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八章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八章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八章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八章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了解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危机的表现。

理解佩里扣关事件的影响及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

认识明治维新改革的必要性。

一、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1.幕藩体制

(1)德川幕府的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开始了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

(2)统治结构: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是全国实际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大权;幕府下设藩,藩主叫大名,要效忠将军,在藩内拥有大权;将军和大名都豢养武士,是世袭的职业军人。

2.等级制度

(1)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士”包括将军、大名、公卿和武士;“农”即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即手工业者;“商”即商人,统称为“町人”,社会地位很低;此外还有贱民,是社会的最底层。

(2)日本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禁止通婚,各个等级都是世袭的。

二、资本主义萌芽及部分下级武士的转化

1.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18世纪,日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并进行加工。

(2)产生:家庭手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商人购买纺织机、建房屋、招雇“织机下女”,进行商品生产,发给工人工资,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手工工场;一些大城市的商人还取得对某些商品的专营特权,发展成为兼营矿场并放高利贷的豪商。最著名的有三井、鸿池、小野、岛田、住友等,其财富远远超过了幕府将军。

(3)影响:冲击了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向豪商借债。

2.下级武士的转化

(1)原因: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成为“浪人”。

(2)表现: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

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三、西南强藩的改革

1.原因

(1)在幕府的残酷剥削下,农民生活十分悲惨,不断反抗。1837年,大阪的大盐平八郎领导的“米骚动”规模最大。幕府的专制统治已处在“四面楚歌”之中了。

(2)西南各藩虽地处偏远,但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势力较强,下级武士参与了藩政,主张进行改革。

(3)大盐平八郎起义为西南诸藩敲响了警钟,西南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鉴于幕府的腐败无能,开始了寻求自强的改革。

2.内容:藩财政公开;广求人才;减免租税;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奖励西学,创办西式学校,培养科技人才;采用西式武器和西式练兵方法,等等。

3.作用:这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使长期以来就与幕府貌合神离的西南诸藩迅速强大起来,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主力。

四、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1.背景:为防止外部势力入侵,1633年,幕府发布“锁国令”,关闭了日本的大门,只允许中国、荷兰等国在长崎同日本进行贸易。

2.美国打开日本大门

(1)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江户,要求缔结商约,并以武力相威胁。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条约规定开放下田、箱馆(今函馆)口岸,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

(2)1858年,美国又迫使日本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增开神奈川(今横滨)、长崎、新潟、兵库(今神户)四港及大阪、江户两城市;给予美国领事裁判权和议定关税权;给予外国人在开放地区永久居住和自由贸易权。英、俄、法、荷也与日本签订了同样的条约。

[深度认知]“佩里扣关”是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佩里扣关”后,《日美亲善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3.影响:西方的廉价商品潮水般地涌进日本市场,日本传统的手工业纷纷破产。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投降卖国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走出误区]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外国侵略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破坏性、灾难性后果,同时也要看到它对日本近代社会所起的客观促进性、发展性的作用,另外,区别二者的不同作用,联系此后日本的崛起,认识到外国侵略客观上成了明治维新的“催化剂”。

1.幕府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维护了其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进一步暴露出了日本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既加深了原有的社会矛盾,又激起了日本人民的爱国热情。反对幕府统治和要求社会变革的斗争急剧高涨起来。

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了封建经济和幕府统治。而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

史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①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

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史料二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

活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在社会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②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甚至在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

史料三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居

所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③……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①表明日本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分化严重。

②反映了商人地位的上升。

③表明武士阶层的变化,中下级武士成为幕府统治的掘墓人。

(1)以上史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经济状况: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变化:

新兴地主开始出现,商人逐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要求改变现状,由维

护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一支反对幕府统治的力量。

(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的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

(3)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提示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幕府统治危机的主要表现

(1)封建等级制度激化阶级矛盾。

(2)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限制,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全面认识黑船事件

史料一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①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史料二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②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大国崛起》

①表明黑船事件激起了日本有识之士的积极反应。

②表明黑船事件是近代日本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促进日本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1)史料一中的“盟友”指哪些人?

提示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

(2)史料二中被纪念的美国将军是哪位?史料中的“悲剧”和“屈服”指什么?以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分析日本人纪念这位美国将军的原因。

提示将军:佩里。“悲剧”和“屈服”:指遭受侵略,被迫打开国门,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之后又与英、俄、荷、法签订类似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原因:这位美国将军在客观上把近代工业文明带到日本,促使日本跟上近代化步伐。

黑船事件的根本动因、结果和影响

(1)根本动因: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日本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目标。

(2)结果: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等。

(3)影响:美国与日本签订条约后,英、俄、荷、法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了类似不平等条约,还增加了通商条款。日本被迫给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议定关税等特权。日本的主权遭到践踏,陷入了半殖民地危机之中。日本的国门被打开,不得不面向世界。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

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幕府封建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幕府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二、中日两国国门被打开的相同之处

1.国内处境相同:都是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2.国际环境相同:都正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到处侵略扩张,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方式相同:都是在列强武力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而被打开了国门。

4.影响相同:国家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

,[学生用书P150(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

C.武士是幕府统治基础,全都效忠将军

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所学,武士效忠于将军或者大名,并非全都效忠将军,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观察下图,在幕府时代,图中的阶层()

①大多是职业军人

②拥有佩刀的特权

③主要从农民中选出

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D。幕府时代的日本,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的界限是不可逾越的。武士属于士这一阶层,③的叙述不正确。

3.幕府时代,日本统治者曾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这表明()

A.日本统治者提倡节俭

B.日本统治者关心民众的生活

C.日本农民的生活困窘

D.日本农民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解析:选C。在幕府时代的日本,农民要终年为领主耕作,要把收获物的大部分交给领主,很多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的生活十分困窘。题干中日本统治者要求农民把作物的叶子当成食粮,就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反映。

4.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

倾笔难尽……商人本来在社会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甚至在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材料直接反映了()

A.武士阶层逐渐走向没落

B.武士变成了反对幕府统治的重要力量

C.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日本不再实行限制工商业的政策

解析:选A。材料中“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反映了商人经济实力增强,身份地位得以提高,武士阶层走向没落。故A项正确。

5.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 000多名伙计。据

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 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 000两,也就是白米5 000袋。5 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 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知日本商业发展的情况,没有反映抑制商业的措施,也没有提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其标志是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动摇。C项为材料反映的内容。

6.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

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解析:选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他们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反映了其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要求。

7.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闭关锁国”成为当时日本的基本国策。某班同学在对该政策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锁国政策的实行与西方殖民势力对外扩张的日益猖獗密切相关

B.从经济上维护封建剥削制度也是幕府推行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

C.实行锁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幕府加强对各藩控制的重要措施

D.日本锁国同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世界潮流

解析:选D。17世纪,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闭关锁国”不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的成长,不利于扩大世界市场,增加资本原始积累,因此,D项符合题目要求。

8.19世纪中期,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率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驶入日本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浦贺港,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这就是“黑船来航”事件。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

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D.佩里要为天皇从将军手中夺回实权

解析:选C。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日本的腐朽落后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故C项为根本原因。

9.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国家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议定关税制度

D.建立租界

解析:选C。议定关税制度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廉价工业品的输入。

10.《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使美国获得的权益不包括()

A.向京都派驻军队

B.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

C.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

D.美国享受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

解析:选A。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逆向选择能力。B、C、D三项是美国在日本获得的权益,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A项。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日本在闭关锁国期间的某种社会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结果?随后,西方列强在日本攫取了哪些特权?

(3)结合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析(1)依据图片内容及标题中的“工场”可以总结出主要表现,经济决定政治,因而在回答影响时,注意还要从政治角度归纳概括。(2)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总结。

答案(1)表现:城市经济日益繁荣,手工工场显著发展,生产技术显著提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冲击了幕府统治的基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2)结果: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攫取的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议定关税等。

(3)推翻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天主教会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以图文资料再现了闭关锁国前后的日本社会,考查学生对锁国政策实施原因及被打破后日本经济面临形势的理解。

答案(1)①西方列强采取经济和宗教形式,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②幕府统治者害怕西方势力危及自身统治。

(2)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破产,同时国内市场物价暴涨,导致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同时在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

第3课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国崛起》解说词,检查预习,明治维新的含义。 授新:学生读《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总结: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材料: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 提问: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废除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高于市,如南京一中的友好学校爱知淑德中学校所在地就是爱知县名古屋市。 提问: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提供工业发展资金) 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师过渡:明治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doc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结构】 一、背景: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⑴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⑵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 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⑶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 3、前提: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建立 ⑴尊王攘夷 ①社会基础: ②评价: ⑵倒幕运动 ①社会基础: ②经过: ③胜利原因: 二、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⑴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三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2、经济:发展新经济 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⑵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 ⑶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作用) ⑷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政府负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⑵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西化: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富国强兵,建立新式军队 ⑴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⑵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⑶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⑷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三、评价: 1、目的:富国强兵 2、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历史作用: ⑴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⑵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历史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难点解析】 1、俄国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

人民版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历史条件德川 幕府 的腐 败封 建统 治 表现影响 政 治 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 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 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 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 皇、士(将军、大名、中 下级武士),农、工、商、 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 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 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 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 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 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 础已开始动摇 外 交 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发展 资本 主义 萌芽 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 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 列强 的殖 民侵 入 原 因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过 程 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 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影 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 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 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 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尊王 攘夷 运动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 和对内镇压 时间1860“樱田门事件”----1864 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 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 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3 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具 《措施简表》《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图》等 四、教学要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 2、土地改革 (1)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2)改革地税:征收实物税货币支付 3、殖产兴业——中心措施 (三)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 2、改革教育制度 3、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2、特点

教学过程 A.诊断补偿: 1、封建幕府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日本资本主义有哪些阻碍? (七班:房京芬回答;八班:高雪梅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2、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何在? (七班:苗德礼回答;八班:马庆松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得出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可能性) B.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资料,认识明治政府的改革决心) 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由此导入新课。 3、明治维新 C.探究: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学生读书,自己掌握“四民”以及“四民”是如何平等的?)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通过本目学习使学生明确:废除旧体制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统一市场、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过渡:明知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一武装倒幕成功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请回答1~2题。 1、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该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应在: A.1841年 B.1851年 C.1861年 D.1871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3课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插图与照片,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巩固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使日本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改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事件。 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幻灯片。图片。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述日本历史上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改革,提问学生古代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关乎日本命运的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扶持的对象主要是( ) A.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资金缺乏的私人企业 C.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答案:D 2.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解析:“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即是要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治秩序,实现“政令归一”。而当时对这种政治建设阻碍最大的就是幕藩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答案:A 3.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侧重点是( ) A.培养出国人才B.教育改革 C.社会生活习俗改革D.军事改革 解析:读懂材料含义是解题关键,材料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教育。 答案:B 4.1871年12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

行了为期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解析: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C 5.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主要说明日本( ) A.鼓吹军国主义B.积极对外扩张 C.宣扬武士道精神D.实行征兵制 解析:鼓吹军国主义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提到了“兵备”“就其役”,没有反映对外扩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与武士道有关的“勇”“忠”等关键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改革传统兵制,实行征兵制的情况,故D项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到1945年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年),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择的“以武力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总帅的四位岩崎家族成员,都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

高中历史选修一 明治维新

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科目:历史期数:第33期时间:2012年12月31日教师寄语: 成功 = 艰辛劳动 + 正确方法 + 少说空话 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 班级:组名:姓名: 第8讲日本明治维新 走进文本——问题导读单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1、幕藩体制: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B、“藩”的首领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C、将军、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 D、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等级制度的形成: 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3、锁国政策: 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 到19世纪初,日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5.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二、日本被迫开国与社会危机 1.黑船事件:年,美国海军准将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称为“”。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 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从此,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影响: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开国后,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原料产地。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侵略、经济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 刺激了日本的发展 (4)、统治阶级结构发生分化: 日本开国后,出现了大量和,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政治上无权,对幕府统治愈加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的、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doc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一、“尊王攘夷”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概况 (1)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当权者。 (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基础: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也纷纷响应。 (4)活动 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 ②袭击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3.结果 1863年8月,京都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4.局限 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深度点拨] 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 (2)有识之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3)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 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 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 4.大政奉还 (1)背景 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的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概况:1867年11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名师点拨]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三、戊辰战争 1.原因 (1)“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 (2)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

2021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8日本明治维新含解析人教版选修1.doc

单元综合测评(八)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年,板垣退助组成“立志社”,大力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尽皆平等,无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呼吁为伸张人民的权利,必须建立民选议会,给人民以选举权,租税共议权,才是拯救国家之道。甲午战争爆发后板垣退助立即率领自由党转而积极支持政府的预算方案及对外战争,并在1895年发表了自由党与第二局伊藤内阁的合作宣言,板垣在第二年获得政府内务大臣的职位。中国学者如此评价板垃退助:“虽然有进步的政治思想,并能果断实践,但在对邻国关系上却坚持武士阶级的反动立场。”实际上,在板垣退助等近代日本改革者的眼中,民权与国权是对立的统一体,对内争取民权,对外争取国权,两者相辅相成。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1)根据材料,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概括板垣退助在19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板垣退助言行体现出的明治维新的特点。(7分) [解析] 第(1)问,从“1874年,板垣退助组成……无贵贱尊卑之别”可以看出19世纪70年代他的政治主张;从“甲午战争爆发后……在第二年获得政府内务大臣的职位”可以看出90年代他的主张多与政府扩张有关。第(2)问,从“实际上,在板垃退助等近代日本改革者的眼中……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尤其是对于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态度上存在问题,这也使得日本发展方向转向对外扩张,最终诱发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1)思想上,70年代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平等,提倡以议会民主拯救国家;90年代支持政府的扩军备战转向军国主义。行动上,70年代组成民间组织,呼吁建立民选议会;90年代寻求与奉行侵略政策的政府的合作。 (2)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虽然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最终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2.(15分)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

高中历史 专题8 明治维新 2 明治维新的举措练习 人民版选修1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外以与各国对峙”,就是要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治秩序,实现“政令归一”。而当时对这种政治建设阻碍最大的就是幕藩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2.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A.旧公卿——皇族 B.大名——士族 C.下级武士——平民 D.商人——平民 3.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4.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材料最一致的是( )

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 5.(图文探究)仔细观察下图: 岩仓具视使节团出访欧美 探究: (1)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节团出访欧美? (2)使节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欧美国家社会制度先进,工业发达;考察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仿照欧美建立新式军队等。积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强国。 二、能力提升 1.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各藩的首领大名享有世袭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废除藩国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由中央派官员进行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 2.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7

第3课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课型:新授课 教法:研讨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 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

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明治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宣布“废藩置县”,置3府72县; ③将大名迁居东京。 注意: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作用: ①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②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措施: ①废封建身份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1869年7月,明治政府着手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取消公卿及大名称号,改称“华族”,1870年1月,废除武士称号,统称“士族”,其所领土地,一律上缴,农工商市民及僧侣统称平民,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使用姓氏,可以与华族士族通婚,也可以自由择业迁徙。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知识链接】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 1875年之前绝大多数日本人是没有姓的。明治八年(1875年),政府出于

人民版高中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A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知道同样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理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梳理线索――知识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提出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的情况内容和进程如何?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作用?然后明确明治维新的含义,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理清线索。(一)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2)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黑船来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三)日本社会的新变化——改革的可能性 (1)政治:下级武士成为领导者;推翻了暮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 (领导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原因是() ①由于农民负担加重,发生暴动 ②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满情绪强烈 ④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19世纪中期,首先以武力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3.1854年3月11日,一支由外国人率领的舰队来到日本,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这支舰队属于() A. 美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法国 4.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 中下级武士破产 B. 西南大名强大 C. 民族危机加剧 D. 倒幕运动胜利 5.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①长州②萨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下列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因素中,不包括() A. 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 B. 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 C. 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西方商品大量倾销日本,黄金外流 7.德川幕府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黑船事件后,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语文

第3课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国崛起》解说词,检查预习,明治维新的含义。 授新:学生读《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总结: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材料: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提问: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废除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高于市,如南京一中的友好学校爱知淑德中学校所在地就是爱知县名古屋市。 提问: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提供工业发展资金) 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师过渡:明治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2、发展新经济: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板书) (1)改革币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0

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 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明治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宣布“废藩置县”,置3府72县; ③将大名迁居东京。 注意: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作用: ①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②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