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年传染病、院感培训计划

————————————————————————————————作者:————————————————————————————————日期:

2014年医院传染病/院感知识培训计划与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及相关技术。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以提高我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二、培训对象

全院员工、新员工、实习生、进修生、卫生员

三、培训原则

1、分群体培训的原则。

2、突出重点科室及重点人员。

3、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4、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培训内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四、培训方法

授课、座谈、网络课件、宣教册、宣教片等。

五、培训形式

1、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

2、课堂讲授与网络课件自学相结合。

3、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相结合。

六、培训评估

1、对培训内容、老师、培训方法等内容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以表格调查。

2、对医务人员完成培训内容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考试的方式。

七、培训管理

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并建立培训人员技术档案。感控科与培训中心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管理,不定期组织理论考试。医院管理专职人员每年应有不少于15学时的专业培训,且至少接受—次省级或省级以上的专业培训。临床医技部门设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和护士,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8学时。医务人员不少于6学时,岗前培训不少于3学时。

八、培训安排

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人培训方式一、理论部分

1月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

0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03.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0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0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0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报告管理办法

08.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理工作规范(试行)

09.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0.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11.艾滋病防治条例

12.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全体医务人

田庆锷

杨咏梅

肖纯希

王圆圆

童金英

耿文娟

讲座

网络培训

上一年四季度院感质量讲评

上一年12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

上一年12月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

2月39种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01.甲类:鼠疫、霍乱诊断标准

02.乙类:疟疾、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

新生儿破伤风、梅毒、淋病、白喉、

百日咳、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伤寒和副伤寒、流

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炭疽、狂犬病、猩红

热、病毒性肝炎、登革热、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钩端螺旋

体病、麻疹、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诊

断标准

03.丙类:丝虫病、包虫病、黑热病、感染性

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

风疹、麻风病、手足口病等诊断标准感染内科、

急诊内科、

儿科、呼吸

科、神经内

科、消化科、

发热门诊、

皮肤科医生

贺朗秋

张咏平

付林

李启宇

刘国平

林金生

刘文

戴辉

讲座

网络培训

各种制度、流程

01.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

02.HIV 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

03.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04.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0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流程

06.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填报流程全体医生、

护士、后勤

人员

田庆锷

杨咏梅

耿文娟

王圆圆

讲座

网络培训

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

08.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

09.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

10.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1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1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耿文娟

3月重点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和预防

0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0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03.不明原因肺炎

04.手足口病

05.新发传染病全体医务人

贺朗秋

张咏平

李启宇

付林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2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童金英2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耿文娟

4月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与手卫生

0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0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03.职业暴露与防护

04.医疗废物管理

0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06.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临床、医技、

行政、后勤

田庆锷

杨咏梅

耿文娟

王圆圆

童金英

讲座

网络培训

一季度院感质量讲评全体医务人

员王圆圆

3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童金英3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耿文娟

5月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培训

01.内镜清洗消毒

02.重症监护室的管理

03.呼吸机清洗和消毒

04.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0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0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0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08.关于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

化的专家建议

09.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10.呼吸机临床应用

1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诊断及治疗指南

12.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13.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

14.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

15.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 部分:管理规

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 部分:清洗消相关重点科

室医务人员

田赞

田庆锷

杨咏梅

邓宁

谢双

贺喜强

付林

赵小平

翟晓红

讲座

网络培训

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1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18.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19.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20.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21.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2.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

23.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4.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25.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4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4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耿文娟

6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我院现状分析

01.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02.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与防控对策

0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04.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和质量

控制

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

共识

06.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07.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0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专

家共识2011年更新版

09.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

共识

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

共识全体医务人

张咏平

贺朗秋

贺喜强

唐曼娟

田庆锷

杨咏梅

耿文娟

王圆圆

童金英

讲座

网络培训

5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5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耿文娟

7月二季度院感质量讲评全体医务人

员王圆圆

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6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

6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8月7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7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9月8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8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10月三季度院感质量讲评全体医务人

员王圆圆

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9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

9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11月10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10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12月11月份传染病报告情况通报全体医务人

员童金英

耿文娟

田庆锷

讲座

网络培训

11月份细菌耐药及医院感染监测通报

部分标准操作规程

二、技能部分

时间操作项目培训对象培训方式1-3月七步洗手法

穿脱隔离衣及戴手套

全体护士现场演示4-6月无菌技术全体护士现场演示时间操作项目培训对象培训方式1-3月外科洗手、手术区消毒和铺巾

外科换药与拆线

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外科医生现场演示

4-6月无菌技术

七步洗手法

穿脱隔离衣及戴手套全体医生

全体医技人员

现场演示

时间操作项目培训对象

1-6月七步洗手法全体保洁人员现场演示备注:本培训安排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和传染病、院感发展动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内容。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上半年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知识上半年培训计划 2017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及村医,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 2017年在岗卫生人员及乡医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H7N9、艾滋病、结核病、麻疹、病毒性肝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及乡医掌握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

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及乡医掌握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鼠疫、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时间 2017年X月X 日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麻疹防控知识、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学校传染病培训计划

学校传染病培训计划 (1131字)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人体健康,故制定本计划。 一、预防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预防保健人员、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学校食堂要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鲜卫生,场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 6.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7.对学校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

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8.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学校有关主管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控制: 1.在学校发现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传染病疫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XXXX年传染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按照市区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创建预防保健科及迎接“创建卫生城市”检查准备工作,提高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防止烈性传染病在我院辖区内发生,确保传染病不在我院辖区内流行,我院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努力提高医务室人员及全院职工对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使全体医务人员牢固掌握好各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及基本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掌握传染性疾病隔离防护基本技能。 3、使管理行政人员及辖区内居委会工作人员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二、培训方式、对象和内容: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特性及国内防治传染病的整体形势,我校将采取应急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1)培训目的:掌握各类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3)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4)培训要求:长期培训,保证全院职工掌握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隔离防护措施。 (5)培训方式:专题讲座、上网学习、进修学习。

最新学校传染病防治培训方案

井头镇中小2018年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校为了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始终有一支卫生防病健康安全领导小组队伍。由校长(总负责)担任组长。教导处(分管和具体落实),组员是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完善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制度,卫生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三是每天对学生进行健康巡查;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与活动;五是组织学校疫情报告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六是切实改进学校卫生管理,消除存在的卫生隐患;六是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一、 二、健康巡查的落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与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 制,卫生老师定期查看学生的晨检情况,各班级班主任每天早 上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查巡。登记好缺课学生的名单,并与 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学生的身体状况。若患有传染病的应及时

报告卫生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身体不舒服及时与卫生老师联系,卫生老师根据学生的病情再作决定。发有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是,应报告教导处对,并对该班进行空气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三、 四、健康教育常规化 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广播、学校黑板报、各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为了增强学生卫防病知识和防病能力。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将体检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家长、班主任。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教育周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利用学校的广播进行定期的健康卫生知识专题教育。学校利用专栏进行卫生知识宣传,使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提高、增强了健康防护意识。 (一)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

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 2016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一、培训人员 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及后勤、保洁人员、进修实习人员,院感科专职人员参加上级培训。二、培训形式 邀请上级专家来院讲课,多部门联合进行统一组织的全员培训;科室自学;院感科下重点科室进行个别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形式。专职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三、培训内容及学时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参加有关国家级、省级卫生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抗菌药物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手卫生、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运送方法,个人防护方法、多耐菌感染防控等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新上岗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的岗前培训,重点为消毒隔离制度、手 卫生、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标准、个人职业防护的培Word 资料 . 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感

控小组共同参与感控管理的责任和意识,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四、考核、考试纳入绩效考核: 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结合平时下科室检查过程中的现场提问;各科室参加培训人员每次不能少于80%,无故少于80%者一次扣除科室绩效分1分;季度考试,中级及中级以下人员全部参加闭卷考试,副高人员参加开卷考试,外出学习,休长假人员不能参加考试者,科室要给院感科请假,如无故不参加者,视为考试不合格,纳入季度绩效考核每人次扣0.5分;考试作弊者,发现后每人次扣除绩效考核分1分;全院培训有科室和个人记录,月考核下科室检查,科室无学习记录一次扣1分;无个人学习记录者每人次扣0.5分,并纳入季度绩效考核之中,与医院奖金挂钩。2016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感染属于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领域,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医疗领域,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为此制定2015年科室感染管理培训及考核计划如下: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Word 资料 . 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的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从而保证医疗安全二、培训的对象 1、培训的对象:全科医护人员、实习生及保洁人员。、患者及探视陪伴人员三、培训内容及学时要求时间

(完整word版)传染病培训计划

传染病培训计划 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8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传染病疫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2010年传染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按照市区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创建预防保健科及迎接“创建卫生城市”检查准备工作,提高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防止烈性传染病在我院辖区内发生,确保传染病不在我院辖区内流行,我院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努力提高医务室人员及全院职工对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使全体医务人员牢固掌握好各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及基本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掌握传染性疾病隔离防护基本技能。 3、使管理行政人员及辖区内居委会工作人员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二、培训方式、对象和内容: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特性及国内防治传染病的整体形势,我校将采取应急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1)培训目的:掌握各类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3)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4)培训要求:长期培训,保证全院职工掌握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隔离防护措施。 (5)培训方式:专题讲座、上网学习、进修学习。

学校传染病防治培训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治培训 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井头镇中小2018年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校为了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始终有一支卫生防病健康安全领导小组队伍。由校长(总负责)担任组长。教导处(分管和具体落实),组员是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完善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制度,卫生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三是每天对学生进行健康巡查;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与活动;五是组织学校疫情报告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六是切实改进学校卫生管理,消除存在的卫生隐患;六是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一、健康巡查的落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与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卫生老师定期查看学生的晨检情况,各班级班主任每天早上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查巡。登记好缺课学生的名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学生的身体状况。若患有传染病的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身体不舒服及时与卫生老师联系,卫生老师根据学生的病情再作决定。发有

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是,应报告教导处对,并对该班进行空气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二、健康教育常规化 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广播、学校黑板报、各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为了增强学生卫防病知识和防病能力。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将体检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家长、班主任。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教育周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利用学校的广播进行定期的健康卫生知识专题教育。学校利用专栏进行卫生知识宣传,使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提高、增强了健康防护意识。 (一)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 学校利用广播、宣传画廊、多媒体等宣传阵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向教、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以及怎样预防传染 病的宣传。

传染病培训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3年4月22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院员工 主持人:兰金慧 会议内容: (1)、强化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麻疹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2)、加强各诊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 各医疗工作机构要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增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意识,认真查找分析可能发生院感的重点环节,通过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和通风换气等措施预防院感的发生。 (3)、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感染的医疗救治工作,要从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手足口病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4)各医疗机构一是要从思想、组织、技术、人员、药品和设备等各方面做好应急准备。

会议时间:2013年4月22日 会议地点:德胜卫生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院员工 主持人:龙岩 会议内容: 为提高我院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传染病监测及网络直报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要求,我中心的公共卫生科、内儿科、外科于4月6日-4月9日对本中心医务人员75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全院医务人员专业多、层次多和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中心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有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再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社区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寻配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社区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书面考核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篇一:20xx年春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陈淋子镇中心卫生院 20xx年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春夏两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手足口、禽流感、麻疹、水痘等防治的关键时期,为做好今年春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3月24日固始县召开的20xx年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指示精神和县卫生局、县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强麻疹、手足口防控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了传染病预防工作,以确保我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二零一五年春季传染病防治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今年要召开会议部署传染病防治工作,针对目前我国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充分认识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式,按照以人为本的

要求,切实加强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大高疫情期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力度。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和卫生防治宣传日,广泛宣传有关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民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广泛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禽流感、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督促学校制定晨检方案实施,提醒公众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保持个人卫生,多 参加体育锻炼,食用肉类时完全熟透,到正规市场购买检疫过的家禽,防止疾病发生,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对能够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消除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隐患;加强对没有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其他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可能发生疫情暴发流行的,根据人群免疫水平,认真组织做好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工作,严密关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动态。 四、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学校传染病培训计划3篇

学校传染病培训计划3篇 (1131字)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人体健康,故制定本计划。 一、预防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预防保健人员、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学校食堂要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鲜卫生,场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

6.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7.对学校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8.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学校有关主管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2016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一、培训人员 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及后勤、保洁人员、进修实习人员,院感科专职人员参加上级培训。 二、培训形式 邀请上级专家来院讲课,多部门联合进行统一组织的全员培训;科室自学;院感科下重点科室进行个别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形式。专职人员外出学习培训。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参加有关国家级、省级卫生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 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抗菌药物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手卫生、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运送方法,个人防护方法、多耐菌感染防控等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新上岗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的岗前培训,重点为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标准、个人职业防护的培

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感控小组共同参与感控管理的责任和意识,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四、考核、考试纳入绩效考核: 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结合平时下科室检查过程中的现场提问;各科室参加培训人员每次不能少于80%,无故少于80%者一次扣除科室绩效分1分;季度考试,中级及中级以下人员全部参加闭卷考试,副高人员参加开卷考试,外出学习,休长假人员不能参加考试者,科室要给院感科请假,如无故不参加者,视为考试不合格,纳入季度绩效考核每人次扣0.5分;考试作弊者,发现后每人次扣除绩效考核分1分;全院培训有科室和个人记录,月考核下科室检查,科室无学习记录一次扣1分;无个人学习记录者每人次扣0.5分,并纳入季度绩效考核之中,与医院奖金挂钩。 2016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感染属于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领域,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医疗领域,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为此制定2015年科室感染管理培训及考核计划如下: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

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2017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2017年我院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 1、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培训。 2、加强我院新的HIS系统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培训。 3、加强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培训。 4、加强我院新进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5、加强病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考核。计划全年给医务人员培训次数不少于6次。 一、培训目标 在2017年在岗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1、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相关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2、临床一线人员及辅助科室医技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3、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4、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传染病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内容,熟练操作传染病直报HIS系统相关功能,熟练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及上报程序。 二、培训对象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室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公共卫生科、临床医护药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6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

2017年传染病培训计划

2017年传染病培训计划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6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 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医院是一个为人们服务于健康的地方,在医院里有一科目叫院感科,其全称应该是“控制院内感染科”,下面为你了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希望能帮到你!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计划: 1、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工作人员 2、新进人员 3、实习人员 根据培训对象选择下列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1、多重泛耐药菌感染病人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

2、手卫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 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5、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科) 6、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科) 7、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政策和传染病疫情,随时进行专项培训(相关科室) 8、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重点科室人员参加省市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相关培训。 采用大课集中培训和小范围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 集中培训时间重点安排在4月、7月、8月、9月,专项培训随时进行安排。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 每一专题培训结束后,根据情况,对不同人员进行答卷考试或操作考试。新进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考试成绩记入个人考绩档案。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我中心及卫生站的院感管理工作,使临床医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院感管理知识并主动参与院感管理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特制订xx年院感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如下: 一、卫生部及卫生局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我中心相关院感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二、消毒与灭菌技术(基础知识)。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培训课件

长兴岛初级中学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麻疹、流脑、流感、水痘、红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特对我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出以下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在学校政教处的指导下,由教师及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学校政教处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由政教处负责,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学校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各部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鲜活冻禽及产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班会、板报等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长兴岛初级中学 2016年3月1日

秋季传染病防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秋季传染病防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精品文档 秋季传染病防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XX中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麻疹、流脑、流感、水痘、红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秋季传染病防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秋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特对冬秋季节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作出以下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校医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 1 / 3 精品文档 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

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工作计划《秋季传染病防控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明确卫生员是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同时向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基教科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 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市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 2 / 3 精品文档 围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培训的对象、内容及时间 1、培训的对象包括专职院感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药剂人员、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及行政工勤人员 2、培训内容及时间 (1)专职人员参加全国及区、市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2)、医师、护理人员及医技人员本年度重点是:隔离技术与标准预防要点;导管相关感染防控;重点传染病疫情与院感防控;细菌耐药的微生物基础及院感防控策略。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120急诊医务人员进行穿脱防护用品的技能考核。 (3)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院感的概念及重要意义;无菌技术规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分类;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七部洗手法、防护用品操作考核;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等,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 (4)行政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 三、培训形式及考核方法 1、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培训及考核。 2、由院感办对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进行多媒体教学等岗前培训,每次 以培训结束时以笔试测试卷当场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3、行政工勤人员通过多媒体教学后进行现场提问和解答。 4、每月由科室院感监控组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学习。 院感办 2014-12-31篇二:2015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2015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全院医务人员掌握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和技能,将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贯穿于全部诊疗活动中,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变为自觉行动,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及自身的健康。为此特制定今年的院感学习培训计划。 培训的对象、内容及时间: 针对临床、医技、后勤、行政等各个方面制定培训计划,在医院感染管理学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层面上的医务人员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反映岗位特点,符合岗位工作的特点。 (一)对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管理基础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3个学时。内容:系统地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及有关知识,使其能初步掌握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方法,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再教育不少于6学时。内容:定期组织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学术讲座,及时讲解医院感染管理的进展,如细菌菌株的分型技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消毒灭菌技术的进展。 (三)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再教育不少于6学时,内容: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专业知识,提高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技术。 (四)医技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再教育不少于6学时。内容要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型的学习班,如:各种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以及其它治疗仪器的消毒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等,使其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预防因辅助检查和治疗操作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xxxx年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xxxx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甲型 H1N1 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狂犬病、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型肝炎)等 16 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级各类的卫生技术人员、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目标在 xxxx 年在职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使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输血科的专业人员,加强对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采供血人员、实验研究、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医院感染管理》。 (二)专业部分艾滋病、甲型 H1N1 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