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线保护方案

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各站点工程概况 (1)

各站点管线调查情况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4)

3、管线保护施工措施 (6)

总体措施 (6)

|

管线保护措施 (6)

出入口、通道管线悬吊保护 (7)

特殊管线及重要管线 (7)

管线巡视 (7)

地下管线的监测保护 (8)

4、管线保护技术保证措施 (9)

5、管线保护质量保证措施 (10)

6、管线保护安全保证措施 (10)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0)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0)

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1)

7、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11)

8、管线事故的应急处理 (12)

电缆、光缆挖断及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的处理 (12)

雨水、污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12)

给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12)

#

燃气管挖断、泄漏事故的处理 (13)

9、管线保护责任制 (13)

10、应急预案 (13)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13)

应急物资准备 (16)

组建抢险队 (17)

进行应急演练 (17)

应急响应 (17)

)

管线保护方案

1、编制依据

(1)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1标木莲冲站、雨花广场站、曲塘路站、劳动东路站初步设计图纸、施工设计图纸;

(2)木莲冲站、雨花广场站、曲塘路站、劳动东路站管线现状图及管线改迁设计图;

(3)管线主管部门对地铁近接管线施工的相关要求以及我单位进场后对现场管线的调查;

(4)我公司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施工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类似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二工区工程,包含木莲冲站、雨花广场站、曲塘路站、劳动东路站四个地下车站,其中木莲冲站、劳动东路站为换乘站,雨花广场站、曲塘路站为一般车站。各车站设计参数详见表2-1。

表2-1 各车站设计参数

各站点工程概况

(1)木莲冲站

木莲冲站为5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三个站,与远期9号线T型换乘,位于长沙市雨花区沿万家丽路南北向布置,车站西侧为万家丽高架桥。T型换乘节点位于万家丽路与木莲东路交口处,交叉路口从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象限依次为喜盈门·范城、仁和·雨花家园、喜乐地购物中心、喜盈门·范城营销中心。

木莲冲站为岛式地下两层三跨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全长、标准段宽

度、基坑深~;车站两端接盾构区间,南、北端均预留盾构吊出条件,9号线换乘节点处为地下三层,基坑深约。本站共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

(2)雨花广场站

雨花广场站为5号线一期工程的第四个站,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与香樟路十字路口东侧,沿万家丽路南北向敷设,西侧为万家丽高架桥。车站范围内地势北低南高,南、北两端均为市政道路,周边主要规划为居住及行政办公用地,无控制性建(构)筑物的影响。万家丽路与香樟路交叉路口东北侧为万科金域华府小区,西北侧为雨花区市政工程局,东南侧为雨花市人民广场、雨花区政府。

雨花广场站为地下单柱双跨(设备区双柱三跨)两层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局部盖挖半逆作施工)。车站全长,基坑宽度~,基坑深度~。车站大里程端为盾构到达,小里程端为盾构始发。本站共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

(3)曲塘路站

曲塘路站为5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五个站,位于万家丽路与曲塘路十字路口南侧,沿万家丽路南北向布置,西侧为万家丽高架桥。车站范围内地势北底南高,东北侧为城市山水豪园小区,西北侧为圭塘物流园,西南侧为碧翠园小区,东南侧为正在施工的兴旺·正街广场。

曲塘路站为单柱双跨地下两层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全长、基坑宽度、基坑深约。本站设有4个出入口、2个风亭、1个冷却塔。曲塘路站为盾构站内过站提供条件。

(4)劳动东路站

劳动东路站为5号线一期工程的第六个站,位于万家丽路与东路十字交叉路口南侧,沿万家丽路南北向布置。西侧为万家丽高架桥、东北侧为公园、西北侧为圭塘河社区公园、西南侧为圭塘河沿线、东南侧为华菱新城地标。

劳动东路站为岛式地下三层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结构形式为公共区无柱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全长、标准段宽度、基坑深度,本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通道,1个换乘通道;3个出入口、1个消防口(换乘通道)、1个预留出入口。劳动东路站为4、5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为盾构站内过站提供条件。

各站点管线调查情况

(1)木莲冲站

本车站主体占用万家丽路,位于万家丽路下方,原万家丽路中间的纵向燃气、供水、排水、电信、路灯等主管因标高冲突贯穿车站主体,需向站体外临时迁改。结合本工程施工位置、标高等实际情况,木莲冲站横跨主体结构主要有燃气DN300管道(MT8484~MT8106),污水D800管道(W7310~W8500), 供水支线(ZZ8033~ZZ7101)横跨主体结构,军用光缆(XJ8010~XI8011),电信支线(XX4001~XX4002)横跨主体结构,城通有两道横跨主体结构管线为顶管施工,电力横跨主体(LL8014~LL6716)(污水、电力、弱电管线以及供水管线结合使用情况及重要性采取悬吊方式施工,后期进行恢复。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1~1-6现场管线调查表。

(2)雨花广场站

经调查影响本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管线如下:

①道路西侧:由西向东依次由电力4*2孔,覆土约;弱电(2*1+1*1)孔,覆土约;电信3*2孔,覆土约;路灯及交安3*3孔,覆土约~;排水管2500*2100mm,埋深约,其中排水管敷设在道路中心线下,其他管线均敷设在道路西侧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②道路东侧:由西向东依次有给水DN400,覆土约~;燃气de200,覆土约;电信8*4孔,覆土约;电力3*2孔,覆土约;军缆(1*1+2*1)、2*1孔,覆土约。其中给水管敷设在现状非机动车道下,其他管线均敷设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雨花广场站根据管线设计及调查情况,采用临迁、临拆、悬吊和永迁处理。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2-1~1-9现场管线调查表。

(3)曲塘路站

曲塘路站主体占用万家丽路,位于万家丽路下方,原万家丽路中间的纵向燃气、供水、排水、电信、路灯等主管因标高冲突贯穿车站主体,需向站体外临时迁改。结合本工程施工位置、标高等实际情况,曲塘路站横跨主体结构主要有燃气DN300管道(MT8534~MT8539),污水D600管道(WS3260~WS3276), 供水(ZZ8317~ZZ8295),军用光缆(XJ8046~XJ8049),电信(XX9188-XX7526),电力(LL8082~LL8077,LL6689~LL6715)。电力、燃气结合使用情况及重要性采取悬吊方式施工,后期进行恢复。

根据本站管线迁改方案,其中燃气、供水、电信、城通管线可优先考虑车站西侧与桥墩中间迁改,主体施工围挡内选路由挖沟直埋敷设。本工程施工时可能导致地表下沉及管线下沉。支护或悬吊结构应尽可能坐落在坚实、稳定可靠的基础上。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3-1~3-12现场管线调查表。

(4)劳动东路站

本车站主体占用万家丽路,位于万家丽路下方,原万家丽路中间的纵向燃气、供水、排水、电信、路灯等主管因标高冲突贯穿车站主体,需向站体外临时迁改。结合本工程施工位置、标高等实际情况,劳动东路站横跨主体结构主要有燃气管道(MT8521~MT8526),污水管道五根(WY3337~WY3350), 供水支线(ZZ8124~ZZ8129、ZZ8263~ZZ8264)横跨主体结构,军用光缆(XG8127~XJ8040),电信支线(XX7112~XX7117)横跨主体结构,城通有两道横跨主体结构管线为顶管施工,电力横跨主体(LL8063~LL8066)电力隧道(LL7301~LL7310)(电力、弱电管线以及供水管线结合使用情况及重要性采取悬吊方式施工,后期进行恢复。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4-1~4-12现场管线调查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有车站均沿万家丽路南北方向布设,交通繁忙。车站主体位于万家丽路与东侧绿化带之下,周边商铺、住宅楼林立。地貌单元为圭塘河Ⅰ级阶地,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工程地质

木莲冲站、雨花广场站、曲塘路站车站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第三系(E)组成。

劳动东路站车站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白垩系组成。

各车站站场主要地质由上到下依次为沥青路面、素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圆卵、强风化泥质粉质砂岩、强风化泥质粉质砂岩,根据车站地质纵断面图显示各站基坑底部位于强风化泥质粉质砂岩层中。

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项目站场区域地表水主要为圭塘河,该河由南向北流淌,位于万家丽路西侧,其走向基本与5号线线路方向平行。四个车站中,劳动东路站距离圭塘河最近,出入口与圭塘河距离约5m(圭塘河河床宽约23m,河深约),木莲冲站出入口与圭塘河距离为

280m,圭塘河河提已进行了注浆加固。

(2)地下水

长沙地区含水层按其岩性、岩相、岩层结构、地貌及构造等条件可分为三大类,本项目场地包含松散土层孔隙水类型(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红层风化裂隙水两大类。由于浏阳河系湘江支流,平水期浏阳河、圭塘河补给湘江,丰水期易形成湘江“倒灌”浏阳河、圭塘河现象,故本场地沿线透水性地层与圭塘河透水性地层存在水力联系。

本项目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类,其中孔隙潜水水位埋藏深度~,孔隙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基岩裂隙水由于水量较小且径流条件差,未形成明显的水位;基岩裂隙水稳定水位埋深~。

本项目所处地貌为圭塘河Ⅰ级阶地,地势较低,地下水位受圭塘河水位影响大。每年4~9月份为丰水期,河流水位抬高,地下水位升高;枯水期随河流水位降低而下降。枯水期时,地下水由两侧向圭塘河径流。以侧向渗流运动方式向河流排泄。汛期时,河流水位急剧抬升,河水向两侧补给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为~。长沙市每年4~9月份为雨季,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水位会明显上升;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地下水的消耗期,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历年水位变化最大幅度2m~4m。地下水位受圭塘河水域制约,一般较稳定。由于圭塘河堤防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特殊性岩土

本项目场地分布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及风化岩和残积土。人工填土局部存在孔隙潜水,工程性质较不稳定,未经处理加固,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基底开挖后可能产生失稳、坍塌,也有可能对基桩产生负摩阻力;残积土分布不均匀,水浸泡后强度显著降低,易发生塌方等特点;风化泥质粉砂岩具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崩解的特点,即遇水后强度会迅速降低,同时其稳固性较差,长时间暴露失水后将产生崩解开裂现象,且该岩层均具有不均匀风化现象,局部发育有风化硬夹层或风化软弱夹层。

3、管线保护施工措施

总体措施

施工区域内分布有多种管线,根据管线的位置及施工对其影响采用改移和保护两种措施:即对位于车站明挖基坑内的管线进行临时或永久改移、悬吊保护;对位于基坑外的管线采用在施工过程中严控地表沉降的措施,将管线的被动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配以其它辅助措施,确保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安全。

管线保护措施

探挖施工

(1)施工前探挖

地下连续墙导墙或围护桩施工前,首先在桩或导墙所处位置进行探槽施工,深度不小于2米,同时结合物探对已知管线进行探挖。每道探槽施工完成后,对探明的管线取得与产权方的联系,如确认废弃,则不作保护,但记录在案;如在使用中,则测量其平面位置、高程,确定管线的方向及管线与线路的关系,分析是否对结构有影响以及保护的难易程度,以便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同时,进行插牌标示,标示牌上须注明管线种类、埋深等;并将探挖出在使用的管线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指导施工。且结构在管线附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交底,通知产权单位相关人员一同到场进行安全监护。

(2)清管

对车站围护结构位置地表以下3米内的废弃管道进行清除,防止桩机施工时发生干扰。在此过程若发现不明管线,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由现场负责人向上一级领导或相关产权单位汇报。待查明管线性质并做相应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明挖施工管线保护措施

明挖施工时,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导致的地面沉降是影响地下管线的主要因素。为保护地下管线的安全、正常使用,施工中应加以妥善保护。

(1)地下连续墙或围护桩施工前先做探坑,探坑深度不小于2米,探明地下无“在用”管线时再施工。

(2)基坑开挖前先进行降水,并在基坑内设置疏干井,以防管涌。

(3)基坑开挖严格按照交底施工,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要点,必须遵从“分段、分层开挖,挖槽支撑,先支后挖”原则进行,确保基坑的稳定。

(4)基坑开挖时严格控制两端头的土坡坡度,确保土坡稳定。

(5)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支撑结构施工,支撑结构安装应迅速,支撑设置以后及时施加预加轴力。做到经常检查支撑工作状况,随时根据检查情况,实施逐渐、多次添加支撑轴力,确保支撑对围护结构的顶撑作用。

(6)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钢支撑,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

(7)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如发现坑壁坑底渗流、涌流、涌砂等情况,及时封堵、施做砼垫层,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

(8)在管线附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交底,并通知产权单位派人一同到场进行安全监护。

出入口、通道管线悬吊保护

出入口、通道管线悬吊保护由管线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结构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案编制专项保护方案组织施工,并取得管线主管部门的同意。

具体保护措施见出入口、通道管线悬吊保护专项方案。

特殊管线及重要管线

对于影响范围内的燃气、电力、给水等重要管线,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下穿该类管线时,加强量测频率,及时分析反馈量测结果;隧道开挖距离超过管线监测的距离后,每周坚持监测1-2次,关注该类管线变形情况。

(2)施工过程中,对于埋深较浅的重要管线,若变形过大,进行地面向下注浆加固管线周围土体或打入隔离桩,必要时挖开地面对管线进行加固;对于距拱顶较近的管线,应从区间隧道向管线周边打入钢管,并根据地层情况选择浆液注浆。

(3)加强联系与巡视,积极联系产权单位,邀请其共同对该类管线进行巡查,及时了解管线的运营情况。巡视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进水情况等,留存影响资料,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进行检查,若确实因施工原因引起,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管线巡视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现场周边地下管线的巡视工作:

(1)巡视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包括位置、管线材质、尺寸、类型、破损程度、渗漏情情况、发展趋势等;

(2)巡视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进水: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位置、发展趋势、井内水量等;

(3)施工前对雨、污水管进行检查,对雨污水管接头及渗漏点做封堵处理。洞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开挖面土体含水情况及初支面渗漏水情况,一旦出现以上情况,立即分析渗水来源,渗水上方是否存在管线,若存在,是管线渗漏水或上层滞水,并联系产权单位,进行检查。

(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未明管线在施工场地内通过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及监理和业主报告情况,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管线权属部门共同研究,研究处理办法,尽量在管线安全情况下进行施工。

地下管线的监测保护

为保证管线的安全,应对管线部分进行沉降观测,对于地下管线的监测使用的仪器及监测方法如下:

(1)仪器设备

DINI03型电子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等。

(2)监测实施方法

测点布置: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无检查井的直埋管线有开挖条件的应开挖暴露管线,将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无法开挖时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观测点。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基点的埋设与地表沉降监测的基点同。

沉降计算/观测频率/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同。

(3)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测点变形值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即: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据以判定施工措施的有效性;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管线的最大沉降量;沿管线地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等。

基点埋设在受施工扰动的范围以外的结构物上。

(4)监测频率

根据监测设计总说明,监测频率如下表3-1。

表3-1 基坑开挖监测频率及监测最小精度

管线监测频率应配合施工需要,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或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或在其它必要和特殊紧急情况下,应加密或连续监测。

对部分关键节点或监测数据达到报警范围,根据业主要求,加密监测。

(5)监测预警值

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各项监测的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即:将产生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时)要进行“报警”。报警值根据监测设计总说明及有关其他规范、规程执行。

监测预警值详见表3-2。

表3-2 监测预警值表

根据工程实际经验与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制定报报警控制标准F(设定:F=实测值/安全控制标准值)。安全控制标准值按设计提出为准则,必要情况下,可结合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根据监测过程中F的变化,建立报警管理制度。F>时,为报警状态,当达到报警值时,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同相关单位对于超过预警值所导致的结构受力变形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进行判断,并提出合理建议与措施。

4、管线保护技术保证措施

核查现场、根据物探制定方案。施工准备期间,会同业主、监理和相关产权单位一起调查和复核周围地下管线的情况,查明管线类型、规格、走向、埋深,并征得有关部门或单位确认,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拆迁、改移或采取措施进行悬吊保护。当发现与设计所提供的地下管线现状图不符的管线,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并请其进行复核。核对后,

再进行加固方案设计和处理。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施工。

5、管线保护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地下管线功能正常使用,我们将配合产权单位及改迁单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改移前用地质雷达准确探测既有管线位置,并将走向和埋深作出明显标志;改移完毕及恢复的管线的位置、埋深通过准确探测,进行坐标定位,将其如实描绘在图纸上,并在原地作出明显、易找的标记,保证在现场施工时提供准确资料和实地位置,避免施工破坏管线;定期请驻地监理和当地相关部门对管线监测检查,加强对我们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工作。

6、管线保护安全保证措施

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我项目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为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项目经理部特设安全文明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总监、项目书记任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项目副经理、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负责人组成。

(1)项目经理作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人人负责。

(4)健全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制度,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以经济手段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管理既依靠操作人员的自觉行为,更依靠严明的奖罚制度,对违章者实行经济处罚,对安全生产做得好的予以奖励,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热情。

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全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利用墙板、标语、横幅、会议等形式,由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全员都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自己”,从而达到全员对安全生产负责。

管线保护具体安全要求:

(1)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线监测,如遇到管线变形、沉降及时采

取措施加强管线加固。

(2)在进行车站主体砼灌注桩施工前,采取人工挖探槽,发现不明管线及时向有关产权单位汇报,并采取措施保护;

(3)严格按照管线保护应急预案处理施工过程管线突发事件。

(4)保持通讯畅通,在管线附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交底,并通知产权单位派人一同到场进行安全监护;发生紧急事件,及时通知产权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员到场进行应急处理。

7、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1)严格执行长沙市建委关于“市政工程现场文明施工基本标准”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基本标准”,以及遵守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

(2)为了方便公众监督,施工现场必须悬挂城建部门规定的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文明施工监督电话等。

(3)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支搭临舍、停放机具、材料不乱占施工范围处的场地。

(4)现场材料的堆放按照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对方,材料转运设有专人管理,专人清扫,保持场内清洁。

(5)施工现场防火、用电安全、施工机械及散体物料的运输,均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禁止违章行为。

(6)施工现场未能及时运弃土方,除满足安全要求外,还应采用密目网格布进行遮盖,防止扬尘污染。

(7)土方运输选用有液压自动封盖的车辆,施工区域出口处设专人冲洗轮胎,不得将泥土带上社会道路。运送袋装或散装材料的车辆要用帆布严密遮盖,防止遗洒及粉尘污染;施工现场不乱倒垃圾杂物,垃圾、杂物及时清运,运输过程中应严密遮盖。

(8)设专人负责路况维护工作,对因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凹陷等及时进行修补,确保路况完好。

(9)施工现场经常洒水,文明施工队经常清理围挡和车辆遗洒。

(10)施工区域的围挡、交通标志要保持干净清晰,由文明施工专业队经常清洗保洁。

(11)地下既有通道处设置积水井,施工污水或地下水经汇集沉淀后排出地面,并派专人负责。

8、管线事故的应急处理

电缆、光缆挖断及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的处理

(1)加强教育,使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清楚损坏管线后对管线所属单位及给操作者本人带来的严重后果。

(2)严格探沟开挖成果验收程序,当探沟开挖一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5米,或3米),由区域当班施工员组织验收,记录清楚开挖区域、作业人员、管线状态(是否破损及老化程度、颜色等),同时操作者、区域当班施工员、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3)由项目经理部主管施工员、电工和安全工程师组成管线应急抢修组,一旦发生电缆、光缆挖断,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项目经理部区域当班施工员在5分钟之内电话通知主管领导、业主、监理及管线权属单位。组织人员管线所属单位专业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抢修恢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抢修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

(4)管线修复完毕后,项目部组织人员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或批评教育。

(5)与各管线所属单位等协调,配备足够的电缆等相关配件,确保紧急情况时的物资供应到位。

雨水、污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当施工过程中发生雨水、污水管挖断等事故,项目经理部区域当班施工员应及时联系主管领导、业主、监理及管线权属单位。联系管线权属单位专业抢修队立即赶赴施工现场进行抢修恢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抢修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

现场配备足够的防水和堵漏应急物资和设备,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抽水和水流疏解,防止污水流出施工场地污染周边环境。

给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如果施工现场发生自来水管挖断或涌水等事故,现场当班施工员在5分钟之内电话通知主管领导、业主、监理及管线权属单位。联系航天区域自来水公司专业抢修队立即

赶赴施工现场进行抢修恢复,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抢修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现场配备足够的防水和堵漏应急物资,项目部应急小组应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经理部应急抢险队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抢险堵漏,确保紧急情况时能降低险情。

燃气管挖断、泄漏事故的处理

一旦现场发生燃气管挖断、泄漏等事故,项目经理部应急小组应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上级领导,迅速隔离事发现场,撤离无关人员和群众。

9、管线保护责任制

本工程施工期间,我项目部将派专人进行管线迁改的配合以及管线的保护,制定管线保护责任制,成立管线安全控制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许祥

副组长:范鹏翔张华斌临江海屈永安

组员:唐利智王杰齐武栗彦军谢卓廷侯刚王林涛钟超丁意向康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管线安全控制小组组员与管线权属单位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负责提供管线基本情况和技术信息资料,对现场的各类管线进行定位标识,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管线保护技术交底,并落实和实施管线保护方案的内容,及时检查管线监测成果,确保管线24小时处于监控状态,保证管线安全。

地下管线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如何保证正在使用的各种管线在施工中不受影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同时还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并满足工程进度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业主、监理和设计院进行监督指导,同时也需要各管线所属单位的鼎力配合,我单位也将大力配合管线迁改单位进行管线迁改施工,保证整个工程管线的安全。

10、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及工区共同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成员:安质部、办公室、工程部、物机部、财务部、工经部、试验室、工区主管。

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小组联系方式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通讯录

职责与分工

(1)组长职责:

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②组织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预计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及过程;

③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应对作出安排;

④在场内实施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⑤确保所有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处理。

(2)副组长职责:

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④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项目经理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保卫协助组职责:

①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工作正常运行;

②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畅通,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③协助交警部门疏导交通;

④抢险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安全检查组职责

①组织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交底和培训。

②对工地发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指导并加以教育。

③定时对工地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安全风险源并上报组长。

(7)抢险抢修组职责:

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项目经理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8)医疗救护组职责:

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等);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9)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②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资及设备。

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设备见下表。

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

组建抢险队

项目经理部和工区共同组建抢险队,发现危险时抢险队立即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员时可由各工区及时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经理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进行应急演练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脚乱,项目经理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处理程序等。

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出现危险情况时,必须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安全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