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码头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码头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码头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码头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总体概述 (4)

1.1编制依据及方针 (4)

1.1.1指导依据 (4)

1.1.2指导方针 (4)

1.2工程概述 (4)

1.3质量标准 (5)

1.4施工条件 (5)

第2章项目管理机构 (6)

2.1施工组织原则 (6)

2.2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图 (6)

2.3项目管理职能 (7)

2.4施工过程管理 (10)

2.5拟投入本工程主要项目管理人员 (11)

第3章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13)

3.1工程技术准备 (13)

3.2施工现场准备 (13)

3.3劳动力准备 (14)

3.4现场管理准备 (14)

3.5作业条件准备 (15)

3.6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5)

第4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6)

4.1施工测量 (16)

4.1.1测量依据 (16)

4.1.2施工测量范围 (16)

4.1.3测量工作程序 (16)

4.1.4测量仪器 (16)

4.1.5沉降观测 (17)

4.2码头疏浚 (17)

4.2.1施工控制及验收标准 (17)

4.2.2疏浚施工流程 (17)

4.2.3施工方法 (17)

4.2.4船机设备配置 (19)

4.2.5质量保证措施 (20)

4.2.6安全注意事项 (20)

第5章质量保证措施 (22)

5.1质量目标 (22)

5.2质量管理体系 (22)

5.2.1质量管理体系 (22)

5.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2)

5.3质量保证措施 (23)

5.3.1项目主要负责人质量职责 (23)

5.3.2项目各部门质量职责 (24)

5.3.3质量保证措施 (25)

第6章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9)

6.1安全生产目标 (29)

6.2安全管理体系 (29)

6.2.1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标准 (29)

6.2.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29)

6.3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 (30)

6.3.1安全生产职责 (30)

6.3.2安全保证措施 (37)

6.3.3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42)

第7章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43)

7.1施工进度计划 (43)

7.1.1总体进度安排 (43)

7.1.2阶段进度计划 (43)

7.1.3施工进度计划图 (43)

7.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3)

7.2.1技术措施 (43)

7.2.2管理措施 (43)

7.2.3组织措施 (44)

疏浚施工方案(DOC)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诸暨境内有浦阳江和壶源江两大河流,均属于钱塘江水系,其中浦阳江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4.5%,湖源江流域占全市总面积4.95%。本次范围属于浦阳江水系。 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花桥乡蛇高龄麓岭脚,主流长150km,流域面积3452km2,流经浦江、义乌、诸暨、萧山等四县(市、区)。诸暨境内干流长67.6km,流域面积2183.9km2。干流从同山镇界牌宣入境,出安华水库至安华右纳大陈江,向东北流至丫江杨,右汇开化江,北流经诸暨城区至茅渚埠,分东、西两江。西江(西浦阳江)为浦阳江主流,北流至石家祝桥左纳五泄江,继北流经姚公埠至湄池与东江合流。东江(浦阳东江)自茅渚埠分流,往东折北经五浦头,至江藻中江村右纳枫桥江,北流经三江口至湄池,与西江会合。东西江汇合后,其下至兔石头出境,入萧山区,出境后继北流至尖山镇,左汇凰桐江,经萧山临浦镇,至萧山义桥又左纳永兴河,北流到萧山孔家埠小砾山注入钱塘江。诸暨境内浦阳江主要有大陈江、开化江、枫桥江、五泄江、凰桐江等五大支流。 浦阳江流域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其中安华以上为浦阳江上游,安华至湄池为中游。上游源短流急,中游河道弯曲下载,下游受钱塘江洪潮顶托(诸暨城关王家堰为感潮河段,长5km)。

本码头工程位于陶朱街道新亭埠浦阳西江道左岸。根据浦阳西江航道规划要求和码头现状分析、吞吐量预测,拟建暨阳码头占地48536m2,用于建设500t级内河泊位6个,其中散货码头4个,杂货泊位1个,多用途泊位1个,年吞吐量可达162万吨。此外该项目还规划在码头上游预留41728m2作为发展区,在码头下游预留18933m2作为堆场区。 码头所在浦阳江西江河段,河道最宽可达680m左右,最窄处只有70m左右,河段左岸附近堤防高程约为13.26-13.70m,右岸附近堤防高程约为13.18-13.40m。该区域内河道主流在河道左岸,靠近码头右岸原为很大一块江滩地,是当地居民自留地,后因居民挖沙,将淘沙剩余物丢弃在河道中,日积月累在河道中形成了若干个形状不规则的江心小洲,将河道干流分成若干汊。 该码头前沿线距最近的航道边线约73m,距最近的航道中心线98m,顺水流方向长约为340m,垂直水流方向最宽达173m,内河码头及堤内陆域顶面标高规划为10.10m,堤后陆域地坪基本标高10.00m。码头所在河道按400m宽河底疏浚,其中航道底高程疏浚至1.1m,锚泊区疏浚边线按1:3疏浚。 由诸暨市经济开发总公司投资建设,合同金额约0.77亿元。工本工程于2013年3月21日开工,计划2014年10月28日竣工。 建设单位:诸暨市经济开发总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海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疏浚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总体施工布置及规划 (4) 第三章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10) 第四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33) 第五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40) 第六章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表) (44)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58) 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63) 第十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75)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80)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措施 (81) 第十三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3) 第十四章材料的管理措施 (94) 第十五章资金保证措施 (97) 第十六章施工节约措施 (98) 第十七章工作配合制度 (98) 第十八章环境保护管理 (100) 第十九章对工程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102) 第二十章施工总平面图 (103)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投标书是在认真阅读了本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踏勘现场的基础上编制的,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目标的措施,进场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投标报价等,均考虑了本公司的实际能力而郑重承诺的。现将技术标编制综合说明分别表述如下: 一、工程任务 通过疏通水系、架设桥梁,扩大湖区面积,打通沟渠,增加湖区环湖水系的长度,完善“车道、水道”,形成闭合的水域。 二、施工指导思想 本标段工程工程量大、对外交通不便,但工期相对紧迫。针对其特点,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团结、拼搏、开拓、争先”的企业精神,发挥在人员、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上的雄厚优势,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科学的施工管理,进行精心施工。本着再增信誉,再立新功的思想,创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工程、让业主满意、社会放心的施工总体目标,具体如下: 1、质量目标:保证合格项目,争创优良工程; 2、工期目标:总工期为94日历天,保证全部实现阶段性控制目标; 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及伤残事故的发生; 4、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达标优良现场、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5、社会效益目标:各方评价良好,让业主放心。 6、为顺利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将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在各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对该工程实行重点政策,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2)组建精干、高效、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应用计算机在现场进行现代化的动态管理,合理调配人、材、物等生产要素,优化施工程序。 (3)发挥我公司的机械设备优势,提高施工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快工程

挖泥船施工方案

周山河整治三期工程河道施工 02标 河 道 疏 浚 施 工 方 案

苏州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二年一四年九月 河道疏浚施工方案 周山河三期工程施工2标河道疏浚里程约为 2.9km(起讫桩号:8+200-11+100),主要工程为水下疏浚,疏浚土方约为26.9万方,平均断面方量为92.76m3/m。计划工期为270个日历天。 我们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绞吸挖泥船施工方式,具体为: 1、施工准备――围堰和退水口修筑----泥管排放――绞吸挖泥船施工――退水口——排泥场弃土区整平。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放样 根据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由测量员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并报请监理人员验收, 同时要保护好所有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 施测前将测量计划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再进行施测。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水准网点,在施工沿线增设水准控制点。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导线点,用GPS定位仪测放出河岸设计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迄点、弯道顶点等各控制点。并设立清晰的标杆、浮标或灯标等标志。横向标志平直河段每隔100M设一组,弯道处加密至50M。各组标志用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不同的颜色区别。将施测成果报监理单位,

经监理单位查验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时在施工作业区内沿疏浚河段设立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零点与挖糟设计底高程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a、水尺间距: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1Km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大于1/10000 时,每0.5Km置一组。 b、水尺设置在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艇碰撞的地方。 c、水尺满足五等到水准精度要求。 d、若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则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定时悬挂水信号,并采用其它通信方式通报水位。 1.2落实弃土区 根据业主提供的排泥场,2#、4#排泥场均位于周山河南侧,2#排泥场位于(8+400-9+600)之间,面积约为105507平方米,约158亩。4#排泥场位于塘沟河以西(10+500-11+600),排泥场离河中心最短距离约为60米,面积约为58361平方米,约87亩。共储入土方26.94万m3,其中2#排泥场为105507平方米,共堆土169707方,堆土高度约为1.6M高,4#排泥场共58361平方米,共堆土99664方土,堆土高度约为1.7米。4#排泥场设置两处退水口,一处设置埋于秦庄桥东侧(桩号:10+500),回水直接流入周山河,另一处设置于(桩号:11+600)塘沟河处,回水经塘沟河流入周山河。2#排泥场设两处退水口,一处设于9+600处,回水经过白马前进河流入周山河,另一处退水口设在(9+000)排泥场北侧,回水直接入周山河,弃土区相对较理想。后

疏浚清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某港口码头升级疏浚清淤工程 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提要 (3) 第二章工程量计算 (5) 第三章施工船选择与配套 (7) 第四章具体施工方案 (8) 第五章施工作业计划 (12)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3) 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保证措施 (18) 附录1—施工平面布置图 (20)

第一章工程提要 一、工程概况 工程5#—8#泊位,泊位设计挖深为-20.0m,施工面积约9.2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二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2m,设计挖深-20.0m,超深0.6m。港池区域设计挖深为-16.5m,施工面积约123.6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四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0.5m,设计挖深-16.5m,超深0.6m,超宽5m,疏浚工程量约40万立方,主要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施工,疏浚土方抛至海洋局指定疏浚土倾倒区。 二、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编制原则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加强管理、确保工期、均衡生产、节约用地、合理投入、安全文明、全面创优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我公司优势和调动项目经理部长处和潜力的基础上编制本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施工条件资料、施工浚前图; (2)施工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3)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成套的施工机械设备、现有的资源情况和施工能力; (4)相关施工规及验收标准

《疏浚工程技术规》(JTJ319-99);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测量规》(JTS131-2012);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 320-96); 《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 321-96); 《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JTJ/T 204-96);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 二、工程围、工程量及工期 1、工程围 本工程施工区位于区,施工围为码头5#、6#泊位区域以及5#—8#泊位整个港池区域。 2、工程量 依据测图计算,本工程设计扫浅疏浚工程量约40万m3,扫浅施工面积约133万㎡。 3、工期 本工程于2016年3月10日正式开工,工期为113天。 三、泥土处理 本工程挖泥采用外抛形式,采用自航泥驳外抛至海洋管区指定的抛泥区。

沟渠清淤施工方案

沟渠清淤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施工内容 本工程为2008年度内河和主干渠清淤工程,施工内容简单,主要为河道的清淤及植树绿化等,清淤总长12481米,总清淤量90745M,绿化12481M,其中:大站主干河10597m3,绿化735m;3新主干河22851m3,绿化4300m;新站支沟6928m3,绿化762m;机排站支河5346m绿化1524m;沙河5346m3,绿化1150;站支河8246m3,绿化1150m;龙河6731m3,绿化650m;五河24240m3,绿化1980m。 二、交通条件 本工程的8条河道均位于乡境内,均有现成的道路通往外界,交通条件非常方便。 三、合同工期 本标段工程合同工期为60日历天,初拟2008年10月20日开工,

2008年12月20日完工。 四、工程质量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单元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85%,争创优良工程。 广州银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专业管道疏通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一、施工技术准备 根据该工程工期特点,我单位在开工之前短时间内全部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解决临时设施搭建,组织施工机械进场,组织劳力进场,在一周内初步形成作业能力。 组织管理人员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完善施工组织总设计,具体优化施工方案。 根据8条河道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居民点状况、水文水流条件及清淤量和工期控制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施工方案。 二、劳动力组织计划 1、调选技术素质高、思想好、能吃苦耐劳、不怕脏和累、有丰富的打硬战、打苦战的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该工程的项目管理班子。 2、所有人员由项目部统一管理,协调指挥,按照施工进度和劳动

疏浚施工方案

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 疏浚工程 疏浚施工专项方案(青荣铁路桥南侧)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水电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 0 - 2 编制原则.................................................................................... - 0 - 3 工程概况.................................................................................... - 1 - 3.1 工程概述 ....................................................................... - 1 - 3.2 主要工程量 ................................................................... - 2 - 3.3 工程特点难点及措施 ................................................... - 2 - 4 施工组织.................................................................................... - 4 - 5 施工总平面布置 ....................................................................... - 5 - 6 工期计划.................................................................................... - 5 - 6.1 工期保证措施 ............................................................... - 5 - 7 资源配置计划 ........................................................................... - 6 - 7.1 设备配备 ....................................................................... - 6 - 7.2 施工人员配置 ............................................................... - 8 - 8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 9 - 8.1 施工测量 ....................................................................... - 9 - 8.2 施工准备 ....................................................................... - 9 - 8.3 疏浚施工 ..................................................................... - 12 - 9 夜间施工措施 ......................................................................... - 18 - 10 质量、安全、环保措施 ....................................................... - 18 - 10.1 质量控制措施 ........................................................... - 18 - 10.2 安全保障措施 ........................................................... - 18 -

挖泥船清淤工程施工方案

1.水下挖泥施工步骤 1.1施工工艺(见《挖泥施工工艺流程图》)。

挖泥施工图1.2 测量控制

本工程拟采用全站仪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挖泥过程的底标高以水砣测深法控制。施工前在岸边不同位置设立多支水尺,以便施工中确定施工水位。 1.3 施工船舶 本工程挖泥主要土层为淤泥、粗砂、淤泥混砂及生活垃圾,出淤泥总量约43250立方。拟沿湖一侧向另一侧方向进行挖泥作业施工。挖泥考虑投入一组抓斗式挖泥船开挖,将所挖的泥外卸。 抓斗式挖泥船组进行挖泥施工,船只定位后,采用分段分块进行 挖泥施工,施工顺序为先边坡后基槽,每天挖泥约450立方,工期约90至100天完成。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1m,以原河床标高为准。 挖泥船组主要配备: 人员:项目经理1名,挖泥船驾驶员2名,拉泥船驾驶员2名,电工1名,小工4名。 设备:挖泥船1艘,拉泥船20吨2艘,管子50米、电缆线50米。 2.挖泥施工 (1)严格按技术规格书要求,施工开始前应进行原泥面测量,并取得现场工程师认可,作为边坡放样和挖泥范围的依据,在勘察现场、对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各区土层的分布情况,最终确定分区、分层大样指导挖泥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船舶检修,

输送管的检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泥驳的航行线路应按现场工程师指定航线航行。 (2)按预定分区顺序组织施工,施工前可依据地质资料及实测原地形地貌,适当调整基槽的挖泥分界线,使得各区间工作大致平衡,形成流水作业。同时依据浚前测量资料按设计边坡确定基槽、区域的开挖放坡边界。 (3)各区均采用分层分条开挖法,分层厚度控制为1m,为确保基槽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放坡,放坡采用阶梯法。 (4)挖泥采用导标法及实时动态GPS自动定位系统配合,定位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勤打水,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边坡及斗位联接处,防止超挖。各层挖泥土样及施工记录及时报送现场工程师,分段开挖的基槽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防止施工回淤。 (5)挖泥深度的控制:基槽按设计标高及实际地质质情况控制挖泥深度,达到设计标高且土质与设计相符方可停止开挖;港池按标高控制挖泥深度,回旋水域按标高控制挖泥深度,挖至-2m标高。 (6)疏浚土必须按管区和有关部门要求抛至规定的抛泥区内,严格按国家及管区规定的区域进行抛泥。 (7)为确保减少挖泥对周边的污染,促进文明施工,减少泥土的扩散流失。同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通知管区工作人员对淤泥进行检测,以防有放射性物质对周边的影响。

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疏浚工艺流程1、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1.1、码头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1)码头疏浚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2)根据设计图纸用毛竹杆标识航道底宽线,坡顶线标志,标志应稳定牢固 3)卸泥地点的确认 卸泥区为设计位置或业主指定位置,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批 4)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码头疏浚工程拟采用链斗式挖泥船和抓扬式挖泥船,配合载重800 吨的自航驳进行疏浚。 5)水下开挖 拖轮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将挖泥船和泥驳通过缆绳固定,挖泥船按照要求将放样 施工展布 挖泥 泥驳装载 抛泥 自测 竣工测量 出现浅点 设置导标 GPS 定位

河床的碎石等抓到泥驳里,满载后,拖轮将泥驳拖运至业主指定的区域进行弃渣转运,再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循环作业。 6)卸泥 用将满载泥驳运至就近的码头上岸,按要求堆置到20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190m)以上,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一部分到指定抛泥区进行弃渣。 1.2港池维护性疏浚 1)施工机具 疏浚作业采用2m3抓斗式挖泥船,配合377kw拖轮及60m3开底泥驳进行。 2)放样:根据设计资料,利用全站仪在一岸或两岸放设四组导标,设立显著标志,分别标示控制作业区的四个角点,以便于施工船上操作人员随时掌握疏浚位置,准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 3)定位 挖泥船由拖轮拖带至施工区域,由交通艇配合,向四周逐根伸放锚固缆绳,将其埋置于事先挖设好的锚位上,锚固稳定;待全部纲缆放设到位并锚固稳妥后,拖轮驶离挖泥船,挖泥船按照岸设导标的指示,通过收放前、后、左、右锚缆,准确到达施工区域,完成定位。 4)疏浚 放下抓斗至河底;拖轮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将挖泥船和泥驳通过缆绳固定,挖泥船按照要求将河床的碎石等抓到泥驳里,满载后,拖轮将泥驳拖运至业主指定的区域进行转运,再将泥驳拖至挖泥船,循环作业。当该位置的水深通过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挖泥船放松一侧锚固钢缆适当长度,同时收紧另一侧锚固钢缆同样长度,固定钢缆,重复上述内容,直至该断面河底高程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挖泥船放松两侧锚固钢缆适当长度,同时放松尾锚钢缆并绞紧主锚钢缆,挖泥船被牵引至下一断面,开始下一断面的疏浚作业。 5)除渣 泥驳停靠在挖泥船一侧,当渣堆达到载重高度时,缓慢松动泥驳锚缆,使其处于半锚固状态,泥驳在水流的作用下,逐步下滑,待与其对应的挖泥船于适当的卸渣位置,固定泥驳钢缆,泥驳继续装载渣料;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泥驳装满。挖泥船停止作业,拖轮绑靠泥驳,固定缆绳后,松开泥驳与挖泥船之间的连接缆绳;泥驳在拖轮的拖带下,驶向指定的区域进行转运。已事先停靠在挖泥船一侧、

沟渠清淤施工方案

沟渠清淤施工方案 3.2.1沟渠清淤、沟渠开挖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渠排水→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人工修整边坡→完工验收。 3.2.2沟渠清淤施工方法: 在排水沟渠淤泥外边一侧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使水归槽,用土方堆在槽边形成土埂,使少量的河水通过水槽排水。在疏掏时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依次清理。 本次排水沟渠疏掏地段,白天、夜晚车辆均可通行,因此根据淤泥量和施工工期合理安排疏掏施工,该渠道沿线没有大的交通道路,且一些路段道路状况较差,不便于运土车辆通行,疏掏效率不高,因此,需考虑增加运输车辆和考虑夜间施工。疏掏渠道时,先由人工将渠道淤泥挖运上岸,再用挖掘机、装载机和汽车配合清运疏掏土方。在清运淤泥时,就立即派人将道路上撒落的土方清扫干净,给周边居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此段落的排水沟渠淤泥只能采取人工挖淤泥,再用人工转运到绿化带斜坡顶上,最后由运输机械外运出去,根据我们的测量,此部分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40%,其他渠段我们考虑使用挖掘机械直接开下沟渠内进行淤泥疏掏。 3.2.3沟渠开挖施工方法: 沟渠采用人工开挖和挖掘机沟端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标高、轴线控制桩进行检查,其标高、沟渠几何尺寸、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接近沟渠底标高时采用人工配合进行修整,以免超挖。沟渠开挖前应采用控制水平板复核管沟的中心线,边线及坡度,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挖,开挖时还要对标准桩和水平板注意保护和复测。开挖时严格按照控制桩进行检查,确保标高、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沟渠开挖到沟底时,在沟底补设临时桩控制标高,防止因多挖而破坏自然土层,一般可在挖至接近标高时留出100mm深土层暂时不挖,留至沟渠底砼土施工时清底找平。开挖时,堆土和机械离沟槽边缘的距离应保持1m,以保证边坡稳定。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技术要求 (1)、在进场做好临时设施建设的同时,即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2)、在施工前,将业主、监理一起进行测量控制点的复核、设置工作。测量时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提高测量精度,保证质量。 (3)、根据本工程规模,设专人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做到全面准确地提供施工阶段所需的测量资料。 (4)、施工阶段平面设置,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座标点,定位基准线建立座标控制系统,在河道相应部位设立座标点,高程控制点。 (5)、施工测量人员把测量标志统一编号,并标注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注明有关标志、相互距离、高程角度、以免发生差错,施工期间定期检查校核,以免发生位移。 (6)、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保存的地方,并浇砼基础,设置保护桩。 (7)、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施工前,根据控制点测量放样,并进行再次复测校核,以保证工程精度。 2、施工要求 (1)、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当施工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应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2)、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检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3)、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堤轴线控制桩及施工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前先画出施工放样图,经校核后实地放样,原始资料存档。 2、测量仪器设备

配置测量仪器如下表 二、设备管网布置 1、设备调遣方法 1.1疏浚设备的调遣以便捷、安全为原则,将充分利用以往成功的调遣经验,安全、迅速地完成该项调遣任务。疏浚设备调遣前,由工程人员对调遣线路进行走线勘察,并取得相关道路部门通车允许后即开始调遣工作。 1.2绞吸式挖泥船、接力泵船、排泥管线等小体型设备直接装平板车调遣进场,通过临时码头吊入河道内。 2、排泥管线布设 2.1、管线设计 2.1.1本工程施工布设一条与绞吸式挖泥船配套的排泥管线。排泥管线设计以尽量缩短施工排距为原则,并应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计划以采用潜管为主,配以生产必需的少量浮管和岸管。 2.1.2在挖泥船尾根据实际需要连接水上浮管,浮管后接水下潜管沿河道和陆地管线一直延伸至堆土围护区,进入排泥堆积场内。 3、管道敷设方法 3.1浮管敷设 在绞吸式挖泥船后布设实际需要用途的浮管,采用长6m钢管穿设浮筒形式浮管,钢管间用1.5m长的橡胶管柔性连接,使得挖泥船泥浆泵体输出管和潜管有良好的活动余地,浮管敷设线路近似流线型弯曲。因浮管要承受水流、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

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汇总

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汇 总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 1、涡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涡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图设计; 3、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公司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GB/T24001- 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GB/T28001-2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要求。 2.1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2.1.1 工程概况 涡河航道蒙城闸以下规划等级为四级,目前按五级维护,此次航道维护工程有两处: (1)涡河航道蒙城闸下华祖浅滩航道维护工程,位于蒙城县涡河双涧大桥下游约5公里处,华祖渡口下游约1公里。由于涡河治理抛石护堤,致使主航槽变窄,航舶航行经常碰触抛石,需将左岸浅滩进行切滩。设计底宽40米,底标高14.5米,边坡1:2,维护航道长度792米,疏浚土方34739方。 (2)蒙城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工作船基地港池疏浚工程,位于蒙城双涧大桥上游500米处,疏浚长度147米,土方4767方。 2.1.2 施工技术要求 一、工程内容 (1)涡河航道蒙城闸下华祖浅滩航道维护,设计底宽40米,底标高14.5米,边坡1:2,维护航道长度792米,疏浚土方34739方。 (2)蒙城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工作船基地港池疏浚,长度147米,土方4767方。

二、抛泥区 抛泥区由业主负责建设、维护。 三、技术标准要求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施工,航道中心线应充分利用现有河槽中心线,保持航槽的稳定,减小维护工作量。允许超深±0.2米,允许超宽±0.1米。 本工程机械设备要求:120方/小时及以上绞吸式挖泥船1艘,最大排距2000米,最大排高8米,能满足抛泥要求;或80方/小时及以上绞吸式挖泥船和斗容0.75立方米以上液压式抓斗式挖泥船各1艘组合施工,最大挖深6米,最大运距2000米。 2.1.3 施工条件 一、自然条件 施工水位:开工时由业主提供;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自行掌握、控制。 二、工程地质 主要为粉砂土和粘土。 三、工期要求 预计工期:40天; 计划开工时间:2009年4月16日。 2.2 施工设备选配 根据上述的施工条件、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我公司拟定投入80m3/h绞吸式挖泥船及1m3抓斗式挖泥船各一艘,以及配套的辅助船舶设备。选配的挖泥船主要技术性能及设备状况见表(见下表)。 选配的挖泥船主要技术性能及设备状况表

抓斗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一、疏浚前准备 1、航道疏浚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航道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 通知监理工程师现 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2、根据设计图纸用毛竹杆标识航道底宽线,坡顶线标志,标志应稳定牢固 3、卸泥地点的确认卸泥区为设计位置或业主指定位置,开工前报监理工 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批二、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疏浚工艺流程图 施工船舶、设备进场 GPS 覆测已知点解算参数,设立导 标 施工展布、船 舶定位。 挖泥、 装泥 抛泥 不 满返回 足 要 求 自测 满足要求 分部 工程验挖泥船定位放锚,各锚缆放好后根据GPS指引,通过收放各 绞车将船移动到指定位置。泥驳在挖泥船放好锚后就可系靠。 挖泥船试挖后根据土质确定挖掘方案,正式开挖。施工过程中注意保证超宽超深,各斗位间重叠 1/3~1/4 斗宽,确保不漏挖。施工中随时留意水位和触底深度,当前施工区域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挪船。每次挪船横向不超过2m,纵向不超过斗宽。如果是条幅开挖方式,横向移动时不超过2/3 船宽。 泥驳挖满后,挖泥船暂停施工,松开泥驳和挖泥船之间的缆 绳,由拖轮带着泥驳前往指定弃渣区域弃渣或转运。 弃渣完成后拖轮和泥驳返航重新系靠挖泥船。如果有备用泥驳,第一艘泥驳弃渣的时间里可将第二艘泥驳移动到方便装 泥的位置继续施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该滩段河达到设计要求。 当某个滩段疏浚完成后,组织自检测量并出图评估,如果发 现有浅点、孤岩、边坡不满足等情况,要重新进行补挖。 如果该滩段自测满足设计要求,则上报申请分部工程验收。 由业主、监1理、设计到现场进行扫床或加密测量,确认完成

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海尾一级渔港配套及续建工程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海尾一级渔港续建及配套设施水域疏浚工程 二、工程规模 本工程港池、航道挖泥工程量为 447166m 3,共分二个区域展开施工, 采用 2 艘 8m 3 抓斗式挖泥船分层开挖, 2 艘 1000m 3自航泥驳全天候进行 挖泥施工,开挖 -3.0 米区域; 3 艘勾机船,配合 5 艘 20m 3 小型泥驳,开 挖-1.5m 区域,同时进行陆域回填。整个工程计划 150 个工作日完成。 三、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海尾村,属海南省的西海 岸。 1、自然条件 1.1 地形地貌特征 海尾渔港位于昌江县石禄镇北面,面临北部湾,属于海成沙堤及海 滩堆积小平原地貌,有海积平原交替过渡地带,构成长袋装,地势低平, 开阔,坡度约为 2~6 度,向西北向为倾斜,海岸线平直。港口两侧礁石 林立,外海 100~ 200m 处有浅水珊瑚礁盘 1.2 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极端高水位 3.53m 设计高水位 2.74m 设计低水位 0.52m 极端低水位 -0.33m 1.3 工程地质 第( 1)层 粉砂:灰色、青灰色、灰黑色,砂粒矿物成分为石英, 次棱角状,含珊瑚、贝壳碎屑、淤泥和少许有机质,含粘粒 3~10%,松 散,饱和。层厚 0.40 ~3.50m ,层底标高 -5.67 ~2.49m 五十年一遇高水位) 高潮累积频率 10%) 低潮累积频率 90%) 五十年一遇低水位)

第(2)层珊瑚碎屑土:灰色、青灰色、灰白色,珊瑚块排列混乱,块茎大小不一,一般3~10cm,大者达50cm,质地硬、脆;含粉细砂、淤泥、贝壳碎片和少量有机质,松散~稍密,饱和。层顶埋深0.00 ~4.00m,层厚1.30 ~8.20m,层底标高-0.78 ~-8.82m。 第(3)层砂质粘性土:灰黄色、黄褐色、灰绿色、灰褐色,为花岗岩残积土,可塑~硬塑,原岩结构、构造已全部破坏,大多风化成粘土矿物,残留棱角状砂粒,角砾,稍湿。层顶埋深 6.20 ~8.70m,层厚1.10 ~2.06m,层底标高-7.10 ~-9.97m 。 第(4)层全风化花岗岩:灰黄色、黄方褐色、灰褐色、褐黄色,长石、石英、粘土矿物成分,原岩结构形态依然存在,手捏易碎,岩芯呈砂土、角砾状,含碎石。层顶埋深5.60 ~10.70m,层厚0.55 ~3.10m,层底标高- 7.17 ~-11.17m 。 第(5)层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黄褐色、棕褐色、长石、石英、黑云母矿物成分,原岩结构构造清晰可见,岩石软,手折易断,岩芯呈角砾、碎石、碎块状,裂隙极发育,岩石极易破碎,RQD=,0 岩石质量很差。层顶埋深8.00 ~11.60m,层厚0.53 ~1.30m,层底标高-8.00 ~-12.27m。 第(6)层中风化花岗岩:灰色、灰黑色、灰白色、长石、石英、黑云母矿物成分,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硬~坚硬,岩芯呈碎块状、块状、短柱状、柱状,岩石破碎~较完整,RQD=1~7 80%,岩石质量很差~好。

疏浚施工方案

第六章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6.1 疏浚开挖施工方案 6.1.1挖填土方平衡及施工船只安排计划 经对疏浚土方量、土质级别、冲填区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平衡计算,现提出本招标工程的挖填土方平衡计划及船只安排计划: 1、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对排泥场设计容积和疏浚开挖工程量进行详细测量计算,以避免排泥场容积过大或过小。以确保挖填土方得以平衡。 2、针对本工程的排泥场围堰的特点,同时招标文件要求构筑围堰土方来源来自排泥场内。 3、根据断面桩号对应排泥场的安排,我们将投入的1艘80m3/h挖泥船布置在疏浚开挖区内,本标段疏浚土方11.2万m3,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6.1.2疏浚开挖施工安排 (1)在完成开工展布、水陆管线架设后,挖泥船先从本段上游端点横向切入工作面,再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沿顺流方向向下游开挖。 (2)考虑到挖泥船的一次挖宽能力,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当挖槽宽度超过挖泥船的最大挖宽(或挖槽内泥层厚度不均匀)时,将开挖区域沿纵向分成若干条进行施工。 (3)施工时,充分利用D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挖掘断面显示系统,对挖泥全过程实时监控,并辅之以水砣测量,保证开挖断面一次性施工达标。 (4)对容易造成淤积的地段和土层较厚的断面,还应提前做好预案,采用预挖深或分层分步施工等办法,保证施工质量。 (5)挖泥船在遇到已有建筑物(闸、码头等)附近施工时,我们将采取确保建筑物安全的措施。 上述施工安排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断面一次性施工有利于减少排泥管线的移动次数,提高工时利用率。 由于本招标工程疏浚长度较长,管线移动次数较多,保证断面一次达标开

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线移动频率,提高挖泥船工时利用率。全断面开挖有利于避免开挖断面之间的回淤,有利于促进工期以及施工功效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第二、自上而下的顺流施工方法,有利于施工进度、减少航道回淤量。 本标段工程工程量较大、挖槽长度长,施工时挖泥船采用顺流开挖方法,有利于引导水流进入挖槽,促使挖槽受到自然冲刷,对施工进度有利,另外,施工超深较小,工程质量较好。 第三、采用分段施工方法,有利于减小排距,并控制排距的相对平衡,提高挖泥船工效。 合理利用本标段的排泥场,应依据土方平衡方案,应采用分段的施工方法,来减小排泥距离,提高挖泥船施工工效。 6.1.3疏浚开挖施工工艺 1.分条开挖 河道挖槽宽度大于挖泥船的最大挖宽时,应实行分条开挖,施工中分条开挖时,为保持施工船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距离,宜从距冲填区远的一侧开始,依次由远到近分条开挖,条与条之间应有3~5米的重叠区,以免形成欠挖土埂,影响工程质量。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计划对疏浚扩挖施工区域沿纵向分2条进行开挖施工。 2.分层开挖 分析本工程设计图册中的航道横断面图可知,疏浚区泥层厚度超过了我公司投入的皖水绞吸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依据施工规范要求及实际施工经验,应进行分层施工。分层的上层宜较厚,以保证挖泥船的效能;最后一层应较薄,以保证工程质量。当挖槽一侧泥层较厚时, 应先挖泥层较厚的一侧,避免形成陡坡造成 坍方,影响工程。 3.边坡开挖 为保证形成稳定的设计边坡,水面线以

疏浚沟渠施工方案

疏浚沟渠施工方案 一、工程测量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及水准网测设 根据测量定位放线依据,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成立专门测量小组,负责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及现场一切测量工作,并由专业测量员整理资料。 工程测量仪器选用经有关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的J2级经纬仪完成施工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用S3水准仪。 测量开始前,复核业主及有关部门移交的平面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防止人为或自然引起的控制点移位,准确无误后才开始开展下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坐标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点,水准基点复核检查,并加以保护。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标志应做到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可标记在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埋设地面上点应用混凝土包护。 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在1/5000内。 (二)、施工放样 (1)开挖放样需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

坡角点,并用醒目的标志加以标定。 (2)所有细部放样点,均应注意校核。校核方法宜简单易行,以能发现错误为目的,并将校核结果记入放样手簿。 (3)在开挖过程中,应在经常预裂面或其他适当部位,以醒目的标志标明桩号、高程或开挖轮廓线。 (4)开挖部位接近竣工时,应及时测放基础轮廓点及散点高程,并将欠挖部位及尺寸标于实地,必要时,在实地画出开挖轮廓线,以备验收。 二、施工排水 河道现有积水,进行渠道开挖前需将河道积水进行排除,便于渠道开挖。 三、土方开挖工程 (一)、土方开挖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量较大,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采用装载机、自卸汽车配合运输。土方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自上而下的进行,严禁乱挖或超挖。同时注意图纸未标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等加以保护。开挖后的顶面标高,通过试验确定预留因压实而产生的足够的下沉量,确保顶面以下

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胡埭镇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直湖港水系)清淤施工三标段建设内容为龙延河、王典桥浜、前家浜、下场浜、淀溪环浜、姚巷浜、席巷浜、潘贵庄浜、西头浜、东盛巷浜、巷头岸浜、楼下浜、后吴浜),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沿线清理障碍物等。 1.2、建设地点:滨湖区胡埭镇。 1.3、主要工程项目内容 本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约14万方,其中龙延河80579.0立方为挖泥船施工,其余为水力冲淤,总工期要求90日历天。施工路线长,清淤方量大,工期比较紧张,需进行统筹考虑计划,配足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安排,抓住关键线路,狠抓落实,使施工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二、施工测量 2.1测量依据 1、业主提供的勘测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 2、胡埭镇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直湖港水系)清淤施工三标段施工图纸。 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2.2施工测量范围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1、测设施工基线和施工水准点; 2、疏浚控制测量; 2.3测量工作程序 1、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 2、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计算。 3、主管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4、对重要项目,工程项目主管工程师必须复核测量内业计算结果。 5、对须经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如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以及打桩控制应按规范要求将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1测量仪器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选用徕卡TC402型全站仪1台,T2经纬仪2台,N2水准仪2台和GPS1台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实施。各种测量仪器性能见下表: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河道疏浚清淤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编帝y: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_______________ 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_________ 渣土运输、堆弃管理等有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工程范围包括松溪河及其支流环溪河。松溪河治理河段治理起点为奶场,终点为贵御温泉处; 支流环溪河治理起点为大龙潭,终点为环溪河与松溪河交汇处。 治理河道总长7011m,修建防洪堤堤线长度为5046.75m (其中: 浆砌石重力式防洪堤3130.93m,生态混凝土防洪堤1916.42m ), 河道疏浚(即清淤)长度7011m.河段治理后形成封闭完善的防洪 体系,达到防洪效果,保护居3.86万人。 三、清淤施工方案 1、清淤施工方法 根据翻身河河道具体情况,经过实地查看及清淤方案论证,我单位确定采用长臂挖掘机挖掘施工。 根据工程分区分段特点,将河道治理分成5段(即①松溪河奶牛场段Z0+000?Z0+610.08、②松溪河奶农科路段Z1+250?Z2+113.5、③环溪河大龙潭段 K0+000? K0+662.65、④环溪河北衙路至松溪河新光路段K1+750? K5+345.5、⑤松溪河温泉路段K5+345.5?K6+625.00 ),每段施工顺序按照顺河流方向,自上而下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机械准备:箱式运土车20台(视实际情况增减),吊车 一台,挖掘机4台(视实际情增减)。 ②首先沿河道两侧修建临时施工便道,靠近施工便道的淤泥用挖掘机挖 掘装车外运,因河水较浅,较远处则将挖掘机开进河中将淤泥倒运至

开挖疏浚沟渠施工方案

开挖疏浚沟渠 施工方 案 山东恒远路桥公司2014-10-13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和原则 3. 总体施工布暑 4.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5. 施工总进度计划 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7.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1.1.1 、工程名称:2014 年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农业综合开发提质改造项目 1.1.2 、工程地点:曹县青岗集镇 1.1.3 、建设单位:曹县青岗集镇人民政府

1.1.4 、设计单位:菏泽市惠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1.5 、计划工期:60 日历天 1.2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2014 年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农业综合开发提质改造项目三标段开挖疏浚沟渠工程。工程内容主要是开挖疏浚沟渠8.5km ,土方开挖工程量为6.8 万m3 。其中排水支沟要求底宽1.5m ,边坡1: 2,斗沟要求底宽1.0m ,边坡1:2,农沟底宽1.0m ,边坡1:1.5, 恢复原路沟设计标准。利用开挖疏浚沟渠土方摊平、松铺、刮平机刮平、轧路机轧实田间道路8.5km ,路基宽5.0m ,路面宽3.5m 。工程地点位于曹县青岗集镇,资金来源为上级财政拨款,而且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2、编制依据和原则 2.1 、编制依据 2.1.1 、招标文件引用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及法律、法规; 2.1.2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2.1.3 、针对本工程施工制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2.1.4 、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 2.1.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2.1.6 、我公司对项目区周边、沟渠、道路、配电线路的现状调研。 2.1.7 、现场场地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及三通一平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