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2).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2).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2).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2).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吴玲玲李丹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他用英语写成并且翻译了诸多作品。林氏作品基本上以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生活现状为题材,所以,翻译此类作品,与翻译其他反映外来事物的作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就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希望是对林氏作品汉译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双语作家中国文化归化异化回译

林语堂,幼名和乐,后名玉堂,笔名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一个清贫和睦的牧师家庭,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常年旅居海外,受到东西方文化共同影响的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种经历使林氏的作品独具特色,虽多用英文写成,却紧扣中国社会文化。自然,我们不能毫无差别地对待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与其他英文作品的翻译。本文从翻译主体、翻译客体与翻译过程3个方面阐述了林语堂英文作品汉译的特点。

一、翻译主体上自译与他译并存

1.林语堂是以英文写作为主的双语作家,使自译成为可能

林语堂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外文功底十分了得。他的成名作《吾国与吾民》(M y C ountr y and M y Peo p le)就是用英文写成。随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 he i m P ort ance o f L io in g)、《京华烟云》(M o m ent in pekin g)、《孔子的智慧》(T he w is do m o f C on f ucius)、《苏东坡传》(T he G a y G enius:T he L i f e and T i m es o f Su T on g po)、《红牡丹》(T he r ed peon y)等相继问世,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好评。作为《语丝》主要撰稿人,林语堂又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并发表了大量小品文,以闲适小品文和幽默小品文著称。然而,“既为双语作家,他的作品的相当一部分又具有其自备的中英文双套文本,那么一个

很自然的结论便是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短篇散

文之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带有甚至就属于翻译

性质,也就是属于后出的。”(高健,1994:43)如《中国文化之精神》(T he S P irit o f C hinese Cul-t ure)和《啼笑皆非》(et een T ears and Lau g h-ter)的前11章就是林语堂从自己的英文文本翻译而来的。

2.从内化与外化的角度探索自译与他译的差别

(1)自译

林语堂的“中文是漂亮的中文,英文是典雅

的英文……中文好到无法译成英文,英文也好到

无法译成中文,两者都是炉火纯青”(赵毅衡,2000:2)。作为优秀的双语作家,同时又是译家,林语堂自译了部分英文作品。王正仁和高健对林氏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一,从中英两种文本的内容与文字的详略来看,多数是英文较其原文更丰满;二,有时由于表达场合的改变,中文反而简略;三,双重文本中凡我国民族特色特别强的部分,其中文文本都更为详尽,反之,外国特色重的则中文部分简略;四,遇到涉及中国当时政局过于直接或过于强的地方,中文部分往往比其英文原文简略;五,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灵活替换;六,只管主要内容,全然不顾细节;七,只保留个基本意思,其余随兴所之,自由发挥”(王正仁、高健,1995:50! 52)。由此看来,林氏自译英文作品,有时已经很难说它是忠实的翻译,还是创作性的改写。

7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以《〈浮生六记〉英译自序》为例。《〈浮生六记〉英译自序》是林语堂从《浮生六记》英译本的英文自序翻译过来的。原文和译文同样优美。只是如果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译者在汉译过程中对原文的发挥。

Yun,I t hi nk,is one of t he loveliest wom en i n Chi nese literat ure.(林语堂,1999:20)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2002,4:501)

F or who w oul d not li ke to g o out secretl y w it h her a g ai nst her p arents’w ish to t he T ai hu Lake and see her elated at t he si g ht o f t he w i de ex p anse of wa-ter,or w atch t he m oon w it h her b y t he b ri d g e o f T en T housand Y ears?(林语堂,1999:20)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到万年桥去赏月?(林语堂,2002,4:501)

从这些改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林语堂自定义的翻译标准“忠实,通顺和美”来说,“忠实”一项有待商榷。

(2)他译

其实,林氏的大部分作品还是由他人翻译的,但是林氏对译本首肯的并不多,甚至“劝国内的作家勿轻易翻译”(赵毅衡,2000:2)。然而,他并非不赞成由他人翻译自己的作品。当《京华烟云》的英文本面世后,他曾经写信给郁达夫,希望由郁达夫翻译这部作品。原因有四:“一则本人忙于英文创作,无暇于此,又京话未敢自信;二则达夫英文精,中文熟,老于此道;三,达夫文字无现行假摩登之欧化句子,免我读时头痛;四,我曾把原书签注三千余条寄交达夫参考。如此办法,当然可望有一完善译本问世”(林语堂,1942)。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郁达夫并未完成此书,尽管他在林氏眼里符合他提出的译者三要求,即:“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通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林语堂,2002,4:285)。其后,郑陀和张振玉的译本相继问世,从翻译学的角度,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译本。

那么,在林语堂的眼中,这些译本是否合格呢?这就要从他自己提出的翻译三标准来看了:

忠实、通顺和美。尽管郑陀不熟悉北平口语,但林语堂承认“未发现译本有删节、改写原著之处”(万平近,1990:124),说明郑至少做到了忠实。张振玉的译本是众多译得很好的译本之一。张振玉不仅翻译了林语堂的绝大部分著作,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三步曲,而且成了研究林语堂的专家。这些优秀的译本,做到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统一,被广大读者接受,和林氏的自译本一样保留、流传下来,形成了自译与他译并存的局面。

(3)内化与外化

“所谓内化,是指再创作者(不是创作者)审美心理的建构过程,构造一个与作品客体的原主体作者尽可能接近的心理认知图式,即心理同构,从而达到对客体充分的认识。外化则是指主体在新的审美图式下形成的审美意象用译文语言的形式加以再现”(转自孙迎春,1999:82)。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与翻译的成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译者与原作者气质相近或者相符,那么译者就很容易感受原作的“神韵”,即成功地做到内化。如果译者与作者系同一人,译者与作者在审美心理,气质性格上都完全相符,就能够理解作者的所有意图,在外化即表达的过程中,就可以非常自信地遣词造句,不用担心是否忠实于原作。正因为这样,林氏的自译本与其原作的贴合程度有限,“往往游离于译文、改写与创作之间”(王正仁、高健,1995:53)。尽管作为译文,它们在“忠实”上不是非常准确,但在“通顺”和“美”上达到的程度却是他译难以比拟的,因为他译者不能享受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度,对作者和原著有着更多的依附关系。

林语堂在用英文进行创作的时候,心中有一幅中国式的图画,而在汉译的过程中,将这幅图画用中文表达起来,自然是更加得心应手,也不用担心译语读者是否能够接收源语文化,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译文的质量,“对它的忠信度,相信读者是可以不加追究的。这就是自译与他译最不相同的一点。自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性质与写作接近”(高健,1994:48)。

二、翻译过程中异化归化同一,是一种特殊的回译

1.原因:林语堂英语著作植根于中国文化

林氏作品,虽是用英文写成,但同其他英语

8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文章比起来,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是从一个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的,即是指,绝大部分的中文文章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而大多数的英文文章是西方文化观念的缩影。然而,只要了解林氏英文著作,就不难发现,它们都行使着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用圆熟地道的英文,向西方人介绍神秘的东方文化,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真实的中国文化图,从而架起一座横跨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就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让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生活的艺术》同样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人悠闲、近情的生活哲学向西方人娓娓道来。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以一种更为生动的形式,深刻刻画了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是如何在战乱中求得生存的———从道家的顺其天意到革命者的舍身为国,都是紧扣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所以,林氏作品中,大量的文化内涵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其间不仅包含了中国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有很多是中国的语言文化,例如诗词、文言等等。很多事物在英语中并没有现成的对应概念,是作者翻译而成,如“koW toW(磕头),m akua(马褂)”。从源语文化的角度,我们说,林语堂的英文作品是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的,和译入语文化———中国文化相吻合。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M o m ent in pekin g》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T o T ao,t he zenit h is not hi g h,nor t he nadir loW;no p o i nt i n ti m e is lon g a g o,nor b y la p se o f a g es has it g roWn o l d.(林语堂,1998:2)

这是庄子的一句话:“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林语堂,2002,6:2)很明显,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语文化反映的,是译语文化中的内容,因此,某些跨文化交际性质的翻译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不一定能适合林氏英文作品的翻译。

2.特殊的回译

回译,根据《译学大词典》,是指“将甲语种译入乙语种,以后又再作为素材引用从乙语种译

回甲语种,或从第三第四语种译回原始语种”(转自孙迎春,1999:226)。这里,如果把英语看成甲语种,把汉语看成乙语种,就算不上回译。然而,尽管林语堂的作品是用英文写成,但其中的诸多素材,却是来源于中国文化,即是用英语表达了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林语堂在描写中国独有的事物时,众多关于中国意象的词汇,最初是以中文的形式在他的脑海中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没有一个完整的中文本在前,林语堂的英语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带了翻译的性质。那么再把他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时,就涉及有回译的问题了。译者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恢复原貌,落叶归根。

我们就以《M y C ountr y and M y peo P le》里面的一段话为例。

T o t his da y,W it h t he exce p tion o f Chian g K aishek o f Chekian g Whose f a m il y histor y has not been m ade p ublic,t he g enerals f or t he m ost p art com e from H O p ei,Shan g t un g,Anhui and H Onan,also W it h t he Lun g hai rail wa y as t he central p o i nt. S hant un g is res p onsi ble f or W u P’eif u,Chan g T sun g ch’an g,Sun Ch’uanfan g and Lu Yun g h-sian g.H O p ei g i ves us Ch’I H sueh y uan,L i Chi n g li n,Chan g Chi hchian g and Lu Chun g li n.H O-nan p roduced Yuan Shi hk’ai and Anhui p roduced F en g Yuhsian g and Tuan Ch’i j ui.K ian g su has p ro-duced no g reat g enerals,but has g i ven us som e ver y fi ne hotel bo y s.(林语堂,2000:19!20)

郝志东的译文如下:

今天,除了蒋介石是浙江人,其家族谱系仍然待考以外,大部分将军们是从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来的,仍然是陇海线周围。山东出了吴佩孚,张宗昌,孙传芳,卢永祥;河北出了齐燮元,李景琳,张之江,鹿钟麟;河南出了袁世凯;安徽出了冯玉祥,段祺瑞。江苏没有产生伟大的将军,却出了一些出色的旅馆茶房。(林语堂,2002,11:33)

原文中大量的人名地名,无疑是从中国原有的人名地名音译过去的。再翻译回来,就是回译。

3.归化与异化同一

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信息的传达,更是文化的交流。作为跨语际、跨文化的交流活

9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动,翻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障碍问题。而异化与归化,就是译者在面对这种文化差异的时候所采用的应对办法。异化是指在译文中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意象和特点,而归化则是尽量使译文贴近译入语的表达习惯,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心理。在普通的英汉翻译中,异化是保留英语的文化意境,使译文带有“洋味儿”,而归化就要让中文读者读来流畅自然,没有翻译过的痕迹。

还是以上面庄子的那句话为例。英文语言精炼古雅,这是译者为了保留古汉语的风格而在翻译的时候故意为之。在汉译时,若采用异化,则是要保留源语文化中的意象———道教思想,采用贴近源语风格的语言———典雅的古汉语;若采用归化,也要回到中国的道教文化和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上来。从本质上来说,贴近源语文化和贴近译语文化出现了重合。

我们还可以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论家朱丽亚·克丽斯蒂娃(Julia K risteva,1941!)提出的,意指“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袁英,2003)。正如巴尔特所言:“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王一川,1999:25)。那么,我们可以说,林语堂的英文文本中,包含了对其他文化,即汉语文化的吸收和转化。例如,在《M o m ent in pekin g》的最后一章里,有这样一句话:N ever to com e back

U ntil our hills and ri vers are ret urned to us!(林语堂,1998:936)

很显然,这是吸收并转化了汉语的“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而得来的。理解互文性的涵义有助于帮助我们在分析文本的时候留意它的文化来源,从而理清归化和异化的关系。用在此例里,我们可以看出,异化和归化在林氏英语作品的翻译中的关系,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对立与统一,而是同一,因为作品中的意象是从中国文化中来,又回到中国文化中去的。

三、翻译客体上:多种译本并存

1.译著混杂

名著多有复译,所以,译本多已不是林氏英

文作品翻译的独特之处。前面曾经提到,作为双语作家,林语堂的某些中文文章是由他亲自翻译的,即便落下“林语堂著”而不是“林语堂译”,相信也没有人有多大异义。再者,由于他译是林语堂英语作品汉译的主要渠道,只要是林语堂或者正规的出版社授权而作的翻译,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就在于,某些编辑和出版商并不是很清楚一个中文本到底是林著、林译还是他译,就统统标上“林语堂著”的字样,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就更加辨不清真伪了。且不说不正规的盗版劣译,就是正规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不少林选的编辑者在编选的过程中,对于这个原作与译作的问题似乎从来不曾想过,于是只要遇有林记字样的便一股脑编进去,完全不问其为原作译作,其结果,在比如一本不过300页的林选中,译文部分竟高达200余页,而林自作的部分反不及1/3”(高健,1994:46)。

再者,译者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大部分译作上,并没有“某某译”的字样,即便它们真的是相当优秀的译文。例如,某某文艺出版社2002版的《京华烟云》和某某出版社2001年版的《生活的艺术》上,都只有“林语堂著”4个大字。尽管林先生是原著没错,可是再印上“某某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否则,对译者和作者来说,都有失公平。

2.译文带有较为明显的政治倾向和时代印记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根据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人文科学本身只是一种权力和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它只能是某一时期的人文科学,是这一时期控制的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思想控制的一部分”(吕俊,2002:108)。从广义上说,这里的“权力”包括了政权机构、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习俗等等对译者思想的控制力和支配力。

由于林语堂的作品多产生于中国社会的动荡时期,政治关系复杂,翻译林语堂作品的译者更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他们的作品是具体时代的产物。

以《京华烟云》为例。由于此书涉及了中日关系、国共关系,稍有政治敏感性的译者都会在翻译时作出处理。“到1940年底日本已出版了三种日译本。几种译本均对中国抗日的事实与情节大删大改,说明译者或出版社的政治意识和狭隘

0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的民族意识。如若不删,日本政府绝不会让它畅行于世”(施建伟,1997:80)。

中国译者在面对这些敏感问题的时候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京华烟云》第一部中文全译本是郑陀、应元杰二人合译,1941年出版。1977年台湾德华出版社出版了张振玉的译本,是第二个中文全译本。1987年,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修订了张译本,出版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重印的第一部《京华烟云》。万平近对原作其中的一段和相应译文作了分析,其中的差别耐人寻味。原文是抗战时期男主角荪亚对蒋介石的一段评价:“T hat m an is t he coo lest and t he m ost st ubborn I ever sa w,”re m arked S un y a.“I have w atched hi m f or t hese last ten y ears.~e is so g aunt and bon y,but look at his m out h!~is f ace show s t he m ost curi-ous com bi nation o f st ubbornness and w ili ness I’ve ever seen.”(林语堂,1998:894)

不难看出,站在抗日的角度,原文作者对蒋介石是有褒扬意味的。对这一段话,三种译文作出了不同的处理,但是都对引号内内容作了一定改动。

郑陀的译文应该来源于另外一个更为原始的英文版本:

“蒋先生这个人是我见过的人们中一个最冷静和最坚决的人物。”荪亚这样说,“他替中国作了几件事,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所不能做的。他为了要使中国统一,曾担任了世界上任何大人物所不曾担任过的艰苦工作。现在他已经把这种统一的事业完成了,所以他要进一步去应付一种更重大的工作,就是领导中国去同>>作战。蒋先生好像是一只海燕,喜欢在海洋的飓风骇浪当中去找玩意———也许他喜欢这种玩意。如果人民都愿意的话,那么他就会作到底。在过去十年中,我曾经注意他的种种行动。他这个人是这样的瘦削,而又这样的怪骨嶙峋———但是你且看他的那张嘴,他脸上的表情是把坚决和沉思混在一起的———这种表情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译文用“>>”代替“日本”,因为在1941年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译文可能招致种种麻烦和责难。张振玉的译文和前文意思差别不大,但是直接译出了“日本”,因为在1977年,中日关系已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而1987年大陆的版本,与前两个版本就截然不同。这是站在共产党的角度对原文进行的改写。尽管对原文的改动颇大,却做到了尊重历史和事实:

荪亚说:“他这个人,在抗战的事情上,原来是消极的,畏首畏尾的。他是国民党的领袖,是中央政府的首脑。他的消极态度不能不影响一大批党国要人,这是令人遗憾的。西安事变将了他一军,给了他一个深深的刺激,他应该变成积极了。全国同胞是这么期望他的。只要他坚决抗日,他手下那些文官武将也就会坚决抗日。究竟他会不会使全国同胞失望呢,只有天知道。看着他的官邸我心绪茫茫。也许这是多余的忧虑吧。果真如此,那就谢天谢地。我相信我的感情能够代表很多同胞的感情。”

仅从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的操纵是多么巨大。由于政治原因,林语堂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难写的一章。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译者必然根据时代的需要对译文做出一定的改动。

四、小结

林语堂是一位优秀的双语作家,用英语写成了大量传世名作。由于文化交流的需要,林氏著作的汉译正方兴未艾。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林语堂英文著作的特殊性,提出林语堂英语作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从翻译主体,翻译过程和翻译客体分析了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说明我们不能够仅用研究普通翻译的眼光和角度来研究林氏英文作品的翻译。文章涉及到内化、外化、异化、归化、互文性及回译相关理论以及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意在从理论上阐明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谈郑译《瞬息京华》”[J],《宇宙风》,1942

年第113期。

2.万平近:“谈《京华烟云》中译本”[J],《新文学史

料》,1990年第2期。

3.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

他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4.王正仁、高健:“林语堂前期中文作品与其英文原本的

关系”[J],《外国语》,1995年第5期。

5.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6.林语堂:《M o m ent in p ekin g》[Z],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98年。

7.沈复著,林语堂译:《浮生六记》[Z],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99年。

8.孙迎春:《译学大词典》[Z],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9年。

9.林语堂:《M y C ountr y and M y p eo P le》[Z],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10.赵毅衡:“林语堂与诺贝尔奖”[N],《中华读书报》,

2000年3月12日。

1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Z],华艺出版社,2001年。

12.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A],《郴州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13.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A],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4.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Z],九州出版社,

2002年。

15.林语堂:《京华烟云》[Z],太白文艺出版社,2002

年。

16.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Z],学林

出版社,2002年。

17.袁英:“互文性视域下的归化与异化”[J],《五邑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8期。

!!!!!!!!!!!!!!!!!!!!!!!!!!(上接第36页)

2.大学文理科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外语教学大纲》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

3.中南政法学院西方法律语言文化研究所:“法律英语与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法律英语世界》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

4.范忠信:“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论修订后的《刑

法》的局限与缺陷”[J]。

5.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J]。

6.刘仁文:“法治进程中的语言建设”[J],《中国社会科

学院院报》。

7.王宏林:“国际一流法律人才培养论纲”[N],《天涯法

网》,2003年2月18日。

8.冷梦:“法律英语的宏观学习法”[N],《法律英语学习

网》,2003年5月9日。

9.“体裁分析及专业英语”[J],D ud le y-E vans b ir m i n g-

ha m:ELR Journal no.11987.

10.Jan ice y alden:《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M],剑桥

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H utch i nson,T&A.W aters:《专业英语》[M],剑桥

大学出版社,1987年。

12.D ebra S.L ee,J.D:《美国法律英语》[M],密歇根

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查奈尔:《模糊语言》[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0年。

14.怀尔德:《通用英语词典》[Z],1956年。

15.《英汉法律词典》[Z],法律出版社,1985年。

16.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牛津大学出

版社,1997年。

17.冯秀梅:《英美律师业介绍》[M],法律出版社,

1998年。

1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

19.《布莱克法律词典》[Z],第五版,西部出版公司,

1979年。

20.程乐:“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课程设计”[J],《法

律英语学习网》,2002年10月17日。

21.“体裁分析及专业英语”[J],D ud le y-E vans b ir m i n g-

ha m:ELR Journal no.11987年。

2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

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作者:吴玲玲, 李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刊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2)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7条)

1.林语堂谈郑译<瞬息京华 1942(113)

2.万平近谈<京华烟云>中译本 1990(02)

3.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他问题 1994(04)

4.王正仁.高健林语堂前期中文作品与其英文原本的关系 1995(05)

5.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 1997

6.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 1998

7.沈复.林语堂浮生六记 1999

8.孙迎春译学大词典 1999

9.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2000

10.赵毅衡林语堂与诺贝尔奖 2000

1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001

12.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6)

13.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01)

14.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 2002

15.林语堂京华烟云 2002

16.林语堂.郝志东.沈益洪中国人 2002

17.袁英互文性视域下的归化与异化[期刊论文]-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丽娜《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学位论文]2007

2.熊宣东.冯文坤.XIONG Xuan-dong.FENG Wen-kun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细读"林语堂《浮生六记》之翻译"[期刊论文]-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

3.李垂佳.LI Chui-jia主位理论、主位推进模式与翻译[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06,25(4)

4.魏望东.WEI Wang-dong试析与补语叠加的有标记主位的翻译——《简·爱》汉译例释[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2007,12(3)

5.李晓宁.Li Xiaoning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

6.周祖庠林语堂与语言学[期刊论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7.刘嫦从《浮生六记》两译本看归化和异化[期刊论文]-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8.王少娣.WANG Shao-di试论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审美再现--从林语堂之英译《浮生六记》谈起[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3)

9.赵德全.葛忆翔.Zhao Dequan.Ge Yixiang英汉翻译中的主位错位现象[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2)

10.蓝红军.LAN Hongjun文化杂合:文学翻译的第三条道路--兼评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期刊论文]-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

引证文献(3条)

1.张屏浅析“语言风格”在《京华烟云》中文译本中的体现[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2(1)

2.何君林语堂译文的"信"、"达"、"美"——以《浮生六记》英译为例[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2)

3.杨仕章译者标记性研究:自我翻译者[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317416128.html,/Periodical_bjdewgyxyxb200402009.aspx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南部平和县坂仔乡人。林氏自幼便深受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主流文化对林语堂的影响伴随他的一生,其原因主要有二:家庭和教育。其父林至诚是当地的基督教牧师,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乐天派。林语堂家10个成员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全体家庭成员晚上都会轮番诵读《圣经》,然后一同祈祷。因此,基督教对年幼的林语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13岁时,林语堂进入厦门鼓浪屿的一所教会学校———寻源中学。中学毕业后,林语堂进入同是教会学校的圣约翰大学。和其他的教会学校一样,这里同样是西方文化的世界。牧师家庭的熏陶和教会学校的求学经历造就了一个熏染在中国乡土文化中的基督教徒。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对林语堂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的生活环境及其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林语堂称自己有“高地的人生观”,林语堂曾说对他童年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家乡的山景。从本质上说,家乡的山景,即他生活的自然环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积淀,是本土的儒道文化。虽然从中学开始就在教会办的学校就读,但与身俱来的对本国文化的狂热却无法因此被阻挡。在寻源中学读书时,林语堂私底下偷偷读《史记》,读苏轼的诗词。即便后来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到北京的清华学校任英语教员,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用林语堂的话说:“我带着羞愧,浸淫于中国文学及哲学的研究。广大的异教智慧向我敞开,真正大学毕业后的教育程序———忘记过去所学的程序———开始。这种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幽默是林语堂的魅力。现在我们看见或听到的“幽默”二字,如果不是林语堂的话,可能便不叫幽默,而是叫“诙谐”、“揶揄”等。林语堂是把英文humor 译作“幽默”的第一人。林语堂《假定我是一个土匪》一文就是林氏幽默文章的代表作,其对当时官僚政治的揶揄可谓酣畅淋漓。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林氏作为“幽默大师”的魅力。 二、译学基础 王秉钦(2005)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的十大学说: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翻译的发展历程中,林语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他是最早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人,也是最早把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纳入翻译研究视角的人。 1919年,林语堂在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 活。在哈佛,林语堂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并接触了皮尔斯·皮瑞、尔文·白碧德等知名教授。后从德国耶拿大学申请转入以语言学研究闻名的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是印欧比较语法学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林语堂研究语言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成归国的林语堂踏入了北大校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大学教授。作为一名英文学系的老师,他努力将所学用于学术研究。在这个时期,他研究了语言学、音韵学、方言学,并发表了多篇有建树性的文章,如《科学与经书》、《古有复辅音说》等等。 三、翻译观 林语堂先生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何苏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62010 摘要:林语堂提出了对翻译者的三条要求和翻译的三条标准等翻译观,这些翻译观即便在现在也值得借鉴。在翻译实践层面,他很少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却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6-0103-02 作者简介:何苏明(1985-),女,四川南充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0-04-26 —103—

《兰亭集序》林语堂版英译文

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lso known as the year of Guichou in terms of the Chinese lunar one of those late spring days, we gather at the Orchid Pavilion, which is located in Shanyin County, Kuaiji Prefecture, for dispelling bad luck and praying for good attendees of the gathering are all virtuous intellectuals, varying from young to old. Endowed with great mountains and lofty peaks, Orchid Pavilion has flourishing branches and high bamboo bushes all around, together with a clear winding brook engirdled, which can thereby serve the guests by floating the wine glasses on top for their drinking. Seated by the bank of brook, people will still regale themselves right by poetizing their mixed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th wine and songs, never mind the absence of melody from string and wind instruments.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It is such a wonderful day, with fresh air and mild upwards to the blue sky, we behold the vast immensity of the universe; when bowing our heads towards the ground, we again satisfy ourselves with the diversity of we can refresh our views and let free our souls, with luxuriant satisfaction done to both ears and eyes. How infinite the cheer is!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People keep coming and going, and life soon rushes to its end. Some people prefer to share their proud aspiration and lofty goals with close friends indoors, while some others choose to follow their interest and free their minds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y like. May character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or some would rather stay peaceful while others like to live restlessly, they will all become delighted and satisfied once they meet something pleasant, so cheerful that they get unaware

基于语料库的《桃花源记》英译本译者风格研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1), 1-7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d317416128.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317416128.html,/10.12677/ml.2017.51001 文章引用: 叶舒梅. 基于语料库的《桃花源记》英译本译者风格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17, 5(1): 1-7.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lator’s Style of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Shumei Y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an. 12th , 2017; accepted: Feb. 1st , 2017; published: Feb. 4th , 2017 Abstract The paper conducted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and thereby investigated the styles and strategies employed by four translators at the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level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transla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style due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choice of words, Davis’s version is more authentic, flexible and varied; Lin Yutang’s version is full of strong colonial color; Fang Chong’s version specifies the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ore friendly to readers; Luo Jingguo’s version is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refore is easy to understand. Keywords Corpu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Translator’s Style 基于语料库的《桃花源记》英译本译者 风格研究 叶舒梅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1月12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4日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中外作品及作者

外国文学史作品 1.《神谱》-赫西俄德 2.《基督山伯爵》亚历山大·大仲马 3.《诗学》亚里士多德 4.《理想国》柏拉图 5.《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威廉·莎士 比亚 6.《诗意》贺拉斯 7.《变形记》奥维德 8.《埃涅阿斯纪》维吉尔 9.《唐璜》拜伦 10.《伊索寓言》伊索 11.《荷马史诗》荷马 12.《俄瑞斯忒亚》埃斯库罗斯 13.《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14.《圣经》 15.《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16.《神曲》但丁 17.《新生》但丁 18.《歌集》彼特拉克 19.《十日谈》薄伽丘 20.《巨人传》弗朗索瓦·拉伯雷 21.《羊泉镇》洛佩·德·维伽 22.《小癞子》无名氏 23.《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24.《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 25.《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26.《随笔集》培根 27.《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 28.《天路历程》班扬 29.《熙德》高乃依 30.《伪君子》莫里哀 31.《波斯人信扎》孟德斯鸠 32.《爱弥儿》卢梭 33.《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34.《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35.《审美教育书简》席勒 36.《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37.《浮士德》歌德 38.《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39.《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 40.《红与黑》司汤达 41.《卡门》普鲁斯佩尔·梅里美42.《高老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4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44.《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45.《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46.《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 47.《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4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亨利 希·海涅 49.《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 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50.《死魂灵》尼古拉·瓦西里耶维 奇·果戈里 51.《猎人笔记》伊凡·谢尔盖耶维 奇·屠格涅夫 52.《罪与罚》费多尔·米哈伊洛维 奇·陀斯妥耶夫斯基 5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 泰 5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 温 55.《玩偶之家》亨克利·易卜生 56.《萌芽》艾米尔·左拉 57.《恶之花》沙尔·波德莱尔 58.《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59.《红字》霍桑 60.《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61.《野草在歌唱》多丽丝·莱辛 62.《在网下》艾丽丝·默多克 63.《黑王子》艾丽丝·默多克 64.《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 斯蒂 65.《尼罗河惨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66.《哈利波特》罗琳 67.《虻》劳伦斯 68.《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69.《名人传》罗曼·罗兰 70.《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71.《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 特 7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73.《老人与海》海明威 74.《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75.《海燕》高尔基 76.《在底层》高尔基

英语专业一年级必读书目

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 书虫系列· 牛津英汉双语读物曼斯菲尔德著出版日期:2004-02-27 “书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奉献给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在英语中大概是颇可爱的形象,试想想如痴如醉沉迷于书卷,孜孜水倦地咀嚼着字母的那么一只“书虫”…… 如今这只“书虫”漂洋过海,轻盈地落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掌中。“书虫”首先将给你自信,即使你目前只有几百词汇,却可以不大费劲地阅览世界名作了。书虫还会用它细细的鸣叫声不停地提醒你: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要广泛而丰富地读下去。待到读完丛书系列中的最后一本,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你已经如蛹变蝶一样,振翅欲翔了! 2. 外研社·DK英汉对照百科读物出版日期:2002-08-15 这是第一套专门为非英语国家学习者编写的非小说类读物。这些缤纷多彩的读物揭示了我们周围世界的各个侧面:历史、地理、科技、体育……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它们还为我们展示了现在和过去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外研社·DK英汉对照百科读物为您提供了从中获取知识及享受阅读之乐的材料,使您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所在。书中插图会帮助您理解与书的主题相关的特殊词汇:奥林匹克运动、时光之旅、特洛伊战争等等。选择您感兴趣的主题,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学到知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本套丛书按语言难度分为5个级别:入门级、初级A、初级B、中级、中高级、词汇量分别为300词、600词、800词、1300词和2000词,非常适合中学生、大学生和剑桥考试参加者使用。丛书的编排也颇具特色,书中图文穿插,彩色印刷,逼真的视觉效果将使您拥有更加美妙的阅读感受。希望本丛书能令您读得开心! 3.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丛书) 平洪张国扬编出版日期: 2000-01-01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的影响,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本书从探索语言与文化、习语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英语习语与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等几个主要文化侧面的关系。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的起源与发展,广泛收集各类习语,按各个文化侧面进行分类,每条习语辅以简洁准确的例句,使读者既能学到文化,又能学到语言,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通过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的了解来提高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兰亭集序》(林语堂两种英文翻译版本)

《兰亭集序》(林语堂两种英文翻译版本)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一种翻译(个人觉得稍显生硬): This is the ninth year of Yungho (AD353) Kueichou in cycle. We met in late spring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Shanyin to celebrate the Water Festival. All the scholar friends are gathered, and there is a goodly mixture of old and young. In the background lie high peaks and deep forests, while a clear, gurgling brook catches the light to the right and to the left. We then arrange ourselves, sitting on its bank, drinking in succession form the goblet as it floats down the stream .No music is provided, but with drinking and with song, our hearts are gay and at ease. It is a clear spring day with a mild, caressing breeze, the vast universe, throbbing with life, lies spread before us, entertaining the eye and pleasing the spirit and all the senses. It is perfect. Now when men come together, they let their thoughts travel to the present. Some enjoy a quiet conversation indoors and others play about outdoors, occupied with what they love. The forms of annulment differ according to temperaments, but when each has found what he wants, he is happy and never feels old, then as time passes on and one is tired of his pursuits, it seems that what fascinated him not so long ago has become a mere memory. What a thought! Besides, whether individually we live a long life or not, we all return to nothingness. The ancient regarded death as the great question. Is it not sad to think of it? I often thought that the people of the past lived and felt exactly as we of today. Whenever I read their writing, I felt this way and was seized with its pathos. It is cool comfort to say that life and death ar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same thing and that a long span of life or a short one does not matter. Alas! The people of the future will look upon us as we look upon those who have gone before us. Hence I have recorded here those present and what they said. Ages may pass and times may change, but the human sentiments will be the same; I know that future readers who set their eyes upon these words will be affected in the same way.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1]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 Abstract: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 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 1 引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翻译的标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的是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希望能给一些从事翻译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2 林语堂的生平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3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3.1忠实于原文 “忠实于原文”这个翻译学的术语,在很多翻译学家的翻译思想以及翻译理论中都占据着一个中心的地位。如: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信”,“达”,“雅”中的“信”即“忠实于原文”;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宁信而不顺”也强调的是翻译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即使可能造成不通顺。这些都能看出“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之本,如果做不到忠实于原文,就无从谈论翻译。

英语分级读物F

理智与情感(外国文学经典)奥斯汀(英)著2010-05-1415.90 订购 风声鹤唳(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2329.90 订购 京华烟云(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2349.90 订购 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编译2009-04-2321.90 订购 劝导(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奥斯汀(英)著2009-04-1718.00 订购 武则天传(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1718.90 订购 印度的智慧(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0739.90 订购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0729.90 订购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编译2009-04-0721.90 订购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英文作品集)(月亮石)林语堂著2009-04-0724.90 订购 战争与和平(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托尔斯泰(俄)著莫德(英)等译2008-10-15108.00 订购 海底两万里(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凡尔纳(法)著2008-07-1025.00 缺货 诺桑觉寺(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奥斯汀(英)著2008-07-1017.00 缺货 汤姆?索亚历险记(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马克·吐温(美)著2008-04-0818.00 缺货 红与黑(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司汤达(法)著2008-03-1239.90 缺货 雾都孤儿(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狄更斯(英)著2008-01-2335.00 缺货 复活(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托尔斯泰(俄)著莫德译2007-12-2645.00 订购 包法利夫人(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福楼拜(法)著2007-10-2630.00 缺货 小妇人(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奥尔科特(美)著2007-08-1535.00 缺货 安徒生童话(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安徒生(丹麦)著金斯兰(英)译2007-05-2922.00 缺货 格列佛游记(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斯威夫特(英)著2007-05-2920.00 缺货 月亮宝石(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林斯(英)著2007-03-2242.00 缺货 鲁宾孙漂流记(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笛福(英)著2007-03-1623.00 缺货 简?爱(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勃朗特(英)著2007-03-1638.9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3(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19.0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2(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23.0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6(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15.0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7(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19.0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4(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25.00 缺货 福尔摩斯探案集 5(外国文学经典)(月亮石)柯南?道尔(英)著2007-02-2726.00 缺货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一)引言 说起林语堂,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要数他的英文创作了。作为作家,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感惭愧”的娴熟的英语,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的作品还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的确,在国际文坛上,这位“幽默大师”凭他的写作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是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诸多作品。多年来,他的英文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而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相对来说受到忽视。笔者认为,他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很重要,同样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林语堂的文学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另一方面对他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估。 (二)林语堂文学翻译理论 林语堂祖籍福建龙溪,1895年出身于一基督教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而又留学海外,英文功底深厚,对他以后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他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加上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有能力搞文学翻译,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去。这是因为,翻译只是对别人作品的再创造,不能脱离原著,而写作是自己的原创造,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慨。林语堂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愿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游走。从林语堂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观。 尽管如此,同许多当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化巨子一样,林语堂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领域,有若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作品问世。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有《论翻译》、《论译诗》等。其中《论翻译》对翻译理论阐述得更系统、更具体。在这篇文章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者,首先应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译者的母语也要有相当的水平,再次是要有翻译实践。他本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英文功底自不必说,可以说到了行云流水的地步。但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他的中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荒废,对中国文化、文学作品了解得也不多。为了弥补自己的中国文化这一空白,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漫长的中文补课过程,大量阅读文学历史书籍,贪婪地吮吸着国文的精髓。这为他日后的写作和文学翻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论翻译》中,林语堂还阐述了翻译的标准问题。他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忠实、通顺、美。初一看,这三个标准和严复的“信达雅”有些相似,但林语堂的标准有着自己的含义。“忠实”指的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负责,“通顺”指的是对译文读者负责,“美”指的是对艺术的责任。但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忠实并非字字对译”,“忠实须求传神”。他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翻译者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的忠实就已是极端了。在《论翻译》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林语堂作品风格

林语堂作品风格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成“小摆设”的规劝(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林语堂的翻译特点是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中等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艺术》,写到260页,他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于是文风一变,空灵动人。他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

小议林语堂的翻译观

摘要:林语堂是一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的翻译观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译学的发展。本文以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为指导,来赏析他的译作《声声慢》,揭示其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加深对其翻译观的理解。 关键词:林语堂;《声声慢》;赏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265-01 一、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写作和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不少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然而最系统最有分量的当数《论翻译》。该文章,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的绪论,后来又收入写于1933林氏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 (李晓红,2007,p.82) 在《论翻译》中,林语堂首先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林语堂提到,“翻译的标准问题大概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林语堂还进一步阐述了这三条翻译标准。他提出,“忠实”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关于翻译的“忠实标准”,林氏认为译者所忠实的是乃零字所组者的话意,并表明译者所能达到的忠实是比较的忠实,而不是绝对的忠实。关于翻译的“通顺标准”,林氏认为译者以句为单位,详细体会其意义,将其翻译成有意义的中国话。关于“美的标准”,林氏说道:“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必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何苏明,2010,p.104) 林语堂将鲁迅的三美扩大为五美,在他看来,“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音乐之美完全同时译出。”他在1923 年所撰的《论翻译》一书中着重强调:“对于诗文小说之类,译者不译此书则已,此等书则与运用之外不得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王明明,2007,p.216) 二、李清照《声声慢》林语堂的英译文赏析 李清照是南宋前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婉约清雅,落笔无声,余味悠长,用一个女性敏感而细腻的笔触描景怀,平中见奇,使她的词千百年来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声声慢》一词一题“秋情”,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时值外敌入侵,家破人亡,伤国,悲夫,愁己之情抑郁于胸,诗人借词抒怀,将晚年孤苦无依的愁怀尽释笔端,这首词无论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均见笔力超群,自然率真,毫无斧凿之痕。虽写个人哀愁,但笔力凌厉,把那种排山倒海的“愁”,表现的铿锵有力,“婉”中“劲”来。词为双调(片,阕),八句,上下片各五仄韵。其音乐性强,善用叠字,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 首先看词牌名:《声声慢》。 原词:声声慢/ 林译:forlorn 对大多数词作来说, 词牌与音乐或词中的内容关系并不大, 词牌在一般意义上不过是表明作者是依哪一种现成的曲谱进行填词而已。“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但,《声声慢》确属例外。词中不过短短20 多字, 却含不少齐齿音和舌尖音, 它们相互交叠, 浅吟低唱。这是词人有意为之, 用这样的声调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惆怅。由此可见, 这一词牌不仅关系着词的节奏, 而且还关系着词的内容。此处的“慢”不是指调之长短, 而是指词节奏之快慢。(周舟,2007,p.84) 林语堂将其译为“forlorn”,通过题目就奠定了全词忧伤、凄凉的基调,仿佛浮现出女词人在凄风苦雨中孤苦无依,满目愁容的萧瑟画面。 原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