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说一词多义

师说一词多义

师说一词多义
师说一词多义

师说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 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③词类活用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3.今之众人---众人---古:普通人今:表示大众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

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今:道理

10.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今:没有

11.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琵琶行

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3.使超过一般.

3、暮去朝来颜色故.古:面容的色泽;今: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的;今:表方位.)

5、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的第二年;今:明年.

6、似诉平生不得志古:称心如意;今: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7、凝绝不通声暂歇古:时间短促,忽然;今:暂时.

8、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今:长兄,长子.

9、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一词多义

1.感斯人言.(话,名词.)

2.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3.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4.东船西舫悄无言.(声音,名词.)

5.感我此言良久立.(话,名词.)

1.遂命酒.(叫,吩咐,命令,动词.)

2.命曰《琵琶行》.(取名,动词.)

1.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2.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2.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

1.因为长句.(写,做,动词.)

2.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3.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委身为贾人妇.(作,动词.)

1.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1.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形容词.)

2.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1.凝绝不通歌暂歇.(短暂,副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1.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2.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文学常识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豪放派代表人物。

4.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5.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6.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7.“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8.“引”“行”“歌”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