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行业标准包括船级社规范吗

船舶行业标准包括船级社规范吗

船舶行业标准包括船级社规范吗
船舶行业标准包括船级社规范吗

船舶行业标准包括船级社

规范吗

篇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231-1998

分类号:U06

船舶涂装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 ofpainting for ship 代替CB/Z-1231-8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船舶的涂装设计、船舶涂料、涂装前表面处理、涂装作业,涂层质量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钢质船舶的涂装,其他钢结构物涂装时也可以参照作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369-85 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GB6745-86 船壳漆通用技术条件

GB6746-86 船用油漆通用技术条件

GB6747-86 船用车间底漆通用技术条件

GB6748-86 船用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

GB6822-86 船用防污漆通用技术条件

GB6823-86 船舶压载舱漆通用技术条件

GB9260-88 船用水线漆通用技术条件

GB9261-88 甲板漆通用技术条件

GB9262-92 船底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

GB/T3513-93 船舶除锈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

GB/T3798-1977 船舶钢质舾装件涂装要求

GB/Z235-87 船舶涂装设计技术要求

3、涂装设计

3.1、船舶涂装设计应按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3.2、涂装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应符合CB/Z235的要求。

4、船用涂装

4.1、一般要求

4.1.1、船用涂料由专业生产厂生产。提供给船厂的每批涂料必须密封包装,包装桶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牌号、颜色、

出厂批号、贮存期等,进口涂料应有中文标识。

4.1.2、每批船用涂料必须附有质量保证书。

4.1.3、船用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生产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2、船用涂料的代码

为了方便涂装设计的表达、各种船用涂料右以用1~3个英文字母作为代码,涂装代码参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4.3、船体各部位涂层配套

根据船体各部位所处环境的腐蚀条件,应选用合适的涂层配套,涂层配套示例参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4.4、车间底漆

船用车间底漆应符合GB6747的要求。

4.5、防锈涂料

船舶防锈涂料分为船底防锈涂料和船用防锈涂料两类。4.5.1、船底防锈涂料应符合GB13351的要求。

4.5.2、船用防锈漆应符合GB6748的要求。

4.6、防污涂料

船底防污涂料应符合GB6822的要求。

4.7、面层涂料

船用面层涂料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可分为船壳涂料、水线涂料、甲板涂料、货舱涂料等,其中:

a) 船壳涂料应符合GB6745的要求。

b) 船用水线涂料应符合GB9260的要求。

c) 甲板涂料应符合GB9261的要求。

d) 货舱涂料应符合GB9262的要求。

4.8、液舱涂料

船用液舱涂料指用于船舶的饮水舱、压载水舱、燃油舱、滑油舱及油船货油舱等一系列涂料的总称,其中:

a) 船用饮水舱涂料应符合GB5369的要求

b) 船用油舱涂料应符合GB6746的要求

c) 船舶压载舱涂料应符合GB6823的要求

d) 成品油船或化学品船的液货舱涂料应能符装载物品对涂料的特定要求。

5、涂装前表面处理

5.1、钢材表面预处理

5.1.1、金刚材在原材料阶段的表面预处理(一次除锈),可采用抛丸、喷丸、或酸洗耳恭听方式进行。

5.1.2、厚度大于或等于6mm的钢板,型材,应采用抛丸流水线进行预处理。也可采用喷丸方式进行预处理,厚度小于6mm的钢板、型材、可在薄板抛丸流水线上预处理或采用酸洗方式除锈,也可在组装成部件,分段以后采用喷丸方式进行除锈,管材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喷丸或酸洗方式除锈。

5.1.3、钢材表面预处理前应除去表面的油污、水分和杂物。

5.1.4、抛丸或喷丸可采用钢丸、钢丝段、棱角砂等磨料

5.1.5、抛丸或喷丸后的表面,必须清除所附着的丸粒,灰尘等杂物。

5.1.6、经抛丸或喷丸除锈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CB/T3513的要求。

5.1.7、钢材抛丸工喷丸除锈应立即涂上车间底漆,车间底漆的厚度应符合涂装说明书的规定。

5.1.8、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必须待车间底漆干燥后才能起吊运输,因机械原因所破坏的车间底漆涂层应手工补涂。5.1.9、未经预处理的钢材在组成部件、分段手,如果以喷丸方式进行除锈,其表面质量应相应部位的二次除锈质量要求相当。

5.1.10、酸洗除锈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CB/T3513的要求。

5.1.11、按5.1.9、5.1.10规定除锈后的表面应及时涂上规定的防锈底漆。

5.2、二次除锈

5.2.1、二次除锈的主要方式为喷丸(砂)除锈和动力工具除锈,二次除锈作业前,应先清除焊缝周围残存的焊渣和飞溅物,以及表面的油污和水。

5.2.2、应尽量在好天气和室内工场进行二次除锈作业,除锈结束后应清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异物,并应及时涂上规定的底漆。

5.2.3、二次除锈作业时,对各部位的具体工艺要求见表1。

《有色金属标准》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标准汇编

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标准汇编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上)(第二版) 一、通用与综合 GB/T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6417-1986 金属溶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无损检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分离机锻焊件常规无损探伤技术规范二、表面方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GB/T 12604.5-1990 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渗透检验方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方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T 18851-2002 无损检测渗透检验标准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压缩机重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 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技术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探伤

ABS船级社-2015MODU规范-1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2015 NOTICES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Incorporated by Act of Legislature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1862 Copyright 2014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ABS Plaza 16855 Northchase Drive Houston, TX 77060 USA

Notices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TABLE 1 Applicable Editions of Booklets Comprising 2015 Rules (2) TABLE 2 Division and Numbering of Rules (2) Rule Change Notice (2015) (3) TABLE 3 Summary of Changes from the 2014 Rules (3) .2015 ii ABS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Notices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1.The year 2015 edition of the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consists of the nine (9) booklets as shown in Table 1. The purpose of the generic title ABS Rules for Conditions of Classification – Offshore Units and Structures (Part 1)is to reflect the expanded contents of PART 1, as a result of including consolidated requirements for “Classification” applicable to all types of offshore units, pipelines, risers, and other offshore structures, as specified in the Foreword to Part 1. With regard to Part 2, the purpose of the generic title ABS Rules for Materials and Welding is to emphasize the common applicability of the requirements to ABS-classed vessels, other marine structures and their associated machinery, and thereby make PART 2 more readily a common “PART” of various ABS Rules and Guides, as appropriate. 2.The numbering system applied in the Rules is shown in Table 2. 3.The primary changes from the 2014 edition of the Rules are identified and listed in Table 3.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indicated Rule Changes is 1 January 2015, unless specifically indicated otherwise. 4.The effective date of each technical change since 1993 is shown in parenthesis at the end of the subsection/paragraph titles within the text of each Part. Unless a particular date and month are shown, the years in parenthese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effective dates: (2000) and after 1 January 2000 (and subsequent years) (1996) 9 May 1996 (1999) 12 May 1999 (1995) 15 May 1995 (1998) 13 May 1998 (1994) 9 May 1994 (1997) 19 May 1997 (1993) 11 May 1993 5.Until the next edition of the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is published, Rule Change Notices and/or Corrigenda, as necessary, will be published on the ABS website – www. https://www.doczj.com/doc/d28782552.html, – only, and will be available free for downloading. It is not intended to publish hard copies of future Rule Change Notices and/or Corrigenda to existing Rules or Guides. The consolidated edition of the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which includes Rule Change Notices and/or Corrigenda using different colors for easy recognition will be published on the ABS website only when RCN and/or Corrigenda are issued. 6.The listing of CLASSIFICATION SYMBOLS AND NOTATIONS is available from the ABS website https://www.doczj.com/doc/d28782552.html, for download. .2015 1 ABS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关于二○一○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图书类推荐的补充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登记的面向全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奖项,也是机械工业领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渠道。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科教兴国”的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繁荣发展我国机电、汽车类图书出版事业,加速科学技术的积累、传播,推动新技术的诞生和成果转化,培养行业科技人才,奖励在机械工业优秀图书的编著、出版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程学会决定自2010年始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下增设“图书类”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图书类项目的评选范围和条件 本奖项2010年度评选近4年(2006年1月~2009年12月,以版权记录的出版年份为准)的图书,评选范围及要求如下: 1.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中文图书,且其编辑出版质量应达到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合格品的要求。 6

2.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汽车等机械行业相关领域内的科技著作、工具书、专业教材。 3.分册出版的套书,以整套作为一种参评,不以其中一册单独评选。大型的多卷本图书必须在出齐后参加评选。整套丛书可作为一种参评,也可以其中一种单独参评,但必须另文介绍整套丛书概况。 4.下列出版物暂不列入本奖项的评奖范围: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集、各类汇编;②各类规范、标准;③各种年鉴、名录;④各类引进版权的图书。 二、图书类项目的奖励对象和推荐渠道 1.本奖项的奖励对象为著作的作者、组织者和出版者。 2.参评项目的推荐单位可以是:①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图书出版单位; ②科研机构;③大专院校;④各级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⑤各省市机械工业(专业)协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分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可以组织本行业、本地区会员单位统一推荐。 由图书出版单位推荐项目的,推荐总量原则上不能超过本单位在评选条件所列时间范围内出版图书总量的1%。 三、图书类项目的推荐材料 1.由申报单位按评委会统一要求认真填写《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2.参评图书的样书2册。 3.由参评图书出版单位出具的《出版单位意见表》。 6

《船舶行业规范条件》

附件 船舶行业规范条件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国家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 (三)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四)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符合CB/T 3000《船舶生产企业生产

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以下简称CB/T 3000标准)定义的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二、基本要求 (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范围包括船舶建造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材料和生产工艺。 (七)应具有生产场所用地长期的合法土地使用权,生产用地面积应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适应。 三、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要求 (八)应具备与所建造船舶相适应的岸线、船台或船坞、舾装码头、起重设施、涂装设施、厂房和仓库,并应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及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九)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船体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喷涂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 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船舶建造的要求。

(十)应具备满足船舶建造要求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密性试验用设备、倾斜试验用设备、无损检测设备、测厚仪、理化实验设备等检测设备及各类计量器具。 四、建造技术能力要求 (十一)企业的造船生产应满足现代总装造船的要求,具备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体系和作业流程。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形式应与作业流程、工程分解方式相适应。 (十二)应按照精细化管理和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工程计划管理体系,能够进行生产能力测算、生产资源与生产任务的量化平衡分析,具有企业标准作业周期和作业指导书。 (十三)应设有专门的生产设计部门,具有现代造船生产设计能力,建立区域生产设计模式,船、机、电等专业能够按区域配套出图,为区域造船提供完整、准确、可靠的工艺信息、生产信息、物量信息和管理信息。

《船舶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船舶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国家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 (三)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四)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符合CB/T3000《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以下简称CB/T3000标准)定义的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二、基本要求 (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范围包括船舶建造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材料和生产工艺。

(七)应具有生产场所用地长期的合法土地使用权,生产用地面积应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适应。 三、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要求(八)应具备与所建造船舶相适应的岸线、船台或船坞、舾装码头、起重设施、涂装设施、厂房和仓库,并应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及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九)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船体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喷涂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 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船舶建造的要求。 ()应具备满足船舶建造要求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密性试验用设备、倾斜试验用设备、无损检测设备、测厚仪、理化实验设备等检测设备及各类计量器具。 四、建造技术能力要求(一)企业的造船生产应满足现代总装造船的要求,具备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体系和作业流程。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形式应与作业流程、工程分解方式相适应。 (二)应按照精细化管理和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工程计划管理体系,能够进行生产能力测算、生产资源与生产任务的量化平衡分析,具有企业标准作业周期和作业指导书。 (三)应设有专门的生产设计部门,具有现代造船生产设计能力,建立区域生产设计模式,船、机、电等专业能够按区域配

各国船级社规范简介

各国船级社规范简介 从十八、十九世纪世界航海事业日益兴旺以来,船舶、海上设施的制造及航海中的安全、保险等事项要求对船舶及其相关行业建立统一的组织及有效的标准和管理。航海事业发达的英国首先成立了英国船级社。发布了劳埃德船级社规范(LR),之后各国也都成立了本国的船级社。各国船级社的性质、主要业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相同所以也都大同小异。现以中国船级社(CCS)为例作简单介绍: 中国船级社是一个“为社会利益服务的专业技术团体”,它的服务宗旨是“通过对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提供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入级规范和/或技术标准,并通过本社的检验工作和技术咨询,为航运、海上开发及相关的制造业和保险业服务,为促进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与保护海洋环境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主要业务有:“制订各种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的入级规范和/或技术标准”;“对各种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进行检验,并签发相应的证书和必要的文件”;“参与有关标准的实施”等(其它业务因与我们基本无关故略)。 中国船级社所制订的最主要的规范是《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涉及船舶的设计、材料、船用电器、焊接等全部制造过程,成为船舶及其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的依据。规范的制订是由船级社专家、船东及海上设施的业主、保险商、制造业、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船级社技术委员会进行审议的。 《规范》的第9篇为材料篇,它的通则中规定“用于船体、机械、锅炉和受压容器等的材料和产品的制造、试验和检验,应符合本篇有关规定,并应具备完整的合格证件”;“所有经本社认可或检验合格的材料和产品均应标上本社的标志”;“造船或造机工厂应向本社认可的工厂订购船用材料和产品”;“工厂及其生产的船用材料和产品,应按本社认为适用的程序,进行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在材料篇第3章《钢板、扁钢与型钢》中,详细规定了船体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厚度公差、一般强度钢和高强度钢的等级(牌号)、化学成分、交货状态、力学性能、取样、组批等技术要求。综合上述内容,其实质是:船厂在购买船体用钢板时必须向经过工厂认可的铜板生产厂购买符合船规规定并标有船级社标志的钢板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驻厂验船师认可而使所生产的船舶通过检验取得人级证书。反之。钢板生产厂取得船级社认可,并将其产品经验船师检验后标上船级社标志是向船厂供货的必要前提条件。从此也很清楚地说明了钢板生产厂生产船板为什么必须要向船级社申请工厂认可。 有二个问题特别加以说明 一是既有了船级社规范中对船板的规定,为什么还要制定船板的标准。我国有国家标准GB 712�88《船体用结构钢》,宝钢有企标Q/BQB 330一1999《船体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原因之一是因为船板这样的产品属于国家《标准化法》中所规定需要制订国家标准的对象。原因之二是因为船规中虽详细地规定了船板的技术内容,但它并未包括制订标准所需包含的全部技术内容细节,这样在生产厂

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

获奖科技成果登记表 说明:1. 本次入编《中国塑料机械工业科技成果汇编》的科技成果奖指:2006年以来获国家和省部级政府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 2. 凡获国家和省部级政府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请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获奖成果简介(800字以内)各1份。

专利技术推荐入编表 说明:1. 凡是业内企业的专利均可推荐入编《中国塑料机械工业科技成果汇编》; 2. 每项专利技术均需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1份; 3. 对于重大专利技术,请提供专利技术简介(600字以内)1份。

新技术、新工艺推荐入编表 说明:1. 凡属新技术、新工艺均可推荐入编《中国塑料机械工业科技成果汇编》; 2. 对于填补国内空白、经省部级政府部门鉴定或经行业专家认定的重大新技术、新工艺,需提供鉴定部门结论复印件、内容简介(600字以内)各1份; 3. 对于单位自荐的新技术、新工艺,需提供内容简介(600字以内)和单位意见。

新产品推荐入编表 说明:1. 凡是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新产品均可推荐入编《中国塑料机械工业科技成果汇编》; 2. 对于重大新产品,需提供鉴定单位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复印件、产品简介(600字以内,并附上新产品照片)各1份。

著作、论文推荐入编表 说明:1. 推荐范围:①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政府部门奖励的著作、科技论文;②已出版的著作、教材、工具书;③已发表在重要期刊的科技论文;④行业专家撰写的科技论文;⑤科技人员和职工撰写的科技论文。 2. 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政府部门奖励的著作、科技论文,需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内容简介(1000字以内)各1份。 3. 对已出版的著作、教材、工具书,需提供书籍照片及内容简介(800字以内)各1份。 4. 对已在重要期刊的科技论文,需提供复印件和论文全文各1份。 5. 对行业专家、科技人员和职工撰写的科技论文,需提供内容提要(200字以内)及论文全文各1份。

GL船级社规范

第3节电源装置 A.电力需求 1.须提交电气设备的功率平衡表以验证发电、蓄电和变电装置的定额是足够的。 1.1须对下列运行状态确定其电力需求:1.1.1海上航行, 1.1.2港湾和港口附近航行, 1.1.3应急供电。 1.2还须考虑与船舶营运区域有关的极端环境条件,如极地或赤道区域的影响。 1.3在编制功率平衡表时须将所有安装的用电设备列入一表中并指出它们的输入功率值。 2.对于不同的运行状态须注意: 2.1对要求连续运行的所有用电设备,计入其全部输入功率,但对处于备用状态,只有当同类的用电设备出故障时才使用的那些用电设备除外。 2.2短时运行的用电设备的输入功率应乘以一同时系数。2.3中所述用电设备不包括在内。 在计算中,同时系数只能使用一次。 2.3相对于主电源功率大的用电设备,例如侧推器,计入其全部输入功率(另见B.1.4)2.4短时峰值负载,例如由于大电动机自动起动所引起的峰值负载。须证实其储备功率。 B.主电源 1.设计 1.1每一艘船均须配备一主电源,其容量足以满足第1节A.3中对电站所述的要求。该主电源应至少由两台相互独立的发电机组所组成。 1.2 1.1中所述的发电机组的容量必须使任一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或停止运行时,其余发电机组的容量仍足以供电给在海上航行时所需的所有设备,从而确保: 1.2.1正常的推进运行状态和船舶安全,1.2.2最低舒适的居住条件,和 1.2.3货物的保存,仅就提供的设备是入级的一部分而言。 最低舒适的居住条件至少包括足够的设施用于照明、烹调、取暖、生活食品冷藏、机械通风、卫生用水和饮用水。 1.3在具有入级的冷藏设备(船级附加标志KAZ)的船上,在其入级证书上有集装箱连接至船上或者在入级符号后有其他附加标志(例如挖泥船)的船上,在确定发电机容量时,还须考虑由于相关的特定运行条件所致的电力需求。 如对于集装箱连接无现成的运行数据可用,则在计算电力需求时须使用如下数据: 额定功率: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阀门卷(第四版)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第四版(上中下)中国标准出版社全三卷定价576元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先后推出三个版本,每一版都好评如潮,同时对阀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我国标准化事业飞速发展,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不断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行业的标准。由于近几年大量新制修订标准的实施,为满足广大读者对阀门及相关产业最新标准版本的需求,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共同选编并出版了《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阀门卷(第四版)》。本卷汇编收录了截至2011年12月底批准发布的现行的阀门相关标准。本卷汇编与第三版相比有较大变化,涵盖范围更广,收录标准更全,必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卷汇编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册。上册为基础、材料、试验与检验,共收录国家标准30项,机械行业标准20项;中册为通用产品,共收录国家标准29项,机械行业标准1 4项;下册为专用产品、零部件,共收录国家标准13项,机械行业标准38项。 上卷基础 GB/T 1047—2005 管道元件 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 GB/T 1048—2005 管道元件 PN(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T 12220—1989 通用阀门标志 GB/T 12221—2005 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GB/T 12222—2005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 GB/T 12223—2005 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 GB/T 12224—2005 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T 12247—1989 蒸汽疏水阀分类 GB/T 12250—2005 蒸汽疏水阀术语、标志、结构长度 GB/T 12712—1991 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 21465—2008 阀门术语 GB/T 22652—200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评定 GB/T 24919—2010 工业阀门安装使用维护一般要求 GB/T 24921.1—2010 石化工业用压力释放阀的尺寸确定、选型和安装第1部分:尺寸的确定和选型 GB/T 24921.2—2010 石化工业用压力释放阀的尺寸确定、选型和安装第2部分:安装GB 26640—2011 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 JB/T 106—2004 阀门的标志和涂漆 JB/T 308—2004 阀门型号编制方法 材料GB/T 12225—2005 通用阀门铜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GB/T 12226—2005 通用阀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 12227—2005 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 12228—2006 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GB/T 12229—2005 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 12230—2005 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JB/T 5300—2008 工业用阀门材料选用导则

船舶行业焊接标准

船舶行业焊接标准 CB 812-75特种产品钎焊通用技术条件 CB 813-75特种产品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CB 819-75柴油机零件磁粉探伤 CB 895-86船焊395焊条技术条件 CB 970-81军用舰船铜合金螺旋桨补焊规则 CB 973-81柴油机零件磁粉探伤质量要求(试行) CB 999-82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标准 CB 1060.7-87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电焊 CB 1080.2-89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焊接 CB 1099.1-88船用锚链制造工时定额电焊锚链 CB 1122-84刚性T形接头焊接横向裂纹试验方法 CB 1124-85舰船用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焊接材料的鉴定、验收、复验规则CB 1134-85 BFe30-1-1管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CB 1145-86船用仪器设备钢质机柜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CB 1148-85铜247焊条技术条件 CB 1162-86铸造钛合金螺旋桨补焊技术条件 CB 1164-86铝及铝合金焊接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CB 1204-90船焊40A焊条技术条件 CB 1220-93 921A、922A钢焊接坡口基本型式及焊缝外形尺寸 CB 1260-94 潜艇舷侧阀焊接座板 CB 1357-2001潜艇船体结构焊工考试规则 CB 3095-81民用铜合金螺旋桨补焊规则 CB 3184-83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通焊孔 CB 3269-88船用轧制与焊接L型钢品种 CB 3351-88船舶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 CB 3380-91船用钢材焊接接头宏观组织缺陷酸蚀试验法 CB-T 860-95船舶焊缝代号 CB-T 1118-96刚性十字形接头焊接裂纹试验方法 CB-T 1119-96手工电弧焊刚性对接裂纹试验方法 CB-T 1216-92TA5钛合金焊接技术条件 CB-T 3177-94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 CB-T 3190-97船体结构焊接坡口型式及尺寸 CB-T 3559-94船舶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工艺和质量分级 CB-T 3692-95角焊缝折断试验方法

BV船级社规范

NR 216 Chapter 5 WELDING S ECTION1G ENERAL R EQUIREMENTS S ECTION2A PPROVAL OF W ELDING C ONSUMABLES S ECTION3A PPROVAL OF O VER W ELDABLE S HOP P RIMERS S ECTION4A PPROVAL OF W ELDING P ROCEDURES S ECTION5A PPROVAL OF CO2 L ASER W ELDING P ROCEDURES

NR 216, Ch 5, Sec 1 SECTION 1G ENERAL R EQUIREMENTS 1Scope 1.1General 1.1.1 This Section specifie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abrication by welding, and the other Sections of the Chap-ter concern the requirements for approval of welding con-sumables ( Sec 2), over weldable shop primers ( Sec 3) and welding procedures ( Sec 4 and Sec 5). 1.1.2 The requirements are essentially intended for the welding of weldable steels and aluminium alloy grades cov-ered by the applicable Articles of these Rules. 1.1.3 Different materials, applications and procedures, as well as other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may be consid-ered by the Society on a case-by-case basis. 2Fabrication by welding 2.1General 2.1.1 Fabrication by welding is to be carried out in compli-ance with the applicable Society Rules and according to normal good practice, general or specific to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to the Surveyor’s satisfaction; in particular the conditions stated at the time of approval and authorisation for the use of individual processes are to be complied with. The welded structures, the relevant details and the size of welds are to comply with the applicable requirements; any other requirements indicated on the approved plans or specified during survey of construction are also to be com-plied with. 2.2Approval 2.2.1 Plans The constructional plans are to be submitted for approval when required by the Rules or in individual cases and are to contain the necessary data relevant to the fabrication by welding of the structures and items represented. In particu-lar, material types, welding details, welding processes and weld size are to be indicated; any details not represented in the plans are, in any case, to comply with the applicable requirements. 2.2.2 Welding procedures and consumables Welding to be used in hul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res-sure systems and equipment subject to the inspection of the Society, is to be carried out with approved welding consum-abl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approved welding proce-dures. 2.2.3 Welders and welding operators Welders for manual welding and for semiautomatic welding processes are to be properly trained and are to be certified by the Society, as required in the individual applications,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Welders are to be certifi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s given in the document NR476 “Approval testing of weld-ers”, except for offshore applications where the Society’s Rule Note “Construction survey of steel structures of off-shore units and installations” referenced NR426 DTO R00 E dated May 1992 is to be used. The certification is to be in due course of validity. Personnel manning the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s are to be competent and sufficiently trained. 2.2.4 Welding supervision Welders are to be supervised and assisted, in the course of the welding operation, by an adequate number of compe-tent supervisors, such as to ensure efficient control of the welding production. Certification of the welding inspectors is not compulsory and is left to the discretion of the Manufacturer, except in particular cases where it may b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2.2.5 NDT operators Non-destructive tests are to be carried out by qualified per-sonnel certified by the Society or by recognised bodies in compliance with appropriate standards. The qualifications are to be appropriate to the particular application. 2.3Welding procedures 2.3.1 Approval of consumables Consumables are to be approv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Sec 2. Requirements for approval of welding procedures, where non-approved welding consumables are allowed to be used, are given in Sec 4. 2.3.2 Choice of consumables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use of the various grades of approved consumables are indicated in the parts of the Rule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r at the time of plan approval. In the case of consumables approved for Mo and Cr-Mo weldable steels, the choice of the grade of the consumables is to be made such that the nomi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eposited metal corresponds to that of the base mate-rial; where electrodes are used, they are to be of the basic covered low hydrogen type.

电动绞车_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赵孝威 学号07B06070212 指导教师吴元生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交稿日期 教务处制

一、开题报告

二、阅读文献目录

三、文献综述 注意:学生阅读文献后,必须写出3000字左右的综述,作为开题内容之一。(可增页) 电动绞车 简介: 电动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单卷筒电动绞车的电动机经减速机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和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一般额定载荷低于10T的绞车可以设计成电动绞车 结构组成: 卷筒,减速机,制动器,电气系统。 1、卷筒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右面的图表中,弹簧卷筒“水平放线”和“垂直放线”的两种应用方式都有表示。 横向电缆安装: - 可以向1或2个方向出线。 - 电缆在连续平面上拖拽或用间隔小于1m的支撑将电缆撑离地面。 -安装高度从电缆拖拽平面到卷筒中心不超过1m。 - 不考虑电缆转向 - 运行速度为:10米/分钟--60米/分钟 -最大加速度可达0.3 m/s² 垂直电缆安装: - 卷筒安装在顶端 - 电缆出现方向垂直向下 -运行速度为:10米/分钟--40米/分钟 -最大加速度可达0.3 m/s² -自由下垂的电缆长度L0不考虑。 三、卷筒和电缆的选择 如果应用在如下极端特殊的环境,强烈建议跟我们联系: -运行速度小于10 m/min - 强烈震动- 应用在海上,盐或者腐蚀性空气中-温度低于-15 °C - 急弯路径- 需要强制导向(见下栏) 如果安装了强制导向器必须保证导向器与卷筒之间的距离为卷筒宽度的6倍。 弹簧卷筒必须安装在电缆可以自由放出和卷起,并且没有障碍物的位置上。强制导向和尺寸太小的导向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的。

英国船级社规范(LR)2004

英国劳氏船级社 船舶入级规范和规则(LR:2004)

英国劳氏船级社“船舶入级规范和规则” 2004年7月中文版光盘的编辑制作说明 1、本光盘的翻译和制作主要依据劳氏船级社已出版的该规范2004年7月英文版(包括 2005年的Notice No.1)及对2002年及2003年版的全部修改通知(即Notices)。 2、由于本光盘出版时,劳氏船级社已发布了对2004年英文版的第一号修改通知(2005年 Notice1),为此对于该Notice中的内容也已列入本光盘中。 3、凡2004年7月英文版(包括2005年的Notice 1)内容与各Notices的相应内容有不相 符合及矛盾之处,在一般情况下均以2004年7月英文版(包括2005年的Notice 1)为主,但也在个别地方吸收了Notices中明确合理的部分。 4、在翻译编辑中凡发现英文版中有明显的笔误或印刷错误,均在中文版中作了更正,并 报劳氏英国伦敦总部备案。 5、由于承担这次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译文水平有限,可能译文中有若干不妥或误解之 处,如有这种情况,在本规范的执行时应以英文版为准。 6、本光盘的版权、出版、发行及解释权均属劳氏船级社(亚洲)上海代表处,各用户对 本光盘的需要、意见或建议,均请直接与上海代表处联系。 劳氏船级社(亚洲)上海代表处 上海延安东路550号海洋大厦三楼,邮编:200001 电话总机:+8621 51581000 传真:+8621 63907327

第2分册材料的制造、试验和认证规范 第1章一般规定 第1节制造、检验和认证的条件 1.1 范围 1.1.1凡经劳氏船级社入级或认证,或拟在劳氏船级社入级或认证的船舶和其它海上构造物以及相关的机械,其建造或修理所用的材料,均应按照本规范进行制造、试验和检查。锻造、铸造和挤压的材料应符合第1和第2章的要求及第3至第9章中有关的专门要求。系泊和锚泊设备、认可的焊接消耗品、组装钢质型材及焊接钢质机械结构,应符合第1和第2章中适用的要求,并应分别符合第10、11、12和13章的要求。塑料应符合第14章的要求。 1.1.2为使入级或认证,所有符合这些要求的材料和部件,在涉及设计和建造的有关本规范中均有所规定。 1.2 材料质量和应用的资料 1.2.1船舶、构造物或机械承造厂应向材料制造商提供这种为保证能按照本规范进行检查和试验所需的资料。特别是当可采用任选或附加条件时,更应如此。 1.3 认可 1.3.1除在本规范其它章节中有专门说明者外,所有认可均适宜于拟作为海洋服务用途的材料。 1.3.2按照第3章至第10章生产的材料,应在经过劳氏船级社对供应这种型号产品认可的工厂中制造。根据第11章和第14章制造的产品应根据其中的要求进行认可。 1.3.3为使工厂能够取得认可,制造商应向劳氏船级社表明该工厂拥有必要的制造和试验设备,并由合格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使劳氏船级社认为满意。应在验船师的监督下实施一项规定的试验大纲,试验结果应使劳氏船级社满意。 1.3.4材料认可的程序在劳氏船级社“船舶材料及评定程序”中予以规定。 1.3.5当一个制造商有一个以上工厂时,则认可只对曾执行过试验计划的个别工厂有效。 1.3.6对于第3章至第10章中所指的材料,应在不超过3年时间间隔内,由验船师对制造商进行详细的定期检查,材料的认可方能维持有效。这一检查是在1.4节中所述的正常检验步骤之外的额外检查。 1.3.7当影响材料应用的制造程序参数所有变更时,制造商有责任在采用这一生产变更之前通知劳氏船级社。为维持这一认可,可能需要增加认可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