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_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了解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

2.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方法和初步的辩证思维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健康是美丽的、幸福的,形成追求健康,热爱生命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美丽生命,树立健康的生命最美丽的意识。

难点: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

三、教学思路

1. 本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分析、

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2.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依据设计学习主题。通过学生欣赏健康

美丽的生命图片及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生命最美丽。

3. 教师在活动上给予学生引导。

四、教具准备

两盆花、记录卡、健康和不健康时的感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两盆花(一盆健康的、一盆濒临枯萎的);我的记录卡;健康适时和不健康时的感受卡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有生命的事物;怎样呵护身边的生命的。

一.激情导入,感悟生命的美好

1.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图片2——12)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2.大家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它们呀?

学生自由发言。

3.是的,地球上几乎处处存在生命,丰富多彩的生命给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花儿的美

丽,小鸟的歌声,孩子们的笑脸,这些美好的生命构成了我们生机勃勃的世界。可是,每一个生命都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才能健康地成长。同学们请看,他们是怎样呵护生命的。(图片 13——17)

4.你的身边存在着哪些小生命呢?

你是怎样对待这些小生命的呢?请各小组讨论,把你们的做法整理到“我的记录卡”上。小组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整理结果,教师及时评价。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看到破坏生命的行为,你该怎么做呢?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做的好,生命需要大家共同的呵护才能健康地成长。

二.激励反思关注健康

1.出示两盆花

学生观察,指名回答:你喜欢哪一盆?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两盆花,一盆因为健康而美丽,充满了生机,另一盆因为失去了健康而变得干枯,没有光泽。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美景一样,如果有一天花儿枯萎了,小鸟死去了,我们生病了,生命还会美好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板书:健康的生命最美丽

2.健康是人人都向往的,什么是健康呢?板书:健康

(1)学生分组讨论。

(2)汇报交流。(各组小组长汇报)

(3)师总结出示(图片 18)(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残疾,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板书:身体无疾病无残疾心理有良好的心态

3.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最新的健康标准。(出示 19)

请大家读一读,并对照标准说一说自己健康吗?

学生自由回答(不健康有龋齿,近视,肥胖等)

这一对照才发现,我们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以后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回答(近视的该怎么做,肥胖的该怎么做等)

4.下面,老师来考一考你们,看谁最棒。(出示 20)

5.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不健康的时候,你健康时和不健康时都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己健康时和不健康时的感受,并填写到卡片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整理结果,教师及时评价。

三.体会健康情感升华学会感恩

1.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了,说的非常好。当我们不健康的时候,谁最着急,最担心呢?在你不健康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说一说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2.是啊,健康不忘父母恩,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抒发感情。

3.小结: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其实,我们的成长还有很多的人付出了爱心,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老师、同学、朋友,甚至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所以我们要做有爱心的孩子,用爱心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四.课外延伸呵护更多生命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选一株植物或者一只动物,一起呵护它,并把它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

健康身体无疾病无残疾

心理有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学情分析

四年级阶段是小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年龄较小,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美好的生命,不能深切体会。学生仅能从平时生病时感受到身体不健康时的痛苦,但是不能理解健康更深层面的含义——心理健康。对生活中不健康的一些坏习

惯,学生能知道一些,但体会不深。因此在对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法、看图说话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带给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感受,例如,教师在课堂开篇的主题导入中,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鸟兽虫鱼和植物等图片,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形成直观的映象。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的教学,教师可带领学生诵读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并引导学生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来深入理解什么是健康,从而使问题简单化,使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易于接受知识。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效果分析

1、图片导课

分析:通过视频和教师的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感悟生命的美好。

2、教学过程

(1)你是怎样对待身边的这些生命的呢?

请各小组把你们的做法整理后填写到“我的记录卡”上。

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初步形成追求健康、热爱生命的情感。把呵护生命的过程记录下来,让他们再次体会呵护生命的美好体验。

(2)健康不忘父母恩,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分析:通过交流与表达,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父母的恩情,从而产生感谢父母,回报父母的想法和行动。

3、课堂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选一株植物,一起呵护它,并把它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分析:通过延伸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身边生命的呵护,更加热爱生命。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教材分析

生命是可贵的,健康的生命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保障,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惜身体,追求身心健康。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课《走进健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是由无数健康灵动的生命体构成,

鸟翔鱼游、草长虫鸣、花开树茂,正是因为这千千万万的美丽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持人类自身的健康的同时,珍爱大自然所有的生物,是这一课时的重点培养目标。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主要是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健康,丰富多彩的生命图片知识,为学生呈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生命是可贵的,健康的生命构成了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然而这些美好的画面之所以动人,是与人们的精心呵护分不开的。同时,教材还阐述了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形成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全面认识健康的概念,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评测练习

选一选:健康的有 ( )

不健康的有( )

1、红红每天早睡早起,睡眠质量高。

2、妈妈最近经常掉头发,头发也没有了光泽。

3、小明眼睛明亮,一点也不近视。

4、姐姐在刷牙的时候发现牙龈出血了。

5、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兰兰就会感冒发烧。

6、已经退休的王奶奶心态很好,处事乐观,态度积极。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课后反思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课《走进健康》第一课时。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懂得珍惜、呵护生命,进一步认识健康的概念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标准的规定,培

养学生形成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全面认识健康的概念,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

一、自我评价

本节课学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而懂得珍惜呵护生命,我认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的较好,比较成功。

二、问题反思

课堂上,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来自大自然的一些丰富多彩的生命图片,主要展示的是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机与美好,也有人类的出生、健康成长的图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非常兴奋与激动,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接着,我让学生观看喂鸽子、金鱼,浇灌花木以及孩子学步的温馨图片,看完后让学生讨论:你身边有哪些小生命?你是怎样呵护他们的?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讨论结束,让学生填写“我的记录卡”,把学生的心理体验与行动结合起来。

然后,我出示了两盆花,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白健康的生命最美丽,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含义。同时对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健康最新标准,讨论自己本身存在哪些不健康的地方,配合课堂测试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健康的含义。针对健康时和不健康时的感受进行感恩教育。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作业,呵护一株植物或者是一只动物的成长,记录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心及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建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动的还不够,上课前充分备好学生,想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我发现孩子们的潜力很大,观察、想象能力很强,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课标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标准要求学生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健康的生命最美丽》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

一课。本单元内容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通过活动与讨论,了解身心健康的标准与必要性,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走进健康》这课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健康有直观的了解,对健康生活的标准有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社会小调查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