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的区别

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的区别

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的区别
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的区别

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的定义、范围及分类各有不同,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危险货物分为九类。一、按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规定,危险货物分为九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各类可分为若干项。

危险化学品名录与危险货物的区别

一是提出部门不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以下简称《品名表》)是由交通部提出并组织修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公布的。

二是适用范围不同。《品名表》主要列入了运输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货物。而《名录》则主要侧重于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其列入的是危险化学品。

三是定义不同。按照《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危险货物的定义为“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定义为:“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因此,从上述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概念和范围的划分,可以看出危险货物的范围中有危险化学品,但不全是危险化学品;有些货物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属于危险货物。

在运输过程,属于危险货物;在管理过程属于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01414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

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最新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对此,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如何看待安全评价呢? 众所周知,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六类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二十类。 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与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物料等息息相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时常面临着设备缺陷、疲劳、老化、腐蚀、振动、泄漏、辐射、管理不善等问题,而生产人员又必须直接接触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事故概率较高,因此和好事故控制与预防工作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设计缺陷原因、施工或设备质量原因、人为原因、防护缺陷原因、管理薄弱等原因。由于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控制和预防各类事故得采用系统、科学、全方位的工作方法,安全对策措施要贯穿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安全生产有以下作用: (1)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2)正确鼾危险、有害因素;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4)有效预防重大事故预防和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的条件。 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两类: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具体有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对策措施、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器安全对策措施、机械伤害防护对策措施、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和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具体有建立制度、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根据是《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所制定的安全对策措施既要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又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这样一来判断安全对策措施的正确与否自然成为企业可持续生产的关键环节。前面介绍了安全评价的概念,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站在中立角度的安全评价,实事求是地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判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对策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环评爱好者论坛_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金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09年03月31日发布2009年12月01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控制

行业资料:________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控制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控制 控制风险的方法,可以有多种途径:完全消除有害物质;用危害性小的物质作为替代用品;机械或遥控操作、全封闭、排气、使用特殊的技术,如湿式作业;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减少暴露在危害下的人员数及时间也是降低风险的办法等。这些控制技术和措施也可以联合使用,但是应根据其有效性及可接受能力进行排队分析。 在降低暴露于有化学危险品场所的风险方面,应考虑6个方面的问题: 1.工厂设计 化学品的加工,可以用封闭式的加工控制。也就是说,引进工厂加工过程的安全设计,使用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方法来加以控制。在没有经过特别的审查及批准时,工厂不应改造。 2.作业安全系统 作业安全系统包括:运行及应急作业时的详细程序,作业审批制度(特别是对维修工作), 安装、使用及维护时的防护装置。 3.运输 在箱载化学品运输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它们对作业人员或其他人员暴露的可能性。在运输时要有适当的安全措施。 4.储存 化学品的露天存放具有消散快、火源小、减少容器受损的风险等特点,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之一。存储设备应基础牢固、耐用、相互间隔适当,机械操作时运行方便,阀门、开关容易接近,堆放安全,消防设施 第 2 页共 10 页

及警示标志符合规程及标准的要求。 5.废料处理 要有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对废弃物的正确处理,防止对公众及环境造成危害,这些措施要符合法规要求。 6.应急步骤 对于生产及储存区域都要制定应急计划和程序。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应急培训。在从事手工操作,搬、举、推、拉及运送重物时,有可能导致的伤害有:椎间盘损伤,韧带或筋损伤,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疝气,挫伤、擦伤、割伤等。 为保证手工操作的安全,应当对工作任务进行评价、确定工作程序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一)工作任务评价 工作任务评价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任务 是否会有以下情况? (1)远离身体躯干拿取或操纵重物; (2)超负荷的推、拉重物; (3)不良的身体运动或工作姿势,尤其是躯干扭转、弯曲、伸展取东西; (4)超负荷的负重运动,尤其是举起或搬下重物的距离过长,搬运重物的距离过长; (5)负荷有突然运动的风险; (6)手工操作的时间及频率不合理; (7)没有足够的休息及恢复体力的时间; 第 3 页共 10 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辨识G B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unit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的识别(最新版) 危险物料的识别 应以有爆炸危险物料,有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活性物料(不稳定物料),可燃气体及易燃物料,能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高毒和剧毒物料为主要重点。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识别 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化工单元过程是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化学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化学反应特点的基本过程。 化工单元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危险的单元操作的识别 危险的单元操作,应以处理大量危险物料和处理含有活性物质的物料的单元操作过程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化工单元操作是指由各种化学生产过程中的物理为主的处理方法,概括为具有共同物理变化特点的基本操作。 化工单元操作可归纳为物料输送、蒸发、蒸馏、加热、加压、干燥、冷却、冷凝、粉碎、混合、熔融、筛分、过滤等操作过程。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危险品分类: 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的规定,危险品分为以下九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杂项危险品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下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货物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3.2 爆炸性物质 固体或液体物质(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坏,包括不放出气体的烟火物质。 3.3 烟火物质 能产生热、光、声、气体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这些效果是由不起爆的自持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 3.4 爆炸性物品 含有一种或几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3.5 整体爆炸 指瞬间能影响到几乎全部载荷的爆炸。 3.6 自反应物质 即使没有氧(空气)存在时,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3.7 固态退敏爆炸品 用水或乙醇湿润或用其他物质稀释形成一种均匀的固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 3.8 液态退敏爆炸品

9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废弃处理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废弃处理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2) 一、一般规定 (2) 二、使用单位的职责 (2) 三、剧毒品的使用 (3) 四、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3) 五、使用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5) 六、使用危险化学品管理责任追究 (5)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及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 (6) 一、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规定 (6) 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 (7) 三、对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要求 (8) 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解散后的善后处理 (9) 五、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基本方法 (9)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一、一般规定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 (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相应的检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条件。 (三)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任何情况下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五)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六)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七)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应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遵守国务院352号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九)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备,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同级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备案。 二、使用单位的职责 (一)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使用单位购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检查确认后应补贴。 (三)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原安全标签。 (四)使用单位对工作场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

浙江省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

浙江省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生产安全子系统(企业端) 操 作 手 册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2019年10月

目录 1 引言 (2) 2 系统运行环境 (2) 3 系统功能 (2) 3.1 系统PC端登录 (2) 3.2 系统移动端登录 (3) 3.3 企业注册 (5) 3.4 企业风险研判与承诺上报 (6) 3.4.1 承诺列表 (7) 3.4.2 承诺上报 (8) 3.4.3 未承诺原因上报 (8) 3.4.4 安全承诺公告与风险提示 (10) 3.4.5 公告导出 (11) 3.4.6 快捷承诺 (11) 3.5 企业信息 (12) 3.5.1 企业基本信息 (12) 3.5.2 化学品信息 (15) 3.5.3 重大危险源 (16) 3.5.4 危险工艺 (17) 3.6 申请审核 (18) 3.7 申请变更 (18) 3.8 信息比较(与国家局核对,适用于生产企业) (19) 3.8.1 企业基本信息 (19) 3.8.2 化学品信息 (21) 3.8.3 重大危险源 (22) 3.8.4 危险工艺 (24) 3.9 修改密码 (26) 3.10 系统退出 (26) 4 大屏参数要求 (27) 5 技术支持 (28) 6 附件关于开停车状态勾选的说明 (30)

1引言 操作手册的编制是为了向操作人员提供应用软件的每一个运行的具体过程和有关知识,包括操作方法的细节。 2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浏览器:Google Chrome、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1版本及以上 3系统功能 3.1 系统PC端登录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28667845.html,/WebManage/Enterpris eRiskLogin.aspx 输入企业的用户名与密码(如无分配帐号,查看3.3企业注册),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

编号:SM-ZD-17980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使用物质的理化特性、安全操作、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指定专人操作,加强管理,现场配备足够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器材,操作人员必须会正确使用各类抢险器材和应急防护用品。 3各种气瓶在使用时,距离明火10m 以上,严防沾染油脂,不得曝晒。 4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必须建立使用管理台账,每班次对有关工序使用情况、剩余数量及废弃物进行记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交接班。 5危险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工艺要求使用,严禁违章操作,并注意做好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6使用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或场所要有良好通风条件,并加强对火源、电源的管理,配备相应的消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1.83,相对蒸气密度:3.4,沸点(℃):330,熔点(℃):10.5,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6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 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 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

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因其具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储存保管上,不同于其它一般物质,需要加以特别防护。在做好一般物质储存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以严格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是从事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储存危险化学品。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危险性分析 物品储存的火灾危险因素表现在物品本身(内因)和储存环境(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 1、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由于混合或接触而发生燃烧危险的物品,称作混合危险性物品,有时也称“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这种混合危险性物品,在储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其原因是,这些物品在储运时,往

往由于储存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有些危险化学品出厂时缺少标签,没有说明书,也有因一些单位储存场地减少,或者临时任意存放,而出现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混放的情况。 2、产品变质:有些物品由于长期不用,往往因变质而引起事故。 (二)外因 1、包装破坏或不符合要求 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包装不符合要求,都会引起事故。常见的情况有: (1)硫酸坛之间用稻草等易燃物隔垫; (2)压缩气瓶不带安全帽; (3)金属钠、钾的容器泄漏; (4)盛装黄磷的容器缺水; (5)电石桶内充装的氮气泄漏; (6)盛装易燃液体的瓶盖不严,瓶身上有泡疵点,受阳光照射聚焦等。 出现这些情况往往引起危险。 2、储存条件 储存仓库建筑条件差,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

(完整word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GB18218-2018 (2018年11月19日发布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本的第1章d】;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 ——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 ——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 ——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 ——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 ——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218-2000、GB18218-20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 外; b) 军事设施; 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0.2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部分:爆炸物 GB30000.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GB30000.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4部分:气溶胶 GB30000.5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5部分:氧化性气体 GB30000.7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易燃液体 GB30000.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8部分:易燃固体 GB30000.9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0部分:自燃液体 GB30000.11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1部分:自燃固体 GB30000.12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2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风险辨识总结

危险化学品风险辨识总结 三、辨识依据 1、危险类别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版)》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 1.物理危险 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

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表格

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 一、处置程序: 1、如实验课发生意外事故,当事人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当事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领导汇报,根据事故大小酌情处理,如发生重大事故,应报上级主管部门。 3、如有伤害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或向就近医院救治,也可报120救护中心。 4、责任人、班主任及时做好家访慰问工作。 5、事后分析发生原因,分清责任,做好备案工作。 二、各种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护方法 (一)火灾事故 1、任课教师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同时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注意事项: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短电源;(二)带电操作安全应急预案 1、操作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不把电器弄湿。 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 (三)有毒物品操作安全应急预案 1、禁止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闻气体应“招气入鼻”。即用手轻拂气体,把气体扇向鼻孔(少量),不可把鼻子凑到容器上。 2、仪器中的反应物倾倒出来后再清洗。有毒物质不准倒入水槽里,要倒在废液缸中,统一处理。有毒物质用剩后不可随意乱扔。 3、皮肤破损后不能接触有毒物质,以免有毒物质经伤口侵入人体造成中毒。 4、每次实验完毕应用冷水洗净手、脸后再离开实验室。 (四)创伤、烫伤、灼伤 1.创伤。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

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 审核: 编制:

30 / 1 黄磷风险评估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白磷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us yellow 中文名称2:黄磷英文名称2:phosphorus wh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473 CAS No.:7723-14-0 分子式:P 分子量:123.90 4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中毒表现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心动过缓、上腹疼痛、黄疸、肝肿大。重症出现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肺水肿等。口服中毒出现口腔糜烂、急性胃肠炎,甚至发生食道、胃穿孔。数天后出现肝、肾损害。重者发生肝、肾功能衰竭等。本品可致皮肤灼伤,磷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病、肾损害、急性溶血等,以致死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中毒性肝病。引起骨骼损害,尤以下颌骨显著,后期出现下颌骨坏死及齿槽萎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属自燃物品,高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2%~3%硝酸银灭磷火。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30 / 2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用2%硫酸铜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洗胃及导泻应谨慎,防止胃肠穿孔或出血。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白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橡胶防护服、胶鞋、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灭火。灭火剂:雾状水。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水、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于水或矿物油中。大量泄漏: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应保存在水中,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危险货物概念及分类

危险货物概念及分类 一、危险货物概念 铁路运输的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二、危险货物分类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货物按其危险性或最主要危险性分为9个类别。 第1类:爆炸品 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项: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项: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 4.2项:易于自燃的物质; 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6.1项:毒性物质; 6.2项: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物质 三、危险货物包装类别 除第1类、第2类、第7类、5.2项和6.2项物质,以及4.1项自反应物质以外的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类包装: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 Ⅱ类包装: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 Ⅲ类包装: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在采购、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达到消除危害、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技术部试验室的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和使用等工作。 3一般规定 3.1公司各部门应认真学习有关危险化学品知识,熟悉危险化学品分类、理化性质,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 3.2危险化学品的采购 3.2.1试验室在选择危险化学品后,应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安全部门备案后,由安全环保部门列入采购计划进行统一采购。 3.2.2所有危险化学品由安全环保部门按照《采购与相关方控制程序》统一采购。 3.2.2.1 负责调查危险化学品供方的资质情况;

3.2.2.2 在采购文件中要求供方提供危险化学品的材料安全数据(MSDS)或有关化学品的性能说明; 3.2.2.3 要求供方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箱注上醒目“危险品”、“防火”、“防爆”及“有害”等警示标志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标识,或提供相关的颜色和图案标识。 3.2.3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3.2.3.1在运输前,应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风险识别,制定运输时的泄露、防火、防爆炸措施,运输途中防止撞击、倾倒、遵守安全运输作业计划书。 3.2.3.2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清理泄露的危险化学品,防止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3.2.4危险化学品的入库 入库前,危化品仓库管理人员应对化学品进行必要的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确保入库化学品名称、型号、数量无差错,包装完整、标识(名称、标签、出厂日期、有效期、品级、商标、生产厂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清晰。无标签、无商标、生产厂名称、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一律不得入库。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进行检查。 3.2.5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