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阐述当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并从医患双方、政府及国家四个因素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运用利益实现方式分析,从强制式的政府机制和美德式的伦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得出只有社会的每个成员都需为和谐医患关系出一份力,医患双方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

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1]医患关系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两个主体,一是医生,从广义上讲就是医院,另外一个是患者,从广义上看即社会。如果把医患双方分别比作钥匙和保险锁,那么保险箱里面的就是病人的健康,医院及患者都想获得保险箱里面的健康,病人得到健康无疑可以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减轻精神上的压力;而在病人重获健康的同时医院也可以提高知名度,既赢得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社会效益。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双方都缺乏信任,不肯将钥匙或者保险锁交出来,延误病情的诊治,造成一系列医疗纠纷,只有在医生和病人中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医患双方才能战胜疾病,实现双赢。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最近几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患者与医生、护士的冲突也越来越多,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关系带来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前几年,一些医院出现了医生带着头盔,手持警棍帮患者看病,虽然其中有一些作秀的嫌疑,但不可否认,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正朝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我国当前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2013年统计到的医疗纠纷是7万件左右。据《劳动报》报道,复旦大学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布医患关系冲

突研究报告指出,仅仅是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医患冲突重案数量,10年中增加20余倍。在326所受调医院中,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遭遇患者扰乱诊疗秩序的占73.5%,发生打砸事件有143起,占43.9%;对医院设施直接破坏的占35.6%;打伤医务人员113人,占34.7%。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疗暴力事件,认为医院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正常诊疗活动也受影响。[2]更为离谱的是,现在出现了职业“医闹”,主要是由社会的闲散人员组成,当患者与医院产生矛盾时,那些闲散人员马上帮家属到医院闹事并索要高额报酬,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医患纠纷处理主体也由行政向法院转变,随

着患方的维权意识增强,患方追求法律途径解决医患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医患矛盾产生后,以政府为中间人,对医患双方进行协调的机制在处理医患纠纷中起的作用越来越

无力,这无疑加大了解决矛盾的难度,同时进了法庭之后使矛盾进一步加大,使社会陷入一个死循环,社会变得缺乏信任。

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一)患方因素

患者家庭经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人民总体过上了小康生活,很多家庭都已经先富起来,但是不可否认,尽管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国家还是有一些家庭处在贫困线之下。“药熏患女”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14年11月25日,一位父亲因没有钱送女儿去医院看病只好相信偏方用“火熏疗法”帮助女儿治病,最后还是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女儿才得以送入医院看病。对于那些特困家庭来说,本来维持一家人正常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如果还要加上足以使一个正常家庭债台高筑的昂贵医药费,那这个家庭就彻底毁了。在家人得病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病人或者家属难免就会产生怨恨情绪,打击报复医生及医院。

某些患者及家属素质较差。患者作为医患关系的一个主体,产生医疗纠纷很大方面都是患者及家属的因素。在关系

病人自己或者家人生命安危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冷静下来,一味地推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交了钱医院就应该还一个健健康康的人给他们。个别无理取闹的患者及家属甚至以讹医院为谋财的手段,借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大打同情牌,以期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舆论明显偏向患者,国家法制又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医闹往往会奏效,且越闹越多回报,在利益的驱动下,造就了更多的职业“医闹”。

患者维权过度。我国正朝着法治国家的方向大步向前发展,百姓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然而,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缺乏足够的信任,把医生当作血吸虫,对医生充满戒备和不信任,一有什么状况就威胁要报警。曾有新闻报道患者在医患双方交流时进行录音或记录的怪现象。患者认为,这样做一旦治疗中发生什么“意外”,他们手中也就有了“证据”,可以告医生。[3]这样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心理负担,使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长久下去也不利于我们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医方因素

沟通欠佳。我们都知道,沟通很重要,一个患者如果没有与医生取得良好沟通,医生就没办法对症下药,一个医生如果没办法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就可能导致医患矛盾产生。

加强医患间的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利益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某些医护人员表达能力比较差或者没有在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认为病人进了医院就得听自己的,跟患者解释了他们也不一定听得明白,造成患者极度不满意,在医疗出现意外的时候,家属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的态度,马上认定是医生的过错,从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医生及医院,造成一系列纠纷。

部分医务人员素质较低。国内一些伦理学者和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在市场经济下,许多医务人员道德意识退化,人伦观念淡漠,致使出现种种医界的丑恶现象。[4]的确,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快,但是人民的精神建设跟不上,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脱轨,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一部分人道德缺失,为了追逐私利而不顾他人死活,反映到医学方面就是,医生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挟健康以索“红包”、好处费,乱开大处方,与制药方合作共宰患者,造成“过度治疗”,同时也有些医生没有真正为患者做事,敷衍了事。医疗水平欠缺。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目前医学水平的限制,二是就治医生本身医疗水平的不精,造成诊治不清,抢救不及时所造成。[5]医学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我们还有很多医学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癌症、肿瘤一直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我们的医学发展很快,但要真正控制这些疾病还需要很漫长的一段路要

走。由于医院规模的不同,有些医院肯定也存在仪器设备不齐全的问题。同时,每个医学专家都是从一个实习生开始的,我们没有办法苛求诊治我们的医生都是主治几十年的老医师,而且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政府因素

政府投入不足。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通过一系列医院改革,医疗机构也逐步由市场掌控,使医院也加入到竞争的行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6]据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绝对额有所增长,但只占有25%,年城镇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例为40%,卫生费用所占GDP才刚刚超过5%,但

美国医疗费用已经占GDP17%。政府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影响

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医院逐步从公益机构变成盈利为主的商业机构,患者需要把更多的收入用于治疗,在开始就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为医患矛盾增加了一个不和谐因素。医务人员的工资也须从医院的利润中划出,在医生工资低的情况下,很难对所处的职业产生归属感,这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自负盈亏的体制使医院的负担加大,进而转嫁给患者。同时,

过多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而小城市及一些偏远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当地人民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不得不进大城市,很多患者涌入大城市,这样又加剧了大城市的负担,使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合理的救治,使得我国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医疗法律存在漏洞。一是规范医患关系的法规建设滞后,二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三是“举证责任倒置”使患方患者和家属权益获得了一定保障,却也给医方更多的束缚。[7]同时,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医生在没有法律的支撑下,出了责任要自己负责,在患者咄咄逼人的情形下,很难有底气继续开展医疗工作,极大打消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到最后受伤的还是广大的社会公众。

(四)社会因素

社会信任普遍缺失。医术本为仁术,医生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然而,展望当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成了金钱的关系。患者作为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弱者,先天就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社会上盛行的各种潜规则,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还没进医院就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轻易给医院和医生下了定义,认为医院属于盈利的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生及护士的每天笑脸相迎则被误解为是索要红包的举动,甚至认为进了医院就要脱一层皮出来。在医疗出现

意外或者人力无法阻挡的事故发生之后,就认为是医院和医生收钱不办事。在医患双方没有建立起信任的情况下,医患矛盾就会很容易出现。

媒体舆论片面的报道和错误的引导。网络时代的到来,网民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更多新闻媒介,传媒的竞争无疑加大了很多,有些无良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就无视作为新闻传播者应有的道德。在报道医患关系时,为了博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媒体就会刻意叙说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以及揭露医院及医生的收红包、不作为等道德缺失行为,导致社会舆论一边倒,社会缺乏信任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媒介的道德尺度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媒介的传播应遵循三个道德尺度,即真实、健康、科学。[8]2014年12月22日发生在西安一家医院的“手术台拍照”事件就是因为媒体的不真实报道,导致医院及相关医生遭受铺天盖地的批判,结果令人唏嘘不已,拍照是取得病人同意的,这就明显违背了新闻传播者应遵循的道德尺度。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从上文的影响医患关系因素看,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努力。从利益角度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属于公共利益,要实现这一公共利益可以从利益实现来分析。

(一)强制式的政府机制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利益实现方式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9]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医疗投入,一方面可以减轻大城市的医疗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使落后地区的患者得到更快更好的救治,遵循帕累托改进的原则,在不损害其他所有人利益的前提下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资源,在缩小大城市差距的同时提高落后地区的满意度。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四部分组成。这决定了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很大的政府投入和多方协调。健全医疗保障体系,需要医疗、医改、医药“三改联动”,三方面协调运作,保

障社会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以医疗保险为基础,以保障基本医疗为重点,以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医疗立法。国家在2002年出台了《医疗事故处理

条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医疗事故处理方面的空缺,但是这还远远不足以完全规范当前的医疗纠纷,作为和医患纠纷密切相关的法规,国家应该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查、深入论证的前提下,尽快完善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法规。其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卫生法律制度建设。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基本上体现了保障公民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今后应更加自觉地把维护和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立法的根本宗旨。[5] (二)美德式的伦理机制

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社会应引导公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患者在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不应先入为主,要在尊重医生的前提下与医生进行沟通,多站在医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医生的难处。如果真遇到难以协调解决的医疗纠纷,应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不能采用如医闹一样的非法手段,这样只会在破坏社会氛围的同时使自己陷入法律的牢笼。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天使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让每一个患者恢复健康,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在患者多宽容、医务人员不收礼的情况下,医患关系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一个人、一个家庭是不能构建起一个社会的,同样,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是个人的能力能做到的,如果没有每个人的尽心投入,和谐社会只是一句口号。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人人都互不信任,冷漠无处不在,佛山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虽然社会上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充满爱心的社会,但总是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置道德于不顾,破坏社会风气。只有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道德机制的制约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碰瓷”、

“假摔”等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就算法律不惩罚,他们也会食寝不安,社会也将会重现路不拾遗的场面。只要我们重新建立起社会信任体系,医生和患者能平和沟通,医患关系就不会如此紧张,医疗纠纷也会减少很多,在提升医生效率的同时保障病人的健康,实现共赢。

严格界定传媒的道德尺度。传媒对引导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有很大作用,自从报道了南京的“彭宇案”之后,社会信任就变得不值钱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成了当今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在医患关系上面,“手术台拍照”也是因为传媒为了吸引眼球,把舆论导向往错误方向引,在没有查出事情真相的时候,新闻媒体直接把矛头指向医生和医院,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作为新闻媒体,一定要坚守真实、健康、科学三大原则,社会公众应该履行好监督责任,在新闻传媒没有遵守时,一致谴责或采用“经济制裁”使之往正常轨道运行。

四、结束语

总之,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方的责任,又有患方的责任,更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因素。要想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一方面医方的技术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医患沟通还要加强、服务质量还要改善;另一方面患方还要理智、冷静、信任,要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纠纷,政府也应积极作为,加大医疗投入及健全

法律体制,在道德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侯胜田.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患者满意度测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07):124

[2] 张建,王晓安,王晓燕等.新时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09,13(11):27429

[3] 张萍.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院

管理,2007,27(4):62~63.

[4] 王锦帆. 论中国市场经济下医患关系的重建[J]. 中

国医院管理,2006,26(8):5- 8.

[5] 王静,任佳康,张国文,等.医患关系紧张的思考和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62- 165.

[6] 周一思,李凯,黄俊,封国生.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Z].中国医院.2011,9(15):9.

[7] 李正关,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40- 43.

[8] 曾钊新.伦理社会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4.

[9]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和谐医患关系 做一名快乐的医生

和谐医患关系做一名快乐的医生 市中医院医师专题大会 市心理学会张晓非 古语讲“天时、地利、人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兴业成事,也能让我们身心愉快,享受美好的人生。医患和谐是人际关系——外部和谐,其外部和谐依赖医生内心的和谐。我们做为医务工作者,只有自己主观内心和谐愉快,才能去应对客观外界遇到的不快。我今天和各位同仁商讨的主题是: 和谐医患关系做一名的医生 我想讲三部分内容 一、做医生快乐吗?做医生不快乐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医患关系的忧虑。 二、综合医院的医生,要掌握患者心理,“知己知彼”才能和谐医患关系。 三、做一名快乐的医生,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借此机会,讲一个专题“综合医院应建立临床心理联络会诊制度” 第一部分做医生快乐吗?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联合医师网刚刚完成的一份《关于中国临床医生自我感知职业满意度现况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

其中,44%的人表示“不太满意”,20%的人表示“很不满意”。(图1)同时,被调查者中,有近一半的医生(49.6%)对待“快乐”的态度是冷漠的,他们选择的是“无所谓快乐不快乐”;近三成医生表示自己在医疗临床工作中并“不快乐”(29.9%);只有两成医生表示自己是“快乐的”(20.5%)。是什么让医生心灰意冷?又是什么让他们“不快乐”?我们对参与调查的医生进行了随机访问,他们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快乐”、“已经麻木了”。压力造成三成医生“不快乐”。 一项社会职业的众多从业者都感到不快乐,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3个因素,即“爱”、“被爱”、“做自己喜欢的事”。医生从事的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其中必然包括爱的付出和爱的奉献。从接诊开始,问诊、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医患生命和健康的关爱,都是在“爱”。那为什么医生“爱”了却不快乐呢?因为这种爱的付出没有被发现。患者没有发现,连医生自己也没有发现。付出了,却没有被确认和肯定,这种付出因而显得十分苍白。 医患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生因患者而生、而成长,医学因疾病而发展,失去患者也就失去了医生生存的条件;而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没有医生的帮助,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就失去了有效的保障。可以说,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使者。医患关系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新医患关系论文

西安医学院 医患关系论文 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 姓名陈露 专业临床医学(精卫专业)年级1106班 指导教师XXXXXX 公共卫生系 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

摘要 医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同一战壕的队友,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垮病魔。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

目录 引言 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 2.1对医方的影响 2.2对患方的影响 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 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 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3.1.5媒体方面的原因 3.2 医院因素

3.2.1医疗活动商业化 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 3.2.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3.2.4漠视病人的权利 3.2.5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4.1 加强医院各方面管理 4.2 对公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4.3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4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4.5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4.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和谐医患关系,从沟通开始

和谐医患关系,从沟通开始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和谐医患关系,从沟通开始>>。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平均发生医疗纠纷在30起左右,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现象;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围攻、威胁医务人员的情况; 76.6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现象;61.48%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去世,病人家属在医院摆设花圈、设置灵堂等现象。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构建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因素。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另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三家综合医院的医疗纠纷投诉分析表明: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表现为72%的医生在倾听患者叙述23秒后就打断患者说话,患者能不间断的陈述说话的时间只有6秒钟;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医生只注重身体疾病。研究表明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医生更容易成为被告。 可见,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导致双方关系不和谐的关键因素,相互间缺乏尊重、理解和信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与支持,提高诊疗效果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方面,加强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尤为重要。 医务人员首先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规范的职业道德,这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再次,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因为患者求医的过程比较艰难,患者承受着病痛带来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时候他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首当其冲,需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如果我们能够把患者当朋友,满腔热情,主动服务,在就诊过程中能够把病人所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那么,病人还有什么理由会不满意呢? 就我现在在急诊的工作来说,经常会遇到急性腹痛的病人,当病人抱着肚子,忍着剧痛说,“大夫,肚子快疼死了,赶快给点止痛药吧!”,这个时候,我们都知道不能轻易给病人止痛药,以免掩盖了病情。但当病人拿到B超、拍片的检查单时却很不理解,甚至会怀疑或质问医务人员。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要理解疼痛给患者带来的急切与不安?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您先不要着急,经过查体,您腹部的情况还不明确,现在给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某些病情,这样会耽误你的,您先赶紧做完检查,我们就帮你处理!”也许这样,病人的情绪就会稳定,就会理解且信任你。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医患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沟通。如果医务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把病人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帮助患者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诊疗方法,患者必然会理解医务人员。 换言之,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我希望医院有着条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我希望得到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为我诊治;我更希望有一个畅顺的医患沟通渠道,能和医务人员平等相处,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在医疗实践中,我们要避免说话生、冷、硬、顶;对不熟悉、不明确、不专业的问题不能主观臆断;不能不顾及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不分时间、地点,有意无意间说出带有刺激患者的话,使患者感受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或在患者不理智、不冷静时出言不逊,厉言回击,以泄私愤等行为;这样都可能为医患矛盾和纠纷埋下伏笔。而我们要:尊重对方,做到礼貌、客气、称呼准确,必须使用“请”、“您”、“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用语。语言力求在保证专业化,职业化的前提下通俗易懂。事关

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刘春梅 医院服务过程是医患情感交流的过程,医院的责任和义务就是通过服务过程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加强医患情感文化建设,用情感的力量吸引患者、感染患者、调动患者,力求做到服务环境温馨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项目透明化、医患沟通亲情化。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和谐,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精髓。多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

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医患关系论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卫生经济学 医患关系论文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年级:12级 专业:临床医学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 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 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 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 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 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 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 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 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 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 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 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 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 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 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 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 给病人多一点爱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每个人都有生病、看病的经历,人们生病以后除了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痛苦。生病让患者及其家人心力憔悴,如果这时遇到的医生或护士可以真心倾听你的疾苦,热心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如沐春风,如释重负,感觉病情了许多。如果这时不仅没有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相反是冷言相对,那么你的身心就会受到挫伤。我大学毕业前的一次看病经历,让我对看病有了深刻的体会。 去年6月中旬,我因高烧咳嗽不止到某医院看病。但是,我的急病并没有得到急治,我先是排着长队挂号,然后排着长队候诊,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插我的队,一轮炼狱般的煎熬之后,才轮到又冷又累的我。医生简单地询问了我病情后,我又面临检查、检验新一轮煎熬。经过死去活来之后,我终于又回到医生面前,医生瞄了一眼结果,处方跟着就出来了。我试着问一下我的病情,他便不耐烦地说:“普通发烧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冰冷的面孔和生硬的话语,顿时使我无言以对。 当时的我身心正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倍感孤独、痛苦,我是多么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救助,多么希望她们可以同情我的处境,理解我的心情,解答我的疑惑,打消我的顾虑,用他们的仁爱之心安抚我身心的痛苦。但某些医护人员冷漠、生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让我望而却步。虽然他们医治好了我身体上的疾病,但给在我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医护人员冷漠的身影。医者父母心。在历史的长河中,医者,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人们从来不吝于把所有的赞誉授予生命的保护神,那是因为他们用仁爱与智慧铸造了一座座丰碑,仁医仁术是他们最坚持的职业操守。多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遵循这个职业准则,默默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正是如此,人们的身体健康才得以保障,社会才赢来和谐与安定。在“非典”时期,医护人员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视病人如同手足的深情厚义,常常令人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用仁心与仁术彰显着人性的伟大。 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小部分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仁爱之心。也许是因为她们每天忙碌地接诊病人,而变得麻木了;也许是因为她们面对严峻的医患关系,担心言多必失,而变得沉默寡言了;也许是因为她们责任心不强,对病人马虎了事……但是,正因为社会对医护人员和医疗工作不理解,所以我们更应该给病人多些关心;正因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所以我们更应该向社会展现我们的爱心。无论哪种原因,对于身心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缺乏爱心是不可以原谅的。 我院是一座百年老院,它不仅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且有着良好的口碑。在这里曾经产生过无数有口皆碑的名医大师,成就了多位杏林泰斗,凝固了多少伟人的足迹。我曾听说过王捷教授为了救一位素不相识的病人,在南海放弃了公务活动,令病人家属感动得痛哭流涕;曾听说林仲秋教授将病人硬塞的红包存入病人住院费中,令病人感到不可思议;曾听说康复科金冬梅老师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docx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摘要:目的:根据医患沟通实例,结合医学沟通学所学知识,找出医患沟通系统评价证据,对案例进一步分析评价,为建设医学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方法:通过医患沟通实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析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在本案例中,不管是医者还是患者,在询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才产生了这个局面,导致医患沟通困难。结论:要杜绝此类案例,追踪根源,主动发现问题,阻断不良沟通行为,关注病人心理和求医意愿,做到愿意并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医疗就诊满意度。 关键词:医患沟通案例分析以病人为中心医者与患者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大,医患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渐渐疏远,矛盾日益加剧,纠纷频发。当代医患关系实践证明,医务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极高的人文素养,而且人文素养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医者和患者能更好的进行沟通,现根据此案例进一步分析评价,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愿意并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简述案例 患者李某,女,42岁,患更年期引起的停经。 1.2患者就诊心理 患者因“不明原因停经数月”,挂了知名妇产科专家符教授的号,

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等候,终于轮到她就诊。因时间不早了,要求符教授将其泌尿道感染一并处理,但符教授拒绝写处方给药,两人为此产生了争论,随后符教授在众人面前(其丈夫亦在门外等候)大声说她是“更年期”,令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1.3沟通过程和成效 面对患者的无理要求,在争论之中,符教授在诊室门大开的情况下,一时性急,大声说她是“更年期”,令其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导致了本案例的发生。李某认为在公众场合,符教授的语言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故提出正式投诉,要求对方道歉。符教授作为本专业的翘楚,技术水平勿庸置疑,但在语言沟通技巧和透视患者心理方面尚需加强学习,在不方便“实话实说”的场合就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 2 分析结果 医生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说话的场合,要充分考虑患者心理,也就是医患沟通的“语言环境”;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能够耐心解释;涉及到患者隐私问题,应委婉告知,禁忌大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避免外人在场。案例中的符教授并没有真正地去感受病人关心病人,与患者没有较好的交流,没有在言语上对病人表示关心、尊重和理解,更没有照顾病人心理,感受患者情绪。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的态度泄露了他的目的:因候诊患者较多,符教授急于接诊其他患者。他没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从患者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患者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病耐心解释,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患者的病情公然泄露,显然是缺乏情绪排解能力以及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本文分析了医患不和谐的一般原因(医方过分强调技术,人文关怀不足,医患缺乏沟通)和体制原因(医院管理的行政化,医疗改革的商业化)。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医方要采取主动:改变医院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改变医疗的商业化取向;重视医患沟通;改善医德医风。 标签: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 关于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增强医患之间互信和理解的问题,几年来,社会各界一直非常关注,也曾经多次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成果颇丰。每年都就这个话题进行研讨,有的根据自身体会,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广泛查阅资料,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卫生机构,走访了一些医生、患者,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与陈述;也动员了一些基层支部成员利用其方便时间与条件开展调研,最后由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围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关资料、成功做法、提出的意见建议,总结如下: 1 医患不和谐及其原因 1.1 医患不和谐的现象 一方面,病人及其家属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护人员,许多医院都遭遇过这种尴尬;医疗事故纠纷及高价索赔,许多医院也都为此烦恼。另一方面,医疗过程中的红包、回扣、滥检查、乱用药、大处方、开单提成,及对待病人态度上的生、冷、硬、顶等现象也经常发生。 病人到医院看病,期望值很高,希望医生能手到病除。在做了很多检查、处理、用药后,费用开支很大,如果这时治疗效果又不理想,再加上医患双方沟通得不好,比如手术并发症与医疗事故的不同认知,就有可能产生纠纷。 1.2 医疗纠纷的一般原因 据调查,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医学知识不了解,对疗效期望值过高;医疗费用问题;对治疗过程不满意;媒体炒作引起误导;医院管理不到位。 医疗纠纷既有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复杂的社会问题。单从医疗服务方面看,医疗活动过于科学化而忽视人格,太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医患之间缺乏沟通、理解和信任。这些都是导致医患不够和谐的因素。 1.3 医患不和谐的体制性原因 在上述一般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刻的体制性原因:

医患关系类论文

学校代码:10226 大庆校区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所在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方向) 年级: 2008级 学号: 0817210121 姓名:张春阳 指导教师:邓玉霞杨秋菊 实习单位:北京友谊医院 起止日期: 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 2012年 5月 2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文献综述 (3)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3)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3) 1.3 研究现状 (3) 2. 前言 (4) 3. 医患关系及其现状 (5) 3.1 医患关系的概念 (5) 3.2 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5) 4.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5) 4.1 体制因素 (5) 4.2 患方因素 (6) 4.3 医方因素 (7) 4.4 媒体导向 (8) 5.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8) 5.1 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8)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9) 5.3 强化医院管理服务 (9) 5.4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0) 5.5 加强医德建设 (10) 5.6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 (10) 5.7 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 (11) 6.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浅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中文摘要 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包括体制因素、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媒体导向等等。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立法、医院推进改革、媒体发挥正面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监督等多方主体,齐心协力,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措施;因素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1、增进医患信任。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医患关系论文

近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二是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三是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中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了医生与患者交流。四是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五是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的根本原因,据资料表明: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多元化发展医疗服务事业,医疗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更加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以“温岭杀医事件”为例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以―温岭杀医事件‖为例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生和患者双方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也是反应一个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指标,而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患双方就围绕着如何恢复健康这一主题进行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交往。但近年来,随着民众意识、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的医患关系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不断恶化的医患关系已然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一种阻力,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研究其背后原因,提出并建立和谐的新的医患关系就成了当下社会亟需解决的重点所在。本文以―温岭杀医事件‖为案例,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研究其背后成因以及影响和制约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几种因素,试图来找到一条比较适合的途径,来促进我国医患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医患关系;危机管理;政府;媒体;社会 The case study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 Analysis of the "wenling medical violence" Abstrac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 special kind of relationships throughout the medical process, also reflecting the degree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t requires a mutual trust and communication on the theme of Patient rehabilitation. Bu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s troubled by the worsene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onditions. So, it i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that keeping a right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figure out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henomena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ts fac tors through making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 Wenling medical violence‖ to find a suitable way to promote our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oving on to the next stage. Keyword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risis Management ; Government; The Media; public opinion 一、绪论 所谓―医闹‖,即指的是发生医疗纠纷或者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人以医疗纠纷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教学文案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由于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加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医患关系紧张演变成为医患矛盾,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架起医者、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切实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前医患关系的状况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基本是健康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紧张演变成为医患矛盾,困扰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据中国医师协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医疗纠纷的数量与案件增长较快,每年约以30%的速度增长。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余80%是由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同时,由于医疗纠纷增多,导致部分医生在工作中因缺乏安全感而采取规避风险的“防御性医疗行为”,不愿施行风险性较高的诊疗手段,原本凭经验就可以诊断的病情却增加了许多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卫生资源,也使医患关系陷入继续恶化的怪圈。 (二)医患纠纷形式各异。近年来医患纠纷形式多样,内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医疗态度、医疗收费、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医疗美容、医用产品质量等纠纷。例如,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兴起的近10年来,因美容引起的投诉平均每年有2万起,成为医患纠纷的新内容。 (三)医患矛盾尖锐化。近年来,我国因医患关系紧张而导致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因矛盾激化引发杀人和爆炸等恶性事件。 (四)医疗诉讼明显增加。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医疗事故侵权纠纷案件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增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心得体会医患关系心得体会800字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心得体会医患关系心得体会800字更新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立基本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服务,特别是完善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医疗事业的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医疗工作涉及各种关系中,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医患关系。我们医务工作者所面对的患者,不只是关系患者的健康,而是系着千家万户; 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仅是我们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必要任务,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将以病人为中心,更新服务理念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浅谈如下: 1充分认识医患和谐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医和患是和谐关系组成的基本元素。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医患和谐,医是主体,医护人员必须具有和谐文化的素质。俗话说: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和谐医患关系向医院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 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向医院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医患关系紧张,不论对提高医疗质量还是对医院发展,都有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医疗活动中不和谐因素很多,比如信息知识不对称,沟通空间少,经济利益的失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我们医务人员,我们的眼睛要多向内看,医患和谐,首先要解决好自身问题。看看我们服务理念怎么样,服务态度如何,服务效果和质量怎样。在医疗活动流程中,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我们就可以千方百计减轻患者负担,多与病人进行一些沟通,多给病人一些人文关爱,多替患者着想,责无旁贷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只有我们尽职尽责地做到了,我想绝大多数患者会满意的。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决不应成为时髦的口号,而是应该融入医院的管理细节中、融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理念中。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提高。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谐因素的过程。只有这样,医患关系才能变成一种“生命相托”的特殊关系,医院才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点已成为所有管理者的共识。我们医疗卫生行业新奉行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医疗服务的两个环节,首先是医疗技术质量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3000字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3000字 篇一:医患关系毕业论文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 学 指导教生姓名号师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2021年4月20日 完成时间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医闹事件”时有发生,使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受到严重干扰。和谐的医患关系基础是信任和理解。由于医者和患者权责不同,双方利益诉求不同,彼此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工作应围绕着政府、医者、和患者三个主体展开,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民平等享受医疗资源,同时制定完善的法制来保障医者和患者群体利益。医者则应提高医德,加强和患者沟通,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社会应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患者自身素质,使其寻求合法手段进行利益诉求。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德;信任;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服务中的医生和患者群体在医疗服务中建立的特殊群体关系。患者把生命或健康托付给医生,医生成为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相对人。医患之间矛盾冲突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医患之间矛盾冲突加剧。 [1]新时期医患之间信任降低,导致摩擦增多,使医患关系处在恶劣环境。主要体现在医患冲突形式复杂多样,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剧,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制定解决方案,将不利于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医患关系现状 一个国家中群体之间的关系好坏是与国家的文化,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作为双向互动的特殊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医患关系远不及古代医生和患者的关系,特别体现在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上。古代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人民自给自足,经济交易比较简单,人比较单纯。再加上儒家道德文化占据社会主流地位,以高尚的道德人物或圣人为道德指向标,医者以患者的健康为己任,医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且传统的医疗模式多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中“问”的环节是医生诊治的关键。医生详细询问病人感受及病史情况,和患者积极沟通,使其能够对症下药,从而为患者解除痛苦。另外古代医生大多出身杏林世家,见习时间长,成为医生的环节步骤严格。医生也比较 [2]重视祖传下来的手艺和名声,对病人往往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在多种良性的外在环境 条件作用下,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医患关系十分和谐。 近现代,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人民发家致富,热切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导致社会体制与现阶段的人们需求不相符,社会出现了多种矛盾,

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 医患关系演讲稿

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医患关系演讲稿医患关系演讲稿(一) 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我们在座的每个医护人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也都有成为患者的时候,而大家的本行都是受人敬爱、被人嘱托的医护人员,所以,我个人觉得,要我们这群穿着洁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来思考“假如我是个患者”这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对现在所存在的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的一次好的思考和理解,是一种站在自己的职场位置思考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患者的一个良好认识。 着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假如我是个患者,那往往我对医学知识的获得和认知,将大多数都来自我的医生和护士。面对一个我陌生的领域。我希望我的医生能耐心的告诉我这个病究竟是怎样,需要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以及这种治疗手段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又是什么。 我觉得作为一个患者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知情权,有的时候出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患者的家属也是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知情权的。假如我是患者,我希望我的医生,哪怕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个患者,也希望他们本着为病人身体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病患都能有自己的耐心诊治和准确的治疗方案。对于我们医生来讲,每天要面对的是一大堆病人,但是又是哪一个不是怀着诚挚的、 惶恐的心,把我们的医生当做救命稻草,当大慈大悲万能的观世音菩萨,对自己的生命质量怀着最真的诚心。 一则有趣的民间传说可作为注脚。唐朝药王孙思邈外出采药,遇一只母虎张口拦路,随从以为虎欲噬人而逃,孙思邈却看出虎有难言之疾。原来这母虎被一长骨

卡住了喉咙,是来拦路求医。孙思邈为其将异物取出,虎欣然离去。数日后孙思邈在返程中途经此地,那虎偕虎崽恭候路旁向他致意。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即使是吃人的猛虎患病,医生也应本着仁义之心为它治疗,何况生了病的人呢;第二,即使是吃人的猛虎对于为它解除病痛的医生也怀有感恩之心,有礼貌地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正是医患关系的最基本特点。 假如我作为广大患者中的一员,我也希望我们患者能对医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能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采用一颗感恩的心,将心比心,都站在自己的对立的一面多想想,也就能尽可能减少现在正在热议的“医患关系”。要是每个人对治疗稍有不满,都带人过来打砸抢,那给我们看病诊断的医生的人身安全怎么保证,什么是和谐,和谐不能以牺牲我们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代价。他们农民的命是命,咱们医务工作者的命不是命吗, 如果每次都以我们的退让告终,以后医院就是一个没有公信力的地方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质疑我们的诊断。 前段时间热播的反映当代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心术》相信很 多人都看过了,编剧六六瞄准的就是这个敏感的医疗题材,她是更深一层走入医生的世界,从这部剧的态度来看,医生很辛苦,病人也不轻松,医患关系的紧张不能仅仅靠他们二者之间完成调和,这还需要国家的更多投入,说到底,还是有朝一日的全民医保才能真正缓解这种矛盾,医生和病人都不用去为生病发愁,那时候大家都会更加专注于病情,而不是医疗费用的问题。 好了,我的演讲结束了,我希望用《心术》里的一段话和我们大家共勉: 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作为医生,仁心固然重要,但仁心大于仁术,怕也不会是好医生。

典型医患关系案例及分析

近一年来的医患关系血色案例 年月日新浪健康综合 年月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 年月日,上海新华医院胸外科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人被刺重伤住院。这个被媒体命名为“事件”的医疗纠纷,记者采访当事人刘魁。据了解,本次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月日刘魁父亲死亡之后,家人无法接受,院方也一直未能做出合理解释。于是次日刘魁家人开始在新华医院急诊大厅摆放花圈抗议,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却将花圈抢走,扔在医院外的马路上,刘家负责看花圈的亲戚也受到袭击,弟妹及姑姑被打,导致家属情绪失控而引发该事件。 年月日同仁医生被砍 据医院的探头录像显示,月日下午时分,同仁医院耳鼻喉诊室二区,埋伏在门口长椅处的王宝洺见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走出,掏出一把菜刀,从侧后方砍向了她的头部,一连刀。顿时,徐文倒地,鲜血四溅,但王宝洺仍未罢休。徐文一边举左手挡刀,一边踉跄着跑进了二区内的嗓音诊室。 “我正在给患者看病,一下子就蒙了。”徐文的学生胡蓉说,徐文满脸鲜血,已经无法说话。前后脚的工夫,王宝洺持刀尾随而入,吓跑了周边所有的人。 胡蓉回忆,当时,她上前拉扯王宝洺,并将其慢慢推至二区外的大厅。其间,王宝洺没有伤害她,只是跟着又从门口返回,在嗓音诊室门口堵到了徐文,第三次挥刀乱砍。 “他最后连砍的力气都没了。”胡蓉说,当时,她再次连拉带推,将王宝洺赶出了二区。“纠缠过程中,我的胳膊也被划伤了。”胡蓉说,随后,王宝洺持刀离开。众人赶紧联系上级,对徐文展开抢救。 被患者砍了十几刀徐文医生,左肱二头肌一直被砍到底,骨头都露出来了,神经和肌腱都受损,右前臂骨折,左下肢及前额正中都被砍伤。 年月日东莞长安医院医生被砍 年月日下午,在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医院发生一起持刀行凶案件,凶手卢某先后将该医院医生刘某及伊某砍伤,其中刘某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行凶男子被医院保安擒获。据悉,行凶男子年初曾找刘某看过病,但因病情无好转而怀恨报复。 年月日潮州院长被砍 广东省潮州男科医院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岁的黄姓男子持刀砍向医院医务人员,造成医院副院长当场死亡和两名医务人员受伤。这名男子行凶后当场被潮州警方抓获。据凶犯交代上月在该医院花费约元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无法退还治疗费用,老婆又吵着跟他离婚,遂怀恨在心。对医务人员产生报复心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