日常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感; 以友好的互相帮助代替对抗和斗争。 对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创造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泰勒制 要求工人运用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标准化操作、定岗、定员、定额)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与提高——使操作者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标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标准; 管理与具体劳动分离,计划与执行分离(管理主要从事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为执行职能)。 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预见和经验。泰勒科学管理的弊病——重技术,不重人际关系;解决了生产作业关系,而未解决经营管理问题。 6.计划工作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7.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管理学课程标准

管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代码:06071007 适用专业:经管类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 学时:52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定位 《管理学》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等的理解。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

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 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2、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3、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 4、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项目 1 管理认知 (1)教师讲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管理与环境的关系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对管理的认知,为进一步学习管理的具体内容打好基础。 (2)学生根据掌握的理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遇到的简单管理问题等。 项目 2 预测与决策 (1)教师讲授预测与决策的概念、预测的程序与方法;决策基本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及答案-M.Y. 1.管理人员考评对管理人员有何积极影响?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性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3.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总是要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2)员工的比较有三种类型: (1)其他人(2)制度(3)自己 3)贡献率可以描述员工在横、纵向两方面对所获报酬的比较以及对工作态度的影响:Op / I p = Ox / Ix 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x——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付出的感觉, Ix——自己对他人付出的感觉 当:Op /I p = Ox / Ix,员工认为报酬是公平的积极性与努力程度不会改变; 当: Op / I p > Ox / Ix 说明此员工得到了过高的报酬或付出的努力较少,但他不会要求减少报酬; 当:Op / I p < Ox / Ix 员工会觉得不公平,如果不增加报酬其工作积极性会下降4.简述前馈控制的优点及其困难。 优点:可防患于未然;适用于一切领域所有工作;针对条件的控制,不对人,易于被接受并实施。 1)主管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 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 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2)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3)由于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 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困难: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影响关系,并及时了解新情况和问题。 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来自于工厂与工人共同达到富 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应建立各种明确 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有彻底变革。包 括:

管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13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企业的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 2.()如果管理者在把任务分配给下属的同时,也把相应的权力授予其下属,则日后其下属如果在完成任务中出了差错,该管理者可以不负责任,因为他已将权力下放给下属,下属就应该对完成任务负全责。 3.()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位权力的人。 4.()根据激励理论,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便能使人们体会到满意。 5.()领导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力只能建立在职位权力的基础之上。6.()管理者通过授权而给下属进行的领导,是一种放任式领导。 7.()指挥链赋予了主管人员直接命令和指挥其所有下属人员的权力。 8.()组织中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对他人的工作好坏负有责任。 二、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宗教领袖所具有的权威通常来自:() A.专长影响力 B.个人影响力 C.惩罚权 D.奖励权 2.管理层次的存在是由于:() A.管理幅度的存在 B.美学上的原因 C.可使组织更加灵活 D.有利于沟通联络 3.在下列各种划分部门的形式中,哪一种最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管理能 力的主管人员?() A.按人数划分部门 B.按职能划分部门 C.按地区划分部门 D.按时间划分部门 4.“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 A.上下级之间的友情 B.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C.舍己为人 D.了解下属的欲望和要求 5.以下哪项因素最可能是赫兹伯格所认为的激励因素?()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6.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时,经常设立证券投资部、房地产部、信托 投资部等,这是按什么方式进行部门划分?() A.按职能性质 B.按产品性质

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1*20) 1、一些文献对管理定义阐述不同,有活动论、过程论、职能论、工作论和环境论。其中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以及哈佛大学教授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两种解释都属于活动论。 2、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形式。例如计划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出来。但创新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3、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在发表为不少人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但对它层次排列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它对人的动机没有完整的看法,没有提出激励方法等。这一理论注意到了工作于工作环境的关系。 5、从伦理的角度看,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相反,具有外在控制力量的人则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其行为。 6、“IBM就是服务”是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价值观。“顾客第一”是日本三菱公司的组织精神。 7、强烈管理欲望是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正直和诚实是每个组织成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8、计划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逻辑延续,计划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为计划的目标实现提供保证。 9、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分析,家电行业某类家用加湿取暖器在近六年的市场年销售量依次是1000万、2000万、3500万、5500万、5800万、5850万台。由此可以推断该类家用加湿取暖器正处于其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10、如果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则分权程度高:如果低层次在决策后要向高一级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则分权程度次之:如果低层次在决策前要征询上级部门的意见,则分权程度更低。 11、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纵向分工是根据管理幅度的限制,确定管理系统的层次,并根据管理层次在管理系统中的位置,规定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2、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小。 13、某公司安排某员工完成一项任务,其上司告诉他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而事隔两天,总裁亲自过问此项目,要求他在半个月内完成。这说明该公司组织设计违背了命令统一原则。 1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假设把工人看成经济人,工人追求最高的工资收入而业主难以做到,就必须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在这里业主不是经济人 15、信息技术对集权化和分权化可能带来双重影响。希望集权化的管理者能运用先进技术区获取更多信息和做出更多决策,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向下属分散信息并且增强参与性与自主性。 16、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在1954年提出来的,是一种管理管理者的方法。 17、绿色和平组织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活动踪迹遍布全球每一角落。他对于一家石油化工企业来说,绿色和平组织属于组织因素中的一般环境因素的社会环境。 18、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他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志。

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一)《管理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企业的基层领导要成为一个内行 的领导,必须具备下列哪类知识和技能() 。 A 、管理知识和能力; B 、技术知识和能力; C 、战略知识和能力; D 、管理与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2、 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 A 、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 B 、有最好的管理模式; C 、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 D 、管理不重要 3、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 、作业标准化; B 、计件工资制; C 、员工激励;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当一决策被认为是足够好而不是最佳决策时,结果是() 。 A 、有限理性; B 、否认决策过程中利用直觉; C 、程序化的决策; D 、令人满意的 5、 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 。 A 、设法消除; B 、严加管制; C 、善加引导; D 、积极鼓励 6、 一家书籍出版公司设立了几个部门,如儿童读物、成人小说和大学教科书等。它采用的是()部门化。 A 、产品;B 、顾客;C 、职能;D 、过程 7、 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中的各层管理者都要承担决策的职责。关于决策的解释,下面哪个 更正确()。 A. 越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战略性、风险性的决策 B. 越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常规的、科学的决策 C. 越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战术的、风险性的决策 D. 越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非常规的、肯定型决策 &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 、生理和自尊的需要; B 、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 D 、安全和自 我实现的需要 9、 刘教授到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去咨询,该企业张总在办公室热情接待了刘教授,并向刘教授介绍企业的 总体情况。张总讲了不到 15分钟,办公室的门就开了一条缝,有人在外面叫张总出去一下。于是张总就 说:对不起,我先出去一下 ”。10分钟后张总回来继续介绍情况。不到 15分钟,办公室的门又开了,又 有人叫张总出去一下,这回张总又出去了 10分钟。整个下午3小时张总共出去了 10次之多,使得企业情 况介绍时断时续,刘教授显得很不耐烦。这说明() 。 A 、张总不重视管理咨询; B 、张总的公司可能这几天正好遇到紧急情况; C 、张总可能过于集权; D 、张总重视民主管理 10、 ()的研究者得出结论,(9,9)型管理者工作效果最佳。 A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B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C 、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D 、管理方格 11、 下列有关领导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管理学中有一套特质理论总是可以把领导者和非领导者区分开来。 B ?艾奥瓦大学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中将领导的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C .路径一一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授权给下属。 D ?管理方格论从关心生产和关心人两个维度来考察领导方式,其中四种极端的管理方式是:乡村俱乐部 型管理、团队管理、任务型管理、贫乏型管理。 12 ?下列有关激励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励的本质是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B ?动机就是个体通过艰苦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 体的某些需要。 C .激励的基础是满足劳动者的生理需要。 二 庐

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1.单选题 2.王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智能结构; 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3.企业面临的境况正日益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力与经验来应付了,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 A.多目标协调 B.集体智慧 C.动态规划 D.下级意见 4.有位教师一直认为研究生时不需要课堂闭卷考试的,但学校规定研究生考试必须采取闭卷形式。结果,这位教师在考场上对学生翻阅参考资料采取了默许的做法。作为一位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这种情况?() A.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加强考场巡视,以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B.找到这位老师谈话,对他的这种做法进行批评,让其不能再放任自流。 C.设法消除这位教师的心理抵触情绪,以取得该教师对学校做法的理解。 D.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这位老师不主张闭卷考试,就不必强求。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者两种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指:()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实现。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 A.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基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 B.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 C.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 D.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7.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8.某高科技公司一段时间来人员流失日益严重,一年中包括公司若干名技术骨干在内的近三分之一的员工相继跳槽。总经理开会讨论对策,与会管理人员提出以下方案,你

管理学原理课程标准

《管理学原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适用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52; 理论学时:52; 学分:3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 二、课程概述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本课程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学基础部分,含管理、管理者、管理学,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组织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第二部分以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为主线来展开分析和讨论,分别阐明各项基本职能的概念、内容、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等。本课程采用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小班讨论主要包括专题讨论和案例讨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理念,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方法的运用,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与实训使学生具备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四大职业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评价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 使学生具备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宽容胸襟并注重提高个人修养,以身

管理学基本方法 四个

第二节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知道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论、原理本身所无法替代的。管理方法一般分为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技术方法,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 一、管理的法律方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法律方法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法律规范的形式与内容也极为丰富,法学上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将其分为各个不同的法律,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的法律体系。管理的法律方法中,既包括国家正式颁布的法,也包括各级政府机构和各个管理系统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社会规范。法律法规一般是由一系列单项的法律、法规所组成的,比如国家经济管理总体方面的,有计划法、工业法、农业法、商业法、基本建设法、财政法等;在流通领域的管理方法,有商标法、价格管理法、外汇管理法、证券交易法等;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入,还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对外贸易法、涉及税法、涉及金融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等等。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遵循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 法律方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而且包括相应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法规而缺乏司法和仲裁,就会使法规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效力;法规不健全,司法和仲裁工作则无所依从,造成混乱。 法律方法的实质是实现体现人民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法律方法既要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又要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调动各个企业、单位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单选 1、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是(B)。 A、管理的功能 B、管理的职能 C、管理的特性 D、管理的基本手段 2、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B)。 A、监督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D、联络者 3、技术技能对于(C)管理者最为重要。 A、高层 B、中层 C、基层 D、所有层次 4、(D)是人类关系理论研究的开端。 A、工具试验 B、照明试验 C、标准化试验 D、霍桑试验 5、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就是对(B)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控制 B、计划 C、决策 D、指挥

6、能够运用常规方法解决重复性问题以达到目标的决策是(A)。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7、管理职位所特定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A)。 A、职权 B、分权 C、权力 D、授权 8、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人们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的激励方式属于(C)。 A、积极强化 B、惩罚 C、消极强化 D、衰减 9、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组织为达成共识为进行的(C)。 A、信息交流 B、信息传递 C、信息分享 D、信息转换 10、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C)。 A、拟定标准

B、衡量绩效 C、纠正偏差 D、管理突破 多选 1、管理的性质是(ACD)。 A、科学性 B、技术性 C、实践性 D、艺术性 E、资源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ABCDE)。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决策 3、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扮演的十种角色归结为(ACE)三大类。 A、人际角色 B、企业家角色 C、信息角色 D、发言人角色 E、决策角色 4、从决策的重要性看,可把决策分为(ABC)。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