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同步练习

姓名: 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地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情感之细腻,爱心之,听着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美好的情愫绵延不绝,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被看作是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

A.深厚深沉不仅还B.深沉深厚不但而且

C

深厚深沉不是而是D.深沉深厚不仅还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奠基慌急妇孺皆知推卸B.揩背烦躁慷慨淋漓翮眼

C

竹篾搁放一泻万丈婉转D.泛滥趋避颠沛流离高梁

二、字词书写

3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淫慢(____ )夫(________ )诫子书( ________ )遂成枯落(________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时而温柔娴静,时而却又粗犷豪放,时而显得缠绵婉约,时而又那样的深沉素雅。这就是你——我喜爱的雨。

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睛——脑海里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滋滋声,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夏天的雨可没有那样的好脾气,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他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他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首精彩昂扬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再用心去听吧,你就会听到一串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他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弹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回过味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便可以和肥梅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会依稀记得:昨夜风疏雨骤,雨声滴碎荷花声。

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誉为金风。那,我就把秋雨称为金雨吧。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副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具有魅力的背景。现在,我听着金色的雨声,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祝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玉米,老师丰收了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

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敦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他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他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

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

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个最纯真的、最美妙的心灵。

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地享受他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有删改)

4 . 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 . 请根据第1 段内容概括出各个季节的雨的特点。

春雨:_____________ 夏雨: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 冬雨:_______________

6 . 请结合文段,分析第3 段引用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7 . 融情于景是写景抒情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本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雨的不同韵味,抒发了作

第 2 页共8 页

者对雨的什么感情?

阅读包利民的《肩上扁担,桶中流年》,完成小题。

①女儿只是在绕口令中知道的扁担,念着“扁担宽板凳长”一路成长,只是问起她扁担到底用来做什么,却也只是说得模模糊糊。在我儿时的岁月中,在乡下的生活里,扁担却是家家必备之物。

②每天的清晨,村中的老井旁便排满了担水的乡亲。古老的辘轳摇起东方一轮红日,倾倒进铁水桶里。那时父亲便担着水回家,两个铁桶里的太阳被颤动的水花搅得支离破碎,一如童年五彩的日子。扁担就在父亲的肩上起伏着,发出一路咯吱的响声,于是所有的日子都灵动起来。

③最初的时候,家里用的是一根竹扁担,似乎是从一根极粗的竹子上剖解出来,韧性极好,用了多年也不弯曲。后来,外公给我们做了一根榆木扁担,外公是木匠,手工精细,加上上好的榆木,扁担极美观,两端窄中间宽,打磨得光滑无比。就连两端垂下的铁勾,也是银亮亮的。这根新扁担取代了竹扁担,成了父亲每早担水之物。竹扁担并没有被抛弃,它接手了挑水以外的其它活计。

④最喜欢在秋天的田野上,看人们忙碌的身影。有些庄稼被打成了粗粗高高的捆,人们就担着它们行走在田垄之上。远远望去,一根扁担的两端,就像载着两座不停跳动的小山。

⑤父亲性情梗直,一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他并不高大,扁担竖起也要比他高上一截,有时会想他是怎样将那么重的两桶水一路担了这许多年。也曾坐在父亲的肩上,看着那个小小人间的奇妙。觉得他的肩膀很有力,仿佛可以将整个房子托起。

⑥第一次挑水时,很不得要领,只觉得那扁担压得肩膀生疼,举步维艰。也想使肩上的扁担颤起来,却更是控制不好,使得两个铁桶不安分地乱动,水也洒出许多。两只铁桶是用铁皮打轧而成,家家都用这样的水桶,摇晃起来发出清脆的响声。它们每天奔走在水井和家里的水缸之间,摇荡着四季的风霜雨雪。

⑦父亲告诉我,不管多重,腰要挺直,抬脚时让扁担上扬,可以减轻水桶重量,落步时让扁担自然坠弯,并由此积蓄了再度上扬的力量。当我终于掌握了这种节奏,发现两桶水也并不是那么重,忽闪忽闪之间,便体会到了一种欢畅的感觉。几趟水担下来,肩头就火辣辣地疼。父亲说,担久了就好了。现在想来,当年的那些日子,虽然艰苦沉重,却从未把人们的腰压弯,并努力让生活动起来,一种充满希望的节奏。

⑧那根榆木扁担,中间的部分,由于长年和肩头磨擦,被汗水浸染,颜色变得极深。一如被希望涂亮的日子,总有与众不同的片段。一年一年,时间就在那两只铁桶间流走,许多年过去,想来农村家家都有了自来水,扁担被用得也少了吧!旧时的光阴如废弃了的老井,荒草丛生,而记忆如尘封的扁担,依然直直,就像父亲当年的身躯。

⑨那么多的生活之重,并没有让父亲屈服,而岁月,却轻易压弯了他的腰。有一次,女儿又念起“扁担宽板凳

长”,父亲听了,眼神飘忽了一下。那些生动的时光已走远,扁担也只能在我们的记忆里一路歌唱。一个夜里,便梦见了遥远的情景,扁担在父亲年轻的肩头颤动,两桶水也欢快地跳跃,揉碎了两轮红红的太阳。

8 . 仿照示例,完成本文主要情节的梳理。

____________ —父亲担扁担—________________ —我挑扁担— _________________

9 . 阅读全文,分析本文标题“肩上扁担,桶中流年”的作用。

10 . 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⑧段画线句子中的“浸染”一词换成“沾湿”好不好?

(2)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远远望去,一根扁担的两端,就像载着两座不停跳动的小山。

11 .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又是秋天,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选自《秋天的怀念》

选文结尾写到梦中的“太阳”,链接材料中写到了“菊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四、语言表达

12 .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①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修辞: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修辞: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第 4 页共8 页

修辞: 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 的!

修辞: 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6 分)

“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 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 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 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 1 ) 这 段 选 文 中 的 “ 我 ” 名 叫 , 出 海 前 的 职 业

是 ,“敌舰”是指 (国名)的舰船。 (2)请简要说说两个小人国交战的起因以及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讽刺意义。

六、综合性学习

13 . 百善孝为先。请观察下边两幅图,根据图一推测图二的内容,并写出其本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 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 接受。中医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 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

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医

2011 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

药在海外蓬勃发展。

选自2017 年2 月15 日《人民日报》等,有删改)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 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

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

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自2016 年8 月19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2011—2015 年我国中成

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图

(选自2017 年1 月13 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14 .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A.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中药也因此走出国门,在海外蓬勃发展。

B.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是保护好中医药知识产权、让中医药姓“中”的重要法律手段。

C.中医药可以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和西医相比较疗效更加确切,优势更加明显。

D.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西医的医疗地位正在逐渐被中医所取代。

15 . 根据材料,说说中医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的原因。

16 . 请简要说明《2011—2015 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图》的主要信息

一、选择题1、

2、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2、

四、语言表达参考答案

1、

1、

五、名著阅读

1

六、综合性学习1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