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

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2.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3.2021年6月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打捞出水了“盛源合记”玉印(古代商号商帮的印章)西班牙银币、精美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773件器物。同时还出水了宁波特产的用于压船舱的梅园石,另外还出水了29枚铜钱,以“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为多。根据上述情况,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从出水实物可以推断沉船的年代可能为清朝中晚期

B.从出水物品可以推断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

C.从出水梅园石可以推断此船可能是从宁波出发或停靠过宁波

D.从出水的西班牙银币可以推断此船曾到西班牙进行过商业贸易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5.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6.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A.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7.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8.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9.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

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0.《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1.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运用的方法是()

A.尊重客观规律B.引进良种

C.提高地力D.精耕细作

1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13.据《元丰九域志·两浙路》记载,北宋时,越、明、温、台四州的市镇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119处)、9、81(其中村坊60处)个。该现象说明

A.农村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北宋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抑制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D.商税是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4.“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

A.纸价昂贵,与金属币价值相当

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

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15.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

B.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

C.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

1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绝了对外贸易

1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

A.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B.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C.彰显了传统的“民本”思想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

18.如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B.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19.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1.《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

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22.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23.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到了辉煌的顶峰,中国的GDP在晚清时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却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减少,没有发展

B.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但仍以传统经济为主

C.中国经济总量将要被英国超过

D.“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增长,但总量在下降

24.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直隶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1900年前)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益微。”这说明中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

B.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

C.开始向机器纺织的方式转变

D.以洋纱为原料的纺织业迅速发展

25.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中国的洋务派选择的是哪种方式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三种都不是

26.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革命与救亡并重

2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上表反映了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28.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宗法社会完全瓦解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9.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经济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30.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31.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由此可以看出

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2.1915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B.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33.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工商业者群体意识逐渐形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在创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民主革命、抗日救亡等众多社会事务中日益显示出自身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对此,下列历史解释正确的是A.工商业者依旧属于传统的社会群体

B.工商业者投身社会事务是有利可图

C.工商业者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D.工商业者是倡导革命的新中坚力量

34.《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35.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下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横批是“坐吃山空”,该对联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6.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是反映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最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与规模的结果

B.盲目追求生产力发展高速度的表现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果

D.三大改造完成取得的初步成果

37.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8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

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

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

D.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38.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①②处的初衷应该是

A.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C.实业救国、科教兴国

D.富国强兵、引进外资

39.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40.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材料分析题

41.中囯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囯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囯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囯的贸易呈逐新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囯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囯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

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囯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囯古代经济史》材料二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市“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人民版教材囯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黄遵宪《番客篇》

广州十三行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囯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囯古代对外贸易。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清朝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

42.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材料“神农耕而作陶”,其中有两个关键字“耕”和“陶”,“耕”是指农业,“陶”是指手工业,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2.A

【详解】

根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不得专地也”,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奴隶制时代,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周王对土地实际占有的情况,故B 项排除;“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表明诸侯不能将公田据为己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井田制下地权分离的现象,故D项错误。

3.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交代的出土的文物所属的年代可以看出这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之后,应该为清朝中晚期,因此A正确;B项明显正确;C项从材料的出现的宁波产的压船舱的梅园石可以看出从宁波出海;D项错误,出现西班牙银币并不能反映是否到过西班牙。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与对外贸易

点评:此题材料信息比较多,考生需要从材料中找到相关的有用的信息。解答这类问题需要三步走:一是通读材料,重点了解一下该材料主要是考查的哪个方面的知识;二是看四个选项,看看信息指向材料中的哪些内容,第三,要根据四个选项的内容,细读材料,辨真伪。4.C

【解析】

试题分析: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反映了手工业技术的的进步,联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手工业——炼钢和淬火柔化技术——锯子等,因此选C.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

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材料信息是由秦代到汉代家庭规模的变化。汉代之所以三代之家形成主要原因是牛耕技术的推广,

需要劳动力的协作,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清代“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故B项错误;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故C项错误;汉代的三代之家仍然是小农经济,故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

6.A

【解析】

“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等字眼足以证明汉政府是在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是汉政府的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税收的主要来源未改变,只是改变税收的征收方式而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措施和解决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7.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是汉代商业发展的情况,“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是唐代商业发展情况,“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反映的是唐代夜市的繁荣,“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的是宋代夜市的情况,故A项正确,BCD错误。8.A

【详解】

由材料可知,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多样,从吃的、穿的、武器,以至疾病医药所需,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的单位,故选A。汉代庄园内部基本自给自足,闭门成市,很少对外交换,故无法反映商品经济的发达,排除B;材料并未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状况进行描述,无法得知手工业者劳动是否繁重和农民是否遭到沉重剥削的问题,排除CD。

【点睛】

本题考查汉代田庄经济的特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托材料,避免对材料作过分引申。

9.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出现了“草市”

①说法正确;唐代时期,“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

业中心,③正确;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市从开始出现,就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可以排除。因此B项正确,本题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的发展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中“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一信息,实质指的是作者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肯定和认可,故B项正确,AC项错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1、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主要原因)。

2、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

3、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11.B

【详解】

题干的意思是宋代江南经常出现的旱灾,缺乏适应旱地种植的作物,宋真宗时期将从越南传入福建的占城稻种分给江、淮、两浙三路旱灾地区,故答案选B;ACD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运用的方法,但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北宋统治者认为大地主的土地多是为政府守财,可以防止盗贼与边境动乱出现,并且还愿意交纳赋税,这说明北宋统治者不抑制兼并,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北宋的土地政策

13.A

【解析】

由材料“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119处)、9、81(其中村坊60处)个”可知,南宋时期的草市和村坊得到迅速发展,这与农村中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A项正确。

B、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14.C

【解析】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币的“记号或象征”是指纸质货币交子出现,原因不是纸价昂贵,故A项错误。纸币因其材质不如金属货币利于流通,故B项错误。纸币出现是由于金属货币沉重不利于大宗贸易,故是商品经济繁荣,票证制度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D项不是纸币出现的原因,故D项错误。

15.D

【解析】

“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说明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出古代罗马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说明中国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往欧洲,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汉唐时期中国丝织技术最为精湛的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1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对应“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问题,可知D项所说犯了绝对化错误,因为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而非完全禁绝,符合题意。ABC三项所述农业,手工业说法均与史实相符,不能当作错误说法来做。

17.B

【解析】之所以重农抑商政策被认为是为了实现“均贫”“均平”的社会秩序,关键点在它“重农”的措施,古代社会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农业为本,重农抑商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C选项不是主要因素;D选项与此无关。18.B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横向比较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纵向比较的是劳动组织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早期农业生产下的劳动组织方式是集体劳作,小农经济下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因此B选项正确;奴隶制经济不是劳动组织方式,封建农业不是耕作方式,A选项错误;自然经济不是耕作方式,C选项错误;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早期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家庭农业不是耕作方式,D选项错误。故选B。

19.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朝限制“机户”拥有百张以上织机,这反映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实质,应排除;D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解答。

20.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①正确,排除BC;“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置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②正确,排除C;“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③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④错误,选择A 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商业活动

21.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陈启沅创办缫丝厂,这个厂创办于广东南海,南海不是被迫开放的口岸,排除B。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于洋务企业的创办,陈启沅创办的缫丝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D。从材料中“名‘鬼’,以其交洋人也”可看出其受到时人的心理排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近代中国经济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地位正处在不断上升中。在复习时要注意两条线索:一,结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通过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衰落的学习,形成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认识,进而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二,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在考试中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题目的前后联系性较强,难度较大。2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开始与英国等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这成为明清对外贸易的新特点,故D项正确;明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

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但没有断绝,故A项说法错误;明清海上贸易的主体是官方贸易,故B项错误;此时的瓷器、茶叶等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故C项错误。

23.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GDP在晚清时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却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结合当时的世界潮流,工商业发展是大势,但中国仍以传统经济为主,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4.B

【解析】

“纱”购之外国等字眼说明了中国不纺纱只织布,体现了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全部走向破产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出纺纱使用机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织布收利甚微而迅速衰败而非迅速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5.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理解题干描述的“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现代化是指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即采用机器生产。西方化是指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对这两者都拒绝的是义和团运动,因为其盲目排外,拒绝一切西方事物。辛亥革命力图使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两国领域都西化。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拒绝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所以答案为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

26.C

【解析】

【详解】

从“自强”洋务,到“商战”发展资本主义,再到“革命”推翻专制,“觉悟”解放思想,这四人的

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和近代思想、实践的轨迹,逐渐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C项正确,A项无法对应后两人的主张,B项与李鸿章的主张不符,D项只符合章太炎一个人的主张。

27.B

【解析】

【详解】

从表格中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中,原料和手工业品的“比重”高于机器产品,可知①说法正确;手工业品比重下降可知②正确;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③说法错误,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所以④说法正确,因而正确答案是B项。

28.D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反映出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其中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的人数出现上身的趋势,说明传统农业到冲击,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D 符合题意。A与题干反映的情况无关;B与事实不符,宗法家庭观念在今天仍有影响;C时间不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时期。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9.C

【详解】

自然经济对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有抵制作用,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民族企业是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经济的诱导下产生,洋务经济和外资企业压制民族经济,民族经济对外资企业有抵制作用。因此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D 项。

【点睛】

联系所学可知,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中民族工业出现时间最迟,且是在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因此首先可以确定民族工业。然后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自然经济、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从而确定答案。30.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把握题干中的时间“1895年至1911年”,该阶段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的机会。AC属于民国时期,不符合题意。B属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策。故本题选择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31.B

【解析】香烟不是饮食,故①项错误;“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反映出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故②③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故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

32.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甲午战败后已经宣告破产;C不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1915年正值一战爆发以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因此选B.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点评: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33.C

【详解】

根据题意内容可知,工商业者是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属于新的社会力量,而非传统的社会群体,故排除A项;工商业者投身社会事务也有显示自身实力和存在价值的因素,并非全部都是为了图利,故排除B项;根据“工商业者在创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民主革命、抗日救亡等众多社会事务中日益显示出自身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可知工商业者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故选C项;题意只反映了工商业者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没有体现其实倡导革命的新中坚力量,故排除D项。

34.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