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

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峥嵘、崔嵬cuī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或递进,或修饰,有争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或递进,有争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溪深而鱼肥。溪水深,鱼儿肥;(或因果,有争议)

泉香而酒洌;泉水清,酒水甜;(或因果,有争议)

起坐而喧哗者,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

言和而色夷。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而死于安乐也。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

②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都象脊背弯曲的样子.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

聚室而谋曰: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而年又最高,而且年龄又是最大,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而承天子之宠光,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

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而且满井这地方正好接近我的住处,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

而形貌昳丽。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或并列,有争议)

③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故舍汝rǔ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

相委而去。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家无井而出溉汲,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

有闻而传之者:有人听了就去传播:

结友而别。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

乃记之而去。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启窗而观,打开窗子看,

枪榆枋fāng而止,碰到树枝就停下来,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

夫列子御风而行,列子能驾风行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吧!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或并列,有争议)

水落而石出者,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游人离开,鸟儿快乐。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护它,

与臣而将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挺剑而起。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丁壮者引弦而战

假诸人而后见也。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

成礼而去。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

三餐而反,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

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并列修饰转折

舍生而取义者也。那么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或并列)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承接连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而”字前面的动作是副动作;其后面的动作是主动作。前者多具有某种程度修饰后者的功能。

例:按剑而跽——(原来坐在自己脚跟上的项羽,把着剑柄直起腰赶来。)

扪虱而谈——(王猛一边捉虱子,一边与苻坚谈大事。)衣冠而见之——(孟尝君穿戴整齐来接见冯谖。)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故外户而不闭,所以外出也不用关门。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但是”、“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diàn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你却不恼怒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不义而富且贵,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后面的狼停住了,前面的狼又到了。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而顷刻两毙,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而钱不湿。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计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

水浅而舟大也。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那么费劲地高飞去南海呢?何必要飞到九万里好才向南飞。(或修饰)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但是彭祖现在却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于世,

而彼且奚适也?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而伯乐不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或修饰)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而不知人之乐;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然而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不采纳。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或顺承)

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一箪食,一豆羹),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而君逆寡人者,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足肤皲裂而不知。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而复问其妾曰: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假如”、“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

锲qiè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⑥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修饰指表修饰的词(在这里是“而”)两端的词语一个是主体,另一个用来形容它。用在偏正结构,连接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着”、“地”等,也可不译。

这是“而”作为连词用的时候,一种常见的用法。A而B的情况下,A是状语,是伴生动作情形,中心内容是B,A是形容和修饰B的。此时A的动作行为不能单独存在,必须是依附在B上而产生的。这就是而的修饰关系,可以翻译成“地”,也可以不翻译。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

吾尝跂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diǎn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当枕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睨之,久而不去。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年纪接近九十,向着山居住。

潭西南而望,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隶而从者,我带着一同去的,

怒而飞,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

我决起而飞,我从地面急速起飞,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

我腾跃而上,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

执策而临之,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

朝而往,暮而归,早晨进山,傍晚回城。

不过数仞而下,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

往来而不绝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

杂然而前陈者,错杂地摆在面前的,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

呼尔而与之,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

蹴cù尔而与之,用脚踢给别人吃,

久而乃和。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或顺接)

可计日而待也。就会指日可待了。

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暮寝而思之,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

窥镜而自视,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

可得而犯邪!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

化而为鸟,变化成为鸟,(或顺承)

长跪而谢之曰:久久的(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或顺承)

⑦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

感极而悲者矣。感慨到了极点,心中无限悲伤起来了。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⑧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何苦而不平?何必为不平而苦,还怕挖不平吗?

2.代词。

①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zhǎng铨quán,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岂不知你装模样。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我知道你没有罪,

子归,殁mò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享尽酒肉,只不过从口鼻进到肚腹里,又哪里知道这些东西从什么地方来?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

而翁(你的父亲)

②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人同样是被逼迫,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受熬煎。

而夫(此人;这人)

3.助词。

①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表范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所以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由者,就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就叫做“器”;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③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④置于表示时间的副词词尾,合成一个词,表示时间短,通常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已而之细柳军,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夕阳落到山顶,

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⑤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

4.动词。同“如”,好像,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荆人夜涉》)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都市中大房屋倒塌一样。

5.固定词组

“而已”是用于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词,当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凝固而成,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而或,可译为“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长烟横在空中,

而后,以后;后来;然后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

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

旬有五日而后反。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

6.而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作者:————————————————————————————————日期: 2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 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 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 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 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 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 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 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 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 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 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 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 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 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 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 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 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 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 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 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 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 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 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 “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 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 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 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 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 3 / 7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 1、代词 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杀之以应陈涉。二世杀之。楚人怜之。陈胜佐之。长跪而谢之曰。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例:肉食者谋之。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 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禽兽之变诈。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复立楚国之社稷。五十里之地。皆布衣之士也。用武之国。天府之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天子之怒。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注:此处作实词 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虫草为林。以君为长者。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屠惧,投以骨。以大易小。今吾用十倍之地。咨臣以当世之事。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译为:根据,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余船以次俱进。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扶苏以数谏故。臣是以无请也。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1.起指代作用,如之、其、何; 2.起组合作用,如以、于、为; 3.起连接作用,如而、则、乃; 4.起语助作用,如也、乎、夫、焉。 之、于、以、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7、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8、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日似瞑,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9.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注:此处作实词)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原因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说虎》(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被“、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4.5、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或不译。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①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屠惧,投以骨。 ②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凭借。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讲解学习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 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峥嵘、崔嵬cuīwéi,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或递进,或修饰,有争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或递进,有争议)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溪深而鱼肥。溪水深,鱼儿肥;(或因果,有争议) 泉香而酒洌;泉水清,酒水甜;(或因果,有争议) 起坐而喧哗者,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 言和而色夷。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而死于安乐也。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竖起他的左腿, ②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 word可编辑

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主要用法表解

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主要用法表解 1、而 用法类型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黑质而白章 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子灿寐而醒,客则酣睡炕 上矣 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连词 可连接词、 短语和分句,表示 多种关系 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 “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面山而居 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 汝朝夕侍母。 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2、乎 用法类型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 测度语气 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呀”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语气助词 用在句中 的停顿处 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

用作助词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何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 里”“什么”。译时,“何”要 后置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 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副词用在形 容词前 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 也! “何如” 用于疑 问句中 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 样”或“什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复音虚词 “何如”、 “何以” “何以” 即“以 何”,介 宾短语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何以战? 4、乃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 是”“就”“才”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情理上是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 (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副词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 制 可译为“仅”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译为“你”、“你 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臵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 ④在句中表示定语臵后,即定语后臵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1马之千里者。《马说》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⑤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顺承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⑤递进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三、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1屠惧,投以骨《狼》——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示赵弱且怯也。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C. 若入前为寿 D.天涯若比邻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10.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者出,未辞也

初中常见虚词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何陋之有?菊(莲、牡丹)之爱《陋室铭》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选择题口诀:动后代词名前的,名动中间不翻译 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醉能同其乐:代众人,他们《醉翁亭记》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1.<动> 认为,以为。 《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口技》:“以为妙绝。” 《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公输》:“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2.<介> 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 (1)可译为“用”、“拿”。 《山市》:“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童趣》:“徐喷以烟”。 《孙权劝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狼》:“投以骨。”(以:一说“把”)。“以刀劈狼首。” 《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核舟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陈涉世家》:“祭以尉首。” 《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公输》:“成,将以攻宋。”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可译为“靠”、“凭”、“凭借”。 《唐雎不辱使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隆中对》:“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论战》:“何以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可译为“按照”。 《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以信。” (3)<介>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童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连>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