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作业论文—华为公司的招聘分析

大学作业论文—华为公司的招聘分析

大学作业论文—华为公司的招聘分析
大学作业论文—华为公司的招聘分析

无锡太湖学院

《员工招聘与配置》作业题目:华为的招聘分析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号:1453036

学生姓名:王国川、李渊、吴浙鲁、朱迪、傅苏杭

2016年1月

无锡太湖学院《员工招聘与配置》小组作业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

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

学号:

作者姓名:

2016 年月日(说明:班级、学号需打印,作者姓名由本人亲自用黑色水笔手写,打印本页时删除此说明)

摘要

在现如今高速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才越来越被得到重视。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究其根本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管理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招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信息的发达、科技手段的运用、人才市场的活跃给企业招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地区间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和招聘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企业特别是中小城市企业的员工招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以华为公司的招聘为研究对象?以员工招聘理论为指导?对公司的招聘工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形成一个规范的可操作的招聘实施方案。

关键词:人才招聘人力资源华为公司

Abstract

Highly developed in today's Internet age, the talent is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conomic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moder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for talent and investigate its fundamental is the competition of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s the first step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cruitment is important?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lin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eveloped, the use of technology, the talent market of active recruitment to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vides a convenient? But also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Coupled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education,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balance and recruitment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work itself? Enterprises,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enterprise staff recruitment is facing a lot of trouble. Based on the huawei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recruiting?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recruitment? Generalizes the recruiting work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any? Find out the problems? Then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own development situation?

Form a standardized operational recruitment plan.

Keywords:talent recruitment The human resources Huawei company

目录

封面 (1)

摘要 (3)

Abstract (3)

目录 (4)

第一章华为招聘工作的现状 (4)

1.1华为公司招聘介绍 (4)

1.1.1 华为的简介及历程 (4)

1.1.2华为的企业文化 (5)

第二章华为企业招聘 (6)

2.1华为的招聘原则与模式 (6)

2.1.1华为招聘七大原则 (6)

2.1.2华为招聘社会招聘 (8)

2.1.3华为的校园招聘 (9)

2.2华为的培训与激励 (10)

2.2.1华为的培训 (10)

2.2.3华为的激励 (11)

第三章对华为招聘的总结 (8)

3.1华为招聘的总结 (12)

3.1.1对企业的启示 (12)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1.1 华为公司招聘介绍

1.1.1.华为的简介及历程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全称为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自其成立以来,经历了20余年的风雨兼程,如今已成为ICT 行业的领导者及全球智能终端领导品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华为公司长期坚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因此,唯有不断吸取更多新鲜血液,吸纳拥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优质精英人才,才能够使华为公司在当前的“领先局势”下走的更稳、行的更远。

华为是中国最早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是华为26年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关键。华为十分重视人才,对于企业的人员招聘有着独特管理体系。华为认为,看一个企业的招聘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能否及时招到所需人员以满足企业需要;二是能否能以最小的投入招到合适的人才;三是把所录用的人员放在真正的岗位上是否与预想的一致、适合公司和岗位的要求;四是“危险期”内的离职率是否为最低。

1.1.2华为的企业文化

塑造“狼性”与“做实”企业文化

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目前员工8.3万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43%,而且素质非常之高,85%以上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

21年来,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在中国企业史上可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华为需要依赖一种精神把这样的一个巨大而高素质的团队团结起来,而且使企业充满活力。华为找到的因素就是团队精神——狼性。

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华为非常崇尚“狼”,而狼有三

种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觉;其二,反应敏捷;其三,发现猎物集体攻击。华为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

狼性是华为营销团队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这就需要有一种保障机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这种保障机制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被各家企业说烂了,但是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企业并不多,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企业文化是华为之所以为华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华为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做实。企业文化在华为不单单是口号,而且是实际的行动。

“狼性”与做实的企业文化是华为之所以为华为的根本。

2.1 华为的招聘原则与模式

2.1.1华为招聘七大原则

华为,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华为公司的成功经验深深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学习和借鉴。而今天我们专门从华为的招聘入手,来分析探讨。原则1:最合适的,届时最好的

华为有着它独特选人原则,认为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华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由它独有的企业文化决定的。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侧重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企业工作岗位需要侧重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华为招聘人才有着明确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标准才能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企业所需要的人。

标准要求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作为招聘部门考察人、面试人、筛选人、录用人的标杆。因为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在华为,所谓“合适”,其标准如下:

(1)企业目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是“软”的素质,这由企业文化决定。即选人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强调个性突出还是团队合作?是开拓型还是稳健型?等等,这主要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

(2)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硬”的条件,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职务分析明确该岗位的人需要具备的学历、年龄、技能、体能等。这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

只有掌握了标准,招聘人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用心中的这把“尺”去衡量每一位应聘者。否则稀里糊涂,根本没有办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更严重的是若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的人才在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并不适合本企业,那么将造成企业财力和精力的极大浪费。

原则2:强调“双向选择”

华为在进行招聘的时候,会特别向招聘人员强调“双向选择”这一条,绝不像其他一些企业一样,为吸引应聘者,故意美化,夸大企业,对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避而不谈,以致应聘者过分相信企业的宣传而对企业满怀期望。以防人才进入企业,发现与自己所希望的不一样,从而产生失落,挫伤积极性,甚至离职。华为始终把员工和企业自身彼此满意作为获取人才的基础。

原则3:坚持“条条都要有针对性”的招聘策略

华为的招聘思路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人才需要,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就要求采取不同的招聘思路,否则就可能会限制企业人才的成长,甚至是影响企业发展。在华为的发展历史中,早期华为的招聘思路只是在小范围内来寻找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是偏向于技术类的人员。随着华为的快速发展,以前的招聘思路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所以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华为将招聘的思路转向了高校毕业生群体,来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而到了本世纪初开始,华为的业务开始走向国际化后,华为再

次将招聘思路偏重于配备国际化的人才。所以,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招聘思路,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

原则4:招聘人员的职责=对企业负责+对应聘者负责

华为要求招聘人员既要对企业负责也要对应聘者负责,要树立“优秀不等于合适”原则,以免不合适的人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在华为,招聘部门每年初都会参与企业和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深入了解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去向,以及时采取合适的招聘策略。

原则5:用人部门要现身考场

在传统观念中,招聘是人事部门的事,用人部门只管提出用人需求。实际上,只有用人部门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最清楚,而且招进来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门的工作成效。宝洁前任首席执行官说:“在公司内部,我看不到比招聘更重要的事了”。由此可见,招聘不只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而是上至CEO,下至部门主管所有人的工作。在招聘的过程中,华为会要求具体的用人部门和招聘部门一起完成招聘工作,华为甚至认为用人部门对招聘的配合、支持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招聘的成败。

用人部门应当参与其中,只有用人部门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并且招进来的人直接关系到部门的工作成效。

原则6:设计科学合理的应聘登记表

有的企业会事先设计一张科学合理的应聘登记表,让应聘者填写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项目,通过面试前审查应聘者填写的资料,招聘企业可以淘汰一大部分明显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筛选出意向对象邀请其参加面试。

华为的招聘表格经过科学的设计,一张小小的表格就基本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所有情况,例如在华为的登记表格上把软件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大大降低了面试的时间。

原则7:人才信息储备就是给企业备足粮草

招聘实践中,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因素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企业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华为绝不会轻易就与这些人才擦肩而过,华为的人力资源中心会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

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麾下,既提高招聘了速度也降低了招聘成本。

华为公司每年都会从高校和社会上招聘大量的人才,在招聘和录用中,招聘人员最注重应聘者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其次才是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华为有严格的面试流程,一般来说,一个应聘者必须经过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的主管等环节的面试,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总裁审批才能正式加盟华为。

为了保障人员招聘的实际效果,华为公司会在正式招聘之前建立一个面试资格人管理制度,对所有的面试考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获得面试资格。而且公司每年对面试考官进行资格年审,考核把关不严者将取消面试资格。华为认为,招聘人员是公司招聘人才的第一道门槛,如果这些人自身素质都很一般,那么是不可能指望他们能独具慧眼的选拔出公司需要的优秀的人才的。

2.1.2华为的社会招聘

2.1.3华为的校园招聘

华为的招聘方式主要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华为里的人才大多都很年轻,都是在校园招聘中进入企业的。华为为顺利招聘优秀人才,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会经常耗费巨资到一些高校举行校招宣讲。除了传统的华为校园招聘官方网站和华为官方微博、微信,华为公司还将在腾讯教育频道搭建校园招聘专题,不仅可以将华为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公司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们对华为公司有了充分的认知和全方位的了解,更可以让参与华为校园招聘的同学们轻松查看到全国各地校招的时间点、公司动态新闻,为广大莘莘学子加入华为公司提供更为便利的渠道。

校园招聘第一步:校园推介会。

每年的11-12月份,华为都要在全国高校密集的城市举行推介会。推介会是华为和学校连手的结果,由于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华为又是可以在毕业生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学校愿意为华为提供一个舞台。而华为为了招到优秀的毕业生则费尽了脑子,想在第一时间进入名牌高校,巴不得把优秀的人才都网罗在华为的旗下。推介会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的流程是先介绍华为的基本情况,包括产品,公司现状,企业文化等。然后是安排一、两个华为近年招聘的新员工对参加招聘会的人进行有关自己在华为如何成长的演说,演讲者口若悬河很有煽动性。最后就是接收简历了。在推介会中,细心的华为人会给参加推介会毕业生提供一瓶矿泉水,让人觉得华为是一个非常优秀而且富有人情味的公司。

校园招聘第二步:笔试

面试在华为校园招聘中的环节分量最大。一般来说,华为的招聘人员在收来的简历中选取一些符合公司要求的毕业生,并通知他们来笔试。

笔试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测试。目的是考察应聘者的对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包括智商、情商、个人素养等。试题早在华为招聘大军出发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试卷的设计是华为人力资源部组织专业人事设计的。复试只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做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校园招聘第三步:面试

经过笔试的选拔,华为会通知笔试成绩不错的毕业生来参加面试。

面试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应聘对象的能力是否与公司的要求相符。面试的内容涉及专业知识、个人的知识面和个人素质。作为一个应聘华为公司市场部的毕业生,华为面试的主要内容就会涉及到该生对营销理论的掌握程度、个人心态、基本的业务素质。华为希望挑选一个有理想能吃苦,能够尊重别人且能自重,且谦虚能容纳别人的人加入他们的团队。

面试会有好多次数,因为一个面试官不可能对应聘者进行完全的了解。对于销售人员的面试来说,一般开始的时候面试的是专业知识方面的,面试官也是华为招聘大军中的市场部抽调过来的人。接下来的面试是有关个人素质方面的,面试官主要是人力资源部的专家。最后环节的面试官是市场部里的中高层人员,他们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整个面试过程要持续2-5天,有的可能更长。应聘者需要有耐心,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校园招聘第四步:公司考察和宴会

面试合格的应聘者会被招聘人员组织参观华为在本地的公司,或者被邀请到一家星级饭店洽谈。在此过程中,应聘者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华为,而华为也希望自己可以表现得非常优秀。从而吸引那些优秀的学子加盟华为。这个环节一个必演节目就是现场签协议。华为要在竞争对手招聘之前就要把人才圈到自己的怀里,不给竞争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闯过以上四关的毕业生,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他们就能在毕业之后带上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到华为公司报到。

2.12华为的培训与激励

2.2.1华为的培训

进入华为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华为的培训,对于新员工来说,华为的培训过程就是一次再生经历。华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在深圳,华为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华为的所有员工都要经过培训,并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华为也又自己的网上学校,通过这个虚拟的学校华为可以在线为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华为人进行培训。

华为的培训有如下特征:

1)培训成为一种习惯。培训不再是在新员工入司或出现问题后的

救火,培训是业务员掌握技能的手段,培训是业务员胜任营销工作的必须,培训是企业提高业务员受雇能力的责任。

2)培训系统化,有专门培训岗位和培训师,培训有计划。培训不再是拾漏补缺,不再是临时的安排;公司将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并拥有外部智力支持机构和培训师队伍。

3)培训成为一种投资。大多企业把培训当费用,而且,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培训费用,更不用说预算,预算是培训有保障进行的前提。在华为,培训不再是费用,而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一笔投资。华为每一年的培训费用高达数亿元。

4)华为培训的教材自己编写。主要有《华为新员工文化培训专题教材》,《优秀客户经历模型》,还有有关华为产品和技术的培训各种材料。教材自己编写,习惯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思想,使得教材方便于教学。

5)培训的效果有严格考核评估。绝大部分企业在讲师培训结束后,既不考试,也不评估。华为十分重视培训效果的检视、考核和评估。新员工在进入华为公司前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后要进行严格的任职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业务员才会被录用。另外,培训的结果与晋升、加薪相挂钩,纳入组织考评体系。

华为培训主要有3种,上岗培训,岗中培训,下岗培训。而且这三种培训是一个体系:

1、上岗培训

接受上岗培训的人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培训过程跨时之长、内容之丰富、考评之严格,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样的经历是炼狱,这样的培训又称“魔鬼培训”。主要包括分军事训练、企业文化、车间实习与技术培训和营销理论与市场演习等三个部分。

2、岗中培训

对于市场人员来说华为的培训绝对不仅仅限于岗前培训。为了保证整个销售队伍时刻充满激情与活力,华为内部形成了一套完整针对个人的成长计划。有计划地,持续地对员工进行充电,让员工能够及时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市场营销的新方法和公司的销售策略。

主要的培训形式是实行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我开发与

教育开发相结合的开发形式,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通过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的实际能力,保证了一线的市场销售人员具备持久的战斗力。

3、下岗培训

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销售人员员工不能适合本岗位,华为则会给这些员工提供下岗培训。主要内容是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要是员工经过培训还是无法适合原岗位,华为则会给这些员工提供新职位的技能与知识培训,继续帮助他们继续成长。

2.2.2华为的激励

第一招,制度化用人

经过魔鬼培训的业务人员,基本上具备了业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华为这个时候把通过培训新销售人员直接派往华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或办事处,让他们在市场一线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接受实践的改造。

有人以为华为这样的行为是盲目的。因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能在市场一线杀出一片天地。然而当旁人看到华为的市场在不断的扩大,直到把战火烧到美国时,旁人才对华为的胆识产生敬意。在华为的销售人员中,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并不是有丰富经验和经历的人,而是那些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雄心勃勃的新员工。华为市场一线人员的工作年限一般不会超过3年,因为3年的时间足以让销售人员了解华为产品于其他公司的产品的优势于劣势,一旦对这些了解,销售人员的士气就会大减,而任正非要保证一线人员永远充满活力。

华为公司的绩效管理强调以责任结果为价值导向,力图建立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不断地设立目标、辅导、评价、反馈,实现绩效改进和员工能力的提升。

对于不同内容华为都有自己的考评标准,这些标准经过长期依赖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变得可操作性特别强。而考核过程也是全面的、系统的。营销人员首先要提交考核申请,考评员在分两次对申请人进行考核,第一次考核主要是考核对象与考评人的沟通,这次考评人主要是考核对象的直接上级。与上级的沟通主要表现在:共同确定工作计划,勤于请教上级和自我评价。二次考核主要是对第一次考核的审

核,审查一次考核是否符合规范,可信度等。两次考核结束后最后还要接受市场干部部的监督与认证。

目前采用的是季度考核、年度总评的方式。工作业绩考核主要围绕季度工作目标与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考核标准进行等级评定,任职资格主要围绕行为标准,通过证据对申请人达标与否进行认证。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与之相适应的阶段性考核,保证了主业的不断增长和员工“阶段性成就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因为任正非相信:如果华为有一天停止了快速增长,就会面临死亡。只要主业还充满活力,我们的团队就有强凝聚力,员工就会拼命而乐此不疲。

完善的制度,严格的考核保证华为制度化用人战略的实施,为华为打造营销铁军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招:有效激励

华为为了保证一线人员永远保持活力,对销售一线人员的激励也是大手笔。在华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单单可以得到华为的物质激励,还可以得到精神激励。当然二者在华为是有机的结合的,激励也是华为“做实”作风的体现。

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保证了华为的营销团队永远活力充沛,在战场上充满了战斗力。

从培养“狼性”到维护“狼性”,从“讲到”企业文化到“做实”企业文化,华为营销人员用自身的发展经历证实了“狼性”与“做实”的难得。华为的营销团队建设为中国本土高瞻远瞩企业树立了一个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华为告诉我们,要成功打造营销铁军就得要让营销团队充满“狼性”,而且,也告诉中国的本土企业“狼性”的培养是可能的,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艰巨的。成功没有捷径,从招聘人才,到培训人才,再到使用人才,最后激励人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付出心血。

没有专业的招聘,就不能招到良才;无系统的培训,华为将无法塑造自己的销售铁军;没有办法让整个销售队伍统一思想,没有完善制度,华为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将“无法可依”;不严格考核,华为的制度将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公平、有效且完善的激励制度,企业的销售团队将象死水一样毫无动力!

一支军队假设没有灵魂,这个军队将可能在瞬间分崩离析;而一

个有灵魂的军队,那么即使遇到一时的困难,这个军团也可能重新组建起来,重新在战场上扬威,对于企业的营销团队建设来说,也是如此。

3.1 华为招聘的总结

3.1.1 对企业的启示

华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其自身的企业战略密不可分,那就是人才。而招募适合企业的人才,招聘这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招聘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吸引大批应聘者,人力资源招聘的根本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的人员、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失,同时招聘还有潜在的目的:树立企业形象。而有效的招聘实际是指组织或招聘者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采取适宜的方式实现人、职位、组织三者的最佳匹配,以达到因事任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招聘工作须有前瞻性——储备人才

传统的招聘是针对企业的现实岗位空缺,招聘能够胜任目前岗位工作的人员,填补岗位空缺,使组织的工作能够继续开展;基于企业战略的招聘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招聘录用填补岗位空缺的人员,而是要获取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华为的人才储备具有前瞻性,在2000 年左右的几乎掠夺式的高校招聘,不仅给自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手, 也确实给竞争对手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从而在战略上取得了制高点。

(二)以企业文化的认同作为重要招聘标准

华为招聘在笔试、面试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维度,即看应试者是不是能够适应华为的企业文化,看其是不是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不能够适应华为的企业文化的话,那么这样的人是不能够被录用的。同样,华为和不少高校开展的课程合作,也正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忠于华为企业文化的潜在雇员。基于企业战略的招聘将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作为招聘标准的重要部分。只有认同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人员才能真正成为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人才。

在招聘的全过程中, 要始终将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 使所招聘的员工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上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性。一个

企业只有具有共同认同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才能准确、高效地实施企业战略,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以核心人才的招聘为重点

华为在招聘中最关注的重点就是有创新能力的人, 正是因为创新, 华为的专利才有那么多, 华为的技术才能走在其他公司的前面。华为把招进来的人80% 用于了研发, 而研发正是华为创新的源泉, 有着众多的核心人才的研发支撑着华为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突出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核心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并取代资金、技术、资本而成为商业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四)招聘工作的系统性

华为的招聘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参加,招人的部门也必须到现场,这样才能找到所在部门合适的人选。招聘是招聘和应聘双方确立共同利益关系的过程,招聘应该使招聘方和应聘方的需求和愿望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实现招聘的目标,实现企业和个人的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招聘就不可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而要依赖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支持与配合,基于企业战略的招聘把招聘当成是由仓业各部门、各层次的人员共同参与的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互配合的系统性工作,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五)适时修改招聘模式,与战略目标达成一致

华为三次招聘思路的改变,都是根据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及时地作出了调整。但同时华为的招聘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特征,而不是每年会有大的变化,有一定的连续性。这说明公司的招聘在这一段时间里是和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公司的战略目标改变后,招聘的模式也会随着改变。所以,对招聘而言,一定要紧跟战略日标的制定,才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总之,华为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采用的人力资源招聘策略符合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选择的策略能够随需而变,并且这些策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相应的很多的企业的发展也很快,如果不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人力招聘策略调整,将会制约整个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策略的调整要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有力地配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将会

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致谢

我们组耗费近三周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我们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发努力,一块讨论研究,让我们受益颇多。尽管在第一次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些困难和障碍,但我们仍然竭力克服,不尽其烦的写。我们在网上辛苦的寻找材料,和借鉴前人的心血,来完成我们的论文。在这我要感谢提供优秀材料的作者和老师的悉心教导。如果没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们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们的小伙伴,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想法和点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们第一次写,再者我们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先玉,五建业,邓少华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

【2】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新进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 【5】定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6】韩成栋.文化之困[J].知识经济,2003-10-13.

【7】张继辰.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M].海天出版社,2010. [10]

【8】雷燕,向俐双. 华为公司的薪酬管理及对战略薪酬设计的启示[M].现代商业, 2007. [17]

华为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华为的国际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今天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一家大型通讯设备生产厂商,并成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辉煌的国际化历程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借鉴。那么,华为的国际化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教训呢?接下来我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华为的国际化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这样一个年轻的公司在成立当年就突破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技术,填补了我国该项技术的空白,此后,91年底大容量空分用户交换机HJD48在年底推出。93年底数字局用交换机C&C08EAST8000年底的全数字多功能ISDN华为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95年年产值14亿,销售额12.7亿;96年年产值26.3亿,销售额24.2亿;97年年产值则攀升至54.3亿,销售额达到了41.9亿元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使得华为公司由94年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名,95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6名,上升至96年中国电子百强第21名,97年中国电子百强第18名。到98年底,华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33个办事处,35个用户服务中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技术援助部门,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目前,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众多技术上,已形成一系列突破,研制了众多产品。短短数年,华为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惊叹。

华为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并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其留下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启示之一:目标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企业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率,而华为公司的追求是相反的,华为公司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将利润保持一个较合理的尺度。华为追求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来为他的顾客提供服务。正因为这种目标导向,才使华为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启示之二:人才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华为要求员工要认真负责,但认真负责不是财富,还必须管理有效。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华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华为公司容许个人主义的存在,但必须融于集体主义之中。另外,华为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为此的付出是巨大的,这在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了作用。 启示之三:技术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华为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华为的技术理念有以下几点:

华为的发展历程

华为的成功 历程: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 ◎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 ◎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 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香港)旗下的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 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IT的管理体系。 2000年之后,华为开始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和其他地区全面拓展。 2001年开始,华为以德国为起点进入西欧市场,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 2004年,华为国际化战略大获全胜,与IT巨头思科的官司得以和解,产品突破欧洲和美国市场,海外收入首次超过国内,击败众多国际巨头,成功成为英国电信的优先供应商。 2010年11月1日,随着NE40E全业务路由器入选法国电信IP网络扩容名单,华为在法国电信五年的IP化改造中持续受益,进一步奠定华为IP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3年4月,华为被选中参加新西兰电信的4G/LTE网络建设,该网络于同年10月上线。2013年6月18日,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华为P6发布。同年,华为第三次入围世界500强,排第315名 发展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华为创业之初,技术力量和产品实力非常薄弱,因此公司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是以用户机PABX积累经验和实力,继而拿下农村交换局,再是升级到县城C4网络、地级市C3网络,然后占领省会城市C2网络,最后攻取国家骨干网络C1,最终成为中国国家级通信网的主要供应商。 华为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先是进入电信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技术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壁垒较少,对产品的要求也不苛刻。 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规模突破后,再逐渐向发达国家迈进。经过10年的国际化进程,“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使华为在全球市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华为已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日本市场,现又敲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过程:华为首先选择从香港起步,再战俄罗斯、亚非拉,东南亚国家,最后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俄罗斯之旅 华为抓住中俄达成的战略协作伙伴这一国际关系变化中隐藏的商机,加快与俄罗斯的合作。1996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历时三年间,华为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光纤电缆。 ★征战亚非拉 拉美市场的开拓更加艰难。由于拉美地区金融危机、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拉美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多是欧洲或美国公司,采购权在欧洲或美国公司总部而不在拉美当地。此时,华为海外路线采用了一个重要的策略,即沿着中国的外交路线走,尤其在亚非市场的开拓更为典型,巩固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 ★切入欧洲腹地 对于通信领域领先的欧洲市场,华为进入的策略是首先与欧洲本土著名的一流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籍此来进入本地市场。2001年开始,华为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 在欧洲市场,华为在某些特色领域的丰富应用经验和特色解决方案赢得了欧洲客商的一致推崇。CDMA450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系统。华为综合了450MHz频段良好的传播特性以及先进的IMT-2000技术,使得运营商可以用非常少的无线设备实现良好的覆盖和高质量的移动业务,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是一种“高而不贵”的产品。 进入欧洲仅十年,华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仅次于爱立信。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欧洲市场的发展,华为开始逐步推行本地化

2021年华为公司业务变革与治理实践

华为公司业务变革与IT治理实践 欧阳光明(2021.03.07) 华为公司持续有效增收,过去五年收入复合率达12%,率润率的贡献来源于业务变革,而业务变革与华为公司的IT建设与治理实践密不可分。 一、华为公司的治理架构 华为公司的治理结构,股东会下面有董事会,董事会下面有人力资源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在具体的运作上公司采用轮值CEO的制度,有三个轮值CEO每年都要轮到。 公司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和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和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在具体的组织结构上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上看华为: 1、第一个维度是华为的文化以客户为中心,在组织上也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公司三个业务集团就是以客户群来划分的:第一个业务集团是运营商BG,第二个业务群是政府和企业BG,第三个业务群是家庭消费者BG。 2、第二个维度是从区域上看华为,我们分成16个地区部,地区部下有代表处(170)。 3、第三个维度是从产品与解决方案上看华为。 华为公司对这三个维度进行考核的时候都要考核订货、收入、利润这些经营指标,但权重有所不同。区域利润考核的权重更大,客户群规模的考核权重更大,产品与解决方案更注重竞争力。同时,为了防止相关的战略层有短期行为,还有15%的战略考核,不能只看今天,要看未来。 华为还有2012实验室、首席供应官、华为大学、华为内部服务这几个组织,我们称之为服务型的组织,他要向区域、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客户群提供服务,他是价值中心,要服务好三个维度的经营业务。2012实验室的职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在华为所关注的管道

华为的发展历程

一、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创业不一定需要创新,创业可以是开拓新市场、引进新产品、开发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开发新产品等等;而创新可以为创业创造条件,使得创业更有效果。 二、创业家和管理者的不同点: 创业家是那些从事商业活动、承担风险,期盼获得利润的人。管理者是利用自己的职位和知识管理组织的人,对组织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创业家和管理者的主要不同有,创业家需要承担创业风险,管理者不需要;创业家通过利润获得报酬,管理者的报酬由组织中规定。 华为和中兴的相关资料: 华为发展历程: 1988年 任正非从部队转业,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营电信设备。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10年 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 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 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11年 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U2Net。 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 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华为发展历程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华为:一个国际化品牌的成长故事

华为:一个国际化品牌的成长故事 2006-5-18 全球品牌网 冉永平 华为模式:自主品牌、高科技出口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

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2005年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英国电信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在业内以苛刻着称,尤其对于此次被称为业界最具前瞻性的下一代网络解决

方案。因为,英国电信未来5年将为此投资100亿英镑,所以“八家企业短名单”的产生就耗时两年。 一家历史不到20年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不过10年,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站住脚,令人欣慰,也让人思考。 华为模式的基础:技术上的杀手锏 品牌出口的重要基础之 一是技术,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会空壳化,

没有生命力。所以,华为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自主的技术 路线。 自主技术路线背后是巨 大的风险。道理十分简单:投入高科技研发,有可能血本无归。但是华为选择了挑战风险。以华为的特定用途集成芯片(A-SIC)研发为例,早在1999年,华为就意识到开发WCDMA,ASIC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业界尚无任何成熟的ASIC,某西方公司已经 公开宣布他们将于2002年推

出ASIC。于是当时很多声音认为自己开发风险太大,不如今后直接购买该西方公司的技术。但华为认为,要提高WCDMA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启动自己的ASIC 项目。事实证明,华为走对了,在华为ASIC技术突破后,这家西方公司却一再宣布延迟推出芯片,最后彻底放弃了该芯片的开发。 华为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思路可以说是与生

华为的发展历程

华为的成功 历程: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就是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 ◎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 ◎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与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与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 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香港)旗下的与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 1997年起,华为开始系统地引入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基于IT的管理体系。 2000年之后,华为开始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与其她地区全面拓展。 2001年开始,华为以德国为起点进入西欧市场,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与国家。 2004年,华为国际化战略大获全胜,与IT巨头思科的官司得以与解,产品突破欧洲与美国市场,海外收入首次超过国内,击败众多国际巨头,成功成为英国电信的优先供应商。 2010年11月1日,随着NE40E全业务路由器入选法国电信IP网络扩容名单,华为在法国电信五年的IP化改造中持续受益,进一步奠定华为IP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3年4月,华为被选中参加新西兰电信的4G/LTE网络建设,该网络于同年10月上线。2013年6月18日,全球最薄智能手机华为P6发布。同年,华为第三次入围世界500强,排第315名 发展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华为创业之初,技术力量与产品实力非常薄弱,因此公司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就是以用户机PABX积累经验与实力,继而拿下农村交换局,再就是升级到县城C4网络、地级市C3网络,然后占领省会城市C2网络,最后攻取国家骨干网络C1,最终成为中国国家级通信网的主要供应商。 华为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战略,先就是进入电信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技术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壁垒较少,对产品的要求也不苛刻。 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规模突破后,再逐渐向发达国家迈进。经过10年的国际化进程,“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使华为在全球市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华为已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日本市场,现又敲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过程:华为首先选择从香港起步,再战俄罗斯、亚非拉,东南亚国家,最后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俄罗斯之旅 华为抓住中俄达成的战略协作伙伴这一国际关系变化中隐藏的商机,加快与俄罗斯的合作。1996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历时三年间,华为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光纤电缆。 ★征战亚非拉 拉美市场的开拓更加艰难。由于拉美地区金融危机、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拉美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多就是欧洲或美国公司,采购权在欧洲或美国公司总部而不在拉美当地。此时,华为海外路线采用了一个重要的策略,即沿着中国的外交路线走,尤其在亚非市场的开拓更为典型,巩固与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 ★切入欧洲腹地 对于通信领域领先的欧洲市场,华为进入的策略就是首先与欧洲本土著名的一流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籍此来进入本地市场。2001年开始,华为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与国家。 在欧洲市场,华为在某些特色领域的丰富应用经验与特色解决方案赢得了欧洲客商的一致推崇。CDMA450就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系统。华为综合了450MHz频段良好的传播特性以及先进的IMT-2000技术,使得运营商可以用非常少的无线设备实现良好的覆盖与高质量的移动业务,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就是一种“高而不贵”的产品。 进入欧洲仅十年,华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仅次于爱立信。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欧洲市场的发展,华为开始逐步推行本地化

华为发展历程

华为发展历程 2013年 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皮书,积极构建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的联合研究;华为对构建无线未来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产业链积极贡献力量。 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个客户的认可并规模投入商用;此外,华为还率先发布了骨干路由器1T路由线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样机和全光交换网络AOSN新架构。 持续领跑全球LTE商用部署,已经进入了全球100多个首都城市,覆盖九大金融中心。 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满足云计算、BYOD、SDN、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的需求。 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践言(Make it Possible)持续聚焦精品战略,其中旗舰机型华为Ascend P6实现了品牌利润双赢,智能手机业务获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全球TOP3,华为手机品牌知名度全球同比增长110%。 2012年 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在3GPP 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全球通过提案总数的20% 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

大的480G线路板 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 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 2011年 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 U2Net。 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 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发布HUAWEI SmartCare 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大LTE顶级奖项。 2010年 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 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 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 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华为发展历程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 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 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 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 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 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 万部,根据ABI 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 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 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 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 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 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 年以 8."8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 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 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 价值超过2500 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与3Com 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 年

华为历史发展和运行机制分析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鸟瞰通信设备行业 进入到信息社会以后,由于信息越来越易于复制和传播,海外企业作为政府眼睛和耳朵的功能更加强大。以美国为例,政府通过苹果、谷歌、微软等IT巨头的硬件或软件服务,使其情报收集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种方式,美政府事实上具有了无限获取信息的能力。于是,通信设备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导致竞争加剧的同时,科技技术的进步也带动着产业竞争的加剧甚至是政府间信息战的加剧。通讯设备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日益变化主导着通信设备企业的发展方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哪个通信设备企业能将客户价值、企业效益、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更加迅速有机地结合,并进一步对市场形成快速的反馈,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中获得先机。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为代表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投入全球市场竞争,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华为已于2010年经跻身于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年销售额280亿美元。从销售额来看,华为与行业老大爱立信仅一步之遥。尽管爱立信在技术上仍具有优势,但在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可以预期的是华为追赶甚至超越爱立信仅仅是时间问题。 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行业,通信设备行业一直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受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2011年11月至今,通信行业相关产业政策频出,国家信息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通信设备业的充分发展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发展网络设备信息产业群。《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中“宽带中国”战略以及物联网产业规划等产业政策将在年底至明年初的时间内陆续颁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行业将进行结构性调整,从依靠基础电信业务增长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终端制造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方向转变。 《规划》对“十二五”期间通信产业的发展目标描述如下:“到 2015 年,各类业务收入超过 1.5 万亿元;累计投资规模超过 2 万亿元,将带动信息服务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并实现智能终端产业的全面升级。” 这些“利好”政策在促进通信业快速发展、规范通信行业市场的同时无疑加大了通信设备企业间的竞争,对于寡头来说更是抢占市场份额,巩固“江湖”地位的绝佳时机。 华为,通信设备行业的最大黑马 在今年11月8日刚出炉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华为以1851.76亿元营业收入登顶。纵观这份由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联合调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情况,身为冠军的华为不啻为最大的黑马。 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华为公司是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其营业范围包括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通讯设备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今天的华为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业务也由单纯的通讯设备供应转向了整体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 从行业数据来看,华为在无线接入网占市场份额20.6%,仅次于爱立信,位列全球第二;在光传输市场以44%的份额领跑全球40G市场占全球第一,并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移动软交换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身为一名“80后”,华为管理层深刻地认识到:业务突破需要厚实的基础。在企业外部,华为需要牢牢抓住每一次信息技术变革和市场扩张的机遇。在企业内部,华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机制、管理和IT支撑等内部“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最终实现业务的突破。 华为战略篇

华为发展历程

2013年 ?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皮书,积极构建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的联合研究;华为对构建无线未来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产业链积极贡献力量。 ?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个客户的认可并规模投入商用;此外,华为还率先发布了骨干路由器1T路由线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样机和全光交换网络AOSN新架构。 ?持续领跑全球LTE商用部署,已经进入了全球100多个首都城市,覆盖九大金融中心。 ?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满足云计算、BYOD、SDN、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的需求。 ?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践言(Make it Possible)持续聚焦精品战略,其中旗舰机型华为Ascend P6实现了品牌利润双赢,智能手机业务获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全球TOP3,华为手机品牌知名度全球同比增长110%。 2012年 ?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在3GPP 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全球通过提案总数的20% ?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大的480G 线路板 ?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 ?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 2011年 ?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 U2Net。 ?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 ?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发布HUAWEI SmartCare 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大LTE顶级奖项。

华为成长历程和战略选择

华为的成长历程和战略选择 谈及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华为无疑是当前最让国人深感自豪的一家。不论从研发、产品创新还是整个的公司运营,华为已然成为国际化经营的典范。2008年华为共实现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75%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一举奠定了华为全球第三大移动设备制造商的市场地位。面对华为的迅速崛起,国际巨头思科将其列为重要的世界级竞争对手。而行业领先者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近年来均感受到了华为国际化运营带来的冲击。英国、印度等为防范华为的强势竞争,只能拿华为掌门任正非早年的军官身份说事,制造舆论压力。当然,目前的华为尚未上市,其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任正非的异常低调,华为始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这无碍于对华为成长历程和战略选择的分析,即企业版的农村包围城市、技术立足、本地化战略、扎实稳健的国际化运营和管理、直面竞争的魄力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及企业家精神共同助推了华为今日的腾飞。 一、公司简介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2008年华为共实现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75%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因其强势的业绩表现,华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一直以来,华为都非常重视与运营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华为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核心网、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此外,华为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 目前,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7,502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8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5,773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居全球第一。 营销服务方面,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前50强中的36家。 二、发展历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