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学目的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用低倍镜快速看到清晰地物像。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法、实验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师演示法、讨论与交流等方法。四.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操作

①取镜和安放

①对光

③观察

④回镜

检测案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B )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

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C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3、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 )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B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有一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C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D )

A、b

B、p

C、d

D、q

7、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D)

A、绒毛布

B、餐巾纸

C、洁净的纱布

D、擦镜纸

8、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B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9、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C )上。转动目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 B )上。否则,说明污点在( A )上。

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反思与补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