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

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

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

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

I63)。

(二)诊断依

1.疾病诊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 年)。

2.疾病分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

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

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

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

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T 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 DSA 或CTA 等)、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血同型半胱氨酸、24 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