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质量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培训记录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时间:2018年4月12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白巧玲,宋滨朴,贾翠肖,李义芝,张宝军,丁卫 主讲人:史三岭 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 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 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

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毒性以及其它危害的废物。 一、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分五类: (一)感染性废物:是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 纱布及其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养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使用医疗器械为感染性废物。(二)病理性废物:是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 等。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四)药物性废物:是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致 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是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二、各科室医务人员及卫生员负责垃圾分类,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建立 医疗废物登记本,与收集员交接时双方要执行交接签字,详细记录科室、数量、重量、类别、日期并签名,收集员与处置单位交接时也要有交接记录,详细登记并保存三年。转移联单保存五年。 三、医疗废物用双层黄塑料袋装,其中损伤性废物放置锐器盒中。 四、医疗废物袋装2/3满时扎口密封,并贴标签注明科室、日期、废物种 类。放在规定地点。 五、科室医疗废物由医院医疗废物专管人员收集,密闭转运至医院回收站 集中处理,定时与环卫处交接送焚烧。(化学性废物装黄袋密封,并标 签注明,集中交设备科处置)。 2016年5月10日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 一、医疗质量管理技能什么是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对构成医疗质量的各个部分,对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医院为整体,通过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利用各种方法持续地改进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质量,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概括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工具一:PDCA循环 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加以宣传,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完善,被成为戴明环。 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得到改进,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规律。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对策,提出改进计划,并预期其效果。 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按照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对比实际达到

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四是总结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经验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以便巩固和提高质量;把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作为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工具二:标杆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是将产品和服务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本领域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通过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对本组织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管理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模仿和创新过程。 标杆管理提供了一个清楚认识自我的工具,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短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 要点在于:学习——思考——创新 工具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智力激荡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会议成员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创造性地思考,发表看法,通过与会者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刺激,产生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不断地、大量地诱发和产生出创造性设想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工具四:因果分析图 又称为鱼骨图(Fishbone)。是为了寻找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采用召开调查会的办法将员工的意见反映在因果图上。 集思广益 一张因果图只解决一个质量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技能什么是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对构成医疗质量的各个部分,对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医院为整体,通过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利用各种方法持续地改进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质量,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概括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工具一:PDCA循环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加以宣传,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完善,被成为戴明环。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得到改进,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规律。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对策,提出改进计划,并预期其效果。 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按照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对比实际达到的结

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四是总结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经验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以便巩固和提高质量;把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作为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工具二:标杆管理所谓标杆管理,是将产品和服务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本领域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通过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对本组织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管理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模仿和创新过程。标杆管理提供了一个清楚认识自我的工具,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短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要点在于:学习

医疗废物培训非常全面

医院医疗废物培训资料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特制定本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一. 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等。 二. 院内感染管理科的职责: 1.负责起草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交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并组织 实施。 2.负责医疗废物分类、运送、暂时贮存等工作的咨询、指导。 3.协助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指导、检查和培训工作。 4.负责监督使用合格的包装袋或者容器。 5.负责医疗废物档案资料的管理。 6.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组织有 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 护理部的职责: 1.负责检查、指导病区、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放 置及部分一次性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处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执行。 2.严格按协助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3.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各部门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等工 作。 4.检查内部转运时与收集人员是否作好交接登记记录。 5.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 综合保障部及专职监控人员职责。 1.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2.配合作好相应的后勤工作。并负责安排专职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登记、 运送、贮存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3.负责提供专职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专职收集人员工作时是否 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袖套、饭单、胶鞋等。 4.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与日常管理。登记资料保存3 年。 5.负责院内两套污水处理系统保持正常运转,以确保污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 标准后再排入区污水处理系统。 6.负责监督检查使用合格的包装袋和容器。 7.负责监督检查医疗垃圾的去向,杜绝医疗废物逆行转运及流入社会。 8.负责医疗废物泄露时现场应急处理的安全保卫工作。 9.负责实施医疗废物泄露时的应急处理方案。医疗垃圾发生流失、泄露、扩散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时间: 2018年4月12日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白巧玲,宋滨朴,贾翠肖,李义芝,张宝军,丁卫主讲人:史三岭 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 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培训记录知识分享

主讲人:贺志忠 培训对象:外科全体医护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门诊办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 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主讲人:贺志忠 培训对象:外科全体医护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 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内镜室、ICU、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医疗废物的培训记录.doc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时间: 2018年4月12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白巧玲,宋滨朴,贾翠肖,李义芝,张宝军,丁卫 主讲人:史三岭 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 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 48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医疗废物培训资料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 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特制定本院医疗废物 管理责任制。 一.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带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等。 二.院内感染管理科的职责: 1. 负责起草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交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并组织实施。 2. 负责医疗废物分类、运送、暂时贮存等工作的咨询、指导。 3. 协助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指导、检查和培训工作。 4. 负责监督使用合格的包装袋或者容器。 5. 负责医疗废物档案资料的管理。 6. 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 对发生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护理部的职责: 1. 协助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2. 负责检查、指导病区、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放置及部分一次性医疗废物 使用后的处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执行。 3.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各部门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等工作。 4. 检查内部转运时与收集人员是否作好交接登记记录。 5. 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综合保障部及专职监控人员职责。 1. 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2. 配合作好相应的后勤工作。并负责安排专职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登记、运送、贮存和无害化处理工 作,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3. 负责提供专职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专职收集人员工作时是否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工作 衣、口罩、帽子、手套、袖套、饭单、胶鞋等。 4. 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与日常管理。登记资料保存3年。 5. 负责院内两套污水处理系统保持正常运转,以确保污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再排入区污水处理系 统。 6. 负责监督检查使用合格的包装袋和容器。 7. 负责监督检查医疗垃圾的去向,杜绝医疗废物逆行转运及流入社会。 8. 负责医疗废物泄露时现场应急处理的安全保卫工作。 9. 负责实施医疗废物泄露时的应急处理方案。医疗垃圾发生流失、泄露、扩散时,紧急组织人力物力采取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德江县人民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门诊办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内镜室、ICU、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记录,科室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2年08月06日培训地点:剧院 主讲人: 培训对象:全院职工 培训主题:用“质量追踪法”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2015年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时间培训内容 一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二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 三月份医疗质量管理 四月份危急值管理制度 五月份医疗质量管理 六月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七月份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八月份医疗质量管理 九月份危急值管理制度 十月份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十一月份转诊制度 十二月份

一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2015.1.15 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高同林参加人员签到: 主要内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一、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 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 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 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 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

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 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 其临床应用。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时间:2018年4月12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白巧玲,宋滨朴,贾翠肖,李义芝,张宝军,丁卫 主讲人:史三岭 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医疗质量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2015.1.25 主讲人:高春燕 培训地点:方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培训对象:社区职工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门诊办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2015.4.10 主讲人:高春燕 培训地点:方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培训对象:社区职工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医疗质量管理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知情同意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内镜室、ICU、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医疗垃圾培训内容

医疗垃圾培训内容 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 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2、条例适用范围: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一)、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损伤性废物,④、药物性废物,⑤、化学性废物。 医院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不能出售!最好是焚烧或掩埋。 A、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①、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②、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③、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④、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⑤、废弃的血液、血清。⑹、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①、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等②、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C、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①医用针头、缝合针。②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③、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D: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①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②、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③、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E: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①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②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③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生活垃圾:包括病人吃的剩余饭菜、果皮、果核、罐头盒、饮料瓶、手纸、各种包装纸、粪、尿等排泄物。 (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要求: ①“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用黄色防渗漏、可封闭的塑料袋或容器装,并注明。 ②损伤性废物注明“损伤性废物”,用黄色不易刺破,防渗漏、可封闭的容器(锐器盒)

最新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为了加强医院制度教育,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同时帮助新入院医师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新进入临床工作医师们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拟定我院《2018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精神: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生命线,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服务意识,增强我院全体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三、计划安排:2012年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统一安排。在全院范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且定期分层指导及评估考查,以促进教育培训的深刻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科室管理与自身建设 1、科室全面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日常管理资料齐全。 2、科室及所开展技木依法准入,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3、制定科室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注意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4、科室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廉政要求,无违法乱纪情况发生。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运用科学的组织、计划、控制等方式创新性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 2、有全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科室质量控制有标准、有措施,建立日常检查、分析、评价、反馈、处理等制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可追溯制度,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3、定期开展科室全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 4、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有核心制度落实保证措施,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及记录。医疗质量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制度落实好。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操作规范,无违规操作现象。 5、有科室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考核计划及实施方案,相关档案完备、真实,记录规范、详细,心肺复苏等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实现全员掌握。 6、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符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单位关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准入、应用、评价、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规定。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新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时间:2016年8月27日 地点: 参加人员:五楼会议室 全体职工(除值班外) 主讲人:潘碧惠 内容: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 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 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 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 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

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 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 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 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 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 故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 物产生的科室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疗废物培训记录 时间: 2018年4月12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白巧玲,宋滨朴,贾翠肖,李义芝,张宝军,丁卫 主讲人:史三岭 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钟)

(4)消毒伤口(用75%酒精或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 48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 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 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医疗废物培训资料(非常全面)

医院医疗废物培训资料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特制定本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一. 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带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等。 二. 院内感染管理科的职责: 1.负责起草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交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并 组织实施。 2.负责医疗废物分类、运送、暂时贮存等工作的咨询、指导。 3.协助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指导、检查和培训工作。 4.负责监督使用合格的包装袋或者容器。 5.负责医疗废物档案资料的管理。 6.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 护理部的职责: 1.负责检查、指导病区、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的 分类放置及部分一次性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处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执行。 2.严格按协助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3.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各部门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 装等工作。 4.检查内部转运时与收集人员是否作好交接登记记录。 5.协助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 综合保障部及专职监控人员职责。 1.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2.配合作好相应的后勤工作。并负责安排专职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 登记、运送、贮存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3.负责提供专职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专职收集人员工作时 是否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袖套、饭单、

1.医疗废物培训记录新

芦山华康医院医疗废物培训记录时间:2018 年 1 月27 日 地点: 参加人员:院长办公室 医疗废物领导小组成员 主讲人:李绍忠 内容:1、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 废弃的血液、血清 ; 使用 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 ; 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 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3)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 医 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 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 物 ; 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 废弃的过氧乙酸、 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2、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它的危害性是

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倍 3、锐器伤应急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量多挤出血液,禁 止局部挤压和吮吸伤口) (3)冲洗伤口(用流动自来水或自配肥皂水充分冲洗,至少五分 钟) (4)消毒伤口(用 75%酒精或 0.5%有效碘消毒剂) (5)包扎伤口(消毒后创口贴包扎,定期更换,建议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填写锐器伤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预防保健部门) (7)、咨询评估 (8)、监测随访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 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 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 故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 物产生的科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