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移动GIS的GPS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GIS的GPS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GIS的GPS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GIS的GPS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GIS的GPS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关键字:移动GIS GPS定位导航系统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Internet 与GIS 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面向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GIS 应用方案。与此同时,很多新的技术比如大容量存储卡,无线局域网,无线通讯,3G 网络,GPS 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也渐渐的被集成到智能设备中,这使得在移动设备上实现GIS 的功能成为可能。人们通常把用户(终端设备)处于移动情况下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称为移动GIS。

近年来,移动GIS 作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们的关注。在理论上,国外学者提出了动态、可定制IMA(智能地图代理)架构[3];将电子地图转换为简单空间格式的算法;在国内,李德仁、李清泉等分析了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集成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刘召芹提出集成数据模型,提高了数据共享程度[5].在应用方面,由美国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发起的名为Battuta 计划正处于原型系统建立和区域试验的阶段,该计划旨在研究数据采集系统中地理数据与相关技术的整合应用;由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A.Rizzinig 和K.

Gardiner 等撰写的"移动环境管理GIS 系统:鱼类栖息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结合了无线网络和移动GIS 实现了环境空间数据的移动管理,为无线网络与移动GIS 的结合提供了原型参考;在国内,南京大学的严长清等在"基于GPS-PDA 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采集系统集成设计"中采用PDA 与差分GP S 结合的方式,使移动GIS 数据采集满足了国土资源行业的需求;王悦,吴云东等在"基于移动地图学的空间信息系统"中分析了移动地图学的发展趋势,结合地图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现状,以地图学的观点指出移动地图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GPS 作为移动GIS 采集地理信息数据的一个主要手段,可以通过GPS 实时获得点的位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导航的功能。利用GPS 中间驱动技术(简称GPSID)设计面向移动GIS 的GPS 定位导航系统,通过一个中间层连接开发端和GPS 模块,使开发者无需直接接触硬件部分,从而降低了开发者与GPS 串口通讯的难度。通过嵌入式开发,实现智能设备GPS 的定位导航功能,以满足移动GIS 数据采集的需求。

2 PDA电子地图的设计

PDA 电子地图是指显示在智能移动设备上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产品,它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PDA 电子地图不同于传统纸质地图或电子介质地图。传统的纸质地图是绘制在硬纸或聚酯薄膜上,单层显示,内容丰富,制作复杂,更新周期长,且不考虑个人用户需求;电子介质地图,是通过计算机成图,采用单层或多层叠加显示,内容详尽,更新快,有成熟的制作标准,可以进行复杂分析操作。

目前,PDA 电子地图设计由于诸多的限制条件,无法具备上述两种地图的所有功能,PDA 电

子地图设计的限制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屏幕分辨率低;2)显示屏小;3)屏幕色彩不丰富;4)CPU 处理能力低下;5)野外环境因素:强光、雨雪、大风等的制约;6)移动设备没有鼠标,键盘输入功能也不强大。

因此,PDA 电子地图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上述的限制条件及设备自身特点。Reichenbacher (2004)提出,PDA 电子地图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内容:PDA 电子地图所承载的信息,并不要求像传统地图那样拥有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而细致描述,但需要所加载的图层数据能够描述出用户的需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用户是某交通部门,相应的地图设计可以在建筑物或河流方面加以简化,而突出道路数据的展示。对于要突出描述的专题信息,详尽程度也有要求,专题信息的数据质量要高,显示要清晰,精度要达到用户需求。

(2)用户界面:PDA 电子地图的界面要简单整洁,界面元素尽量少,信息多采用整屏显示,功能项放在显示屏下方的任务栏中,以节省更多的屏幕空间,用来显示地图信息。其次,充分利用键盘和触摸笔编制系统功能快捷键,以达到简洁实用的目的。

(3)可视化:在可视化方面,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设备,对地图的设计加以调整,地图标记和符号要简单、明显,使用的标记数量不宜过多,地图背景色多以灰色等冷色调为主,对比度要鲜明,对要素类的填充图案不易过于复杂,达到显示内容清晰,显示效果良好。

(4)技术:技术上,要充分考虑移动设备的存储量、电池电量、CPU 处理能力、显示屏大小等,通常可以对PDA 电子地图进行分层和空间数据精简处理,将PDA 电子地图分为基础图层和工作图层。基础图层作为背景层,多以影像为主;工作层为移动GIS 要操作的图层,多以矢量数据为主。

PDA 电子地图的设计,是实现GPS 定位导航和移动GIS 数据采集的关键环节,地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定位导航的精度和数据采集的质量。实现移动设备的定位导航系统,离不开GPS 模块,下面将介绍一种开发基于智能设备的定位导航系统的新技术-GPS中间驱动。

3 GPS中间驱动(GPS Intermediate Driver)

GPS 中间驱动(GPS Intermediate Driver),即在开发人员和GPS 硬件设备之间建立一个中间层,开发人员无需直接访问GPS 硬件,而是通过访问中间驱动提供的API 函数,间接与GPS 通讯。GPS 中间驱动是微软公司在Windows Mobile 系列5.0 版本之后,提出的一个基于智能设备的GPS 应用程序开发理念。

GPSID 的提出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对于GPS 硬件制造商:GPSID 可以和应用程序无缝接合;对于应用程序提供商:它可以和任意支持GPSID 的GPS 设备进行整合。

传统的GPS 开发方式,多采用编程语言直接操作GPS 硬件部分,进行GPS 数据文件流工作,完全人为的解析NMEA 数据,来实现串口通讯;或者使用已经成型的移动GIS 软件的GPS 功能,比如,ESRI 公司的ArcPad、超图公司的eSuperMap 等。GPS 中间驱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开发方式拥有很多优点,比如:

1)开发速度快、效率高;2)拥有友好的API 接口函数;3)兼容传统的GPS 数据文件流操作;4)可以在PC 端进行仿真模拟;5)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同时访问一个GPS 设备;6)使解析NMEA-0183 数据变得简单。

GPS 中间驱动的工作流程如图1 所示:

通过程序语言调用GPSID 提供的API 函数,完成相应的GPS 参数设置(端口、波特率)及端口的打开关闭操作;API 函数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信息,实现对GPS 硬件的实际访问,GPS 设备响应访问信号,完成GPS 数据的接收与通讯。目前,GPSID 提供的API 函数包括以下四种:1)GPSOpenDevice:打开GPS 设备,建立与GPSID 的通讯;2)GPSCloseDevice:关闭GPS 设备;3)GPSGetPosition:获取当前点位信息,包括经纬度、高程等;4)GPSGetDeviceState:获取GPS 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接收卫星个数、定位质量、时间等。

通过上述四种API 函数,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获得定位与导航数据,完成对GPS 设备的所有操作。

从GPS 设备中接收的位置数据,并不能直接的运用到实际的定位与导航之中,其间还存在坐标系统的转换问题,下面将探讨GPS 数据匹配到PDA 电子地图上的坐标转换问题。

4 GPS坐标转换

智能设备GPS 接收的NMEA 格式数据为WGS-84 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即用经纬度高程(B,L,H)表示的坐标;PDA 电子地图使用的是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直角坐标,是用(X,Y)表示的平面坐标。因此,在不考虑高程参与转换的前提下,通过坐标转换实现坐标系的统一。

转换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WGS-84 椭球下的(B,L)坐标,通过高斯正算,转换为该椭球下的平面坐标;第二步将高斯平面坐标,通过解析变换法,转换为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X,Y)。

4.1 高斯正算

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可以给出不同的高斯正算公式,下面采用一种适合于计算机编程实现的电算公式,使用1975 国际椭球参数,平面坐标精度可达0.001m。

4.2 平面坐标转换

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将高斯平面坐标转换为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X,Y),采用四参数转换模型。使用此模型求解平面坐标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将WGS-84 平面坐标系进行旋转;第二步将旋转后的WGS-84 平面坐标系与地方平面坐标系进行尺度统一;第三步进行平移。

以下为模型的具体形式:

其中:, 通过采集两坐标系下至少三对的公共点数据,使用最小二乘原理,列出误差方程,求解出四个转换参数。有了转换参数,就能够通过上式,求解出其它点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

5 实例开发

实例硬件条件为HTC Touch HD 智能手机和内置嵌入式GPS 模块(定位精度10m);坐标系为阜新独立坐标系;开发平台为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d26687212.html,(2008),加载ArcGIS Mobile SDK 组件。

系统作为移动GIS 的一部分,采用与移动GIS相同的开发架构,即Smart Client(智能客户端)架构,架构如图2 所示:

该模式继承并结合C/S、B/S 模式的优点,在充分利用客户端资源的同时支持与服务器的实时双向同步。PDA 电子地图数据既可以直接部署在智能设备的地图缓存中,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到客户端存储卡里。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如图3 所示,其中地图管理和地图操作为通用功能,主要包括放大、缩小、漫游;GPS 设置和GPS 操作主要包括端口、波特率设定、GPS 端口的打开和关闭;卫星信息显示功能,主要包括显示经纬度坐标、接收卫星数、卫星位置和信号强度。

为了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可行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系统实地测试为安装了本系统的智能手机,加载制作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PDA 电子地图,测试PDA通过无线网络访问Internet 的连通性,开启GP S端口,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荃蕙路西起点出发,东行到达街道口,经莘铭路、紫荫路到达学校南门。测试所经过的路线具有利用GPS 采集地理数据和导航的典型代表性。

GPS 中间件技术通过调用以下方法设置端口号和波特率:

通过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和缓存存储的路径,来唯一确定地图数据的位置:

通过以下代码确定坐标参考框架,加载端口接收的GPS 数据,进行坐标转换:

由以上调用主要函数的过程可以看出,GPS 中间件技术拥有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具有更强的可视化表达能力。

6 结论

使用GPS 中间驱动技术能够简洁、清晰、高效的开发出一套性能稳定、功能全面的定位导航系统。

系统可以做进一步的扩展和定制。当系统扩展应用到车载导航,系统的服务对象变更为路面行驶车辆时,就应在系统中加入地图匹配技术和导航地图数据库;GPS 的定位导航精度也可以依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加以灵活定制。例如,PDA 或智能手机可以集成差分GPS 模块,定位精度可达到分米级。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编制时间: 二0一0年十一月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 45万吨/年 矿长: 李同河 技术负责人: 刘建军 编写: 匡久刘超峰李海军 会审: 李同河刘建军郑勤峰邵吉利王俊营 编写单位: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编写时间: 二0一0年十一月 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146号,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郑煤集团有关文件精神, 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进步一提高我矿

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结合我矿实际, 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1、 AQ620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 AQ1018 ----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3、《煤矿安全规程》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146号) 5、《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 组长: 李同河 副组长: 刘建军、郑勤峰 成员: 邵吉利、王俊营、匡久、孙坤东、王克勋、徐少歌、卢付臣 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 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

矿山人员实时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Wi-Fi实时定位技术 矿山人员资产定位应用方案说明

目录 1引言 (3) 1.1文档说明 (3) 1.2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项目需求 (4) 2.1项目背景 (4) 2.2需求分析 (4) 2.3方案优势 (4) 3方案设计 (5) 3.1设计理念 (5) 3.2功能描述 (6) 3.2.1定位监控 (6) 3.2.2标签管理 (7) 3.2.3报警管理 (7) 3.2.4系统管理 (8) 3.2.5扩展功能 (8) 3.2.6统计报表 (8) 3.3定位网络设计 (9) 4井下Wi-Fi无线定位监控通讯系统 (11) 4.1井下矿工定位考勤系统 (12) 4.2井下电机车定位管理 (12) 4.3Wi-Fi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系统及Wi-Fi手机定位系统 (13) 4.3.1Wi-Fi网络–数据传输、语音通信、无线视频 (13) 4.3.2无线语音功能模块 (14) 4.3.3手机实时定位主要功能 (15) 5方案实施 (17) 5.1网络部署设计 (17) 5.2网络安装 (17) 5.3实施计划 (17) 5.3.1实施说明 (17) 5.3.2施工进度安排 (17)

1引言 1.1 文档说明 本文档为基于Wi-Fi的实时定位解决方案。 1.2 术语与缩写解释

2项目需求 2.1 项目背景 矿井的分布是分层结构的,井下面积很大,井下人员较多,为了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患于未然,监控矿车运作,我们将采用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实时定位系统对井下的矿工和矿车进行跟踪定位,随时了解每个矿工、矿车的当前位置。同时需要实现对每个矿工上下勤的监控功能和矿车矿石运输监管统计工作。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需要实行语音通信、视频传输、环境信息采集等功能。 2.2 需求分析 1、人员、车辆的实时精确定位系统:通过井下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人员和车辆位置,记录移动轨迹。 2、人员考勤系统:每日自动统计人员进出矿井的次数和时间,能识别其他未经允许的人员擅自入内,并且报警。 3、Wi-Fi无线井下环境参数实时监控传感系统:通过Wi-Fi模块连接各类传感器,可以采集井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且无线传输。 4、无线车辆识别监控系统及采矿量监控系统:车辆上安装的定位标签,电机车在井下定位区域可随时查询每台车所在位置、运行区间。系统根据判断出的矿车载体,自动跟踪矿车的运行轨迹,在监控轨迹与事先设定路线不符和时报警。 5、Wi-Fi无线语音通信系统:企业员工使用WLAN/GSM双模手机可在WLAN覆盖区包括井下优先通过Wi-Fi网络实现内部通话,参加电话会议,也可拨打PSTN外线电话,代替座机和手机的功能;离开WLAN覆盖区采用GSM拨打电话。不但可节省通话费用,而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Wi-Fi手机开展定位、视频电话、会议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 6、Wi-Fi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带有Wi-Fi的无线视频摄像头可以按装在移动的车辆上或者由矿工携带,实时无线传输视频图像。 2.3 方案优势 ?网络覆盖范围广,容易覆盖整个区域,设备可集中管理,维护成本低; ?可定位带有Wi-Fi模块的手机、PDA等其他Wi-Fi终端; ?Wi-Fi在室内外都工作; ?Wi-Fi支持上网,可以通过Wi-Fi网络上传数据; ?定位精度高 ?本地化服务,软硬件可订制。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招远市黄金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二、公司资质证书 见附件: 三、技术文件 第一节、概述 1.1背景和需求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2系统简述 (1)本系统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2)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

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井下信息发布、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1.3基本原理 1.3.1 系统应用原理说明 系统应由主机、传输接口、本安型读卡分站、识别卡、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在井下主要巷道、交叉道口、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读卡分站,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识别卡能发射信号,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范围内时,读卡分站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把信号发送到地面,地面信号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交给主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矿方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 调度室综合所有安全因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需要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可以向井下某人(或某地区人员)(或者全部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第一时间保证人的安全。 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中心站主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全方位监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 1.3.2 系统应用原理图 (一)设计原则 鉴于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认真对系统仔细的分析,力求达到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 方案建议书

摘要 当前大型工厂制造企业,人员管理除考勤管理外主要依靠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需要监管人员亲临现场,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管理问题,比如车间分布较分散,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巡视各车间;人员较多时,并不能对每个人员起到监管作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人员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好每个人员,对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难题,结合了ZigBee无线技术,开发出工厂人员定位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厂人员管理的问题。系统不但解决了监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巡查的麻烦,并且能够解决对每个人的实时监管。监管人员只要坐在电脑旁,即可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工厂人员定位系统还可以扩展工厂人员考勤系统,实现人员从上班打卡考勤到下班打卡考勤整个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历史信息查看,从而让管理者能够对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活动情况一幕了然,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立刻定位到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是基于SQL大型数据库,在充分理解工厂人员管理的需求后,结合ZigBee技术,将原来的人员亲临现场管理变成智能化的系统监控管理。可解决人员管理难、工作效率低、无法实时监管到每个人、是否按时到岗、危险无法及时处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效率。

目录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2. 需求分析 (2) 2.1. 人员定位系统的用户需求 (2) 2.2. 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 2.3. 人员定位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4) 3. 系统总体设计 (5) 3.1. 系统示意图 (5) 3.2. 系统架构 (5) 3.3. 系统设计要点 (6)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6) 4.1. 系统主要功能 (6) 4.2. 系统特点 (13) 5. 系统设计方案 (14) 5.1. 设计原理 (14) 5.2. 定位原理 (14) 5.3. 设备布置规则 (15) 5.4. 路面定位示意图 (17) 5.5. 车间定位示意图 (17) 6. 系统技术规格 (18) 7. 系统组成 (20) 7.1. 系统拓补图 (20) 7.2. 主要设备 (20) 7.3. 系统软件 (31)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5-6

目录 1.项目背景及意义 (2) 1.1系统背景 (2) 1.2项目意义 (2) 2.系统介绍 (3) 2.1系统简介 (3) 2.2系统特点 (3) 3.系统介绍 (4) 3.1系统概述 (4) 3.2功能实现 (5) 3.2.1职工权限设定 (5) 3.2.2全程区域定位 (6) 3.2.3记录考勤 (7) 4.产品配置 (7) 4.1测温腕带电子标签 (7) 综合版防水读写器 (8) 4.3定向分析仪 (10) 4.4数据采集器 (11) 5结束语 (12)

1.项目背景及意义 1.1系统背景 工厂由于人员较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引发不必要的管理难题;此外,工厂本身也是易燃易爆地带,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后果;加之工厂规模较大,如果由于人员管理涣散导致问题的发生,也无从追究责任,使肇事者存在侥幸心理,不加注意,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工厂制度将难以得到完善。 1.2项目意义 我们从化工厂存在的实际人员管理问题角度出发,研发出RFID 工厂人员管理定位系统,此系统重点解决了工厂全体员工的管理问题,实现简单的人员区域定位,为管理人员带来便捷,同时可以解决工厂的众多管理问题,对工厂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减少意外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意外给工厂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工厂的名誉,为工厂带来更大的效益。

2.1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安装RFID硬件和对应的功能软件,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的一套完整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2系统特点 (1)RFID设备技术先进 RFID电子腕带技术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快;腕带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腕带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可以对腕带附着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2)本系统具备较高的成熟度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稳定性和保密性特点,可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系统。充分考虑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3)良好的兼容和可扩展性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的体系结构和长远的生命周期,能满足以后开发新功能需要;系统通过GPRS 或者串口得来的数据,能和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

厂区人员车辆出入定位管理系统解决方案0812

基于Wi-Fi实时定位技术 厂区人员车辆出入定位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江苏开拓信息与系统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目录 1引言 (3) 1.1文档说明 (3) 1.2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项目需求 (4) 2.1项目背景 (4) 2.2需求分析 (4) 2.3方案优势 (4) 3方案设计 (5) 3.1设计理念 (5) 3.2功能描述 (6) 3.2.1定位监控 (6) 3.2.2标签管理 (7) 3.2.3报警管理 (7) 3.2.4系统管理 (8) 3.2.5扩展功能 (8) 3.2.6统计报表 (8) 4厂区内Wi-Fi无线定位监控通讯系统 (9) 4.1厂区人员定位考勤系统 (9) 4.2厂区车辆定位管理 (10) 4.3Wi-Fi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系统及Wi-Fi手机定位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Wi-Fi网络–数据传输、语音通信、无线视频.............................................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无线语音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手机实时定位主要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5方案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网络部署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网络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实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施工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管廊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地下管廊人员 定位系统 ***********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3) 1、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前言 ************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作为专业视频传输设备制造厂商,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国际标准、高可用性、高品质的HTCview 系列高清传输和高清视频产品,积极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

开发协作。 *************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业务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为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公安交警、监狱、海关、军队、石化、煤矿、水利、电力、机场、港口码头、教育、工厂等行业用户提供了专业化的视频监控设备和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隧道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地下综合管廊、矿用通信广播、安全监控系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已通过国家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监测中心和交通部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全面测试,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坚持自主品牌,坚持“快捷、创新、细节”的原则中获取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2、环境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

井下人员设备定位跟踪、考勤(位置监测)系统方案

上海齐维 井下人员设备定位跟踪、考勤(位置监测)管理系统 方 案 书 上海齐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一月

井下人员设备定位跟踪、考勤管理系统 1、系统的技术方案 1.1 系统概述 上海齐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第三代RFID技术和GIS技术研发的井下人员、设备定位跟踪系统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RFID技术的井下定位系统。能够及时(无轮巡、无延时)、准确(无错码、无漏卡)地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可以通过持有的定位卡片向地面机房求救,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上海齐维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第三代RFID技术是从第一代RFID不能准确无误识别人员信息—--到第二代RFID只能单读头较准确识别,再到第三代REFINERFID能网络化、多方向、多读头,(两个以上、单一子网即多可达上百个,整个网络可达上千个)同时准确识别人员定位信息的本质性飞跃。 第三代RFID技术应用0.13um芯片制造工艺,依靠世界顶尖的射频电子技术专家,整合国际上最领先的天线技术、光通信技术、工业以太网传输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技术、工程结构学技术、井下应急救灾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攻关,全面、完善、彻底地解决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遇到的前两代RFID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 前两代RFID技术虽然在一些应用中能解决单一读头识别,但当系统要求两个以上读头组成系统网络,用于识别人员信息和定位时,会出现人员信息、定位数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设计方案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 设 计 方 案 设计: 审核: 批准: 2013年7月4日

前言 χχχ矿位于χχχ,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采用χχχ井开采,矿井工业广场面积χχχ亩,因矿井生产需要,现建立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 根据根据煤炭行业标准GB3836-2000和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χχχ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本着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及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功能介绍 (4) 2.1系统功能框图 (4) 2.2 特点及功能 (5) 2.3 主要电气性能 (6) 三KJ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 (6) 3.1 用途 (7) 3.2 工作原理 (7) 3.3 分站结构 (7) 3.4 使用方法 (8) 四 KGE32矿用发码器 (8) 4.1 用途 (8) 4.2 组成及工作原理 (9) 4.3 主要特点及功能 (9) 4.4 主要电气性能 (9) 4.5 环境条件 (9) 4.6 结构 (10) 4.7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 五系统管理软件 (10) 5.1信息管理 (11) 5.2考勤管理 (12) 5.3系统设置 (18) 第二部分工程设计方案 (20) 一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综合设计说明 (20) 1.1χχχ现状 (20) 1.2. 系统设置 (20) 二具体案例讲析 (21) 第三部分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三恒产品的使用业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资料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制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45万吨/年 矿长:李同河 技术负责人:刘建军 编写:匡久刘超峰李海军 会审:李同河刘建军郑勤峰邵吉利王俊营 编写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写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郑煤集团有关文件精神,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步一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1、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AQ1018 ----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3、《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 组长:李同河 副组长:刘建军、郑勤峰 成员:邵吉利、王俊营、匡久、孙坤东、王克勋、徐少歌、卢付臣 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 范畴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 案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和检 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用于本标准,然 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版本使用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运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 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GB GB GB GB 3836.1 3836.2 3836.3 3836.4 1 部分 : 通用要求。 2 部分 3 部分 3 部分 d “ 增安型“ 本质安 全型” i a e “ 利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MT209 煤矿通讯,监测,操纵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治理方法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要紧系能测试方法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005-2006 矿用分站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1008-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GB MT/T MT/T MT/T MT/T MT/T 10111 MT/T 三.术语和定义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方案 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作业管理技术方案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版本使用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 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 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 本质安全型”i” GB 10111 利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

MT209 煤矿通讯, 监测, 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286 煤矿通信, 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系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1005- 矿用分站 MT/T 1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 具有携卡人员/入井时刻, 重点区域出/入时刻, 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 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 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 显示, 打印, 存储, 查询, 报警, 管理等功能。 四.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对煤矿进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认证流程熟悉, 亲自参与并完成了相关的产品认证。总结经验, 全新开发了一套以C/S架构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其特点: 3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招远市黄金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二、公司资质证书见附件: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三、技术文件 第一节、概述 1.1背景和需求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2系统简述 (1)本系统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2)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井下信息发布、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1.3基本原理 1.3.1 系统应用原理说明 系统应由主机、传输接口、本安型读卡分站、识别卡、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在井下主要巷道、交叉道口、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读卡分站,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识别卡能发射信号,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范围内时,读卡分站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把信号发送到地面,地面信号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交给主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矿方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 调度室综合所有安全因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需要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可以向井下某人(或某地区人员)(或者全部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第一时间保证人的安全。 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中心站主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全方位监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 1.3.2 系统应用原理图 (一)设计原则 鉴于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认真对系统仔细的分析,力求达到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方案中选用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器材。其齐全的功能、卓越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和优良的扩展性能,将使本系统能长期稳定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通

人员定位设计方案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 人员定位系统项目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 二O0八年九月

前言 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能源和原料,煤炭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煤炭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同时,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发现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为了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的日常管理及抢险救援工作,我们采用国际最新的射频识别技术,开发了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必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带来新的契机。KJ251A型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及读卡器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紧急呼叫、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 一、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矿井人员管理系统整体的需要。设计依据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EIA/TIA 568》 ☆《EIA/TIA-569 (通讯布线)》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数字数据网络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9-97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矿井通风及安全装备标准》

综合管廊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地下管廊人员定位系统 ***********有限公司 2017.07.28

目录 1.前言 (3) 2.环境介绍 (3) 3.系统说明 (4) 4.定位系统设计 (4) 4.1系统拓扑图 (5) 4.2系统原理 (5) 4.3技术特点 (6) 4.4设备介绍 (6) 4.5系统的组成 (8) 4.6基站的布置 (9) 4.7现场安装图 (9) 5.软件功能设计 (10) 5.1实时定位功能 (10) 5.2运动轨迹查询 (11) 5.3视频联动功能 (11) 5.4电子围栏功能 (12) 5.5区域热图分析 (12) 5.6动态考勤功能 (13) 6.人员定位系统的优势 (14)

1、前言 ************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作为专业视频传输设备制造厂商,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国际标准、高可用性、高品质的HTCview系列高清传输和高清视频产品,积极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开发协作。 *************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业务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为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公安交警、监狱、海关、军队、石化、煤矿、水利、电力、机场、港口码头、教育、工厂等行业用户提供了专业化的视频监控设备和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隧道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地下综合管廊、矿用通信广播、安全监控系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已通过国家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监测中心和交通部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全面测试,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坚持自主品牌,坚持“快捷、创新、细节”的原则中获取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2、环境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

无线通信与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六枝矿 无线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 设计方案 天地(常州) 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煤科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目录 矿用无线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 (3) 1.1概述 (3) 1.1.1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 1.1.2无线通信及人员定位简介 (4) 1.2 无线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介绍 (6) 1.2.1 系统各产品使用环境条件 (6) 1.2.2 系统组成及框图 (7) 1.3系统主要功能 (12) 1.3.1 调度功能 (12) 1.3.2 用户(手机终端)功能 (17) 1.3.3在线实时录音功能 (18) 1.3.4 其他功能 (18) 1.3.5 备用电源 (18) 1.3.6实时监测功能 (19) 1.3.7 查询功能 (20) 1.3.8 安全保障功能 (23) 1.3.9 统计考勤功能 (25) 1.3.10 信息联网功能 (27) 1.3.11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27) 1.3.12 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27) 1.4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28) 1.4.1 工作原理 (28) 1.4.2 主要技术参数 (28) 1.5技术方案设计 (30) 1.5.1 基站的无线信号覆盖设计 (30) 1.5.2 系统设备的设计规程 (34) 1.5.3 系统设备配置说明 (35)

矿用无线通信及人员定位系统 1.1概述 1.1.1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专业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和工程安装、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实体。 天地(常州)下设监控研究所、通信研究所、电气研究所、营销中心和产业中心、质保中心等部门。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340多名,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61名,工程师78名,专业覆盖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工业自动化、电子技术、测量仪表、传感技术、机械设计等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专业配置齐全、合理。 天地(常州)为保证科研水平、产品质量,还建有监控、通信、光纤、传动、传感器和环境条件等实验室,从美国、德国等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并于1998年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于2002年1月,通过GB/T9001-2000(idt ISO9001-2000)换版认证。 天地(常州)始终以煤矿自动化、通信为专业方向,在煤矿高新技术领域研制开发了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矿井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矿井有线/无线通信系统、胶带运输监控系统、光纤工业电视系统以及矿用传感器等218项科研成果,其中33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创下了数个国内第一:

KJ123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解析

KJ236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一、前言 随着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入井人员的管理越来越重要。KJ236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及读卡器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 二、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矿井人员管理系统整体的需要。设计依据为: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即将出台的《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标准》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读卡器、人员标识卡、避雷器和传输接口等组成。 ☆监控主机: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 ☆系统软件: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查询和报表打印。

☆人员定位分站:通过与读卡器的有线通讯,实时获取人员编码数据(可本地显示)。 ☆读卡器: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 ☆人员标识卡: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当被无线信号激活后,将编码数据发送给读卡器。人员标识卡有矿帽式、矿灯式、胸卡、腰卡等四种方式可选。根据系统在煤矿的现场使用情况反馈,便于对人员标识卡的管理,本方案推荐选用矿帽式人员标识 卡,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四、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员随身携带的标识卡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被激活后(未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标识卡不工作---处于休眠状态),即将人员编码加密信息发射出去;读卡器接收到标识卡发来的无线信号,经分站接收处理后,提取出人员编码相关信息,经数据传输接口送至地面监控计算机,完成矿井人员自动跟踪定位管理和考勤。 五、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1、对井下人员可实时跟踪监测,位置自动显示。 2、可实时跟踪查询、打印当前及某时间段井下人员数量、活动轨迹及分布情况。 3、在人员出、入井口设置检卡器,用于检测入井人员标识卡的完好性以及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 4、目标识别器和标识卡具有完全独立的发射与接收部件,其核心技术均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组成。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 招远市黄金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二、公司资质证书见附件:

三、技术文件 第一节、概述 1.1背景和需求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2系统简述 (1)本系统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2)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井下信息发布、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1.3基本原理 1.3.1 系统应用原理说明 系统应由主机、传输接口、本安型读卡分站、识别卡、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在井下主要巷道、交叉道口、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读卡分站,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识别卡能发射信号,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围时,读卡分站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把信号发送到地面,地面信号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交给主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矿方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 调度室综合所有安全因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需要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可以向井下某人(或某地区人员)(或者全部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第一时间保证人的安全。 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中心站主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全方位监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 1.3.2 系统应用原理图 (一)设计原则 鉴于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认真对系统仔细的分析,力求达到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方案中选用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器材。其齐全的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