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香与土肉桂

阴香与土肉桂

阴香与土肉桂
阴香与土肉桂

是土肉桂還是陰香(上)

我原本要開「我拍的花木圖像Part2」欄,但是遇到這件事,我就先將這件事做一個討論。問過我其它土肉桂個體品質如何的人都知道我不會答覆,因為我不願評論其它土肉桂,隨人栽植隨人好,品質就端視各人的需求、眼光及際遇了。

上個月有一位栽植者來電說我的土肉桂品種是假的!她說有人告訴她土肉桂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會很香甜,我的不會。我不知道是誰告訴她的,農委會出版的「摘葉成精」裡清楚敘述著「土肉桂的葉子到了冬季含肉桂醛的精油量最高」,春夏秋季較少,我在花花的「甚麼是土肉桂」裡也說得很清楚,土肉桂根本不會四季都會很香甜!新葉還沒有成熟那有甚麼味道啊?難道剛結的水果就能香甜了?經過我解釋,以及我要她到這格子或是花花「甚麼是土肉桂」去看看,她說要等到冬天就知道我的土肉桂是不是真的了。我要她去問一位離她住家不遠的一位栽植者,他栽植20棵三年了,她也認識這位栽植者,看看我的土肉桂是不是假的。

我的土肉桂的新葉及新枝都是紅色的,葉片波浪緣,新枝方形,而且紅色的顏色,大的葉片,枝葉較陰香鬆散,用眼睛隨便看也不會是陰香的外型。

前幾天又來電,又說我的土肉桂是假的,說她拿去去請教一位林業單位的博士,這博士告訴她土肉桂的新葉及新枝是綠色的,我的土肉桂的新葉及新枝是紅色的不是土肉桂,是玉桂(商人說玉桂就是指陰香),我問她有沒有去我的格子看?有沒有去問她近鄰的栽植者,她說都沒有,還說格子是我寫的,意思隨我吹,那花花論壇呢?能隨便讓我吹嗎?行家不會吐槽嗎?她說她相信林業單位的博士,他是國家考試進去的。

陰香的新葉是帶淺紅的褐色,也幾乎可說是褐色了!新枝深褐紅色,枝條圓或橢圓。葉片小,全緣,枝葉密集。

其實我知道林業單位都教人新葉及新枝是綠色的才是土肉桂,新葉及新枝是紅色的是陰香,我曾向林業單位認識的人,且負責研究土肉桂的主管說過,這是錯誤及誤導的說法。我透過各種能用的人脈,在山區跑了兩年,也在市場找遍、看過有沒有我想要的土肉桂個體,最後從很優秀的原生個體的一點種子播種觀察起,難道我不認識土肉桂?我栽植的土肉桂組群種源來自原始山林,不是國外,而且陰香含有辛辣味,不含肉桂醛;有報導說台灣栽植的陰香已有和土肉桂雜交的中間型,這種陰香也會含有少量肉桂醛,但我這土肉桂組群的全部生理型態都和陰香沾不到邊,為何那位林業單位的博士能以新葉新枝條顏色就鐵口直斷我的土肉桂是玉桂,請看清楚這林業單位的博士告訴栽植者這是「玉桂」,我不知道玉桂的學名叫甚麼?也沒在那本工具書看到正式的中文名稱為「玉桂」的植物,雖然我知道業者是指陰香這種中國原生的樟科樟屬植物,但一位林業單位的博士能用「玉桂」這名字來告訴請益的民眾就讓人匪夷所思?因為不知道台灣那裡有「玉桂」這個正式的中文名稱植物?

另外,我栽植的這組群的土肉桂在1~3月份的葉片是麻辣香甜的,我這兩天去田裡除草拔了兩片葉子吃看看,香甜口感已經讓人讚賞了,但還要再等兩個多月才是含肉桂醛釀量最高的時候,而且春夏秋三季的成熟葉子也會香甜,為何那位林務單位的博士單憑新葉新枝顏色就能說我的土肉桂是陰香,不是土肉桂?好吧!就用最簡單的認知來分辨,所有樟科樟屬的肉桂群裡,只有土肉桂的少部份組群個體,以及箘桂含有香甜可口的肉桂醛,為何我的土肉桂成熟葉如此香甜,會把它說成是「玉桂」陰香呢?也就是說會香甜的桂類不是土肉桂就是箘桂,也沒得選擇是其它肉桂類!難道那位林業單位的博士不知道這個硬道理嗎?「玉桂」或是被說成「菌桂」的,但「菌桂」的新葉都是綠色的,與該博士的實際認知新枝新葉是紅色的不同。

菌桂和土肉桂的葉子差距很大,懂植物的任何人都不會誤認。

我已很完整介紹過土肉桂,我一直說土肉桂土不盡,山林野地原生的土肉桂大多數的葉片都不能吃,因為大多數都有含多多少少的樟腦成份,只有少部分的個體成熟葉片才能食用及做調味香料。這栽植者一直說她要栽植真正的土肉桂,這話有語病,蝦密是真正的土肉桂?一堆不含肉桂醛或含有樟腦成份的土肉桂也都是真正的土肉桂啊!

這位自稱是在林業單位工作的博士,是真在林業單位工作的博士或是假的不知道,如果是真的博士,請不要打著在林業單位工作的博士頭銜,且對土肉桂一知半解的知識來教人!這是要不得的誤導及對台灣寶貝原生物種的殘害。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要在不懂的領域隨便胡扯,我還沒聽過有什麼人能認識所有植物的生理特性,因為樹海浩瀚,也許我孤陋寡聞,但我還沒聽到或看到有這種學問的超級博士。

有關政府林業單位在台灣山林及平地到處栽植陰香一事,我本不想發難,因為已有多位環保人士多次發難,政府的林業單位還是我行我素栽植陰香破壞台灣環境,都把陰香當本土樹種土肉桂栽植。

我們來看環保人士如何看待政府林業單位,在台灣山林及平地到處栽植陰香一事的反應,我對陰香這樹種的評價也不好,因為著果很多,很容易萌芽成樹林,栽植在恆春半島的金合歡,全國各地的蔓澤蘭都已氾濫成災,破壞台灣森林原生態資源之巨,對農業經營者造成的經濟損失也難以估計,難道還不夠?現在又加入陰香這物種來蠶食台灣的原始森林。

陰香的種子多到嚇人,實生繁殖;土肉桂的種子很稀罕,稀罕到幾乎沒有,再怎麼笨也知道土肉桂不可能要幾萬,幾十萬的實生苗都有,更甚的是,連土肉桂是灌沐型的叢幹株和陰香單幹型的植株根本不同,土肉桂葉距大樹冠不蓊鬱不像陰香樹冠蓊鬱密集,為何政府林業單位還是樂此不疲的把陰香當做土肉桂栽植?如果要打著在林業單位工作的博士頭銜來誤導人如何認識土肉桂!何不去糾正自家人(雖然單位不同)栽植土肉桂都栽植到陰香了!

============================================================

生態浩劫!政府陸續清倉提供入侵種「陰香」樹苗

本文出自:生態浩劫!政府陸續清倉提供入侵種「陰香」樹苗(生態人)

https://www.doczj.com/doc/d32005363.html,/tsaijrhao/post/100295

本報導顯示政府「講一套做一套」仍然在將「陰香」樹苗陸續清倉,完全不理會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對其提出的警告,此罔顧國家環境生態危害的行政作為,實須監察院介入調查。

文/台灣生態學會蔡智豪秘書長

資料提供/台灣生態學會

§罔顧國家安全的行政作為

2012/3/9環保團體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樹木保護的問題,其中特別針對林務局因錯種「陰香Cinnamomum burma nnii(C. G. &. Th. Nees) Bl.」而可能爆發嚴重的生態危害提出警告。在當日的記者會中,林務局副局長對此回應,在5年前林務局已檢討此項錯誤的作為(錯種陰香),林務局所轄之苗圃已停止提供「陰香」苗木作為造林、綠化之用。

但筆者於2012/3/24前往台中大肚山環保運動公園步道發現於今年植樹活動中,種植的新苗木又有「陰香」樹苗。同年4/2亦發現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台中一中)校園內這一年新種植的苗木也有「陰香」樹苗。

在大肚山所種植的「陰香」樹苗,經筆者訪問當地民眾,這些樹苗是向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林務科申請的,台中市政府今年發放許多此樹苗,受訪的民眾還熱心地告訴筆者趕快去申請。

上述現象顯示政府「講一套做一套」仍然在將「陰香」樹苗陸續清倉,完全不理會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對其提出的警告,此罔顧國家環境生態危害的行政作為,實須監察院介入調查。

§林務局錯認土肉桂與陰香釀災

台灣的造林執行單位錯把陰香當土肉桂來種了,陰香跟台灣特有的土肉桂非常的像,都可以當肉桂的代用品。2006/03/12林業學者潘富俊博士投書報紙稱,~這兩年林務局要求廠商採集並培育台產之台灣肖楠及土肉桂苗木供平地造林之用,由於種子採集不易,廠商為節省成本,轉由大陸進口品質較差、且成本較低的翠柏及陰香種子,培育幼苗冒充台灣肖楠、土肉桂預備魚目混珠。最荒唐的是林務局分不清楚翠柏和台灣肖楠、陰香和土肉桂的差別,驗收時,居然全部過關。所以林務局現在儲備作為全民造林用的百萬多株台灣肖楠、土肉桂苗,事實上是來自大陸與合約原要求的不同種的苗木~。甚至連台大實驗林鳳凰茶園都把陰香當造林木種植。

§陰香人造林遍佈全台

陳正豐(轉引自陳正豐、尹華文、呂勝由,2008)於未發表的調查報告中,推估陰香最早引種進入台灣的時期約在1970年間,到2 008年1月為止,林業試驗所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台各縣市均已發現陰香的蹤影,幾乎遍佈全島,即使位處較高海拔的陽明山竹仔湖亦可見到其形影,甚至金門以及馬祖的南竿也有陰香苗木存在;較大面積栽種陰香的地點有花蓮縣光復鄉台糖的光復糖廠農地、苗栗縣造橋鄉、屏東縣高樹鄉、南投縣集集鎮、台北縣汐止萬里一帶、高鐵青埔站場區(桃園縣中壢市)、高雄市區等地,以及南投縣埔里鎮的中台禪寺、台北縣金山鄉的法鼓山、高雄縣六龜鄉的神威道場等知名廟宇,估計目前全台栽種陰香的面積至少約達120公頃以上。陳正豐、尹華文、呂勝由(2008)也提出陰香在台灣適應性強,生長快速、枝葉繁茂濃綠、種子生產量多、發芽率高、萌蘗性強,被廣泛選用為綠美化樹種的影響極需嚴加評估。

§陰香侵入原生森林之調查

2011/10/23台灣生態學會與台中都會公園舉辦清除「陰香」的活動。活動記錄中,一棵樹齡12年、高約6公尺的陰香,一年可結約44,200顆種子;台中都會公園內只要人工無法除草的區域都有密密麻麻的天然「陰香」苗木生長,在都會公園的鵝掌藤灌叢下,由9個合計341平方公尺的區域內共拔出7,601棵天然下種的「陰香」苗木,平均每1公尺四方中至少生長22棵。

由於陰香種子藉由鳥類傳播,可快速散播,因此筆者與台灣生態學會研究團隊近年調查台中都會公園園區及鄰近次生林,發現許多陰香族群的出現。相關調查位置如圖11.,調查結果簡述如下:2008年7~8月執行營建署委託之「2008年台中都會公園現生植栽健康評估及適生植栽種植規劃」之研究案,調查區域為園區西側自然景觀步道以西,共計調查木本植物8,276筆資料(株、叢),其中人工栽植之陰香計576株,此物種為此區域喬木株數排名第一之物種;此批陰香應為1994~2000年園區建設時所種植,故可進一步查詢相關資料,以確認苗木來源及種植的時間;2009年7~8月指導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學生林宣旭等,於台中都會公園園區外西側谷地森林,進行每木調查,調查面積10m×90m,發現天然下種的陰香植株130cm以上的植株密度為0.0144株/m2(13株),50cm~130cm之植株密度為0.0622株/m2 (56株),50cm以下的小苗密度為0.1144株/m2(103株);2009年協助台中都會公園設置園區西北側次生林1.6公頃永久樣區,並訓練該公園志工進行每木調查,初步調查面積20m×80m,發現天然更新的陰香植株130cm以上的植株密度為0.0625株/m2,50cm~130cm之植株密度0.186株/m2,50cm以下的小苗密度0.0058株/m2。

在台中都會公園周邊的其它調查資料中,亦發現周邊一公里範圍內可調查的天然次生樹林15個樣區中,7個有陰香的小苗,最高的已達3公尺,已經開花結果。由以上資料顯示,陰香族群已向鄰近次生林進行拓殖。

§呼籲!陰香的生態危害事態非常嚴重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目前被認為有危害性的入侵植物大部份都只生存於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次生地中,這些次生地只要恢復為台灣原生的森林生態系,或人類繼續使用這些土地,這些入侵植物就會消失。但陰香已經開始侵入台灣原生的森林生態系,具有從根本改變台灣生態系的潛能,讓台灣具有複雜生物多樣性的複雜森林生態系單一化,造成物種滅絕、複雜生態系運作崩潰的浩劫。

最後嚴正呼籲!陰香的生態危害事態非常嚴重,政府這樣的烏龍事件必須被禁止並善後。

參考資料:

陳正豐、尹華文、呂勝由,2008。正視陰香對土肉桂的衝擊,台灣林業,34(6):26-30。

楊國禎、林笈克、張又敏、黃江綸、張秀瑩,2008。台中都會公園現生植栽健康評估及適生植栽種植規劃。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成果報告書。

台灣生態學會,2012。「陰香入侵台灣山林,人為的生態危機」,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https://www.doczj.com/doc/d32005363.html,.tw/epaper/view.php?id=324

內容過多分上下兩集敘述

圖後續補上,內容待續!

香料介绍附调味料中英文对照

各种香料 生姜 很适合:肉的料理 适合:海鲜料理、米面料理、蛋料理、蔬菜料理、炖或煮料理、甜点料理 常用的料理:烧烤、煮鱼、中华风味汤、香草茶 小小建议:准备肉类料理时,可将生姜摩擦在肉上,可去除腥味,也可使肉质柔软。 大蒜 适合:肉的料理、海鲜料理、蛋的料理、蔬菜料理、米面料理、炖或煮料理 常用的料理:牛排、炒肉;大蒜土司、臭豆腐 小小建议:有特殊的香味;可去腥。压碎后,味道会完全散发出来。 八角 适合:肉的料理、海鲜料理、炖或煮料理、甜点料理 常用的料理:熏煮猪肉、煮肝脏、烤鸭、烧烤猪肉 小小建议:适合甘辛类的肉类,可增加苹果或糕点的风味。 *效用:驱风寒、去痰。 韭菜 适合:肉的料理、海鲜料理、蛋的料理、蔬菜料理、米面料理 常用的料理:炒蛋、浓汤、葡萄酒蒸蛤 小小建议:因为香味温和,适合洋式料理和日式料理。 胡椒 因为采收时间的不同,处理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与味道。分类如下: 绿胡椒:在胡椒果实未成熟仍为绿色时采收,有干燥的也有浸在盐水或醋里贩售的。味道较淡,略带果味。黑胡椒:在果实半熟刚红时采收,直接晒干燥后,果实绉缩变黑,就是黑胡椒。是胡椒中,最芳香、味道最强的。 白胡椒:在果实非常熟,全部变成红色时采收,先浸几天盐水,使果皮干燥脱落,除去外皮的胡椒,经日晒干燥后,呈白色;即为白胡椒。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淡,但富有香气。 灰胡椒:将黑胡椒略经水洗,仍带外皮变成灰色的胡椒。灰胡椒在市面上很少见。如果有也都是粉末形式或是和黑、白胡椒混合贩售,味道非常淡。 粉红胡椒:粉红胡椒有一种高雅、芳香略剌激的味道,但味道散失很快。粉红胡椒的味道不错,但大量食用,有导致中毒的可能,要略加小心。 适合:肉的料理、海鲜料理、蛋的料理、蔬菜料理、米面料理、炖或煮料理 常用的料理:胡椒牛排、煎鱼、炒饭、炖煮肉菜 小小建议:胡椒可去除腥味,通常在料理完成后再加入。 *效用:消化、整肠、驱风寒、利尿、强身、阵痛、防腐、抗菌。 咖哩(Curry) ●咖哩的确是烹调用的香料,但它并不是一种香料;而是由十几种甚至三数十种不同的香料混合后,制作出来的粉末或膏状物;我们称这种混合物为『咖哩』。 若以口味来分,咖哩可以分为温和、中辣、辣和极辣四种;若以颜色来分,咖哩又可分为红咖哩、黄咖哩、绿咖哩、白咖哩、黑咖哩 ;如果以烹调出菜肴汁液干、湿的程度来分,咖哩又可以分为干咖哩和湿咖哩二种。 常被用来混合制作咖哩粉的香料大概有洋葱(Onion)俄力冈(Oregon)小荳蔻(Cardamom)辣椒粉(CayennePepper)肉桂(Cinnamon)丁香(Clove)姜(Ginger)小茴香(Cumin)香菜(子)(Coriander(Seeds))蕃红花(Saffron)鼠尾草(Sage)黄姜(Turmeric)胡椒(Pepper)香茅(LemonGrass)八角(StarAnise)百里香(Thyme)茵陈蒿(Tarragon)莳萝草(Dill)荳蔻(Nutmeg)红椒粉(Parrika)罗勒(Basil)茴

肉桂油的提取

肉桂油的提取 肉桂油的提取方法很多, 如超临界CO2萃取法[6~7]、分子蒸馏法[8]、有机溶剂萃取法[9]、超声波提取法[10]等。但这些方法使用的设备造价高, 工艺复杂, 操作条件苛刻, 有的方法还有溶剂残留问题。水蒸气蒸馏法工艺简单、无溶剂残留, 是目前提取肉桂油普遍使用的方法 [11]。肉桂树皮也称桂皮, 出油率为2.15%, 高于桂枝、桂叶、桂子的出油率, 是提取肉桂油的主要原料[12]。本文以肉桂皮为原料, 研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的最佳工艺。 一、材料与仪器 肉桂皮、氯化钠、乙醇、 水蒸气蒸馏装置、三口烧瓶(500mL)、锥形瓶(250mL)、型离心沉淀器,、电热套、阿贝折光仪、红外光谱仪 二、实验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 1、提取方法将肉桂皮粉碎后, 称取30 g于500mL 烧瓶 中, 加入150 mL 热蒸馏水, 再加入助剂(10%的氯化 钠), 加热使体系保持沸腾状态。提取时间为2个小时, 将蒸出的肉桂油- 水乳化液移入离心机中, 5 000 r/min 离心分离。

2、破乳剂处理 将粗肉桂油与一定量的水置于搅拌器中搅拌3min, 使肉桂油均匀分散在水中,加入1.0 mg/mL的氯化钠,置于60℃恒温水浴锅中, 观察肉桂油的凝聚效果。 1)相对密度的测定 用比重计测定(20/20oC),指标1.052-1.070. (2)折光度的测定 指标1.600-1.6140。用阿贝折射仪测定。 (3)乙醇中溶混度的确定 1mL试样溶于3mL70%(V/V)的乙醇水溶液中。 (4)含铅量的测定 步骤: 标准色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取2 mL铅标准使用液,加入50 mL纳氏比色管中,用量筒加入0.5 mL乙酸溶液,加水稀释至25 mL,再加入10 mL饱和H2S溶液后,摇匀,于暗处静置10 min。 试样的测定:称取2 g试样,精确至0.1 g,置于50 mL蒸发皿中,于沸水浴上蒸干,先用小火炭化,然后于550 ℃灰化。冷却后,加0.5 mL乙酸溶液,溶解后加20 mL蒸馏水,必要时过滤。置于50 mL纳氏比色管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氨水溶液调至淡红色,加0.5 mL乙酸溶液,加入10 mL饱和H2S水溶液,加水至50 mL,摇匀,在暗处放置10 min。用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关系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的比较 棉花叶横切(禾本科):有维管束延伸层,栅栏组织为圆柱形细胞,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间隙发达。 松树叶横切(裸子植物):有树脂道,叶肉部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一圈内形成层,有气孔。 夹竹桃叶横切(旱生):表皮由2至3层细胞组成复表皮,排列紧密,外被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下陷的气孔窝结构,气孔窝内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叶肉细胞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 眼子菜叶横切(水生):表皮细胞壁薄,细胞内含叶绿体,外壁没有角质层,不具气孔,叶肉细胞不分化成多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或分化成大型的气室。

玉米叶横切(C4):表皮细胞较小,形状较规则,上表皮两个维管束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内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为大型单层薄壁细胞,内涵较大的叶绿体,与毗邻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为C4植物所特有。 水稻叶横切(C3):表皮细胞较大,细胞疏松排列,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较小,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名科叶形叶序叶脉叶尖叶缘 银杏叶扇形簇生 二叉平行 叶脉叶基(楔形) 不规则 三节 状,中 间凹入 鹅掌楸 叶马褂形互生网状脉截形(叶尖) 掌状半 裂 玉簪叶椭圆形簇生 弧形平行 脉 急尖(叶尖)全缘

金钱松 叶披针形簇生 急形异短尖 (叶尖) 铁树 (复叶)羽片条 形 对生叶 序 侧出平行 脉 急尖(叶尖) 羽状全 裂 红花木倒形羽互生网状脉 急形异短尖 (叶尖) 细锯状苦楮披针形互生网状脉尾尖锯状 野生豌豆羽状复 叶 叶须卷 羽状全 裂 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叶子是花植物的一种主要进行蒸腾的器官,所以旱生植物的叶子为了减少蒸腾,其相适应的结构产生变化。水生植物的叶浸没在水里,在结构上与旱生植物迥然不同。可见不同环境植物叶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即使生长在同一环境,它们克

玉桂种植的技术

玉桂种植的技术 玉桂,又名肉桂。生长在亚热带的常绿乔木,是世界主要的香料植物之一。盛产广西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玉桂枝叶含有挥发性桂油,油中含桂皮醛,丁香酚等成份,味辛,甘。玉桂作为中药,有补火 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用于阳痿,宫冷,心 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经痛等。 玉桂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斯里兰卡,印尼,缅甸,柬埔寨等国。中国广西,广东,云南为玉桂主产区。多为人工种植。广西是 玉桂的故乡,栽种玉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的玉桂是世界三大名桂之一,六陈一带山区,热力强,日照足,夏不酷署,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2度。年平均降雨量1420毫米,再加上山地多是呈酸性,土层深厚的沙质 红壤,最适合玉桂生长。又因为六陈一带山区山多田少,人们只好 选择种桂作为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这无疑为六陈桂乡的形成 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六陈何时开始种植玉桂,确切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从相关史料所记载分析,六陈的玉桂种植历史大约在明朝中 期就已经开始了。六陈已经成为玉桂产品的集散地,成为名副其实 的玉桂之乡,取得其他桂区无法替代的历史地位。再加上六陈所产 玉桂具有肉厚棕黄,甘香醇浓,桂醇含量高的品质,从而使六陈玉 桂地驰名中外,长期以来,陈桂几乎成为六陈玉桂的代名词。 气候土壤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灰钙土或呈酸性反应(pH4.5-5.5)的红色砂壤土为宜。 整地 翻耕碎土后,作成1m宽,15-20cm高的畦。四周宜开排水沟。 种植

一般用种子育苗移植法,在种子成熟后随采随种,或用湿沙混藏,但不得超过20天,过期则丧失发芽力。用条播法,行距约15cm, 沟深3-4cm,每隔3-4cm播种子1粒,播种后覆土、浇水,上盖干草。苗高10cm时间苗,每6cm留苗1株。3年后苗高约1m时,选 2-3月中的阴雨天定植,行、株距2×3m左右。 田间管理 播种后20-40天即可发芽,此时应清除杂草,架搭荫棚,防止烈日曝晒,经常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苗高16-20cm 时,拆除荫棚,注意灌溉及施肥。造林后,每年必须除草、松上、 施肥3次。 病虫害防治 害虫有樟红天牛的幼虫,发现后可将受害部分砍去焚毁,并进行捕杀,或用硫黄蒸气熏杀。 玉桂枝叶含有丰富的桂油,玉桂粉是采摘玉桂枝叶,经晒干后磨制成粉.玉桂是常绿阔叶乔木,枝叶茂盛.采摘枝叶并不伤其主干, 经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如初.这样可以重复采摘,实乃一种可再生 资源。 制香要用木粉就要砍伐树木。如果沿用古老的柏木粉和松木粉制香,将破坏大片的森林资源。现在一次性筷子已经被叫停,那么我 们在为祖宗烧上一柱香时,是否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森林。 桂粉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不是替代传统木粉的更好的制香原料吗? 烧香产生的烟气正污染着空气,人在吸入含人造香精的烟气时,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甚于吸烟。而用桂粉制香,桂粉中含有的桂 油经薰烧挥发弥漫于空气中,沁人心肺,提神醒脑,香味醇厚。在 净化空气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有效的保护了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用纯桂粉制作的香品,不仅燃烧时有桂味的芬芳,即使香体长久裸露置放,仍有浓郁的玉桂香味。这是人工香精所无法调制的。

肉桂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肉桂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摘要:本文研究了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并且通过对肉桂醛的各官能团的鉴定,从而得到相应的理化性质。进而研究肉桂油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肉桂油、提取、理化性质、水蒸气蒸馏。 Abstract: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the distillation of oil of cassia by way of wet distillation, and through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cinnamaldehyde, this paper will sum up its accord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Then it will elaborate on the applications of oil of cassia in different fields. The main words:oil of cassia, refine,physicochemical property,wet distillation. 1.1:引言 肉桂油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肉桂油广泛用于香料、药物以及作为深加工的原料。天然肉桂油价值较昂贵,而肉桂醛的化学合成品价格低廉,仅为天然产物的十几分之一。然而,由于合成香料逐渐被发现其不安全性,天然香料以其安全性及合成香料难以替代的感官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偏爱。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将桂叶或桂皮放在一个大锅炉里水煮或水蒸气蒸提,然后冷

肉桂多酚检测方法

肉桂多酚检测方法 1. 目的 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桂多酚含量的标准检验操作规程。 2. 范围 适用于肉桂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的检测。 3. 对照品 没食子酸(Gallic acid , C6H2(OH)3COOH·H2O) 4. 试剂 4.1钨酸钠(Na2WO4·2H2O,分析纯) 4.2钼酸钠(Na2MO4·2H2O,分析纯) 4.3碳酸钠(Na2CO3·10H2O,分析纯) 4.4盐酸(分析纯) 4.5 85%磷酸(分析纯) 4.6溴(分析纯) 4.7硫酸锂(Li2SO4·H2O,分析纯) 4.8水(蒸馏水) 5. 仪器 5.1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5.2 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5.3超声波清洗仪:功率250W,频率40KHz 5.4 玻璃量器:量筒(100ml)刻度试管,棕色容量瓶等。 5.5 电热套 6. 溶液的制备 6.1 磷钼钨酸试液(phosphomolybdotungstic reagent ) 取50g钨酸钠,12.5g钼酸钠于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50ml水溶解,加25ml 85%磷酸,

50ml浓盐酸在电热套上加热回流10h,放冷,加硫酸锂75g和0.1ml溴,开口煮沸15分钟除去残留的溴,溶液的最终颜色为黄色,无蓝色和绿色痕迹(如果为绿色,可加入0.2ml溴,煮沸除去多余的溴),冷却至室温后加水定容至500ml,过滤,置棕色瓶中备用(应在2-8℃储存) 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约50mg于10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50ml的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没食子酸0.05mg)。 6.3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相当于多酚2.5mg)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约40ml,超声提取30分钟后,放置至室温,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即得样品溶液。 7. 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ml于25ml的容量瓶中,加磷钼钨酸试液1ml,再分别加水10.0ml,用29%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760nm的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8. 结果计算 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样品多酚的含量。 Ax×Ws 含量(%)= ×100% W x×As×20 式中: Ax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As —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Ws —对照品的称样量(mg); W x —样品的称样量(mg)。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

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

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二) 汤一笑原创 2010-07-28 经方医学论坛首发 (2011年11月8日第二稿) 杂说1:仲景桂枝去皮说 《伤寒论》中“桂枝”药物下多有“去皮”二字,明清以来医家对“桂枝去皮”的解读发生了分歧,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是桂枝条去掉外皮用桂枝木芯(下称木芯派);一派认为应该是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就是用桂心之类)。本草源流考证的结果证明,“桂枝去皮”的意思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 马王堆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没有记录有“桂去皮”之类的字样。但马王堆1号墓(公元前168年葬)出土的小片桂实物却是已除去外粗皮的板片状桂皮(浙樟)。 葛洪的《肘后卒急方》编撰于310年左右,公元500年陶弘景增补《肘后救卒方》为《肘后百一方》,现在能见到的是金代杨用道《附广肘后方》

认为在陈延之时代,可能“桂肉”是桂类药的主药名。通观此书,除卷第一《述旧方合药法》中有“合汤用桂、浓朴、黄柏诸木皮者,皆削去外粗皮也”外,所有桂类药下再无注“去皮”字样,可以证明当时所谓桂“去皮”,就是指桂皮去除外粗皮取其“肉”。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公元490年左右)“序录”中有云:“凡用桂、浓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竟,重半两为正”。陶氏此说,唐代《新修本草》沿用。 隋雷敩《雷公炮炙论》(600年左右)紫桂条目有∶“凡使,勿薄者,要紫色、浓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使”。关键是此书称这种“去上粗皮”的桂皮叫“桂心”。此书也说明隋朝之前桂类药只有桂皮类,没有嫩枝条全体的桂类药,因为这本书也完全没有提及。

肉桂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实验项目肉桂油的提取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12化工2 学号1205200018 姓名朱志豪 指导教师及职称梁红、陈姚 开课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 2 学期时间2014 年12 月 3 日

一、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序号实验项目植物中天然香料的提取及香料成分分析 实验时间12月3日实验室324 小组成员 朱志豪、曾洁 诗、林晓胜、 王华权 1.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香料的基本知识和提取天然香料的一般方法,掌握采取水蒸气蒸馏提取天然植物香料及其分离的方法;了解香料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在香料产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实验原理 肉桂树皮也称桂皮, 出油率为2.15%, 高于桂枝、桂叶、桂子的出油率, 是提取肉桂油的主要原料。肉桂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肉桂醛,分子式:C9H8O。结构简式:C6H5CHCHCHO。密度:1.046-1.052 熔点(℃):-7.5℃。折光率(20℃):1.619-1.623 比重(25/25℃):1.046-1.050 酸值:≤1.0% 沸点(℃):253(常压)。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肉桂醛易被氧化,长期放置,经空气中的氧慢慢氧化成肉桂酸,肉桂醛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本实验将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出肉桂油。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所得油的红外光谱来进行肉桂醛官能团的定性。 (2)实验流程 (3)实验装置示意图

3.实验设备及材料 仪器:水蒸气蒸馏装置、三口烧瓶(500mL )、锥形瓶(250mL )、分液漏斗(250mL )、玻璃棒、蒸发皿、微波炉、电热套、阿贝折射仪、红外光谱仪、压片机、分析天平 药品:肉桂皮、二氯甲烷、乙醇、氯化钠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肉桂油的提取 先搭配好水蒸气蒸馏装置,然后称取60g 肉桂皮的粉末加入蒸发皿中,再用72g 的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使其充分湿润。然后把湿润的物料均匀平铺成一定厚度,至于微波炉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将肉桂粉放置三口烧瓶中,加入150ml 的热蒸馏水,再加入32g 氯化钠做助剂,加热使体系保持沸腾状态,进行速率稳定的蒸馏,提取时间为一个小时。 然后往收集的馏出物中加入氯化钠至水层呈饱和。将馏出液转移到250ml 分液漏斗中,用40ml22ClCH 分两次萃取,待分层后,弃去水层,从漏斗中倒出有机层,置于已称重的50ml 蒸馏烧瓶中,装上蒸馏装置用电加热套加热,蒸去22ClCH ,冷却后称重,以原料肉桂皮为基准,计算精油的收率。 (2) 肉桂油的分析测定 1) 测定折光率(20℃),指标:1.600-1.6140,用阿贝折射仪测定 2) 红外光谱测定。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所得精油的红外光谱,并解释图谱中主要峰的意义。 5.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 收率 %100-?= 肉桂皮 烧杯 总收率m m m (2) 折光率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肉桂油折射率。 (3) 红外特征峰 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所得精油的红外光谱。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肉桂提取物抗菌及抗氧化的研究

肉桂提取物抗菌及抗氧化的研究 作者:严汉彬, 林岚岚, 丁力行, 周昭耿, YAN Han-bin, LIN Lan-lan, DING Li-xing,ZHOU Zhao-geng 作者单位:严汉彬,丁力行,周昭耿,YAN Han-bin,DING Li-xing,ZHOU Zhao-geng(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工环境与控制研究所,广州,510225), 林岚岚,LIN Lan-lan(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00) 刊名: 中国调味品 英文刊名:CHINA CONDIMENT 年,卷(期):2010,35(7)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桂英肉桂的化学成分研究 1993(04) 2.杨荣华;林家莲香辛料的抗菌性 1999(12) 3.王威黄酮类食用天然色素抗氧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1(05) 4.李春美;杜靖;谢笔钧柚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健.陈姝娟.刘宁.LI Jian.CHEN Shu-juan.LIU Ning肉桂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5) 2.鲍邢杰.宿树兰.段金廒肉桂挥发油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应成分分析[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 3.李静.吴海强.刘志刚.张彩芬.艾梅.LI Jing.WU Hai-qiang.LIU Zhi-gang.ZHANG Cai-fen.AI Mei肉桂提取物对粉尘螨杀灭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10) 4.安福丽.张仲.相聪坤.康兰芳.An Fuli.Zhang Zhong.Xiang Congkun.Kang Lanfang肉桂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9,18(22) 5.李科玮.毕阳.张忠.高雄杰.李红霞.伍利芬.毕文.LI Ke-wei.BI Yang.ZHANG Zhong.GAO Xiong-jie.LI Hong-xia.WU Li-fen.BI Wen肉桂提取液对果蔬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期刊论文]-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3) 6.苟亚峰.李志刚.孙世伟.桑利伟.刘爱勤.GOU Yafeng.LI Zhigang.SUN Shiwei.SANG Liwei.LIU Aiqin锡兰肉桂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期刊论文]-热带作物学报2011,32(2) 7.李品艾.丁素君肉桂挥发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 8.陈家源.牙启康.卢文杰.谭晓.黄云峰.赖茂祥中药肉桂的研究概况[期刊论文]-广西医学2009,31(6) 9.邹勇芳.黄锁义.李卫彬.林培青.韦宏敢.莫春兰.阳文辉.ZOU Yong-fang.HUANG Suo-yi.LI Wei-bin.LIN Pei-qing.WEI Hong-gan.MO Chun-lan.YANG Wen-hui肉桂植物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4) 10.陈俊.韦立秀.韦娜.孙艳娟.杨振德.姜红艳.CHEN Jun.WEI Li-xiu.WEI Na.SUN Yan-juan.YANG Zhen-de. JIANG Hong-yan肉桂、八角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技开发2008,22(2) 引证文献(3条) 1.库咏峰.黄品鲜.陈萍.刘雄民.唐婷范.吕佳肉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11(9) 2.潘艳.朱珠.张昕.徐淼.王维坚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绿豆分离蛋白的肉桂精油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期刊论文]-中国调味品 2013(12) 3.贾春晓.朱永华.王莹莹.毛多斌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肉桂及肉桂粕中的微量元素[期刊论文]-中

肉桂栽培技术

肉桂栽培技术 肉桂,别名玉桂、桂皮、杜桂、简桂、桂树等。以树皮入药,称桂皮。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肾阴虚、腰膝冷痛、滑精早泄、心腹胀痛、血寒痛经,经闭腹痛等症。 肉桂,别名玉桂、桂皮、杜桂、简桂、桂树等。以树皮入药,称桂皮。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肾阴虚、腰膝冷痛、滑精早泄、心腹胀痛、血寒痛经,经闭腹痛等症。以树枝入药,称桂枝,有发散风寒,温经通阳之功效。以幼果入药,称桂子,有温中散寒之功效。主产于越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区。 形态特征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高12~17米。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7厘米,宽3.5~6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细柔毛;具离基3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长1~2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10~19厘米,被短柔毛;花小,直径约3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花被管长约2毫米,裂片6,黄绿色,椭圆形,长约3毫米,内外密生短柔毛;发育雄蕊9,3轮,花药矩圆室,4室,瓣裂,外面2轮花丝上无腺体,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外向,花丝基部有2腺体,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花药心脏形;雌蕊有稍短于雄蕊,子房椭圆形,1室,胚珠1,花柱细,与子房几等长,柱头略呈盘状。桨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长约12~13毫米,外有宿存花被。种子长卵形,紫色。

一、生长习性肉桂喜温暖湿润环境,幼树喜荫蔽,成树喜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为好。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做成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肉桂用种子繁殖。分育苗和移栽两步进行。播种期为春播。育苗播前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48小时,捞出稍凉后,即可按行距30厘米条播入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出苗。约30天左右即可出苗。齐苗后,加强田间管理,培育1年后即可移栽。每亩播种量20公斤。移栽将培育成的肉桂苗,按行株距4x 2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肉桂齐苗后或移栽成活后应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立即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每年春季追肥一次:每亩追肥土杂肥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钾肥30公斤。移栽田前几年幼苗生长缓慢,可是当间作些短期作物,以增加收入。 五、病虫害防治肉桂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可于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防治。根腐病,于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喷雾防治。害虫主要有樟红天牛可用药棉浸敌敌畏防治。卷叶蛾用杀灭菊脂喷杀。 六、收获与加工肉桂生长15年以后的秋季,将树皮剥下晒干即可入药出售。将不能削皮的细树梢去叶切成40厘米长的小段,晒干即为桂枝。于霜降前后,将未成熟的果实采集晒干即为桂子。将叶片、

从肉桂中提取肉桂醛

应用化学实验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从肉桂中提取肉桂醛 学号:姓名:桌号24 2014 年4月22日一、实验目标的名称及理化性质 名称:肉桂醛 理化性质: 肉桂醛(英文:Cinnamaldehyde)是一种醛类有机化合物,为黄色黏稠状液体,大量存在于肉桂等植物体内。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肉桂醛均为反式结构,该分子为一个丙烯醛上连接上一个苯基,因此可被认为是一种丙烯醛衍生物。 密度: 1.046-1.052,熔点(℃):-7.5℃,折光率(20℃): 1.619-1.623,比重(25/25℃):1.046-1.050,酸值:≤1.0%,沸点(℃):253(常压),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溶解性:难溶于水、甘油和石油醚,易溶于醇、醚中。能随水蒸气挥发。稳定性:在强酸性或者强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导致变色,在空气中易氧化。 二、参考文献 1. 李艳,戴芸.2010.综合性化学实验:从肉桂皮中提取肉桂醛的研究.咸宁学院学报,30(6). 2. 李婷婷,马松.2010. 不同溶剂提取肉桂挥发油中肉桂醛的含量比较. 药物研究,19(24). 3. 李京晶,籍保平.2006. 丁香和肉桂挥发油的提取、主要成分测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食品科学,27(8). 4. 韦藤幼,赵钟兴等.2006.内部沸腾强化肉桂皮中肉桂醛的提取工艺及机理. 林产化学与工业,26(3). 5. 周峰,籍保平.200 6. 肉桂油有效成分提取纯化及鉴定研究. 食品科学,4(59). 三、文献方法的分析比较和选择 3.1 分析文献 1.综合性化学实验:从肉桂皮中提取肉桂醛的研究.

肉桂皮一乙醇萃取一浸取液一普通蒸馏一回收乙醇一水蒸气蒸馏萃取一肉桂醛。 肉桂醛的提取步骤: (1) 生物材料的处理 采集100g左右的肉桂皮,用固体粉碎机碾成粉末,分装于大烧杯中备用。 (2) 索氏提取器萃取产品 称取肉桂皮粉末100g,装入滤纸筒,上口用小滤纸盖好,然后用玻璃棒顶住滤纸筒慢慢放人索氏提取器,取95%乙醇250ml,其中100ml加入索氏提取器的圆底烧瓶,150ml装入有滤纸筒的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用电热套加热,温度控制在90℃(乙醇沸点78.5),使圆底烧瓶中的乙醇沸腾,乙醇蒸汽通过上升管进入冷凝管,蒸汽被冷凝为液体进入提取器,对肉桂皮进行浸泡,液体颜色慢慢变成棕色。当提取器中液面超过吸管最高处时发生虹吸现象,溶液流回烧瓶,经过多次浸泡虹吸,肉桂醛富集于烧瓶中,烧瓶中乙醇颜色渐渐变为深棕色,回流4h后,提取器内溶液的颜色变得很淡,几乎为无色,待提取器内回流液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提取器中液体很快经过虹吸管流到圆底烧瓶,此时圆底烧瓶内的乙醇溶液为深棕色。 (3) 蒸馏 在蒸馏装置中加入沸石数粒,蒸馏回收提取液中的乙醇,电热套温度控制在90℃左右,蒸馏约2h后,温度计读数突然下降时,停止蒸馏,说明乙醇几乎蒸尽。然后改用水蒸气蒸馏装置,进行水蒸汽蒸馏,有淡黄色油滴经冷凝流入锥形瓶,至无油滴出现,停止水蒸气蒸馏。 (4) 分离 在馏出液中加NaCl,使其饱和,降低肉桂醛在水中的溶解度,然后用120ml 乙醚分3次萃取,使肉桂醛充分溶于乙醚,分离出乙醚萃取液。合并3次乙醚萃取液于250ml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干燥剂干燥30分钟后,去掉干燥剂,将乙醚萃取液转入250ml圆底烧瓶中,改用蒸馏装置,把烧瓶放入水浴锅中,温度调至60℃,蒸出乙醚(沸点38℃)回收,回收后,称其溶液质量。然后改用减压蒸馏,收集150—151℃(100mmHg)的馏分。 优点:肉桂醛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高沸点,在空气中易氧化等特点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姓名:赵雪学号:20101920 班级:国经1005 【摘要】:提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旱生植物为例,从旱生植物的根茎叶三方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如何与其抗旱的功能相适应的。最后对文章进行一些总结。 【关键词】:旱生植物、形态结构、功能 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1]。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有的花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有的花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靠动物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如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或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枫杨等,果实上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或带有翅,随风飞扬。这些都体现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外界的各种生态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植物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本文主要谈由于水分引起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2]。具体以旱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来解释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旱生植物的叶具有保持水分和降低蒸腾作用,其通常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减小蒸腾的适应:就外型而言,一般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蜡被和表皮毛发达,有的植物形成复表皮。就结构而言,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或限定在气孔窝内。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甚至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组织分布。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叶脉发达,可提高输水率和机械强度,如夹竹桃和松叶。这些形态上的结构特征,或是减少了蒸腾面,或是尽量是蒸腾作用迟缓进行,再加上原生质体的少水性,以及一些细胞液的高渗透压,使旱生植物具有了高度的抗旱性,来适应干旱环境[3]。

怎样种植肉桂种植方法及基本要点

怎样种植肉桂种植方法及基本要点 一、选地、整地。苗圃地宜选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坡向宜朝东南方,接近水源,以利干旱时抗旱。选 定后要经2-3次犁耙,同时施入厩肥或堆肥等有机肥料,然后作成 宽1-1.2米,高15-20厘米高畦。 肉桂林地应选在阳光充足,无寒风浸袭的东南坡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又无冲刷的山中部地带。呈微酸性的砂壤土 为好。 二、繁殖方法 1、育苗:生产上主要采用此法 b萌蘖促根法育苗:此法专供栽培大树所需的苗木。4月上旬先 在萌芽株中选择1~2年生、高1.5-2米,直径2-3.5厘米的萌蘖, 在紧接地面处,进行割皮处理,随即培土,促进生根1年后即可移栽。 三、抚育管理:苗木定植后,要及时覆盖遮荫,栽后2~3年后,可进行林粮间作或种遮荫作物。夏秋季注意锄草,冬季进行追肥。 通过加强抚育管理。5年即可采剥桂皮。 四、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霉雨季节,在排水不良的苗圃,地表现严重,防治 方法: ①防治积水; ②及时发现病株并拔除烧毁,以生石灰消毒畦面。 2、桂叶褐斑病:4~5月发生,为害新叶片,可用波尔多液喷洒。 3、肉桂木蛾:是肉桂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

①在其幼虫孵化时期,可用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共喷2-3次; ②用白僵菌喷粉防治; ③结合剪枝,剪除害枝。 4、卷叶虫:幼虫于夏秋间,将数叶卷曲成巢、潜伏其中,食害苗叶。防治方法:用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 5、肉桂褐色天牛、幼虫为害树干,防治方法: ①夏秋季用铁丝插入树干幼虫蛀乳内,刺死幼虫,或用敌敌畏棉塞入虫孔毒杀。 ②4月初,发现成虫,进行人工捕杀。 五、采收与加工 矮林作业目的是采叶蒸油和生产桂通、桂心等产品。在造林3~5年后,平均每亩可采剥桂皮40-50千克,同时每年还可采收桂叶蒸油1.5-1.7千克,桂皮采剥时间以3月下旬为宜,这时树皮易削离,且发根萌芽快。 乔木作用目的是培养桂皮,桂子和种子。造林后15-20年采伐剥桂皮,2~3月采收的称春桂、品质差,可在6月下旬,在树基部先剥去一圈树皮。既可增加韧皮部油分积累,又利于剥皮。 选地与整地 密度选择 造林株行距,因经营目的有所不同,以剥桂皮采桂叶为主,株行距采用1m×1.2m或1m×1.7m;以采种母树或培育大桂为主,株行距为4m×5m或3m×5m。 采种育苗

中药肉桂的研究概况

w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424008-1G ) 中药肉桂的研究概况 w 陈家源 牙启康 卢文杰 谭 晓 黄云峰 赖茂祥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南宁市 530022) =关键词> 肉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活性成分;中药 =中图分类号> R 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4304(2009)06-0872-03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 i nna m o mu m cassi a P res l 的干燥树皮。肉桂的嫩枝(桂枝)、幼嫩果实(桂丁)、叶亦供药用。5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62005年版收载品种。历代本草中均列为上品,认为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中医作为治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药使用。肉桂最早载于5神农本草经6,历代的医药书籍均有记载。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2005年版一部收载含有肉桂的制剂55种,均是常用的中成药。我国肉桂产量占世界肉桂产量的80%以上,广西、广东(区)两省肉桂产量占我国肉桂产量的95%以上。肉桂历来都是广西、广东两省(区)的大宗出口药材,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肉桂的化学成分 肉桂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多糖,倍半萜及其糖苷,二萜及其糖苷,黄烷醇及其多聚体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1.1 挥发性成分 肉桂中含挥发油(桂皮油)1%~2%,油中含约5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占全油的75%~85%,其他尚含有邻甲氧基肉桂醛、肉桂醇、肉桂酸、乙酸苯丙酯、冰片烯、龙脑、苯甲醛、香芹酚和香豆素等[1,2]。1.2 多糖类成分 肉桂中含有由L-阿拉伯糖和D-木糖(4B 3) 组成的肉桂多糖[3] 。 1.3 倍半萜、二萜及其糖苷类约20个化合物 桂皮醇、桂皮醇葡萄糖苷、肉桂苷、锡兰肉桂宁、锡兰肉桂醇、肉桂醇A 和肉桂醇A 及其葡萄糖苷、肉桂醇B 及其葡萄糖苷、肉桂醇C 1、肉桂醇C 1葡萄糖苷、肉桂醇C 2、肉桂醇C 3、脱水锡兰肉桂宁、脱水锡兰肉桂醇、肉桂醇D 1及其葡萄糖苷、肉桂醇D 3、肉桂醇E 等[4]。1.4 黄烷醇及其多聚体化合物 表儿茶精、表儿茶精-3-O-B -D-吡喃葡萄苷、丙氰定B -2、丙氰定B-2,8-C -B -D -吡喃葡萄苷、丙氰定B -2,6-C -B -D-吡喃葡萄糖苷、丙氰定B -l 、丙氰定B -5、丙氰定B -7、花丙氰定A-2、丙氰定C -l 、表儿茶精-6-C -B -D-葡萄糖苷、表儿茶精-8-C -B -D-葡萄糖苷、肉桂鞣质A 2、A 3、A 4[5]。山奈酚、山奈酚-3-O-2-L -鼠李糖苷,山奈酚-3-O-芦丁苷,荭草苷 等黄酮类化合物[6] 。 1.5 其他成分 3-(2-羟基苯基)丙酸及其0-葡萄糖苷[6],3, 4,5-三羟基苯酚-B -D-洋芫荽糖(1y 6)-B -D-吡喃葡萄糖苷[3] 、B -谷甾醇、原儿茶酸、香荚兰酸、紫丁香酸、D-葡萄糖等。肉桂中尚含有微量元素Ca 、M g 、F e 、S i 、N a 、A l 、Ba 、M e 、T i 、Zn 、S r 、C r 、 N i 、Cu 、Z r 、A g 等16种[7] 。 2 肉桂的药理作用 肉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镇痛、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2.1 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 2.1.1 抗溃疡作用:肉桂水提物和醚提物对小鼠水浸应激型溃疡和0.6mm ol/L 盐酸引起的大鼠胃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醚提物能显著抑制消炎痛加乙醇型胃溃疡的发生率[8];桂皮和桂丁水提取物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5-羟色胺皮下注射引起的胃溃疡和半胱氨酸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肉桂水提物对寒冷和水浸应激所致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大鼠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黏膜氨基己糖的含量有明显增加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有明显促进作用[9]。从肉桂和桂枝水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强抗溃疡活性成分桂皮苷、肉桂苷、3,4,5-三羟基苯酚-B -D-洋芫荽糖(1y 6)-B -D-吡喃葡糖苷以及3-(2-羟基苯基)丙酸及其苷,其中桂皮苷抑制作用最强。桂皮中的3-(2-羟苯基)丙酸,3-(2-羟苯基)丙酸-O-葡萄糖苷腹腔注射对5-羟色胺诱导的大鼠胃溃疡的抑制率为42%。桂皮苷对70%乙醇、0.2N 氢氧化钠和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胃溃疡、消炎痛溃疡、保泰松溃疡、应激性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并能抑制乙醇所致的胃黏膜电位差的降低。肉桂中的脂溶性抗溃疡活性成分是肉桂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前者对小鼠刺激性胃溃疡的形成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但不影响胃蛋白酶分泌作用[10]。2.1.2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桂皮对离体兔空肠活动有兴奋作用,可使其收缩振幅明显增大。桂皮油不仅能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并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桂皮醛对抗乙酰胆碱或组胺所致的离体肠管痉挛,呈现类似罂粟碱样作用。肉桂水提物对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醚提物对蓖麻油小鼠腹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番泻叶小鼠腹泻无作用[8]。临床上肉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功能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脘腹冷痛及小儿脾虚流涎等症。药理研究证明肉桂具有温里散寒,止痛止泻的效果,使胃肠功能失调得到改善。2.1.3 对肝胆功能的影响:肉桂水提物、醚提物和桂皮油十二指肠给药能明显增加大鼠的胆汁分泌作用。肉桂水提物、醚提物对CCL4诱发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S G PT 和SGOT 升高无明显影响[8]。 2.2 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肉桂煎剂、水溶液甲醇提取物,对全身血管有扩张作用,结果表明其具有降血压作用。麻醉犬静注肉桂1~2m in 时冠脉和脑血流量明显增加, 872Guangx iM ed ical Journal ,Jun.2009,Vol .31,N o .6

桂皮中肉桂醛的提取分离

桂皮中肉桂醛的提取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2.熟练水蒸汽蒸馏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试剂及其物理常数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许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令人愉快的气味,植物的这种香气是由其所含的香精油所

致。香精油是植物组织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称。本实验桂皮中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 C H C H CH O 取50g桂皮,掰碎,放入250ml三颈烧瓶中,加水150ml,装上球形冷凝管,加热回流10min,使桂皮充分润湿(防止焦化)。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至基本澄清。用3×30ml石油醚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石油醚,称重,计算提取率。测折光率。 五.产率计算和实验讨论 产物质量为46.47-46.01=0.46g 产率为0.92% n26D=1.5228 本实验的两个注意点是回流桂皮时防止焦化和水蒸汽蒸馏的控制。 为了防止在加热回流时桂皮焦化,可以适当多加一点水,但太多的在水蒸汽蒸馏时容易使桂皮粉末冲入冷凝管(可以使用缓冲管),并且在回流时可以不时用玻璃棒搅拌。只要桂皮在反应瓶中翻滚,就完全可以避免焦化。 水蒸汽蒸馏时,先使反应瓶中的水稍沸,然后通入水蒸汽,使进入水蒸汽的的速率和蒸馏的速率达到一致就可以防止反应体系中水太多。水蒸汽蒸馏是分离和纯化有机物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反应产物中有大量树脂状杂质的情况下,因此,水蒸汽蒸馏在天然产物的提取中是非常有用的。 六.旋光度测定与计算 葡萄糖的[α]=+52.5°,测定α=+4.886°, 根据[α]= α/cl 得到葡萄糖的浓度为0.04653g/ml 果糖的[α]=-92°,测定α=-12.410°, 根据[α]= α/cl 得到果糖的浓度为0.06744g/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