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詹天佑》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詹天佑》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詹天佑》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詹天佑》教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要挟、轻蔑、勘测、毅然、竣工”等词语,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重点语句。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 、感受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严谨的科学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老师:PPT课件

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并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PPT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学生介绍詹天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欣赏课文情景朗读,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归纳出了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作者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哪几件事?(播放课文情景朗读)

2、朗读课文,思考:“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三品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1)、学生默读课文4-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詹天佑的“杰出”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主品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

杰出: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

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看看。(PPT演示文稿)。

(3)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2、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A、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

(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B、课件出示句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引读:“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不光严格地要求工作人员,而且带着学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去做,用个成语说就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C、课件出示句子: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交流詹天佑当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2)教师引读:利用PPT演示文稿补充相关文字资料。

师:因为资金短缺,铁路修筑暂时陷于困境,此刻,詹天佑想:

生:“这是中国人……”

师:帝国主义者一直不放弃夺取铁路修筑权的野心,暗中阻挠,这时,詹天佑想:

生:“这是中国人……”

师:面对皇亲国戚横加干涉,无理取闹,詹天佑想:

生(齐):“这是中国人……”

师:亲友离开,女婿遭绑架,女儿身亡,詹天佑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想:

生(齐):“这是中国人……”

师:同学们,詹天佑不但自己经常这样想的,他也经常这样勉励他身旁的工作人员:(指名学生读:遇到困难,他总是勉励工程人员:“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3、老师小结:正是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8月11日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艰辛的辉煌!(齐读最后一段)(PPT出示詹天佑塑像)

四、总结全文,激发学习热情。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光辉形象,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了。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 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联系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等词语意思。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教学难点: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将走近身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詹天佑,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2.板书课题“詹天佑”,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投影:

(1)本文的中心句是:-----------------(板书:杰出爱国) (2)这篇课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的描写勾勒出了他---------的高大形象。 (3)本文是按照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的,重点叙述了詹天佑从-------、---------、----------三个方面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当时的情况怎样? (2)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3)全国的反映如何? 师:顶着重重压力接受了任务,可以看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除了这部分外,还能从哪部分内容体现出詹天佑的爱国? 2、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着一路 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切期盼,詹天佑面临着巨大压力,他动摇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3、读读第四自然段,勾画出詹天佑说、做、想的句子。 思考:从中体会到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补充资料)齐读本段。 4、课文除了写詹天佑的爱国,还有他的杰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研读 5、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智慧。(出示课件: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全册分析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期学生基础一般,成绩有所提升,但提升阅读水平和理解水平以及写水平还较差,有50%的同学对于阅读短文理解缺乏信心,见其兴叹,写作更是心中充满的激情,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生自己的知识面较狭窄。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思想情况 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思想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 着“增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使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8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使用。体现了由实践到理解再到实践的过程。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四.教学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识字100个。能准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升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能有有条理地写事和人,做到有中心;会修改作文;会写简单的合理的想象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4、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5、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思想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增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增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使用电教设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展开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

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线路图。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 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詹天佑 1、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 我们一起来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合作学习,了解人物 1、生默读课文思考: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自己读到这些文段后的体会是什么? 2、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互相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得出 小组的观点,派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 就出来阻挠,而且要挟清政府只能用本国的工程师,否则他们就要 干涉。就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这个 消息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没吓倒,而是顶住压力, 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在修筑的过程中,詹天佑分别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青龙桥中遇到的困难。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语言、 动作、想法的句子。) 教学预设:生可能会出现整段勾的情况,师要适时点拨:抓重点。 3、在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师思考: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抓住“主线”分组探究创造实验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二、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四、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潮阳区西胪竹岭小学 黄丽吟 《 第一场雪》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 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竣工、轰动”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画图、讲解,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理解创新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深究新知。 (二)学生学法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难点 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问题。 (三)疑点 居庸关隧道能不能用中部凿井法? (四)解决办法 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疑点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在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人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读字幕投影,找出中心句。 这里要让学生注意“杰出”和“爱国”两个词语,使之对詹天佑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时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人教版六年级上《詹天佑》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詹天佑》课文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xié),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ōnɡ)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ān)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些外国人要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suì)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shèn),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小学语文教案五年级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教案1 一、学情分析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教师备课观念里,学情分析基本等同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备学生” 或“了解学生”这个备课环节.这是把学情分析仅仅当做教师在上课前要完成的一项独立任务来看待,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本研究中,我们仍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前的学情分析方面,但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备学生”,从学情分析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备学生”的区别.学情分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 任何学习者在进入新的学习过程时,都会带着其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即学生的起点水平.对学生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的细致分析,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起点,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有直接的影响.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要,即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析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思维路径 学生的认知差异和不同学习风格,会导致思考同一问题时的学习思维路径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风格也会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为何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基于对学情分析内涵的研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情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即论述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一)学情分析是了解学生发展起点的基本前提和手段

(完整)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课文内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资料

詹天佑又名:号眷诚,字达朝 生卒年:1861年4月26日生于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东省南海市)十二甫,1919年4月24日病逝于汉口仁济医院。 1872年,容闳,向清政府建议选派幼童出洋留学,得到采纳,招考幼童120名,詹天佑考中幼童出洋赴美。1873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威士黑文(westhavenen)小学学习。1876年,纽黑文(newhaven)希尔豪斯(hillhouse)中学学习。1878年,在耶鲁(yale)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在校学习成绩优异,两次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第一名奖金。 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设菲尔德(sheffield)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回国后,被派送到福建马尾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为实习船员。1882年,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习,因教学成绩优异获奖。1884年10月受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到广州黄埔广东博学馆(后改水陆师学堂)任教习。1888年,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工作。1894年,他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1900年,被派往江西萍醴铁路。 1902年,为慈禧至西陵谒陵,清政府决定修筑新易铁路(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43公里),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司。1904年以来,曾任粤汉铁路总办、会办、总工程师,任粤汉川铁路会办。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司。1906年,任学部考试归国留学生襄试官。1908年,任津浦铁路参议。1909年,任商办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任商办洛潼铁路工程顾问。 1910年,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任学部一等咨议官和考试归国留学生主试官,任商办广东省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司。1912年,任粤汉铁路会办、汉粤川铁路会办。在广州创立广东中华工程师会,被选为会长。任中华全国铁路协会评议员。1913年,任中华民国交通部技监,兼汉粤川铁路会办,中华工程师学会第一任会长。1914年,任汉粤川铁路督办。1915年,任中华工程师学会(原名中华工程师会)会长。交通部交通会议副会长。1917年,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及交通研究会会员、审订铁路法规会名誉会员、运输会议会员。 詹天佑研究领域: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曾修筑过炮台,绘制了中国第一幅海图广东沿海图。修建或主持修建京奉、京张、张绥、津浦、川汉、粤汉、汉粤川等铁路,对我国铁路网的规划,干线的勘测设计、线路、桥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都有开创性的重大贡献,其中尤以修建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著称于世。他研究并建议全国使用自动车钩、坚持采用标准轨距、主持制定了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 詹天佑作品: 主要著作有《詹天佑文选》等。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 2 回顾?拓展一‥‥‥‥‥‥‥‥‥‥‥‥‥‥‥‥‥‥‥‥‥‥‥‥‥‥‥20 第二组 5 詹天佑‥‥‥‥‥‥‥‥‥‥‥‥‥‥‥‥‥‥‥‥‥‥‥‥‥‥‥‥23 6 怀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顾?拓展二‥‥‥‥‥‥‥‥‥‥‥‥‥‥‥‥‥‥‥‥‥‥‥‥‥‥‥41 第三组 9 穷人‥‥‥‥‥‥‥‥‥‥‥‥‥‥‥‥‥‥‥‥‥‥‥‥‥‥‥‥‥‥44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 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顾?拓展三‥‥‥‥‥‥‥‥‥‥‥‥‥‥‥‥‥‥‥‥‥‥‥‥‥‥‥58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理解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阅读提示”的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三、围绕提示问题,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四、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五、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六、总结全文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囫囵吞枣→ 如醉如痴

六年级语文:20詹天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0詹天佑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专心致志,边读边思,做点记号,学以致用是本课的训练重点,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难点。 2.课文记叙了清朝末年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反映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和他在主要贡献。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清朝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背景和国内外的不同反应。第三段(第4、5、6自然段)具体介绍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京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并概括了人们对詹天佑的怀念和赞扬。本课的表达方式是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在具体叙述时,作者按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 3.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什么事他都想弄个水落石出。

13岁的时候被送往美国留学,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学成回来报效祖国。 二、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后具体途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中心句与全篇课文内容的关系,理清段落层次;围绕中心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难点: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后具体途述的篇章结构和写法。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录音带和幻灯处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

《詹天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2、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施工、阻挠、控制、居庸关、嘲笑、毅然、勘测、勉励、测绘、泥浆、竣工、蔑视、攀山越岭、赞叹不已。〖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投影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读后找出中心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新词 ⑴读准生字的字音,练习用生字组词。 ⑵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⑶辨析形近字: 挠()绕()娆()控()嘲() 浇()饶()烧()腔()潮() 扛()毅()绘()浆()岔() 抗()意()会()浆()忿() 竣()峻()藐()俊()骏() 渺() 2、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⑴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默读课文,在书上划批自己的体会或问题。 ⑶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⑷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出示上节课质疑的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抓住“第一条”。“完全”等词语来理解。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⑴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 ⑵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⑶教师小结: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⑷指导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学习4~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⑴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⑵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法。 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②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天佑的这种品质的?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抓关联词语,可抓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可抓重点语句等。进而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⑶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十分艰巨。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开凿方法,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须多讲,学生自会明白。①学生画草图。(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演示动画)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④指导朗读。 ⑷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②演一演:教师演示“人字形线路”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④教师小结: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⑸抓“赞叹不已”,促想象。①齐读这一段。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③引导学生抓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精选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

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教师: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