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学复习题

证据学复习题

证据学复习题
证据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华声商店的经理王某在与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工作人员就音像制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交涉的过程中,因语言过于激烈导致争吵,王某不慎将货架上的音像制品碰落并踩坏一些,为

损坏的音像制品的赔偿问题,双方发生争议,江南音像出版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华声商店赔偿。被损坏的录音带、录像带属于()。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鉴定结论

2、下列各项中,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有()。

A、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B、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出具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C、没有其他证据印证并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D、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3、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借的6000元。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付返还责任。对此主张应当由()负举证责任。

A、甲某

B、乙某

C、甲某与乙某

D、人民法院

4、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特点有()

A、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

B、审讯时可以刑讯逼供

C、重视勘验检查

D、依众证定罪

5、下列各项中,可能成为传来证据的有()。

A. 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

C.有罪证据D.证人证言

6、下列证据中属传来证据,又属言词证据的有()。

A、当事人陈述

B、文件的副本

C、听当事人讲述案件经过的证人作的证词

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7、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原始证据,又属有罪证据的有()。

A、听犯罪嫌疑人讲述杀人全过程的证人所作的证言

B、犯罪现场的勘验笔录

C、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辩解

D、被告人的有罪供述

8、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 )。

A.直接证据B.原始证据

C.有罪证据D.言词证据

9.法庭上,原告甲以被告人乙亲笔书写的借条证明他与乙之间存在借贷法律关系,此借条属于( )。

A、直接证据

B、本证

C、反证

D、书证

二、问答题:

1、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有哪些区别?

答:(1)主体不同。鉴定人是不知道案件真实情况且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证人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无需具备专门知识。(2)属性不同。鉴定结论具有可替代性;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性。(3)内容及形成时间不同。鉴定结论是对专门问题的判断结论,形成于案发后;证人证言是对案件事实的陈

述,形成于案发过程中。

2、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与物证的异同。联系: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是记载物证资料,反映和保全物证的一种方法。区别:

答:(1)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仅仅是反映和保全物证的方法,其本身并非物证;(2)形成的时间不同。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形成于案发后;而物证是案发时使用的物品或形成的痕迹;

3、为什么说鉴定结论是言词证据?

答:(1)鉴定结论是鉴定人以书面陈述的形式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发表的意见或看法,实质上仍是一种人证。(2)鉴定结论在一定场合也直接表现为人的陈述。在法庭审理中,鉴定人要出庭宣读鉴定结论,接受诉辩双方的质询,当庭阐述鉴定的过程和做出结论的依据。因此,鉴定结论应划入言词证据的范畴。

4、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张字条,字条上只有一个电话号码,根据该电话号码侦查人员查获了犯罪嫌疑人。请回答:本案中的字条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何种证据种类?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中的字条是书证。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电话号码是字条上记载的内容,根据字条上记载的内容“电话号码” 查出了犯罪嫌疑人,所以字条是书证。

5、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是否可以将公证遗嘱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理由是什么?

答:可以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当事人用公证遗嘱作为证据证明自己所主张的案件事实,法院经对公证遗嘱审查确认后,可以将其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从而免除该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对方当事人对该公正遗嘱有异议的,须承担证明责任,举证加以证明,否则其异议不能成立。

三、案例分析:

(案例1)2000年6月22日午夜时分,在河北省涿州市第四中学的女生宿舍内发生一起凶杀案。17岁的初三学生张小娟在睡梦中被人连砍3刀,当场死亡。十几天之后,案子破获,凶手是张小娟的班主任--26岁的青年教师李东身。警方查明,李东身曾多次以询问学习生活情况为由,将胆小怕事的女学生张小娟叫到办公室进行猥亵和奸污。后见张小娟即将毕业,怕事情败露,遂在学生即将离校的前一个晚上,带着匕首窜到女生宿舍撬开门将睡梦中的张小娟杀死。

公诉机关认定李东身就是杀人凶手的证据有:

(1)在女生宿舍里的电灯灯泡上发现了李东身的指纹。据李东身在公安机关交待,因为怕杀人时,被害人张小娟打开电灯,所以撬开门后先将灯泡拧下来,在杀人后又将灯泡拧上。(2)案发几天后警犬对于现场足迹气味的辨认,三条警犬中有两条警犬认定犯罪现场足迹上闻到的气味就是李东身。(3)李东身承认强奸杀人的口供。但李东身后来又对全部供述予以否认,并说是公安机关对他进行了刑讯逼供后说的。经检察院调查,认定侦查人员对李东升进行讯问时存在一些违法的行为。(4)李东身学校同事,两个与其同办公室的老师对侦查人员谈到,曾经看到被害人张小娟被李东身叫到办公室。(5)撬门用的改锥。

李东身的辩护律师经调查了解到:

(1)涿州市第四中学从没配备过专业电工,教室宿舍里的电灯电器坏了,大部分要靠班主任去修理。(2)撬门的改锥上没有李东身的指纹。

请回答:公安局收集的口供、灯泡上的指纹和警犬的认定等证据是否符合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理由是什么?

答:公安局收集的口供不符合证据的合法性。

刑事诉讼法四十三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检察院调查认定,侦查人员对李东升进行讯问时存在一些违法的行为。公安局收集的口供的程序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口供无效。

灯泡上的指纹不符合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是伴随着刑事案件的发生过程形成的。但本案中灯泡上留下指纹不能排除是李东身在其他场合留下的。

警犬的认定不符合证据的合法性。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种类没有警犬的认定。所以警犬的认定

不能作为证据。

(案例2)2003年2月28日,重庆市开县谭家乡刘某和李某两女士在街上赶场时,因购物发生矛盾,继而引发纠纷。此后,刘某觉得在这场纠纷中输了面子,于是在事发地张贴启事,内容为“2月28日此地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其间本人被一30岁左右的女人殴打谩骂,恳请当日在场的群众将所见所闻反映给法庭,本人将予以重金酬谢。”

在拿到了李某谩骂自己的有关证据后,刘某以名誉侵权为由将李某起诉至法院,准备在庭审时向法庭提供。3月18日,开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刘某指责李某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并提供了案发时在场的两名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证明李某对刘某进行了殴打谩骂。据此还提出要求赔偿的诉讼请求。

问:刘某提供的证人证言能否作为证据?

答:刘某提供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本案原告通过悬赏方式取证,使得原告与证人之间有了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证人的证据力受到了影响;且有收买、诱惑证人的嫌疑,干扰了司法审判,因此,以张贴悬赏启事取得的证人证词是不能作为证据的。

(案例3)某日清晨,在离肖山市10公里的国道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肇事车辆逃逸,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些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位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牌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市10公里。市交通管理局的录像记录,5点50分左右曾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其中一辆为该市某运输公司车辆。经侦查人员察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公司调度证明司机刘某事故发生的那天早上回到公司,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刘某是早上5点55分回到公司。侦查人员询问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在本案中,侦查人员收集到哪些法定证据?这些证据分属于那些证据分类?

答:本案中,物证有:①被害人尸体;②被害人血迹;③被害人骑的摩托车:④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⑤路面上刹车的痕迹;⑥解放牌大卡车;⑦解放牌大卡车漆皮脱落痕迹。

书证有:①被害人手上指明时间的手表;②该市某运输公司的出车表:③表明离肖山市10公里的里程牌。

证人证言有:张某的证言;赵某的证言。视听资料:市交通管理局的录像记录。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司机刘某的辩解。勘验笔录:侦查人员的现场勘验笔录。

鉴定结论:法医鉴定结论,路面上刹车的痕迹鉴定,解放牌大卡车漆皮脱落痕迹鉴定。

其中,言词证据有:①被害人死因的法医鉴定结论;②妇女张某的证人证言;③厂调度的证人证言;④司机刘某的供述和辩解;

⑤与司机同车的赵某的证人证言。

实物证据则有:①被害人尸体(物证);②被害人骑的摩托车(物证);③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物证);④摔坏的手表(书证);⑤勘验笔录(勘验笔录);⑥里程碑(书证);⑦车上漆皮新脱落的痕迹(物证);⑧出车登记表(书证)。

无罪证据包括:

①地上刹车的痕迹(证明肇事者曾采取过一定措施防止损害发生,这至少属于减轻刑事

责任的事实);②摔坏的手表、里程碑和出车表三个书证所证明的内容,构成一个无罪证据(摔坏手表时针指在5点50分,说明犯罪行为发生在5点50分;里程碑表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市10公里;出车登记表证明刘某13日晨5点55分回厂。刘某不太可能为肇事司机,因为解放牌大卡车5分钟不太可能跑完10公里路);③肖山市交通管理局录象记录,5点50分左右有二

辆解放牌卡车经过事故现场(两辆车均有肇事可能,不能确定就是刘某所为);④司机刘某的陈述(直接否认了犯罪);⑤赵某证言(直接否定了刘某犯罪)

其中,直接证据有:司机刘某的辩解(直接否认了犯罪),与司机同车的赵某证言(直接否定了刘某犯罪)。其他证据属于间接证据。

传来证据:妇女张某的证言。

(案例4)1998年3月15日上午8点,在某工厂单身宿舍里发现职工叶某被杀。侦查过程中,通过勘验现场发现有模压底小波浪花纹鞋印,长28厘米,还发现一个棕色纽扣和一只打火机,上有指印一枚,室内抽屉被撬开。死者家属证明,丢失现金5000余元。经侦查,发现嫌疑人林某某,某饭店职工,26岁。刚被解除劳教。发案当天,他休息,不值班,有作案时间。当年“五一“准备结婚,急需钱用。现场打火机上所取指纹同林某某劳教档案中指纹进行鉴定,认定属同一人指纹。

对林某某家进行搜查,发现一件灰色上衣上少一纽扣。其他纽扣同现场遗留的棕色纽扣完全相同。又发现模压底布鞋一双,经鉴定此鞋印与现场小波浪鞋印为同一鞋印。

拘留林某某以后,从其手表的表链夹缝中发现有血迹,经鉴定血型同被害人为同一血型,与林血型不一致。

据林某某的11岁的外甥女说,15日早晨8点多钟,林某某到她家,看见他的上衣、裤子、帽子上沾有红油漆似的东西,林某某要了她父亲的衣服换上就走了。

问:在本案中,侦查人员收集到哪些法定证据?

答:本案中物证:①死者叶某的尸体;②现场的鞋印;③现场的纽扣;④打火机;⑤打火机上的指纹;⑥现场被撬开的抽屉;⑦手表上表链里残存的血迹;⑻模压底布鞋;⑨灰色上衣。

证人证言:①死者家属的证言;②林某某外甥女的证言。鉴定结论:对指纹、血型、鞋印的鉴定结论。直接证据是:被告人林某某不承认杀人事实的供述和辩解。

间接证据有:①死者叶某的尸体,②现场的鞋印,③现场的纽扣,④打火机上的指⑤打火机,⑥对指纹、血型、鞋印的鉴定,⑦林某某外甥女的证言,⑧死者家属的证言,⑨现场撬开的抽屉,⑩手表表链里残存的血迹。

(案例5):张某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称1998年5月31日李某曾向其借款1万元,双方当时签有一份借贷合同,张某向法院提供了这份合同。被告答辩说,该合同只是形式上的,双方其实并未发生借贷关系,被告向法院提供了一份有原、被告双方签名的关于签订上述借款合同的备忘录,备忘录上说,上述合同只是形式上的,对双方并无实际法律效力。问:张某提出的合同、被告提出的备忘录是本证还是反证?

答:原告张某提出的合同是本证。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张某向法院提出的借贷合同支持了其主张“1998年5月31日李某曾向其借款1万元”的事实,所以是本证。

被告李某提出的备忘录则是反证。反证是用以否定对方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被告向法院提供的备忘录说,借贷合同只是形式上的,对双方并无实际法律效力。备忘录否认了张某所主张的“1998年5月31日李某曾向其借款1万元”的事实,所以是反证。

(案例4)张某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称1998年5月31日李某曾向其借款1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被告李某所写的借条。李某则主张借款已返还,并提出一份原告书写的被告已返还原告该1万元欠款的收条。问:张某提出的借条、被告李某提出的收条是本证还是反证?

答:案例中张某向法院提出的借条是本证。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张某向法院提出的借条支持了其主张“1998年5月31日李某曾向其借款1万元”的事实。所以借条是本证。

李某提出的收条也是本证,因李某并没有否定张某提出的借款的事实主张,但提出一个新的事实主张,“借款1万元已返还”。李某提出的收条支持了其主张“借款1万元已返还”的事实,所以收条是本证。

(案例5):被害人李某死于勒颈,被抛尸人工湖中,尸体

颈上缠绕的尼龙绳断掉一截,估计是凶手用力过猛所致。对犯罪嫌疑人的房间搜查时,在床下发现了一截折断的尼龙绳。侦察人员由于找不到被搜查人的家属和邻居,就直接将这截尼龙绳带回来并进行了对比和成分鉴定,并未制作搜查笔录,最终确认就是尸体颈上的尼龙绳断掉的那一截。问:这截被搜获的尼龙绳能否作为证据采用?为什么?答:(1)不能做为证据。

(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第113条规定: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第115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三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后,一份交持有人,一份交侦查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本案中侦察人员搜查时,没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没有制作搜查笔录,对扣押的尼龙绳未制作《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因此,无法证明一截折断的尼龙绳是在犯罪嫌疑人的房间床下查获的。(3)本案在证据的收集活动中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而导致收集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合法性。这是由于程序的不合法导致证据的不合法。

(案例6)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15岁,他以带孩子去划船为名,当船行至水库中央时,故意将刚满一周岁的女婴抛入水库,使其溺水而死。据此,本案公诉人在法庭审理时应主要证明哪些事实?

A、郑某作案时已满14岁

B、郑某的行为系故意

C、该女婴不会游泳

D、该女婴已因溺水而死亡

(案例7)某市居民张某在本市永久商亭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在开启第三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张某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某、王某及其子张小某的脸部也受了伤。张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永久副食商亭交涉。

张某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5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某、王某、其子张小某也各花费了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一个月后,张某等人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永久商亭赔偿所有损失。请回答:在本案中,张某等人需要证明哪些案件事实?

答:原告张某等应举证证明:

1、发生爆炸的啤酒是在永久商亭购买的事实;

2、啤酒瓶发生爆炸,炸伤张某、李某、王某、张小某的事实;

3、张某等人治伤花费了医疗费5000余元的事实。

(案例8)1999年6月5日,吴某下公共汽车时,由于人太多车太挤,踩到了张某的脚,两人发生口角,后发生殴斗。在殴斗中,吴某击打了张某脸部数拳,造成张某脸部数处软组织损伤。在接到张某报案后,区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寻衅滋事”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吴某出来后不服,认为两人殴斗是由于张某先动了手,自己的行为不属于寻衅滋事,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问题:本案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答: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其证明对象主要涉及到“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包括:(1)有关被告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和权限的事实:区公安局是否具有对该案件处理的法定职权。(2)原告是否实施了被处理行为或者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事实:吴某是否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实:区公安局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4)被告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目的是否正当的事实:区公安局,以“寻衅滋事”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是否正当。(5)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与案件的事实、情节和性质是否相适应:区公安局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是否适当。

(案例9)宣汉县某单位职工王某和女青年李某结婚后不久,王某迷上了赌博,经常输钱,夫妻俩常常吵架。脾气暴躁的王某动不动便将妻子打得鼻青脸肿。1999年3月的一天,王某又因李某唠叨其输了钱,对着李某的胸、腹部一顿拳打脚踢。李某被诊断为脾脏破裂,脾被切除。李某决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她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追究丈夫王某的刑事责任。通过法医鉴定,她的伤情属重伤和七级伤残。之后,宣汉县公安局于2000年6月对王某刑事拘留,同月,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向法院提起公诉。请问:本案中谁负有举证责任?为什么?

答:1、公安机关拘留、逮捕王某,侦察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承担举证责任。2、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应承担举证责任。3、王某自己不承担举证责任。

(案例10)原告林某持署名张某的借条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张某归还借款10000元,张某辩称借条不是其所书。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分岐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张某应承担举证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林某应承担举证责任。你认为本案谁应承担举证责任?

答:本案举证责任的确定,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1)林某主张与张某之间存在借贷关系,只须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事实负证明责任(提供借条),存在阻碍借贷关系发生的事实(未借钱)的证明责任由张某负担。张某反驳借条上签名不是其所签,林某如认可张某所说,则可直接认定借条不是张某所书,而无需张某举证。(2)林某不认可张某的反驳,此时张某对主张借条不是其所书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张某可申请鉴定以证明笔迹的真实性,并提出适于比对的笔迹。如张某拒不申请鉴定或拒绝提出比对的笔迹,应由张某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认定林某提供的借条有效。(3)当张某完成了上述举证责任后,如果林某拒绝提供比对的笔迹(借条)时,此时可推定张某的主张成立,即认定借条不是张某所书。当然林某可以通过出示持有的证据或用其他证据推翻这一推定。

(案例11)1995年,任某分娩大出血,在蒙城县某医院输血800毫升。当时,蒙城县血库尚未建立,血液从两名供血者身上直接抽取后输入任某体内。任某出院时,病历记载为痊愈。

2000年4月,任某参加义务献血体检时,发现其体内含艾滋病病毒。病情被确诊后,任某认为感染艾滋病系输血所致。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蒙城某医院赔偿损失。

蒙城县某医院没有对从供血者身上直接采血并为任某输血的事实提出异议,但同时提出,输血不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惟一途径,任某感染艾滋病与输血没有必然联系。问:本案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分析:任某与蒙城县某医院之间的纠纷属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任某感染艾滋病病毒与输血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明,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任某仅承担在该医院输过血,并且在输血后的合理期间被确认感染艾滋病的举证责任,医疗机构应对输血行为与感染艾滋病病毒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蒙城县某医院在采、供血时违反操作规程,对采输的血液内是否存在艾滋病病毒没有进行检测,即直接输入患者体内,无法证明所输血液是健康的,故应承担过错责任。

经法院调解,被告蒙城县某医院与原告任某达成协议:分期赔付原告任某医疗费、住院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费用共计70万元。

(案例12)1999年6月5日,吴某下公共汽车时,由于人太多车太挤,踩到了张某的脚,两人发生口角,后发生殴斗。在殴斗中,吴某击打了张某脸部数拳,造成张某脸部数处软组织损伤。在接到张某报案后,市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寻衅滋事”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吴某出来后不服,认为两人殴斗是由于张某先动了手,自己的行为不属于寻衅滋事,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问题:(1)本案的证明责任如何分担?(2)人民法院要求吴某提供有关“张某先动手”的证据,这个要求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回答要点:(1)本案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公安机关承担。区公安局应举证证明以“寻衅滋事”为由,对吴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是合法的。吴某只要证明自己被公安局行政拘留5日即可。(2)法院的要求不正确,吴某有权拒绝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应由被告市公安局负举证责任。

(案例13)安徽省农民胡某,带领本村7名农民到辽宁打工。他跟这7名农民讲:只要跟他出来打工,从出发之日起,全年干11个月,他包吃、包住,每人再发五千元工钱,至于他本人赔挣多少,与这七人无关。七人跟胡某来到了辽宁。他们承包了一个小矿井,在采矿时,发生了意外。一块石头砸到了一个姓刘的农民腰上,抢救5天,刘某虽然脱险,但据医生说,刘某将终身瘫痪。

面对这种情况,胡某曾经对别人说过,“把他救活了,还得养他一辈子,不如不抢救让他死过去好。”在10月14日晚上,也就是发生事故的第九天晚上11点钟,护土发现刘某死在了医院病床上。经法医鉴定,刘某是被他人用毛巾从床头勒死的。凶手作案时间是当晚10点15分至45分,大约半小时左右病房内无人。医院的医护人员证实,胡某每天至少去病房两次看望刘某,就在刘某被害的当天晚上六七点钟,胡某还到过病房。胡某本人否认杀人。

检察院起诉认定,胡某犯有故意杀人罪。其证据有三点:一是证人证言。胡某曾经对别人说过,“把他救活了,还得养他一辈子,不如不抢救让他死过去好”,胡某为了减轻负担,有杀死刘某的动机。二是物证。在病房的现场上,发现一枚白纽扣,上面还带有2厘米长的白线头,而胡某身上穿的白衬衣,第二个钮扣掉了,经鉴定,现场上的纽扣正是胡某白衬衣上的。三是证人证言证明,胡某有作案时间。问题:依据现有证据能否认定胡某有罪?是否达到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理由是什么?

答:依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胡某有罪。(1)胡某虽然有杀死刘某的动机,但不能靠动机定案,不能把动机当证据。(2)胡某每天至少去病房两次看望刘某,就在刘某被害的当天晚上六七点钟,胡某还到过病房。至于现场上留下的纽扣,胡某是什么时候掉的,根本确认不了。(3)是有作案时间的人,不一定就是杀人凶手。而被告人胡某又否认自己杀人。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案的现有证据存在的诸多疑点,如现场上留下的纽扣,胡某是什么时候掉的?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也未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凶手作案时间是当晚10点15分至45分,大约半小时左右病房内无人,无法排除其它人作案的可能。加之胡某又否认自己杀人。本案几乎没有证据证明其犯罪,更谈不上“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了。因此本案证据不足,未达到法定证明标。

(案例14)现年31岁的房山系焦作市市民,1995年3月9日他与刘女登记结婚。同年10月29日,刘女生一女孩,取名房芳。1999年9月1日,房山、刘女离婚,房芳由刘女扶养,房山每月给付抚养费50元。后来,房山以刘某婚后仅8个月生一女孩,该女孩相貌与其极不相似

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房芳不是其亲生女儿,并申请进行鉴定。

在法院批准原告的鉴定申请后,房芳的监护人刘女以自己有病为由,不同意房芳和房山进行鉴定。

法院在不公开开庭审理后认为房山怀疑房芳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提出鉴定申请,符合有关规定,应当予以准许。亲子鉴定需要被告及其监护人进行配合,但被告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不同意进行亲子鉴定,致使本案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被告及其监护人对该事实应承担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推定房芳不是房山的亲生女儿。

2002年8月16日,法院依法作出上述一审判决。上诉期内,双方均未上诉。

(案例15)湖南衡阳市的刘达保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妻子王慧银,有4个儿女。1990

年,刘达保离开衡阳去广西桂林做起了通讯器材生意,并将与其有暧昧关系雷文莲也带到了桂林住在一起。1993年,雷文莲在衡阳一家医院生下了一名男婴,取名叫刘鹰。

1995年,刘达保向衡阳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要求与王慧银离婚。妻子王慧银在法庭上递交了多份证据,请求法院追究刘达保与雷文莲的重婚行为。刘达保在法庭上极力强调与雷文莲没有关系,雷文莲也在律师的调查笔录上亲笔签名,证明自己与刘达保没有任何关系,孩子是她与以前订婚的男人所生。1995年7月,衡阳市城北区法院判决,准予刘达保与王慧银离婚。

1998年,刘达保在桂林突患脑溢血死亡,临终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此后雷文莲就刘达保财产继承与刘家兄妹产生了纠纷。1998年8月13日,雷文莲携儿子刘鹰将刘达保的子女告到了衡阳市原城北区法院,要求儿子刘鹰依法继承刘达保的遗产。

此案经过一审、抗诉、发回重审、上诉,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在刘达保与王慧银离婚的时候,雷文莲向法庭作证,证明她与刘达保之间没有性关系,所生的小孩刘鹰与刘达保没有任何关系。人民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法定文书,应该作为证据采信。

因此,法庭采信了1995年衡阳市城北区法院作出的判决,即刘鹰不是刘达保的儿子,刘达保与雷文莲没有关系,以此作为本次判决的依据,驳回上诉人雷文莲、刘鹰诉讼请求。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0—2001 学年度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1 年 7 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 1.在我国古代,被确定为最主要的证据。 2.证明标准和一起,构成了证明目标。 3.证明对象指的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证证人及其的安全。 5.通过传来证据可以发现并获得。 6.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7. 根据诉论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和。 8.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法律按照证据事实的,对证 据所作的具体分类。 A.特点 B. 来源 C.表现形式 D. 本质属性 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A.工具 B. 痕迹 C.票证 D. 枪支 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 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 一般不能 4.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 据。 A.存在 B. 表现形式 C.来源 D. 证明方向 5.被告人供述一般都是 A.传来证据 B. 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 辩护证据 6.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承担。 A.人民法院 B. 被告人 C.自诉人 D.证人 7.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 A.原始证据 B. 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 实物证据 8.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 被告 C.法官 D. 证人 9.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电大证据学选择题

电大证据学选择题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选择题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等活动。A.司法B.执法C.仲裁和公证D.监察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c)。A.诉讼证据规则C.非诉讼证据规则 3.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a)。A.自由心证 4.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C)。C.证据规则 5.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 6.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A.行政执法 B.仲裁C.监察 D公证 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 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 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 用。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 (bcd)B.可信性C.可采 性D.可靠性 8.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 切事实,它可以是 (abcd)的A.口头B.书 面C.复制 D.实物 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 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 一,它与诉讼制度是 (a)。A.从属关系 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 于(b)。B.奴隶社会 1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 据制度是(bc)。B.刑讯 逼供C.口供主义 12.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 (a)诉讼制度。A.诉讼 双方权利对等 13.我国的诉讼制度是 (a)的诉讼制度。A.分 权主义 1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 (a)的一些国家。A.欧 洲大陆 1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 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 法以外,还有(abcd) A.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 方法B.系统、全面研究的 方法C.比较研究的方法D 实证研究的方法 16.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 (b)。B.奴隶社会 17.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 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 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 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 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B.法定证据制度 18.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 (c)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 部分。C.资产阶级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C.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12.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B.高度的盖然性 C.盖然性的优势 13.下列关于书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书证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属、石块、竹木、布帛等 B.书证记载的方式可以是手书、印刷、打印、雕刻等 D.书证记载的内容是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的14.关于言词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可能是直接证据,也可能是间接证据 B.与实物证据相对应 C.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15.根据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直接言词原则应当 具有如下内容( )。 A.法庭审判应贯彻“在场原则” B.在法庭审理中,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 C.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 16.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 有( )。 A.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B.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C.公安机关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17.下列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正确的是()。 C.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D.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 18.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 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该借条属于()。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9.某公安机关通过小区内的闭路监视系统破获一 盗窃团伙,收缴赃款10万元,缴获大量金戒指、金项链、空白光盘等赃物。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现金、金项链、金戒指等属于物证 B.空白光盘属于物证 C.小区内监视系统拍摄的录像带属于视听资料 20.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21.王某对公安机关讲了他亲眼目睹被告人打伤被 害人的经过,王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陈述属于()。 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22.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 据的有( )。 A.原告陈某向法院提交的其采用偷录方法录下的用以证明被告刘某欠其5000元人民币的录音带,该录音带部分关键词的录音听不清楚 B.被告人杨某的妻子胡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被告人杨某的证言 C.王某因重病住院未能出庭,而以书面形式向法庭提供的证言 D.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是该合同文本的原件已经丢失,且被告不承认其与原告存在有该合同关系 23.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证人的有( )。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1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B.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C.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证据法与实体法之间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出明确规定,法官只依据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 B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 3.诉讼证明行为不包括( D ) A.提供证据 B.调查收集证据 C.审查证据 D.提起诉讼 4.下列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是( A ) A.外国法律 B.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C.众所周知的事实 D.自然科学公理和定律 5."公证文书效力推定"是( A ) A.法定证据法则 B.不可反驳的法律推定 C.直接推定 D.推测 6.关于程序法事实是否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正确的说法是( B ) A.程序法事实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B.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C.广义上的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 D.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但举证责任仅仅涉及实体法上的事实 7.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B ) A.客观性 B.科学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8.下列有关证据种类的正确说法是( A ) A.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表现各待证事实的证据资料的各种外在形式 B.被害人陈述是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C.现场笔录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证据种类是法律从内容上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9.根据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 ) A.本证和反证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D.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0.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单位证明__A__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A.主要案件事实 B.次要案件事实 C.一般案件事实 D.全部案件事实 11.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种类是( D )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鉴定结论 D.现场笔录 12.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 ( D ) A.间接证据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13.物证的根本特征是( B ) 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2008年1月试题证据法学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使用“测谎仪”来审查被告人口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谎仪的测试结果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B.测谎仪技术在我国仅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还没有进入实际应用 C.测谎仪的测试结果,本质上是一种鉴定结论 D.测谎仪的测试结果可以成为侦查的向导,但不宜作为定案的根据 2.下列关于质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经经过法庭质证的证据材料,一律不得再次举行质证 B.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证据交换程序中认可的证据,通常无需质证 C.质证是法官的权力 D.质证只针对言词证据,不针对实物证据 3.下列关于证据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B.证据法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 C.在英美法系,证据法的具体规则一般规定在诉讼法典中 D.证据法与实体法之间不存在着密切关系 4.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不包括 ...() A.证据距离 B.举证能力强弱 C.认识的相对性 D.盖然性标准 5.关于证据种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据种类是法律根据证据资料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方式而对证据所划分的类别 B.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对证据种类的规定是完全不同的 1

C.勘验笔录是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证人证言是指所有了解案情的人向司法机关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6.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范围不包括 ...() A.涉及诉讼程序事项的事实 B.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的事实 C.情况紧急,需要依职权进行证据保全的事项 D.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7.下列符合我国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基本规则的是() A.实物证据的证明力大于言词证据 B.经过宣誓的证言的证明力一般大于未经宣誓的证言 C.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直接证据 D.公文书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8.下列说法中,符合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是() A.除非法定例外,证人有关事实的意见、推测或者结论应被排除 B.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只能就案件事实作出客观陈述 C.法官在审理中应当中立地听取双方意见,不得随意发表评论 D.专家证言应被排除 9.在一起贩毒案件的侦破中,公安干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发现两包十克重的高纯度海洛因,这种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属于() A.勘验 B.检查 C.搜查 D.扣押 10.下列做法,违反 ..证人作证程序的是() A.为保证能够及时通知证人出庭,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B.为保证庭审的严肃性,证人出庭后,审判长对证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C.为维护证人合法权利,审判长在证人出庭后向他告知证人权利义务 D.为保证证人更好的发挥作用,法官安排证人全程旁听庭审 1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 2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证据学第四次作业 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承担。B.被告 3、下列刑事案件中,被告人需承担一定证明责任的是()。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4、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 C.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 5、如县检察院查获白某受贿的证据,以受贿罪对白某进行起诉,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检察院 6、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证明责任的是()。D.用人单位 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B.古罗马法时代 8、下列诉讼中,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 9、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某甲提出审判员王某是被害人的哥哥,应当回避。审判员王某应当回避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A.被告人某甲 10、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 11、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2、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是()。D.盖然性的优势 13、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A.排除合理怀疑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C.盖然性的优势 15、我国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对证明标准的规定也是采取了 ()。B.间接的方式 16、最早确定内心确信证明标准的国家是()。D.法国 17、( )主要是指甄别法,是审查鉴别的意思。A.个别审查 18、组织辨认可以公开辨认,也可以秘密辨认。下列各项中,应公开进行辨认的是()。C.尸体 19、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B.合理可能性标准 20、进行(),必须经县以上公安局长批准。B.侦查实验 21、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情况下能否发生,而将该现象发生的过程加以重演或再现的一种活动和方法是()。B.侦查实验 22、司法认知的主体是()。A.人民法院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答案

证据学》辅导题(选择部分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 )等活动。 A. 司法 B.执法 C.仲裁和公证 D .监 察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 .诉讼证据规则B.司法证据规则 C.非诉讼证据规则 D .审判证据规则 3.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 用( A. 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4.美国由外行组 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 C)。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5. 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 .经济诉讼 6. 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 B.仲裁 C.监察D公证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bcd)。 A.科学性B .可信性C.可采性D .可靠性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 (abcd)的。 A .口头 B .书面C.复制D .实物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a)。 A .从属关系 B .因果关系C.优势互补关系利义务关 系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 于( b)。 A.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会主义社会 11 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口供主义 12 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诉讼双方权利对等口供主义我国的诉讼制度是(分权主义 B 纠问式 C. D .实证研究的方法16.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b)。 A .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17.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 .神 示证 据制 度 B .法定证据制度 C.是证证据制度 D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8.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c )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C.资产阶级D .无产阶级 1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 A .英国B.美国C.法国D .德国 20. C. D .审问时可以采用刑讯逼供 2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C.原 始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22. 诉讼证据是(abd)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A .审判人员 B .检察人员C.鉴 定人员D .侦查人员 23. 证据原因来自(C)对证据 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A ?第三人B.当事人C.办案人员D ?证人 24.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物证的种类之一。如( A. 人体的特征B .物体的位置C .物体的大小D .物体的气味 25.物证(b)而存在。 A .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26.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 A .提供与调取 B .勘验、检查C.扣押27.以下(abcd)是书证。 A .身份证B.公证文书C.认证书 D .经济合同 28.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a)。 ac)。 a)。 D .法定证据为了正确 D .法定证据 D .权 A.C.13. D .社 bc)。 B .刑讯逼供 D .自由心证 a)诉讼制度。 B .刑讯逼供 D .纠问式 a)的诉讼制度。 C.职权主义 D.混合式 A. 1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a)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 B.英美 C.非洲D .亚洲 1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以 外,A.B.还有(abcd)。定性和定 量的分析研究方法系统、 全面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 的方法 c)。 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心证达到 确信的程度注重当事人的证 词 ab)。 A. B. b )证 abcd)。 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D .可以依赖于被害人 abcd)。 D .搜查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开卷)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开卷) (2015年2月整理,已更新至14年7月试题) 单项选择题库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1.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力,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这称为( )。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3.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在证据学理论中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4.甲在自家一楼阳台上装修,楼上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 振动所致。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B.乙 5.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D.排除合理怀疑 6.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共同之处在于()。D.都是言词证据 7.甲乙二人商谈归还欠款时,甲偷录了乙承认欠甲一万元钱的谈话。该录音带在甲乙二人的借款诉讼中()。A.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8.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9.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D.神示证据制度10.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B.被告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8.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D.刘律师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9.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罪。被告人张某要求在开庭时传唤其妻子出庭作证,证明案件发生时他在家里睡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张某的妻子可以充当证人 10.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 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D.证明标准 1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学本科《证据学》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2013.6.17 一.单选. (共 11 小题,22 分) 1.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 B )。 A .原告 B .被告 C .法官 D .证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B )。 A .原告 B .被告 C .法官 D .证人 3.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 C )。 A .直接证据和传来证据 B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D .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4.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是( D )种。 A .四 B .三 C .二 D .一 5. 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中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诗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原则体现了( C )。 A .直接言词原则 B .证据裁判原则 C .自由心证原则 D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6. 下列人员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 )。 A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B .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 .年幼的人 D .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7. 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D )。 A .证明对象 B .证明责任 C .证明方法 D .证明标准 8. 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也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 B .证人出庭确有困难的,经法院允许后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出庭

C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 D .在民事诉讼中,单位可以作为证人 9. 自认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销。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 A )原则的体现。 A .禁止反言 B .禁止撤诉 C .撤诉有效 D .诉讼中止 10. 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D )。 A .证明对象 B .证明责任 C .证明方法 D .证明标准 11.甲起诉乙归还借款一万元,乙在法庭上出示了甲写的“收到乙归还借款一万元”的收条。此收条属于(A )。 A .直接证据 B .本证 C .反证 D .书让 二. 多选. (共 26 小题,78 分) 12.下列陈述中,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 BCD)。 A .被告人揭发非同案犯的犯罪行为 B .被旨人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 C .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 D .被告人认罪 1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ABC )。 A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 .量刑情节事实 C .程序法事实 D .证据事实 14.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罪,张某要求法庭在开庭时传唤与其共同居住的父亲出庭作证,证明案件发生时他一直在家里看电视。对这一要求,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BD)。 A .张某的父亲与本案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不能充当证人 B .张某的父亲能够充当证人 C .张某的父亲充当证人需要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D .张某的父亲有权拒绝作证 15. 当事人陈述是我国( BC)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三大诉讼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有 (BD )。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未考试 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 1.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自由心证_。 2.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证据规则 3.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_从属关系__。 4.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__奴隶社会__。 5.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_诉讼双方权利对等诉讼制度。 6.我国的诉讼制度是_分权主义_的诉讼制度 7.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_奴隶社会__。 8.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法定证据制度 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_资产阶级_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1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法国 1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_封建社会__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12.证据原因来自__办案人员___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13.物证__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___而存在。 14.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_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15.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__被告___提供。 16._被害人陈述_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17.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比准逮捕的人, 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_ 24小时 以内_进行询问。 18.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 分类上同属__人证___。 19、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_勘 验、检查笔录 20.证据的来源是原始证据和传 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21.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_举证责 任的分担_基本一致,但却是两 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 淆。 22.证明的主体是__诉讼主体 ___。 23.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 制度,是_神示证明制度_。 24._行为意义上的证明是指证明 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 实的活动。 25._结果意义上的证明_是指运 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 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 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26.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 事实,这里所说的法律__包括实 体法和程序法__。 2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_古 罗马法时代 28.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在承担 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 讼不同,是由_被告_承担。 29._优势证据标准_是指执法人 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 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3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判决前, 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_。 31.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_欧洲大 陆_的一些国家. 二、多选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 包括_司法、执法、仲裁和公证、 监察_等活动。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 则可以分为_诉讼证据规则、非 诉讼证据规则___。 3.诉讼证据规则包括__刑事诉 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___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4.非诉讼证据包括__行政执行、 仲裁、监察、公证___等活动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5.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 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 所说的__可信性、可采性、可靠 性。 6.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 实,它可以是___口头、书面、 复制、实物____的。 7.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__刑讯逼供、口供主义_。 8.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_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心证达到确 信的程度__。 9.诉讼证据是__审判人员、检察 人员、侦查人员__依照法定的程 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 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0.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 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 物证的种类之一。如__人体的特 征、物体的位置、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气味__。 11.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__提 供与调取、勘验检查、扣押、搜 查__。 12.以下__身份证、公证文书、认 证书、经济合同__是书证。 13._能够辩别是非的人、与犯罪 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人、能够正 确表达的人、与被害人有利害关 系的人_可以作为证人。 14._法人、非法人团体_不具有证 人资格。 15、询问证人时_不得少于两名 办案人员、必须个别进行。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 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 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 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 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 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 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 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 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 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 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 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 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A.相似事件或类似事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B.当事人的品格通常不得作为认定案情的证据 C.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 D.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E.证人对案情所发表的“意见”,一般不得采用为证据 12.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 ]

最新证据学补充复习材料资料

证据学补充复习题(北京电大网上部分自检自测题) 说明:1、北京电大网上自检自测题大部分都在四次作业题中,以下题目为四次作业题中未出现的题。这些题也属于考试题,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2、案例题为以前纸质考试题目,本次考试应当不涉及,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单选题 1、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 D )。 A.书证 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 D.勘验、检查笔录 2、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B )。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 C.赃物的复制品 D.鉴定结论的抄件 3、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 B )。 A.传来证据 B.言词证据 C.原始证据 D.物证 4、最重要的证明方法是( D )。 A.证明规则 B.推定 C.司法认知 D.逻辑推理 8、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具有实质性差异的证明环节是( D )。 A.证明主体 B.证明方法 C.证明责任 D.证明标准 9、下列各项中,属于证明对象的是( D )。 A.证据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全案事实 D.案情事实 10、《证据学》教材认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关系是( A )。 A.证明责任就是举证责任,两者是同一关系。 B.证明责任包括举证责任,两者是包容关系。 C.证明责任不等与举证责任,两者是交叉关系。 D.证明责任不是举证责任,两者是并列关系。 11、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

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 )。 A.技术鉴定 B.侦查实验 C.对质 D.辨认 12.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 ( A )。 A.优势证据标准 B.合理可能性标准 C.个别证据审查判断标准 D.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 13、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 ( B )。 A.优势证据标准 B.合理可能性标准 C.个别证据审查判断标准 D.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 14、证明对象是( A )。 A、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B、与证明责任在范围上是一致的,所区别的仅是其法律属性 C、是指需要证据证明的权利主张 D、是法律规定的要证事实 15、下列各项中,属于证明对象的是( A )。 A、法院违背回避的事实 B、证据事实 C、众所周知的事实 D、公证的事实 16、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据证明的( C )。 A、实体法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要证事实 D、要件事实 17、在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A )。 A、当事人 B、证人 C、鉴定人 D、翻译人 二、多选题 1、证据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证据的(ABC )。 A.客观真实性 B.合法性 C.关联性 D.合理性 2、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ABCD )。 A.采用证据的规则 B.排除证据的规则

证据学试题及答案

证据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 1.合法的刑讯逼供主要存在于()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形式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 2.下列不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犯罪的概念 D.推定 3.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4.被害人陈述是我国()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5.书证可能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包括()。 A.原告 B.被告 C.公安机关 D.审判机关 7.当事人陈述特指()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8.审查判断物证的内容有:() A.真实性 B.相关性 C.合法性 D.科学性

9.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三大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 B.民事、行政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刑事诉讼不同 C.民事、刑事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行政诉讼不同 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0.询问证人的主体有()。 A.被害人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11.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已满18岁,他以带孩子为名,当船行至水库中央时,故意将刚满一周岁的女婴抛入水库,使其溺水而死。本案公诉人在法庭审理时应主要证明哪些事实()。 A.郑某作案时已满18岁 B.郑某的行为系故意 C.该女婴不会游泳 D.该女婴已因溺水而死亡 12.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自然科学定律 C.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D.生效判决确认的事实 13.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能够作()。A.证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 D.当事人 14.不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的主体的有()。 A.自然人 B.法人 C.成年人 D.未成年人 15.下列属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是 A.法律关系消灭的事实 B.证据事实 C.犯罪事实 D.量刑事实 16.在我国,可以提供证人证言的人员范围有()。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B.目击人 C.被害人 D.侦查人员 17.鉴定结论在诉讼中可能成为()。 A.物证

证据学考试答案

证据学考试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本科 《证据学》课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一、问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 1.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 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是横跨两大法域的综合概念。因为,实体法的抽象规定和一般原则要落实到具体案件上,就必须对实体法规范的要件事实进行证明。从实体的规定上说,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从形式的规定上说,证明则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这一点,是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法中的证明的共同特征。三大诉讼证明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采用逻辑椎理。司法认知和推定等方法。另外,三大诉讼证明的主体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司法机关或者司法人员。当事人和律师。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原告不承担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责任。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不以诉讼地位的特定化决定证明责仟承担的主体,而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没有提到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这一词汇,只有在《行政诉讼法》第32条明确提到了“举证责任”的概念,但是该条文并没有揭示举证责任概念所包含的意思。不过,我国三大诉讼法实际上也建立了证明责任制度,表现在立法上,有如下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去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3、推定与证明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联表现在: A.在特定情况下,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之所以是这样分配而不是那样分配,其原因主要在于推定的客观存在。 B.推定能够改变证明责任的证明对象。当事人之所以可对此事实而不是彼事实负证明责任,关键的原因在于在此事实与彼事实之间有推定关系存在。

证据学复习试题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 1.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分根据是( C )。 A. 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表现形式 C. 证据与主要事实的关系 D.证据的作用 2.下列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有( BD )。 A.人证 B.物证 C. 反证 D.书证 3.我国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 C )。 A.优势证据 B‘排除合理怀疑 C.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合理根据4.当事人陈述是我国( BC )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5.能够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伺:主要事实的是( C )。 A.原始证据 B. 传来证据C. 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 C )。 A.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量刑情节事实 C. 程序法事实 D. 证据事实7.被告人口供在证据分类中是( BC )。 A.间接证据 B.直接证据C.人的陈述 D.广义物证 8.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有( D )种。· A.四 B.三 C.二 D. 一 9.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应当由( B )承担。 A.原告 B. 被告 C.法官 D.证人 10.司法认知的范围应当包括( ABCD )。 A.公众周知的事实B. 裁判上显著的事实 C. 职务上已知的事实 D.生效裁判 11.决斗属于( A )证据制度的内容。 A.神示 B.形式C. 法定 D.自由心证 12.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 ABC )。 A. 客观性 B.关联性C. 合法性 D. 可靠性 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 C )与传来证据。 A. 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C. 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4.下列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 BC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