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一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一年级数学补充习题

补充习题 1

要求:家长检查后,帮孩子订正错题。

1.连一连。

5时大约5时5时半

2.写出下面钟面表示的时间。

()()()3.画一画,画出时针和分针。注意时针要比分针短吆。

8时 4时半大约3时

家长签字:

五下苏教版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就与乙数相等,乙数是4.5,甲乙两 数的和是()。 2、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是5.0,这个两 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3、225.22525……这个循环小数还可以写成(),3.697697…用 简便记法写作()。 4、根据0.85×1.12=0.95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8.5×1.12=() 85×11.2=() 0.85×112=() 85×112=() 5、4.18×0.7的积是()位小数。 6、22.6÷0.33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95保留一位小数 是()。 7、在计算0.73÷0.2时,应先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都向() 移动()位。 8、1.5÷0.14的商的小数部分第2009位上的数字是()。 9.填上“>”“<”或“=” 3.25×0.98 3.25 0.75÷0.5 0.75×2 0.18÷0.09 0.18×0.09 3.07×0.605 0.307×6.05 10、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 1列第6行,用(,)来表示。 二、相信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3除a与b的和,商是多少?列式为() ①3÷a+b ②3÷(a+b) ③(a+b)÷3 2、第一个因数(0除外)扩大10倍,第二个因数(0除外)缩小100 倍,积() ①扩大10倍②缩小100倍③缩小10倍 3、下面各题中,商最大的是( ) A.13.72÷0.28 B.1.372÷0.28 C.13.72÷2.8 4、根据26×73=1898,下列算式的正确的是()。 A. 2.6×7.3=1.898 B. 2.6×7.3=18.98 C. 2.6×7.3=189.8 D. 26 ×7.3=189.8 5、如图: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阿沿沟小学赵玉珍 活动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和时间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思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并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方案设计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旅游之前细准备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画面小岚和大林两家是一对好邻居,他们两个也是一对好朋友,不过小岚今年刚上二年级,已读五年级的大林自然就肩负起了做哥哥的责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 秋十月,恰逢中国两件盛事——2008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梦圆世界杯。两家大人经商量决定后来一趟“欢乐北京五日游”,计划游玩以下这些景点: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和长城。但是他们把旅游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交给小岚和大林去完成。这可愁死他们俩了!他们只好请大家帮忙了。

二、活动前交流 (一了解学生的旅游情况,说说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提供活动中需要的用具:简易北京旅游地图、方案设计表、列车时刻表等。 (三说明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可借助于多种渠道,如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 三、方案探究 (一小组讨论。初步制订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工作、日程安排、必备行礼等内容的计划。 (二按计划分工合作。由组长记录你们得到的认为最有用的信息,并善于从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保证旅途顺利愉快!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好! (三交流设计方案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方案,并说说获得信息的方法。(投影部分方案设计表 2.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各项所需费用主要包括行、住、 食、游、购等五个项目,并展开集体讨论。 [行] (1方案交流 节约型:来回都坐火车(每人200元。 舒适型:一飞一卧。 豪华型:双飞。 (2选择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统一选择方案1。

名校课堂九级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 (四川成都分)分式方程地解为【】 .... 【答案】.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由去分母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检验:把代入最简公分母(﹣)≠,故是原方程地解. ∴原方程地解为:.故选. . (四川成都分)一件商品地原价是元,经过两次提价后地价格为元,如果每次提价地百分率都是,根据题意,下面列出地方程正确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答案】.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问题). 【分析】由于每次提价地百分率都是,第一次提价后地价格为(+), 第一次提价后地价格为(+) (+) =(+).据此列出方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故选. . (四川攀枝花分)下列说法中,错误地是【】 .不等式<地正整数解中有一个.﹣是不等式﹣<地一个解 .不等式﹣>地解集是>﹣.不等式<地整数解有无数个 【答案】. 【考点】不等式地解集.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选项地不等式地解集,即可判定错误,由不等式解地定义,判定正确,然后由不等式整数解地知识,即可判定与正确.故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四川攀枝花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地两个根分别是、,则地值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答案】.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地关系,求代数式地值.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地两个根分别是、,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地关系得,,―, ∴+(+)(-)?-.故选. . (四川宜宾分)分式方程地解为【】 ..﹣.无解.或﹣ 【答案】.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因为方程最简公分母为:()(﹣).故方程两边乘以()(﹣),化为整式方程后求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方程地两边同乘()(﹣),得﹣()﹣, 解得:. 检验:把代入()(﹣),即不是原分式方程地解. 故原方程无解. 故选. . (四川广安分)已知关于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地实数根,则地取值范围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

20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 第1页 1、玉米面的脂肪含量高一些,标准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一些,玉米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一些。 2、⑴亚洲大洋洲 ⑵4410.4 2994.9 2398.9 1802.9 1400.6 998.3 894 第2、3页 1、⑴重庆条形15-----59 扇形 ⑵ 3.63 折线 2、⑴略 ⑵作图略 35 11 12 第4、5页 1、(1)氮气 78 二氧化碳及其杂质0.06 (2) 0.21 (3)略 2、(1) 54 24 30 12 (2) 21 17 (3)略 3、 4 7 25 6 8 作图略 第6、7页 1、第二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选 1 4 圆锥选 3 7 3、(1)底面侧面高 (2)圆曲高 4、2cm 2.1cm 5、2 3 6、上面-------圆余下随便连 上面-------圆余下随便连 7、①------③②--------①③------② 第8、9页 1、⑴长方 25 31.4 ⑵25×(3.14×10)=785(平方厘米) 2、选中间图 2÷2=1 3.14×12x2+6.28x3 =3.14×1x2+6.28x3 =6.28+18.84 =25.12 3、图一

3.14x5x8=125.6 图二 40x2x3.24x20=5024 6、10÷2=5 3.14x52x2+3.14x10x6 =3.14x25x2+3.14x10x6 =157+188.4 =345.4 第10、11页 1、图一 12÷2=6 3.14x62x2+3.14x12x16 = 3.14x36x2+3.14x12x16 =226.08+602.88 =828.96 图二 3.14x22x2+3.14x2x2x20 =3.14x4x2+3.14x2x2x20 =25.12+251.2 =276.32 2、20cm=0.2m 3.14x0.2x4=2.512 3、 6÷2=3 3.14x32+3.14x6x1.5 =3.14x9+3.14x6x1.5 =28.26+28.26 =56.52 4、3.14x22x2+3.14x2x2x8 =3.14x4x2+3.14x2x2x8 =25.12+100.48 =125.6 5、花布 18÷2=9 3.14x92x2 =3.14x81x2

补充习题数学七上答案【七篇】

补充习题数学七上答案【七篇】 【导语:】这篇关于补充习题数学七上答案【七篇】的文章,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习题2.5答案 1.(1)100;(2)-2;(3)-92;(4)2;(5)50;(6)-90;(7)-13;(8)-30. 2.解:22+6+(-10)=18(°C). 3.解:55+(-40)+10+(-16)+27+(-5)=31(kg).所以增产 31kg. 4.解:(-1008)+1100+(-976)+1010+(-827)+946=245(m),丨-1008丨+丨1100丨+丨-976丨+丨1010丨+丨-827丨+丨946丨 =5867(m),所以小明在A地的南边,距A地245m,小明共跑了5867m. 5.解:(1)(-2)+(-3)=-5; (2)(-5)+0=-5; (3)(+6)+(-11)=-5.(答案不) 6.提示:(1)只要是大于15的整数都能够; (2)只要是小于15的整数都能够; (3)15. 7.解:9546.00+(-150.00)+280.00+(-315.00)+(-540.00) +(-470.00)=(9546.00+280.00)+【(-150.00)+(-315.00)+(-540.00)+(-470.00)】=9826.00+(-1475.00)=8351.00(元). 答:最后的结余为8351.00元. 习题2.6答案

1.(1)4;(2)-13;(3)60;(4)-12;(5)-11;(6)-20. 2.(1)28;(2)-116;(3)16;(4)16 3.解:(1)原式=(-72)+(+37)+(+22)+(-17)=【(+37)+(+22)】+【(-72)+(-17)】=59+(-89)=-30; (2)原式=(-16)+(+12)+(-24)+(+18)=【(-16)+(-24)】+【(+12)+(+18)】=(-40)+(+30)=-10; (3)原式=23+(+76)+(-36)+(+105)=23+76+105+(-36) =204+(-36)=168; (4)原式=(-32)+(+27)+(+72)+(-87)=【(-32)+(-87)】+【(+27)+(72)】=(-119)+99=-20. 4.9m. 5.解:某足球比赛赢一场记为+1分,输一场记为-1分,甲队输 了3场,乙队输了2场,那么甲队得分比乙队得分高多少?能够表示 为(-3)-(-2)(单位:分). 6.解:(1)7+1=8. 答:东京为8:00. (2)7+(-7)=0. 答:此时巴黎是凌晨0:00所以不适合. 习题2.7答案 1.解:(1)4.7-3.4+(-8.3)=4.7-3.4-8.3=1.3-8.3=-7; (2)(-2.5)-1/2+(-1/5)=-2.5-0.5-0.2=-3.2

2018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全套

2018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全套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数的组成 一、直接写出得数。 4+7= 12-5= 13+6= 17-9= 13-8= 14-6= 15-7= 11-4= 13-9= 18-9= 6+6= 8+5= 二、填一填。 1、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00里面有()个十;2个十是()。 3、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4、与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由8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三、写出下列各数后面的5个数。 1、35,(),(),(),(),()。 2、46,(),(),(),(),()。 3、88,(),(),(),(),()。 四、解决问题。 1、两个小组一共有18人,我们组有9人。我们组有4个女生。另一组有多少人? 2、小林得7朵小红花,小丽得15朵小红花。小丽比小林多多少朵小红花?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7= 11-2= 7+6= 16-8= 8+4= 14-9= 15-6= 18-5= 10-6= 13-5= 6+7= 14+4= 二、在○里填“>”、“<”或“=”。 31○34 59○55 75○57 56○65 90○89 100○99 47○51 82○79 三、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 32 78 41 23 87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 37 73 54 26 45 ()<()<()<()<()<()<() 四、按要求分类。 24 35 73 92 100 14 21 64 31 22 10 96 大于50的数有:()。 小于50的数有:()。 大于30小于96的有:()。 五、按顺序写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圆的秘密》 活动背景:此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圆的认识”,对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后为了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而设计的。 活动内容:根据西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数学课本第二单元“圆的认识”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途径收集圆周率的历史。 2、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学具: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活动过程: 1、学生优化组合,确定分组。 2、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可选用日记、绘画、介绍、表演等方式汇报。)(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 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

xx的图案圆的周长 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 4、对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交流) 5、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出。 6、拓展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7、为父母讲述本次活动的内容或者写成日记让父母看。 8、活动评价:先自评,然后小组互评,最后全班评价,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通过活动发现在这一节知识里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不够,譬如: 1、在画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明不够,显得有些生疏。 3、活动过程中我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不够,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敏,给人的感觉是离不开教案,而且还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活动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没有预设好。 4、关于活动准备不充塞,没到位,准备前老师的指导说明工作没做到位,如何让学生搜集资料需了解学生水平。

7年级名校课堂数学练习答案

7年级名校课堂数学练习答案 7年级名校课堂数学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和2B.+(﹣3)和﹣(+3)C.D.﹣(﹣5)和﹣|﹣5| 2.下列式子:中,整式的个数是() A.6B.5C.4D.3 3.一个数的平方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1C.±1D.±1和0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8=﹣4B.﹣5+4=﹣9C.﹣1﹣9=﹣10D.﹣32=9 5.数轴上点A,B,C,D对应的有理数都是整数,若点A对应有理数a,点B对应有理数b,且b﹣2a=7,则数轴上原点应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6.若(2a﹣1)2+2|b﹣3|=0,则ab=() A.B.C.6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a,则a<0 B.若a<0,ab<0,则b>0 C.式子3xy2﹣4x3y+12是七次三项式

D.若a=b,m是有理数,则 8.方程1﹣3y=7的解是() A.B.y=C.y=﹣2D.y=2 9.一个多项式加上3x2y﹣3xy2得x3﹣3x2y,则这个多项式是() A.x3+3xy2B.x3﹣3xy2C.x3﹣6x2y+3xy2D.x3﹣6x2y﹣3x2y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0.绝对值不小于1而小于3的整数的和为. 11.﹣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12.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2a+3cd+2b=. 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07应记为 14.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15.若3xny3与是同类项,则m+n=. 16.若x=﹣3是方程k(x+4)﹣2k﹣x=5的解,则k的值是. 17.如果5x+3与﹣2x+9是互为相反数,则x﹣2的值是. 18.每件a元的上衣先提价10%,再打九折以后出售的价格是元/件. 19.观察并填表: 梯形个数123…n 图形周长5a8a11a… 三、计算题(共小题4分,满分30分) 20.(30分)(1)﹣4÷﹣(﹣)×(﹣30) (2)﹣20+(﹣14)﹣(﹣18)﹣13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20千克比()千克轻10%,()米比5米长21。 2、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21块巧克力和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整 块巧克力的重量是()克。 3、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米。 4、单独完成同一件工作,甲要4天,乙要5天。乙的工效是甲的工效的()%。 5、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6、把87: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 形的面积的比是():()。 8、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9、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0日完成任务,照这样计算,到6月30日超额完成()%。 10、一台拖拉机65小时耕地87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公顷。 二、判断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甲比乙高5米,乙就比甲矮5米。………………………………………………() 3、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5、把8克盐放在200克水里,制成的盐水中含盐4%。………………………………() 三、选择题。 1、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54米,乙剪去54,余下的绳子()。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3、已知8X + 8 = 24,则4X + 3 = () A、11 B、10 C、9 D、8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83,乙车行了全程的54, ()车离中点近一些。

七上数学名校课堂答案

七上数学名校课堂答案 七上数学名校课堂答案 七上数学名校课堂答案 一、选择题 1、-3的绝对值等于() A.-3 B.3 C.3 D.小于3 2、与是同类项的为() A.B.C.D. 3、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A.3ab+3ac=6abc B.4ab-4ba=0 C. D. 4、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1+2+3+4=10 B. C. D.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在等式3a-2=3b+5的两边都除以3,可得等式a-2=b+5 B.如果2=-,那么=-2 C.在等式5=0.1的两边都除以0.1,可得等式=0.5 D.在等式7=5+3的两边都减去-3,可得等式6-3=4+6 A.-1 B.1 C. D.- 7、解为x=-3的方程是() A.2x+3y=5 B. C. D.3(x-2)-2(x-3)=5x

8、下面是解方程的部分步骤:①由7x=4x-3,变形得7x- 4x=3;②由=1+, 变形得2(2-x)=1+3(x-3);③由2(2x-1)-3(x-3)=1,变形得4x-2-3x-9=1; ④由2(x+1)=7+x,变形得x=5.其中变形正确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16个三角形,则需要()根火柴棍 A.30根 B.31根 C.32根 D.33根 10、整式的值随x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 x-2-1012 40-4-8-12 值,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 A.-1 B.-2 C.0D.为其它的值 11、某商品进价a元,商店将价格提高30%作零售价销售,在销售旺季过后,商店以8折(即售价的80%)的价格开展促销活动,这时一件商品的售价为() A.a元; B.0.8a元 C.1.04a元; D.0.92a元 12、下列结论: ①若a+b+c=0,且abc0,则方程a+bx+c=0的解是x=1; ②若a(x-1)=b(x-1)有唯一的解,则a ③若b=2a,则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为x=-;

补充习题六年级数学答案.doc

补充习题六年级数学答案【篇一:201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 案】 class=txt> 第1 页 1、玉米面的脂肪含量高一些,标准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一些,玉米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一些。 2、⑴亚洲大洋洲 ⑵4410.4 2994.9 2398.9 1802.9 1400.6 998.3 894 第2、3 页 1、⑴重庆条形15-----59 扇形⑵3.63 折线 2、⑴略 ⑵作图略 3511 12 第4、5 页 1、(1)氮气78 二氧化碳及其杂质 (2)0.21 (3)略 2、(1)5424 3012 (2)2117 (3)略 3、47256 8 作图略 第6、7 页 1、第二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选 1 4 圆锥选 3 3、(1)底面侧面高 (2)圆曲高 4、2cm 2.1cm 5、2 3 上面------- 圆余下随便连 7、①------③②-------- ①③------ ② 第8、9 页 1、⑴长方25 31.4 2、选中间图

=25.12 3、图一0.067 3.14x5x8=125.6 图二 40x2x3.24x20=5024 3.14x52x2+3.14x10x6 =3.14x25x2+3.14x10x6 =157+188.4 =345.4 第10、11 页 1、图一 3.14x62x2+3.14x12x16 = 3.14x36x2+3.14x12x16 =226.08+602.88 =828.96 图二 3.14x22x2+3.14x2x2x20 =3.14x4x2+3.14x2x2x20 =25.12+251.2 =276.32 2、20cm=0.2m 3.14x0.2x4=2.512 3.14x32+3.14x6x1.5 =3.14x9+3.14x6x1.5 =28.26+28.26 =56.52 4、3.14x22x2+3.14x2x2x8 =3.14x4x2+3.14x2x2x8 =25.12+100.48 =125.6 5、 花布 3.14x92x2 =3.14x81x2 =508.68 红布 3.14x18x80=4521.6 3.14x52x2+31.4x31.4 =3.14x25x2+31.4x31.4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有难度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有难度 1+3+5+7+9+11+13+15+17+19=。 7+8+9+11+12+13=。 2、由3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3、比79少50的数是,比36多20,28比少10。 4、最小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大。 5、“○”是圆形,“□”是形,2分的硬币是形的,黑板通常是 的,三根一样长的木棒可以围成形。 6、我吃饭大约用了10,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0。 7、今年爸比妈大2岁,3年后妈比爸少。 8、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9、福娃贝贝和晶晶参加50米的赛跑。贝贝用12秒,晶晶用11秒。 跑得快,快秒。 10、9个小朋友做来回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 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边,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 再加3个小朋友接着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11、按规律填数。 3691 。

1210 。 211210。 12、★+20-20=35,这道数学题中的★=。 13、用3、5、8能组成个两位数,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14、妈妈拿一张50元的钱,买了一本25元的字典和一本15元的百科知识,应 找回元。 15、一包果糖,吃了38粒,还有20粒。这包果糖原来有粒。 16、14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藏着个 小朋友。 17、三人跳绳,小红比小英多跳4下,小军比小英多跳2下,小红比小军多跳 下。 18、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 男同学。 19、明明今年12岁,园园10岁,年后,明明和园园的年龄一共有32

岁。 20、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排头数起,小华是第18个,从排尾数起,小华是第 30个。这队共有人。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一、填空。 1.一只鸭2条腿,8只鸭条腿。 2.小红前面5人,后面7人,一共有人。 3.□比○多2个,□□□□□□,○有个。 4.有4个小朋友相见,每2人握一次手,共握次手。 5.一根小棒,锯4段,每次用了2分钟,一共用了分钟。 6.找规律填数:1、2、4、8、。 7.小红有20个皮球,小明拿两个给小红后,两人皮球个数一样多, 小明原来有个。 8.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9.如果△+○=9,○-△=3,那知△=,○=。 10.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从12向左边数两大格是时。 11.一本书,小明从第17页看到第25页,他看了页。 12.按规律画图:○△□○△□……第10个是图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备课组 xxx学年第二学期 《早餐的学问》(3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

名校课堂数学七下答案

一、填空。18% 1. 2小时18分=()分 3.06千米=()米 2. ○里填上“<”“>”或“=”符号 0.65×1.3○1.3 6.72×0.99○6.72 1.11÷0.37○1.11 3.87×10○3.87÷0.1 4. 9.9546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 已知81.6×1.6=130.56,那么8.16×0.16=()。 已知18.24÷3.2=5.7,那么1.824÷0.32 =()。 6. 把70.2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7. 张丽、李华到水果店买苹果,每千克苹果售价3.7元。张丽买了2.8千克,李华买了3.4千克,张丽应付()元,李华应付()元。 8. 一桶油连桶重8.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重4.5千克。油重()千克,桶重()千克。 9. 张明5分钟加工4个零件,平均每加工一个零件要()分钟。 二、判断题。5% 1. 在近似数6.0中,末尾的0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2. 两个都比1小的数相乘(0除外),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个因数。() 3. 0.4×6与0.6×4的计算结果相同。() 4. 0.995保留一位小数是0.1。() 5. 如果α×0.9 < 0.9那么α< 1 。() 三、选择题。10% 1. 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A、3×1.21 B、12.1×0.03 C、 0.03×0.121 D、 3×0.121 2. 0.25除以0.15,当除到商1.6时,余数是()。 A、10 B、1 C、 0.1 D、 0.01 3. 4.7÷a(a≠0),当a()时,商一定大于4.7。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4.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A、0.3×1.2 B、0.3÷1.2 C、1.2÷0.3 D、1.2×0.3

最新初三下册补充习题数学答案

初三下册补充习题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D 5.C 6.B 7.A 8.B 9.B10.D 二、填空题 11.312.13.-114.= 三、15.解: ==. 16.解: 四、17.方程另一根为,的值为4。 18.因为a+b=2++2-=4,a-b=2+-(2-)=2, ab=(2+)(2-)=1 所以= 五、19.解:设我省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总量为a,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 30%a(1+x)2=60%a,即(1+x)2=2 ∴x1≈0.41,x2≈-2.41(不合题意舍去)。 ∴x≈0.41。 即我省每年秸秆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约为41%。 20.解:(1)∵方程有实数根∴Δ=22-4(k+1)≥0 解得k≤0,k的取值范围是k≤0(5分)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 x1x2=k+1

x1+x2-x1x2=-2 + k+1 由已知,得-2+ k+1-2 又由(1)k≤0∴-2 ∵k为整数∴k的值为-1和0. (5分) 六、21. (1)由题意,得解得 ∴(3分) 又A点在函数上,所以,解得所以 解方程组得 所以点B的坐标为(1, 2)(8分) (2)当02时,y1 当1y2; 当x=1或x=2时,y1=y2. (12分) 七、22.解:(1)设宽为x米,则:x(33-2x+2)=150, 解得:x1=10,x2= 7.5 当x=10时,33-2x+2=15当x=7.5时,33-2x+2=20>18,不合题意,舍去 ∴鸡场的长为15米,宽为10米。(5分)(2)设宽为x米,则:x(33-2x+2)=200, 即x2-35x+200=0 Δ=(-35)2-4×2×200=1225-160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鸡场面积不可能达到200平方米。(9分) (3)当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名校课堂单元测试(一)(含答案)

单元测试(一) 三角形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 ) A.1,2,4 B.4,5,9 C.4,6,8 D.5,5,11 2.(长沙中考)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 3.(宁波中考)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5 B.6 C.7 D.8 4.(柳州中考)如图,图中∠1的大小等于( ) A.40°B.50°C.60°D.70° 5.(漳州中考)如图,在5×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O,A,B在方格纸的交点(格点)上,在第四象限内的格点上找点C,使△ABC的面积为3,则这样的点C共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6.(鄂尔多斯中考)如图,直线l1∥l2,∠1=50°,∠2=23°20′,则∠3的度数为( ) A.26°40′B.27°20′C.27°40′D.73°20′

7.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 A.95°B.120° C.135°D.无法确定 8.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 A.50°B.90°C.100°D.13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所示是一个起重机的示意图,在起重架中间增加了很多斜条,它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ABC中,∠A∶∠B∶∠C=1∶3∶5,则△ABC是________三角形. 11.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b,垂足为点M,若∠1=58°,则∠2=________. 1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________度.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6 cm,一边等于7 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14.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DC,∠1、∠2、∠3、∠4分别是∠BAF、∠AFE、∠FED、∠EDC的外角,则∠1+∠2+∠3+∠4=________.

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 P1 1.正数+24 +21 负数-7 -1 -102 2.海拔-155米海拔2189米 3. 略 P2 1:⑴- 1 ⑵- 400 ⑶南 60 ⑷﹢3 ﹣8 ⑸甲2:⑴104 139 ⑵ 3 30 3 16 P3 3:﹢2400 ﹣88 ﹣120 ﹣820 ﹢450 ﹢100 ﹣800 正数﹢2400 ﹢450 ﹢100 负数﹣88 ﹣120 ﹣820 ﹣800 4:﹣3 ﹣2 3 5 ﹣3 5 ﹣2 5:说明橙汁的净含量最多为505克最少为495克。 P4 1:图一5×3=15平方厘米图二6×2=12平方厘米2:略3:108×18÷9=216棵 P5 1:图一16×4÷2=32 图二5×8÷2=20 图三8×6÷2=24 2:略 3:960÷﹙10×6÷2﹚=960÷30=32千克 4:60 ×15÷2=450平方米=45000平方分米45000÷30=1500棵 P6 1:⑴ 4 ⑵360 ⑶30 ⑷24 ⑸6 2:图一30×20=600 图二40×30÷2=600 P7 3:30×20×8=4800 4:40×25=1000平方分米=10平方米450×10=4500 够5:图一16×8÷2=64 图二18×6÷2=64 6:﹙8+6﹚×6÷2=14×6÷2= 42 P8 1:⑴ 14 ⑵54 2:﹙15+5﹚×7÷2=20×7÷2=70 图二﹙12+6﹚×8÷2=18×8÷2=72 3:略4: 8 5 20 P9 1:4×1÷2=2 2:8 3:﹙72+96﹚×40÷2=168×40÷2=3360 3360÷280=12 4:﹙58--10×10÷2=48×10÷2=240 P101:平方米公顷公顷平方米2: 20000 5 500000 160 100000 100 3:>><><=4: 200×200=40000平方米=4公顷5: 150×72=10800有 P116: 3公顷=30000平方米 30000÷600=50 7: 2000÷4=500 500×500=250000平方米 =25公顷 8:﹙300+500﹚×100÷2 =800×100÷2 =40000平方米 =4公顷 7000×4=28000 没有9:种棉花 42×20=840 种大豆﹙68--42﹚×20÷2=26×20÷2=260 P12 1:⑴公顷⑵平方千米⑶平方米⑷平方厘米⑸平方千米(6)千米2:2000 4 700 7000000 6 6000000 3:>><<<4:3600÷4=900 900×900=810000平方米=81公顷没有P131:图一 11×7=77 图二(17+25)×20÷2 =42×20÷2=420 图三 6×8÷2=24 2:15×12=180 3:100×60=6000 50×(80--60)=50×20=1000 6000+1000=7000 P141:图一 12×9÷2=54 图二 15×8=120 图三(15+30)×20÷2=45×20÷2=450 2:8×3+8×2÷2 =24+8=32 P15 3:(30--2)×15=28×15=420 420×20=8400 4:(60+40)×30÷2=100×30÷2=1500 80×40÷2=1200 1500+1200=2700 5:8×6÷2=24 P16 1: 12 15 9 5 2:⑴ 18 ⑵ 48 ⑶ 34 P171:⑴600 48 ⑵ 1 ⑶ 4 10 ⑷24 ⑸ 4 2:20×30÷2=300平方米 300×500=150000克=150千克3:90÷15×2=12 P181: 80 100 105 2:略3:⑴ 2 160000 70 300 ⑵ 450 4500000 ⑶ 54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3分钟) 同学们,前不久我们银川市承办了小学生运动会,我校的体育健儿们努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你们都看到比赛了吗?(学生回答)老师也看了一些比赛,不过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上课,还有许多精彩比赛都错过了。今天,我要先带大家去观摩一场小型的运动会。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师生对话,谈谈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既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1、情景导入:小动物的运动会。 (多媒体播放)四只小兔子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分四个道次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 师: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比赛公平呢?[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运动会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活动,它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自然。课的开始在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中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

提出问题。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学生提出将起跑线向前移动的方法,等等。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2、赛事回放: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起跑时的图片。 教师同步讲解:同学们的想法与我们体育比赛中的想法一样,进行400米的比赛,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为了公平的原则,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 3、提出问题:体育比赛中,相邻两道起跑线都提前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来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的知识找出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重新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几幅运动场上的图片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桥梁,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起跑线提前的距离是多少?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观察跑道、探究问题(24分钟) (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共四道,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跑道缩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观又形象,也便于学生观察。并且直道和弯道用不同的颜色更好的引导学生发现跑道中的秘密:左右两个弯道合起来其实是个圆。] (二)简化研究问题: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四个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相邻跑道的差距没有在直道部分,有学生想到会在弯道部分。在这里教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既然与直道无关,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两个弯道。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