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

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

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
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

3、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从而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阅读相关材料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史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近代中国人思想启蒙的艰难以及先进国人开启这种局面的努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难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讲授、材料分析。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我认为这节课一方面要关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要关注这个历史过程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要使一节课活起来,还必须有血肉和脉络,还必须赋予课堂灵魂,人就是课堂的灵魂。由此出发本课的脉络由三个篇章构成:即,蒙昧篇,开眼看世界——雾里看花,花意浓;渐醒篇,中体西用——移花接木,花自残;觉醒篇,维新思潮——昙花一现,花留香

六、【教学流程】

导入:

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在十九世纪的中国人,你会经历哪些事呢?

一、蒙昧篇,开眼看世界——雾里看花,花意浓

探究一“雾”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吗?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有,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材料二:“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问题设置:做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你如何看待世界及中国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雾”字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统治者及封建士人就像深处浓雾之中,茫然不晓世界大势,愚昧无知,夜郎自大。此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开始解决难点,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过渡:于此同时也有少数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又“看”到什么呢?

探究二“看”

材料一:林则徐在广州时,一方面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了“剑桥”号战舰,并仿造西洋式样,建造了一批火炮;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彼之所恃,只在炮利船坚。若赴大洋与之交锋,总应相度机宜,须得确有把握,方无虚发。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材料二:“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问题设置:林则徐、魏源看到了什么?最终付诸实践了吗?

设计意图:围绕一个“看”字让学生全面认识林则徐、魏源,他们往往被学生理解为是全面学习西方的,其实不然,在那个洪荒年代,开眼看世界只是学习西方的一小步,而正是这一小步打开了中国人思想启蒙的滥觞。但也仅仅局限于看。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

过渡:但在当时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洋务派他们奠定了思想启蒙的基础。催生他们出现的社会环境是什么呢?回答:外: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太平天国运动。

二、渐醒篇,中体西用——移花接木,花自残

探究三“接”

材料:1860年八里桥之战,三万多冷兵器时代的蒙古骑兵对抗六千人的热兵器时代的英法联军,结果中国伤亡过半,英法阵亡12人。两次鸦片战争时隔20年,中国在军事上没有一点进步,这不得不让清朝的封疆大吏去深思!而太平天国运动在帝国的南疆驰骋14年,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也不得不让清朝的官员们反思!

问题设置:在这种背景下洋务派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探究四“接”

问题设置: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体”“用”分别指什么?如何理解“中体西用”?

过渡:“中体西用”在统治集团内部是不是得到普遍认同呢?

探究五“争”

材料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便可抵御外辱。洋——倭仁

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张之洞

材料三“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问题设置: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探究六“残”

问题设置:阅读课本,“西用”移植成功了没有?为什么?如何认识其进步意义?

设计意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洋务思潮的主题,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容易简单的认为不学西方的政治制度,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是落后的。这种认识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学习

历史有的时候经常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认识历史,必然用现代的价值标准衡量古代和近代的历史,这就将容易全面否定历史。我们应该用那个时代的角度看那个时代的历史。在愚昧、保守和落后的中国,国门刚刚被打开,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们不能强求古人,抱着“中学”学习西方的科技是那时候的中国人唯一能做的。突出教学难点。同时落实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

过渡:1894年的中法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中的一部分开明分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弊端,于是他们开启了另一种学习模式——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他们就是早期维新派。

三、觉醒篇,维新思潮——昙花一现,花留香

探究七

材料一: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二: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业;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设置:相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与冯桂芬的思想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

过渡:早期维新派只是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为后来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基础。

【问题】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表格:

过渡:随着维新思潮的广泛传播与不断深入,特别是维新派所提出的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的主张,引起了顽固派的敌视。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课堂小辩论

时间:1898年1月24日下午三点地点:总理衙门西花厅

辩论双方: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封建顽固势力(倭仁、李鸿章)

辩论事件:如何巩固清王朝统治

设计意图:课堂分组合作,根据相关资料和政治史、经济史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在课堂上展开大辩论。从而认识到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具有思想解放意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突破难点。

过渡:轰轰烈烈变法运动仅仅过了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运动对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探究八“留”

问题设置:仔细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前所查资料,总结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维新思想对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维新思想凸显了爱国精神,引领了近代民主科学思想的启蒙,启动了对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工程,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升华了主题,突破了重点。

五、板书设计

?第20课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学军事技术

二、中体西用洋务派中体西用学造器物

三、维新思潮维新派君主立宪学政治制度

六、教学反思

本课从设计上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各项教学目标整合于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充分利用课件展示、情景设置、史料分析、问题设计等方法努力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课标解读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四、思考讨论 讨论1: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电气产品:电灯、电话、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电器产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人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蒸汽机和电以后。 讨论2:“蒸汽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早期蒸汽机用于排出矿井中的积水。(2)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的需要) 讨论3: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1)蒸汽机问世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2)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出现了,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讨论4: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发明人大多数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4)首先发生于英国。(一国开始) 讨论5: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积极影响: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2)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还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会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之所以被称为“万能蒸汽机”,主要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扼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讲授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过程 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讲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3、“双百”方针的影响【合作探究】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

第20课 西学东渐导学案 1

第20课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题目。 【预习学案】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中国与_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相应扩大。 2、目的:为了解西方,抵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 (1)林则徐:他注意了解、研究世界情况。他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传教土在澳门、广州等地办的报刊,又命人译出瑞士人滑达尔著的《_________________》。他编译的《_____________》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写《_______________》一书,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4、影响 (1)“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课堂思考: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有何特点? 二、体用之争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焦点:是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 (1)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倡行“____________,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2)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早期维新派:支持_______________,斥责顽固派 4、评价 (1)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____的层面。 (2)冲击了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维新思潮 1、早期维新派的转变 (1)原因:_______________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种种弊端,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深刻反思。 (2)表现:提出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度的要求。 (3)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_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2、维新思潮的形成 (1)背景:19世纪90年代,______________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2)代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了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列举反映“双百”方针贯彻下硕果累累的典型事例: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的圆满解决、文学艺术领域的非凡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3.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2.通过对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的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一种共识:“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3.通过对“双百”方针的了解,增强我们中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曾有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两千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一个艺术问题“百花齐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的时期,我国科学发展、文学艺术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毛泽东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新课学习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 (2)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 1956年之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原因: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左”倾思想的影响。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周恩来“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是劳动人民一部分”的观点的出发点是什么? 出发点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提出: 材料: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2.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 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4.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 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理论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 5.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展出的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西学东渐 一、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转型期中国文明的初步走向,对下一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掌握比较学习的方法、解读材料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思想变化历程。 2、教学难点:认识维新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对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印象,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杂志等媒介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较为熟悉,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因此,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课本、归纳概括和综合解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艰难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林则徐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1、背景: ①必要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为了解西方;挽救民族危亡。 ②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 2、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介绍世界地理与历史; 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评价: ①学习西方从此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潮;②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1、体用的含义: ①体(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②用(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文化。 2、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 3、影响:局限于军事、经济等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保守观念,开始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早期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 1、背景:①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洋务派失败教训。 2、代表:王滔、郑观应等 3、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

4、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②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 四、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必要性: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 ②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 2、代表: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移花接木,托古改制;动摇封建顽固派思想基础; ②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必然性;提出变革科举。 ③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 ④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必须变法。 3、共同主张: 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核心);要废八股,改革教育制度,提出西学; 4、历史意义: 高扬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旗帜,反对封建专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五、向西方学习潮流的特点: 1、背景:伴随民族危机加深、经济结构变化而不断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2、主体从地主阶级到到资产阶级; 3、内容:由浅入深;由学习科技、器物层次深入到学习政治制度层面; 4、目的: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第20课 西学东渐答案

第20课西学东渐答案 二、【课堂导学】 问题一:读课本“开眼看世界”和下列表格,回的以下问题 1.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原? ⑴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腐朽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大门,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⑵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和落后。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2.根据课本知识总结林魏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对当时的积极作用? (1)特点:①介绍的知识以军事为主,也有介绍政治和经济,但不深入。②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影响: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主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其实质探索救国之路。 问题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读课本,理解相关问题的基本要点) 1.记忆、理解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出台背景、含义、目的 (3)概括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 2.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最后结果怎样?结合洋务派和顽固派“体”“用”之争的内容,分析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和作用? 结果:体用之争最终以洋务派的胜利告终,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 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积极: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消极: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层面,中国的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性变革。 问题三:维新思潮 1.19世纪80年代,从洋务运动中分化产生早期维新派 (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和洋务思想比,主要进步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代表:王韬、郑观应;重要进步性是把洋务派的学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学西方物质文明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2)概括早期维新派的主要观点。分析早期维新思潮的作用? :①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②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③建立新式学校等。 作用: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②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形成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形成,并在中国社会形成了一次政治改良运动——维新运动。(所谓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仿效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形成并发展到高潮的原因? ①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③思想意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分析这次论战的实质和影响?内容:A、要不要维新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第20课西学东渐(含解析)

1.(2015·四川文综·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考点】“师夷长技”思想 【解析】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可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外之间的交涉事务应该是呈增多的趋势,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总理衙门大臣……交涉事务”等信息,可知其主要描述的对外交涉事务,而不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立宪思想,故C项错误; 根据题干中“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尚有色然以惊者”可知当时的总理衙门大臣对西方事务完全不通,从而说明了当时洋务人才的缺乏,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江苏单科·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考点】“师夷长技”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故B项错误;当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郭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的确超越了“1876年”的主流思想,故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第21课西学东渐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西学东渐概念理解: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诸如科技、法政、宗教、伦理、乃至文学艺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五四运动前后 【问题探究1】 明末清初一大批西方传教士到达中国,翻译介绍西方文化。对比西学东渐的两个时期,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为便于传教,主动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内容主要以宗教为主;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内容则涉及科技、政治、宗教、文学等各个方面。 原因:近代中国随着西方侵略加剧,既为西学传入提供了可能,同时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机,使学习西方成为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教法设计】 学案呈现西学东渐的内涵和阶段,教师可设计探究问题,或在教学课件中呈现,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明确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和目的。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后,切勿越俎代庖,应当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师加以总结。 【教师承转】 近代以来,西学的传入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在向西方学习的阶级主体上经历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等几个派别。 【设计意图】 明确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主要历程,明确本课的主要范围。 一、地主阶级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具体表现在: (1)政治上:①清朝统治危机四伏(根本原因)②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直接原因) (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破产,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3)思想上:①最高统治者妄自尊大,仍然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统治思想)②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学术思想)③“贵华夏”、“贱夷狄”思想藩篱的冲破(开明地主、知识分子) 2、目的: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清王朝统治。 3、、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活动及评价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单选题 1.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并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这意味着() A.学术艺术领域的各种观点都可以发表 B.“双百”方针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前提 C.党对学术艺术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学术艺术研究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2.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4.1956年12月,我国文化部发出了《关于国营剧团试行付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通知指出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必须推行剧本上演报酬制度。上演报酬制度的确立反映出() A.市场调节机制指导文化建设 B.文化工作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C.国家对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视 D.知识分子的待遇落后于其他阶层 5.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一提出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开拓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6.“双百”方针的最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讨论

第20课 西学东渐的知识点总结

第20课西学东渐 开眼看世界 一魏源、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核心、目的、实质。 1思想核心: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目的: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秦王朝的统治,挽救民族危机。 3实质:地主阶级抵御外侮维护封建统治的西学思潮。 4特点: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认识到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保留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外国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 三如何评价“开眼看世界”? 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消极: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认识到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并维护封建统治,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个人行为的介绍性著作。 体用之争 一体用之争出现的背景。(中体西用思潮出现的背景) (1)政治上:清政府内忧外患。①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威胁清朝统治。 ②外患:二鸦后列强侵略进一步加深。 (2)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 (3)思想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学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二、体用之争的双方是谁?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1地主阶级洋务派和地主阶级顽固派。 2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核心):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顽固派主张:反对西学,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四、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 1同: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2异:对待西学的态度不同。五、中学的含义、中学为体的含义;西学的含义、西学为用的含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西学东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 (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维新思潮。 难点 理解“体用之争”的“体”和“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841年,林则徐因为坚持禁烟被革职,发配新疆,途经镇江时,遇见魏源,他把自己整理的外国情况的资料,交给魏源。魏源痛感国人封闭,缺乏对外国情况的了解,于是编撰出50卷《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为什么要编撰《海国图志》?与当时的形势有什么关系? 新课学习 一、开眼看世界 一、“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他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还摘译了《各国律例》。其中一类是关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法律、鸦片生产和时事的知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定政策的参考。另一类是关于外国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为改变军事落后状况服务的。在鸦片战争中,他发现英国侵略军“船坚炮利”,就立即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它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学生阅读后思考: 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什么?(“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林则徐、魏源提倡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

第20课 西学东渐的教学反思

第20课西学东渐的教学反思 ——哈162中学王会姣 在教授必修Ⅲ《西学东渐》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师生间的互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讲课时,还是我讲得太多,虽然讲得很透彻,但学生还是被动接受,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去着手解决:一、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二、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时不光备教材、课本,更要备学生。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师一遇到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恰反映出教师无能。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所以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对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是为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在实施教学手段的时候必须明确其目的是什么,切忌为了形式而形式。例如,在编演历史剧时,不要把历史剧变成娱乐同学的闹剧;在使用历史剧进行情感教育时,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理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很多老师都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学方式越多,学习方式越多,课堂越“热闹”越好,就是情感教育成功的表现。其实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以教材内容而定,注意各种方式替换使用;另外,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不能事事都要进行情感教育,应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经营、独具匠心,形成一两个高潮即可。本课我以谭嗣同为例,通过讲述他为变法牺牲的精神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对历史活动课的思考。这节课我也增加了分组讨论的小活动。因为活动课更加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课上学生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由过去课堂上的“配角”变成了“主角”,学习方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查找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外调研的社会实践能力,表演策划的能力等,但是学生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尚需一个过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和由其掀起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史实,理解其开创了欧洲近代史新纪元的深远影响。 (2)掌握加尔文的宗教思想,领会其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及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所奠定的理论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来把握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增强透过现象把握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坚持真理,捍卫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正义之举和敢于向教会和世俗权力挑战的精神,培养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难点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又是什么?(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为什么会分化呢? 新课学习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 1.社会背景 16世纪,以理性的态度挑战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呢?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天主教内部酝酿出变革思潮,教皇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出现一些敢于对抗教皇权威的伟大人物。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做了淋漓尽致的批判,为宗教改革家们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但文艺复兴并不是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唯一背景和原因。 (2)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这是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3)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各个阶层,例如教皇英诺森八世不遵守独身的教规,据说他有8个私生子。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据统计,单1520年大约就有2000个官职是卖出去的。 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负担最终落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人民看到教会获得大量的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的目的,而是高级教士的挥霍享乐,非常愤怒,教士的种种丑闻又使天主教会威信扫地,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天主教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新兴资产阶级也不满教会的统治,世俗君主和贵族觊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2.马丁路德及其学说、活动 (1)马丁路德简介 展示马丁路德像。 马丁路德出生于德意志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父亲原是贫穷的农民,后来发展为小炼铁厂厂主,路德的童年在贫苦中度过,家境好转后接受正规的教育,本来1505年路德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埃尔福特大学法学院,准备当律师,7月突然改当了隐修士,自己解释为“对自己失去信心”,可能是指他所经历的一次雷电袭击,使他发誓进入修道院,寻求上帝宽恕的门径,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