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年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年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竖笛整齐地吹奏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摹的宽广与美丽。并了解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

2、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并了解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

一、导学铺垫

1、了解蒙古族相关文化。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吗”?“维族、傣族、蒙古族。。。。。。”“那么,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全班同学交流蒙古族的相关文化,教师出示所准备的蒙古族服饰、帽子、头饰以及赛马等图片。)

师:“大家对蒙古族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二、歌曲教学

(一)、学吹竖笛。

师:“在学唱之前,我们大家先学习吹奏竖笛”(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谱)

1.学生在下面自己练习吹奏歌曲的指法和吹奏方法。教师提醒学生注意“5”和“6”的指法以及高音“1”与中音“1”的急吹与缓吹的变换方法

2.全班集体吹奏歌曲单音。

3.全班学生有节奏的吹奏乐曲。

4.请个别学生站起来吹奏乐曲。

(二)、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到我们书上第三课《小黄鹂鸟》的歌谱,它与我们黑板上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不一样的地方,并说出乐曲的演唱形式。)

1.学生听音乐磁带,感受乐曲的速度与情绪。

2.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声部,学生在下面自由练唱。

3.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二声部轮唱。

4.几组唱得比较好的同学站起来演唱《小黄鹂鸟》

三、乐曲听赏

(一)、听赏《牧歌》

1、初听第一段(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听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好吗?”(播放音乐《牧歌》)

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形容音乐所呈现的草原景色,)。

2、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像看到:清晨,太阳从草原的那边冉冉升起,淡淡的薄雾覆盖着草原,真是美极了。刚才我们听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另外,这个乐段一共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u”轻轻地跟着哼一哼呢?”

3、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

师:“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珍珠般的羊群洒在翠绿的草原上。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你们知道什么叫无伴奏合唱吗?”

(请学生说一说)

师:“对。这首歌就是用纯粹的人声来表现的。它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美呢?为了能真正地把这么美的音乐留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

四、教学反思:

1、在导学铺垫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与内蒙古的相关文化内容。

2、在歌曲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竖笛吹奏并没有完全掌握好,很多技能技巧还有待提高。

3、《小黄鹂鸟》这首歌曲的二部轮唱,学生没有唱好,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特别是歌曲的音准还有很大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几遍范唱,并用琴多带几遍。

4、课堂内容安排过多,听赏的教学内容不能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课件),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即兴画画。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等节奏型。教学重点:

欣赏

教学难点:

听辨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

教具:

课件光盘

教学过程:

1、看画创编故事,请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编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

2、听听、唱唱,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学唱音乐主题。

提示:第一次是慢速,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次快速表现牧民热情奔放的情咸。

3、两幅画: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反复播放《森吉德玛》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

4、教师总结: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

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它能改变音乐形象的性格。

5、讲故事:介绍“森吉德玛”的故事,这个故事随着歌曲传唱至今。

6、听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与刚才听到的音乐主题有没有联系?

7、歌曲与管弦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一样的,只是速度有点不太一样,管弦乐曲就是根据这首民歌创作而来的。

8、简介作者:贺绿汀,人民音乐家,作品有《游击队歌》

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9、再次欣赏〈森吉德玛〉全曲

10、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马》以及用马头琴独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蒙古族两段音乐。让学生感受两首同民族地方风格民歌及精彩的歌舞表演,并能用不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即兴画画。

音乐家舒伯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教学难点:

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

2、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

3、复习旧课:

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

4、导入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

(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5、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A|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B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C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④最后一遍歌曲。

A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B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C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②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③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2、准确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1、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三、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1、师导入: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看后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四、学唱摇篮曲: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叫催眠曲,是妈妈哄孩子入睡的歌曲。表现出妈妈对孩子的温柔与慈爱,音色轻柔优美。

4、再次聆听,学生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情形,随音乐摇晃身体或作拍宝宝的动作,进一步感受歌曲摇荡的感觉。

5、听唱法学唱歌曲

a、整体随琴听唱

b、学生指出不会唱的地方,重点练唱带附点与前倚音的乐句。让学生体会附点音符带来的摇荡感及前倚音表现出妈妈无限的温柔与慈爱。

6、学生表演:学生上台表演,评选小歌手。

五、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听了同学们演唱,我感受到了你们与妈妈之间深厚的爱。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付出了许多。妈妈的恩情象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不照耀着我们,我们要感谢妈妈。“三八”妇女节那天,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

学生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

六、课堂小结:

在妈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妈妈,回报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唱着音乐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吧!

七、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