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化肥行业研究报告

化肥行业信用风险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产品及原材料价格以及成本转移能力、环保等行业政策。化肥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2020年以来在播种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下降的同时,受益于肥料利用率的提升,粮食产量止跌回升。行业复合肥逐步代替单质肥,复合化率不断提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关之年,化肥行业减量增效逐步推进,开工率有所回升,产量先减后增,但需求不足,主要化肥产品价格保持低位,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经营业绩分化明显。为保障化肥的稳定供应,加大粮食储备,我国完善储备政策和考核方式,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承储,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另外,关税和增值税下调对行业出口及经营效益提升形成一定程度的利好,但由于我国化肥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且国外新增产能不断投产,后续出口增长可持续性较弱。

从化肥行业内已发债企业来看,发债企业主要为各省市内化肥龙头企业,区域地位稳固,市场份额较高。2020年1-9月,化肥行业发行债券的主体4家,合计发行14支超短期融资券和1支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合计99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化肥行业仍在存续期内的债券发行主体共计10

个,存续债券规模168亿元。2020年以来,化肥行业有2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上调。主要化肥发债企业整体债务增幅有所上升,盈利能力及经营周转能力有所减弱,行业信用质量将比上年有所下降。部分中小型或区域型化肥企业或将因为环保停产、库存压力等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或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展望2021年,化肥行业仍将以减量增效为总目标。从需求端来看,农业作为化肥行业主要下游,受新冠疫情和国家涉农政策调整影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有所增加。随着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的种植热情提高,对肥料的使用数量将会有所增加。但在环保压力下,有机肥销售规模将继续放大,对化肥需求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外,由于我国化肥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加之国外新增产能投产,未来我国化肥产品将主要依靠国内内循环消化。从供给端来看,化肥行业受环保施压,产量仍无法大幅释放,未来新增产能集中于氯化钾,以降低对外依存度。短期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带动化肥价格走高。目前主要化肥企业经营业绩分化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随着中小企业的清退,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短期供需平衡关系将成为左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长期行业将通过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化肥行业未来资本性支出将主要围绕生产

线技改和化工联产,中短期内或将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性支出需求。

一、行业基本面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化肥施用量完成“零增长”目标,化肥减量增效逐步推进,行业经过多年去产能,经营质量有所改善,开工率有所回升;虽然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低迷,化肥产品价格走低,但随着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行业恢复生产,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带动化肥价格企稳回升,但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

化肥行业主要下游为农业,其中粮食作物的化肥用量占比最高,具有一定的需求刚性,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2016年以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3.60千公顷,同比下降0.83%。2020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17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81.60千公顷,下降0.70%。在播种面积减少及国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政策背景下,2019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同比减少4.42%,为5,403.59万吨。在化肥施用结构方面,复合肥施用量逐年上升,约占40%左右。与此同时,单元化肥(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有所下降,占比分别约为36%、12%和10%。在播种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下降的同时,受益

于肥料利用率的提升,2019年粮食产量止跌回升,全年粮食产量66,384.34万吨,同比增长0.90%。

化肥行业经过多年淘汰落后产能,经营质量有所改善,2019年尿素、复合肥等产品开工率回升,推动化肥产量小幅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产量为5,624.90万吨,同比增长3.6%。但当年国内需求依然疲软,价格下滑,新增产量主要通过出口消化。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化肥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2020年1-10月我国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产量为4,588.30万吨,同比减少3.00%。

进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肥进口1,110万吨,同比增长16.9%;出口2,655万吨,同比增长10.9%。我国化肥进口以氯化钾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受矿资源等因素影响,我国钾肥产量仍处于偏低水平,进口依赖度较高。我国化肥出口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受益于全面取消化肥出口关税政策,2019年化肥出口出现自2015年以来首次正增长。2020年海外新冠疫情较为严重,进而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我国化肥进口量减少。2020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化肥量为896.9万吨,同比下降9.1%。同期,我国化肥生产自3月起陆续复产,企业供给恢复稳定,国际订单需求良好,累计出口化肥339.7万吨,同比增长1.8%。

2019年以来,化肥产品价格指数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2019年1-4月,在原料价格上涨及新增产能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化肥产品价格指数小幅上行;第二阶段为2019年4月-2020年2月,开工率回升带动产量增加,但在出口消化有限、国内减量增效背景下,需求疲软,化肥产品价格指数高位回落。同时,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导致化肥库存高企,进一步推动化肥产品价格指数下滑;第三阶段为2020年3月起,随着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企业逐步恢复生产,下游需求回暖,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带动化肥产品价格指数逐步回升。但截至2020年11月末,化肥产品价格指数仍较2019年初下降10%左右。

(一)氮肥

氮元素是构成植物细胞蛋白质的主要原料,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氮肥不但可以作为单一肥料,还可以与磷肥、钾肥混合制成复合肥料。氮肥产品包括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其中尿素作为含氮量最高的中性速效氮肥,是我国目前用量最大的氮肥品种,约占70%。

目前尿素生产工艺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煤头工艺和气头工艺,原材料分别为煤炭和天然气。通过煤炭或天然气生成合成气,再与氮气反应制成合成氨,进而与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制成尿素。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导致

我国煤头尿素产能约占77%,气头尿素约占23%。煤头尿素主要集中于华北等富煤地区,气头尿素主要集中于西南天然气丰富地区。其中煤头尿素又可分为固定床、气流床和流化床三类工艺,现阶段我国流化床技术发展较慢,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不多,煤制尿素工艺多为固定床和气流床。固定床工艺以无烟煤为原材料,由于其碳转化率低、用煤吨耗高,所面临的环保压力较大,逐步被气流床工艺所取代。气流床工艺以烟煤、褐煤为原材料,多采用水煤浆技术和航天炉技术,具有较高的碳转化率和热效率,且洁净环保,是煤头尿素产业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氮肥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环保趋严背景下,加速出清过剩产能,先进技术逐步推进,行业集中度提升。2016-2018年我国尿素总产能分别减少386万吨、380万吨和322万吨。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 2019年末全国尿素产能合计为6,668万吨,当年减少286万吨,其中以烟煤、褐煤为原料的先进技术占比36%,较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合成氨产能合计为6,619万吨,当年减少70万吨,其中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的产能为2,718万吨,占总产能的41.0%,较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目前产能100万吨以上的企业占比已达50%,行业集中度提升。

因产能缩减及开工率维持在低位,近年来氮肥年产量不断走低,供给过剩格局有所改善。2019年受益于尿素产品出

口的大幅增长,开工率有所回升。根据隆众化工数据显示,2019年尿素行业平均开工率为62.08%,较2018年提升6.96个百分点。当年尿素产量5,475万吨,同比增长5.2%。进入2020年,我国尿素行业开工率进一步提升, 2020年11月末行业平均开工率为69.68%。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尿素平均日产量为15.55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9.43%。

从国内需求来看,尿素的需求分为农业和工业,其中农业约占65%。农业需求主要体现在氮要素单质肥及复合肥。2019年随着化肥利用率提升,氮要素单质肥及复合肥用尿素量占比分别为51.9%和13.97%,较上年分别下滑 1.1%和1.2%。工业方面,尿素主要用于工业板材、三聚氰胺、火电脱硝、车用尿素等,2019年占比分别为17.73%、8.43%、4.37%和2.1%,较上年均小幅增长,成为拉动尿素消费主要因素。但三聚氰胺生产已处于盈亏平衡附近,未来生产规模将有所放缓。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测算,2019年氮肥表现消费量(折纯)3,412.3万吨,同比减少0.13%,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4,998.8万吨,同比增长0.4%。2020年1-9月我国氮肥表现消费量(折纯)2,720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尿素表现消费量4,031.7万吨,同比增长3.3%。

进出口方面,我国尿素以出口为主。2019年受益于全面取消关税,化肥产品出口大幅增加。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

国出口尿素(实物量)494.5万吨,同比增加102.4%,累计出口金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81.5%。我国尿素出口国主要为印度、韩国、墨西哥、孟加拉、智利等。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使得粮食安全被各国更为重视,尿素为我国化肥主要出口品种,2020年1-9月出口量293.06万吨,其中出口印度128.63万吨,占比43.89%。相较于出口,我国尿素进口量较小,以转口贸易为主。2019年我国尿素进口量18.15万吨,同比增长11.0%,累计进口金额4,654万美元,同比增长

2.4%。2020年1-9月我国尿素进口量0.12万吨,同比增长

3.38%。

2019年起尿素开工率回升,但在需求端减量增效政策背景下,国内农业用尿素需求趋弱,且出口消化规模有限,尿素价格有所回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尿素(小颗粒)平均市场价1,933.92元/吨,同比下跌6.38%。尿素与无烟煤之间的价差有所收窄, 2019年末为934.93元/吨。2020年尿素价格在1,600-1,800元/吨区间低位运行, 11月末为1,877.2元/吨,但受益于无烟煤价格走低,价差升至1,175.20元/吨。

近年来化肥行业投资多为煤基多联产装备,以丰富产品结构并增强经营灵活性。尤其是尿素企业,与化工联合发展趋势明显。由于煤基多联产装备合成的产品包括合成氨(尿素上游产品)、甲醇、乙二醇、丁醛、碳酸二甲酯、草酸、

甲酸等。尿素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相应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经营灵活度和经营质量。

总体看,2019年以来氮肥行业持续出清过剩产能,开工率有所回升;且受益于全面取消关税,出口量大幅增加。但国内化肥需求低迷,出口消化产量有限,产品价格仍一路下行,行业盈利空间收窄。未来我国氮肥行业发展将更多依赖于工业尿素市场增量需求以及煤基化工产品联产。

(二)磷肥

磷肥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生产的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通常用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作为衡量磷肥质量的指标。分解磷矿石的方法分为酸法工艺(亦称“湿法工艺”)和热法工艺。酸法工艺通过硫酸分解磷矿,再将磷矿中的钙以硫酸钙的形式分离后,得到磷酸。该工艺满足能耗和环保的要求,成本相对较低,但对磷矿石的品位有较高要求,且产成品杂质较多。热法工艺是利用高温分解磷矿,进而制成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该方法所制得的磷酸产品纯度高,可加工中低品位磷矿石,但能耗较高,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环保高压下酸法是分解磷矿石的主流工艺。

我国磷肥行业成熟度高,是全球主要的磷肥产品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但产能利用率不足。技术方面,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低的特点,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先后研发料浆法磷铵技术、聚晶法和快速萃取法磷酸生产技术、低温转

化生产硫酸钾复合肥技术、中低品位磷矿与难溶性钾矿生产熔融磷钾肥技术等,并逐步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设备方面,我国磷肥装置国产化程度较高。根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磷肥产能2,240万吨,产量1,610万吨,表观消费量1,097万吨,自给率147%,为历史最高。近年来磷肥行业经历供给侧改革与环保整治,部分落后产能得以出清,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仍仅为64%。

磷肥生产主要原料为磷矿石和硫磺,其中磷矿石占磷复肥生产成本30%左右。我国磷矿资源储量相对丰富,达32.4亿吨,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摩洛哥。但我国磷矿石资源分布不均衡,贵州、湖北、云南和四川的磷矿资源储量合计约占全国85%;且资源品位不高,已探明磷矿储量中,磷含量大于30%的富矿资源约10.9亿吨,约占总储量的8.2%,集中于云南及贵州。我国磷矿石平均品位为17%,低品位磷矿石需经洗选富集后才能满足下游磷化工行业生产需求,加之磷矿资源普遍埋藏较深,开采难度大,采选成本高。在环保限产和“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双重压力下,2019年我国磷矿产量为9,332.4万吨,同比下滑3.1%;2020年磷矿石继续减产,2020年1-9月我国磷矿产量为6,500.6万吨,同比减少0.9%。2019年受下游需求疲弱、市场库存高位等因素影响,磷矿石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9年西南地区、华中地区磷矿石(30%)市场价(中

间价)分别同比下跌10%和13.64%。2020年磷矿石中间价未发生变化。硫磺价格方面,2019年硫磺价格持续回落,截至2019年末,各地区硫磺市场价(中间价)降至330-545元/吨。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硫磺库存高企,价格继续探底,但已于3月起企稳回升,11月末各地硫磺市场价(中间价)升至610-890元/吨。

目前磷肥品种以磷酸铵类型为主,即磷酸与液氨反应生成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合计占比85%以上。2019年国内磷酸一铵产量(实物量)为1,672.7万吨,表观消费量(实物量)为1,435.64万吨,自给率为116.51%;磷酸二铵产量为1,471.3万吨,表观消费量为823.81万吨,自给率为178.60%。随着国内需求饱和,出口成为化解磷肥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但2019年全球磷肥产能释放较多,且我国出口价格不具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走弱。2019年磷酸一铵出口量2,391.44万吨,同比减少3.94%;磷酸二胺出口量647.49万吨,同比减少13.30%。2020年出口继续疲软,1-10月磷酸一铵出口量2128.43万吨,同比减少0.58%;磷酸二胺出口量476.30万吨,同比减少10.81%。价格方面,2019年受原材料磷矿石及硫磺价格下跌及需求低迷影响,磷复肥价格持续下跌。2019年末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现货价分别为1,890元/吨和2,350元/吨,较年初分别下跌19.92%和18.97%。2020年磷复肥价格继续下滑,至9月下旬后随

着全球需求复苏而触底反弹。11月末,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现货价分别为2,160元/吨和2,480元/吨,较年初分别增长14.29%和5.53%。

2019年以来,随着落后产能进一步出清,国内磷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019年前4大磷酸一铵生产商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26%,其中湖北洋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洋丰集团”)磷酸一铵产能占比9%,位居全国第一;磷酸二铵行业前10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90%,前4大企业产能占比66%。其中,贵州磷化集团产能最大,占26%,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天化”)次之,占24%。

(三)钾肥

钾肥产品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镁等。其中,我国氯化钾产量占比70%左右,硫酸钾占比20%左右,其他钾肥产品占比较小。硫酸钾由于应用范围较氯化钾广,单位价格偏高,因此氯化钾凭借其养分浓度高且价格低廉而成为钾肥市场主导产品。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集中于加拿大和俄罗斯两国,我国钾盐资源较少且集中于青海察尔汗湖和新疆罗布泊湖。我国钾肥产能较为稳定。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氯化钾产能约948万吨,主要集中于青海省,其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盐湖股份”)氯化钾产能为550万吨,占比58%;硫酸钾产能约490万吨,其中59.59%分布在新疆、

青海等西北地区,以水盐体系法为主,其中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能力。目前我国钾肥自给率约为50%,是世界钾肥进口大国,进口钾肥产品主要为氯化钾。2019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为908万吨,同比增长21.7%,主要系2018年钾肥进口大合同延至9月才完成签订,后续到货量使得2019年进口量激增所致;2020年1-10月我国氯化钾进口量为741万吨,同比减少8.7%,主要系2019年钾肥进口大合同没有签订所致。2020年4月末我国以220美元/吨完成进口钾肥大合同签订,随着合同执行进度推进,氯化钾进口量有所增加。出口方面,受益于2019年取消出口关税,我国钾肥出口量大增,主要是硫酸钾,2019年累计出口32.59万吨,较上年增加31.72万吨。

2019年国内钾肥市场库存处于高位,价格持续回落,产量下降。根据Winds资讯数据显示,2019年钾肥周平均库存302.29万吨,较上年增长55.72%。库存高企导致钾肥价格承压。2019年国内钾肥现货价格从年初的2,450元/吨降至年末的2,100元/吨。产量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累计生产氯化钾(实物量)634.13万吨,同比减少4.66%;硫酸钾(实物量)287.07万吨,同比减少20.66%。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1-2月国内钾肥库存继续抬升,3月起库存得以逐步消化,但国内钾肥需求低迷,现货价格仍继续回落至8月底的1,700元/吨后,方企稳回升。截至

2020年11月末,钾肥现货价格为1,920元/吨。由于氯化钾的生产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基本不开工,因此2020年新冠疫情对氯化钾产量基本未产生影响。但硫酸钾受新冠疫情及环保影响产品有所减产。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生产氯化钾(实物量)643.79万吨,已超过2019年全年产量;硫酸钾(实物量)253.58万吨,同比减少11.66%。

总体看,2019年受益于关税取消,钾肥出口大增,但尚不足以显著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尤其是主导产品的过剩局面,国内库存高企,价格承压,产量有所下降。2020年钾肥库存有所消化,价格有所企稳,但需求依旧低迷,库存仍处高位。预计2021年钾肥市场去库存压力仍较大,价格或继续低位运行。

(四)复合肥

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及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主要原料为氮肥、磷肥和钾肥,原料成本约占复合肥成本的70%-85%。根据下游农作物所需养料成分不同,复合肥企业生产不同元素含量的产品,包括硝基复合肥、尿基复合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等。复合肥价格波动趋势与单质肥基本一致,2017年下半年起,受原材料单质肥价格持续回升及环保督查趋严影响,复合肥生产企业开工率降低,价格持续上涨。2019年以来单质肥价格普跌,复合肥价格承压。2019年末,硫酸

钾复合肥产品价格跌至2,405元/吨,较上年末下跌8.73%;2020年价格继续下行,至10月受原料价格上涨支撑,复合肥价格出现企稳,10月末,硫酸钾复合肥产品价格为2,290元/吨,较年初下降4.78%。

由于复合肥可以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并降低环境与土壤压力,国家大力推动以复合肥替代单质肥,复合肥需求增长。但2019年以来下游农业需求整体疲软,复合肥需求相应也有所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农用复合肥施用折纯量2,230.67万吨,较上年减少1.68%。

复合肥领域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并不高,经过一轮产能扩张后,已出现产能过剩。2019年我国复合肥产能已高达1.7亿吨,实际产量仅占产能的不到30%。目前,除了传统的复合肥产品,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等高效环保新型肥料产品正迅速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投入能力的增强,技术含量较高的复合肥品种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提升,新型复合肥的研发创新是行业发展方向。

我国复合肥主要产区集中在华东、华中及西南区域,其中华东区域总产能占比约为50%,并形成了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史丹利”)、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鲁西化工”)等一系列复合肥龙头企业。细分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效益分化严重,集中度提升,其中史丹

利、鲁西化工等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且资源及规模优势明显,更易消化及传导成本上行压力。中小型复合肥企业则在下游农产品行情低迷、上游单质肥价格波动背景下,盈利空间明显收窄。中小型化肥生产企业普遍面临装置设备落后、环保达标投入能力不足等困难,未来随着化肥行业复合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复合肥市场容量的扩大,中小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市场份额将向龙头企业集中。

行业政策方面,化肥的稳定供应关乎粮食安全,我国政府通过完善化肥储备政策及考核方式,持续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同时鼓励化肥出口,全面取消化肥产品出口关税并降低增值税,以缓解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在环保压力下,各级政府大力鼓励有机肥施用,并给予政策补贴,有机肥销售规模增长则会对传统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挤出。

作为“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国内化肥需求基本完成零增长目标,行业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但主要化肥品种产能过剩问题依较突出。近年来化肥价格波动较大且整体回落,经营及储备风险上升,经销商和农民储备肥料积极性不高。另外,化肥主产地和消费地相距较远,运输需要一定时间,一旦春耕旺季化肥供应不足,将对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为保障和巩固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20年7月31日联合发布了《国家

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整合春耕肥、救灾肥、钾肥三项储备,完善储备政策和考核方式,降低企业成本,保障化肥的稳定供应,同时减少钾肥资源的过度开采,支持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承储,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

税收方面,国家为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压力、鼓励化肥出口,全面取消化肥产品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出口关税方面,商务部自2019年1月1日起,暂停磷矿石、白银出口配额管理,调整为许可证管理。同年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9年进出口暂定税率调整方案的通知》(税委会[2018]65号),对化肥、磷灰石、铁矿砂、矿渣、煤焦油、木浆等94项商品不再征收出口关税。

受益于化肥相关产品全面取消出口关税利好,2019年出口大幅增加。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矿物肥料及化肥累计出口2,655万吨,同比增长10.9%。其中,氯化钾、硫酸钾、其他矿物钾肥及化学钾和三元复合肥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3.73%、3,645.98%、3,600%和84.15%。2020年1-10月硫酸钾和其他矿物钾肥及化学钾出口分别为33.39万吨和1.82万吨,均超2019年全年出口量。出口量的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过剩产能压力,但上述品种出口量规模仍较小,影响有限。

在出口关税利好背景下,磷矿石出口量不升反降。2019年我国磷矿石出口33.95万吨,同比减少21.74%,主要系磷矿石开采环节环保约束强化等因素影响所致。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处置,指导帮助不达标企业进行达标改造,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鼓励支持先进绿色产能,树立行业标杆。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有效防治“三磷”污染,推动磷化工产业链绿色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磷矿石产量难以大幅增加。

2020年11月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54号),自2020年12月1日起,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剔除,共计剔除199个十位商品编码。同时,对部分商品禁止方式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后,我国化肥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所消耗的进口原材料可享受保税政策,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进口关税,有利于进口料件占成本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提升盈利能力。该政策调整较2019年全面取消关税政策,对化肥行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进口关税方面,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对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硫酸钾、

磷肥、含氮磷两种肥效的化肥肥料、其他肥料等,暂定关税均为1%。从海关总署数据来看,关税下降并没有导致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主要系我国化肥产品基本满足自供,对外依存度不高。

增值税方面,化肥行业增值税自2018年5月1日起由11%下调至10%,2019年4月1日起进一步降至9%,粗略估算化肥行业生产环节可获得约150余亿元税负减免。与此同时,以增值税为基数的相关附加税费也会相应减少,此举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化肥生产、流通企业负担,有利于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在环保压力下,为改善土壤环境,加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级政府大力鼓励有机肥施用,并陆续制定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全国试点地区购买商品有机肥每亩施用量达到250公斤的,每亩给予补贴100元,即每吨补贴400元。在鼓励有机肥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预计我国有机肥销售规模将近千亿。有机肥销售规模的逐步增长,对传统化肥行业的使用产生挤出效应。

整体而言,国家化肥储备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化肥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全面取消关税和增值税降低,有利于通过增加出口以消化国内产能过剩压力,但规模有限;推广有机肥则会对传统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挤出。

化肥行业未来资本性支出将主要围绕生产线技改和化工联产,中短期内或将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性支出。

在严禁新增产能且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化肥企业资本性支出主要体现为既有生产线技改。氮肥方面,煤基多联产、柔性调节的运营模式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新项目投资支出以化工联产为主;磷肥方面,资本性支出主要是用于上游磷矿石资源储备以及生产线技改项目;钾肥方面,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兴起,钾肥企业积极开拓盐湖提锂技术,因此投资性支出集中于新能源板块上;复合肥企业则是加大了产能布局,短期内投资性支出仍较大。随着项目的推进,中短期内或将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性支出。

二、样本数据分析

1. 样本筛选

据统计与整理,Wind行业分类中化肥行业上市及发债企业合计32家。其中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公司(简称“湖北宜化”)和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宜化集团”)、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煤化工”)和山西阳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阳煤投资”)、云天化和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天化集团”)、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六国化工”)和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铜化集团”)、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洋丰”)和洋丰集团系母子公司并表关系,根据核心业务分类,在样本数据统计时保留湖北宜化、阳煤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0 年之前,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的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等层面,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示范或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2000~2005年,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与诱导、视频监控等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化等方面的发展,由此阶段开始,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实质性建设、应用实验阶段。 2005~2010年,智能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交通高清视频检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多种主流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系统专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执行也都推动了产业发展。 2011年以后,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智能交通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确,专业性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增长服务运营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的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2 年以来,乌鲁木齐、银川、连云港、兰州、枣庄、宜昌、武汉等十余个城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BRT工程,继深圳、郑州之后,有20多个城市将“公交都市” 作为激励“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4]。各地大力开展公交都市示范 工程,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预计未来的5年内,智能公交系统每年的市场容量为50亿元以上。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 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公共交通领域的车载终端、通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手段将会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公交优先的可实现度。目前,国内涉及智能公交领域的厂家至少超过300家,而随着公交车辆对社会交通分担比例的不断提高,公交智能化需求会愈发旺盛,在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的前提下,智能公交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交通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革命。智能交通作为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其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计算。数据采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诸多对象,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出行服务数据、基于行业运营企业生产监管数据、基于物联网、车联网的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交通气象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出行环境数据等,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形式多样、数据量十分庞大,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典型的应用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交通数据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交通iFFF-r-F-FFF…一扌彳-F-FFF-i - F.-F- - - XFFF*FFXF* " ~ '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对智能交通的一点认识

对潍坊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点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长久以来,人、车、路的矛盾激化已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道路运输增长的需求可以靠提供更多的路桥设施来满足,但是在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的今天,道路设施的增长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提供除设施以外的技术方法来满足这一需求,智能交通系统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地市区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地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地区在制定本地区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地区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结合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各地的发展状况,对潍坊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智能交通发展概况 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而在建立起的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目前,智能交通在全球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并成为继航天航空、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进程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交通、环境等众多问题,因此发展智能交通,特别是城市智能交通UITS,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特定的交通特点,智能交通的发展在我国面临众多问题。首先,我国城市交通成分复杂,自行车拥有量大,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低;其次,城市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水平不能跟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再次,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必须在借鉴国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际,走属于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之路。 二、潍坊市智能交通的现状 2010年初潍坊市建设并启用了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潍坊市道路交通智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目录 背景及需求 (3) 形势与背景 (3) 规划定位 (4) 规划目标 (5) 系统总体设计 (8)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 (8)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 (9)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以人为本,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确保道路执勤、执法、现场事故处理等工作的安全、严谨和规范性,并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合理规划勤务信息。 规划定位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 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作为城市ITS发展的基础,其依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市ITS建设将依托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围绕秩序管理、事故管理、路网管理、特勤任务、交通肇事逃逸追捕、城市交通服务这六大业务核心,建设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交通监管指挥中心、城市交通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改造15个子系统,即交通固定点监视系统、交通制高点监视系统、交通违法手动抓拍系统、车辆监测及参数采集系统、交通事件视频检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违法占用公交车道监测记录系统、城市道路违法停车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超速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人行横道智能监测系统、动态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执法车辆车载取证系统执法系统。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 城市ITS感知网格的合理建设,依托于对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的深入解读,综合考虑城市出入口、工业聚集区、商业聚集区、市民居住聚集区、道路分布、铁路分布、水路分布、客(货)运交通枢纽、建筑物空间分布及高度等因素,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侧重点,进行科学的点位设置和前端感知设备类型选择,构筑“点、线、面、空”多维度一体的城市ITS动态感

公安、安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1.doc

公安、安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1 前言 目前公安领域的无线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全国有80%以上的地级市都已建设了模拟集群网,其中有的省已经建设了覆盖全省的集群系统。在数字集群系统方面,我国正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推动340MHz数字集群系统建设。 政策方面,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为了支持和指导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于2001年、2002年以及2003年陆续发布了3个重要的文件。尤其是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7月11日发布的“关于800MHz 集群频率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停止为800MHz模拟集群通信系统指配频率,加强800MHz数字集群频率集中管理。 总之,集群无线通信专网的数字化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公安集群无线通信专网的数字化也是必然趋势。目前公安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一直在关注集群无线通信专网数字化的课题。但是,现阶段的公安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总体来说仍然存在着技术相对落后、业务单一、应用面较窄等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有的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虽然也有为数不多的数字集群系统应用,但总体存在着价格高、稳定性差、业务种类缺乏、售后支持有限等不足,严重地制约到集群应用的发展。

为了加强和保证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移动视频业务的开展,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将336-344MHz频段规划为专用移动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使用频率,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公安系统业务应用专门开发了基于340M频段的McWiLL?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凭借远优于现有技术体制的数据带宽优势和多媒体调度业务提供能力,为公安部门提供无线视频、集群调度、无线信息查询、数据信息采集等综合宽带业务功能,配合公安部门打造平安城市、移动警务、智能交通和公安执法信息化等功能平台,提升公安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 解决方案架构 解决方案特点: (1) 看得清:室外执法现场工作人员现场拍摄的图像、图片等可以通过无线系统清晰的传送到指挥中心。 (2) 听得真:室外执法现场工作人员可与无线网络覆盖到的其他人员进行清晰流畅的语音对话。 (3) 存得牢:室外执法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指挥车,把室外执法现场的实时状况进行采集,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等;对三类数据的存储可以在前端和后端分别进行,实现对现场状况的证据保留。 业务分析 公安派出所应用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实时都工作在有线网络存在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关于石油的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2016年关于石油的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石油的行业分析 一石油行业背景知识简介 中国石油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在相关行业的需求带动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它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特殊性,使得它的何去何从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重视科技领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 二行业的经济特征 石油,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和国际属性,石油企业对汇率的依存度也特别高,货币价格变动将对石油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且,石油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交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高油价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油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而相关能源行业如煤炭、电力等等行业也会由于能源的替代作用而受益;下游的加工和消费行业由于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的提高,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石油炼制、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业等等行业的转嫁能力弱、高油价打击较大;交通运输业、航空等服务业总体效益下降;汽车生产企业由于油价上涨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盈利水平下降。 四近期石油行业涨幅变动 以2010年第二季度为例 ◎石油行业景气指数保持稳定 ◎受低基数影响预警指数运行在“黄灯区” ◎石油行业产出增速趋缓 ◎石油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 ◎石油进口同比增速仍处高位 ◎石油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收窄 ◎石油行业盈利继续向好 ◎石油行业投资增速持续增长

五未来石油走势 未来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供大于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爆发严重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减小,但石油供需形势将继续受战争、政治波动及国际投机资本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出现剧烈动荡,各能源大国为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对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总体看来,未来全球性石油资源争夺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远东等非洲地区,并以中东石油竞争为主要舞台,逐步形成以美国为主导、俄罗斯、亚太地区及欧洲等多种力量交合的复杂竞争走势。六石油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石化作为石油行业的老大,中国石化一直走在石油行列的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306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目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七中国石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石化的发展壮大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陈锦华概括为三部曲:第一部曲是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用好1亿吨石油,实行投入产出承包,在为国家作贡献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积蓄力量。第二部曲是成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行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实行国际化经营。第三部曲是按照国际标准改制成立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分别发行H股和A股,并在证券市场上市,进一步把石化股份公司推向世界。陈锦华说:"第一部曲,是以我为主唱的。第二部曲、第三部曲则是盛华仁、李毅中和陈同海同志唱的,他们在第一部曲的基础上,把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规模上推进了。" 为了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垄断,推动竞争,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全国石油化工工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相互交换部分油田企业和炼化企业,并将原隶属地方政府的省、市、自治区石油公司相应地划转到两大集团公司,分别组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这次调整,打破了原来的纵向分工,以南北划分,形成两大集团的平行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用户手册 日期:2013-6-10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4) 2.参考引用 (4) 3.术语定义 (4) 4.内容 (4) 4.1系统概述 (4) 4.1.1功能描述 (4) 4.1.2性能描述 (5) 4.1.3初始运行 (6) 4.2对运行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要求 (7) 4.2.1硬件设备 (7) 4.2.2支持软件 (7) 4.2.3操作人员所需技能 (8) 4.3运行说明/系统操作指导 (8) 4.3.1 交通状况模块 (8) 4.3.3 稽查布控模块 (11) 4.3.4 违法处理模块 (20) 4.3.5 统计分析模块 (31) 4.3.6 设备管理模块 (36) 4.3.7 系统管理模块 (41)

1.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为系统操作使用帮助文档,目的是介绍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指导用户正常使用。?本文档并非关于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产品说明文档和软件开发文档。 ?本文档并不包含对业务活动的指导,只说明如何使用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2.参考引用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3-92 ?《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4-92 3.术语定义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简称系统,英文简称:ITS。 4.内容 4.1系统概述 4.1.1功能描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基于JAVA技术构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能实现跨平台部署,具备很高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同时系统采用B/S应用方式,基于模块化开发、设计和部署,通过配置文件配置加载相应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基于消息引擎(JMS)快速接入第三方子系统,JMS部署于应用服务器中,利于维护和扩展。 平台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高速公路区间超速违章检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流量监检测系统以及各类公安交警业务系统、交通行业管理子系统(如车管、驾管、违法等)等集成在统一的、图形界面的软件环境下,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有助于

智能交通_卡口系统

高清晰智能卡口系统 系 统 介 绍

目录 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系统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抓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通信息采集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牌自动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车道覆盖抓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光过度抑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口抓拍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传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设备及技术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高清摄像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牌识别服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机动车辆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借助快捷方便、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利用各种车辆进行跨区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因此,利用高科技装备建设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对打击跨区域违法犯罪行为十分必要。设立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可及时准确地记录车辆信息,随时掌握城市各出入口的车辆流量及状态,进行车辆动态布控,对违法车辆以及盗抢、肇事逃逸、作案嫌疑车辆(存于“黑名单”库中)实时报警,而且还可以查出被盗车辆或罪犯所乘车辆进出城市时间以及行经路线状况,这为快速侦破案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超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得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得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经过20年左右得发展与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得进步。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000年之前,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得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与标准得研究等层面,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示范或开工建设得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2000^2005年,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釆集、信号控制与诱导、视频监控等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化等方面得发展,由此阶段开始,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实质性建设、应用实验阶段O 2005^2010年,智能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交通高清视频检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多种主流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系统专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得设立与执行也都推动了产业 发展。 2011年以后,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得成熟,智能交通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确,专业性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增长服务运营成为新得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得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得历史机遇,2012 年以来,乌鲁木齐、银川、连云港、兰州、枣庄、宜昌、式汉等十余个城市正在建设与即将建设BRT工程,继深圳、郑州之后,有20多个城市将“公交都市”作为激励“公交优先”发展得重要政策之一[4]。各地大力开展公交都市示范工程,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预计未来得5年内,智能公交系统每年得市场容量为50亿元以上。在这些项目得基础上,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公共交通领域得车载终端、通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手段将会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公交优先得可实现度。目前,国内涉及智能公交领域得厂家至少超过300家,而随着公交车辆对社会交通分担比例得不断提高,公交智能化需求会愈发旺盛,在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得前提下,智能公交产业将迎来更广阔得发展空间。 交通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就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得又一次颠覆性革命。智能交通作为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得产物,其系统建设得核心就是数据得采集、存储与计算。数据釆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诸多对象, 包括基于互联网得公众出行服务数据、基?于行业运营企业生产监管数据、基于物联网、车联网得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交通气象数据得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出行环境数据等,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形式多样、数据量十分庞大,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典型得应用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交通数据挖掘潜在有价值得信息,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得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广泛地研究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已整合接入行业内外27个应用系统、6000多项舲动态数据、6万多路视频,目前静动态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d2986256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城市道路监控系统[1] 20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不同程度地受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世界发达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英文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ITS却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投以巨资进行ITS的研究与开发。ITS是交通、计算机、信息、通信和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城市道路监控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城市道路监控一直也是安防监控领域主要应用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监控所涵盖的围越来越大,并且与很多新技术密集型领域如IT、ITS等相互渗透扩展。 城市道路监控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二是交通监控。交通监控通常由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处罚系统组成,它是智能交通ITS技术和监控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 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对一个大围的公路路况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采集和统计,信息包括“道路占有率、车流密度、车队长度、流通量、平均速度等,能为道路疏导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以配合广播等传媒实现交通诱导功能。 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具有高技术含量,可以对“超速、逆行、闯红灯、禁停、压黄线、抢占公交车道等一系列违章现象进行准确、稳定、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和处罚。电子警察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因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增加与警力少和警务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矛盾,有效抑制的由于人为违章引起的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把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引入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点面结合式监控,提高了城市整体安全防水平,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加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降低了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面主要介绍交通监控的几个系统及应用: 一、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 1、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 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行为,经常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机动车闯红灯违章视频监测系统安装于交通路口,全天候对闯红灯的违章机动车辆进行监测,不仅能对违章车辆拍照,还能够实时对违章车辆的牌照和违章轨迹进行自动判断识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抓拍的违章照片、视频录像为依据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教育,从而大大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自觉性,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因闯红灯违章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加快车辆在交通路口行驶速度,保证道路畅通。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系统分为前端视频检测与抓拍系统、路口局部数据处理系统、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管理与处罚系统四大部分。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ITS 目录 背景及需求4 形势与背景4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4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4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4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4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4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5 规划定位5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5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5 “打基础、上业绩、出成效”三年三大步,合理推进城市ITS进程6 以人为本,推进人、车、路、环境协同发展6 规划目标6 提升全城路网实时态势监控和交通秩序监管水平6 打造全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数据中心6 提升交通管理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涉牌违法目标车辆的打击能力7 提升应急指挥协作水平,加强应急处突综合调度能力7 提升道路科学辅助决策能力,优化路网渠化、信号配时等交通管理措施7 增加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增加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城市交通形象8 提高系统运维和数据运维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健壮性8 提升业务需求迅速转换为实际系统建设落地的能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亮点8 系统总体设计9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9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10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版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1年2月

目录 (一)概念及内涵 ...................................... (二)行业概况 ........................................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 (一)经济环境分析 .................................... (二)政策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市场潜力分析 ....................................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我国城市智能交通中的卡口系统资料讲解

我国城市智能交通中的卡口系统

南通大学交通学院 智能交通系统导论 课题名我国城市智能交通中的卡口系统 班级___ 交通设备143 ___ 学号 1426042071 姓名_________ 卢铁 ________ 指导老师陆建新 日期 2016.6.22

目录 一.系统背景 二.关键技术 三.卡口技术存在的问题 四.卡口系统的应用 五.卡口系统在工程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城市智能交通中的卡口系统 一.系统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迅猛增长,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现状和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与交通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也逐年上升,特别是像肇事或做案后驾车沿公路逃逸、盗抢机动车辆、车辆违章行驶等。针对上述问题,公安部相继开展了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和实施畅通工程,其目的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向科技要警力,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现代智能交通管理中,利用视频技术获取各种交通数据和对违章车辆进行检测和监控,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优点,便于交通指挥管理部门和道路使用者及时了解道路交通状况,准确做出决策进行道路交通指挥管理和合理行车路径选择。道路交通卡口系统是安装在公路任意断面上,包括的城市的出入口、收费站、省际和市际卡口等处。卡口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自动实时拍摄与记录,并由计算机进行车牌识别以及对车辆进行行驶速度和各类违章的检测、数据采集与报警,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章、涉案车辆和公路干线交通状况的监控力度,为侦破肇事逃逸案件和治安、刑事案件以及交通违章处理提供有力的线索和证据。有效地遏制交通违章现象,消除交通隐患,降低机动车肇事逃逸和车辆盗抢案件,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二.关键技术 1.高清抓拍

高速公路智能公安交通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19 高速公路 智能公安交通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廖立涛,周翔,江法,刘奇凡 (江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直属二支队,江西九江 332000) 作者简介:廖立涛(1985-),男,科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技术;周翔(1981-),男,副主任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交通安全;江法(1981-),男, 副主任科员,第三大队三中队指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交通安全;刘奇凡(1986-),男,科员,第三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主要研究方向:交通管理。 摘 要: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可以有效地整合现有的各种公安交通管理信息资源与条件,优化道路交通管理的执勤于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效率,强化高速交管的监控力度,切实减少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序与畅通。本文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网络及分布式软件模型的设计以及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关键词: 智能交通;数据采集;软件模型;高速公路;信息安全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of the Software Model of Freeway Traf ? c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LIAO Li-tao, ZHOU Xiang, JIANG Fa, LIU Qi-fan (Directly under Jiangxi Provinc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raf ? c Police Corps Detachment 2,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China ) Abstract: Freeway traf ? c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is moder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ne which can re lax traf ? c congest, improve road utilization, increase traf ? c ? ow, decrease traf ? c accident rate and economic loss, protec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reeway traf ? c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 the system structure,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software framework of the freeway traf ? c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are provided.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ata collection; Software model; Freeway traf ? c; Information Security 0 引言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及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创建一个快速、安全、经济和舒适的高速公路运行环境,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来改造现有的路网运输系统及其管理体系,形成一种高效、准确和实时的先进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指根据高速公路路网的实时交通情况,通过应用通信、电子、计算机处理等高科技手段,合理地引导、限制和优化组织交通流,实现交通工程管理现代化最终创建一个整体有序、快速有效和安全舒适的路网行车环境的先进交通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至关重要,需要保证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以确保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确保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1,2]。 1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构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按交通信息流程划分,可分为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四 doi :10.3969/j.issn.1671-1122.2010.10.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