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林紫湖溪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大纲

南林紫湖溪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大纲

南林紫湖溪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大纲

顾 斌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江苏210037)

摘要:本文将对南京林业大学境内的紫湖溪水环境质量现状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紫湖溪水质的建议,并拟定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工作大纲。 

关键字: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溶解氧 

1.总论 

1.1项目概况 

紫湖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以东,紫金山以北位置,汇水面积942公顷。河道由北向西穿越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境内全长1156米。校园部分地势低洼,一遇暴雨上游洪水沿紫湖溪急剧集中,不能及时下泄,造成河水漫溢,同时顶托下水道出水口,致使学校排水系统失效,校园大面积淹水。去年上半年,为了解决学校园内排水问题,完善防汛设施,在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5月份已经完成了河道浆砌块石护壁护地工程,现在基本上能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同时规划中的五座桥梁建成了4座。但目前由于环境问题,紫湖溪的水质现状堪忧,所以对紫湖溪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迫在眉睫。(紫湖溪河道及流向见图二) 

1.2研究范围及时段 

我们将于2006年1月份开始为期一年的时间对紫湖溪南京林业大学境内的一段河流进行调查研究,全长1156米。 

1.3评价依据 

主要的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监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主要的相关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 1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4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紫湖溪的污染源以及水环境的现状调查和评价,对紫湖溪的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2.主要工作内容 

2.1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我校师生员工人数也猛增至1.5万。由于人口众多,我们学校也成为了用水量很大的单位之一,从而废水大量产生。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包括洗涤废水、食堂废水、冲厕及淋浴废水,约占校园用水量的70%~80%,大量生活废水经过简易的处理后(通过传统的化粪池处理,效果很不理想)就直接排入紫湖溪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图一:紫湖溪上的排污口,我们日常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河中 

2.1.1主要污染源 

 一区、二区学生宿舍、新老食堂、教学楼、教职员工宿舍、南林大厦所排出的生活废水以及化工院实验室排出的化工废水(流程图上25号排污口),紫湖溪南林段两岸排水口共41个。(排水口位置见图二) 

- 2 - 

- 3 - 

- 4 - 

图二:紫湖溪河道、流向以及排水口位置示意图 

2.1.2调查内容 (1)生活污染源: 

a.居住人口调查 总人口,密度等。 

b.用水排水情况 用水类型,人均用水量,排水量,排水方式等。 (2)化工院实验室: 

a.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事故排放情况。 b.污染防治调查 废水处理处置方法及效果。 (3)水文调查 

a.河流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横断面,纵断面,水位,水深,流量,流速及水温,含沙量等情况。 

b.降雨调查即对建设项目历年的降雨资料进行调查,并根据预测的需要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降水的年际和季月变化及其相应的径流深变化,了解水文状况及变化规律。 2.1.3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 

按照《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HJ/T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1.4污染源评价方法[1]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即污染物绝对排放量与评价标准的比值。 

i

oi

i i Q C C p ×=)( (i=1,2,3,…,n) 

式中 Pi——等标污染负荷,m3/h; 

Ci——某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或mg/m3; Coi——某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或mg/m3; Qi——含某种污染物的介质排放,m3/h; 

某工厂几种污染物质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即为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Pn),计算公式为: 

Pn=∑Pi=∑ciQi/c0i (i=1,2,3,…,n) 

某个地区(或流域中)几个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之和,即为该地区等标污染负荷(Pm)。 Pm=∑Pn (n=1,2,3,…,m) 全流域(或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为: P=∑Pm (m=1,2,3,…,n) 

区域中某个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i总)为该区域(或流域)内所有污染源中该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i总=∑Pi (n=1,2,3,…,k) 

等标污染负荷比即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占该厂等标污染负荷(Pn),计算公式为: 

Ki=Pi/Pn 

Ki较大者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Ki最大者就是该污染源最主要的污染物。 

某区域内各工厂污染负荷比用Kn表示,可以用来确定某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排序。 

Kn=Pi/P 

某区域内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为Km,用以确定某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排序。 

Km=Pi/P 

2.2水环境现状调查 

紫湖溪把学校自然的分成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块。九十年代开始紫湖溪遭到了污染,多数为上游地区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和少量的工业污水。虽然紫湖溪遭到了污染,但河中仍有一些红藻类的植物、浮游生物、软体类甚至小龙虾和鱼。可是当我们学校花费了一百多万元将学校内的河道进行了水泥混凝土铺设,一切都改变了。本意是想达到水清的目的,可事与愿违,紫湖溪中除了垃圾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了。墨绿色的黑水泛着黑色的泡沫,阵阵恶臭刺鼻。经过小河时,同学们都掩鼻跑过,尽量不做停留。 

 

图三:硬化后的紫湖溪里只有垃圾和这种红色的水藻 

2.2.1监测断面的布设 

- 5 - 

在评价区内,根据紫湖溪的分布,以及相关水文资料进行监测断面的布设。 

江苏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区。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与江苏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作用下,江苏气候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龙卷等。年平均温度14.7℃,极端最高气温41.0℃(1988年),极端最低温度-23.4℃(1969年)。年降水量1000.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9.2%,影响江苏的台风年平均1-3个。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以及取水、水流等条件,在紫湖溪南林段共选取监测断面10个,具体位置见流程图。 

2.2.2采样点布设[1] 

由于紫湖溪的水面宽不大于50m,水深不大于5m,水面宽度和垂线数的规定和垂线上采样点数目和水深的规定,采样点选取在中泓线水面下0.5米处。 

水面宽度河垂线数的规定 

水面宽/m 垂线数及位置 说明 

≦50 

 

50-100 〉100 1条(中泓) 

 

2条(中泓线左右流速较快处) 

3条(左、中、右) 

1.断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如必须对

污染带进行监测,可在带内酌情增加垂线。 

2.如系完全混合断面,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3.凡布设在河口,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断面,必

须按本规定设置垂线 

 

垂线上采样点数目和水深定的规定 

水深/m 采样点数 说明 

≦5 5-10 〉10 1点(水面下0.5m处) 

2点(水面下0.5m,河底以上0.5m) 

3点(水面下0.5m,1/2水深,河

底以上0.5m) 

1.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 

2.河流封冻时,在水下0.5m处 

3.若有充分数据证明垂线上水质均匀,可酌情

减少采样点数 

4.凡布设在河口、用于计算污染物撑放通量的

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垂线 

 

2.2.3监测频率[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田子贵 顾玲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75页表6-11,可确定评价频次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各一次。 

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水质调查监测频次 

水域 一级 二级 三级 

- 6 - 

 

河流 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

平、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平、

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平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

在枯水期调查

 

河口 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

平、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平水期;若评价

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

在枯水期调查

 

湖泊(水库) 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

平、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平水期;若评价

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

在枯水期调查

2.2.4监测项目[2] 

监测项目包括:水温、气温、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Mn)、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由于25号排污口的污水来自化工院实验室,因此在G、H两监测断面加测色度、硫化物、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挥发酚、酸碱度。 

2.2.5监测分析方法[2] 

分析方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进行。 

 

序号 基本项目 分析方法 测定下限 mg/L 方法来源 1 水温 温度计法 GB 13195-91 2 pH 玻璃电极法 GB 6920-86 

碘量法 0.2 GB 7489-89 3 溶解氧 

电化学探头法 GB 11913-89 4 高锰酸盐指数 0.5 GB 11892-89 5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5 CB 11914-89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2 GB 7488-87 7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0.05 GB7479-87 8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1 GB 11893-89 

9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

度法 

0.05 GB 11894-89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0.05 GB 7494-87 11 粪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1) 2.3水环境现状评价 

2.3.1评价基准年 

以2006年为评价基准年。 

2.3.2评价因子 

- 7 - 

- 8 - 

水温,pH,悬浮物,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总氮,总磷,重金属,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 2.3.3评价标准 

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分类 

标准值 序号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 饱和率 90%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COD) ≤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 3 3 4 6 10 7 氨氮(NH3-N) ≤ 0.15 0.5 1.0 1.5 2.0 8 

总磷(以 P 计) ≤ 

0.02 (湖、库O.01) 

0.1 (湖、库O.025) 0.2 (湖、库O.05) 0.3 

(湖、库O.1) 0.4 

(湖、库O.2) 

9 总氮(湖、库.以N

计) 

≤ 0.2 0.5 1.0 1.5 2.0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2 0.2 0.2 0.3 0.3 11 粪大肠菌群(个/L) ≤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0 

 

2.3.4评价方法 

根据GB3838-2002标准对地表水质现状评价的要求,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即用每个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比较,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水质类别,其中的最高类别即为断面综合水质类别,通过评价确定各河段水域的主要污染因子。

根据紫湖溪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3. 污染治理措施建议 

造成南林紫湖溪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紫湖溪沿岸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和少量的工业污水所引起的。由于它最终流向玄武湖,所以将直接影响玄武湖的水质,使其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中

无法承受。若不及时解决紫湖溪污染的问题,将出现一系列由此产生的问题,因此对紫湖溪的治理已是刻不容缓。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评价,本人就紫湖溪的污染治理的措施提出以下一些建议,提供给学校相关部门作为学校规划的参考意见。 

★大系统的观念出发,整体规划,防治并举,以防为重。在南京林业大学附近虽有一座锁金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锁金社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但由于其布局的局限性,无法使其再扩建成具有更大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尽管目前市政部门已经对沿岸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了化粪池过滤的措施,但仍无法达到国家有关的排放标准,要想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必须对沿岸生活居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建议把现有化粪池进行改进,即采用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 —— 厌氧过滤池—— 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 虽然造成紫湖溪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水污染,但是由于河道被硬化,使这种污染程度加剧。河道硬化技术指在原有河床上铺设塑料膜和水泥。河道硬化技术经常使用于一些水质已被污染水草滋生的河道,用来净化并且便于清淤。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因为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需要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方能维持健康。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河道硬化会破坏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因为水泥衬底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是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只这样的硬化工程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夏天,水域迅速的变热、蒸发;冬天,水温则急剧下降,鱼等水生生物难以存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 

另外,无论是那条河流的硬化工程,河岸的高大乔木及郁郁葱葱的灌木丛都被砍伐或被移植。原本被这些植物抵挡的垃圾就逐步侵入河道,加剧了水质的污染。 

90年代以来国外纷纷大规模查处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除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的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在紫湖溪采用彻底拆除衬砌比较不切实,因为耗费的资金太多。我认为学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逐步改善。 

首先,顺着河道方向每隔1米凿去宽为0.5米的水泥混凝土,同时垂直于河道方向每隔

- 9 - 

80米凿去宽为1米的水泥混凝土,直至露出适合水藻生长的土壤,也可填埋一些土壤凹槽内。 

其次,在凹槽里栽种净化能力强的藻类,利用根的膨胀作用使剩余的水泥混凝土开裂,然后把水泥混凝土渣块清理。 

最后,联合南京市环保局依法治理紫湖溪流域的污染,其中包括学校内的生活污水排放。 

★在紫湖溪沿岸种植一些可以吸附恶臭同时又具有绿化作用的花草树木,比如垂柳、紫薇等等。 

★定期派学校后勤人员对紫湖溪实行初步清淤,打捞漂浮物,保持河面相对整洁,使河流畅通。 

★对紫湖溪沿岸的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勿把固体废物扔进紫湖溪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通过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紫湖溪沿岸小区和单位征收排污费。 

4.工作进度安排 

起讫时间 工作内容 

2006年1月1日至2月28日 

搜集紫湖溪南京林业大学境内河段的历史,河道,流向等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等资料。 

2006年3月1日至4月30日 对紫湖溪两旁的污染源现状进行调查。 

2006年3月1日至5月 30 日 对污染源进行采样分析及评价 

2006年1月1日至12月30日 对各监测断面的监测项目进行监测(每月一次) 

2006年11月至年底 

根据监测结果对紫糊溪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并提交成果。 

 

参考文献 

[1] 田子贵、顾玲主编. 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2] 张俊秀主编.环境监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 

 

The work outline is about the present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ntity in NanLin ZiHu River

GU Bi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

Abstract

- 10 - 

The paper will discuss about the present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ntity of ZiHu River i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on this basis, 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in ZiHu River and I will d raft the work outline about present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Key word s: COD, BOD, DO

- 11 -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项目名称:年产2000吨钢模板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贵州银桥钢模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118号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1 概论 (1) 1.1编制依据 (1) 1.2 评价范围和目的 (1) 1.3评价标准 (1) 1.4评价因子、评价等级与范围 (2) 1.5环境保护目标 (3) 2 项目概况简介及工程分析 (4) 2.1项目概况简介 (4) 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 3.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6) 3.2检测结果 (8) 3.3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10) 4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 4.1 预测范围、因子及气象条件 (12) 4.2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13) 4.3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15) 5 结论 (18)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结论 (18) 5.2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18) 5.3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环境的影响及建设可行性结论 (18)

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年产十五艘旅游船项目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1 概论 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4) 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5) 国家环保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6)《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 (7) 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8)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9)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 (10)《委托书》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 1.2 评价范围和目的 通过本评价,查清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项目在营运期对周围区域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项目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减缓和消除的措施对策及环境监控计划,以指导设计、建设和营运管理,减轻和消除项目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有关 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设计方案

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状调查案 一、目的 通过调查农村环境卫生基础信息,了解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掌握我国农村饮用水、粪便、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管理情况,以及相关的卫生知识和行为,发现农村存在的影响村民健康的环境危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行性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围 拟选择广西、、、为调查省(区),四省(区)同属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又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广西、山多雨沛,气候湿润,人口较密集,较早的开展了城乡环境整洁活动;、为黄土丘陵地带,干旱少雨,人口相对稀少;其中以卫生村镇创建为龙头,带动城乡环境卫生的改善,的环境卫生整洁活动刚刚起步。这些省基本情况能反映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卫生现状及改善状况。 每个调查省(区)选择3个县,每个县选择6个村作为项目村,包括2个城郊结合部的村,4个不与城镇相邻的农村,每村随机抽查10户,开展现场调查。项目村要求有代表性,可以是行政村或自然村,但户数不少于200户,经济不能太好或太差,有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意愿。 三、调查对象 1、省级农村卫生主管部门(爱卫办); 2、县(市)农村卫生主管部门(爱卫办); 3、项目村干部、妇女专干、村医,当地村小学领导(如果有村小学); 4、10户村民(当地居住5年及以上,年龄20-50岁,不包括经商、服务

业)。 四、调查法 根据调查对象和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调查法,包括:访谈,查阅档案、现场观察、入户调查、采样分析等。 1、对调查省的农村卫生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档案,了解当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政策、策略等情况,完成附表1。 2、对调查县的农村卫生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档案,了解全县农村改水改厕基本情况,垃圾污水的管理现状,完成附表2。 3、对项目村进行现场观察,查看村供水与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情况,环境卫生整洁情况,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情况。查看村小学供水、垃圾收集、污水排放情况。 对项目村的负责人、妇女专干、村医、小学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本村基本情况,主要环境卫生问题,本村主要健康问题,主要污染来源。村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完成附表3。 4、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法,在每个调查村按不同位随机选择10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完成附表4。 5、现场采样与检验:检测丰水期的水样,如果是集中式供水,随机在一户村民家中的水龙头中采集末梢水水样;如果是分散式供水,选择主要供水类型各一种(说明各种类型所代表的饮用人口数),按饮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验。如果是半年的丰水期的水质检测报告,符合本案指标要求,可直接采用,填写附表5。 五、调查容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臵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臵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臵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基本情况 (1) 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 1.3 主要工艺流程 (2) 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 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 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 2.3 评价工作等级 (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 5.1大气环境 (6) 5.2声环境 (6) 5.3地面水环境 (7) 5.4地下水环境 (7) 5.5固体废物 (7) 5.6电磁环境 (8) 6 污染防治措施 (8) 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 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 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 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 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 9综合结论 (10)

1 拟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汇报

桥头乡中心小学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汇报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学校开展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于教字[2017]65号 )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把我校的校园卫生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一个清洁、整齐、优美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建设安全文明生态校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学生生活和谐的生态校园,我乡各小学于3月6日至16日开展了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我乡校园卫生环境专项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订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 为了将我乡各校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好,进一步提高我校校园环境卫生的质量,根据《关于在全县学校开展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桥头乡中心小学开展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方案》,成立学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挂点领导分校包干,明确学校校长为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学校将校园卫生环境整治落实到班级和个人,做到分工明确,统一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和谐校园,营造优雅宜人的校园学习环境。 二、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做好我乡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心小学要求各校运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时间认真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做好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各校师生的卫生意识,着重培养学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全面优化各校环境。 三、划分区域,分工明确,定期检查,责任到人。

由于各小学校舍建成时间比较早,不少教室、宿舍墙面比较破旧,校园地面大部分未硬化或硬化质量不高,给我校的卫生整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为了把卫生整治工作做好,我们把整个校园进行划分,分班包干,由各班主任带队清扫和消除卫生死角,同时要求值日生对各自环卫区要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随时保持环卫区干净整洁;学校每天安排工作人员检查、督导,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确保校园的干净、整洁;进行校园美化、亮化建设,购买墙漆对污渍较为明显的墙面进行粉刷,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校园。 四、认真做好食堂管理工作。 一是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切实搞好食堂环境卫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二是食品的采购和储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不进三无产品,保证食品的干净卫生;三是食品的加工和销售做 到生熟食品分案放置,用具每餐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严格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四是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自开展学校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我校的校园卫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体师生逐渐养成“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校园环境卫生也更加干净整洁。 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图片 桥头乡中心小学 2017年3月17日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6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6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7天优、187天良、104天轻度污染、35天中度污染、13天重度污染,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58.5%。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105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8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第90百分位数为168微克/立方米。 同比,主要污染物SO2年均值与上年持平,NO2年均值上升1.9%,PM10、PM2.5年均值分别下降2.8%、1.6%。CO日均值超标率与去年持平(均未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值(按点位平均方法)超标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持平。

二、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成都市各区(市)县计算结果及排序情况详见表2。 表2 2016年成都市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统计表序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1 简阳市 4.42 2 都江堰市 4.74 3 蒲江县 5.16 4 大邑县 5.29 5 邛崃市 5.30 6 金堂县 5.39 7 龙泉驿区 5.54 8 彭州市 6.02 9 锦江区 6.19 10 崇州市 6.22 11 天府新区 6.26 12 青羊区 6.35 13 新津县 6.37 14 青白江区 6.41 15 高新区 6.50 16 成华区 6.51 17 金牛区 6.59 18 温江区 6.67 19 武侯区 6.86 20 双流区 6.92 21 郫都区7.09 22 新都区7.29 【说明】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

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状调查方案 一、目的 通过调查农村环境卫生基础信息,了解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掌握我国农村饮用水、粪便、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管理情况,以及相关的卫生知识和行为,发现农村存在的影响村民健康的环境危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行性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范围 拟选择广西、四川、陕西、甘肃为调查省(区),四省(区)同属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又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广西、四川山多雨沛,气候湿润,人口较密集,较早的开展了城乡环境整洁活动;陕西、甘肃为黄土丘陵地带,干旱少雨,人口相对稀少;其中陕西以卫生村镇创建为龙头,带动城乡环境卫生的改善,甘肃的环境卫生整洁活动刚刚起步。这些省基本情况能反映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卫生现状及改善状况。 每个调查省(区)选择3个县,每个县选择6个村作为项目村,包括2个城郊结合部的村,4个不与城镇相邻的农村,每村随机抽查10户,开展现场调查。项目村要求有代表性,可以是行政村或自然村,但户数不少于200户,经济不能太好或太差,有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意愿。 三、调查对象 1、省级农村卫生主管部门(爱卫办); 2、县(市)农村卫生主管部门(爱卫办); 3、项目村干部、妇女专干、村医,当地村小学领导(如果有村小学); 4、10户村民(当地居住5年及以上,年龄20-50岁,不包括经商、服务业)。 四、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对象和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包括:访谈,查阅档案、现场观察、入户调查、采样分析等。 1、对调查省的农村卫生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档案,了解当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政策、策略等情况,完成附表1。 2、对调查县的农村卫生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档案,了解全县农村改水改厕基本情况,垃圾污水的管理现状,完成附表2。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内江新欣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于2012年3月5日~日进行了环境监测,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天。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水、声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建成,因此当时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因此,本次环境现状评价数据引用年月份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现状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监测共布设个大气采样点。监测点位置见下表及附图。 表大气监测布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氟化物、硫化氢、苯并芘、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 备注:苯并比监测资料利用《威钢钢铁有限公司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监测数据,其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尚未建成,因此当时苯并比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 )监测频次及时间: 监测时间:年月日~日 监测频次:连续监测天。、、、氨、氟化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一小时浓度值每天监测次,时间为:、:、:、:,每次采样不少于;、日平均每日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监测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各项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 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小时均值统计表

备注:*为未检出 非甲烷总烃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在此采用以色列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表

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

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方案

附件 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 良好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是人类健康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之一。农村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卫生状况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对饮用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改进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状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亿万农民身体健康。 当前,中国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尚有3亿多农民没有饮用安全卫生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有31%,大多数农村无污水处理设施,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没有规范的收集、清运、处理;农民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卫生行为甚为普遍,这些既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造成了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又阻碍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曾于1983~1988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生活饮用水地图集》。1991年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颁布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准则》;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中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1987年和先后颁布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和《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这些工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为改进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1988年以来,中国农村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没有针对这些变化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有关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的基础数据缺乏。因此,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决定于8月至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饮用水、改厕、粪便处理、垃圾污水治理现状的调查,并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简称改水中心)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承担这次调查的技术性工作。 1. 调查目的 掌握中国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农村改厕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污水治理策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对象与样本量 2.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以各省级单位所辖的县、县级市和涉及农村的市区(以下统称为县)的总数为调查总体。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1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评价级别及区域环境特征,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共布设4个。具体监测点位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4.1.2 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和PM10。 4.1.3 监测时间及频率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9月23日~29日进行,连续监测7天,同时记录了监测时的气象状况(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现状监测因子及频率具体见下表4-2。 注:每次监测的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 4.1.4 监测分析方法 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方法及检出限 4.1.5 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Si 式中:Pi——i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4.1.6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表4-5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一览表 4-3

4-4

4.1.7 监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监测报告,各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5。 根据表4-5监测数据分析可知,监测点的环境空气的SO2、NO2、PM10、TSP、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表1二级标准。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监测断面布设 本次环评监测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功能、方位和污染源的距离)的布设见表4-6及图4-1。 表4-6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表 4.2.2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日~25日进行,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4-7。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前不久刚刚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二是北京的地形影响。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仅南面是平原,所以只有在冷空气带来的北风吹拂下,污染物向南面扩散,空气质量才能转好。而如果是其它的风向,遇到了大山的阻拦,污染物依然留在城区里。 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采暖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都与健康指标指数总和有关。同时由于人13'密集,大量消耗能源,引起城市气候的变化,北京已经成为强热岛地区。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研究,在高温闷热天气居民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传染病、中暑超额死亡0.5倍。冬季逆温条件下易促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系疾病的死亡。 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方法

环境卫生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县环境卫生的现状我县的环境卫生在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规划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年改善的推动下,经过了文明大行动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宣传发动和整治,取得一定的成效,交通秩序得到整治,县城马路和人行道都划分了停车线,规范了车辆的停放。 硬件建设方面已经引进日焚烧量225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日净化量近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 软件建设方面健全县镇两级管理机制,强化综合执法局、城管局的管理和效能,并在黄流设立了县沿海城镇环卫管理分局,具体负责协调九所、利国、黄流、莺歌海、佛罗、尖峰等沿海6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同时,批准11个镇成立镇环境卫生管理站。 垃圾清运与处理方面,发动城乡群众对城镇、旅游景区、农场场部及周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清理河床、污水沟、清理路边和绿地废弃物,整治白色污染,做了大量工作。 县城实行了“一扫全保”的清扫保洁作业制度,即早上五点钟前清扫一遍,七点至晚上十一点半实行全天候保洁,现在城区街道比以前干净多了。 规划设置了6块广告张贴栏,规范了广告张贴行为,街道乱贴广告的现象已经极少,城区干净整洁多了。 然而,我县城镇不断发展,种植业规模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乡结合部、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有的

在村边路边,有的在山沟,有的在水库边,有的在荒地,有的在河流内倒,也有的就在空阔地挖坑填埋,随处可见坑洼地带和堆积成山的垃圾,给城区和农村环境卫生造成极坏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子孙后代健康贻害无穷,与建设现代化城镇、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城镇、农村的文明发展和进步相背离。 所以,全县环境卫生面临的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 1.群众的卫生意识差。 随地吐痰、吐槟榔水、吐甘蔗渣和丢烟头、果皮、纸屑杂物、乱闯马路、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还普扁存在。 2.生活垃圾还不能及时收集和保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日产量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全县城镇区生活垃圾每天约产生40吨,农村约产生120吨,给环卫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3.农村垃圾乱丢弃,污水乱倒流。 各村虽然建立了卫生队,但没有保洁人员,没有垃圾收集点,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乱倒、乱放,各村垃圾成堆,卫生死角现象触目惊心。 农村突显“建筑像城市,环境像圈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怪象恶习。 4.车辆乱停乱放。 在沿海各镇,经营机动车辆(如柳州车、风采车)乱停、乱放,挤占行车道、人行道的现象经常出现。

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环境卫生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掌握我市环境卫生状况,相识我市对环境卫生的治 理所取患上的成效和一些现存问题。因此,本人在假期时间 对我市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深切的调查,详细环境如次: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 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场、xx 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 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 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 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 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 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

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 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属哪种类型,并提出防治措施。 2、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环保意识的观念,并规范学生的行为。 教学重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由于我们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部分内容。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自80年代以后,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全国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3%,特别是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如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市机动车数量增长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9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50万辆,比1990年增加420万辆3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二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汀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1 地形地貌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经111。54'-114。15',北纬27。51'-28。40'之间。东西长约230千米,南北宽约88千米。东接浙赣,西引川黔,北控荆楚,南领桂粤,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 长沙地区整个地势为东西高、中部低,比降平均为1190,其中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组合为3:2:3:2。 长沙市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地段,地面高程在黄海高程35~80m之间,部分地区在90m以上。 长沙市从东至西依次是浏阳市、长沙县、长沙市、望城县和宁乡县,基本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长沙市区处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台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湘浏盆地经过数十万年的地质变化和大自然侵蚀,形成了南高北低、丘涧交错、红岩白沙的地貌特征。由于长沙城处于从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使得这一范围的地貌变化多姿多彩。西侧为低山区,碧虚岭海拔300.8米,为岳麓山最高峰,山前有天马山、凤凰山大小岗丘罗列;山后有桃花岭、金牛岭等丛峦叠翠,群山浑然一体,有如长沙城伪一道屏障。西北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纪后期的浅变质岩和板岩组成的丘陵。由于地层岩质坚硬,自然剥蚀作用缓慢,形成了谷山、尖山、乌山等数座孤峰,点缀于低缓的丘陵之中。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距长沙约30公里有黑糜峰,海拔591米、相传为道家福地。再东北有影珠山、天华山、飘风山、明月山等,均为风景秀丽的名山。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大多数小山丘岩质松散,易风化成红岩岗地;个别因岩基坚硬,仍耸立于丘岗之中。烈士公园北端的罗洋山,东面受浏则阳河切削,悬岩壁立,为城东胜景。盆地中心为沿江的冲击台地,是长沙城市建设的主要地带。其地层主要是第四纪更新世的冲积性网纹红土和砂砾。湘江、浏阳河二水交汇的新河三角洲为第一级台地,海拔约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10米。五一广场一带为第二级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30米,长沙古城主要分布在这一级台地。今天的长沙城已扩展到了第六、第七级台地。由于其地表为粘土砂砾层,且岩基结构坚硬,每平方米可承压2.5-3万公斤,高者达5万公斤,适宜于建设高层建筑。由于盆地内台地是由崩塌的砂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