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20世纪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

雷蒙·萨维尼亚(Raymond Savignac)1907-2002

法国人,或许是AGI成员中唯一一位写了一部自传的人,书的名字叫《招贴设计师:一个男人与他的职业》。早期从事过很多职业,后来在一个制作广告卡通片的工作室工作。

扬·雷尼卡(Jan Lenica)1928-2001

雷尼卡是一位多产的波兰艺术家,专长是海报设计、平面设计、书本插图、舞台设计、动画片。发表很多海报艺术方面的专著,创造了“波兰派海报”这个名词。尽管他的前半生是在德国从教和生活,但被人们公认为波兰招贴艺术大师。

缪勒·布洛克曼

(Mueller Brockmann)1916-1999

现代瑞士平面设计的开创性大师。在苏黎世大学与应用艺术学院学习建筑、设计、艺术史。1936年在苏黎世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展览设计及摄影。1966年,担任IBM的欧洲设计顾问。

赫伯特·罗平

(Herbet Leupin)1916-1999

瑞士巴塞尔派的海报大师。早年就读于巴塞尔应用艺术学院,后又在巴黎的保罗·柯林斯培训学校学习。1938年开始,在巴塞尔当一名自由设计师,主要从事海报设计。

赫伯特·拜尔

(Herbert Bayer)1900-1985

现代奥地利平面设计的开创性大师、画家、摄影师、建筑师。早期在包豪斯学习,师从康定斯基。1927年,创造了Universal纯小写字体。后担任《Vogue》杂志柏林工作室艺术总监。30年代末移居美国。

保罗·朗特

(Paul Rand)1914-1996

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以公司标志设计著称。他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创始人之一。1972年加入纽约艺术总监俱乐部的名誉堂。创作了很多海报与著名企业形象,其中包括IBM和ABC公司。

尤卡·凡斯拖拉

(Jukka Veistola)1946-

出生于芬兰的著名平面设计师。1986年开始从事电影、动画以及摄影工作。1969年至今,在众多国际海报双年展和竞赛中获奖,包括华沙、布厄诺、拉赫蒂双年展以及布诺斯艾斯海报竞赛。

罗曼·基斯勒维茨

(Roman Cieslewicz)1930-1996

波兰招贴学派的先驱。擅长海报、展示设计和书籍设计。早期以海报创作为主,移居法国后,转向摄影。因利用蒙太奇手法处理底片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张明了摄影不一定都是客观的,而是一种可以丰富设计的可塑性媒介。

龟仓雄策

(Yusaku Kamekura)1915-1997

现代日本平面设计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见证了日本设计史。以设计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海报尔著名,其作品和组织能力在国际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何塞·普拉—拿伯纳

(Jose Pla-Narbona)1928-

出生于西班牙。平面设计师,擅长蚀刻、雕塑。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经常带有超现实主义和情欲色彩。在巴塞罗那、苏黎世、纽约、芝加哥、海牙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览。

弥尔顿·格拉瑟

(Milton Glaser)1929-

美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曾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蓬皮杜中心举办个人展览。2004年在他被库伯休伊特国家博物馆授予终身成就奖,被人们誉为“平面设计领域的毕加索”。其作品代表了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水平,在国际上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福田繁雄

(Fukuda)1932-2009

现代日本最富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东京国家艺术与音乐大学毕业。他的设计范围很广。包括插图、雕塑、环境设计和陶瓷。特点是充满想象与幽默。他代表了20世纪日本和国际的设计水平,被西方平面设计界誉为“现代图形创意的教父”。

赫塞尔·库伯

(Heather Cooper)1945-

加拿大女设计师、插图师。她的插图富有想象力,带有超越现实主义与神秘主义风格。1984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她的插图服务的客户包括: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斯特拉特福德节基金会、加拿大歌舞剧团等。

杰哈尔·巴黎·格拉弗

(Cerard Paris-Clavel)1944-

现代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之一,和皮埃尔一起在1970年成立了GRAPUS。这个团体的目标是以一个共同的名义来创作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图像。创作的海报包括:列宁海报“以我的名义前去”、“种族隔离”等。

梅尔·卡尔曼斯

(Mei Calman’s)1944-

英国插图家。她的作品风趣而幽默,在英国国内外都很有名。主要特点是充满智慧、力量、独创性和鲜明的风格。他的卡通经常刊登在《泰晤士报》和《星期天时报》。同时也为《每日快报》、《观察家》和BBC电视台的节目提供绘画作品。

粟津杰

(Kiyoshi Awazu)1929-

现代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自学绘画、设计。1964年成立的AWAZU设

计学院。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都是设计、展览设计及制作,在艺术领域涵盖从建筑、音乐到文学、电影。

马克尔·施瓦普

(Micheal Schwab)1952-

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目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为美国运通、苹果、耐克、金门国家公园等60多家著名公司和机构创作标志和海报。他的作品典雅而又时尚,简介独到而又风格明显,擅长用经典的黑色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

靳埭强

(Kan Tai-keung)1942-

出生于广东番禺,自学成才,香港“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饮誉国际的、富有中国设计风格的设计大师。靳埭强曾在香港及海外设计竞赛中获得三百多项。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英语招贴设计之中。

萨罗·巴斯

(Saul Bass)1920-1996

著名美国平面设计大师,主要从事电影与公司形象设计。1952年创立Aaul Bass & Associates 公司。为希区柯克的多部电影担任字幕设计。1973年和1980年分别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日本美能达相机公司设计了CI。1984年,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海报。

佩尔·阿诺迪

(Por Arnoldi)1941-

丹麦著名设计大师。在平面设计、绘画、布景设计、陶瓷、家具和布艺设计等多个领域均有涉足。他设计的海报形式严谨,没有大都市典型的喧哗和浮躁,通过鲜明的举出颜色和简洁的符号,清楚地进行表达。

石汉瑞

(Herry Steiner)1934-

中国香港的国际著名设计师。先后在纽约、伦敦、巴黎工作,最后到香港。1964年他创办了Graphic Communication Ltd. 公司,任总经理,主要从事公司形象、年度报告以及商品包装设计。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感,同时融合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汉斯·希尔曼

(Hans Hillmann)1925-

德国最富盛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1961年任卡塞尔艺术大学图形设计系教授,同年成为AGI成员。1964年致力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11次荣获“德国最佳海报设计师”。同时也擅长单色插图、游戏创意图形、绘画。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插图画家之一。

金特·凯泽

(Guenther Kieser)

1930-

德国最著名的设计大师之一。1981-1992年任乌奔塔尔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国际视觉设计联盟AGI会员。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将绘画的蒙太奇手法转化为摄影蒙太奇并创作了无数有

影响的爵士乐招贴。

刚特·兰堡

(Gunter Rambow)1938-

德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招贴设计大师之一。1974年至今,为AGI会员。1974年-1992年任卡塞尔大学视觉传达系教授。1992年任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被誉为来自日耳曼民族的“视觉诗人”,典型的德国风格代表人物。

霍戈尔·马蒂斯

(Hogler Matthies)1940-

德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大师。柏林艺术大学教授、AGI会员、纽约海报协会成员。从事视觉传达方向的研究,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和奇妙的形式组合,各期海报作品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被人们成为“典型的德国风格”。

丹·雷辛格

(Dan Reisinger)1934-

以色列非常著名的设计大师,也是国际设计界的一流艺术家。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自信,将形式、色彩和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位善于表现并能使画面产生气氛的艺术家。

石冈瑛子

(Eiko Ishioka)1939

日本最负盛名的摄影招贴设计大师、服装造型设计师。在业界地位崇高,曾经主刀多部电影、舞台剧以及各种媒体广告。荣获第38届干啊电影节的接触艺术贡献奖。被德国的霍尔戈·马蒂斯成为“世界的石冈瑛子”。

田中一光

(Tkko Tanaka)1930-2002

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日本平面设计大师,AGI会员。1963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曾在“日本之历史”大型博览会(大阪)、“海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他将日本文化与设计融为一体,代表了现代日本设计的最高水平。

吕迪·库林

(Ruedi Kuelling)1935-

瑞士知名平面设计大师。作品简约、充满质感、表述清晰。曾15次荣获瑞士室内设计师、联邦政府的最佳海报设计师荣誉。1963年获戛纳国际广告电影节一等奖。

卡尔·多曼·盖斯布勒

(K.D.Geissbuehler)

瑞士著名设计师。1961年和1963年,两次荣获瑞士最佳海报设计师。1976年1978年,两次荣获华沙海报双年展一等奖。国际众多海报设计大赛的评委。现在是多家机构的艺术指导和顾问。

西摩·切瓦斯特

(Symour Chwast)1931-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AGI会员。Cooper州立艺术学院教授。美国波什平集团公司创始人。该公司工作涉及动画、书籍、插图等领域,引导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西摩·切瓦斯特也是视觉平面设计的领袖人物,和弥尔顿·格拉斯一起代表美国的现代设计水平。

中西招贴对比

1 欧美早期招贴设计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由于工业革命在兴起,开始制造一种消费文化,推动了招贴广告的发展,形成了一法国艺术家朱尔·薛雷(Jules Cherset)和图鲁斯·罗特雷克(Henrt de Toulouse-Cautrecs)为代表的叙述性招贴和英格兰、奥地利、德国的新艺术象征性招贴。这似乎是一场商业文化的视觉革命。朱尔·薛雷用全新的方式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显然受到了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洛可可绘画的影响,而图鲁斯·洛特雷克则受到梵高和高更的后印象派影响。欧洲新艺术传统的影响力跨越了世纪之交,统治了欧洲文化长达五十年,深刻地改变了招贴文字和图形的关系。

2.中国早期招贴设计

中国招贴广告是近代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这些作品揭示了20世纪初到40年代以来,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并与中国民族资本残酷竞争的史实,说明了广告在当时的社会作用。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这段时间中国女性解放的思潮,看到了招贴广告行业超出商业范围的社会意识。把这些作品与西方招贴相比较,不难发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审美价值和处理手法。欧美招贴在注重美学价值的前提下,非常讲究视觉功能,而中国的招贴画是把商品隐藏在背后,主要通过凸显美女的魅力以博得公众对企业的好感。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历史、民众喜好和艺术家思维情况的线索。梁鼎铭、谢之光、杭雅英、李慕白是当时的先驱艺术家。

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篇一:名家美文赏析800字】 《窗前的青春》作者:席慕容 青春有时候极为短暂,有时候却极为冗长.我很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在教室的窗前,我也曾和你一样,凝视着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心里猜测着自己将来的多变化的命运,我也曾和你一样,以为,无论任何一种,都会比枯坐在教室里的命运要美丽多了. 那时侯的我,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来干涉,就任我一堂课,一堂课的做着梦.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我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 赏析: 青春,在飞扬的时光中消逝. 重新再读,在自己的相片中,飞扬着青春情思的少男少女脸上.一切重新倒带. 如果,有什么可以让我哭让我笑的话,那就是走过的如花岁月.那时,大家都如风飘扬,在青春的年华中打马而过;那时,大家都很纯洁,在月光和微风中敞开自己.生命,如同一场真实的电影,慢慢流淌. 人人都说,席慕容有着圆融丰满的人生.在她平和而珍惜的心态下,青春具有了立体感.教室里的青春是少年男女的一个优美而纯洁的梦,在窗前,在老师的微笑默许下,学生做着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在想象和回忆中,老师和同学都在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 生活,有滋有味. 在作者的笔下,青春如同五彩斑斓的梦在不断的展开.里面的人物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种种.让人在阅读之余钦羡不已.作者把自己放进一个课堂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学生的思想和微笑,回忆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角色的对调,对比的应用,使人物丰富而有立体感,把作者心中那种平和而感恩的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月色下微微感叹,感叹那逝去的如水青春. “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你们年轻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呢.”透明的心境,在悠长的字句中变成了经典.这是作者的心境,也是所有经历过青春年华的人的珍惜的心境.如果,有什么值得让我们回味的话,那就是这里. 读席慕容的文章,细小的字句在千回百转中流淌心中.那不一般的思绪,在心中渐渐沉淀,形成一股细流.点点滴滴,在心中成为永恒.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关于影响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刚从学校出来或者甚至是在职场工作了好些年的人,一旦新进入企业,在短期内就很容易受到公司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好的,那还好,问题是如果新员工所面对的是一个懒散的环境,那么对于这些新员工来说他们总是很容易就为自己顺应环境找到很多的理由,比如公司如此我能做什么?难道我能够改变公司? 而对很多已经在企业里担任管理角色的人来说,他们则呈现出这样的状况,他们几乎不顾下属的感受,随性所为,今天不高兴了,上班遇到下属做错点事就大发雷霆,他们觉得做领导似乎就应该享受这样的权威,却殊不知他们在随性的同时却制造了高流失率和下属的应付式的工作方式。 以上两者其实都具有共通之处,都是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第一个低估是我该随大流,第二个低估是对作为领导所具有的超强影响力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率性而为。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想怎么样? 这就跟我好些年前问到某位同事一样,我问他你觉得我们身边的这些同事有没有理想?他说那当然有,那么既然我们都是有理想的人,为此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局限于职场环境而不可拔,职场环境好我们干着积极,如果职场环境压力大或者因为上司不够好就萎靡不振,有人说这有啥问题呢?这不都是现状?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不是奔着自己的

人生目标,而是很容易就被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原本充满激情想大干一场的我们,却在困难面前折服而变得消沉。 曾经看过一位朋友写的关于他的上司的文章,他说:“我的上司可以说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上司?了,但是我却在他的手下获得了成长,因为我才不管他好不好,我关注的是我的目标该如何实现,于是我不会刻意与他冲突,我尝试让自己在他的阴影下更具激情,更具上进心,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能付出比原来更多的努力,那么我就不可能朝着我的目标前进,经过了一年多,我跟同事很意外的发现上司的行为有很大的变化了,有一天上司找我聊天,说这一年多来看到我的努力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我竟然意外地获得上司的认可,准备让我升职,其实这个时候升职不升职倒不是关键的,关键是我已经获得了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了。”从朋友的这个经历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还有一位朋友的经历堪称传奇。 一位好朋友在进入某公司后发现这个公司士气低落、老员工不会主动教导新员工,乃至于很多新员工来了没多久就沉浸于该公司懒散的工作氛围当中,每个人都只想混日子,朋友去了之后想做些改变,可是老员工跟他说没用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这样,领导这样,我们也这样。朋友没有听老员工的话,还是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每天激情上班,待人热情,尽管每一次他都热脸贴到了人家的冷屁股上,但是他毫不泄气,老员工不主动教,他就主动学,他学了之后就主动教后来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朋友身边的同事乃至于上司也慢慢的有一些

《招贴设计》考试题(

《招贴设计》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招贴广告简称______,也称海报、招贴画、宣传画等,属于平面设计范畴,因使用形式而得名,它采用______法表现广告主题,通过_______张贴于户内外的公共场所,引起大众注意,引导人们去进行有关的活动。 2、招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3、文艺、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戏剧、电影、展览、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等主题的招贴都可称之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往往比较直观,这种招贴的主体常常可以是“和平与反战”“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守法与纳税”“戒烟与禁毒”等等这种招贴必须鲜明的通过画面传达招贴的主题。 5、____________是与企业的市场目标密切相关的,这类招贴由于在树立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有较大作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用作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 6、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北宋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的广告铜牌,中间为“玉兔捣药”商标和地址,内文、广告语融为一体,即有商标图形和店址,还有详细的广告文案;它一纸多用,既是仿单、包装纸,又是__________,是一幅相当完整的古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招贴的三大元素。 8、直接或间接的在招贴中传递信息、表现创意的文字,统称为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一种说明性的视觉符号,是介于文学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其本意是通过可视性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也就是给设计思想以形状,使__________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并且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视觉形式。 10、__________在招贴中属于衬托主体的颜色,__________是画面的中心,设计者的所有想法和一切设计手段,包括色彩的运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运作, __________包括文字和必要的装饰纹样的用色,他们的用色必须以大方向为主,一切服从整体,服务于创意,注重合理性,切忌随意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名家名篇鉴赏

归园田居·陶渊明(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练习】 1.这首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结合本诗及《饮酒》一诗的内容说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答: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山野之间劳作、赏景。生活虽清贫但是远离官场、远离纷乱的俗世,自由平静。心灵淡泊宁静。 3..诗人在末句中所说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补充:如何理解作者的“愿”?含义+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八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境界,请从一个角度赏析本句。 答:这句诗中“见”字和“悠然”用得极好,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见”字写出了诗人随意、悠闲的心情,“悠然”则表现出了作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句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用语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 3.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写的画面 答:傍晚时分,林间的雾霭聚拢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山间景色显得愈加迷人。归巢的鸟儿呼朋引伴的相伴归来。 4.结合《归园田居》和本诗,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答:这句富有哲理,从字面来看是说这田园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谛,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弃。5.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 答:诗人虽身处“人境”但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就显得偏僻安静了。

冈特·兰堡招贴作品分析

来的大堆的垃圾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她把这种生活的现实完蓬全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农民《工是被这个社会中最容易忽视的群体他们过的是最累最苦罐的生活带给城市是一片繁荣景象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和人《辅们的尊重。赵晓东描绘的是城里打工经商的边缘人这些人蠓时时刻刻在他的身边出现。农民工劳动吃饭休息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状态是赵晓东创作的主题内容让他有一种冲动把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描绘出来让人们去关注去尊重。赵晓东在塑造农民工形象的时候厚重的笔触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及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年代艺术评论家栗宪庭用“玩世现实主义”来描述一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其代表人物是方力钧、刘小东、岳敏君等。它的特点是直接呈现周遭的人和环境在精神上强化独立意识。方力钧的一系列“光头泼皮”形象成为他经典的绘画语言表达了年代末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感觉。刘小东这个对现实始终抱有敬意的画遘家当然也是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份子。刘小东作为“新生代”的代表在一个商业化、消费疯狂的时代他抛开浮华直面现实。将描绘的焦点聚集在日常生活和身边熟悉的人物上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将每个人的真实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来。当代艺术家在关注现实时不能避开那些关于每个个人生存命运和精神的东西

个体意识不是个人主义切近现实更需要艺术家的道义感和责任心艺术不能丧失精神发展的前卫性它的价值取决于精神深度和广度的开拓。、结论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经济、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社会艺术也和所有的人文文化一样承担着人类共同的问题艺术家更关心的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人的生存问题这样也会使艺术家关心个人的命运关洲也周围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和艺术形态的多种方式并存是与人们的精神的多样性是相通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艺术家和欣赏者把自己的思想性指向现实生活本身现实主义绘画对社会中存在的真实有巨大的作用记录人们的情感展示对真实的理解并且每个现实艺术者对艺术有着和别人不同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因此新现实主义绘画不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作为一种绘画精神它的表现形式也融进画面里。现实主义仍然是艺术家们关注社会、揭露问题、实现人文关怀的最有效的创作方法和手段它并不因为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方法而过时现实主义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面向社会是因为我们爱每一个人我们转向自我是因为我们要与人作心灵的交流对于我们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对生命的真正的热忱。”我想评论家王林的这句话是对现实主义绘画精神的最好阐释。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责任编辑李薇薇一、背景冈特?9?9兰堡出生于德国是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和教育家。他曾就读于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阅读原文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阅读原文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阅读原文①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②一位外国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一直种到97岁,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胞有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300多万棵,染绿黄沙30万亩。一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③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④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没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⑤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

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⑥我儿子每次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他很果断地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⑦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阅读题目及答案18、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论点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关键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②段的内容。(2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组织语言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 20、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命题意图】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21、你的父母对你的行为习惯有怎样的影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3分) 【命题意图】结合学生生活谈体验。

名家经典赏析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高江海 第1版 报眉【名家经典】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主题导语】 蒲松龄曾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读书是生活,读书是成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巨大享受。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惟有热爱阅读,精神才能挺立,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心怀都是一道河水,多阅读多吸收,就能心灵丰沛,奔流向前,融入博大浩瀚的海洋中,成为一个富有知识的人。倘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 【名家档案】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他的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朗读的童年记忆 莫言 今年二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其实他的腿并不短,但不知为啥得了这样一个外号。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与方快分别后,我想起了与朗读有关的事。 我们那时上语文新课,总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他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当时的小学老师里算是高学历,那时他不过二十出头。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我们的老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老师用普通话朗读一遍之后,便让我们跟着他读——我们当然不用普通话——先是一句一句地读,然后是一段一段地读,最后是通篇朗读。我们通篇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着我们发出的声音里,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他就会用教鞭抽打——其实也不是真打,只打到略有痛感而已。方快是挨教鞭抽打最多的。但最后一次,方快夺过教鞭,把它在膝盖上折成两截,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犹能记起老师的尴尬表情。老师出身不太好,对方快这样的赤贫子弟心怀忌惮。尽管他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但他没敢像对待我们这些学生一样——我们只要惹火了他,他就揪着我们的脖领子,把我们拖出去修理一顿——他只是蜡黄着脸说:“好!方快,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第二天到了,老师似乎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中午,他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下午要上新课——《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课文:“每到黄昏,池塘边上会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像这次朗读这样兴致勃勃,这样卖力,这样愉快,这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着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踢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了色的脸,我

社交礼仪影响力

请认真审题,结合自身经历,根据单元学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形象的影响力阐述仪态礼仪的重要性。 答:一,形象的影响力: 个人形象主要指一个人的相貌、身高、提现、服饰、语言、行为举止、气质风度、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而这些,正是社交礼仪所涵盖的内容。社交礼仪与个人的影响力密切相伴,人们以社交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是展示自我良好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1、遵行社交礼仪可以给人们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人在社会交往中,对方给你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关键的几分钟,也就是第一印象。包括说话的内容,语速、语调、音量、面部表情、身姿、服饰、行为等等。我们公司经常招人,招人时,同样的条件,我们肯定优先录取外表形象好,看起来整洁大方,可以侃侃而谈,又有礼貌的人进公司,而那些不注重外表和社交礼仪的人,则会排在第二位的,因为前面那种人更容易交往。 2、遵守社交礼仪可以充分展示一个人的良好教养和优雅的风度。个人形象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是一个人的外貌形象,漂亮五官,优美身材,华丽服饰等表象的东西。而内在美则是一个人通过学习而获得额丰富内涵知识,包括文学素养,个人礼貌,助人为乐,社交礼仪,个人形象等等。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结合,才会使得我们更加的有风度,更加的符合社交礼仪的规范。

3、遵循社交礼仪可以更好的向社交对象表示尊重、友好之意,从而赢得对方的尊重,好感。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地社交语言,知礼、守礼,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良好交往,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总之,良好的形象是一个成功人士必要的素养,把社交礼仪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工作生活的良好助力。 二、礼仪的重要性: 1、仪态也叫仪姿、姿态,泛指人们身体所呈现出的各种姿态,包括举止动作,神态表情,相对静止的仪态。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行走站立,举手投足都可以表达思想感情,仪态是一个人的涵养的一面镜子,也是构成一个人外在美好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仪态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2、仪态在个人行为中的姿态和风度,虽是小节,但细微之处见真知,通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可以知道这个人素养如何,从而影响工作的成败。特别是面试的人和推销员,这个方面的影响力明显。 3、社会交往中,我们不但要保持良好的外貌形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姿态仪态,文化素养等内在的东西,比如和领导一起聚餐聚会,我们除了要有整洁的外表,聚会中还要注意我们的言行,要饮食有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说话有艺术,有内涵,目光敏锐有神,脸带笑容,这样我们就可以给领导好的印象了。 仪态礼仪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把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推向前进,好的社交礼仪使交往容易,易于沟通,交往融洽,易于互相理解,达成共识。反之,则会成为交往的摩擦力,阻碍相互理解沟通,不利于工作开展。

招贴作品赏析

招贴作品赏析 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二战结束时他才8岁,他的童年是在炮声、废墟和饥饿中度过的,当时处于饥饿时期的德国人发现,从美国引进的土豆经过二十天的种植就可以食用,是土豆救活了 德意志民族。由于这段特殊的历史,土豆在德国成 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种植的文化、储存的文化、 烹调文化。土豆使兰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土豆救 活了兰堡,没有土豆就没有兰堡和他的艺术。兰堡 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土豆文化是他本能领悟 的民族文化,是他面向世界的一扇最初的窗口。兰 堡的土豆文化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 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在兰堡为"Egoist"杂志所作的招贴以及兰堡 1966--1988年个展系列招贴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 个普通的土豆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不平凡的故 事。他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 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 和生命力。 在土豆招贴系列中,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再堆砌…… 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 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 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 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 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 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 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参与到“整体”之中。土 豆中红绿黄蓝两队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 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 裂多变的土豆紧密结合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 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 衬,这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 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 是继续往下探索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就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唾手可得,非常生动。

名家名篇鉴赏

名家名篇鉴赏

————————————————————————————————作者:————————————————————————————————日期:

陶渊明: 归园田居·陶渊明(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练习】 1.这首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结合本诗及《饮酒》一诗的内容说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答: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山野之间劳作、赏景。生活虽清贫但是远离官场、远离纷乱的俗世,自由平静。心灵淡泊宁静。 3..诗人在末句中所说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补充:如何理解作者的“愿”?含义+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八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境界,请从一个角度赏析本句。 答:这句诗中“见”字和“悠然”用得极好,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见”字写出了诗人随意、悠闲的心情,“悠然”则表现出了作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句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用语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 3.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写的画面 答:傍晚时分,林间的雾霭聚拢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山间景色显得愈加迷人。归巢的鸟儿呼朋引伴的相伴归来。 4.结合《归园田居》和本诗,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答:这句富有哲理,从字面来看是说这田园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谛,想辨别出来,却忘了

形象的影响力与仪态礼仪的重要性

1.形象的影响力: 个人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形、服饰、语言、行为举止、气质风度、教养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而这些正是社交礼仪所涵盖的内容。社交礼仪与个人的形象影响力密切相关,以社交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仪容、仪表、姿态是展示良好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遵行社交礼仪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在交往中,对方给你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关键的几分钟。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说话内容本身占7%,说话方式(语速、语调、音量等)占38%,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身姿、行为、服饰等)占55%。可见人的外在信息在给他人的印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没有一个得体、优雅、文明的外在形象,很难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古代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楚国君臣心中晏子矮小,出使之初不受待见。由此可见,社交中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尤其的重要。 其次,遵行社交礼仪可以充分展示一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个人形象通常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形的美丽,常常指的是漂亮的五官、健美的身段及华丽的服饰等这些表象的东西,而内在的美所包括的内容则更多、更重要。二者的结合才能使人更有风度。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社交文化,如打高尔夫,沏咖啡,品红酒,听歌剧。对一个人教养与风度的评判,不能仅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而应以社会共识进行考查,这种共识便是礼仪。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正是衡量一个社会人教养与风度的一种共识尺度,它要求每个人讲究礼貌、仪表整洁、尊老敬贤、礼让妇女、助人为乐等,如果他的一言一行与社交礼仪规范相吻合,人们定会对他的教养与风度予以称道。 再次,遵行社交礼仪可以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友好之意,赢得对方的好感和尊重古语日:礼者,敬人也。尊敬他人是获得他人好感进而友好相处的重要条件。反之,自高自大,忽略他人的存在,就会很难得到他人的配合,这是一种不懂礼貌的表现。“不学礼,无以立。”知礼、守礼才能保证与人正常交往,良好交往,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更能使交往对

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作用

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作用 一、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作用 文字设计在招贴中的有什么作用呢?首先要我们看下文字的作用。文字的功能是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的。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考虑文字的整体排版和诉求。所以在设计中文字应该做的使人更加易懂易认,以便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意图。表达设计的意图和主题。下面说说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的重要性有哪些。 (一)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艺术性文字设计作为招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字体的造型具有传达情感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一定的造型,字体的设计要可以使得消费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可以感觉到文字和画面是一体,也就是给人以整体美的效果作用。在设计上要有创造性,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展示出作者的意图。 (二)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标准性文字设计应该遵循服务于视觉感受,只有设计出来的文字符合审美要求,才达到招贴设计的要求。要做到艺术性也科学性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追求唯美感,而造成辨认的缺失。要使得文字的设计标准化,力求清晰规范,使得整体画面的作用的文字符合整体的要求。在文字的安排上应该考虑到整体招贴的效果,不能喝整体的视觉效果产生冲突,要做到主次分明,否则很容易引起视觉的顺序混乱,从而导致整个招贴设计的失败。 (三)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的识别性字体的识别性特征体现在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的个性印象上,它是依据招贴设计的主题、经营理念、文化背景和行业特征等因素,创作出不同性格的字体表现。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当中应起到明确主题的作用,同时文字的清晰应让观者能更加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说文字设计在招贴设计中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简单的图形所表达的广告信息,拥有文字的招贴会显得更为直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有图像直接构成的招贴,招贴基本上都是有图像和文字共同构成的。

大学生美术鉴赏之名家名作赏析

美术鉴赏 观林风眠先生生平事迹及作品有感

林风眠先生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其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并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9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19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1925年26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内迁,先至浙江诸暨、江西,后到湖南长沙。迁徙时只带走国画作品,油画舍弃,被日军作雨布用。这是林风眠作品第一次大批损毁。 1940年,41岁,目睹侵略者暴行的他,开始隐居重庆嘉陵江南岸弹子石破军火库中,潜心创作。画出一批深刻揭露日军屠杀罪行的抗日宣传画,作品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展出。1955年秋,太太阿丽丝与女儿蒂娜移居巴西,从此他开始了后半生的独居生活。 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到来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风眠被逼无奈将自己毕生所画的国画一千余幅浸人浴盆捣成纸浆,从马桶冲掉,一部分油画用火炉烧掉。作品第二次惨重损毁。红卫兵共抄家十几次,时间最长的多达十几个小时,将大部分手稿及画稿掠去。这不仅是个人心血的毁灭,更是中国艺术界的损失! 1967年68岁的他,开始接受所谓的“劳动改造”。1968年8月政府以“日本特务”“特嫌”罪名被上海公安局拘捕,后转入上海南市第一看守所,开始长达四年半的狱中生涯。1972年11月28日晚,这位“艺术的老人”终于获释。拖着病躯,他继续在申城孤独探索,并且开始尝试以立体派手法作画。 1977年10月,在叶剑英元帅的关心下获准移居香港。并于1978年,举办个人画展,《林风眠画集》出版。 1991年,这位92岁,这位历经艺术沧桑与社会波折的老人终于抵抗不住病痛的折磨,走上了天堂之路。 这一代的学生最爱的依旧莫过于他的《夜枭》和《秋艳》。《夜枭》满是愤恨,

海报设计的详细分析

Photoshop教程:https://www.doczj.com/doc/d28655506.html,/mlsj.html 免费PhotoShop电子杂志订阅: https://www.doczj.com/doc/d28655506.html,/psmj.html 海报设计的详细分析 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 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设计必需有相当的号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召力与艺术感染力。应力求新颖、单纯,果;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还必须具有独特地艺术 风格和设计特点。 海报常用于文艺演出、运动会、故事会、展览会、家长会、节庆学校里。 日、竞赛游戏等。海报设计总的要求是使人一目了然。挂在橱窗里的大幅画作,海报设计教程又称招贴画。贴在街头墙上。以其醒目的画 20世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政治宣传的世纪,面吸引路人的注意。海报作为当时其中的两次世界大战、苏联革命与建设、西班牙内战宣传途径也达到顶峰。 尤其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更是政治海报创作的高峰期。宣传海报大行其到 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邮电局的橱窗里贴黄金时代。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俄。以便市民从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海报中了解革命形势。满了海报。 所以主题应该明确显眼、一目了然(如xx竞赛一搬的海报通常含有通知性。 打折等)接着概括出如时间、地点、附注等主要内容以最简洁的语句。海报 有比较抽象的插图、布局的美观通常是吸引眼球的很好方法。实际生活中。 和具体的 海报设计的方法: 先分析:

1这张海报的目的 2目标受众是谁? 3接受方式怎么样? 4其他同行业类型产品的海报怎么样? 5此海报的体现战略? 6创意点? 7表示手法? 8怎么样与产品结合? 海报设计的具体要素: 充沛的视觉冲击力,1.可以通过图像和色彩来实现 海报表达的内容精炼,2.抓住主要诉求点. 内容不可过多3. 一般以图片为主,4.文案为辅 主题字体醒目5. 海报招贴的种类 海报按其应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商业海报、文化海报、电影海报和公益海报 这里对它以大概的介绍。等。 1.商业海报: 要商业海报是指宣传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商业广告性海报。商业海报的设计。 恰当地配合产品的格调和受众对象。 2.文化海报: 文化海报是指各种社会文娱活动及各类展览的宣传海报。展览的种类很多。 设计师需要了解展览和活动的内容才干运用恰当不同的展览都有它各自的特点。方法表示其内容和风格。

简述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拿几种类型

简述招贴设计中色彩设计要注意拿几种类型 招贴和招贴设计所谓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在国外被称为“瞬间”的街头艺术。 虽然如今广告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制作技术、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但招贴始终无法代替,仍然在特定的领域里施展着活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广告宣传作用,这主要是由它的特征所决定的。[编辑本段]招贴设计的分类一社会公共招贴(非营利性)二商业招贴(营利性)三艺术招贴[编辑本段]招贴的特征●画面大:作为户外广告,招贴画面比各平面广告大,插图大、字体也大,十分引人注目。 ●远视强:招贴的功能,是为户外远距离、行动着的人们传达信息,所以作品的远视效果强烈。 ●内容广:招贴宣传的面广,它可用于公共类的选举、运动、交通、运输、安全、环保等方面,也可用于商业类的产品、企业、旅游、服务及文教类的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能广泛地发挥作用。 ●兼具性:设计与绘画的区别,在于设计是客观的、传达的,绘画是主观的、欣赏的。而招贴却是融合设计和绘画为一体的媒体。 ●重复性:招贴在指定的场合能随意张贴,既可张贴一张,也可重复张贴数张,作密集型的强传达。[编辑本段]招贴设计的局限●文字限制:招贴是给远距离、行动的人们观看,所以文字宜少不宜多。 ●色彩限制:招贴的色彩宜少不宜多。 ●形象限制:招贴的形象一般不宜过分细致周详,要概括。 ●张贴限制:公共场所不宜随意张贴,必须在指定的场所内张贴。[编辑本段]招贴设计的法则●新奇:虽然所有媒体都需要“新奇”,但招贴要求更高,因为它只是在“瞬间”发挥传达作用,特别需要视觉传达的异质点。 ●简洁:虽然所有媒体都需“简洁”,但招贴要求更高。因为它是户外广告,越是“简洁”的招贴,主题越突出,焦点越集中,内容越丰富。 ●夸张:因为招贴是在远处发挥强烈的传达作用,所以必须调动夸张、幽默、特写等表现手段来揭示主题,明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冲突:“冲突”也是对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节奏上的“冲突”;二是内容矛盾上的“加突”。 ●直率:艺术要求含蓄,招贴则要求直率。[编辑本段]招贴的设计步骤在招贴设计的过程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计前翻阅各类资料,挑选合适的形式、手法进行移植,改头换面地套用设计的内容。另一种是不找任何资料,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激情、力量,再结合招贴设计的法则进行构思和构图。其结果,前一种显得拘泥而少灵气,模仿因素多;后一种创意明确,视觉流畅、饱满、生动、个性化强。虽然我们要提倡后一种设计法,但作为一名从没有学过设计的考生,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学好招贴,只能采用第一种方法去借鉴别人成功的招贴,阅读大量的有关资料,从中掌握招贴的形式、手法的规律,让它变为自己的设计。[编辑本段]招贴设计的用色色彩的刺激无论在人的心理或生理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为使忙碌的人们能在瞬间了解招贴内容,招贴色彩应多使用较为强烈的对比色调。所以,色彩对比是招贴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其目的在于尽可能使主题形象鲜明夺目,在瞬间快速传递给广大观众,并留下深刻印象。通常有以下几种对比方法: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面积对比。 色彩是招贴的“魂”,要象征化、联想化。如白色能联想到纯洁、神圣、优质,黑色能联

美术鉴赏——著名画作赏析资料

美术鉴赏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意思是“野蛮的、乏味的”。起源于十一世纪的法国,在中世纪时被称为“法国式”,其流行于十三、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被称为哥特式。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罗马式圆拱,改变了罗马建筑的承重墙模式,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高耸、轻盈、神秘,是一种宗教建筑审美风格。肋拱的穹隆工程,成肋骨状的穹隆可以建在更复杂的平面上。独立飞券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关键要素,这种飞券在建筑物的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抵住中殿十字拱的四角起点,承受其侧推力。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哥特式教堂是建在由城市保护的城市中,它已经不再具有罗马式建筑那样的城堡功能,而有了更宽阔、更高、更明亮的内部空间。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其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2、印象派: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印象派画家发现了光与色的美妙,光与色成为画面唯一主题,轮廓线消失了,严谨的造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朦胧的光与色,微

妙的色彩变化。其舍弃了在平面上以透视、阴影造成虚构的立体感,只以明确的轮廓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立体感。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3、现实主义:有时又称“写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抛弃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传说与古代英雄人物、浪漫主义的中世纪传奇、异国情调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眼光指向现实生活,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题材范围。在艺术表现上,它重视自然美和真实美,以追求写实手法为特点,如实地描绘大自然和反映现实生活,倡导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对普通人生活的关切,对大自然的亲切描绘。写实是现实主义油画的艺术手法,但现实主义油画比写实有更深刻的内涵。现实主义油画从写实主义的“历史深处”走来,但现实主义油画不能等同于

招贴设计试题

1、招贴广告简称招贴,也称海报、招贴画、宣传画等,属于平面设计范畴,因使用形式而得名,它采用艺术设计法表现广告主题,通过印刷粘贴于户内外的公共场所,引起大众注意,引导人们去进行有关的活动。 2、招贴分为公益招贴、文化招贴、商业招贴三大类。 3、文艺、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戏剧、电影、展览、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等主题的招贴都可称之为文化招贴。 4、公益招贴往往比较直观,这种招贴的主体常常可以是“和平与反战”“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守法与纳税”“戒烟与禁毒”等等这种招贴必须鲜明的通过画面传达招贴的主题。 5、商业招贴是与企业的市场目标密切相关的,这类招贴由于在树立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有较大作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用作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 6、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广告铜牌,中间为“玉兔捣药”商标和地址,内文、广告语融为一体,即有商标图形和店址,还有详细的广告文案;它一纸多用,既是传单、包装纸,又是印刷招贴,是一幅相当完整的古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7、图形、文字、色彩构成招贴的三大元素。 8、直接或间接的在招贴中传递信息、表现创意的文字,统称为文案。 9、图形是一种说明性的视觉符号,是介于文学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其本意是通过可视性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也就是给设计思想以形状,使__________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并且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视觉形式。 \ 10、底色在招贴中属于衬托主体的颜色,主体色是画面的中心,设计者的所有想法和一切设计手段,包括色彩的运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运作,辅助色包括文字和必要的装饰纹样的用色,他们的用色必须以大方向为主,一切服从整体,服务于创意,注重合理性,切忌随意性。

名家名作赏析

名家名作赏析 ---The Last Supper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 多〃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 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面中的人物,其惊 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 神和行为,都刻化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现 收藏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画作高4.6米,宽8.8米,画面利用透视原理, 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 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 图做得比正常的就餐距离 更进,并且分为四组,在 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 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 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地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最后的晚餐》壁画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在遭到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语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这时,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四位)的叛徒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

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桌子上有很多个小面包,把它们按音乐的顺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将近一分钟的歌曲,曲调很悲伤。 在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利用食堂壁面的有限空间,用透视法画出画面的深远感,好像晚餐的场面就发生在这间食堂里。他正确地计算离地透视的距离,使水平线恰好与画中的人物与桌子构成一致,给观众造成心理的错觉,仿佛人们亲眼看见这一幕圣经故事的场面。在这幅画的背景上有成排的间壁、窗子、天顶和背后墙上的各种装饰,它那“向心力”的构图是为了取得平衡的庄严感的对称形式,运用得不好,很容易形成呆板感。明暗是利用左上壁的窗子投射进来的光线来表现的。所有人物都被画在阳光中,显得十分清晰,唯独犹大的脸和一部分身体处在黑暗的阴影中。这种象征性的暗示手法,在绘画上是由达〃芬奇开始的。 《最后的晚餐》的创造的历史 1.1463年-由建筑师索拉里兄弟修建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2.1470年代-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札,扩建修道院。公爵找来了当时28岁的画家达芬奇与另一位米兰建筑师布拉曼特一同设计,建筑师布拉曼特将修道院后部的半圆顶穹窿改为挑高的圣坛。此外也增建了方形回廊、餐厅等。 3.1495年-1497年-在有公爵庐多维科王徽装饰的主窗下。达芬奇选择了大厅北墙绘制他打稿已久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就连颜料也是他自己的发明,是一种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而非中世纪时期广被运用的湿壁画颜料。此颜料因混合了有机物,据知是鸡蛋与牛奶,而且达芬奇涂的很薄,导致“最后的晚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