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成 果 摘 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成 果 摘 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成 果 摘 报

2010年第1期(总第1期)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 2010年6月17日 领导批示:

清华简整理研究初见突破性成果

【提要】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的整理研究,系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的中心内容,目前已初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四项:(一)重现久已失传的古

代典籍:特别是《尚书》和与《尚书》体裁类似的文献,例如《尹

》、《程寤》、《保训》、《金》、《皇门》、《祭公》等。与《诗》、诰縢

《礼》、《乐》有关的典籍也有若干篇。(二)揭示前所未知的历

史真相:已整理出的编年体史书《系年》,记事始于周初,终于

战国前期,不少记载为传世文献所未有,或与传统看法不同,对

研究古史有重要价值。(三)找到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清华简

中有一种《数表》,是现已发现的我国古代数学文献的最早实物

例证,其内容系扩大的九九乘法表,具有乘、除以至乘方、开方

等功能,已受到数学史专家的重视。(四)探索久悬未决的《周

易》疑谜:清华简中的《筮法》,是系统记述战国时楚国所用《周

易》占法的文献,有可能成为解决近年有关学术界关于商周以来

出现的“数字卦”疑谜的钥匙,对探索《周易》的起源问题有重

大意义。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的整理研究,是2009

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

史再建”的中心内容。项目实施以来,已陆续取得令人瞩目的突

破性成果。

清华简于2008年7月由校友捐赠入藏,10月,清华大学邀

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

中文大学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荆

州博物馆等11位知名学者专家进行鉴定。专家一致认为 “简中

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

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经过保护清理,简的总数为2388枚(包括残断),其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碳14年代测定数据为公元前305±30年) 清华简的发现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09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来清华大学视察“清华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温总理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汇报,高度肯定了这批竹简的重大价值,指出:“这是一项重大的发现,不仅具有考古价值,还记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是国家的国宝,民族的自豪,其价值怎么估计也不算高,”要求“要妥善、完整地保存好这批竹简,国家会大力支持。”教育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不仅将该项目纳入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而且给予了4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承担简的保护整理工作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学校支持下,组织了多学科的老中青学者队伍,顺利开展了简的保护、拍照、缀合、编排和读释、研究等工作,正准备陆续编著出版清华简的多卷本整理报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重现久已失传的古代典籍

根据当前对清华简的缀联编排,这批简所包含的古代书籍至

少有64篇。许多篇的内容性质只有在较长时间深入读释研究后才能判明,但不难看出,传统经籍中的《尚书》和类似《尚书》体裁的书在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20篇以上。

《尚书》是最重要的经典。传说先秦时有百篇之多,但在秦代焚书后大都失传。汉初济南伏生只传28篇,称《今文尚书》。汉景帝末(或说武帝初)曲阜孔壁发现《古文尚书》,比伏生本多16篇,后来佚失,现存的是伪本,有关问题历代学者争论不休。清华简中《尚书》的出现,除本身有极高价值外,还有助于解决学术史上的长期纠纷。

清华简已经整理出的《尚书》,见于伏生传本的有《金縢》,简上标题为“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简文与传世本比较,有不少重要异文。例如传世本说“周公居东二年”,与其他文献载周公东征三年不同,历代学者迷惑不解,简文正作“周公居东三年”,就把疑惑消除了。

曾在孔壁发现的,在清华简中有《尹诰》。《尹诰》又名《咸有一德》,《礼记》的《缁衣》篇曾引用过,但早已失传,今《尚书》中的是伪本。清华简《尹诰》完整,另外还有《尹至》,内容互相联系,详细叙述了商汤在伊尹协助下取代夏朝的史事。

清华简已经整理出来的还有《皇门》、《祭公》两篇。这两篇都有传世本,见于汉代编的《逸周书》,但文句充满错误脱漏,很难通读,以致学者多不重视。清华简这两篇保存良好,《皇门》是周初周公对群臣的训诫,《祭公》是周穆王时大臣祭公谋父临终的嘱托,均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还有《程寤》一篇,汉代也曾收进《逸周书》,但唐宋以后失传,只剩很小一部分佚文。清华简《程寤》保存完整,详细记述周文王“受命”(称王代商)的传说,弥补了千年来的遗憾。

《保训》一篇则是焚书以来从未有人知道的。简文讲述周文王的最后遗言,其中还提到尧舜和上甲微(汤的先祖)的事迹。篇中强调“中”这一哲理性的观念尤其值得注意。《保训》的材料在报刊发表后,已在学术界引发热烈讨论。

清华简还包含有与《诗》、《礼》、《乐》有关的篇文。如已整理好的《耆夜》一篇,不仅与商周史事相关,还与《诗》有密切关系。“耆”即商末在今山西东南部的黎国,伏生所传《尚书》有《西伯戡黎》,传统看法认为是周文王事,《耆夜》简文则明记在周武王八年,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武王和周公即席赋诗,此诗篇前所未见。其间周公所作《蟋蟀》,可能是现存《诗经》中《蟋蟀》一篇的前身。

清华简还有《周公之颂诗》、《周公之琴舞》,有待整理。这些可能与周公“制礼作乐”相关,至于是否同完全失传的《乐经》有关,需在今后探究。

二、揭示前所未知的历史真相

在清华简中存在不少篇珍贵的历史类佚书,包含着大量古史记事,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空白,纠正历代史家的错误。

目前已经编连出来的,有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暂题为《系年》。《系年》全篇完整,共有简137支,内容非常丰富,体例近似过去在西晋初年发现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出土于当时汲郡

一座战国墓中,极为学者重视,可惜后来散佚,只有零碎佚文存世(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系伪书),但仍在近代的古史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清华简《系年》体例与《纪年》近似,而且彼此有若干共同内容,无疑是重大发现。

《系年》的记事始于周初,叙说列国根源,对春秋直到战国早期的史事记述尤详,许多内容能与《春秋》经传以及各种有关文献参照印证。更重要的是《系年》有不少记载是传世文献没有的,或与传世文献大不相同,有些涉及古史上的关键问题,将来发表后定会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改写有关古史。例如周武王克商后设三监,周公东征,共和行政,幽王覆灭,秦国的兴起,晋文侯定天子等大事,《系年》的叙述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系年》篇中关于战国早期历史的记述,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战国早期史料稀少,事迹不明,《左传》只讲到三家分晋,随后一段史事不清楚,《竹书纪年》又缺失了。清华简《系年》对这一段有较多叙述,不少是前所未知的,例如越国对齐、鲁的战争等。

清华简业已整理好的还有一篇《楚居》。《楚居》是楚人所作,内容是叙述历代楚君居处建都之地,体例类似传世古书《世本》中的《居篇》。《楚居》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篇中详细记述了楚君的世系。这一世系,从传说中楚的始祖季连开始,一直讲到战国中期的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列举列世建都的地点、迁徙的原因,许多地名可与已发现的楚简联系对照,对于研究楚国历史及历史地理是极重要的依据,还可能对今后楚文化考古工

作有较大影响。

三、找到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

在已整理的清华简中,有一种堪称中国数学史方面的惊人发现。这是一篇具有计算功能的简书,现暂题为《数表》。

《数表》的形制与其他各简明显不同,全篇由21支简组成,简比较宽(约1.2厘米),原以三道编绳编联,展开成长方形的平面。简面上有硃红色的横贯栏线,使全篇成为整齐的格状,每格中都填有数字,是有规律分布的“数表”。

与过去发现的任何简册不同,这些支简上端第一个数字下都有一个圆形穿孔,同时全篇左端也有一支简自上至下每格都有一个圆形穿孔,各穿孔内均残存有线状丝带的遗迹。这些丝带复原之后,证明能在《数表》上起运算中指示的作用。

经初步研究,这篇《数表》为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其核心内容为九九乘法表的扩大,在实际操作中具备乘、除以至乘方、开方等功能。课题组已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与古文献研究所等单位中国数学史学科的专家观察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现已发现的我国古代数学文献的最早实物例证,而且是实用的“算具”,可能会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

四、探索久悬未决的《周易》疑谜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核心的地位,列为群经之首,历来为学者及社会大众所看重。近年在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中发现由数字组成的易卦,在战国楚简(如湖北

江陵天星观、荆门包山和河南新蔡葛陵等地出土)中也看到类似的易卦,许多学者认为与《周易》起源有关,讨论十分热烈。但仍有不少没有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这种“数字卦”的性质,由于只有若干实例,缺乏理论系统的说明,一直议论纷纭,不能定论。

清华简已整理出一篇,暂题为《筮法》,很可能为此提供解决的钥匙。《筮法》共有简63支,保存良好,在入藏时仍然成卷,不曾散乱。经过小心分解和整理,全篇完好无缺,证明是楚国专论《周易》占筮的书。简中附有图解,详细记载各种“数字卦”的涵义和吉凶,对于有关研究极有价值。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清华简的保护整理工作正在全力进行,清华简大量重要内涵将不断被开发出来。清华简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一册预计在2010年底出版,内容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九篇,第二册也将于2011年出版。

报 送:中央有关领导,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三局,国

务院政策研究室教科文司,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司,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部内报:部党组成员,部内各司局

下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分省属高等学校

领导同志如有批示或需调阅成果,请与我单位联系。

联系电话:010-66096627(马建通) 传真:010-66096630

2010年 月 日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